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彩(7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6033785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三彩(7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唐三彩(7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唐三彩(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三彩(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唐三彩-第 7 页第一部分 唐三彩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 色釉中以铜、铁、钴、锰、锑等为着色剂,经过焙烧,形成多种色彩,但多以黄、褐、绿三色为主的一种低温釉陶器。其色釉有浓淡变化、互相浸润、斑驳淋漓的效果,因盛产于唐朝而得名。唐三彩的诞生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它吸取了中国国画、雕塑等工艺美术的特点,采用堆贴、刻画等形式的装饰图案,线条粗犷有力。起源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上繁荣兴盛,文化艺术上群芳争艳,唐三彩就是这一时期产生的一种彩陶工艺品,它以造型生动逼真、色泽艳丽和富有生活气息而著称。三彩釉陶始于南北朝

2、而盛于唐朝,它以造型生动逼真、色泽艳丽和富有生活气息而著称,因为常用三种基本色,又在唐代形成特点,所以被后人称为“唐三彩”。古人多用于殉葬。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人们对唐三彩的关注增多,以及唐三彩复原工艺的发展,人们热衷于文房陈设,是馈赠亲友的良品。三彩仕女历史起因唐三彩在唐代的兴起有它的历史原因。首先陶瓷业的飞速发展,以及雕塑、建筑艺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它们之间不断结合、不断发展,因此从人物到动物以及生活用具都能在唐三彩的器物上表现出来。唐代贞观之治以后,国力强盛、百业俱兴,同时也导致了一些高官生活的腐化,于是厚葬之风日盛。唐三彩当时也是作为一种冥器,曾经被列入官府的明文规定,一品、二品、三品

3、、四品,就是说可以允许他随葬多少件,但是实际上作为这些达官显贵们,并不满足于明文的规定,反而他们往往比官府规定要增加很多的倍数,去做这种厚葬。官风如此,民风当然也如此,于是从上到下就形成了这么一种厚葬之风,这也就是唐三彩当时能够迅速在中原地区发展和兴起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鼎盛时期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所以说唐三彩从另外一个侧面也反映了这种唐王朝的政治、文化、生活,它跟唐代诗歌、绘画、建筑其他文化一样,共同形成了唐王朝文化的旋律,但是它又不同于其他的文化艺术,从现代的陶瓷史上认为,唐三彩在唐代陶瓷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因为在唐以前,只有单色釉,最多就是两色釉的并用,在我国的汉代,已经

4、有了两色,即黄色和绿色两种釉彩在同一器物上的使用。到了唐代以后,这种多彩的釉色在陶瓷器物上同时得到了运用。从陶瓷史上有人考证,这和唐代当时的审美观点起了很大的变化有关。在唐以前人们崇尚的是素色主义,到唐代以后,它包容了各种文化,包容了外来的好多文化,这个时候从绘画、陶瓷、金银器的制作,形成了一个灿烂文化的特点。分布唐三彩主要分布在长安和洛阳两地,在长安的称西窑,在洛阳的则称东窑。唐代盛行厚葬,不仅是达官贵族,百姓也如此,已形成一股风气。唐三彩种类很多人物、动物、碗盘、水器、酒器、文具、家具、房屋,甚至装骨灰的壶坛等等。大致上较为人喜爱的是马俑,有的扬足飞奔,有的徘徊伫立,有的引颈嘶鸣,均表现出

5、栩栩如生的各种姿态。至于人物造型有妇女、文官、武将、胡俑、天王,根据人物的社会地位和等级,刻画出不同的性格和特征:贵妇面部丰圆,梳成各式发髻,穿着色彩鲜艳的服装,文官彬彬有礼,武士刚烈勇猛,胡俑高鼻深目、天王怒目威武、雄壮气概,足为我国古代雕塑的典范精品。工艺原理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铅釉陶器,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经过焙烧,便形成浅黄、赭黄、浅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多种色彩,但多以黄、赭、绿三色为主。它主要是陶坯上涂上的彩釉,在烘制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色釉浓淡变化、互相浸润、斑驳淋漓、色彩自然协调,花纹流畅,是一种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传统工艺品。唐三彩在色彩的相互辉映中,显出堂皇富丽的

6、艺术魅力。唐三彩用于随葬,作为冥器,因为它的胎质松脆,防水性能差,实用性远不如当时已经出现的青瓷和白瓷。 三彩胡人牵骆驼俑(现藏故宫博物院)制作工艺唐三彩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首先要将开采来的矿土经过挑选、舂捣、淘洗、沉淀、晾干后,用模具作成胎入窑烧制。唐三彩的烧制采用的是二次烧成法。从原料上来看,它的胎体是用白色的粘土制成,在窑内经过10001100的素烧,将焙烧过的素胎经过冷却,再施以配制好的各种釉料入窑釉烧,其烧成温度为850950。在釉色上,利用各种氧化金属为呈色剂,经煅烧后呈现出各种色彩。釉烧出来以后,有的人物需要再开脸,所谓的开脸就是人物的头部仿古产品是不上釉的,它要经过画眉、点唇、

7、画头发这么一个过程,然后这一件唐三彩的产品就算完成了。三彩武士俑(现藏故宫博物院)特点唐三彩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首先是造型。从造型方面来讲,它的造型与一般的工艺品的造型不同,与其他时代出土的马也不同。造型唐三彩的造型丰富多彩,一般可以分为动物、生活用具和人物三大类,而其中尤以动物居多。出土的唐三彩,从分类来看主要也是分为动物、器皿和人物三类,尤其以动物居多,这个可能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在我国古代马是人们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战场上需要马,农民耕田需要马,交通运输也需要马,所以唐三彩出土的马比较多。其次就是骆驼也比较多,这可能和当时中外贸易有关,骆驼是长途跋涉的交通工具之一,且丝绸之路沿途

8、需要骆驼作为交通工具。所以说,匠人们把它反映在工艺品上。而人物一般以宫廷侍女比较多,这个反映的就是当时的宫廷生了。马的造型比较肥硕,这个马的品种,据说是从当时西域那边进贡过来的,所以和我们看到的马的形状有点不大相同,马的臀部比较肥,颈部比较宽。唐马的造型特点,它是以静为主,但是静中带动,你们看到这是一 唐三彩驼和外域商贩匹静立的马。但是通过马的眼部的刻画,马的眼部是刻成三角形的,眼睛是圆睁的,然后马的耳朵是贴着的,它好像在静听或者听到有什么动静一样,通过这样的细部刻画来显示出来唐马的内在精神和内在的韵律,也可见匠人们高超的制作工艺了。釉色唐三彩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釉色。作为一件器物上同时使用红绿

9、白三种釉色,这在唐代本来就是首创,但是匠人们又巧妙地运用施釉的方法,红、绿、白三色,让它交错、间错地使用,然后在高温下经过高温烧制以后,釉色又浇融流溜形成独特的流窜工艺,出窑以后,三彩就变成了很多的色彩,它有原色、有复色、有兼色,人们能够看到的就是斑驳淋漓的多种彩色,这是唐三彩釉色的特点。唐三彩器物形体圆润、饱满,与唐代艺术的丰满、健美、阔硕的特征是一致的。唐三彩的造型丰富多彩,一般可以分为动物、生活用具和人物三大类,而其中尤以动物居多。三彩人物和动物的比例适度,形态自然,线条流畅,生动活泼。在人物俑中,武士肌肉发达,怒目圆睁,剑拔弩张;女俑则高髻广袖,亭亭立玉,悠然娴雅,十分丰满。动物以马和

10、骆驼为多。胎质唐三彩胎质白中泛浅红、浅黄色。胎土细、实,含有矿物杂质。由于大多从墓中出土,历经千年时间,器物露胎处有风化现象;仿品多为瓷胎或以石膏为胎,胎质洁白、细腻,无风化现象。杂质少,叩之声音响亮,上手手感较重。品种唐三彩的品种很多,包括了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唐三彩当时作为古代最发达的陶瓷工艺品行业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唐三彩工艺品种类繁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还是人物和动物俑。俑是冥器、随葬品,俑的出现,历史远久。唐代制作的三彩人俑内容丰富,题材广阔,富丽活泼,情趣横生。它和前代的俑如汉代白乐俑、魏晋南北朝随葬俑比起来,不仅在反映内容的广阔上,而且在造型的生动上,皆为空前的制作。唐以前的俑,

11、在内容上多半为兵士、乐工、侍女,到唐代就不同了,在唐俑中,题材更广阔,内容更充实,俑人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例如:雕塑、佣,而且成功地运用了各种手法,把各阶层的人物塑造得栩栩如生。几种较常见的人俑类型如下:武士俑:作为唐朝武装力量的缩影,其大多数是英俊潇洒的青年战士。有的站立,有的骑着骏马,拉弓射箭。体魄健壮,轮廓分明。为了满足死者家属用这些“武士”来保卫亡灵不受妖邪侵害的愿望,工匠们将之塑造得肌肉发达,蹙眉怒目,剑拔弩张,看去颇有一种凶神恶煞,气势逼人之感。且武士们脚踏“魔鬼”,这些魔鬼也塑得很雄健,鼓目咧嘴,作挣扎欲起反抗之状。图:唐三彩胡佣 图:唐三彩武士佣胡俑:深目高鼻,种类很多

12、。有的头戴尖顶帽,身穿开领衣,或手执胡瓶,或背负包袱,神态温良恭俭。女俑:出土的三彩女俑颇多。有的悠闲雅坐,若有所思;有的亭亭玉立,裙带生风;有的虔恭典娴,广袖飘逸;有的头束丫髻,窈窕多娇。动物俑:动物佣的艺术特色唐三彩中的动物类俑也很引人入胜,各种动物的个性特征也都塑造得比较典型,凝重奔放,简炼概括,极富浪漫色彩,如马、骆驼、驴、猪、羊等,个个塑得生动逼真,活泼轻健,观之不禁使人有惊奇之感。仅以马俑为例:马强健有力,能役善战,又较易驯养,在古代军事、农业、交通、礼仪等方面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唐代,把狩猎看成是人生三大乐事之一。狩猎离不开马,帝王出行、宫廷礼仪、将士远征都需要马。所以唐

13、朝官府和民间很重视养马。唐玄宗曾选择西域、大宛献良马和中原骏马,令画师摹绘。他还让太仆卿王毛仲和少卿张景顺在他的厩里主持畜养良马多达43万匹。他赴泰山祭祀,布置数万匹 图:唐三彩动物佣牧马跟从,“色别为群,望之如云锦,”“又教舞马百匹,衔杯上寿”,尚马之风可见一斑。大诗人杜甫在其诗中也多次提到马,如送远:“带甲马天地,胡为君远行?亲朋尽一哭,鞍马去孤城。”在中国历史上的汉、唐两代,马的形象塑造达到了顶峰。汉马特别厚重,像山一样稳,制作手法上大刀阔斧,遗貌取神,着重于气势,这从汉画像石上和大将霍去病墓前看到的马尤为显着。唐马俑,较之汉代马而言,显得轻松愉快,但又不失凝重之感。在艺术风格上,它不像

14、汉马那样“气势雄大”,也不像魏晋南北朝乃至隋时期所风行的清瘦俊秀,它饱满圆浑而不流于臃肿,华美富丽又不流于庸俗,装饰品虽多,而外形仍然清晰明快,结构分明,比例准确,极富艺术的概括力。三彩马的动态丰富,变化多样,有的腾空奔驰,有的缓步徐行,有的昂首嘶鸣,有的低头啃蹄,有的追逐戏耍,给人以力量的象征和一种浪漫、活泼的感觉。典型国宝解析这种类型的器物是唐代特有的一种器式。它通体施黄绿釉彩,口部为喇叭状,鼓腹、平底。以龙首为流,柄呈龙尾状,从口沿经腹部到壶柄,以一条长龙作为环绕的装饰。壶的腹部,一前一后都堆着贴花,左右堆贴着团龙图案,这也是唐三彩的一种器型。唐三彩的胎为白色,为了不使胎色影响釉色,有时

15、需要在胎的表面施加一层白度较高的化妆土,在这类器物的露胎部常可见到这些白色化妆土。唐三彩有手制、轮制、模制、雕塑、粘贴等成形手法。施釉是釉直接上在陶胎上,含有不同着色剂的釉浆在胎面巧妙组合,在烧制的过程中,因为釉 彩色釉陶贴花龙首执壶(唐)的流动,各种不同的色釉相互渗透,最后形成了五彩斑斓的色彩。唐三彩的上釉手法有多种,如点彩、贴花、涂彩、印花、刻花等。贴花是这只执壶的一个重要装饰特点。这种方法是在器胎干后,用印模印出浮雕状的图案薄片,然后把它贴在陶瓷的胎体上。贴花一般在施釉、入窑前进行,后来也有烧成后再贴花的。烧成后贴花露出胎色,呈红褐色,称露胎贴花。历史意义唐三彩这一种工艺品的特点,它有中

16、西文化的交流特点在里面,这个造型是鸡头器皿,从现在的考证它当时是西域国家甚至中东国家的一种盛酒用的器皿,但在中原地区把它作为一种工艺品来制作,并且从人们的使用中可以看到当时中西文化的交流。唐三彩是唐代陶器中的精华,在初唐、盛唐时达到高峰。安史之乱以后,随着唐王朝的逐步衰弱,由于瓷器的迅速发展,三彩器制作逐步衰退。后来又产生了辽三彩、金三彩、但在数量、质量以及艺术性方面,都远不及唐三彩。艺术魅力随着社会的进步,复制和仿制工艺的不断提高,唐三彩的品种也越来越多。洛阳人在传统唐三彩造型的基础上开发出了平面唐三彩,他们还将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更多更好的唐三彩作品。唐三彩作为传统的文化产品和工艺美术品,不仅

17、在中国的陶瓷史上和美术史上有一定的地位,而且它在中外的文化交流上也起到了相当得要的作用。唐三彩早在唐初就输出国外,深受异国人民的喜爱。这种多色釉的陶器以它斑斓釉彩,鲜丽明亮的光泽,优美精湛的造型著称于世,唐三彩是中国古代陶器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唐三彩马(现藏故宫博物院) 据考古界的挖掘,在丝绸之路、地中海沿岸和西亚的一些国家都曾经挖掘出来过唐代三彩的器物碎片。那么这种文化传流到国外也对他们的陶瓷业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包括在日本和朝鲜。日本奈良时期曾经仿制中国的三彩制作出来过三彩器物,当时被称为奈良三彩,朝鲜的新罗时期也仿造中国的三彩制作过三彩的器物,叫新罗三彩。正因为唐三彩有如此的魅力,随着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国际、国内市场的开放,喜爱收藏唐三彩的人越来越多。唐三彩的复制和仿制工艺在洛阳己有上百年的历史了,经过历代艺人们的研制,使洛阳唐三彩的工艺技巧艺术水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唐三彩的制作工艺也得以继承和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