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表(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表(6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表 心理辅导员 陆清华辅导对象韩金凤班级六年级性别女年龄13辅导日期4.6基本情况小华身材瘦小,看起来像四年级的小孩子,声音细小,语调平缓。不管是课上还是课间,小华跟其他同学的交往比较少,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己在看书,她的动作、表情都流露出她内心的孤独。问题表现她反复说自己感觉跟同学说不上话,找不到真正的朋友,很孤独。原因分析小华觉得跟其他同学交往不安全,有被欺骗的经历。让小华烦恼的还有与别人说话时有顾忌,不能无拘无束。小华觉得别人在说话时,自己插不上话。而且她跟班上同学说话,很少有人能很耐心地听她说完。辅导对策及过程引导小华对“说不上话”的原因进行分析,一起归纳出没
2、有共同话题、害怕被同学欺骗、害怕同学冷落自己等原因,帮助她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针对小华在同伴交往中“不说就不说了”的消极观念和做法,引导她意识到这种观念和做法的危害,鼓励她与别人多说话,并要求她及时记录与别人交往的积极情绪,来请强化多与别人交流的想法。对班级进行人际交往方面的专题辅导,来营造一个和谐、积极的交往环境。反思1.学生的一般心理问题都是事出有因,教师在工作中要化被动为主动,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及时发现,及时辅导,以促进其尽快转变。2.在辅导过程中要向学生倾注更多的爱,努力构建起师生之间信任的关系。共同督促形成良好的氛围,这样的教育和辅导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
3、记录 心理辅导员陆清华辅导对象李浩男班级四(3)性别男年龄10辅导时间5.16问题表现 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上课的时候总是听一会儿,就不自觉地东瞧瞧、西看看,桌面上有什么东西都想玩,一枝铅笔、一块橡皮都能让他玩上半堂课,等到被教师提醒而转过神来听课时,由于没听到前面的而跟不上,所以又去玩手边的东西。考试成绩自然不好,教师和家长都着急。他自己也知道上课应认真听讲,想改掉这个坏毛病,可一上课就不自觉地又神游了。原因分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虽已发展了有意注意,但还是容易受其他事物的影响而分心。这个年龄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还较差。上课不专心听讲,有其自身的年龄特点。对上课所讲的内容不感兴趣。如果教师讲得有趣
4、,他肯定会全神贯注。虽已上了四年级,却还未养成上课听讲的良好习惯。平时他很少受到教师的关注,而教师的批评正是一种关注,潜意识想得到教师的关注,所以不认真听讲。辅导对策及过程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上课时多采用新鲜、有趣、生动、形象的事物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小动物、实物等会使课堂生动活泼,这很符合科学课的特点,在课上经常出示他认为新鲜的实验用具。另外也可适当增加活动性的内容,让学生参加,会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通过评价、外部奖赏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并给予及时、积极的反馈;鼓励小学生提各种问题等来激发学习动机。上课前调整好情绪,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听好课的基础。平时应给予较多的关注,小学生
5、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比如:平时交往中,摸摸学生的头,拍拍学生的肩膀,都会让他们感到自己在教师心目中是有位置的。在上课的时候,可以经常提问,让他们回答问题可以有三个好处:一是可以使他们集中注意力听课;二是可以促使他们思考问题;三是经常受到教师提问的学生,不会以不注意听讲或搞小动作而吸引教师的注意。小学生心理辅导个案记录学生姓名卢治宇班级三(2)辅导老师陆清华时间5.16地点学校心理咨询室辅导目标:在校经常打骂同学,暴躁伤人事件屡屡发生,严重违反行为规范,他的行为引起了班上同学的极大反感和很多家长的强烈不满。陈炳洁自入学以来,暴躁伤人事件屡屡发作:无经常无缘无故打同学,揪女同学的辫子、咬同学的手
6、,上课影响其他同学,简直是一个“小恶霸”,严重违反了学校行为规范。在家里也很不听父母的话,经常发脾气,动辄摔东西,与父母吵闹。他的爸爸坦然自身修养不高,对孩子的管教较粗暴,一不听话,就打就骂。我还了解到陈炳洁特别喜欢爱攻击性较强的漫画、电视等,这又为他提供了模仿攻击行为的条件。从以上现象表明,陈炳洁的行为是一种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不外乎三种:暴力攻击,动作攻击和言语攻击,对于陈晶来说,这三种行为兼而有之。儿童具有任何一种不良行为,一般都具有一定的起因,要帮助他们改正这些不良行为,首先应找到引起这一行为的原因。辅导过程:(一)父母的配合人们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经过和陈炳洁父母长时间的
7、沟通,在如何教育陈炳洁的问题上,我们逐步达成了一致意见。我劝导的陈炳洁爸爸不可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对待孩子,要多和儿子相处、交谈,用温情和儿子沟通。从那以后,我就很少听到陈炳洁的爸爸打儿子的事了。陈炳洁特别爱看打斗火暴的场面,还时不时地拳打脚踢进行模仿。对此,我与他父母交换意见后,在家长的引导下,改看一些既有教育意义,孩子又喜欢爱的书报、片子。当孩子的坏习惯逐渐改变时,我又要求他的家长即时给予表扬。激励,并用奖励的方法给孩子买些学习用具、玩具等,从正面对孩子的行为予以肯定。(二)教师的教育我积极地与陈炳洁作交流,我耐心地对他说:“你把自己的快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是不对的,对别人对自己没有任何好
8、处。如果你是被打的同学,你有什么感想?多想想自己给别人带来了多少痛苦,决可以不再干!老师相信你会努力去改的!”我还在班中要求同学要谅解陈炳洁,不与他“对着干”,而要采取冷却、忍耐的方法。自我强化是指学生对达到某种成就的标准。我告诉他如果一周内没有攻击性行为发作或者没有一节课影响课堂秩序,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对自己进行奖励:如成为光荣的升旗手;在班上公开表扬等,让他充分体验成功的欢乐,不断进步。辅导后记:年来,经过老师、家长、同学的帮助,陈炳洁易怒、易暴的情绪逐步稳定下来了,他脸上的怒气少了,微笑多了,和同学的关系在一天天地改善,也乐意为班级、同学做好事了,老师和同学们都情不自禁地说:“陈炳洁
9、的转变可真大啊!” 小学生心理辅导个案记录学生姓名张家彬班级四(2)辅导老师陆清华时间6.22地点学校心理咨询室个案分析:自卑畏怯的心理使得自己缺乏竞争勇气,缺乏自信心,一旦受到了挫折,更加缺乏心理上的承受能力,总觉得自己不具备和他人同等的条件,确实不行,在激烈的竞争中,这种心理障碍是走向成功的大敌。辅导过程:1、激励教育,唤起信心。2、树立信心,激起动力。3、沟通交流,转变观念。4、多元评价,促进自信。辅导后记:面对小强的转变,让我更加认识到激励的作用、集体的力量。对因缺少关爱等因素造成的问题儿童,更应为他们创设平等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的环境。儿童是在不断发展的,心理还不成熟,在爱与友善的
10、环境中更容易纠正错误,使他以健康的心态正视自己,以积极的行为超越过去,向好的方面发展。因而,针对类似的学生要循循善诱,不可操之过急,老师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不良表现上,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优点和特长,使之一步步放开自己心绪,慢慢地转变看待周围事物的不正确思想,将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去,一点点感受大家给他的善意,通过多元评价、活动参与,使其自信自强。从而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家人、老师、同伴身上来,最终消除与所有人的隔阂,乐于学习,乐于生活。效果反馈:点滴的付出,平等的关爱,让小强渐渐变了:课堂上,他开始充满信心地回答问题;活动中,他开始闪现积极的身影;作文里,充溢着他对生活的信心,对老师和同学的感
11、激之情 小学生心理辅导个案记录学生姓名王少东班级五(4)辅导老师陆清华时间4.18地点学校心理咨询室辅导目标:诊断:心理存在轻度的异常,其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个体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所以其心理疾病主要定性为“人格障碍”。目标:1、加强其个体的心理跟踪辅导,减少或改善对他人的攻击性行为、报复性行为等不良行为习惯,完善其人格品质。主要采用系统脱敏等行为方法进行干预。2、根据其自尊心强、好胜、希望与他人交往等心理,可以采取班级团体心理辅导,使到班集体的其它成员认识“悦纳自我、悦纳他人”的重要性;并可适当让其充当班里的班干部,但一定要与其签定任职前的自我管理合约,通
12、过激励性的自我管理的干预,从而使其心理自我完善。辅导过程:第一步:深入了解其行为特征及心理状况,建立个案心理档案积极向其班主任了解该学生的家庭状况,一同进行家访;详细向现任班主任、以往班主任及同班同学询问并记录他在以往的行为特征及其突出性格。掌握好第一手的资料,以便分析其行为特点和心理症状。第二步:做好辅导前的相关工作,建立与被辅导者朋友式的关系在准备好一切辅导所需的工作后,我开始寻找合适的时机接近该同学。借助篮球这一项他最喜欢的运动,我们慢慢地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一点为他接下来顺利接受心理辅导起到重要的催化作用。辅导后记: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有被爱、被关注、被认可、被尊重的需要,一个人如果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很容易造成其人格障碍,进行心理辅导的前提是要找准问题的根源,治其症结,否则再多的工作也是治标不治本。本个案成功之处也在这里,所有的工作都是以详实调查,认真思索为基础,长时间的予以关注、关爱,用爱心去叩开孩子封锁的心扉,融化其对老师设定的心理防线,这绝不是一朝一夕,或一两次谈话辅导就能办到的。效果反馈:通过近一个月来的一系列辅导,其科任及同学陆续反映,该同学近来进步很大,连续两周没有与同学发生矛盾冲突事件,性格也呈现开朗乐观积极的一面,心理日渐走向成熟健康。我叮嘱班主任继续给其鼓励,同时也提供更优越的环境让他成长。但整个过程,我必须对其进行为期一年的跟踪指导。-第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