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诗导学案.docx

上传人:叶*** 文档编号:36058660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送别诗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送别诗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送别诗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送别诗导学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多情自古伤离别 送别诗专题学 习 目 标1积累送别诗诗歌鉴赏的基本知识。2通过高考真题演练,逐步提高送别诗的鉴赏能力与解题能力。知 识 链 接一、内容简介:送别诗词的形式标志是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例:柳梢青 送卢梅坡谢亭送别江亭夜月送别送友人春夜别友人二、 情感分类:(一)依依不舍的留恋、友人之间的真挚情感例: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二)分手之后的孤寂、凄凉、沉重、落寞(三)情深意长的勉励、安慰、鼓励例: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四)别后情境的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关切、担忧、祝福、嘱托三、风格类型从风格上来看,

2、送别诗分为两类:伤感型与豪迈型。古人出行原因大体可分为赴考、出使、迁谪(宦游)、征戎、乡旅、归隐等。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或折柳送别,或摆酒饯行,或写诗相送,其间充满了殷殷的叮嘱与深深的情谊。这类诗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如柳永的雨霖铃等。但离别并非全都是伤感的,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就一洗送别的伤感之情、悲酸之态,意境开阔而音调爽朗;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则表现了对朋友美好的祝愿。四、常见的意象习俗类意象1.柳(折柳送别) 它源于诗经 小雅 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古人喜欢折柳送别,折柳的

3、寓意是惜别怀远。折柳送别的习俗产生于汉代,产生原因大体有三点:一则,千丝万缕的柳条随风舞动与离人千丝万缕、斩不断、理还乱的离愁非常相似。二则,“柳”与“留”谐音,因此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2.酒(饮酒饯别-感伤祝福) 时间意象3.日暮 送别诗中常出现“日暮”、“斜阳”、 “夕阳”、“暮雪”、“暮钟”等表明傍晚时分的词语。并非诗人喜欢傍晚时分送别,而是别离这种忧伤的情感与暮色朦胧中的苍茫感相协调。并且,傍晚时分会伴随着飞鸟归林、鱼沉潭底,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征夫来说,更能勾起漂泊之人的离情别绪。4.月亮 空间意象5.长亭-送别之地 古代驿道旁置亭,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送别亲朋好友时往

4、往在亭中设酒饯行,所以长亭也就成了一个抒写离情别绪的意象。如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等。 6.南浦 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与屈原“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有很大关系。在唐宋送别诗词中出现得则较为普遍,致使它在不是描写送别的诗词中,也浸染了离情别恨,像长亭一样成为唐代送别之处的代名词。7.灞b桥-送别之地 李白 “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戴叔伦赋得长亭柳:“濯濯zhu长亭柳,阴连灞水流。四、送别诗的特点1.感情色彩:依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 安慰与祝愿旷达刚健,乐观向

5、上。 2.常用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对比衬托、虚实结合、修辞【学习过程】一、课堂研讨: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送友人归 南宋郑思肖年高雪满簪,晚渡浙江浔。花落一杯酒,月明千里心。凤凰身宇宙,麋鹿性山林。别后空回首,冥冥烟树深。【注】凤凰:即大鹏。庄子所著逍遥游:“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1)这首诗的颔联是什么意思?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5分)答: (2)诗中的“友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答: 二、合作探究1.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诗后问题。 淇上送赵仙舟 王维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

6、河急。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注】祖帐:古代送人远行,在郊外路旁为饯别而设的帷帐。(1)本诗颈联借景抒情,请结合具体诗句进行赏析。(5分)答: (2)本诗最后一句在唐文粹中是“望君犹伫立”,你认为是“犹”字好,还是“空”字更好?为什么?(6分)答: 2.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8分)送魏万之京 李颀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衣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注: 离歌:离别之歌。 关城:潼关、函谷关。御苑:皇家的宫苑。砧声:捣制寒衣的声音。 (1)首联、颔联哪些词点明了离别的环境(季节)?从中又表达出诗人送别的什么情绪?(

7、5分)答: (2)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6分)答: 3.(2013年福建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6分) 送何遁山人归蜀 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 (选自宋诗精华录)【注】杜鹃:又名子规。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 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5分)答: 三、方法总结四、反馈练习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2013年天津卷)鹧鸪天送廓之秋试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注】秋试:科举时代秋秀举行的考试。白苎(zh):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禹门:即龙门,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请举例分析本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6分)答: 第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资格考试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