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学笔记(最全)(1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育学笔记(最全)(11页).doc(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发展(一)教育的概念(1)广义的教育: 所有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2)狭义的教育: 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二)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学制)的概念,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系统。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1)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与社会同一的人类早期教育,终于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教育。(2)制度化教育: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
2、寅学制”)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将学制制度全面实施。 随着学历社会的出现,制度化教育趋于成熟(3)非制度化教育 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代表人物:库姆斯的非正规教育思想、伊里奇的非学校化观念。 建构学习化社会的理想正是非制度化教育的重要体现。2、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二战后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
3、有利于国际交流。(三)教育发展过程1、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2、近代教育的变化(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3)教育的世俗化。(4)重视教育立法,倡导以法治教。(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的现代化第二节 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学的概念: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一)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学记:成书于战国后期,是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专著。(二)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1、教育学学科的建立 捷克的夸美纽斯: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4、。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夸美纽斯主张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 。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1)现代教育学之父: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代表作:普通教育学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来说,通常以1806年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为标志。赫尔巴特的贡献在于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被称为“科学教育学奠基人”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被看作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传统教育的目的是传授知识; 传统教育的特点是“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旧三中心)2、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美国教育
5、家杜威代表作:民本主义与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和改组,主张“在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杜威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他的这种主张被称为儿童中心主义。他认为教学是儿童通过亲身实践探索经验的过程。他强调的“三中心”是“学生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新三中心)第二章 小学教育第一节 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一、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普及性、基础性、强制性。第二节 小学教育的目的一、小学教育目的的意义与依据(一)教育目的的概念和意义 教育目的是人们对教育活动的一种设计。小学教育目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
6、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怎样的结果。 狭义:国家对在小学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1)教育目的的导向作用。(2)教育目的的激励作用。(3)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二)制定小学教育目的的依据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1)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教育目的。(2)不同的社会制度有不同的教育目的。(3)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也使教育培养的人各具特色。2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3人们的教育理想 二、我国小学教育目的表述(一)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基本精神 1999年6月,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
7、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决定中关于教育目的的表述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反映了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小学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1德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要求:(1)初步具有爱祖国
8、、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2)初步养成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认真负责、诚实、勤俭、勇敢、正直、合群、活泼向上等良好品德和个性品质;(3)养成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的行为习惯;(4)初步具有自我管理以及分辨是非的能力。2智育: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要求:(1)具有阅读、书写、表达、计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了解一些生活、自然和社会常识;(3)初步具有基本的观察、思维、动手操作和自学的能力;(4)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体育:授予学生关于健康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
9、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要求:(1)初步养成锻炼身体和讲究卫生的习惯;(2)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3)具有健康的身体。4美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要求:(1)初步具有广泛的兴趣和健康的爱美情趣。(2)培养审美能力。5劳动技术教育: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念和习惯的教育。要求:(1)初步学会生活自理;(2)会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3)养成爱劳动的习惯。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1、素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10、(1)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2)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3)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第一节 儿童身心发展概述一、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1、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代表人物是:孟子-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弗洛伊德-性本能 威尔逊-基因复制 格塞尔-成熟机制2、外铄论外铄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代表人物是:我国古代的荀子英国洛克:“
11、白板说” 美国华生:环境决定论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二、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3、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所谓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因此,教育活动要分析个体各方面发展的最佳时期,对症下药。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好“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第二节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三、学校教育及其作用 (一)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3学校
12、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二)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的特殊功能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四、个体在社会实践中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第三节 小学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的特殊任务一、童年期儿童发展的主要特征(一)童年期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1观察:常只注意一些新鲜的东西,而忽略主要的东西2注意:无意注意仍起着作用,注意力容易分散3记忆:主要方式是形象记忆。4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阶段
13、。5情感6自我意识:独立评价自己的能力相对较差(二)童年期儿童的学习特征1低年级儿童难以深刻理解学习的意义2学习动机是希望得到老师的称赞、父母的夸奖3学习兴趣与习惯: 低年级学生对学习的形式感兴趣,而对学习内容和结果的兴趣相对较弱,学习习惯也还没有完全形成,对学习的常规也缺乏足够的了解。4儿童对学习结果的重视随年龄而增强。二、小学教育的特殊任务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既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基础,也是个体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所以,小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打好基础,即要求学好语文、数学等学科,打好读、写、算的基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使小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自己的手和脑,运用自己的智慧与
14、体力,为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公民打下基础,为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打下基础。第四章 学生与教师第一节 学生一、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学生是权利的主体,享有法律所规定的各项社会权利: (1) 人身权:国家除了对未成年学生的人身权进行一般保护外,还对未成年学生的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荣誉权等进行特殊保护。(2)受教育权:受教育权是学生最主要的权利。包括受教育的平等权、公正评价权、物质帮助权等。第二节 教 师一、教师职业的性质和特点1、教师职业的性质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教师概念进行了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
15、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2、教师职业的特点:最大特点是职业角色多样化(1)传道者角色(2)授业、解惑者角色(3)示范者角色(4)管理者角色 (5)朋友角色(6)研究者角色二、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一)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条件。 (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2)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4)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二)广泛的文化素养1、各门学科的知识都不是孤立的,学科呈现综合化的趋势,教师必须适应这一趋势。2、正在成长中的小学生,兴趣广泛,求知欲强。(三)教育专业素养1敬业 敬业是使其他素养成为可能
16、的重要前提,也是使其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第一要素。2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1) 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观:要求教师对教育功能有全面的认识,对素质教育有全面的理解。 教育的功能从其作用对象上可以分为个体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教育功能在教育作用的性质上可以分为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亦称为积极功能与消极功能。教育功能从呈现形式上划分,可以分为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2)具有时代特征的学生观:全面理解学生的发展,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3)要具有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3掌握教育理论和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首先,是对所教知识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其次,是向学生传授知识
17、、施加影响的能力。(1)语言表达能力。教师的语言首先要求准确、明了、有逻辑性。其次是要求富有感情;有感染力。再进一步的要求是富有个性。(2)组织管理能力。4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第三节 学生和教师的关系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学校的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是在一定的师生关系维系下进行的。一、教学上的授受关系:教师处于教育和教学的主导地位。1、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2、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3、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二、人格上的民主平等关系1
18、、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2、严格要求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 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体现人格尊严;能够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在与教师的相互合作中获得成就感和价值体验,得到尊重与信任。 三、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的关系1、师生关系从本质上是一种人一人关系。2、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上、智力上的影响,更是思想上、人格上的影响。第五章 课程第一节 课程概述一、课程的一般概念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 课程,指课业及其进程;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我们所
19、研究的课程是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二、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社会、知识和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具体包括: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4、课程理论。建立在不同的教育哲学理论基础上的课程理论及课程的历史,对课程产生重要的结构性影响。(1)形式教育论与实质教育论的对峙(2)学科中心论、儿童中心论与社会中心论的分歧三、课程类型 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一)根据课程任务,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
20、的培养;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二) 根据课程的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通常以选修课和特色课的形式出现)。第二节 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概念 课程设计是指课程结构的编制,既包括课程体系结构整体的编制,也包括具体课程的编制 在我国,课程设计主要涉及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三个层次。二、课程计划(一)课程计划的概念 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做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和学科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二)课程计划的构成1教学科目的设
21、置 开设哪些学科是课程计划的中心。2学科顺序3课时分配4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三)课程计划编制的原则1合目的性2合科学性3合发展性三、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是一致的,没有课程计划就没有教学大纲,没有教学大纲也就使课程计划落空。(一)教学大纲的概念: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二)教学大纲对学校和教师的指导意义(1)教学大纲是国家对各门学科的教学提出的统一要求和具体规格,是国家对学校教学实行领导的一种重要工具。(2)
22、教学大纲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3)教学大纲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四、教科书 (一)教科书的概念 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根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科书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二)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原则第一,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第二,强调内容的基础性。第三,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必须注意到基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的适用性。第四,在教材的编排上,要做到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方法要求的统一。 第五,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第六,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第三节 我国小学课程一、小学阶
23、段课程的性质小学阶段的课程应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二、我国小学课程设计的原则1高度的科学性和高度的思想性的统一 2以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为最终目的 3适合小学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三、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一)加强综合性,突出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 (二)加强实践性,突出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 (三)加强弹性,体现课程的适应性 第六章 教学(上)第一节 教学的意义与任务一、教学的概念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二、教学的意义 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不仅是智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德育、体育、美育等的基本途径,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
24、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1认识的间接性 2认识的交往性 3认识的教育性二、教学过程的特点 (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1)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三)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四)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 三、教学过程的结构 1、引起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 3、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 5、检查知识 第七章 教学(下)第一节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一、我国目前小学教学原则及运用1、直观性原则:2、
25、启发性原则:3、巩固性原则:4、循序渐进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二、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2)谈话法:(3)讨论法:(4)演示法:(5)练习法:第二节、教学组织形式一、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 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制和道尔顿制等。(一)个别教学制 优点:因材施教 缺点:速度慢、效率低,只能适应学生人数不多且教学内容比较简单的情况,带有“师徒相授”的性质。 (二)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优点:效率高 缺点:不利于因材施教、发展
26、个性 (三)分组教学制分组教学,就是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 主要类型有:能力分组、作业分组、学科分组等。优点:便于因材施教;组内同质性高,便于灵活解决教学中的问题。缺点:一是很难科学地鉴别学生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在对待分组教学上,学生、家长、教师的意愿常常与学校的要求相矛盾;三是分组后造成的副作用很大二、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是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二)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点:(1)有严格的制度来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和提高到一定质量。(2)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3)有利于系统知识的传授。(4)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5)学习的集体性使得学生可与教师、同学
27、之间进行多向交流,相互影响,相互启发和相互促进,从而增加信息来源或教育影响源。(6)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三、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教学工作以上课为中心环节。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备课、上课、作业的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等。 (一)备课1备课的意义 上好一堂课首先要备好课,这是先决条件,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2备课的要求 第一,做好三方面的工作。(1)钻研教材:包括钻研教学大纲、教科书和阅读有关的参考书。学大纲是教师备课的指导文件。教科书是教师备课和上课的主要依据。(2)了解学生。(3)设计教法。第二,写好三种计划。(1)学期教学进度计划:(2)课题计划:(3)课时计划:即教案。2、
28、一堂好课的标准 (1)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2)正确的教学内容。(3)恰当的教学方法。(4)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和整洁的板书。(5)有组织严密的教学过程 (6)热烈的教学气氛 (三)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四)课外辅导第三节 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一、学生学业评价的方法(一)观察法观察法是直被评价者的最好方法。(二)测验法测验法主要以笔试进行,是考核、测定学生成绩的基本方法。1、测验的质量指标:信度、效度、难度与区分度。2、测验的种类(1)论文式测验。(2)客观性测验。(3)问题情境测验。(4)标准化测验。(三)调查法 (四)自我评价法第八章 德育第一节 小学德育概述一、什么是德育 德育是思想教育、政
29、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 ,而不是道德教育的简称或政治教育的代名词。 二、小学德育的意义(一)小学德育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和保障(二)小学德育是儿童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三)小学德育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奠基工程和未来保证 第二节 小学德育的目标与内容(三)小学德育 1小学德育的定义小学德育是学校德育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是针对儿童的思想品德所进行的教育活动。2小学德育的特点(1)小学德育的基础性。 (2)小学德育的奠基性。第三节 小学德育过程一、小学德育过程的特点(一)德育过程是一个促使儿童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1学生品德的构成要素知,即道德认识,儿童对一定社会政治观点、思想观点、道德关
30、系及其理论、规范的理解和看法 情,即道德情感,对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 意,即道德意志,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 行,即道德行为,人的思想品德的一个重要外部表现,是衡量儿童认识与修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2知、情、意、行四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对学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同时要注意德育过程的多开端性和针对性。多开端性的主要原因:首先,知、情、意、行具有的相对独立性为每一具体过程的多种开端提供了可能性。其次,受教育者在思想水平的形成过程中,其知、情、意、行的发展方向和水平经常处于不平衡状态。(二)德育过程是一个促使儿童品德结构不断建构完善的过程 所谓品德
31、结构就是指儿童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水平,表现为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的高低。(三)德育过程是一个多种因素互动、反复且长期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从而推动小学生品德的成长。这些因素应包括遗传、环境、教育的影响、学校、家庭、社会的不同作用以及学生实践形式等(四)德育过程是一个儿童自我教育能力逐步提高的过程1自我教育能力在德育中的作用 德育的任务就在于把青少年学生从缺乏道德经验与能力、依赖性较强的孩子逐步培养成为具有自我教育能力,能独立自主地待人接物的社会成员。2自我教育能力的构成要素:由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构成。 自我评价能
32、力是进行自我教育的认识基础,自我调控能力是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自觉调节控制自己思想与行为的能力。 3自我意识与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规律 从以“自我为中心”发展到“他律”,再从“他律”发展到“自律”。第四节 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一、我国小学德育的主要原则(一)导向性原则: 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二)疏导原则: 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三)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四)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五)因材施教原则: 二、德育的方法 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
33、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它包括教育者的施教传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修养方式。 (一)说服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 (二)榜样法: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 (三)锻炼法: 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良好品德的方法。锻炼包括练习、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等。(四)陶冶法: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五)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 表扬奖励:当学生的行为得到老师的表扬或奖励时,他就会按照这种方式继续行动。在感情上,他会更信赖老师,也会更加
34、自信,产生积极向上的愿望。 第九章 班主任工作第一节 班主任工作概述一、班主任的职责与任务小学班主任的职责是对全班学生的德、智、体等方面的发展全面负责 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具体任务如下:(一)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二)教育学生努力学习(三)指导学生课外、校外生活和活动 (四)管理班集体,指导少先队工作(五)协调各任课教师的工作第二节 小学班主任的主要工作一、小学班主任的常规工作(一)了解学生班主任了解学生一般采用以下四种方法: (1)观察法:班主任了解学生的主要方法 (2)谈话法。(3)书面材料和学生作品分析法。 (4)调查访问:可分为综合调查和专题调查。(二)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
35、节 (三)建立学生档案 (四)个别教育 (五)班会活动 (六)协调各种教育影响 (七)操行评定:操行评定一般采用评语方式。 (八)写好工作计划与总结三、班集体的培养(一)班集体必须具备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1)明确的共同目标。 (2)一定的组织结构。(3)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 (4)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二)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第十章 课外活动第一节 课外活动概述一、课外活动的特点(1)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自愿选择性(2)课外活动内容和形
36、式的灵活多样性(3)学生在课外活动组织上的自主性二、课外活动的任务与作用 课外活动是实现教育目的,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培养开拓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它的任务在于根据学生的特点组织和指导学生的课余生活,积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独创性。(一)充实学生的生活,扩大学生活动领域,密切学生与社会的联系(二)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特长(三)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探索意识和创造才能第二节 课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一、课外活动的内容(一)科技活动 (二)学科活动 (三)文学艺术活动 (四)体育活动(五)社会活动 (六)传统的节假日活动二、课外活动的形式(一)群众性活动 (二)小组活动:是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 (三)个人活动:个人活动是课外活动的基础第三节 课外活动的指导一、开展好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一)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二)活动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三)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二、小学课外活动计划的制订与实施(一)小学课外活动计划的制订 制订小学课外活动计划,既要考虑小学课外活动的一般规律与特点,又要考虑上级机关有关的指示建议和本校的实际情况。(二)小学课外活动计划的实施1做好计划实施的发动工作 2加强计划实施中的检查与指导 3搞好计划实施的总结工作-第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