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执业医师考试基础科目生理学.doc

上传人:叶*** 文档编号:36062069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执业医师考试基础科目生理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11年执业医师考试基础科目生理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执业医师考试基础科目生理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执业医师考试基础科目生理学.doc(2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15章生理学本章重点 本章较为重要,20002009年约考过203题。常考点为:细胞的基本功能(约25题),血液(约17题),血液循环(约39题),呼吸(约24题),消化及吸收(约20题),尿的生成和排出(约16题),神经系统功能(约26题),内分泌(约22题)。考生重点掌握:跨膜转运类型的鉴别、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及特点;血液的组成、血细胞及其功能、血液凝固和抗凝、血型:心脏的泵血功能和心肌电生理;肺通气;胃和小肠的消化功能;能量代谢的相关定义以及体温调定点学说;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的重吸收及尿生成的调节等。第1单元 细胞的基本功能重点提示 本单元20002009年约考过25题,其

2、中“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5道,“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l5道,骨骼肌的收缩功能4道。题量较大。 出题重点集中在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及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上,特别是跨膜转运类型的鉴别、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及特点应重点掌握。其次是骨骼肌的收缩功能,这点在神经一骨骼肌接头的递质及传递特点,须理解,忌死记。 考点串讲 一、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一)单纯扩散 1特点脂溶性物质通过细胞膜的主要方式。由细胞膜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扩散。不需要能量。 2举例 氧和二氧化碳等气体分子的扩散过程。 (二)易化扩散 1特点不溶于脂质或脂溶性小的物质。由细胞膜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转运。需要特殊的蛋白分子

3、协助(通道、载体)。不需要能量。 2举例 通道转运:、2+、等离子(2007)。载体转运:葡萄糖和某些氨基酸。(三)主动转运1特点 由细胞膜低浓度侧向高浓度侧转运。需要一种有酶性质的膜蛋白。是一种耗能过程。是人体最重要的物质转运形式。 2举例钠一钾泵的作用,每分解1个分子,可以使3个移出膜外,2个移入膜内。 (四)出胞和入胞 1特点大分子物质或固态、液态的物质团块。出胞主要是通过分泌囊泡,入胞是细胞膜内陷、断离。 2举例出胞分泌腺分逊邀塞的过程及神经细胞轴突末梢分泌神经递质(2008)。入胞病毒、细菌、异物、大分子营养物质被细胞吞入的过程。 二、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 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及其

4、产生机制 1静息电位 (1)定义: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2)高等哺乳动物神经及骨骼肌静息电位为-70-90。 (3)静息电位主要取决于平衡电位(2006)。 2动作电位 (1)定义: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内外电位差的变化过程。(注意:动作电位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2)波形特点:包括锋电位、负后电位、正后电位、超射值。 (3)全或无现象:同一细胞上动作电位的大小不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 (4)动作电位的锋电位主要取决于平衡电位(2001)。 3兴奋性及兴奋的引起,阈值、阈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关系 (1)兴奋性:活组织或细胞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 (2)可兴奋组织:只

5、需要接受较小的刺激,就能表现出某种形式的反应的组织。 (3)兴奋,刺激引起可兴奋组织的某种反应的过程。 (4)生物电现象的基础:泵作用引起的膜内高,膜外高。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产生的直接原因:通道和通道的易化扩散作用。 (5)阈电位:刺激引起的细胞膜去极化所需要达到的一个临界值。 (6)阈值:能够引起动作电位的刺激的强度。 (7)阈值、阈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关系:超过闽强度的刺激一细胞膜去极一膜电位达到阈电位通道大量开放一产生动作电位。 4兴奋在同一细胞上传导的机制和特点 (1)是可兴奋细胞的特征之,指动作电位沿细胞膜向周围传播,使整个细胞膜都经历1次及刺激部位同样的跨膜离子移动。 (2)机制:某一

6、小段细胞膜发生动作电位后,造成了膜两侧的电位差,发生电荷移动(局部电流),运动方向为膜外正电荷由未兴奋段向已兴奋段,膜内正电荷由已兴奋段向未兴奋段。 (3)特点:局部电流引起的传导不会发生“阻滞”现象。神经细胞的局部电流可以通过“郎飞结”进行“跳跃式传导”。 三、骨骼肌的收缩功能 1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1)传递发生在神经轴突末梢和肌细胞“终板”之间。 (2)传递介质:神经细胞轴突末梢分泌的乙酰胆碱。 (3)传递过程:动作电位传导至轴突末梢一2+通道大量开放一2+大量内流一轴突末梢分泌乙酰胆碱一引发一次终板电位。 (4)特点:终板电位不表现“全或无”特性。突触前膜释放的乙酰胆碱能迅速被

7、接头间隙和接头后膜上的胆碱酯酶分解(2003),成为乙酸和胆碱,从而抑制了神经一骨骼肌接头的传导。 2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 (1)定义:以细胞膜的电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纤维机械变化为基础的收缩之间,存在某种中介性过程把二者联系起来,这一过程称为“骨骼肌的兴奋一收缩耦联”。 (2)主要步骤:肌细胞兴奋;三联结构处的信息传递;肌浆网2+的释放及再聚积。历年经典试题1静息状态下由细胞内向膜外扩散属于(C) A单纯扩散 B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C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 D原发性主动转运 E继发性主动转运2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是(E) A单纯扩散 B经通道易化扩散 C经载体易化扩散 D主动转运E出胞

8、3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度接近于(E) A钾平衡电位 B钠平衡电位 C静息电位绝对值及局部电位之和 D静息电位绝对值及钠平衡电位之差E静息电位绝对值及钠平衡电位之和4关于细胞静息电位的论述,不正确的是(B) A细胞膜处于极化状态B静息电位主要是由内流形成的 c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通透性增高 D细胞在静息状态时处于外正内负的状态 E静息电位及膜两侧、泵的活动有关5影响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幅度的主要因素是(D) A刺激强度 B刺激时间 C阈电位水平D细胞内、外的浓度 E神经纤维的直径6在神经一骨骼肌接头处,消除乙酰胆碱的酶是(C) A腺苷酸环化酶 B酶C胆碱酯酶 D单胺氧化酶 E依赖式酶第2单元血 液重

9、点提示 本单元20002009年约考过l7题,其中血液的组成6题,血细胞及其功能4题,血液凝固和抗凝3题,血型4题。几乎每年必考,平均14题。 出题重点集中在血液的组成、血细胞及其功能、血液凝固和抗凝、血型,须重点掌握。凝血因子可自编口诀,凝血过程大致了解。考点串讲一、血液的组成及特性(一)内环境及稳态 1内环境 (1)定义:细胞外液是细胞生存和活动的液体环境,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2)组成:细胞外液约占体重的20,其中约34为组织液,分布在全身的各种组织间隙中,是血液及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细胞外液的14为血浆,分布于心血管系统,血浆及血细胞共同构成血液,在全身循环流动。 2稳态 内环境的

10、各种物理、化学性质是保持相对稳定(动态平衡)的,称为内环境的稳态。 (二)血量、血液的组成、血细胞比容 1血量 (1)定义:人体内血浆和血细胞量的总和即血液的总量,称为血量。 (2)正常值:正常人的血液总量占体重的78,相当于每千克体重有7080。一次失血不超过全血量的l0对生命活动无明显影响,超过20则有严重影响。2血液的组成 (1)液体成分(血浆)5060:主要成分是水、低分子物质、蛋白质和O2、C02等。 (2)有形成分(血细胞)4050: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3血细胞比容 (1)定义:细胞在血中所占的容积。 (2)正常值:成年男性4050,成年女性3748,新生儿55。 (三)

11、血液的理化特性 1比重血浆比重1025 1030,及血浆蛋白浓度成正比。 2黏滞性血浆黏滞性为l624,及血浆蛋白含量成正比。 3血浆渗透压 (1)概念:渗透压指的是溶质分子通过半透膜的一种吸水力量,其大小取决于溶质颗粒数目的多少,而及溶质的分子量、半径等特性无关。由于血浆中晶体溶质数目远远大于胶体数目,所以血浆渗透压主要由晶体渗透压构成。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由蛋白质分子构成,其中,血浆白蛋白分子量较小,数目较多(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决定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大小(2000、2001、2006)。 (2)渗透压的作用:晶体渗透乐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胶体渗透压维持血管内外水平衡。 4血浆的 血浆主

12、要取决于0323比值(2008)。正常值是20。 二、血细胞及其功能 (一)红细胞生理 1数量血液中数量最多的血细胞。男性(4555)1012L,女性(3846)1012L。 2红细胞的形态红细胞呈双凹圆盘形,直径约为89m,无细胞核。 3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 血沉越决,悬浮稳定性越差,二者呈反变关系。增加血沉的主要原因:红细胞叠连的形成。影响红细胞叠连的因素不在红细胞本身而在血浆。 4红细胞的渗透脆性是指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抵抗膜破裂的一种特性。渗透脆性越大,细胞膜抗破裂的能力越低。正常红细胞呈双凹圆盘状,在045035溶液中开始破裂,而球状红细胞渗透脆性增加,在064溶液中开始破裂。 5造血原

13、料和辅助因子原料:珠蛋白和铁。促成熟因子:维生素B12、叶酸、内因子。调节因子,促红细胞生成素和雄激素加速红细胞生成。另外,红细胞生成还要造血微循环调节。 (二)白细胞生理 1总数正常成人为:(410)l09L。 2各类白细胞百分比3白细胞的生理特性和功能根据形态特征,可分为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三类。 (1)粒细胞:分为中性粒细胞(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嗜酸性粒细胞(寄生虫感染时升高)、嗜碱性粒细胞(参及超敏反应)。 (2)单核细胞:单核一巨噬细胞具有吞噬病原体功能吞噬和清理功能、吞噬抗原传递免疫信息功能,还参及杀菌、免疫和抗肿瘤作用。 (3)淋巴细胞:是人体主要免疫活性细胞,分为B和T淋

14、巴细胞。B淋巴细胞参及体液免疫,T淋巴细胞参及细胞免疫。(三)血小板生理 巨核细胞分泌,正常成年人血小板数量是(100300)109L。生理功能如下。 1维护血管壁完整性的功能。 2参及生理止血功能。 (1)血小板黏附、聚集功能:形成松软止血栓,防止出血。 (2)血小板的分泌功能:分泌、5-羟色胺、儿茶酚胺等活性物质,是引起血小板聚集最重要的物质,其过程不可逆,5一羟色胺等使小动脉收缩,有助于止血。 (3)促进血液凝固,形成牢固止血栓。 三、血液凝固和抗凝 (一)血液凝固的基本步骤 1基本过程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2+、V、3)。凝血酶原变成凝血酶。纤维蛋白原降解为纤维蛋白。其中,因子x的激

15、活可通过两个途径实现:内源性激活途径和外源性激活途径。 2凝血因子的特点 (1)除因子(2+)和血小板磷脂外,其余凝血因子都是蛋白质。 (2)血液中因子、X、等通常以无活性酶原存在。 (3)因子以活性形式存在于血液中,但必须因子存在时才能起作用。 (4)部分凝血因子在肝脏内合成,且需维生素K参及,所以肝脏病变维生素K缺乏常导致凝血异常。 (5)因子为抗血友病因子,缺乏时凝血缓慢。3内、外源性凝血途径的不同点 见表l51。表15-1 内、外源性凝血途径的不同点始动因子 参及反应步骤产生凝血速度 发生条件内源性凝血胶原纤维等激活因子X较多 较慢 血管损伤或试管内凝血外源性凝血 组织损伤产生因子(2

16、003)较少 较快组织损伤 4机体组织损伤时的凝血为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共同起作用,且相互促进。 (二)主要抗凝物质的作用 1血浆中最重要的抗凝物质是抗凝血酶和肝素。 2肝素通过增强抗凝血酶活性而发挥作用。 3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促进作用;(一):抑制作用。 4正常情况下,血流在血管内不凝固的原因为:血流速度快;血管内膜光滑;血浆中存在天然抗凝物质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四、血型 (一)血型及红细胞凝集反应 1血型 是指血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2001)。及临床关系最密切的主要是0血型系统和血型系统。 2细胞凝集反应 血型不同的2种血液混合在一起,红细胞凝集成簇称为红细胞凝集。 (二

17、)0血型系统和血型系统 10血型系统抗原和抗体:血型抗原是镶嵌于红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及糖脂,抗体为天然抗体,主要为。血型种类:0血型系统中有两种抗原,分别称为A抗原和B抗原,均存在于红细胞膜的外表面,在血浆中存在两种相应的抗体即抗A抗体和抗B抗体。根据红细胞上所含抗原种类将人类血型分型:见表1 52。 表15-2 根据红细胞所含抗原种类的血型分类 A型 B型 型 O型红细胞上的凝集原(抗原) A B A和B H抗原血清中的凝集素(抗体) 抗B 抗A 无 抗A和抗B(2007) 2血型系统大多数人为阳性血。血清中不存在天然抗体,抗体需经免疫应答反应产生,主要为,可以通过胎盘。阴性的母亲第二次妊娠时

18、(第一胎为阳性时)可使阳性胎儿发生严重溶血。 (三)输血原则 1输同型血,输血前做交叉配血实验。 2交叉配血试验(2003),受血者的红细胞及供血者的血清,供血者的红细胞及受血者的血清分别加在一起,观察有无凝集现象。前者为交叉配血的次侧,后者为交互配血的主侧,因为主要应防止供者的红细胞上的抗原被受者血清抗体凝集。历年经典试题1决定血浆最主要的缓冲对是(B) A03H2C03B03H2C03 CK2042P04 D042P04E蛋白钙盐蛋白质2血清中含有抗A和抗B凝集素的血型是(E)A型 BA2型 CB型 D型 EO型 3血浆胶体渗透压决定于(D) A血浆总蛋白含量 B红细胞数目C血浆球蛋白含量

19、D血浆白蛋白含量E血浆氯化钠含量4外源性凝血系统的作用起始于(A)A组织受伤释放组织因子 B凝血酶的形成C第因子被激活D血小板第三因子的释放E第x因子被激活5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c)A红细胞膜上的受体类型 B红细胞膜上凝集素的类型C红细胞膜上凝集原的类型D血浆中凝集原的类型E血浆中凝集素的类型第3单元血液循环重点提示单元20002009年约考过40题,心脏的泵血功能13道,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和电生理特性11道,血管生理5道,心血管活动的调节8道,器官循环3道。此部分题量较大,每年45道。 本单元非常重要,须全面、熟练掌握。特别是心脏的泵血功能和心肌电生理。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可和专业综合内容联系起来

20、复习。考点串讲 一、心脏的泵血功能(一)心动周期的概念、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 1概念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由于心室在心脏泵血活动中起主要作用,所以心动周期通常是指心室活动周期。 2心率及心动周期的关系 心动周期时程的长短及心率有关,心率增大,心动周期缩短,收缩期和舒张期都缩短,但舒张期缩短的比例较大,心肌工作的时问相对延长,故心率过快将影响心脏泵血功能。3心脏泵血过程(以心室为例) (1)心房收缩期:使心室继续充盈。 (2)等容收缩期:室内压上升速度最快(2003、2006)。 (3)快速射血期:室内压最高。 (4)减慢射血期:室内压低于主动脉压。 (5)等容舒张

21、期:室内压下降速度最快,心室内压最低(2007)。 (6)快速充盈期:心室容积快速增大(2007),室内压小于房内压。 (7)减慢充盈期:室内压开始上升。 (二)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 每搏输出量、每分输出量、射血分数、心指数、心脏做功、心力贮备。 1每搏输出量一侧心室每次收缩所输出的血量,称为每搏输出量,人体安静状态下为6080。 2每分输出量每分输出量=每搏输出量x心率,即每分钟由一侧心室输出的血量(2000、2001、2005),为56L。 3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及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称为射血分数,人体安静时的射血分数为5565。 4心指数以单位体表面积()计算的心排血量(2004、200

22、5)。正常3035(m2)。 5每搏作功和每分作功左心室一次收缩所做的功,称为每搏作功(搏功)。每搏做功=(射血期左心室内压一左心室舒张末期压)搏出量。 每分作功(分功)指心室每分钟做的功。每分作功=每搏作功心率。 6心力贮备 又称心脏泵血功能的贮备。指心脏在神经和体液因素调节下,适应机体代谢的需要而增加心输出量的能力。健康成年人安静时输出量为455L,剧烈运动时最大心输出量2535L,即心力贮备为2030L。心力贮备包括心率贮备和每搏输出量贮备。 (三)心脏泵血功能的调节 1前负荷对搏出量的影响通过异长自身调节的方式调节心搏出量,增加左心室的前负荷,可使每搏输出量增加。 2后负荷对搏出量的影

23、响后负荷增高时,射血期缩短,每搏输出量减少。但随后将通过异长和等长调节机制维持适当的心输出量。 3心肌收缩能力对搏出量的影响 (1)通过改变心肌变力状态从而调节每搏输出量的方式称为等长自身调节。 (2)影响心肌收缩能力的因素:儿茶酚胺、强心药、2+等加强心肌收缩力;乙酰胆碱、缺氧、酸中毒、心力衰竭等降低心肌收缩力。 4心率对心输出量的影响 (1)心率在40l80变化时,每分输出量及心率成正比。 (2)心率超过l80时,每分输出量及心率成反比。 (3)心率低于40时,也使心输出量减少。 二、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和电生理特性 (一)工作细胞和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1工作细胞 (1)包括心房肌

24、、心室肌细胞,为快反应细胞,具有兴奋性、传导性、收缩性、无自律性。 (2)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静息电位外流的平衡电位。 动作电位复极化复杂,持续时间较长。0期(去极化)内流接近电化平衡电位(、至嫂卫,构成动作电位的上升支。1期(快速复极初期)外流所致。2期(平台期)2+、内流及外流处于平衡。平台期是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持续时间很长的主要原因,也是心肌细胞区别于神经细胞和骨骼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3期(快速复极末期)2+内流停止,外流增多所致(2007)。 4期(静息期)工作细胞3期复极完毕,膜电位基本上稳定在静息电位水平,细胞内外离子浓度维持依靠 泵的转运。2自律细胞(构成特殊传导系统) (

25、1)特点:具存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除结区),但无收缩性。 (2)跨膜电位及形成机制特点:自律细胞无静息期,复极到3期末后开始自动去极化,3期末电位称为最大复极电位。(3)心室肌细胞及窦房结起搏细胞跨膜电位的不同点:见表15-3.表15-2 心室肌细胞及窦房结起搏细胞跨膜电位的区别静息电位/最大 阈电位 0期去极 0期结束时 去极幅度 4期膜电位 膜电位分期舒张电位值 化速度 膜电位值心室肌细胞 静息电位值 -70 迅速 +30 大 稳定 0、1、2、3、4 -90 (反极化) (120) 共5个时期窦房结 最大舒张电位 -40 缓慢 0(不出 小(70)不稳定, 0、3、4共 -72 现反

26、极化) 可自动去极化 3期,无平台期(二)心肌的兴奋性、自动节律性和传导性 兴奋性 (1)周期变化:有效不应期一相对不应期一超常期,特点是有效不应期较长(2001),相当于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早期(2006),因此心肌不会出现强直收缩(2002、2005、2008)。 (2)影响兴奋性的因素:通道的状态、阂电位及静息电位的距离等。另外,血钾浓度也是影响心肌兴奋性的重要因素。 (3)期前收缩和代偿间隙:心室肌在有效不应期终结之后,受到人工的或潜在起搏点的异常刺激,可产生一次期前兴奋,引起期前收缩。由于期前兴奋有自己的不应期,因此期前收缩后出现较长的心室舒张期,这称为代偿间隙。 (三)正常心电图的波形

27、及生理意义 P波左右两心房的去极化。 左右两心室的去极化。 T波两心室复极化。 PR间期房室传导时间。 间期从波开始到T波结束,反映心室肌除极和复极的总时间。 段从波结束到T波开始,反映心室各部分都处于去极化状态。 三、血管生理 (一)动脉血压的形成、正常值和影响因素 1血压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一般所说的动脉血压指主动脉压,通常用在上臂测得的肱动脉压代表。 2动脉血压的形成 (1)前提条件:血流充盈。 (2)基本因素:心脏射血和外周阻力。 3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1)每搏输出量:主要影响收缩压。 (2)心率:主要影响舒张压。 (3)外周阻力:主要影响舒张压(影响舒张压的最

28、重要因素)。 (4)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减小脉压差。 (5)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影响平均充盈压。 (二)中心静脉压、静脉回心血量及其影响因素 1中心静脉压指胸腔内大静脉或右心房的压力。正常值为:0412(41220),它的高低取决于心脏射血能力和静脉回心血量的多少。中心静脉压升高多见于输液过多过快或心脏射血功能不全。 2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 (1)静脉回流的动力是静脉两端的压力差,即外周静脉压及中心静脉压之差,压力差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心脏的收缩力,但也受呼吸运动、体位、肌肉收缩等的影响。 (2)骨骼肌的挤压作用作为肌肉泵促进静脉回流。 (3)呼吸运动通过影响胸内压而影响静脉回流

29、。 (4)人体由卧位转为立位时,回心血量减少。 (三)微循环的组成及作用 1定义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问的血液循环,是血液及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2微循环3条途径及其作用 (1)迂回通路(营养通路)。组成:血液从微动脉一后微动脉一毛细血管前括约肌一真毛细血管一微静脉的通路;作用:是血液及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 (2)直捷通路。组成:血液从微动脉一后微动脉一通血毛细血管一微静脉的通路:作用:促进血液迅速回流。此通路骨骼肌中多见。 (3)动一静脉短路。组成:血液从微动脉一动一静脉吻合支一微静脉的通路;作用:调节体温。此途径皮肤分布较多。 (四)组织液的生成及其影响因素 1组织

30、液的生成组织液是血浆滤过毛细血管壁而形成的。 2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毛细血管血压(2003):正比。血浆胶体渗透压:反比。淋巴液回流:回流受阻,引起水肿。毛细血管通透性:通透性增高,血浆蛋白滤过血管,组织液渗透压升高,组织液生成增多。 四、心血管活动调节 1神经调节心交感神经、心迷走神经、交感缩血管神经纤维。 (1)心交感神经及其作用:起源于脊髓胸段T1T5侧角神经元,递质为去甲肾上腺素。作用是使心率增快、心缩力增强(2003)。 (2)心迷走神经及其作用:起源于延髓的迷走神经背核和疑核,递质为乙酰胆碱,作用是使心率减慢、心缩力减弱。 (3)交感缩血管神经:缩血管神经纤维都是交感神经纤维,其节

31、前神经元位于脊髓胸、腰段的中间外侧柱内,为胆碱能神经元;节后神经元位于椎旁和椎前神经节内,末梢释放的递质为去甲肾上腺素。A肾上腺素能受体使血管平滑肌收缩;肾上腺素能受体导致血管平滑肌舒张,去甲肾上腺素及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的能力较及受体结合的能力强,故缩血管纤维兴奋时引起缩血管效应。 2心血管反射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 (1)基本过程(2000、2001、2008):动脉血压升高一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一经窦神经和减压神经将冲动传向中枢一通过心血管中枢的整合作用一导致心迷走神经兴奋、心交感抑制、交感缩血管纤维抑制一心排血量下降、外周阻力降低,从而使血压恢复正常。 (2)特点

32、:压力感受器对波动性血压敏感。窦内压在正常平均动脉压(100左右)上下变动时,压力感受性反射最敏感。减压反射对血压变化及时纠正,在正常血压维持中发挥重要作用。 3体液调节 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1)肾素-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血管紧张素的作用:使全身微动脉、静脉收缩量趔,血压升高,回心血量增多;增加交感缩血管纤维递质释放量;使交感缩血管中枢紧张;刺激肾上腺合成和释放醛固酮;引起或增强渴觉、导致饮水行为。 (2)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或肾上腺素及心肌细胞上的l受体结合产生正性变力、变时、变传作用,及血管平滑肌上的受体结合使血管收缩。肾上腺素能及血管平滑

33、肌上的2受体结合引起血管舒张。 五、器官循环 (一)特点 1血压高、流速快、血流量大、摄氧率高。 2心肌节律性舒缩活动对冠脉血流量影响很大。 (二)调节 主要受心肌本身代谢水平的影响。历年经典试题1心肌有效不应期较长的主要作用为(C) A使心肌得到充分的休息 B使心肌产生“全或无”式收缩 C避免心肌发生强直收缩 D便于窦房结控制心节律 E使心房和心室交替收缩2动物实验时,暂时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可使(E) A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增多 B颈动脉体受刺激减弱 C心迷走紧张增强 D心交感和交感缩血管紧张减弱 E血压升高3心室肌细胞有效不应期相当于(C) A收缩期 B舒张期 C收缩期+舒张早期 D收缩期+舒

34、张期 E舒张晚期4心排血量是指 A每搏输出量(C) B左、右心室输出的总血液量 C每分钟一侧心室所泵出的血量 D心房进入心室的血量 E每分钟两心房进入心室的血量5心指数等于(A) A心输出量体表面积 B每搏输出量体表面积 C每搏功体表面积 D每分功体表面积 E射血分数体表面积6右心衰竭的病人常因组织液生成过多而致下肢水肿,其主要原因是(B) A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B毛细血管血压增高 C组织液静水压降低 D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升高 E淋巴回流受阻7在心动周期中,心室内压力上升最快的阶段是(B) A快速射血期 B等容收缩期 c缓慢射血期 D等容舒张期 E快速充盈期第4单元呼 吸重点提示 本单元2000

35、2009年约考过24题,肺通气17道,肺换气1道,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2道,呼吸运动的调节4道。此部分题量较大,每年23道。 本单元非常重要,须全面熟练掌握。特别是肺通气,一些肺容积单位的数值也应详细记忆。考点串讲 一、肺通气 1外呼吸外部气体在肺部的气体交换:肺通气,肺换气,气体运输,血液及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2内呼吸在细胞内的利用和排出。 (一)肺通气原理 1肺通气的动力 (1)呼吸运动 (2000、2001、2004、2005):吸气肌(膈肌占45)收缩,胸腔扩大一胸腔容积扩大一肺容积扩大。肺内压下降一气体入肺一吸气肌舒张一胸腔及肺容积缩小一肺内压上升一呼气。 平静呼吸时:吸气主动,呼气

36、被动。 用力呼吸时:吸气主动,呼气主动。 呼吸相关肌肉:引起呼吸运动的肌肉为呼吸肌。使胸廓扩大产生吸气动作的肌肉为吸气肌,主要有膈肌和肋间外肌;使胸廓缩小产生呼气动作的肌肉是呼气肌,主要有肋间内肌和腹壁肌(2008)。此外,还有一些辅助呼吸肌,如斜角肌、胸锁乳。突肌和胸背部的其他肌肉等,这些肌肉只在用力呼吸时才参及呼吸运动。 (2)胸膜腔和胸膜腔内压胸膜腔密闭性:二层胸膜间液体分子的内聚力。两块玻璃板之间加一点水,可滑动,但不能分开时胸膜腔内压:平静呼气末内压=肺内压一肺弹性回缩=0回缩(-4)。平静呼气末肺内压为0。 2肺通气的阻力 (1)弹性阻力:肺和胸廓弹性阻力(平静呼吸时的主要阻力占总

37、通气阻力的70)。 肺的弹性阻力来自肺组织本身的弹性回缩力和肺泡内液一气界面的表面张力所产生的回缩力。胸廓的弹性阻力来自胸廓的弹性成分。 (2)非弹性阻力:30气道阻力(8090)、惯性阻力和黏滞阻力。气道阻力:气体流经呼吸道时气体分子间和气体分子及气道壁之间的摩擦,是非弹性阻力的主要成分,占8090。 非弹性阻力是在气体流动时产生的,并随流速加快而增加,故为动态阻力。 (二)基本肺容积和肺容量 1基本肺容积 (1)潮气量:每次呼吸时吸入或呼出的气量为潮气量。平静呼吸时,潮气量为400600,一般以500计算。 (2)补吸气量或吸气贮备量:平静吸气末,再尽力吸气所能吸入的气量为补吸气量,正常成

38、年人为1 5002 000。 (3)补呼气量或呼气贮备量:平静呼气末,再尽力呼气所能吸入的气量为补呼气量,正常成年人为900 1 200。 (4)余气量或残气量:最大呼气末尚存留于肺中不能再呼出的气量为余气量,正常成年人为1 000 1 500。 2肺容量 (1)深吸气量:从平静呼气末做最大吸气时所能吸入的气量。深吸起量=潮气量+补吸气量。 (2)功能余气量:平静呼气末尚存留于肺内的气量为功能余气量。功能余气量=余气量+补呼气量。 (3)肺活量和时间肺活量:最大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为肺活量。肺活量=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正常成年男性为3 500,女性为2 500。 时间肺活

39、量是指一次最大吸气后,尽力尽快呼气时,计算l、2、3 S内的用力呼气量,并计算其所占肺活量的酉分数。正常人在1、2、3 s分别为83、96、99,时间肺活量反映了肺组织的弹性状态和气道的通畅程度(2006、2007、2008)。是评价肺通气功能的可靠指标。 (4)肺总量肺所能容纳的最大气量为肺总量。肺总量=肺活量+余气量。成年男性平均为5 000,女性为3 500。 (5)呼吸频率:人每分钟的呼吸次数,人正常呼吸的频率是l216。 二、气体的交换 (一)气体在肺的交换过程 氧气的交换过程:肺泡(104)一血液(40)。 二氧化碳的交换过程:血液(46)一肺泡(40)。 (二)影响肺部气体交换的

40、因素 1呼吸膜的厚度 即肺泡一毛细血管膜的厚度,气体扩散速率及呼吸膜厚度成反比。 2呼吸膜的面积气体扩散速率及扩散面积成正比。 3通气血流比值的影响 通气血流比值是指每分钟肺泡通气量()和每分肺血流量(Q)之间的比值(Q),只有适宜的Q,才能实现适宜的气体交换,这是因为肺部的气体交换依赖于两个泵协调配合的工作。一个是气泵,使肺泡通气,肺泡气得以不断更新,提供O2,排出C02:一个是血泵,向肺循环泵入相应的血流量,及时带走摄取的02,带来机体产生的C02。如果Q比值增大,就意味着通气过剩,血流不足,部分肺泡气未能及血液气充分交换,致使肺泡无效腔增大。反之,Q下降,则意味着通气不足,血流过剩,部分

41、血液流经通气不良的肺泡,混合静脉血中的气体未得到充分更新,未能成为动脉血就流回了心脏,犹如发生了动静脉短路。由此可见,Q增大,肺泡无效腔增加;Q减小,发生功能性动一静脉短路,两者都妨碍了有效的气体交换,可导致血液缺02或C02潴留,但主要是血液缺02。 三、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包括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两种方式。其中化学结合的运输方式占绝大多数,物理溶解量虽小,但是非常重要。因为气体只有首先物理溶解后才能发生化学结合。 (一)氧和二氧化碳的运输 1氧的运输方式主要以氧合血红蛋白(02)的形式运输。 (1)肺内:氧分压高(2001),O2易及血红蛋白结合。 (2)组织:氧分压低,易于氧合血红蛋白释放

42、02。 (3)P50:50的血红蛋白都和氧气结合后氧的分压数。P50数越大,说明氧和血红蛋白不容易结合,反之,说明容易结合。 2二氧化碳的运输化学结合的形式运输,主要包括03-(88)和氨基甲酰血红蛋白方式(7)。(二)血氧饱和度、氧离曲线及其影响因素 1血氧饱和度氧含量和氧容量的百分比。 (1)血液中含量达5g以上时,出现发绀。表示机体缺氧 (2)严重贫血或C0中毒,机体有缺氧,但并不出现发绀。 2氧离曲线上段:反映和O2结合的部分。中段:反映02释放02的部分。下段:反映血液中的02储备。 3影响氧离曲线的因素 (1)和C02韵影响:降低,C02升高,对O2亲和力降低,P50增大,曲线右移。反之,对O2亲和力升高,P50减小,曲线左移。 (2)温度的影响:温度升高,曲线右移,反之左移。 (3)2,3-二磷酸甘油酸(2,3):2,3升高,氧离曲线右移,反之,左移。 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设计 > 工程图纸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