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四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四诊.doc(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医四诊诊法是中医诊查疾病,收集病情资料的基本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四法,简称“四诊”。四诊所搜集的病情资料是疾病表现出的各种异常现象。一、望诊望诊是指医生对病人神、色、形态、五官、舌象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借以了解健康状况,测知病情的方法。望诊的内容主要包括望神、望色、望形态、望头面五官、望舌、望皮肤、望小儿食指络脉,望二阴和望排出物等。1.望神 望神是通过观察神的得失有无,以分析病情及判断病情及判断预后等的诊察方法。神具体反映在人的目光、面色、表情、神识、言语、体态等方面,这是望神的主要内容。望神主要观察以下几种情况:(1)得神(2)少神(3)失神(4)假神(5)神智错乱2.望色 望色是通
2、过观察面部与肌肤的颜色和光泽,以了解病情的诊察方法。望色以望面部气色为主,兼顾肌肤、口唇、爪甲等。忘面色包括常色与病色。常色包括主色、客色。(1)主色是个体一生基本不变的面色,也称正色或本色。(2)客色是指随生活环境以及劳作等因素而发生相应变化的面色。病色即是疾病状态下面部色泽的异常变化。观察病色关键在于辨别五色善恶及五色主病。(1)五色善恶:凡五色光明润泽者为善色,说明虽病而脏腑精气血未衰,预后良好;凡五色枯槁晦暗者为恶色,提示病情加重,脏腑精气衰败,气血阴阳亏虚,胃气已衰,多预后不佳。察五色善恶时,不论何色,皆以病色明润含蓄还是晦暗暴露为区分要点。(2)五色主病 :五色即青、赤、黄、白、黑
3、,五色变化见于面部,可反映不同脏腑的病变及病邪的性质。3.望形态 形指形体,态指姿态。望形态是通过观察病人之形体胖瘦强弱及动静姿态,以诊断疾病的方法。望形态包括:形体和姿态。(1)望形体:指观察人形体之胖瘦强弱及体质形态等,以诊断疾病的方法。望形体时应注意观察形体的强弱胖瘦与体质的差别。(2)望姿态:通过观察病人的动静状态及肢体动作和体位,以诊断疾病的方法。望姿态时主要观察病人的行、坐、卧、立时的动作与体态,并应结合其他诊法进行辩证。4望头项五官:通过重点观察受检者头面、颈项及五官等局部变化,以测知内应脏腑病理变化的方法。(1)望头面:指通过对受检者头面形态、头发及囟门的观察,以诊断疾病的方法
4、。望头面时应注意头形、头发、囟门及面部形态的变化。(2)望五官:是通过观察头面器官目、舌、口、鼻、耳等的异常变化,以察知疾病的方法。(3)望颈项:通过观察颈项的外形,以诊察疾病的方法。5.望舌:是通过观察舌象的变化,以测知体内病变的方法,简称舌诊。 舌象包括:舌质和舌苔。(1)望舌质:是通过观察舌体的神、色、形、态改变,以测知脏腑病变的方法,望舌时应注意观察舌体有神无神、舌色变化。舌形得改变及舌体的动静姿态。(2)望舌苔:是通过对舌苔颜色、质地进行观察,以了解疾病变化情况的方法。望苔色:是通过观察舌苔不同颜色变化,以诊查疾病的方法。一般有白苔、黄苔、灰黑苔三类及其兼色变化。望苔质是指通过舌苔质
5、地厚薄、润燥、腻腐、剥脱等变化。6.望皮肤:主要观察皮肤的色泽与形态,皮肤外的变化主要有:(1)水痘(2)斑疹(3)白:皮肤出现白色的小疱疹(4)痈疽疔疖:皮肤常见的外科疮疡疾病。7.望小儿食指脉络8.察二阴9.望排出物二、闻诊闻诊是医生利用听觉和嗅觉来了解病人病况的诊断方法。包括听声音和闻气味两个方面。听声音是从病人所发出的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呃逆、嗳气、太息、喷嚏、哮鸣等声响中,了解病情变化;嗅气味是根据病体所散发出的各种气味以及分泌物、排泄物和病室的气味,以辨别证候和诊断疾病。1.听声音(1)正常声音(2)病变声音(发声、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呃逆、嗳气、太息、肠鸣)2.嗅病气 (
6、1)病体之气(口气、汗气、鼻臭、身臭、排泄物之气味)(2)病室之气三、问诊问诊是指医生对病人或陪诊者进行询问,以了解病情的一种诊察方法。问诊的主要内容有一般情况、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生活、家族史等。询问时应根据就诊对象及具体病情的不同,灵活而有次序地进行询问。1. 一般问诊(1)问主诉,主诉是指病人就诊时感受最明显或最痛苦的主要症状、体征及其持续时间 (2)问现病史,现病史是指疾病从发生到此次就诊时病情演变的全过程,以及对疾病的诊治经过。 (3)问既往病史(4)问个人生活史(5)问家族史2.问现在症状:病人就诊时所感到的痛苦与不适,以及与病情相关的全身情况。 (1)寒热(2)出汗(3)疼
7、痛(4)饮食口味(5)大小便(6)睡眠(7)耳目3.妇科问诊:(1)月经(2)带下()胎产4.儿科问诊四、切诊切诊是医生用手在病人体表的一定部位进行接触、摸、按、压,以获取病理信息,了解疾病内在变化和体表反应的诊察方法。切诊分为脉诊和按诊两部分。1.脉诊:是医生手指触按病人的动脉搏动,了解病情变化的一种独特的诊病方法。 (1)切脉的部位古有遍诊法、二部诊法、三部诊法和寸口诊法四种,目前临床常用寸口诊法。寸口诊法:寸口又名气口、脉口,即是腕后桡动脉搏动处。寸口分为寸、关、尺三部,以腕后高骨(桡骨茎突)内侧为关部,关前一指为寸部,关后一指为尺部,两手共六部脉(2)切脉方法,切脉关键在掌握脉诊的时间
8、、姿势、布指、指法和指力。时间:内经认为平坦诊脉最为相宜,现在认为只要在内外环境安静的条件下随时都可诊脉,但医生一定要调匀呼吸,在一吸一呼之际计算被测者脉搏跳动次数,每次诊脉时间不应少于1分钟,以23分钟为宜。姿势:切脉时不论病人坐位或卧位,其手臂需平展、直腕仰掌,使手臂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以免气血运行受阻而影响脉象。布指:医生先用中指在病人的腕后高骨内侧定关部,后用食指在关前定寸部,无名指在关后定尺部。布指的疏密可视病人的高矮做适当调整,即身高臂长者疏,身矮臂短者密。诊小儿脉时,应其寸口短,可用“一指(拇指)定关法”。指法:切脉时三指平齐呈弓状,以指目(指端隆起螺纹处)按脉。三指平布后以同样
9、的指力切三部脉,称“总按”;仅一指用力,重点辨别某部脉,称“单按”。指力:元滑寿诊家枢要说:“持脉之要有三:曰举、按、寻。轻手循之曰举,重手取之曰按,不轻不重委曲求全曰寻。”即以轻指力触及皮肤为举,又叫浮取;重指力按在肌肉与筋骨之间的为按,又叫沉取;介于轻重之间的指力,或举或按,或前后左右挪动切脉,以寻找脉象的最佳部位和状态叫寻。(3)正常脉象:健康人的脉象称为正常脉象,又称平脉、常脉。(4)常见病脉:浮脉、沉脉、迟脉、数脉、虚脉、实脉、滑脉、涩脉、洪脉、细脉、濡脉、弦脉、紧脉、缓脉、结脉、代脉、促脉。17种。2.按诊按诊是对病人的肌肤、手足、腕腹及腧穴等部位施行触、摸、按、压、叩,以测知病变的一种诊断方法。(1) 按肌肤:是为了探明全身肌表的寒热、润燥以及肿胀等情况。(2) 按手足:可以观察寒热,辨明阴阳盛衰及病邪所属。(3) 按腕腹:可辨满痛、肿胀、肠痈、积聚和蛔虫等。(4) 按腧穴:腧穴即经络汇聚的穴位。当内脏有病变时,在体表相应的腧穴部位可出现较明显的压痛点、敏感反应,或可摸到结节状、条索状物,均可作为内脏病变的辅助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