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第一中学高二物理教案 光的粒子性光36215(4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6106154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州市第一中学高二物理教案 光的粒子性光36215(4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常州市第一中学高二物理教案 光的粒子性光36215(4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州市第一中学高二物理教案 光的粒子性光36215(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州市第一中学高二物理教案 光的粒子性光36215(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7.2 光的粒子性:光电效应【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了解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2、知道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以及意义。二、过程与方法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略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界的奥秘,能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教学重点】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教学难点】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以及意义【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问题设计的研究,学生讨论、交流【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研究光电效应实验电路。【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提问1:回顾前面的学习,总结人类对光的本

2、性的认识是怎样的一个发展过程?学生回顾,思考并回答。教师倾听、点评并总结,多媒体投影。光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早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到17世纪时,科学家已经形成了两大对立学说。一种是光的微粒说,认为光是从光源发出的一种物质微粒,在均匀的介质中以一定的速度传播,牛顿支持微粒说。另一种是惠更斯首先提出的光的波动说,认为光是在空间传播的某种波。由于波动说没有数学基础使得当时微粒说占上风。然后从19世纪初开始,托马斯杨、菲涅耳、马吕斯等分别观察到了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这等于对微粒说宣判了死刑。19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麦克斯韦和赫兹先后从理论上和实验上确认了光的电磁波本质,光的波动理论似乎已经完

3、美了。然后在1887年赫兹在研究电磁波的实验中偶尔发现,接收电路的间隙如果受到光照,就更容易产生电火花。这就是最早发现的光电效应,发现用波动说无法解释此现象。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说,并提出了光既是波,也是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并因此获得了192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二)进行新课1、光电效应-现象教师:实验演示。(课件辅助讲述)用弧光灯照射擦得很亮的锌板,注意用导线与不带电的验电器相连,使验电器张角增大到约为30度时,再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锌板,则验电器的指针张角会变大。学生:认真观察实验。教师提问:上述实验说明了什么?学生:表明锌板在射线照射下锌板带电,指针张角变大,说明锌板

4、带正电。即锌板在射线照射下失去电子而带正电。1、光电效应-定义概念:照射到金属表面的光,能使金属中的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这个现象称为光电效应,这种逸出的电子称为光电子。阳极阴极1、光电效应-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阴极K和阳极A是密封在真空玻璃管中的两个电极,K在收到光照时能够发射光电子。电源按图示极性连接时,阳极A吸收阴极K发出的光电子,在电路中形成光电流。我们可以调整K与A之间的电压大小,甚至可以将电源的正负极进行对调。教师:做实验。实验步骤为: 断开开关,无光照,电流表和电压表指针不偏转 闭合开关,无光照,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 断开开关,有光照,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 闭合开关

5、,有光照,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有示数 增大电压,电压表示数增大,电流表示数增大,但当电压表示数增大到一定值时,电流表示数不再增加。 反接电源电压,闭合开关,电压增大,电流表示数逐渐减小为零。 断开开关,分别用红光和绿光去照射,红光电流表无示数,绿光电流表有示数。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做好记录。1、光电效应-实验规律一教师提问:发现有光照时,为什么电流表有示数?学生回答:说明阴极K在光照条件下,能够发射光电子,在电路中形成光电流,电流表就有示数了。教师提问:为什么两极之间加如图所示电压,电流表示数增加?学生回答:加如图所示电压,两极之间形成加速电场,能使更多的电子被阳极A吸收,电流增大。教师提问

6、:为什么电流增大到一定值之后,电压即使再增大,电流也不会增大?学生回答:说明在一定光照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阴极K发射的光电子数目是一定的,电压增加到一定值时,所有光电子都被阳极A吸收,再增加电压,电流不会增大。教师总结:实验表明,阴极K在光照条件下会发射光电子,并在电场作用下会形成光电流,存在饱和电流,进一步的实验表明,当入射光的强度越强时,饱和电流增加,说明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光电子数越多。1、光电效应-实验规律二教师:我们将电源反接后,电场反向,光电子离开阴极后受到的电场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运动受到阻碍。但是为什么,电流表仍然有示数?学生:说明电子离开阴极时有初动能,在阻力作用下仍旧可以运动到

7、阳极形成光电流。而随着电场增大,电子正好不能达到阳极A,不能形成光电流。教师:此时的电压值,我们就称为遏止电压。如图为光电效应的伏安特性曲线,横坐标的截距Uc就为遏止电压。教师:遏止电压的存在意味着光电子具有一定的初速度,如图,当最大初速度为vc时,在方向电场作用下,电子减速,正好不能到达A极,由动能定理可得,遏止电压和最大初动能应满足进一步的实验表明,对于一定颜色的光,即一定频率的光,无论光的强弱如何,遏止电压都是一样的。那么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只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入射光的强弱无关。教师:我们即使不加反向电压,分别用红光和绿光去照射阴极K,发现红光没有形成光电流,这就是说,当入射光的频率减

8、小到某一数值时,没有光电子发射,称为截止频率或极限频率,当入射光的频率低于截止频率时不发生光电效应。不同的金属的极限频率也不同。1、光电效应-实验规律三从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电流是瞬间产生的,即使入射光的强度非常微弱,只要入射光频率大于被照金属的极限频率,电流表指针也几乎是随着入射光照射就立即偏转的,产生电流的时间不超过10-9s,也就是说光电效应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的。2、经典理论解释光电效应的疑难按照经典的光的电磁理论,我们应该从中得到一些其他结论: 入射光越强,光波的振幅越大,作用在金属中电子的力也就越大,光电子逸出的能量也应该越大,所以遏止电压应该还与光的强弱有关。 那么不管光的频率

9、如何,只要光足够强,电子都可以获得足够的能量逸出表明,就不应该存在截止频率 如果光比较弱,按照电磁理论估算,电子吸收能量需要时间,时间远大于发生光电效应的时间。以上从经典电磁理论得到的结论与实验结论严重不符,无法解释光电效应。三、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设教师:爱因斯坦从普朗克的能量子说中得到了启发:他提出光本身就是由一个个不可分割的能量子组成的,频率为的光的能量子为h。这些能量子后来被称为光子。也就是说,频率为v的光是由大量能量为E=hv的光子组成的粒子流,这些光子沿光的传播方向以光速c运动。2、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按照爱因斯坦的理论,在光电效应中,金属中的电子吸收一个光子获得的能量是hv,一部

10、分消耗在使得电子脱离金属所做功的最小值,即逸出功W0,另一部分变为光电子逸出后的动能Ek,由能量守恒可以得到:hv=Ek+W0Wo为电子逸出金属表面所需做的功,称为逸出功,不同金属的逸出功是不同的。Ek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上式即为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3、光子说对光电效应的解释这个方程使得光电效应中理论与实验的矛盾迎刃而解。 爱因斯坦方程表明,光电子的初动能Ek与入射光的频率成线性关系,与光强无关。只有当hW0时,才有光电子逸出,vc=W0/h就是光电效应的截止频率。 电子一次性吸收光子的全部能量,不需要积累能量的时间,光电流自然几乎是瞬时发生的。 光强较大时,包含的光子数较多,照射金属时产生的光电子多,因而饱和电流大。爱因斯坦光子假说圆满解释了光电效应,但当时并未被物理学家们广泛承认,因为它完全违背了光的波动理论。4.光电效应理论的验证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花了十年时间做了“光电效应”实验,结果在1915年证实了爱因斯坦方程,h 的值与理论值完全一致,又一次证明了“光量子”理论的正确。由于爱因斯坦提出的光子假说成功地说明了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荣获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