《产业转型升级调查报告与产业链招商引资调研报告汇编[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转型升级调查报告与产业链招商引资调研报告汇编[1].doc(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 12 页产业转型升级调查报告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和难题。随着区域经济发展进程的转变,原有经济发展方式的不适应性日益显现,亟待从传统经济向创新型经济转变,转型升级是经济规律使然,也是我区发展阶段变化的内在要求和保持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镇作为县的传统的资源重镇和工业强镇,转型升级的任务更艰巨、考验更严峻。本文将结合当前经济发展实际,就加快推进镇产业转型升级提出粗浅认识。一、镇概况及产业发展现状分析镇系县西大门,是全县工业、经济发展重镇之一。镇驻地离县城72公里,全镇幅员面积62.26平方公里,地理位置东径104525-1045350,
2、北纬281352-281911,东西长10.9公里,南北宽9.98公里,海拔高度在550-1456.7米之间,地貌单一,全为低中山区,土壤以黄壤为主,有少量紫色土和水稻土。平均温度14.5,常年日照1000.2小时,平均降雨量1840毫米,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适中,雨热同季,无霜期可达300天。现全镇辖9个村,58个村民小组,1个社区(云龙社区),总人口10800人。镇东接苗族乡,南连毓秀苗族乡,北靠梅硐镇,西邻县底硐镇,处于县、三县交界处,均与三县形成公路网络,交通便利,地下矿产资源种类繁多,以石灰石、煤碳、硫铁矿、高铝矿为主,全镇现有6个煤矿,3个硫铁矿,瓦斯发电厂1个,采石场5个,太
3、平工业园b区、矿业公司、集团落户,镇建“工业大镇、经济强镇”已初具规模。镇内旅游资源丰富且极具特色,喀斯特地貌随处可见,大小溶洞50多个,是石海洞乡风景区之一,且位于蜀南竹海、石林-博望山、县僰人悬棺的中心过渡地带,旅游开发潜力巨大。20*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gdp)65311万元,同比增长8.6%,农民人均纯收入8810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3015万元;完成工业技改投资36847万元;固定资产投资40320万元;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34750万元,;新包装项目3个(漆树、生猪、煤矸石砖厂),新引进项目3个(联友医院、加兴村现代农业基地、新塘村新村建设项目)。但结合近年的产业发展及经济增
4、长情况,从三次产业看,镇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水平较低;工业总体增长乏力、后劲不足;服务业发展缓慢。具体表现为:(一)农业规模化集约经营能力不强。综合分析三大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农业所占比例甚小,农业结构仍以传统农业为主,受地形、水源、气候条件的影响,主要种植农作物为玉米、烤烟、蚕桑,种植规模有限,农民增收点不足,受政策调整和生产成本上升影响大,农业龙头企业缺乏、带动力不强,农业标准化、机械化水平不高,农产品精深加工基础较为薄弱。(二)工业发展总体上传统粗放、发展后劲不足。一是产业结构单一。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煤炭企业入驻以来,的工业就主要是以煤炭采掘业为主,经济发展长期立足于对煤硫资源的开发之上
5、,而科技含量高、技术先进的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几乎没有;二是企业规模偏小、效益不高。尽管镇目前有煤矿6个,还有采石场、瓦斯发电厂等,也有、等大型企业集团落户,但煤矿大多为9万吨、15万吨的高瓦斯矿井,发展规模有限,采掘方式、采掘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完善,技改投入大,再加上近年来煤炭市场行情的持续低迷、安全环保压力的增大以及地质灾害等因素的影响,煤炭企业发展困难重重。而其他企业则也同样面临资金不足、市场低迷、投入产出效益低下等问题;三是与传统主导产业配套的项目不多,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基本上是相同或相近企业,且集中在有限的几个村(社区),难以带动全域经济发展,导致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三)服务业
6、发展相对滞后。服务业发展水平总体偏低,服务业增长主要依靠传统商贸、物流等消费性服务业带动,生产资料、生产要素市场少。旅游业发展水平低下,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有限,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发展滞后,缺乏品牌旅游产品,吸引力不强。服务业发展无法与其他产业发展互促共进,减缓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步伐。二、镇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与途径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是破解发展难题、实现奋力崛起的根本途径,而经济转型的核心在于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对镇而言,就要围绕建设“四个”的发展目标,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转轨发展路径,结合自身实际来明确方向、找准定位。(一)要以优化为主线加快农业转型。一方面,要加快产业类型的提升。20*年,镇
7、实现移栽烤烟3234亩,收购干烟39.6万斤,新栽和嫁接蚕桑520亩,产茧8500公斤,在洛浦、新塘栽种优质核桃1800亩;在天星村种植桃树和李树共400亩;新栽植方竹笋1000亩;在加兴村种植大樱桃300亩,建成年出栏200头的肉牛养殖基地一个,建成年出栏1000头和600头的规模养猪场各一个。今后,镇还将继续大力发展烤烟、蚕桑、方竹、桃李等农作物,特别是充分利用自然气候优势,推进以大樱桃、漆树、金银花等为代表的特色农作物的种植,及时总结运用成功种植经验,以农村土地确权登记为契机,加快土地流转,继续扩大栽种面积,积极培育和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产业大户;同时加快农业功能转型,
8、从追求农业的单一功能向追求多功能农业转型,推动农业向多功能、可持续化方向发展,注重优势特色产业与生态旅游、休闲观光、文化传承开发相结合,以延伸农业产业链,建设农业发展产-供-销体系。另一方面,要以设施农业为突破口,利用现代物质条件、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经营方式优化和提升农业,推进农业机械化、规模化水平,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二)要以技改扩能为手段加快工业转型。镇属于传统的工业乡镇,工业经济一直是经济的支柱,但当前煤硫矿山已进入深部开采,受国内外经济形势、资金、政策、人才、技术、意识等因素的制约,安全生产压力巨大。面对“工业、生态”的发展目标,未来工业经济发展的出路必须建立在工业转型的基础上。一
9、是保安全、抓建设。要进一步加强安全监管,特别是对煤硫矿山企业的监管,要突出抓好全员安全意识提高,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技术力量,规范管理,措施得力,重点抓住通风瓦斯、水患、顶板、机电运输等方面管理,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条件下,做大做强工业产业,由大企业、大集团引领煤硫产品深度开发;抓住列入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契机,努力争取国家资金、项目等政策支持,升级发展矿业经济。深入推进煤炭企业清理整顿和兼并重组,加大提升矿山企业技改规模和进度,高标准稳步推进企业标准化建设,确保所有煤矿二级以上达标,硫铁矿三级以上达标。二是重环保、促发展。要抓实环境治理,加大环保工作执法检查力度,严处破坏环境行为;规范
10、企业污染物的排放,要求所有企业必须建立排污处理系统并正常使用;严格依法关闭重污染企业和淘汰落后产能企业;鼓励企业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同时,全力开展招商引资,围绕煤硫深加工和特色农产品加工引入新兴工业,并注重与周边地区强势产业的错位互补,打造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能够发挥优势、体现特色的新型产业发展模式。(三)要以产业互补为目标壮大第三产业。一是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现代物流业,力争尽快组建1个物流公司,提高产品运载能力;再建一个中等规模的购物超市;新建12个商务宾馆;打造2个度假休闲星级农家乐;提高餐饮服务水平;规范发展文化娱乐市场。大力实施通信、有线电视入户工程,全面
11、提升信息网络质量,提高广播电视、宽带普及率。进一步健全完善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健康服务、养老服务、教育服务、社区服务等行业,同时培育发展文化产业,梳理本地历史文化资源,不断寻找资源与市场的“结合点”,加强对文化品牌的策划宣传;二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充分发挥镇域内桃花源、穿山洞、一线天、神龙洞、神烟洞、神风洞等旅游资源独特优势,加强旅游资源潜力开发,立足城乡环境示范村、文明村社、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和道路交通条件的改善,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利用镇位于兴长交界处,即位于蜀南竹海、僰人悬棺以及石林的片区旅游中心过渡带的地理位置优势,借助于建设旅游发展城市以及旅游发展政策,再联合九丝王城、融入僰苗文化,
12、凸显旅游集聚效应,将旅游发展与生态农业发展相结合,以乡村旅游带动旅游经济。三、镇产业转型升级的注意事项产业转型升级既是一个宏观战略问题,也是一个现实微观问题;既是市场的主体行为,也是政府的职责。在此过程中,镇党委、政府必须对产业转型升级要有前瞻性、全局性的认识,逐步建立健全各项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在规划引领、政策激励、项目推动等方面的作用,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一)要强化导向机制。一是要充分发挥规划导向作用,结合镇域经济和产业发展态势,强化调查研究,科学制定并及时调整符合实际的发展空间概念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等,合理确定产业发展方向和空间格局,明确阶段性发展目标和重点。二是要强化利益导向机制
13、。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既是市场调节的企业主体行为,也需要来自政府的推动和制度的激励约束,一方面要在用地、融资、服务办证等方面提供优质便捷服务,另一方面要在职权范围内用活上级政策,合理制定本镇产业倾向政策。坚持以利益导向促进土地、资金等要素的优化配置,为产业转型服好务。(二)要树立发展信心。作为传统的工业强镇,煤硫资源开发终有枯竭,在当前安全环保压力日益增大、企业生产成本日益增长的背景下,必须以产业转型保证可持续发展已是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共识,但问题是产业转型升级也会带来短期内的“阵痛”。以去年煤炭企业停产整顿,政策性关闭大树子煤矿、兴星煤矿为例,其带来的直接影响便是财政收入的减少,群众生活
14、水平的下降和经济的短期萧条。镇党委、政府必须充分认识产业转型升级“阵痛”存在的合理性,从而科学预见、沉着应对,要加强对引导监管,加大对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探索建立落后生产能力淘汰机制,致力于自主创新,同时强化招商引资力度,培育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宣传引导,树立科学发展的信心。(三)要找准发展平衡点。当前绩效考核已不再简单地以gdp为唯一指标,这从体制机制上解决了“谁先调整结构谁先吃亏,不调结构也许还得益”的状况,客观上为政府推动产业转型解除了后顾之忧,使产业发展更加体现经济运行质量及效益、创新能力、综合竞争力、民生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指标。对于镇党委、政府来说,应该
15、充分认识发展内涵,既不能懈怠,也不能操之过急,既要有所侧重,但也不能片面追求。产业转型升级强调的是产业结构的调整,资源的优化配置,不是取缔与根除,这要求既要注重产业发展的平衡点,又要注重找准加快发展与转型升级的平衡点。镇产业转型升级既是当务之急,又关系到长远发展,需要我们本着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不断增创发展新优势,提高发展质量效益,增强发展后劲。产业链招商引资调研报告近年来,我县始终坚持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抓手,依托资源、产业基础等优势,创新招商方式,加大招商力度,引进了一批产业项目,带动了配套项目,为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随着国家宏
16、观调控的不断深化,招商引资的内在条件和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土地、信贷、能源等政策日益紧缩,促使各种生产要素加速流动,产业升级、转移和聚集发展的趋势更加明显,而以产业链为主导的产业聚集优势开始超越其它因素成为吸引外资投向的主要方面。面对经济加速转型、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要想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赢得主动,必须打破传统的招商理念,坚持用产业集群统领招商引资工作,把实施产业链招商作为承接产业转移、推动全县经济科学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一、实施产业链招商的必要性产业链招商,是指围绕一个产业的主导产品及与之配套的原材料、辅料、零部件和包装件等产品来吸引投资,谋求共同发展,形成倍增效应,以增值产品
17、、企业、产业乃至整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一种招商方式。相比传统招商方式,产业链招商比拼的不是土地、税收等政策的优惠,而是以产业链分析为基础,满足构建产业链的需要,寻找和弥补产业链的薄弱环节,确定目标企业,打造产业集群,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招商。这种招商方式,能够适应产业关联发展的内在需要,降低产业投资经营成本,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从而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企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为了寻求最佳资源配置,产业开始在全球转移和流动,资本越来越看重一个区域的产业集群优势。产业链配套越完善,交易成本就越低,资本增值的空间就越大,对资本的
18、吸引力也就越强。随着各地资源节约利用的需要和招商政策的同质化,在优惠政策对投资者的吸引力越来越小的时候,以集聚上下游产品、降低综合配套成本、拉长产业链条、培育优势支柱产业为主要内容的产业链招商方式,正以其独特的吸引力和强大的生命力越来越被关注和重视。昆山利用本地it产业发展较快的优势,通过以“台”引“台”、以“小”引“大”、以“大”带“小”等产业链招商方式,先后引进多个组团式投入的外资和台资企业,形成了it产业企业集群。因此,综合各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产业链招商是顺应产业转移趋势、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二、我县实施产业链招商的优势分析和重点内容我县实施产业链招商,具有独
19、特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集群优势。从区位交通来看,xxxx湖流域面积3.4万平方公里,100公里内涉及鲁苏豫皖33个县市区,1亿多人口。与“长三角”、“京津唐”两个发达地区相连,被鲁南经济圈、淮海经济圈覆盖,也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通道和调蓄水库。“黄金水道”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年通航能力达到2600万吨以上。正在规划建设中的跨湖高速公里横跨xxxx全境。从资源禀赋来看,我县是全国有名的富矿县,底下矿藏种类多,储量大,煤炭探明储量占山东省煤炭储量的四分之一,稀土储量列国内第二位;境内拥有13家煤矿,年产量达到XX余万吨。xxxx湖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泊,生态资源、文化资源、民俗风情
20、独特,在国内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重大影响,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从产业布局来看,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煤电焦电、船舶制造、渔湖产品加工、建筑材料、轻工服装等传统支柱产业,培育了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具备了产业链招商的现实基础。从目前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来看,未来三年,我县实现争先进位跨越赶超的后发优势进一步转化为经济优势,经济社会发展将步入快速发展时期。实施产业链招商的重点,应结合我县的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以寻找和弥补产业链的薄弱环节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以打造各产业上、中、下游产品多样化和专业化为目标,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发项目和引进相应的配套企业,实现产
21、业链条的集聚发展,从而有力地促使企业效益、产品质量的显著提升和我县经济总量的快速扩张。三、实施产业链招商的对策建议(一)科学规划,明确产业链招商方向。一是搞好重点产业定位。从全县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看,煤炭、船舶、机械、食品、建材、旅游、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等产业是我县产业链招商的主导方向。我县实施产业链招商,应在全国大产业链环中找准自己的定位,搞好产业规划和产业功能布局,如船舶制造、渔湖产品加工、稀土深加工、新能源等产业目标应定位在全省乃至全国的产业基地。因此,必须加强项目对接、产品对接和产业链对接,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同时,把我县的产业集群建设融入到全市的重点产业招商规划和鲁西经济发展规划之中
22、,进一步加强联系与协作,形成产业配套。二是扶持骨干企业膨胀规模。骨干企业是产业链招商的主体。对于上下游链条长骨干企业要重点扶持,积极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实施低成本、高效益扩张,壮大骨干企业,培植产业龙头,为产业链招商奠定良好基础。三是合理推出产业链招商项目。成立由产业主管部门、骨干企业组成的招商项目编报小组,围绕全县现有产业和骨干企业,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准确把握市场动向,抓紧研究和提报一批符合产业政策、市场前景好、可行性强的项目,建立重点项目数据库,通过参加投资洽谈会、招商会或借助网络平台等方式进行重点推介。(二)创新方式,提高产业链招商成效。一是发挥企业招商主体作用。要突出企业招
23、商主体地位,尤其要发挥骨干企业在品牌、信贷、资产、资金等方面的综合优势,迎合外地大企业落户我县寻找安全庇护的心理。重点把规模大、效益好的企业推向招商引资第一线,积极引进资金入股参股,开发和延伸产业链产品,膨胀企业规模,加快企业发展;积极引进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积极引进先进管理经验,提升企业综合素质,促进企业优化升级。二是强化产业链配套招商。要按照完整的产业链条要求,深入挖掘和包装一批上、下游产品,充分利用各种渠道,积极寻求合资合作,把相关配套企业引进来,补齐产业链条中的弱势部分,形成上下游相协调、横向互补发展的产业体系。要充分利用渔湖业资源优势,重点与大公司、大集团合作,在资
24、源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上下功夫,着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产出效益。三是承接产业集群整体转移。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等发达地区受土地、能源、劳动力成本等因素制约日益严重,产业集群亟待向外转移。对我县来说,必须发挥互补优势,依托资源、产业基础,完善配套政策,吸引有实力的大企业和相关配套企业整体入驻,促进各类要素快速集聚,加快培育产业集群。(三)发挥优势,构建产业链招商载体。工业园区是产业链延伸的主要场所,是招商引资的主战场,也是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一是切实把大项目做成大产业。要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群产业基地”的路子,大力实施“招强引优”战略,注重引进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产业龙头项目、大项目
25、和外资项目,带动配套产业发展,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提升县域生产能力和产业集聚度。同时,要大力抓好文化旅游、专业市场等招商项目,壮大服务业规模,提升服务业档次。二是积极整合土地资源。建立园区集约、高效、合理的用地机制,挖潜存量土地,提高利用效率。加大土地增减挂钩、采煤塌陷地治理力度,通过土地置换、项目置换等多种形式,加大土地供给,为产业链项目落地提供土地保障。三是打造专业工业园、特色产业园。要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原则,搞好各工业园区的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明确自身产业特点,对同源企业、同类企业、关联度较强的企业要有计划地放在同一园区,通过多种融资渠道,完善设施配套建设,壮
26、大园区产业规模,加快发展特色产工业园。(四)优化环境,营造产业链招商洼地。一是打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借鉴先进地县经验,结合我县实际,认真研究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在用足、用活、用好上级政策的同时,搞好政策创新,制定完善加快优势产业发展和培强做大骨干企业的扶持政策,努力营造最佳政策环境。要严格兑现政策,凡是约定的、公开的政策必须做到及时足额兑现。二是打造高效的政务环境。按照“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服务理念,进一步精简审批事项,严格落实一次告知、首问负责、限时办结等制度,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完善项目联审制度,全力抓好联审项目的跟踪服务,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推动项目早开工、早投产。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沟通,在融资担保、劳动用工、手续审批等方面增强服务的针对性,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三是打造和谐的社会环境。以完善城市功能和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加快城市重点工程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形象,打造宜居宜商宜游城市,为外商提供优美的生活环境。加大治乱减负力度,认真落实检查审批和“特别礼遇证”制度,严肃查处“三乱”行为,切实维护企业和投资者合法权益,为企业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