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最强第5版蓝书习题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免疫学最强第5版蓝书习题集.doc(1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章 免疫学概论练习题A1型题1.免疫指A机体识别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B机体清除自身衰老、死亡细胞的功能C机体抗感染的能力D机体清除和杀伤自身突变细胞的功能E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防御能力2宿主的天然抵抗力A经遗传而获得B感染病原微生物而获得C接种菌苗或疫苗而获得D母体的抗体(IgG)通过胎盘给婴儿而获得E给宿主转输致敏巴细胞而获得3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为 A免疫防御、免疫应答、免疫记忆 B免疫应答、免疫记忆、免疫监视 C免疫防御、免疫记忆、免疫监视 D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 E免疫应答、免疫自稳、免疫监视4下列组合正确的是A肿瘤细胞一中性粒细胞一免疫防御 B自身衰老的细胞一抗体一免疫监视C
2、葡萄球菌感染一中性粒细胞一免疫防御 D病毒感染一抗体一免疫自稳E结核杆菌感染一中性粒细胞一免疫监视5免疫自稳功能异常可发生A病毒持续感染 B肿瘤 C超敏反应 D自身免疫病 E免疫缺陷病6免疫对机体是 A有害的 B有利的 C多数情况下有害 D有利无害 E正常条件下有利,异常条件下有害 7免疫监视功能低下的机体易发生 A肿瘤 B超敏反应 C移植排斥反应 D免疫耐 E自身免疫病 8免疫防御功能低下的机体易发生 A肿瘤 B超敏反应 C移植排斥反应 D反复感染 E免疫增生病 9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功能称为 A免疫监视 B免疫自稳 C免疫耐受 D免疫防御 E免疫识别 10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
3、胞的功能称为 A免疫监视 B免疫自稳 C免疫耐受 D免疫防御 E免疫识别 B型题11清除病原微生物生理性免疫防御 12病毒持续感染免疫监视功能失调 13超敏反应免疫防御作用过强 14自身免疫病免疫自稳功能失调 15清除自身损伤衰老细胞生理性免疫自稳 名词解释1. 免疫(immunity)免疫是指机体对对“自己”或“非己”的识别并排除非己的功能,即免疫系统对“自己”和“非己”抗原性异物的识别与应答,借以维持机体生理平衡和稳定。2. 免疫防御(immune defense)免疫防御是机体排斥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保护功能。该功能正常时,机体可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即抗感染免疫;异常情况下,反应过高
4、会引发超敏反应,反应过低或缺如可发生免疫缺陷病。3. 免疫监视(immune surveillance)免疫监视是机体免疫系统及时识别、清除体内突变、畸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一种生理功能。若该功能失调,可导致肿瘤发生,或因病毒不能清除而出现病毒持续感染。4. 免疫自稳(immune homeostasis)免疫自稳是机体免疫系统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该功能正常时,机体可及时清除体内损伤、衰老、变性的细胞和免疫复合物等,而对自身成分则保持免疫耐受;若该功能失调,可发生生理功能紊乱或自身免疫性疾病。5. 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固有免疫亦称非特异性免疫,是生物体在长期种系
5、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防御机制。固有免疫在个体出生时就具备,可对侵入的病原体迅速应答,产生非特异抗感染免疫作用;亦可参与对体内损伤、衰老或畸变细胞的清除,同时在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中也起抗原递呈等重要作用。6. 适应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是指个体发育过程中接触特定抗原(决定簇)而产生,仅针对该特定抗原(决定簇)而发生反应。由后天获得,具有特异性、记忆性、作用慢而强等特点。问答题1简述固有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的概念和作用。 固有(天然)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指个体在长期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防御功能,乃经遗传而获得,而并非针对特定抗原,属天
6、然免疫;具有无特异性、无记忆性、作用快而弱等特点;是机体免疫防御的第一道防线,在感染早期(数分钟至96小时内)执行防卫功能。执行固有性免疫功能的有皮肤、粘膜物理屏障作用及局部细胞分泌的抑菌和杀菌物质的化学效应;有非特异性效应细胞(中粒、单核/巨噬细胞、NK细胞等)对病毒感染靶细胞的杀伤作用,及血液和体液中效应分子(补体、溶菌酶、细胞因子等)的生物学作用。获得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是指个体发育过程中接触特定抗原(决定簇)而产生,仅针对该特定抗原(决定簇)而发生反应。由后天获得,具有特异性、记忆性、作用慢而强等特点。其执行者是T及B淋巴细胞。T及B细胞识别病原体成分后被活化、增殖、分化等免疫应答过程
7、,约4-5天后,才生成效应细胞,杀伤清除病原体。适应性免疫应答是继固有性免疫应答之后发挥效应的,在最终清除病原体,促进疾病治愈,及在防止再感染中,起主导作用。 2简述特异性免疫的主要特点。特异性免疫应答具有特异性、记忆性、耐受性等特点。特异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特定的免疫细胞克隆仅能识别特定抗原(决定基);另一方面应答过程形成的效应细胞和抗体仅与诱导其产生的抗原(决定基)发生特异性反应。记忆性是指淋巴细胞初次接触特定抗原,产生应答,形成特异性记忆细胞,该细胞以后再次接触相同抗原刺激后迅速被激活产生强的再次应答。耐受性是指免疫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也可表现为针对特定抗原(决定簇)的特异性不应
8、答,即产生免疫耐受。 3参与固有性免疫应答的成分有哪些?固有性免疫应答的成分包括:生理屏障 完整的皮肤和胃肠道、呼吸道粘膜组织具有机械阻挡病原体入侵的屏障作用,并能产生和分泌一些抗菌或抗病毒物质,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吞噬细胞和NK细胞 循环中的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组织中的巨噬细胞能迅速吞噬和杀伤侵入体内的病原微生物。对病原体感染的细胞或肿瘤细胞,可通过NK细胞加以识别和杀伤;血浆蛋白和细胞因子血液或组织中存在许多抗的补体系统具有溶解细菌和病毒的作用,并能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巨噬细胞产生的白细胞介素和肿瘤坏死因子可作用于感染部位的小血管内皮细胞,有利于吞噬细胞向感染部位移动;NK细胞所产
9、生的-干扰素能活化巨噬细胞,增强其杀伤胞内病原体的能力。第二章 免疫器官和组织练习题A1型题1属于中枢免疫器官的是A扁桃体 B淋巴结 C胸腺 D脾脏 E肠淋巴组织2胸腺的作用是AT细胞发生场所 BB细胞定居场所 CT细胞成熟、分化场所 DB细胞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 ET细胞定居的场所3外周免疫器官不包括 A骨髓 B淋巴结 C脾脏 D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D扁桃体4中枢免疫器官与外周免疫器官的区别是 A中枢免疫器官是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B外周免疫器官是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C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产生、分化成熟的场所,而外周免疫器官是淋巴细胞分布定居和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 D外周免疫器官是B细胞分化成
10、熟的场所 E中枢免疫器官是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5人类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 A胸腺 B骨髓 C淋巴结 D脾脏 E法氏囊6实验动物新生期摘除胸腺 A脾脏红髓区T细胞缺乏 B淋巴结副皮质区T细胞缺乏 C脾脏白髓区B细胞缺乏 D淋巴结浅皮质区T细胞缺乏 E以上均错误7机体受外源抗原刺激后,发生免疫应答的部位是 A骨髓 B淋巴结 C胸腺 D腔上囊 E外周血 8胸腺细胞是指 A胸腺中未成熟的前T细胞 B胸腺上皮细胞 C巨噬细胞 D胸腺树突状细胞 E成纤维细胞B型题9再次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骨髓10各种免疫细胞的发源地 骨髓11B细胞分化成熟的部位骨髓 12T细胞分化成熟的部位胸腺 13淋巴细胞接受抗原
11、刺激后增殖分化、发生免疫应答的部位外周免疫器官 14T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是胸腺15B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是骨髓16体内分布最广的外周免疫器官是淋巴结17体内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是脾脏18属于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的是扁桃体名词解释1、中枢免疫器官(central immune organ)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人类或其他哺乳类动物的中枢免疫器官包括骨髓和胸腺。鸟类腔上囊(法氏囊)是B细胞分化发育的场所。2、外周免疫器官(peripheral immune organ) 是成熟淋巴细胞(T细胞、B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这些淋巴细胞针对外来抗原刺激后启动初次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外周免疫器官
12、包括淋巴结、脾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等。3、淋巴细胞归巢(lymphocyte homing)成熟淋巴细胞离开中枢免疫器官后,经血液循环趋向性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或组织的特定区域。4、淋巴细胞再循环(lymphocyte recirculation)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或组织间反复循环的过程,淋巴细胞在机体内的迁移和流动是发挥免疫功能的重要条件。问答题1.免疫器官的组成及其在免疫中的主要作用。免疫器官根据其功能不同,分为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成熟的场所。哺乳动物的中枢免疫器官包括胸腺和骨髓,在禽类还包括腔上囊。外周免疫器官是成熟淋巴细胞定居的
13、场所,也是这些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发生免疫应答的部位。外周免疫器官主要包括淋巴结、脾脏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2.胸腺微环境的组成及其作用。 胸腺微环境由胸腺基质细胞、细胞外基质及局部活性物质(如激素、细胞因子等)组成,其在胸腺细胞分化发育过程的不同环节均发挥作用。胸腺基质细胞包括胸腺上皮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主要参与胸腺细胞的阴性选择和阳性选择。其中胸腺上皮细胞是胸腺微环境的最重要组分,主要通过分泌胸腺激素和细胞因子诱导胸腺细胞分化为成熟的T细胞,同时上皮细胞还能与胸腺细胞相互接触,与其表面的黏附分子及其配体、细胞因子及其受体、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与TCR等相互作用诱导胸
14、腺细胞分化为成熟。细胞外基质可促进上皮细胞与胸腺细胞接触,并参与胸腺细胞在胸腺内移行和成熟。 3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由哪些成分组成的?其具有哪些结构特点?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MALT)主要包括扁桃体、阑尾和小肠派氏集合淋巴结以及呼吸道、肠道和泌尿生殖道粘膜上皮细胞下聚集的无包膜的淋巴组织。MALT没有输入淋巴管道,抗原由局部黏膜上皮细胞表面进入。在肠黏膜上皮细胞间存在一种特化的抗原转运细胞一M细胞,该种细胞能以吞饮形式将外来抗原转运到胞质内,并在未经降解情况下,将抗原转运到粘膜下结缔组织中。粘膜下结缔组织中富含巨噬细胞、树突状细
15、胞以及与之混处在一起的T、B细胞。T细胞中以CD8+T细胞为主(占8090),CD4+T细胞主要为CD45RO+记忆T细胞,B细胞主要是表型为mlgD+HLA-DR+B7+的记忆B细胞。第三章 抗原练习题A1型题1.不完全抗原(半抗原)A.既有免疫原性,又有免疫反应性,且与蛋白质载体偶联后,才能与相应抗体结合B.只有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C.只有免疫原性,而无免疫反应性D.既无免疫原性,又无免疫反应性E.与抗原决定簇具有相似的含义2.完全抗原 A.只有免疫原性,无免疫反应性 B.只有免疫反应性,无免疫原性 C.既无免疫原性,也无免疫反应性 D.既有免疫原性,又有免疫反应性 E.不能激发细胞免
16、疫应答 3.有关TD-Ag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大多数为蛋白质 B.可诱导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C.可刺激产生IgG型抗体 D.有免疫记忆 E.大多数为多糖物质4.抗原的免疫原性是指能够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 A.产生抗体的能力 B.产生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 C.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 D.与相应抗体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E.与相应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的能力5. 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过程中依赖T细胞的辅助的抗原称为 A.完全抗原 B.半抗原 C.TI-Ag D.TD-Ag E.共同抗原6.马血清抗毒素对人体而言 A.是抗体,不是抗原 B.是抗原,不是抗体 C.既是抗体,又是异种抗原 D
17、.既非抗原,又非抗体 E是异嗜性抗原A2型题 7. 20世纪,Forssman用豚鼠的肝、脾、肾上腺制备的生理盐水悬液注射家兔,得到抗体,除与相应抗原反应外,还可以使绵羊RBC发生凝集,出现这一现象是因为 A.可能绵羊红细胞发生了自身凝集 B.豚鼠与绵羊之间有完全相同的血型抗原 C.豚鼠脏器与绵羊RBC间有共同抗原决定簇 D.豚鼠脏器在制备过程中抗原结构发生了改变 E.体外实验中,绵羊RBC的抗原性发生了改变B型题8.既有免疫原性,又有免疫反应性完全抗原9.可引起交叉反应共同抗原10.决定抗原特异性抗原决定簇11.直接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胸腺非依赖性抗原名词解释1. 交叉反应 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
18、可对具有相同和相似表位的不同抗原发生反应,称为交叉反应(cross-reaction)。针对某一抗原表位的抗体可与构型相似的另一抗原表位发生反应,但结合力较弱。2. 抗原结合价 一个抗原分子上能与抗体分子结合的抗原表位的总数称为抗原结合价(antigenic valence)。一个半抗原相当于一个抗原表位,仅能与抗体分子的一个结合部位结合。天然抗原一般是大分子,含多种、多个抗原表位,是多价抗原,可以和多个抗原分子结合。3. TD-Ag 即胸腺依赖性抗原(thymus dependent antigen, TD-Ag),因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依赖于T细胞辅助,故又称T细胞依赖抗原。绝大多数蛋白质
19、抗原如病原微生物、血细胞、血清蛋白等均属于TD-Ag。4. TI-Ag 即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hymus independent antigen, TI-Ag),指无需T细胞辅助,可直接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主要有细菌脂多糖、肺炎球菌荚膜多糖和聚合鞭毛素等。TI-Ag通常只能引起体液免疫应答,且只能产生IgM类抗体,无免疫记忆。5. 抗原表位(antigenic epitope)即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它是与TCR、BCR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结构单位,通常由515个氨基酸残基或57个多糖残基组成。抗原特异性取决于抗原表位。6. 抗原(antigen)即能与T细胞、B细胞
20、的抗原受体结合,促使其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之结合,进而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7. 佐剂(adjuvant)预先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物质。问答题1、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有哪些?获得高效价抗体的策略有哪些?影响抗原免疫原性因素有3个方面:(1)抗原分子的理化性质,包括化学性质、分子量大小、结构复杂性、分子构象和易接近性及物理状态;(2)宿主方面的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年龄、性别与健康状态;(3)免疫方法的影响,包括剂量、途径、次数以及免疫佐剂的选择。要获得高效价抗体除抗原性质外,需要选择合适的抗原剂量、免疫次数及免疫
21、佐剂、最佳免疫途径以及宿主的免疫状态。2、超抗原和普通抗原有何区别?超抗原(superantigen)在极低浓度下即可激活大量T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超抗原的一端直接与TCR的V链CDR3外侧区域结合,另一端则与抗原递呈细胞表面的MHC类分子的抗原结合槽外部结合,不受MHC的限制;超抗原不具备抗原识别的特异性,不需APC的加工和递呈;所诱导的T细胞应答,其效应并非针对超抗原本身,而是通过多克隆激活T细胞,分泌大量的细胞因子参与某些病理生理过程。3、简述异嗜性抗原,并举例说明其在医学中的实践意义。异嗜性抗原(heterophile antigen)是一类与种属特异性无关的,存在于不同种系
22、生物如动物、植物或微生物间的共同抗原,又名Forssman抗原。某些异嗜性抗原在医学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例如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与人肾小球基底膜及心肌组织有共同抗原,可能与急性肾小球肾炎和风湿病的发病机制有关。又如,斑疹伤寒立克次体与变形杆菌的一些菌株间有共同抗原,临床上可以采用相应变形杆菌为抗原,与斑疹伤寒患者血清做凝集实验(即外斐实验),进行辅助诊断。4、何谓隐蔽的自身抗原?举例说明隐蔽的自身抗原释放后,可引起哪些相应的临床疾病?正常情况下与血流和免疫系统相对隔绝的自身物质称为隐蔽的自身抗原,主要包括眼晶状体蛋白、眼葡萄膜色素蛋白、甲状腺球蛋白和精子等。这些自身抗原由于特殊的解剖位置,在胚胎期
23、没有机会与具有相应抗原受体的自身淋巴细胞接触,或在胚胎期尚未出现,机体未能建立针对这些抗原的免疫耐受。当外伤、感染等原因使这些物质进入血流后,便可引起自身免疫应答,严重者可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甲状腺球蛋白释放入血,可引起变态反应性甲状腺炎,眼晶体状蛋白、眼葡萄膜色素蛋白释放,可以引起晶状体过敏性眼炎或交感性眼炎;精子抗原释放可引起男性不育等。第四章 免疫球蛋白选择题A1型题1. 独特型抗原决定簇的氨基酸差异主要在A.恒定区 B.铰链区 C.可变区 D.超变区 E.补体结合区2.以下哪种不是单克隆抗体的特点A.识别一种抗原表位 B.制备成本高 C.纯度高D.效价高 E.特异性强3.浆细胞主要存
24、在于A.胸腺 B.外周血 C.脾及淋巴结 D.黏膜相关的淋巴细胞 E.骨髓4.免疫球蛋白不具有的作用是A.中和外毒素 B.激活补体经典途径 C.调理作用 D.介导ADCC作用 E.参与型超敏反应5.具有亲细胞作用的抗体是A.IgM B.IgD C.IgE D.IgG E.IgA6.类毒素刺激机体后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物质是A.干扰素 B.抗毒素 C.补体 D.乙型溶素 E.细胞因子7.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是A.由4条相同的重链组成 B.由4条相同的轻链组成 C.由二硫键相连的4条肽链组成 D.由二硫键相连的2条肽链组成 E.由J链连接的5条肽链组成8. .IgG不含的功能区是A.VH B.VL
25、 C.CH1 D.CH2 E.CH49.抗体与抗原结合的部位是A .VL和VH B.CH1区 C.CH3区 D.CH4区 E.铰链区10. 抗体分子的抗原结合的部位是A.Fc段 B .Fab C.铰链区 D.轻链C末端 E. 重链C末端11. 免疫球蛋白的超变区在A. Fab段 B . Fc C. 铰链区 D. CH1区 E.CH2区12.IgG通过胎盘主要决定于哪一部位A.Fab 段 B.CH2区 C. F(ab)2 D. Fc段 E.铰链区13.天然血型抗体是A. IgA B.IgM C.IgG D.IgE E.IgD14. IgE与 IgG功能区不同,因为IgE有A. V区 B.CH1
26、C.CH2 D.CH3 E.CH415.具有补体C1q 结合点的Ig是 A.IgE和IgD B.IgA和 IgG C.IgM 和IgA D.IgG和 IgM E.IgM和 IgE 16. Ig分成、两个型,其依据是A.重链 B.轻链 C.可变区 D.恒定区 E.铰链区17. .IgG的生物学作用之一是A.与Ag结合激活补体 B.不能通过胎盘 C.Ag刺激后,体内最先出现 D.是分泌液中主要的保护性抗体 E.参与型超敏反应18无铰链区的免疫球蛋白是A. IgG和IgD B.IgA和IgG C. IgG和IgE D. IgM和IgE E.IgM和IgD19. IgM一般只有几个结合点可结合抗原A.
27、1个 B.2个 C.34个 D.5个 E.10个 20.关于IgE下列哪项错误A.IgE的H链有4个CH区 B.是正常人血清含量最少的Ig C.IgE无铰链区 D.寄生虫感染使IgE水平降低 E.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开始合成时间较晚21.有关免疫球蛋白和抗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免疫球蛋白就是抗体,二者具有相同的含义 B.免疫球蛋白均为抗体,抗体不一定都是免疫球蛋白C.免疫球蛋白与抗体不同,二者也不相关D.抗体均为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不一定都是抗体E.抗体和免疫球蛋白只存在于血液和体液中,二者均具有免疫功能22.介导NK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发挥ADCC效应的.Ig主要是A.IgA B.IgM C
28、. IgD D、IgG. E.IgE23.新生儿早期患呼吸道感染的可能原因是A.补体成分缺陷 B.先天免疫缺陷 C.皮肤黏膜天然屏障差D.sIgA合成不足 E.呼吸道发育不良24.免疫调理作用最强的Ig是A. IgG. B.IgM C. IgA D. IgD E.IgE25半寿期最长的Ig类别是: AIgA BIgM CIgG DIgD EIgE 26下列哪种细胞具有lgE Fc受体A平滑肌细胞B嗜碱粒细胞C中性粒细胞D单核细胞E血管内皮细胞27通过自然被动免疫的Ig是: ASIgA 、IgG BIgM 、IgA CIgG 、IgD DIgD 、IgE EIgE 、IgA 28关于IgM的叙述
29、哪一项是错误的?A是分子量最大的Ig B活化补体的能力比IgG强C在机体的早期免疫防御中具有重要作用D中和病毒和外毒素的作用比IgG强E血清中IgM水平升高提示有近期感染29下列哪种作用没有抗体参与?AADCC作用B补体经典途径激活C免疫调理作用DTh细胞的活化 E毒素中和作用30在肠道内起保护作用的免疫球蛋白主要是AIgM BIgGCIgADIgD ESIgAB型题31.唯一通过胎盘的Ig是IgG.32.参与型超敏反应的Ig是IgE33.在进化过程中出现最早的Ig是IgM 34.在宫内对胎儿起重要防御作用的Ig是IgG35.含量最少的Ig是IgE36. 含量最多的Ig是IgG37.胃蛋白酶水
30、解的片段是F(ab)2+pFc38.木瓜酶水解的片段是2Fab+Fc39. 蛋白酶作用的部位是铰链区40.决定Ig类和亚类的部位重链41. 决定Ig型和亚型的部位轻链42. 决定Ig独特型的部位V区43.与立体构型改变有关的部位铰链区44IgG与补体Clq结合的部位是CH245IgG与细胞表面FcR结合的部位是CH346Ig同种异型决定基存在于CH、CL47IgM与补体C1q结合的部位是CH348传染病早期诊断检测的抗体是IgM49引起I型变态反应的Ig是IgE50阻止肠道病原微生物入侵的Ig是SIgA名词解释1. 免疫球蛋白: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液和某些
31、外分泌液中,也可作为抗原识别受体存在于B细胞表面。2. 抗体:是机体免疫细胞(B细胞)被抗原激活后,由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合成分泌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3.互补决定区:位于免疫球蛋白高变区,是识别和结合抗原表位的部位,决定着抗体的特异性。4. Fab段:即抗原结合片段,由一条完整的轻链和重链的VH和VL结构域组成。5.独特型:是每个免疫球蛋白分子所特有的抗原特异性标志,其表位又称为独特位。存在于免疫球蛋白分子的V区。独特型在异种、同种异体甚至同一个体内可刺激产生相应抗体即抗独特型抗体(AId或Ab2)。6. 调理作用:是IgG的Fc段与吞噬细胞表面的FcR结合,帮助、促进
32、、提高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的作用称为调理作用。7.ADCC:(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指NK细胞通过其表面表达的FC受体,识别包被于靶抗原(如细菌或肿瘤细胞)上抗体的FC段,直接杀伤靶细胞的作用。8. McAb:是单克隆抗体,抗单一抗原表位的特异性抗体,是由杂交瘤细胞产生的。具有高效价、高纯度、高特异性的特点。无血清交叉反应。问答题1、何谓免疫球蛋白?何谓抗体?二者有何关系?免疫球蛋白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液和某些外分泌液中,也可作为抗原识别受体存在于B细胞表面。抗体是机体免疫细胞被抗原激活后,由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合成分泌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
33、结合的球蛋白。抗体是免疫球蛋白,但免疫球蛋白不都是抗体,如骨髓瘤蛋白是免疫球蛋白,但无抗体活性。2、什么是抗体结合价?免疫球蛋白结合抗原表位的个数为抗体的抗原结合价即抗体结合价。单体免疫球蛋白为2价,分泌型IgA为4价。3、脐血IgM升高有何临床意义?因为IgM不能通过胎盘,脐血IgM升高表示胎儿有宫内感染,抗原刺激胎儿产生的抗体,IgM也是个体发育过程中最早合成的抗体,为此也预示胎儿可能有畸形。4、什么原因造成免疫球蛋白具有多样性?造成免疫球蛋白多样性的原因有二:一是外源性的即自然界存在的抗原数目繁多,如蛋白质、多糖、脂类,每一种抗原结构十分复杂,一般情况下,一种抗原诱导产生一种特异性抗体。
34、因此,自然界的抗原复杂性导致人体抗体的多样性;内源性的原因是免疫球蛋白可与相应抗原结合,其本身又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免疫球蛋白分子包含多种不同抗原表位,呈现不同的免疫原性。5、免疫球蛋白的血清型之一同种型有何实际意义?同种型是不同种属所有正常个体Ig分子所共同具有的抗原特异性标志。其抗原决定簇主要存在于Ig恒定区,约60%氨基酸不同,不同种属个体间具有强抗原性,为此,将人的免疫球蛋白注射动物,获得动物抗人免疫球蛋白的抗体,用以检测人免疫球蛋白含量;反之,动物(马)的免疫球蛋白(马血清抗毒素),注射人体,由于异种免疫原性,引起超敏反应。6、免疫球蛋白的血清型之一同种异型有何实际意义?同
35、种异型是指同一种属不同个体所来源的抗体分子也具有免疫原性,也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这种存在于同种但不同个体中的免疫原性,称为同种异型。存在于免疫球蛋白C区内一个或数个氨基酸的不同而表现出的抗原性差异。现已发现Gm因子30余种,Km因子有3种,Am因子有2种。在临床上,注射丙球可引起发热等不良反应。7、免疫球蛋白的血清型之一独特型有何实际意义?独特型是指不同B细胞克隆所产生的Ig V区所具有的抗原特异性标志。独特型抗原决定簇是由超变区特有的氨基酸序列和构型所决定的。机体感染病原微生物,产生抗体,此抗体又在自身体内诱导产生抗独特型抗体,抑制前一种抗体的产生,此即独特型与抗独特型的调节作用。
36、8、简述五类免疫球蛋白的主要生物学功能。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功能:IgG血清中含量最高;体内主要抗感染抗体;半衰期最长;可激活补体;发挥调理作用和ADCC作用;可通过胎盘保护胎儿;某些自身抗体是IgG;参与变态反应,造成免疫损伤;可与SPA结合用于免疫诊断。IgM大分子,只在血管内起作用;在补体参与下,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在B细胞表面为BCR;可激活补体;天然血型抗体属于IgM;产生早,消失早,产生早可用于早期诊断;参与变态反应,造成组织损伤。血清型IgA有弱的抗感染作用;分泌型IgA在黏膜表面抗感染;婴儿通过哺乳获得SIgA,为自然被动免疫。IgD为B细胞表面的BCR;IgE为亲细胞抗体,
37、产生后通过受体,结合在肥大细胞和嗜碱细胞表面,参与刑超敏反应。9、何谓多克隆抗体?在医疗实践中有何意义?在含有多种抗原表位的抗原物质刺激下,体内多个B细胞克隆被激活并产生针对多种不同抗原表位的抗体,其混合物即为多克隆抗体。其优点是:作用全面,具有中和抗原、免疫调理、介导补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ADCC效应,来源广泛,制备容易用于相关疾病治疗,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缺点是特异性不高、用于检测易发生交叉反应,导致误诊。10、何谓单克隆抗体?在医疗实践中有何意义?单克隆抗体是由一个B细胞克隆产生的、只作用于单一抗原表位的特异性抗体。由杂交瘤细胞产生具有高纯度、高浓度和高特异性的特点,用于诊断避免交叉
38、反应造成的误诊。11、简述基因工程抗体的获得方式。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制备基因工程抗体即将人源抗体的编码基因,导入真核或原核生物表达系统或转基因到剔除自身抗体编码基因,又敲入人Ig基因的小鼠,通过抗原免疫,小鼠脾脏中B细胞可产生特异性人抗体,将免疫小鼠B细胞与人骨髓瘤细胞融合,即获得分泌特异性完全人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规模化培养获得大量人特异性抗体。第五章 补体系统选择题A1型题1.补体经典活化途径中的C3转化酶是A.C1q B.C4b2b C.C3bBb D.C3bBbP E.D因子2.参与替代途径激活补体的物质是A.IgG B.IgM C.IgD D.LPS E.MBL3.关于补体的正确叙述是A
39、.是一组具有酶促反应活性的脂类物质 B.主要由活化的淋巴细胞产生 C.参与免疫病理反应 D.对热稳定 E.血清中C1含量最高4. 血清中含量最高的补体成分是A.C1 BC2 C.C3 D.C4 EC55.多数补体成分灭活的标准温度和时间是A.0,24h B.4,2 h C.37,30min D.56,30min E.100,15 min 6.在经典、替代两个途径中均起作用的补体成分是A.C1q B.C1s C.C1r D.C2 E.C37. 补体经典途径反应的次序是A.C1 C2 C3 C9 B.C1 C3 C2 C4 C9 C.C1 C2 C3 C5 C9 D.C1 C4 C2 C3 C5.
40、 C9E.C3 C5 C6 C9 8.关于MBL途径正确的是A.是最早被发现的补体激活途径 B.活化过程需要B因子参与 C.需要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参与 D.形成的膜攻击复合物同经典途径相同E.不形成经典途径的C5转化酶9.补体系统在激活后可以A.诱导免疫耐受 B.抑制变态反应 C.结合细胞毒性T细胞D.启动抗体的类别转换 E.裂解细菌10.检测补体哪一个成分可反映肝脏功能A.C1 B.C2 C.C3 D.C5 E.C8B型题11.稳定旁路途径C3转化酶的是P因子12.桥连C1q,启动补体经典途径活化的是IgM与抗原结合形成的免疫复合物13.与细菌表面甘露糖残基结合启动哪个途径激活补体MBL14.
41、抑制膜攻击复合物形成的是S蛋白15抑制经典途径和旁路途径C3转化酶和C5转化酶形成与活性的是DAF16. MBL途径的C3转化酶是C4b2a 17.在D因子作用下被分解的是B因子18. 膜攻击复合物是C5b6789n19.能够裂解C4b的因子是I因子20.具有过敏毒素作用的是C5 a21. 具有趋化作用的是C5 a22.由C4b2a活化的成分是C323.具有和Ig的Fc段结合位点的补体分子是C1q24. 旁路途径C3转化酶是C3bBb P 25. 经典途径C3转化酶是C4b2a 26. 趋化因子是C5 a 27. 膜攻击复合物是C5b6789n28.CR1的配体是C4b29. 经典途径的激活物
42、质是Ag-Ab复合物30.旁路途径的激活物质是酵母多糖类31补体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称为调理作用32C3a、C5a具有炎症介质33补体清除免疫复合物称为免疫粘附作用 34补体攻膜复合体的膜攻击作用细胞毒及溶菌、杀菌作用 名词解释 1补体系统(complment system):补体系统是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一组不耐热,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包括30余种可溶性蛋白和膜结合蛋白。2膜攻击复合物(membrane attack complex,MAC):是指在补体活化过程的终末阶段由C5b、C6、C7、C8、C9形成的镶嵌于细胞膜并形成孔道样结构的C5b6789复合物,最终导致细胞溶解。3C1抑制物( Cl INH):是血浆糖蛋白,可抑制Clr和Cls和MASP活性,使之不能裂解C4和C2,阻断C3转化酶C4b2a形成。4补体经典激活途径(CP):是指以抗原抗体复合物为主要激活物,使补体固有成分以C1、C4、C2、C3、C5C9顺序发生级联酶促反应过程,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和最终发生细胞溶解作用的补体活化途径。5补体旁路激活途径(AP):是指不依赖抗体,由微生物直接激活C3,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