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历史新课程改革的认识和体会(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历史新课程改革的认识和体会(2页).doc(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对历史新课程改革的认识和体会摘要:为了适应历史新课程改革,就必须更新教师教育观念,积极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师自身素质,逐步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的转变。但在新课改革中也出现了一些诸如课程资源配备,学生基础弱、水平参差不平,升学等实质性的困难。关键词:课程改革 教育观念 学生主体 教学方式新课程改革在我市已进行了好几个年头了,新课程改革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既是一种严峻的考验,也是一种全新的挑战。本人作为一名多年在教学一线的中学历史教师,积极参加新课程改革各项教研活动,对这几年的新课程改革有一些初步的认识和体会,下面就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认识和体会。一.更新教师教育观念,尽快适应课标要求为了适
2、应新形势下的新课程改革,必须认真学习领会有关新课改的文件精神,掌握课改的主动权。要求历史教师积极参加新教材培训,并认真学习历史课程改革各项文件,在教学过程中仔细研究新教材。课改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任务,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在这种形势下,我们不能徘徊、犹豫,也不能消极地等待、观望。我们只能积极的面对课改,研究课改,适应课改。所有教师都必须清楚的认识到,在课改面前我们没有退路。不能积极应对,就必然要落伍,甚至被淘汰。须知,无论如何,都只能是我们适应课改,而不是课改适应我们。如果我们在教育观念上没有改变过来,即使使用了新课程标准、新教材、新方法也达不到预期效果,所以我们必须改变教育观念,不
3、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研究,对自己的知识进行重组。认真学习研究新课标,掌握课改的制高点。新一轮课改,大家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课改没有现成的经验,更没有捷径。课程标准就成为我们进行课改新遵循的最主要依据。吃透课程标准,就等于掌握了课改的制高点。面对不同的教材版本,课标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摒弃传统教学中落后的做法。课改新形势下,我们更多关注的不是如何教教材,而是如何用教材教。二、加强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今天的学校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扎实地掌握现代化知识,更要提高素质,发展学生个性。关注学生的发展已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新课程要求教师不能把自己局限在教材、教参和题海中,我们常说的要给学生一杯水
4、,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现在教师有一桶水已经行不通了,应该要有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取之不尽的源泉,那就必须加强教研,提高自身素质,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方面。首先,加强集体备课,发挥集体力量。新课程下教学方式的改变呼唤着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教师掌握的相关教育知识和技能不再是以知识形态,而是以行为方式来呈现。课堂教学是展现教师专业水平的最佳场所,一些实践性的、无法预见的、从未见过的教学情境对教师是一种强大的激励力量,这些情境所表现出来的一般性和偶然性的联系能够在教师那里不断形成新的专业知识或技能。但是,由于教师本身素质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差异,所以我们认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需要加强集体备课。其次,加强同伴的交
5、流与互助。今天的历史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包括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人文、地理、道德等相关内容,涉及面广,单靠教师个人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为了改变和克服教学研究中“单打”现象,这需要我们教师去互相学习,共同研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同伴互助的方式有多样,如集体备课、教学开放周、以老带青、结对子等。再次,请进来,走出去,多与兄弟学校交流。对新的课程标准,不同的学校可能有不同的认识和经验,通过互相交流,可以提高自己的认识,更好的吃透课标,吃透教材,可以增加教学经验。三、以学生为主体,逐渐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历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没有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就谈不上历史教学改革,在历史教学
6、中要关注学生生活世界和学生的发展需求出发,着眼于学生潜能的挖掘与提升,重视多种学习方式的运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不是在外来压力下被迫进行学习,而是有自觉学习的愿望和积极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及学生的学习准备有效的激励与指导,使学生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实践,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全面实现教学目标。我在上决定美利坚命运的内战一课时,肯定要讲到北方战胜南方的原因,课文中介绍得不是很详细,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前先布置学生上网或上图书馆查些北方战胜南方原因有关材料,并交待看谁查得更多准确的答案,上课时要提问
7、。由于准备充分,上这个问题时,学生们都抢着回答:有的同学说北方人口远远大于南方;有的同学说北方土地面积比南方大;有的同学说北方工商业比南方发达;有的同学还学会归纳,战争相对北方是正义的,是为了废除黑人奴隶制而战,而南方是为了保存黑人奴隶制,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是非正义的,所以北方一定会战胜南方等,最后我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总结。很明显通过这种方式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的主体性也得到了体现。通过分组活动彼此合作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灵活的组织方式会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当学生对一个问题认识模糊时,当阐明一个问题需要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时,把问题交给学生,让他们
8、自由讨论,各抒己见,共同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论。在上第一次燃遍全球战火一课时,提出如没有“萨拉热窝事件”就不会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吗?为什么?把全班分为两个小组,一组答案是不会,因为“萨拉热窝事件”导致了一战的爆发,是导火线,如果没有它德、奥就没理由挑起战争。另一组是会,因为一战有其爆发的根本原因,原因就是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为了重新瓜分世界领土,就算没有“萨拉热窝事件”,德、奥同样会找到其它借口挑起战争的。通过激烈讨论,畅所欲言,深入探讨,彼此交流,课堂气氛活跃,学习兴趣浓厚,锻炼了学生雄辩的口才,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发展了学生的个性,也学会在生活与学习中的相互合作。最
9、后教师进行总结,揭示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通过比较等探究学习方法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历史,比较好的一种方法是比较法。所谓比较法,就是在历史教学中,通过对不同时间、空间条件下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及历史人物进行比较,找出异同,发现本质,探寻历史发展的共同规律和特殊规律,譬如在上九年级历史武士领导的社会变革一课中,学习日本明治维新改革相关内容时,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本目的知识点,然后回忆中国史的戊戌变法与之比较。日本明治时期的改革与中国戊戌变法的改革有什么异同?学生继续总结出来的是两次改革发生的社会背景都是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改革的性质都是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然后我继续设置比较环境,
10、为什么日本的改革成功了而中国的改革却失败呢?学生在不断学习的过程,逐渐学会从背景,经过,结果等大致重要的几个方面来了解历史,从日本的改革派与中国的改革派有无实权,是否发动群众等方面来看待问题。通过比较,从历史现象中区分出异同,挖掘历史表象中蕴藏的规律。以上是本人对初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初步认识与体会,但在这轰轰烈烈的课改中本人也遇到些困难。新课改的一个重要前提是需要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做支撑。虽然现在政府已给我们配了电脑室、多媒体教室,但作为一个边远山区的学校,连象样的实验室也没有,图书馆摆设的也是十几年前的书,也没有音乐器材,更不用说科技馆、游泳池了。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新的课改将成为无米之
11、炊,再美好的设想也难产生实际的教学效果;由于学生的基础太弱,水平参差不平,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只能停留在形式上,要落到实处,真可谓是难上加难,往往一个问题还未探讨成功,一节课就过去了;再有学生的成绩不能差,而且学生的其他方面的能力更不能丢。否则,只有成绩上去了,却不懂如何做人,如何生活,最后,那一大堆成绩有何用?可成绩又很重要,直接关系到我们教师的生存,常出现“教了一大片,考了一点点”,学校要质量,社会要影响,学生要月亮,家长要凤凰,这就更要求我们教师要有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取之不尽的源泉。总之,新课改就像每项新物一样,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挫折,这更要我们抛开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积极去探索。-第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