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文学作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汪曾祺文学作品.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汪曾祺文学作品汪曾祺文学作品篇1:岁朝清供 岁朝清供是中国画家爱画的画题。明清以后画这个题目的尤其多。任伯年就画过不少幅。画里画的、实际生活里供的,无非是这几样:天竹果、腊梅花、水仙。有时为了填补空白,画里加两个香橼。橼谐音圆,取其吉利。水仙、腊梅、天竹,是取其颜色鲜丽。隆冬风厉,百卉凋残,晴窗坐对,眼目增明,是岁朝乐事。 我家旧园有腊梅四株,主干粗如汤碗,近春节时,繁花满树。这几棵腊梅磬口檀心,原来是珍贵的,但是我们那里重白心而轻檀心,称白心者为冰心,而给檀心的起一个不好听的名字:狗心。我觉得狗心腊梅也很好看。初一一早,我就爬上树去,选择一大枝要枝子好看,花蕾多的,拗折下来腊梅枝脆,极易折,
2、插在大胆瓶里。这枝腊梅高可三尺,很壮丽。天竹我们家也有一棵,在园西墙角。不知道为什么总是长不大,细弱伶仃,结果也少。我不忍心多折,只是剪两三穗,插进胆瓶,为腊梅增色而已。 我走过许多地方,像我们家那样粗大的腊梅还没有见过。 在安徽黟县参观古民居,几乎家家都有两三丛天竹。有一家有一棵天竹,结了那么多果子,简直是岂有此理!而且颜色是正红,一般天竹果都偏一点紫。我驻足看了半天,已经走出门了,又回去看了一会。也许黟县土壤气候特宜天竹。 在杭州茶叶博物馆,望见一个山坡上种了一大片天竺。我去时不是结果的时候,不能断定果子是什么颜色的,但看梗干枝叶都作深紫色,料想果子也是偏紫的。 任伯年画天竹,果极繁密。齐
3、白石画天竹,果较疏,粒大,而色近朱红,叶亦不作羽状。或云此别是一种,湖南人谓之草天竹,未知是否。 养水仙得会刻,否则叶子长得很高,花弱而小,甚至花未放蕾即枯瘪。但是画水仙都还是画完整的球茎,极少画刻过的,即福建画家郑乃珧也不画刻过的水仙。刻过的水仙花美,而形态不入画。 北京人家春节供腊梅、天竹者少,因不易得。富贵人家常在大厅里摆两盆梅花(北京谓之干枝梅,很不好听),在泥盆外加开光丰彩或景泰蓝套盆,很俗气。 穷家过年,也要有一点颜色。许多人家养一盆青蒜。这也算代替水仙了吧。或用大萝卜一个,削去尾,挖去肉,空壳内种蒜,铁丝为箍,以线挂在朝阳的窗下,蒜叶碧绿,萝卜皮通红,萝卜缨翻卷上来,也颇悦目。
4、广州春节有花市,四时鲜花皆有。曾见刘旦宅画广州春节花市所见,画的是一个少妇的背影,背兜里背着一个娃娃,右手抱一大束各种颜色的花,左手拈花一朵,微微回头逗弄娃娃,少妇著白上衣,银灰色长裤,身材很苗条。穿浅黄色拖鞋。轻轻两笔,勾出小巧的脚跟。很美。这幅画最动人之处,正在脚跟两笔。 这样艳丽的繁花,很难说是清供了。 曾见一幅旧画:一间茅屋,一个老者手捧一个瓦罐,内插梅花一枝,刚要放到案上,题目:山家除夕无他事,插了梅花便过年。这才真是岁朝清供!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汪曾祺文学作品篇2:家乡的元宵 家乡的元宵是并不喧闹的。 没有狮子、龙灯,没有高跷,没有跑旱船,没有大头和尚戏柳翠,没有花担子、茶
5、担子。这些都在七月十五迎会赛城隍时才有,元宵是没有的。许多地方兴闹元宵,我们那里的元宵却是静静的。 有几年,有送麒麟的。上午,三个乡下的汉子,一个举着麒麟,一张长凳子,外面糊纸扎的麒麟,一个敲小锣,一个打镲,咚咚当当敲一气,齐声唱一些吉利的歌。每一段开头都是格炸炸: 格炸炸,格炸炸, 麒麟送子到你家 我对这格炸炸印象很深。这是什么意思呢?这是状声词?状的什么声呢?送麒麟的没有表演,没有动作,曲调也很简洁。送麒麟的来了,一点也不叫人兴奋,只听得一连串的格炸炸。格炸炸完了,祖母就给他们一点钱。 街上掷骰子赶老羊的赌钱的摊子上没有人。六颗骰子静静地在大碗底卧着。摆赌摊的坐在小凳子上抱着膝盖发呆。年快
6、过完了,打算过年输的钱也输得差不多了,明天还有事,大家都没有赌兴。 草巷口有个吹糖人的。孙猴子舞大刀、老鼠偷油。 北市口有捏面人的。青蛇、白蛇、老渔翁。老渔翁的蓑衣是从药店里买来的夏枯草做的。 到天地坛看人拉天嗡子即抖空竹,拉得很响,天嗡子蛮牛似的叫。 到泰山庙看老妈妈烧香。一个老妈妈鞋底有牛屎,干了。 一天快过去了。 不过元宵要等到晚上,上了灯,才算。元宵元宵嘛。我们那里一般不叫元宵,叫灯节。灯节要过几天,十三上灯,十七落灯。正日子是十五。 各屋里的灯都点起来了。大妈(大伯母)屋里是四盏玻璃方灯。二妈屋里是画了红寿字的白明角琉璃灯,还有一张珠子灯。我的继母屋里点的是红琉璃泡子。一屋子灯光,光
7、明而温顺,显得很祥瑞。 上街去看走马灯。连万顺家的走马灯很大。乡下人不识走马灯,又来了。走马灯不过是来回转动的车、马、人(兵)的影子,但也能看它转几圈。后来我自己也动手做了一个,点了蜡烛,看着里面的纸轮一样转了起来,外面的纸屏上一样映出了影子,很欣喜。乾隆和的走马灯并不走,只是一个长方的纸箱子,正面白纸上有一些彩色的小人,小人连着一根头发丝,烛火烘热了发丝,小人的手脚会上下动。它虽然不走,我们还是叫它走马灯。要不,叫它什么灯呢?这外面的小人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整个画面表现的是西游记唐僧取经。 孩子有自己的灯。兔子灯、绣球灯、马灯兔子灯大都是自己动手做的。下面安四个轱辘,可以拉着走。
8、兔子灯其实不大像兔子,脸是圆的,眼睛是弯弯的,像人的眼睛,还有两道弯弯的眉毛!绣球灯、马灯都是买的。绣球灯是一个多面的纸扎的球,有一个篾制的架子,架子上有一根竹竿,架子下有两个轱辘,手执竹竿,向前推移,球即不停滚动。马灯是两段,一个马头,一个马屁股,用带子系在身上。西瓜灯、虾蟆灯、鱼灯,这些手提的灯,是小孩玩的。 有一个习俗可能是外地所没有的:看围屏。硬木长方框,约三尺高,尺半宽,镶绢,上画一笔演义小说人物故事,灯节前装好,一堂围屏约三十幅,屏后点蜡烛。这事实上是照得透亮的连环画。看围屏有两处,一处在炼阳观的偏殿,一处在附设在城隍庙里的火神庙。炼阳观画的是封神榜,火神庙画的是三国。围屏看了多少
9、年,但还是年年看。似乎不看围屏就不算过灯节似的。 街上有人放花。 有人放高升(起火),不多的几支,起火升到天上,嗤灭了。 天上有一盏红灯笼。竹篾为骨,外糊红纸,一个长方的筒,里面点了蜡烛,放到天上,灯笼是很好放的,连脑线都不用,在一个角上系上线,就能飞上去。灯笼在天上微微飘动,不知道为什么,看了使人有一点薄薄的凄凉。 年过完了,明天十六,全部店铺就大开门了。我们那里,初一到初五,店铺都不开门。初六打开两扇排门,卖一点市民必需的东西,叫做小开门。十六把全部排门卸掉,放一挂鞭,几个炮仗,叫做大开门,起先正常营业。年,就这样过去了。 一九九三年二月十二日 汪曾祺文学作品篇3:肉食者不鄙 狮子头 狮子
10、头是淮安菜。猪肉肥瘦各半,爱吃肥的亦可肥七瘦三,要细切粗斩,如石榴米大小(绞肉机绞的肉末不行),荸荠切碎,与肉末同拌,用手抟成招柑大的球,入油锅略炸,至外结薄壳,捞出,放进水锅中,加酱油、糖,慢火煮,煮至透味,收汤放入深腹大盘。 狮子头松而不散,入口即化,北方的四喜丸子不能与之相比。 周在淮安住过,会做狮子头,曾在重庆红岩八路军办事处做过一次,说:多年不做了,来来来,尝尝!想必做得很胜利,因为语气中流露出得意。 我在淮安中学读过一个学期,食堂里有一次做狮子头,一大锅油,狮子头像炸麻团似的在油里翻滚,捞出,放在碗里上笼蒸,下衬白菜。一般狮子头多是红烧,食堂所做却是白汤,我觉最能存其本味。 镇江肴
11、蹄 镇江肴蹄,盐渍,加硝,放大盆中,以巨大石块压之,至肥瘦肉都已板实,取出,煮熟,晾去水汽,切厚片,装盘。瘦肉颜色殷红,肥肉白如羊脂玉,入口不腻。 吃肴肉,要蘸镇江醋,加嫩姜丝。 乳腐肉 乳腐肉是苏州松鹤楼的名菜,制法未详。我所做乳腐肉乃以意为之。猪肋肉一块,煮至六七成熟,捞出,俟冷,切大片,每片须带肉皮,肥瘦肉,用煮肉原汤入锅,红乳腐碾烂,加冰糖、黄酒,小火焖。乳腐肉嫩如豆腐,颜色红亮,下饭最宜。汤汁可蘸银丝卷。 腌笃鲜 上海菜。鲜肉和咸肉同炖,加扁尖笋。 东坡肉 浙江杭州、四川眉山,全国到处都有东坡肉。苏东坡爱吃猪肉,见于诗文。东坡肉其实就是红烧肉,功夫全在火候。先用猛火攻,大滚几开,即加
12、作料,用微火慢炖,汤汁略起小泡即可。东坡论煮肉法,云须忌水,不得已时可以浓茶烈酒代之。完全不加水是不行的,会焦煳粘锅,但水不能多。要加大量黄酒。扬州炖肉,还要加一点高粱酒。加浓茶,我试过,也吃不出有什么特别的味道。 传东坡有一首诗:无竹令人俗,无肉令人瘦,若要不俗与不瘦,除非每天笋烧肉。未必牢靠,但苏东坡有时是会写这种打油体的诗的。冬笋烧肉,是很好吃。我的大姑妈善做这道菜,我每次到姑妈家,她都做。 霉干菜烧肉 这是绍兴菜,全国各处皆有,但不似绍兴人三天两头就要吃一次,鲁迅一辈子也许都离不开霉干菜。风波里所写的蒸得乌黑的霉干菜很迷人,那也许是不放肉的。 黄鱼鲞烧肉 宁波人爱吃黄鱼鲞(黄鱼干)烧肉
13、,广东人爱吃咸鱼烧肉,这都是外地人所不能理解的口味,其实这种搭配是很有道理的。近几年因为违法乱捕,黄鱼产量锐减,连簇新黄鱼都很难吃到,更不用说黄鱼鲞了。 火腿 浙江金华火腿和云南宣威火腿风格不同。金华火腿味清,宣威火腿味重。 昆明过去火腿许多,哪一家饭铺里都能吃到火腿。昆明人爱吃肘棒的部位,横切成圆片,外裹一层薄皮,里面一圈肥肉,当中是瘦肉,叫做金钱片腿。正义路有一家火腿庄,专卖火腿,除了整只的、零切的火腿,还可以买到火腿脚爪,火腿油。火腿油炖豆腐很好吃。护国路原来有一家本地馆子,叫东月楼,有一道名菜锅贴乌鱼,乃以乌鱼片两片,中夹火腿一片,在平底铛上烙熟,味道之鲜美,难以形容。前年我到昆明去,
14、向本地人问起东月楼,说是早就没有了,锅贴乌鱼遂成广陵散。 华山南路吉庆祥的火腿月饼,全国第一。一个重旧秤四两,名曰四两砣。吉庆祥还在,而且有了分号,所制四两砣不减当年。 腊肉 湖南人爱吃腊肉。农村人家杀了猪,大部分都腌了,挂在厨灶房梁上,烟熏成腊肉。我不怎样爱吃腊肉,有一次在长沙一家大饭店吃了一回蒸腊肉,这盘腊肉真叫好。通常的腊肉是条状,切片不成形,这盘腊肉却是切成颇大的整齐的方片,而且蒸得极烂,我没有想到腊肉能蒸得这样烂!入口香糯,真是难得。 夹沙肉芋泥肉 夹沙肉和芋泥肉都是甜的,夹沙肉是川菜,芋泥肉是广西菜。厚膘豚肩肉,煮半熟,捞出,沥去汤,过油灼肉皮起泡,候冷,切大片,两片之间不切通,夹
15、入豆沙,装碗笼蒸,蒸至四川人所说粑而不烂倒扣在盘里,上桌,是为夹沙肉。芋泥肉做法与夹沙肉相像,芋泥较豆沙尤为细腻,且有芋香,味较夹沙肉更胜一筹。 白肉火锅 白肉火锅是东北菜。其特点是肉片极薄,是把大块肉冻实了,用刨子刨出来的,故入锅一涮就熟,很嫩。白肉火锅用海蛎子(蚝)作锅底,加酸菜。 烤乳猪 烤乳猪原来各地都有,清代满汉餐席上必有这道菜,后来别处慢慢没有,只有广东始终盛行,大饭店或烧腊摊上的烤乳猪都很好。烤乳猪假如抹一点甜面酱卷薄饼吃,肯定不亚于北京烤鸭。惋惜广东人不大懂得吃饼,一般烤乳猪只作为冷盘。 一九九二年九月九日 看过汪曾祺文学作品的人还看了: 1.汪曾祺散文昆明的雨 2.读汪曾祺散文集有感 3.汪曾祺 钓鱼的医生 4.汪曾祺散文读后感3篇 5.汪曾祺散文选读后感6篇 9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