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必背古诗词注解(5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必背古诗词注解(51页).doc(5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小学生必背古诗词注解1、长歌 行 汉乐府 qng qng yun zhng ku 青 青 园 中 葵 , zho l di r x 朝 露 待 日 晞 。 yng chn b d z 阳 春 布 德 泽 , wn w shng gung hu 万 物 生 光 辉 。 chng kng qi ji zh 常 恐 秋 节 至 , kn hung hu y cu 焜 黄 华 叶 衰 。 bi chun dng do hi 百 川 东 到 海 , h sh f x gu 何 时 复 西 归 ? sho zhung b n l 少 壮 不 努 力 , lo d t shng bi 老 大 徒 伤 悲
2、。 题解:此诗选自汉乐府。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朝廷音乐机构,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地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后人通称之为“汉乐府”。之后,乐府也便成了一种体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本诗是其中一首。 注词释义: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 晞:晒干。 阳春:生长茂盛。 布:散布,洒满。 德泽:恩泽。 焜黄:枯黄。颜色衰老的样子。 华:同“花”。 衰:为了押韵,这里可以按古音读作cu。 徒:白白地。 古诗今译:园中有碧绿的葵菜,晶莹的朝露在阳光下晒干。春天把幸福的希望洒满了大地,所有生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生机。只担心瑟瑟的秋天来到,树叶儿枯黄而漂落百草凋零衰亡。千万条大河奔腾着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
3、才能重西流?少年时不努力,到老来只能是空空悔恨了。 名句赏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本诗借物言理,以园中青青的葵菜作比喻。其实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因为它们都怕秋天很快地到来,深知秋风的厉害。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一个人少年时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努力学习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之时后悔也来不及了。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努力向上,牢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警训,催人奋进。 2、七步诗曹 植 zh du rn du q 煮 豆 燃 豆 萁 , l ch y wi zh 漉 豉 以 为 汁 。
4、 q zi f xi rn 萁 在 釜 下 燃 , du zi f zhng q 豆 在 釜 中 泣 。 bn sh tng gn shng 本 是 同 根 生 , xing jin h ti j 相 煎 何 太 急 。 作者背景:曹植(192-232),字子建,曹操第四子,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著名诗人。少年时就很有才华,得到曹操的喜爱,因此受到他的哥哥曹丕的猜忌,后来郁郁而死。他的诗语言精练,词采优美,是建安时期的代表诗人。 注词释义:釜:古代的炊具,相当于现在的锅。 萁:豆秆。 漉:过滤。 豉:豆豉。用煮熟的大豆发酵后制成,有咸、淡两种,供调味用。 古诗今译:煮豆子燃烧的是豆秆,过滤豆
5、豉做成了豆浆。豆秆在灶下焚烧,豆子在锅里哭泣。本是生在同一根上,煎熬我何必这么着急! 名句赏析:“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和曹植本是亲兄弟,曹植少年时就很聪明,能出口成章,下笔千言。曹丕当了皇帝以后,怕曹植威胁自己的地位,想迫害曹植,有一次让曹植在七步之内做成一首诗,否则就把他处死。曹植应声而起,没走到七步就做好了这首诗。曹植把自己比喻成锅里的豆子,把曹丕比喻成锅下面的豆秆。豆子和豆秆本来是生长在同一根上,现在豆秆却在锅下面燃烧,煎熬锅里的豆子,而锅里的豆子无力反抗。曹植用这个比喻,暗指曹丕我与你是亲生兄弟,应该是骨肉情深,真诚相至,但现在却是骨肉相残,表达了内心的悲愤。相传曹丕听了面
6、有惭色。这首诗比喻贴切,用语巧妙,通俗易懂而又含义深长。 3、敕勒歌北朝民歌 ch l chun yn shn xi 敕 勒 川 , 阴 山 下 。 tin s qing l lng gi s y 天 似 穹 庐 , 笼 盖 四 野 。 tin cng cng y mng mng 天 苍 苍 , 野 茫 茫 , fng chu co d xin ni yng 风 吹 草 低 见 牛 羊 。 作者背景:相传这是北齐人斛律金所唱的敕勒民歌。这首歌原为卑语,后被翻译成汉语。敕勒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居住在今山西北部和内蒙古南部一带。 注词释义:川:指平原。敕勒川,大概因敕勒族居住此地而得名
7、。 阴山:阴山山脉,起于河套西北。横贯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偏西一带。 穹庐:游牧民族所住的圆顶帐篷。即今蒙古包。 野:为了押韵,此处也可以按古音读作y。 见:同“现”, 这里不读jin。 古诗今译:辽阔的敕勒川在阴山脚下。天空像一座巨大的帐篷,笼盖了整个原野。苍天辽远空旷,草原一望无际,微风吹倒了牧草,露出了藏在草中的牛羊。 名句赏析“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是一首北齐所唱的民唱,它唱出了草原的辽阔和牛羊的繁盛,唱出了大草原的壮美景色。前两句,写敕勒川的位置。把天比作穹庐,非常贴切,同时又让我们想起游牧民族的圆顶帐篷和他们的生活;后两句,用“天苍苍”和“野茫茫”形容草原上的所见,给
8、人以无限辽阔的感受。而“风吹草低”一句,写出了草原上水草的茂盛和牛羊的肥壮,又把整个画面变成了一幅天人和谐的人文图景,生动异常。语言简练质朴,音调雄壮,风格明朗豪放,雄浑天成,是描写草原风光的千古绝唱。 4、咏 鹅骆宾王 鹅 , 鹅 , 鹅 , q xing xing tin g 曲 项 向 天 歌 。 bi mo f l shu 白 毛 浮 绿 水 , hng zhng b qng b 红 掌 拨 清 波 。 作者背景:骆宾王(约640-684),唐代诗人,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人小受过良好的教育,少年时就有诗名,擅长七言歌行和五言律诗,是“初唐四杰”之一。 注词释义:咏鹅:用诗词来赞美
9、鹅。 项:颈的后部。这里代指脖子。 拨:划。 古诗今译:鹅,高昂着头颈朝着天,唱着歌。白色的羽毛悠悠浮动在绿水上,红色的鹅掌划动着清清的水波。 名句赏析 据说这首小诗是骆宾王七岁时所作。头一句三个鹅字,写出了孩子们初见鹅时的惊喜。接下来的三句话,写活了鹅的神态。那一群白鹅悠闲地游来,正昂着颈高叫着,像是在谈天,像是在以唱,更像是在向天歌唱。它们在水中游来游去,洁白的身体浮在绿水中,红红的鹅掌向后轻轻拨动着清清的河水,荡起一片涟漪。这是一幅多么轻松、快乐、自由,多么纯真美丽的画面啊!这是孩子们眼中的世界,是他们认识生活的开始,尤如小鸟冲向大自然,多么欢畅。它让我们体会到了童心的童趣,纯洁了我们的
10、心灵。 5、回乡偶书贺知章 sho xio l ji lo d hu 少 小 离 家 老 大 回 , xing yn w gi bn mo cu 乡 音 无 改 鬓 毛 衰 。 r tng xing jin b xing sh 儿 童 相 见 不 相 识 , xio wn k cng h ch li 笑 问 客 从 何 处 来 。 作者背景: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字季真,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年青时就因为诗文写得好而闻名。为人狂欢,与李白、张旭等合称“饮中八仙”。他的诗清新疏朗而富有机趣,以回乡偶书、咏柳等传诵最广。 注词释义:偶书:偶然写出来的。 鬓:耳边的头发。 衰:古音
11、读作cu。指鬓发稀疏、斑白。 古诗今译:小时候我离开了家乡,到老年才回来,家乡的口音没有改变而鬓发却已斑白。孩子们看见我却没有人认识我,笑着询问我是从哪里来的。 名句赏析“乡音无改鬓毛衰” 这首诗看似平淡,却内蕴丰富。前两句写游子重回故乡,淡淡的叙述中含有不可言说的兴奋和激动,诗人置身于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之中,一路走来,心情颇不平静:当年离家,风化正茂;今日返归,鬓毛疏落,不禁感慨系之。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让;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年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
12、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了。全诗就在这有问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以如此简短的语言写出了所有游子的共同感受,这就是本诗千百年引起人们心灵震颤的重要原因。 6、咏 柳贺知章 b y zhung chng y sh go 碧 玉 妆 成 一 树 高 , wn tio chu xi l s to 万 条 垂 下 绿 丝 绦 。 b zh x y shu ci ch 不 知 细 叶 谁 裁 出 , r yu chn fng s jin do 二 月 春 风 似 剪 刀 。 作者背景:见回乡偶书的作者背景。 注词释义:咏:歌唱,赞美。 碧玉:既指绿色的玉石,又指古代年轻貌
13、美的少女。 妆:打扮。 绦:丝带。 古诗今译:像碧玉一样打扮成的高高柳树,千条万缕的柳枝都垂下了绿色的丝条。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恰似剪刀。 名句赏析“二月春风似剪刀。”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深深地抓着了垂柳的特征,在诗人的眼中,它似美女的化身。高高的树干,就像她亭亭玉立的风姿,下垂的柳条,就像她裙摆上的丝带。在这里,柳就是人,人就是柳,两者之间仿佛没有什么截然的分别。而且“碧玉”也有双关的意义。既在字面上与柳树的翠色相合,又指年轻貌美的少女,与下面的“二月春风”恰相呼应这是早春的垂柳,还未到夏秋之际亭亭如盖、树荫清圆的时候。然而,更妙的以下两句:
14、“不知细叶谁载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贺知章之前,有谁想过春风像剪刀?把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由无形化为有形,它显示了春风的神奇灵巧,并使咏柳成为咏物诗的典范之作。 7、凉州词王之涣 hung h yun shng bi yn jin 黄 河 远 上 白 云 间 , y pin g chng wn rn shn 一 片 孤 城 万 仞 山 。 qing d h x yun yng li 羌 笛 何 须 怨 杨 柳 , chn fng b d y mn gun 春 风 不 度 玉 门 关 。 作者背景:王之涣(668-742),唐代诗人。字季陵,晋阳(今山西太原)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他的诗以描
15、写边疆风光著称,并多被当时乐工传唱。代表作有凉州词、登鹳鹊楼等。 注词释义:凉州词:又名凉州歌,唐代传唱于凉州的乐曲名。凉州,在今甘肃武威。 仞:长度单位。古时七尺或八尺为一仞。万仞,形容极高。 羌笛:古时西北少数民族所吹的一种管乐器。 杨柳:指折杨柳曲调。 何须:何必。 度:经过。 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是唐时通往西域的要路关口。 古诗今译:奔腾的黄河就来自云端,一座孤城外是万仞高山。吹羌笛的就不要怨杨柳不绿,春风从来未到过玉门关。 名句赏析“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首诗,描写了壮阔苍凉的边塞景物,抒发了守卫边疆的将士们凄怨而又悲壮的情感。诗的首句写自下而上对黄河的远眺,次句
16、写边塞环境的险恶,两句合在一起,用大笔写意的手法,渲染刻画了边塞风光的雄奇苍凉和边防战士们生活环境的艰苦恶劣。后两句笔锋一转,引入羌笛之声。折杨柳送别本是唐人风习,羌笛吹奏的折杨柳曲词更能引起思乡的离愁。可如今在这玉门关外,春风不度,想要折一枝杨柳聊寄别情也不可能,这怎能不让人更感悲伤。全诗表现了盛唐诗人悲凉慷慨的精神风貌。 8、登鹳雀楼王之涣 bi r y shn jn 白 日 依 山 尽 , hung h r hi li 黄 河 入 海 流 。 y qing qin l m 欲 穷 千 里 目 , gng shng y cng lu 更 上 一 层 楼 。 作者背景:见凉州词作者背景。 注
17、词释义: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浦州(今山西永济)西南的黄河边上。 尽:落下。 欲:想。 穷:尽。 更:再。 古诗今译: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如果要想遍览千里风景,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名句赏析“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那是一个日落的傍晚,诗人登上鹳雀楼,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一轮落日,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中渐渐西沉;而黄河自远方奔腾而来,又滚滚地向大海奔去。诗的前两句一写天空,一写河流,有静有动,从大处写起,笔笔入神,真是景象壮阔,气势不凡。诗写到这里,虽只两句,似乎笔力已尽。谁想作者却又翻空出奇,把读者带入更高的境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人并不满足于对眼前景物的流连,还想
18、探究更远的景色,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不断进取的精神。 9、春 晓孟浩然 chn min b ju xio 春 眠 不 觉 晓 , ch ch wn t nio 处 处 闻 啼 鸟 。 y li fng y shng 夜 来 风 雨 声 , hu lu zh du sho 花 落 知 多 少 。 作者背景: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他的诗淡雅清新,多写田园隐逸生活。和王维齐名,同为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家。主要作品有春晓、宿建德江等。 注词释义:眠:睡觉。 闻:听见。 啼鸟:鸟鸣。 夜来:昨夜。 古诗今译:名句赏析“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春天是美丽的,有醉
19、人的花香,有迷人的风景。但更能打动诗人的却是那喧闹的春声。当诗人在春睡中醒来,首先听到的就是鸟的啼叫。这“处处”都可听到的清新婉转、此起彼落、远近应和的鸟鸣声声,是春天带给诗人的欢乐。同时,更令作者痴迷的昨夜里的一场春雨。在那静谧的春夜里,纷纷洒洒的春雨会给人多少如烟似梦般的想象,而那落红片片、绿意浓浓的雨后的春日清晨又该是多么的清新美丽,生动活泼。诗人就这样用最为平易浅显的语言,为我们描写了一个自然天成的美的世界,又如同一股清泉流入我们心田,沁人心脾,使人陶醉。 10、宿建德江孟浩然 y zhu b yn zh 移 舟 泊 烟 渚 , r m k chu xn 日 暮 客 愁 新 。 y k
20、ung tin d sh 野 旷 天 低 树 , jing qng yu jn rn 江 清 月 近 人 。 作者背景:见春晓的作者背景。 注词释义:建德江: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的一段江水。 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旷:空旷。 江清:江水清澈。 古诗今译:行船停靠在烟雾迷茫的江中沙洲,日落黄昏时旅途的愁思愈来愈深。茫茫旷野里低垂的天幕比树还低,江水清清一轮明月离人很近。 名句赏析“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此诗写旅途愁怀,构思巧妙。起句“移舟泊烟渚”点题,写小船停靠在建德江中的小沙洲边准备住宿。第二句“日暮客愁新”写诗人此时此刻的心情。一个“新”字,让人觉得原来诗人本有无尽的旧愁,今日
21、在此停泊,又生出更浓的新愁。这就奠定了全诗的抒情基调。但新愁何在,作者没有明说,却给我们描写了一幅生动的江边日暮风景:茫茫旷野,天幕低垂,似要笼罩一切;清清的江水中,只有一轮明月,在舟边荡漾。在这茫茫四野、悠悠江水中,惟有明月来陪伴孤独的游字。明月让他获得了慰藉,也使他平添了更多的新愁。“愁”是诗眼,全诗围绕“愁”字显示着作者高超的艺术构思。 11、凉州词王 翰 p to mi ji y gung bi 葡 萄 美 酒 夜 光 杯 , y yn p p m shng cu 欲 饮 琵 琶 马 上 催 。 zu w sh chng jn m xio 醉 卧 沙 场 君 莫 笑 , g li zh
22、ng zhn j rn hu 古 来 征 战 几 人 回 ? 作者背景:王翰(生卒不详),唐代诗人。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性格豪放,能文善诗。与后来的大诗人杜甫很有交情。他的诗流丽畅达,七绝凉州词是流传很广的名篇。 注词释义:凉州:今甘肃河西走廊一带,是戍边的要地。 葡萄美酒:指西域盛产葡萄,可酿制美酒。 夜光杯:传说中用白玉做成、夜间能发光的酒杯。这里泛指珍贵精美的酒杯。 催:催促。 沙场:旷沙平野。后多用来指战场。 古诗今译:甘醇的葡萄酒装满了夜光杯,刚准备喝时马上传来琵琶的促催声。我醉倒在沙场上你不要见笑,自古以来出征打仗的有几个人还能回来? 名句赏析“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
23、琶马上催。” 这首诗没有直接描写战争场面的险恶,也没有具体叙述边疆生活的艰苦,而是从出生之前的饮酒写起。开篇第一句就充分写出了地方特色。甘醇的美酒,精致的酒杯,表明了美好的生活象征着生命的珍贵。但是,这次痛饮之后,就要奔赴战场,立即面临生死的考验。而从古到今,真正能从残酷的战争中活着回来的又有多少人呢?难怪他们要一醉方休。诗中以生活的美好与战争的残酷做对比,抒发了人生感叹,尽管这首诗的格调是悲壮苍凉的,但不悲观绝望;诗人对生活充满热爱,对死亡并不畏缩,“醉卧沙场”一语尤其显示出豪迈的气概。 12、出 塞王昌龄 qn sh mng yu hn sh gun 秦 时 明 月 汉 时 关 , wn
24、l chng zhng rn wi hun 万 里 长 征 人 未 还 。 dn sh lng chng fi jing zi 但 使 龙 城 飞 将 在 , b jio h m d yn shn 不 教 胡 马 度 阴 山 。 作者背景:王昌龄(698-757),唐代诗人。字少伯,亦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他的诗激昂慷慨,深挚凝练,表现军队生活的边塞诗尤其感人。他特别擅长写七言绝句,出塞、从军行是著名的代表作。 注词释义:龙城飞将:龙城,即卢龙城,是李广驻军的地方,在今河北省卢龙县。汉代名将李广,勇敢善战,被匈奴人称为“汉之飞将军”。这里指扬威北方边地的名将。 胡马:这里指匈奴的军队。 但使
25、:只要。 阴山:阴山山脉。西起河套,绵亘于内蒙古自治区。汉时匈奴常由此入侵中原。 古诗今译:还是秦时的明月和边关,万里出生的将士们仍未归还。只要汉代的飞将军李广还在,决不能让敌人军队越过阴山。 名句赏析“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与很多边塞诗尽力描写战争生活的艰苦险恶所不同,这首诗着重表现的是对敌人的蔑视;是对国家的忠诚,是一种勇往超前、无所畏惧的英雄主义气概。前两句写皎洁的明月和雄伟的城关,既引起了人们对历史上无数次侵略战争的回忆,又是今天将士们驰骋万里、浴血奋战的历史见证。后两句用汉代的名将李广比喻唐代出征守边的英勇将士,歌颂他们决心奋勇杀敌、不惜为国捐躯的战斗精神。这首诗由古到
26、今,有深沉的历史感,场面辽阔,有宏大的空间感。字里行间,充满了强烈的爱国精神和豪迈的英雄气概。 13、从军行王昌龄 qng hi chng yn n xu shn 青 海 长 云 暗 雪 山 , g chng yo wng y mn gun 孤 城 遥 望 玉 门 关 。 hung sh bi zhn chun jn ji 黄 沙 百 战 穿 金 甲 , b p lu ln zhng b hun 不 破 楼 兰 终 不 还 。 作者背景:见出塞的作者背景。 注词释义:青海:地名,在今青海湖。 雪山:指祁连山,常年积雪。 玉门关:在今甘肃玉门,是唐代的边疆重镇。 破:击败。 楼兰:汉代西域的鄯善
27、国,在今新疆鄯善东南一带。西汉时楼兰国王勾结匈奴,多次杀害汉朝使臣。这里借指侵扰唐朝西北地区的敌人。 古诗今译: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塞外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还。 名句赏析“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前两句描写了青海的阴云滚滚,遮天蔽日,连绵千里的雪山也因此而暗淡无光了。这里用了一个“暗”字十分准确地表现了云块的广大、云层的厚重,从而隐喻着边疆生活的艰苦和战场拼杀的凶险。守卫边疆的将士挺立在孤城上,警惕地遥望着四周。一个“孤”字衬托出形势的严峻和将士的英勇。后两句具体地写出战士们的险恶处境,仅仅战场的风沙已经足以穿透将士的铠甲,
28、而无数次战斗中,敌人刀剑不是更严重地威胁着他们的生命吗?但是,为了国宝,他们早已奋不顾身,实践着不破顽敌、决不回师的誓言。诗中从西部边疆的自然风光写起,以守边将士的豪迈气概结尾,情景交融,并且巧妙地运用比喻和衬托的手法,达到了十分动人的艺术境界。 14、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hn y lin jing y r w 寒 雨 连 江 夜 入 吴 , png mng sng k ch shn g 平 明 送 客 楚 山 孤 。 lu yng qn yu r xing wn 洛 阳 亲 友 如 相 问 , y pin bng xn zi y h 一 片 冰 心 在 玉 壶 。 作者背景:见出塞的作者背景
29、。 注词释义:芙蓉楼:故址在今江苏镇江。 辛渐:诗人的朋友。 吴:古国名。这里指镇江。 平明:清晨天亮时。 楚:古国名。吴、楚,泛指润州一带。因润州春秋时属吴,战国时属楚。 冰心在玉壶:形容心地纯洁,表里如一。冰心,像冰一样澄明的心。玉壶,玉做的晶莹的壶。 古诗今译:满江寒雨绵绵连夜来到镇江,黎明送客时楚山也形单影孤。远在洛阳的亲友如果问起我,就说是心地纯洁如冰心玉壶。 名句赏析“一片冰心在玉壶。” 诗人的朋友辛渐即将取道扬州,北上洛阳。正江宁(今江苏南京)任职的诗人,亲自送行到了润州,在西北城楼(即“芙蓉楼”)为他饯行,并写下这首诗。前两句寒冷的夜雨,滔滔的江流,连朦胧的远山也显得孤单,这种
30、景象衬托出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但诗的重点却在后两句。朋友此番远行的目的地是洛阳,那里有诗人众多的亲人和朋友。诗人深深思念洛阳的亲友,并想象他们也同样思念着自己。他嘱托辛渐,当亲友们问起来,就说我的内心依然纯洁无瑕,就像冰那样晶莹,像玉那样透亮。诗中用一个巧妙的互相映衬的比喻,来形容一种纯洁完美的品格,显示出很高的语言技巧,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15、鹿 柴王 维 kng shn b jin rn 空 山 不 见 人 , dn wn rn y xing 但 闻 人 语 响 。 fn yng r shn ln 返 景 入 深 林 , f zho qng ti shng 复 照 青 苔 上
31、。 作者背景:王维(701-760),唐代诗人。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人。他有多方面的艺术成就,人们称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注词释义:鹿柴:地名,在今陕西蓝田县西南的终南山下。王维在这里有别墅。柴,读作zhi,同“寨”、“砦”。用于防守的栅栏、篱笆等。 但:只。 返景:夕阳的回光返照。景,读作yng,同“影”,这里指日光。 复:又。 青苔:深绿色的苔藓植物,生长在潮湿的地面上。 古诗今译:空旷的山中看不见人,只是能听见说话的声音。夕阳的光线射入深林,重新照映在青苔之上。 名句赏析 这首诗是王维的名作之一,写出了作者在山间别墅所观察到的山空林深、夕阳返照的黄昏景致。前两句写接近傍晚的
32、时候,空旷的山间已经看不见人的踪影,只是从树林深处,还隐约能听到一些断续的话语声。这里的“响”,不是喧闹的意思,而是声音的意思。用一个“响”字衬托,更显出空山深林的幽静。后两句写夕阳的余辉,横斜地透过浓密的树林,重新照射在贴近地面的青苔上。由于林深树密,绿荫如盖,白天的阳光无法穿透。一个“复”字透出只有早晚横射的光线才能进入林中。这样一形容,更增添了一种寂静幽深的感觉。这首小诗,通过描写山林景致的“静”,来表达诗人心境的“静”,情景交融,意味深长。 16、竹里馆王 维 d zu yu hung l 独 坐 幽 篁 里 , tn qn f chng xio 弹 琴 复 长 啸 。 shn ln
33、rn b zh 深 林 人 不 知 , mng yu li xing zho 明 月 来 相 照 。 作者背景:见鹿柴的作者背景。 注词释义:幽:幽静。 篁:竹林。 复:又,再。 长啸:撮口出声对啸。啸声清越而舒长,所以叫长啸。 古诗今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边弹着琴一边又长啸。深深的山林中无人知晓,皎洁的月亮从空中映照。 名句赏析“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这首诗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其实,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谈、超凡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所以后两句表明自己虽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
34、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着自己。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全诗的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 17、送元二使安西王 维 wi chng zho y y qng chn 渭 城 朝 雨 浥 轻 尘 , k sh qng qng li s xn 客 舍 青 青 柳 色 新 。 qun jn gng jn y bi ji 劝 君 更 尽 一 杯 酒 , x ch yng gun w g rn 西 出 阳 关 无 故 人 。 作者背景:见鹿柴的作者背景。 注词释义:元二:作者的朋友。二
35、,表示在兄弟中排行第二。 使:奉命出使。 安西:当时是安西都护府的治所,在今新疆库车附近。 渭城:地名,在今西安西北,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此送别。 浥:湿润。 客舍:旅店。 更:再。 柳色:既是指初春嫩柳的颜色,又因为“柳”与“留”谐音,也暗示对朋友的留恋不舍。 阳关:关名,在今甘肃敦煌西南。因位于玉门关之南而名阳关。 古诗今译:早晨的细雨润湿了渭城浮尘,旅馆中看到嫩柳的青翠清新。我劝您再多饮一杯离别的酒,出阳关西行就再遇不到老朋友了。 名句赏析“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是唐代非常著名的一首差别诗,当时被谱曲传唱,称为“阳关三叠”。前两句,点明了送客的时间和地点。初春的早晨,
36、一场细雨使尘埃落定,空气变得湿润清凉;从渭城的客舍放眼看去,到处是青青的柳色,一片生机盎然。诗中用“浥”字形容雨湿尘埃,用“新”字形容柳色翠嫩,准确生动地抓住了事物的特点;而柳色的“柳”与留恋的“留”谐音,更表达出诗人对好友元二的依依惜别之情。后两句写在送别的酒席上,诗人劝他多饮几杯,因为从渭城西行出了阳关,再不会遇到熟悉的朋友了,何况此行的目的地,是比阳关更遥远的安西呢?这两句,字面上似乎只是劝酒,实际上却是衷心地祝愿着好友,在那遥远而陌生的地方一切平安。诗中把深沉的情感融入平淡的话语中,更增添了感人的力量,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1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 维 d zi y xing wi
37、y k 独 在 异 乡 为 异 客 , mi fng ji ji bi s qn 每 逢 佳 节 倍 思 亲 。 yo zh xing d dng go ch 遥 知 兄 弟 登 高 处 , bin ch zh y sho y rn 遍 插 茱 萸 少 一 人 。 作者背景:见鹿柴的作者背景。 注词释义: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古时在这一天,有佩插茱萸、登高饮菊花酒来避灾的习俗。 山东:指华山以东(今山西),王维的家乡就在这一带。 异乡:他乡。 倍:加倍,更加。 遥知:远远推想。 茱萸:又名越椒,是一种有浓烈香气的植物,据说可以祛邪、避灾。 古诗今译:独居他乡是外来的客,每逢佳节更加怀念家乡和亲人
38、。遥想弟兄们在登高的地方,都插上茱萸只少了我一个人。 名句赏析“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是王维的一篇思乡怀亲的名作。前两句写自己独自漂泊在遥远的他乡,日夜思念着故乡和亲人,每逢佳节来临,孤独的感觉更加深刻,思乡怀亲之情也会倍加铭心刻骨。这里所说的“佳节”,虽然泛指一般的美好节日,但更是为本诗所写的“九月九日”(即“重阳节”)作铺垫。后两句写重阳节是亲人们团聚的日子,古来就有登高饮酒、佩插茱萸的风俗。而今,诗人想象着兄弟们成群结伴、登高饮酒的情景,同时他也设想因为自己无法亲临盛会,共享欢乐,兄弟们也会感到一种无法团聚的缺憾。这首诗从对方着笔,展开想象,更加显得情深意厚,并给人以无限
39、的回味和遐想。 19、别董大高 適 qin l hung yn bi r xn 千 里 黄 云 白 日 曛 , bi fng chu yn xu fn fn 北 风 吹 雁 雪 纷 纷 。 m chu qin l w zh j 莫 愁 前 路 无 知 己 , tin xi shu rn b sh jn 天 下 谁 人 不 识 君 。 作者背景:高適(702-765),唐代诗人。字达夫,渤海蓨(tio)(今河北景县)人。性格落拓,不拘小节。他半生漂泊,熟悉边疆生活,边塞诗写得慷慨苍凉,真实而有气魄。 注词释义:董大:唐玄宗时代著名的艺人,善弹琴。大,表示在兄弟中排行第一。 曛:昏黄。太阳落山时的
40、余光。 知己:知心朋友。 识:赏识。 君:您。这里指董大。 古诗今译:千里尘云笼罩着昏暗的天地,北风吹雁南飞大雪纷纷。不要愁前边没有知心的朋友,天下没有不赏识您的人。 名句赏析“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是一首别具一格的送别诗,诗人在即将分手之际,全然不写千丝万缕的离愁别绪,而是满怀激情地鼓励友人踏上征途,迎接未来。前两句写漫无边际的层层阴云,已经笼罩住整个天空,连太阳也显得暗淡昏黄,失去了光芒,只有一队队雁阵,在北风劲吹、大雪纷飞的秋冬之际匆匆南迁。如此荒凉的时候各奔一方,自然容易伤感,但此诗的情调却明朗健康。后两句劝董大不必担心今后再遇不到知己,天下之人谁会示赏识像你这样优秀的
41、人物呢?这两句,既表达了彼此这间深厚情谊,也是对友人的品格和才能的高度赞美,是对他的未来前程的衷心祝愿。送别诗能够写得如此豪迈向上,实在难得。 20、静夜思李 白 chung qin mng yu gung 床 前 明 月 光 , y sh d shng shung 疑 是 地 上 霜 。 j tu wng mng yu 举 头 望 明 月 , d tu s g xing 低 头 思 故 乡 。 作者背景: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作品极富浪漫色彩,感情强烈,善用比兴、夸张的表现手法,形成了豪放纵逸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诗仙”。 注词释
42、义:静夜思:宁静的夜晚所引起的乡思。 疑:好像。以为。 举:抬,仰。 古诗今译:床前有明亮的月光,好像地上寒冷的清霜。抬头望着天上的明月,低头思念着自己的家乡。 名句赏析“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本诗是首千古传诵的名篇。平实朴素的语言,生动地表现出游子的思乡之情,全诗仅20个字,已从时间、环境、气氛及对人物的细微动作的描绘,写出了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语言明白,音韵流利自然,似信手拈来,毫不费力,但却含蓄深沉,引人深思。 21、古朗月行李 白 xio sh b sh yu 小 时 不 识 月 , h zu bi y pn 呼 作 白 玉 盘 。 yu y yo ti jng 又 疑 瑶 台
43、 境 , fi zi qng yn dun 飞 在 青 云 端 。 作者背景:见静夜思的作者背景。 注词释义:朗月行:为乐府古题。 呼:称呼。 疑:怀疑。 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古诗今译: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叫作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云彩中间。 名句赏析 乐府古题古朗月行,这里只节选了诗的前四句。诗人用浪漫主义手法,借助丰富的想象和神话传说,表现出儿童时期对月亮的幼稚而美好的认识。以“白玉盘”和“瑶台镜”作比,不仅描绘出月亮的形状,更写出了月光的皎洁可爱,在新颖中透出一股令人感叹的稚气。第二句的“呼”字和第三句的“疑”了,把儿童的天真生动地表现了出来。这四句诗,恰似一首完
44、美的绝句,语言质朴,比喻有趣,耐人回味。 22、望庐山瀑布李 白 r zho xing l shng z yn 日 照 香 炉 生 紫 烟 , yo kn p b gu qin chun 遥 看 瀑 布 挂 前 川 。 fi li zh xi sn qin ch 飞 流 直 下 三 千 尺 , y sh yn h lu ji tin 疑 是 银 河 落 九 天 。 作者背景:见静夜思的作者背景。 注词释义:庐山:在今江西九江市南,我国名山之一。 香炉:指庐山的香炉峰。 紫烟:指日光照射的云雾水气呈现出紫色。 银河:又称天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九天:九重天,形容极高的天空。 古诗今译:太阳照射的香炉峰生起紫色烟雾,远远看去瀑布像匹白练挂在山前。水流从三千尺的高处直泻而下,好像是璀璨的银河水落自九天。 名句赏析“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风景秀丽,香炉峰的瀑布尤为壮观,诗人以十分兴奋的心情,提笔写下了这首绝句。前两句概括地描绘了香炉峰瀑布的奇伟景象。首句从香炉峰写起,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