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入门一部伤寒医天下读书笔记上.doc

上传人:叶*** 文档编号:36053488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入门一部伤寒医天下读书笔记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医入门一部伤寒医天下读书笔记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入门一部伤寒医天下读书笔记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入门一部伤寒医天下读书笔记上.doc(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医入门:一部伤寒医天下学医修身:一部伤寒医天下中国人有句伟大的名言,展示了圣贤之士的生命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于普通人而言,我们做不到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所说“半部论语治天下”。然而,我们可以把自己的身体当作“天下”,试图做自己健康王国的“国王”。泱泱中医,博大精深。从何入门,乃为捷径?从被誉为“一部伤寒医天下”的伤寒论入手。伤寒论由一千八百年前的“医圣”张仲景所著,是中医入门的最优经典。清代著名医学家柯韵伯说过:“仲景之道,至平至易;仲景之门,人人可入。”作为中医医师,我有一个梦想:用尽可能通俗的语言,把中医的奥秘告诉更多的人。让更多人能够走进中医之门,踏上修身之路。现在,摆在

2、您面前的中医入门:一部伤寒医天下这本漫画书,就是“学医修身”的起点。让我们从当下开始!第一章:六经辨证宋代伤寒学家许叔微说:“伤寒治法,先要明表里虚实,能明此四字,则仲景三百九十七法可坐而定也。”黄帝内经:中医之门从此启中医学有数千年的历史,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为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标志着中医学“基本理论”的确立。黄帝内经提出了“整体观念”,以“实虚、寒热、气血津液;表里、上中下、脏腑经络等基本病机”的整体辨证来统摄局部病症,从整体来分析各个局部的病变,从整体来调治各个局部的功能,正如近代医学家祝味菊所云:“执简驭繁,以应无穷之变”。但黄帝内经仅载13方,详于“理法”而略于“方药”,远

3、远不能满足后人运用方药治病救人的需要。伤寒论:三阳三阴最重要到距今1 8 0 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勤求古训,博采众方”,采集了诸多方剂,首次把“理法(辨证)”和“方药(论治)”完美地结合起来,标志着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确立。在伤寒论这部书中,标题为“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脉证并治”,故很多后人习惯于把伤寒论的三阳三阴辨证方法称为“六经辨证”。“三阳”即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三阴”即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六经辨证”囊括了中医界常用的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病因辨证(六淫等)、脏腑经络辨证等各类辨证方法。千百年来,历代名医的实践表明,学好伤寒论,

4、是成为临床名医的正道和捷径!百千“病症”,辨证论治知“病机”中医博大精深,高深莫测,能不能用最简单的说法,告诉我们中医到底是什么?“病症”成百上千,千变万化。但是,中医却能化繁为简,只须辨明“病机”,即可对复杂多变的中医“执简驭繁”。这就叫做“辨证论治”,也叫“辨证知机”。中医的精髓是辨证论治,天下所有“病症”(即病名和症状,比如,感冒、发烧、糖尿病、高血压等等),皆可辨证为精简的“病机”(十大病性、十大病位)。病机,就是“十大病性”和“十大病位”我们把中医比喻成一个大家庭的话,重点关注“病性”之家和“病位”之家。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下所有的疾病,一言以蔽之,都可化繁

5、为简:十大“病性”和十大“病位”。十大病性为:实寒、虚寒;实热、虚热;气滞、气虚;血瘀、血虚;湿水(饮痰食积)、津液虚。十大病位为:表、里、半(半,即半表半里);上、中、下;脏、腑;经、络。实、虚(虚实错杂):病性之家的“父母”如果把病性比喻成一个“家庭”,那么,病性之家的父亲和母亲就是“实”和“虚”。我们只需要记住一句话就行了:“实”就是盛余(郁结),“虚”就是不足(虚弱)。可千万别小看这句话,中医看病的时候,最为重要的就是判断“实和虚”。内经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景岳全书说:“虚实者,有余不足也。”在实际生活中,绝大多数人并非“纯实”,也非“纯虚”,而是“实为主”、“虚为主”,还

6、有“虚实错杂”的特殊情况(注:本书简称“杂”,下同)。切脉诊断:有力为实,无力为虚怎样才能看出一个人是“实”,还是“虚”呢?中医在判断患者是“实”还是“虚”的时候,主要不是看他/她的体质壮实还是虚弱,而是看其本质中医是通过摸脉(即切脉)、看舌(即望舌)来进行的。脉、舌才是判断实虚的最可靠的“裁判员”。如果脉重按有力,就为盛余(郁结)之“实”;如果脉重按无力,就为不足(虚弱)之“虚”;正常无病的脉,应该既不感觉“力度盛余之有力”,也不感觉“力度不足之无力”。而应该是摸起来“力度适中、应指和缓”。望舌诊断:舌老苔多为实,舌淡苔少为虚怎么看舌头来判断实虚呢?大家都吃过煮鸡蛋或煎鸡蛋,如果煮鸡蛋或煎鸡

7、蛋的火候“盛余”,鸡蛋就老;而如果火候“不足”,鸡蛋就嫩。患者的舌苔,如果舌老、苔多(即厚腻),就为盛余之“实”;如果舌淡(或舌嫩)、苔少(或苔无),就为不足之“虚”。舌苔就像一面镜子,能够反映出身体的实、虚状态。大家每天都可以自己伸出舌头,从镜子中自己观察、判断身体的“实”或“虚”,也可以给身边的家人、朋友进行判断。虚实错杂:偏实偏虚凭脉舌对于实证(实为主)、虚证(虚为主)的治疗原则是:实则泻之,虚则补之。但对于“虚实错杂”则容易顾此失彼,稍不小心就成大错!必须另辟蹊径,以“和解之法”而虚实兼顾。那么,“虚实错杂”如何进行诊断呢?脉偏重按有力;舌偏老、苔偏多(即厚腻)。“虚实错杂”偏实:脉偏

8、重按无力;舌偏淡(或舌嫩)、苔偏少(或苔无):“虚实错杂”偏虚。表、里:病位之家的“父母”有趣的是,表证就像人的皮肤,只是薄薄的一层(只有太阳病)。而里证就像人身体里面的五脏六腑,包含很多内容(包含除“太阳病”之外的其他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病在表,说明病情较轻,所以,表证只能是“实证”,而不能是“虚证”(也不能是“虚实错杂”)。病在里,病情可轻可重,所以,里证既可是“实证”,也可是“虚证”(也可是“虚实错杂”)。疾病轻重:从实到虚(或虚实错杂),从表到里疾病轻重的发展,一般按照“从实到虚(或虚实错杂)”、“从表到里”的顺序,综合而论,即“从阳到阴”,说明疾病不断加重。

9、所以,医生在看病的时候,首先要看疾病是“实”还是“虚”(还是“虚实错杂”)?疾病在“表”,还是在“里”?这是治病救人的大法!而相应的具体治法,则是“由虚(或虚实错杂)转实”、“由里出表”。恰好和人类得病的过程相反。“病性病位”为六经,治病救人“指南针”病性中最重要的“实虚(虚实错杂)”和病位中最重要的“表里”,组合成了伤寒论最为重要的三阳三阴“六经”(即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六经辨证就像是治病救人的“指南针”,起到了判断“大方向”的巨大作用。在伤寒论中,表证被称之为“太阳病”。里证是指除了(即太阳病)”之外其他病。病位在里:“兵分两路”更精细表证就像体表皮肤,里证像

10、身体里面的诸多脏腑。因为表证太单薄,不可以“兵分两路”。所以,表证只有“实在表”“实在表”为太阳病。太阳病不能再分为两类由于里证内容丰富,所以,每个里证都可以“兵分两路”。“实在里”兵分两路:郁、结。阳明病。“郁”是尚未结积,不可吐下;“结”是已经结积,可以吐下“虚在里”兵分两路:中焦、全身。太阴病,少阴病“杂在里”兵分两路:偏实、偏虚。少阳病,厥阴病六经“提纲”:一目了然诵伤寒实在表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实在里(郁、结)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杂在里(偏实)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虚在里(中焦)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虚在里(

11、全身)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杂在里(偏虚)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许叔微:“伤寒治法,先要明表里虚实”医生看病,最重要的是看病性和病位。看病性:疾病是“实”还是“虚”还是“虚实错杂”?看病位:疾病在“表”,还是在“里”?这样,就很容易把复杂的百千病症,简化为像“指南针”一样重要的“六经”(也称为“三阳三阴”)在表类:实在表(为太阳病)。在里类:实在里(郁结,为“阳明病”);虚在里(中焦,为“太阴病;全身为“少阴病”);杂在里(偏实,为“少阳病;偏虚为“厥阴病”)。第二章:十大病性隶属于“三阳三阴”的“十大病性”:寒、热、气、血、津液之实

12、虚和“十大病位”:表、里、半,上、中、下;脏、腑;经、络”,为治病救人提供了更为精准的“金手指”和“银手指”。病性:治病救人“金手指”“病性之家”,最重要的是父母“实(盛余)、虚(不足)、虚实错杂”。除了父母之外,还有五个兄弟姐妹:寒、热、气、血、津液。“寒证”特征“冷清凉”“寒”就是寒冷,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伤寒感冒的时候,可能会冷得发抖。寒证的特点是“冷、清、凉”。寒证分为实寒和虚寒,实寒则脉舌为实,虚寒则脉舌为虚。脉紧或迟;舌淡,苔白而润,面色白。易伤阳气:恶寒,畏寒,冷痛,喜暖,肢冷蜷卧。不伤阴液:口淡不渴,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热证”特征“温暖火”“热”就是火热,很多

13、人都有发烧的经历,全身热得难受,或者有“上火”的经历,口舌生疮、咽喉疼痛等。热证的特点是“温、暖、火”。热证分为实热和虚热,实热则脉舌为实,虚热则脉舌为虚。脉数;舌红,苔黄燥少津,面赤。不伤阳气:发热,恶热喜冷,口渴欲饮,烦躁不宁。易伤阴液:痰、涕黄稠,小便短黄,大便干结。且记“平证”莫遗漏不寒不热是最舒服的,这就是“平”。就像每个人有时“欢笑”,有时“忧伤”,也有时“平静”(既不欢笑,也不忧伤)。“平”及“寒”、“热”都存在。“平”融于“气血津液的实虚”之中。气血津液的实虚,既可能为寒,也可能为热,也可能不寒不热。不寒不热的“气滞、气虚,血瘀、血虚,湿水饮痰食积、津液虚”,就是我们所说的“平

14、”。所以,往往可以不必把“平”单列出来。气滞、气虚为“气证”“气”:俗话说“人活一口气儿”,要是“气”盛余,心里老窝着气儿,中医学里叫做“气滞”,该消消气了;而要是“气”不足,就像跑步消耗很大,上气不接下气,那就是“气虚”。气证分为气滞和气虚,气滞则脉舌为实,气虚则脉舌为虚。血瘀、血虚乃“血证”“血”:如果“血”盛余(实),嘴唇发紫,脸色发黑,那就是“血瘀”;如果一个人面无血色,那就是“血”不足,即“血虚”。血证分为血瘀和血虚,血瘀则脉舌为实,血虚则脉舌为虚。湿水、津虚“津液证”“津液”,也常简称“津”,或简称“液”。如果一个人面肿眼肿甚至全身水肿,那就是津液盛余(实),即“湿水(饮痰食积)”

15、;如果皮肤干燥、干咳少痰,那就是津液不足,即“津液虚”。津液证分为湿水饮痰食积和津液虚,湿水饮痰食积则脉舌为实,津液虚则脉舌为虚。实寒证阴盛脉弦紧,舌苔白。实寒在表:脉浮紧。恶寒重,或伴发热,无汗,头身疼痛,鼻塞或流清涕。实寒在里:脉沉紧甚至脉伏,面色白甚或青。或在肺:咳嗽、哮喘、咯稀白痰;或在胃肠:脘腹疼痛、肠鸣腹泻、呕吐;或在全身:肢体厥冷、局部拘急冷痛,无汗。口不渴,小便清长。虚寒证阳虚脉沉迟(或为细数)无力。舌淡胖,苔白滑。面色淡白。冷凉喜热:畏冷,肢凉,或喜热饮尿清便溏:口淡不渴,或自汗,小便清长或尿少不利,大便稀薄。可兼有神疲、乏力、气短等气虚的表现。实热证阳盛脉数有力(洪数、滑数

16、、弦数等),舌红或绛,苔黄干燥或灰黑。面色赤。常规症状:发热恶热,烦躁,口渴喜饮,汗多,大便秘结,小便短黄,胸腹灼热。重急症状:甚者或见神昏、谵语,惊厥、抽搐,吐血、衄血,痈肿疮疡。虚热证阴虚脉细数,舌红少津或少苔。形体消瘦。温热少津:口燥咽干,两颧潮红,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小便短黄,大便干结等。上火心烦:心烦。注意:因为津液虚、阴虚虚热的界限多数时候不明显,津液虚多半会转化为虚热,所以,很多人包括教材也习惯上把“津液虚、阴虚”统称为“阴虚”。此统称的阴虚,实际上包括“津液虚和虚热阴虚”。气滞证脉象多弦,舌象可无明显变化。情绪变化:症状随情绪变化而增减。或有手脚凉现象。胀闷疼痛:胸胁、脘腹等

17、处或损伤部位的胀闷或疼痛,疼痛性质可为胀痛、窜痛、攻痛,症状时轻时重,部位不固定,按之一般无形,痛胀常随嗳气、肠鸣、矢气等而减轻。气虚证脉虚,舌质淡嫩。精神疲惫,少气懒言。气短乏力:气短声低,少气懒言,精神疲惫,体倦乏力。或有头晕目眩,自汗。甚至自觉气坠,或脏器下垂。动则加重:动则诸症加重。血瘀证脉多细涩或结、代、无脉,舌有紫色斑点、舌下络脉曲张。面色黧黑,或唇甲青紫。痛肿血色:疼痛特点是,刺痛、痛处拒按、固定不移、常在夜间痛甚;肿块性状是,在体表者包块色青紫,腹内者触及质硬而推之不移。出血特征是,出血反复不止,色紫暗或夹血块,或大便色黑如柏油状,或妇女血崩、漏血;瘀血色征是,皮下紫斑,或肌肤

18、甲错,或腹露青筋,或皮肤出现丝状红缕。精神狂躁:其人如狂。血虚证脉细无力;舌质淡白。血少色白:手足发麻,或见眼花、两目干涩。或妇女月经量少、色淡、延期甚或经闭。面色淡白或萎黄,眼睑、口唇、舌质、爪甲的颜色淡白。心神不宁:心悸,头晕,多梦,健忘,神疲。水湿(痰饮食积)证湿脉濡缓或细,舌苔滑腻,面色晦垢。闷重酸困:头昏沉如裹,嗜睡,身体困重,胸闷脘痞,口腻不渴,纳呆,恶心,肢体关节、肌肉酸痛。湿浊趋下:大便稀,小便浑浊。或为局部渗漏湿液,或皮肤出现湿疹、瘙痒,妇女可见带下量多。水脉濡缓,舌淡胖,苔白滑,头面水肿。水肿腹水:头面、肢体甚或全身水肿,按之凹陷不易起,或为腹水而见腹部膨隆、叩之音浊。尿少

19、身重:小便短少不利,身体困重。饮脉弦或滑,舌苔白滑。管腔四肢:饮在胃肠(狭义痰饮)泛吐清水,脘腹痞胀,腹部水声辘辘;饮在胸胁(悬饮)肋间饱满,咳唾引痛,胸闷息促;饮在心包(支饮)胸闷心悸,气短不得卧;饮在肺胸部紧闷,咳吐清稀痰涎,或喉间哮鸣有声;饮在四肢(溢饮)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肢节疼重;饮邪内阻:清阳不能上升,则见头目眩晕;痰脉滑,舌苔腻。痰闷晕胖:咳嗽痰多,痰质黏稠,胸脘痞闷,呕恶,纳呆,或头晕目眩,或形体肥胖,或某些部位出现圆滑柔韧的包块等。神昏错乱:神昏而喉中痰鸣,或神志错乱而为癫、狂、痴、痫。食积脉滑或沉实,舌苔厚腻。痞胀疼痛:脘腹胀满疼痛、拒按。呕泻酸腐:厌食,嗳腐吞酸,呕吐酸

20、馊食物,吐后胀痛得减。或腹痛,肠鸣,矢气臭如败卵,泻下不爽,大便酸腐臭秽。津液虚(燥)证脉细数无力,舌红,舌干。干燥干咳:口鼻、唇舌、咽喉、皮肤、大便等干燥,皮肤枯瘪而缺乏弹性,口渴欲饮水,小便短少而黄。干咳少痰、痰黏难咯。拘挛疼痛。第三章:十大病位有人会问:病性和病位,哪个更重要呢?其实,两者均同等重要。只不过,大家要记住,病位有时是固定不移的,有时是变化不定的。如果硬要把病性和病位做个比较的话,我们把病性称为金手指,而把病位称为银手指。相对而言,病性要比病位的重要程度大一些。病位:治病救人“银手指”很多时候,病位是固定的,所以,同样一个“热”的病性,可以分布于不同的病位,所以,方剂学教材“

21、清脏腑热”一节中,则有导赤散、清心莲子饮、龙胆泻肝汤、泻青丸、当归龙荟丸、左金丸、戊己丸、香连丸、苇茎汤、桔梗汤、泻白散、葶苈大枣泻肺汤、清胃散、泻黄散、玉女煎、葛根黄芩黄连汤、芍药汤、黄芩汤、白头翁汤之分。此时治疗针对病性也要针对病位。但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很多时候,病位是可以变化的,比如,病性为痰,其临床表现多样,“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在头则眩,在心则悸,在背则冷,在胁则胀,其变不可胜穷也。”(医方集解)。此时治疗则主要针对病性,而不需针对病位,因为此时病位可以变化不定。表、里、半之病位表证、里证,前已叙及;半表半里证(简称“半”),也称为“少阳病证”,即“杂在里(偏实)”。里之孔窍:口苦,

22、咽干,目眩。里之少阳经脉:胸胁苦满;脉弦。虚实错杂(偏实):往来寒热;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上、中、下之病位“上中下”三焦包含了上至头、下至足的整个人体。上:肺、心等“上焦”是膈以上的胸部(包括肺、心两脏)以及头面部。中:脾胃、肝胆等“中焦”是膈以下、脐以上的上腹部(包括脾胃、肝胆等脏腑)。下:肾、膀胱、大肠、小肠等“下焦”是脐以下的部位(包括肾、膀胱、大肠、小肠,以及胞宫、精室等脏腑)以及两下肢。脏、腑之病位脏腑,分为“脏”(肺、心、脾、肝、肾)和“腑”(大肠、小肠、胃、胆、膀胱)两大类。六经所涉脏腑太阳病实在表对应肺阳明病实在里(郁结)对应胃、大肠少阳病杂在里(偏实)对应胆太阴病虚在里(

23、中焦)对应脾少阴病虚在里(全身)对应肾心厥阴病杂在里(偏虚)对应肝肺肺的病变:主要反映在肺系,呼吸功能失常,宣降功能失调,通调水道、输布津液失职,以及卫外机能不固等方面。常见症状:咳嗽,气喘,咯痰,胸痛,咽喉痒痛,声音变异,鼻塞流涕,或水肿等,其中以咳喘更为多见。心心的病变:主要反映在心脏本身及其主血脉功能的失常,心神的意识思维等精神活动的异常。常见症状:脉结或代或促,以心悸、怔忡、心痛;心烦、失眠、多梦、健忘、神昏、神识错乱等。此外,某些舌体病变,如舌痛、舌疮等,亦常责之于心。脾脾的病变:主要以运化、升清功能失职,致使水谷、水液不运,消化功能减退,水湿潴留,化源不足,以及脾不统血,清阳不升为

24、主要病理改变。常见症状:腹胀腹痛、不欲食而纳少、便溏、浮肿、困重、内脏下垂、慢性出血等。胃胃的病变:主要反映在受纳、腐熟功能障碍及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常见症状:食纳异常,胃脘痞胀疼痛,恶心呕吐,嗳气,呃逆等。肝肝的病变:主要反映在疏泄失常,气机逆乱,精神情志变异,消化功能障碍;肝不藏血,全身失养,筋膜失濡,以及肝经循行部位经气受阻等多方面的异常。常见症状:精神抑郁,烦躁,胸胁、少腹胀痛,头晕目眩,巅顶痛,肢体震颤,手足抽搐,以及目疾,月经不调,睾丸疼痛等。胆胆的病变:主要反映在影响消化和胆汁排泄、情绪活动等的异常。常见症状:口苦、黄疸、胆怯、易惊等。肾肾的病变:肾以人体生长发育迟缓或早衰,生殖

25、机能障碍,水液代谢失常,呼吸功能减退,脑、髓、骨、发、耳及二便功能异常为主要病理变化。常见症状:腰膝酸软或疼痛,耳鸣耳聋,齿摇发脱,阳痿遗精,精少不育,经闭不孕,水肿,呼吸气短而喘,二便异常等。膀胱膀胱的病变:主要反映在排尿功能的异常。常见症状:尿频、尿急、尿痛、尿闭等。大肠(及上焦“肺”相表里)大肠的病变:主要反映在大便传导功能的失常。常见症状:便秘、腹泻、便下脓血以及腹痛、腹胀等。小肠(及上焦“心”相表里)小肠的病变:主要反映在泌别清浊功能和气机的失常。常见症状:腹胀,肠鸣,腹痛,腹泻等。摸脉判病位有趣的是,病位能够在摸脉上形象地体现出来:疾病的部位分为“上、中、下”(包括更精细的“脏、腑

26、”),那么,在摸脉的时候,可由脉之寸关尺,判断病位的上中下。病位在“上”焦(身躯上部,含肺、心,统括胸以上及头部的疾病),对应到“寸脉”;病位在“中”焦(身躯中部,含脾胃、肝胆,统括膈以下至脐以上部位的疾病),对应到“关脉”;病位在“下”焦(身躯下部,含肾、膀胱、大肠、小肠,统括脐以下至足部疾病),对应到“尺脉”;左右察脏腑中医学家历经几千年的实践,发现左右手的脉,还能诊断出更精细的脏腑病位。左手偏于血(津液)寸关尺分别对应:心;肝、胆;肾膀胱、小肠。右手偏于气寸关尺分别对应:肺;脾胃;肾、大肠。此外,中医学家还发现:右手之脉偏于气,左手之脉偏于血(含津液)。所以,中医在诊病的时候,可以让病人

27、先伸出右手来摸脉,偏重于判断“气”的疾病;然后才让病人伸出左手来摸脉,偏重于判断“血(含津液)”的疾病。简称“右气左血”经、络之病位经络,分为“经脉”和“络脉”两大类。经络最重要的是“十二经脉”。上焦:脏经络:肺手太阴肺经、心包手厥阴心包经、心手少阴心经腑经络:大肠手阳明大肠经、三焦手少阳三焦经、小肠手太阳小肠经中焦:脏经络:脾足太阴脾经、心包手厥阴心包经、心手少阴心经腑经络:胃足阳明胃经、三焦手少阳三焦经、小肠手太阳小肠经肝足厥阴肝经胆足少阳胆经足(下肢)下焦肾足少阴肾经膀胱足太阳膀胱经第四章:百千病症对于辨证论治而言,病机就是“病性”和“病位”,所以,也可以把辨证论治称为“辨证知机”。而病

28、症,只是作为辨证论治的参考,重要程度和病机自然无法比肩而立。所以,病性被称为金手指,病位被称为银手指,而病症则被称为铜手指、铁手指病症:治病救人“铜手指”、“铁手指”百千“病症”,无非“病机”而已。比如,治疗感冒和治疗癌症的方子,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如果病症的病机是实寒在表,则皆可用麻黄汤;如果病症的病机是虚寒在里,则皆可用理中汤、四逆汤。无论疾病为肿瘤、还是糖尿病,皆应以“辨证知机”为核心。当然,作为病症本身,也可以做为“辨证知机”的参考。相对于“病机”(病性和病位)的金手指、银手指,“病症”对于辩证论治的重要性,只能用铜手指、铁手指(民间有所谓“破铜烂铁”之谚语)来形容。风症:“风性动摇”

29、找病机中医界有“风寒暑湿燥火”的说法,并特别突出“风为百病之长”。“风症”,是指符合“风性动摇、动变”特征之症状。症状如:眩晕,震颤,四肢抽搐,口眼斜,语言謇涩,半身不遂;肌肤瘙痒,肢体麻木,筋骨挛痛,关节屈伸不利。“风症”,在病性上既包括实证,也包括虚证;在病位上既可偏于表证(古人常用“风”来指代“表证”,所谓风寒、风热、风燥、风湿/风水等),也可偏于里证。“风症”缺乏自己的独立性,治疗的时候更多考虑治其致病之病机,比如风症由血证所致,则“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所以,后世所言“风证”应该改为“风症”,不能做为辨证之证,而只能作为症状之症。暑症:六淫皆可归“病机”“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其实

30、都可划归“病机”之中,特别是划归到“十大病性”:寒证(实寒、虚寒),热证(实热、虚热),气证(气滞、气虚),血证(血瘀、血虚),津液证(湿水饮痰食积、津液虚)。作为“风寒暑湿燥火”,寒即为“实寒证”、湿即为“湿证”、燥即为“津液虚证”、火即为“实热证”。“暑”为感受炎热夏天或类似炎夏环境而发生的疾病,多为实热里证,常易导致气虚在里证、津液虚在里证,并常兼湿在里证,亦常兼表证。所以,可以把“暑”合并到前面我们所讲的“病机”之中。病因:“外感内伤”问症状病因主要为外感和内伤,“外感”即风寒暑湿燥火六淫、疫疠;“内伤”即七情、饮食、劳逸。此外,病因还包括“病理产物”(痰饮、瘀血、结石)和“其他病因”

31、(外伤、诸虫、药邪、医过、先天因素)。病因和病机水乳交融,但病因毕竟不是病机。所以,诊断疾病的时候,不妨把病因放入“问诊”之中,通过病因所表现的“症状”,来分析疾病的“病机”。营血症:温病伤寒能融会营血症,是指“热证(温病)”的特殊症状,即热入营分、热入血分。在温病学“卫气营血”辨证中,“卫分”大致相当于“热证在表”;“气分、营分、血分”则大致相当于“热证在里”,气分是普通的“热证在里”,症见“脉数有力,舌红苔黄,身热不恶寒,反恶热,多汗,口渴饮冷等”,而营分、血分则是特殊的“热证在里”“热入营分”见有脉数,舌绛而干,身热夜甚,心烦不寐,时有谵语,斑疹隐隐等。“热入血分”则见脉数,舌绛(起刺)

32、,昏狂,谵语等。每多迫血妄行而致出血、发斑,而且络伤血溢、热及血结易成血瘀。出血症:出血、营血皆非“证”出血症,包括吐血、衄血、咳血、便血、尿血、崩漏等。请注意,血证(血瘀、血虚)是“病机”,而营血症、出血症则皆为“病症”,这就意味着,对于“营血症”、“出血症”都要深究其“病机”:十大病性和十大病位。气逆症:可实可虚要慎记气逆症,指气逆不降,出现肺气上逆的“咳喘”;胃气上逆的“呃逆、呕恶、嗳气”;肝气上逆的“头痛眩晕、昏厥、呕血或咯血”等症状。气逆症,虽然多由气滞所致,但有时也由气虚所致,还有因寒因热所致等,所以,“气逆症”严格而言不是一种病机,而是一类病症,仍要深究其病机所在。神志不安症:虚

33、实皆可致此症“神志不安症”,是指惊狂易怒、烦躁不安,心悸健忘、虚烦失眠等症状。治疗的方剂是“安神剂”。神志不安症既可为实证,也可为虚证,也可虚实夹杂。需具体找寻其“病机”所在。窍闭神昏症(实证)“窍闭神昏症”,是指实证中的闭证,表现为神志昏迷、口噤不开、两手握固、二便不通、脉实有力等症状。窍闭神昏症皆为“实证”,治疗的方剂是“开窍剂”。开窍剂常分为热闭和寒闭两种。但对于阳明腑实证实热(结)在里而见神昏谵语者,只宜寒下,不宜用开窍剂;至于阳明腑实而兼有邪陷心包之证,则应根据病情缓急,先予开窍,或先投寒下,或开窍及寒下并用,才能切合病情。滑脱散失症(虚证)滑脱散失症,是指虚证中的脱证,表现为气、血

34、、津液(含精)滑脱不禁、散失不收之症状。严重的脱证甚至出现脉象虚弱无力或脉微欲绝、汗出肢冷、呼吸气微、手撒遗尿、口开目合、神志昏迷等症状。滑脱散失症皆为“虚证”,治疗的方剂是“固涩剂”,分为五类:自汗、盗汗的症状,治以“固表止汗”;久咳不止的症状,治以“敛肺止咳”;久泻不止的症状,治以“涩肠固脱”;遗精滑泄、小便失禁的症状,治以“涩精止遗”;久咳不止的症状,治以“敛肺止咳”;崩漏、带下的症状,治以“固崩止带”;伤寒诸症随“证”治伤寒论中,除了“辨六经病脉证并治”之外,还有“辨霍乱病和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霍乱病和阴阳易、差后劳复病,以及附在厥阴病篇的“厥、利、呕、哕”,亦属于病症而非病

35、机。第五章:治病大法传统所说“医门八法”,即是“汗吐下消,补和温清”。其中,“汗吐下”三法也被统称为攻法;攻法及“消法”也被统称为泻法。医门八法中,最重要的是泻法、补法、和法,分别针对实证、虚证、虚实错杂证。统摄病机的“治病大法”实则泻法攻法(汗法、吐法、下法)和消法(理气、活血、化湿水饮痰食积)虚则补法补虚寒(温补)、补虚热(清补)和补气、补血、补津液杂则和法(虚实错杂偏实,则补泻偏泻;虚实错杂偏虚,则补泻偏补)表则汗法里则综合里实证,用泻法;里虚证,用“补法”;里杂证,用“和法”寒则温法实寒,用“温泻”;虚寒,用“温补”热则清法实热,用“清泻”;虚热,用“清补”气血津则消补法气血津实(气滞

36、、血瘀、湿水饮痰食积),用消法(理气、活血、化湿水饮痰食积);气血津虚(气虚、血虚、津液虚),用补法(补气、补血、补津液)治病入手“三条路”辨证论治,在临床中常都要走“入手三条路”:从辨“病机”入手”、从辨“方证”入手、从辨“病症”入手的辨证论治。(后两种方法中其实都已包含了“辩病机”的内容)。“入手”三条路,皆不离“辨证论证之核心病机(包括病性和病位)。“从辨病机入手”的辨证论治根据“全部脉舌症状”,先进行“辨证知机”(症证)。辨清病机之后,再辨方证(类方方)。“从辨病机入手”的辨证论治,遵循“症证类方方”的顺序。比如,根据脉涩、舌紫、嘴唇青、夜痛增剧,辨为血瘀证。由此决定选用桂枝茯苓丸、桃

37、核承气汤等血瘀类方;再从类方中细辨具体之方,根据大便干的症状,最终选用血瘀热结的桃核承气汤。“从辨方证入手”的辨证论治从“全部脉舌症状”入手,进行“直辨方证(药证)”,比如,见到“脉浮缓、恶寒、发热、汗出”就直接辨别为桂枝汤证;见到“脉弦细、口苦、默默不欲饮食”就直接辨别为小柴胡汤证。“从辨方证入手”的辨证论治,遵循“症方”的顺序。临床家在辨方证的时候,都已经对该方证的精细病机(比如半夏厚朴汤的“痰气互结在喉间”)进行了审核。辨方证已经把“辨证论治”由“辨宏观病机”提升到“辨精细病机方证”。“从辨病症入手”的辨证论治根据“主要脉舌症状(含病名)”,先进行“病症分型”,比如,见到“咳喘”就考虑为

38、可能是“麻杏石甘汤(里热证+表闭证)、小青龙汤(里寒饮证+表闭证)、苓桂五味姜辛汤(里寒饮证+无表证)等等咳喘类方剂”;再排查咳喘类方剂中哪个具体方剂能及“全部脉舌症状”之病机相同,最后确定具体方剂。比如,看到有表证之症状,则考虑选用小青龙汤;看不到表证之症状,可考虑选用苓桂五味姜辛汤。再如,看到厚腻黄苔,就考虑为可能是“三仁汤、八正散、四妙散等湿热类方剂”,再针对具体病机进行排查。“从辨病症入手”的辨证论治,遵循“症类方方”的顺序。伤寒精要:三阳三阴“阴阳观”一部伤寒论博大精深,如何用“原著条文”展示“精简要点”呢?中医理论最核心的是“病性、病位”(病机),伤寒论最核心的是“三阳、三阴”(阴

39、阳)。所以,“十大病机”和“三阳三阴”的对应,就是学习伤寒论的捷径!*特别提醒:“十大病性”理论上虽均可分属“三阳三阴”(六经),但临床实际中常用如下:实寒、实热:可分“三阳三阴”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虚寒、虚热:只分“三阴”太阴、少阴、厥阴。气血津液之实虚:只分“阳、阴”阳明;太阴或少阴。实寒证“三阳三阴”太阳病(实在表)+实寒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35)阳明病(实在里郁结)+实寒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31)寒实结胸,无热证者,及三物白散。(141)少阳病(杂在里偏实)+实寒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太阴病(虚在里中

40、焦)+实寒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378)少阴病(虚在里全身)+实寒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301)厥阴病(杂在里偏虚)+实寒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351)*条文之后的“()”,即表示该条文在伤寒论原著中的条文编号从(1)(398),如(35)就表示此条文在伤寒论为第35条。实热证“三阳三阴”太阳病(实在表)+实热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及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63)阳明病(实在里郁结)+实热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350)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及大柴胡汤,下之则愈。(103)少阳病(杂在里偏实)+实热往来寒热

41、,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小柴胡汤主之。(96)太阴病(虚在里中焦)+实热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397)少阴病(虚在里全身)+实热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303)厥阴病(杂在里偏虚)+实热若心下满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及之,宜半夏泻心汤。(149)虚寒证【阳虚】“三阴”太阴病(虚在里中焦)+虚寒/阳虚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396)少阴病(虚在里全身)+虚寒/阳虚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323)厥阴病(杂在里偏虚)+虚寒/阳虚脉微而厥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

42、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338)虚热证【阴虚】“三阴”太阴病(虚在里中焦)+虚热/阴虚下利,咽痛,胸满,心烦,猪肤汤主之。(310)少阴病(虚在里全身)+虚热/阴虚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177)厥阴病(杂在里偏虚)+虚热/阴虚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319)气滞证“阳、阴”阳明病(实在里郁)+气滞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318)太阴病(虚在里中焦)+气滞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66)气虚证“阳、阴”阳

43、明病(实在里郁)+气虚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覆颠倒,心中懊,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76)太阴病(虚在里中焦)+气虚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54)血瘀证“阳、阴”阳明病(实在里结)+血瘀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106)太阴病(虚在里中焦)+血瘀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279)血虚证“阳、阴”阳明病(实在里郁)+血虚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223)少阴病(虚在里全身)+血虚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44、。(351)湿证“阳、阴”阳明病(实在里郁)+湿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262)少阴病(虚在里全身)+湿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305)水证“阳、阴”阳明病(实在里郁)+水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156)太阴病(虚在里中焦)+水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67)饮证“阳、阴”阳明病(实在里郁)+饮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40)太阴病(虚在里中焦)+饮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147)痰证“阳、阴”阳明病(实在里郁)+痰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138)太阴病(虚在里中焦)+痰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161)津液虚证“阳、阴”阳明病(实在里结)+津液虚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247)太阴病(虚在里中焦)+津液虚脚挛急,作芍药甘草汤及之,其脚即伸。(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设计 > 工程图纸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