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数字化教学初探.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36000507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数字化教学初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历史数字化教学初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数字化教学初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数字化教学初探.docx(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信息化教学下史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摘要:随着信息化教学手段的普及,中学历史教学如何适应新教学的趋势,史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有着特殊的作用。中学历史教学中用的最普遍的信息化教 学方式便是将一些历史资料方便地呈现给学生。本文从史料在中学历史信息化教 学中运用问题的由来;史料在中学历史信息化教学中运用面临的问题;史料在中 学历史信息化教学中运用的意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笔者在信息化教学下,史料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作了一初步探讨。由于才疏学浅,不当之处,尽请指正。关键词:历史教学信息化史料“信息化教学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的教学体系,包括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技术、教学评价等一系列的改

2、革和变化。 1二十世纪九十年 代初,信息化教学手段作为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开始在我国教学中运用,随着 电子工业的迅猛开展以及教学手段的不断改进,这一辅助教学手段越来越多地被 应用到教学中,人们充分利用了它的省时、节资、实时便捷等特点,建立了微机 教室,实行局部课程的集体授课,深受人们的欢迎。信息化教学是指教师和学习 者在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中,遵循现代教育理论和规律,运用信息化的教学资源, 以信息化教学模式进行培养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复合 型人才的教学活动。简单的说,信息化教学就是利用多媒体教室、电脑等现代化 多媒体载体进行的教学。中学历史教学中用的最普遍的信息化教学方式便是将

3、一 些历史资料方便地呈现给学生。现实中,“历史难教,历史课难上”成为教师们的一句口头禅。有许多人只 会觉得历史古老、深沉、乏味,是死记硬背的一门学科。不注重对历史知识前因 后果的理解,而是单纯靠背诵,这样学习历史当然觉得枯燥。“论从史出、史论 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也是历史学科的基本能力,高考中很多也是以材 料的形式考查学生,因此给学生呈现史料,并分析史料,更容易适应高考的要求。一、史料在中学历史信息化教学中运用问题的由来最近,前后两次备课在不同的班级上课效果,有明显差异,给我留下了深 刻的印象。在上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第4课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一课时, 按传统满堂灌式教学,将明清儒家代

4、表人物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 想一一罗列。比方,以顾炎武为例,罗列出其主要观点有三点(1)最精彩之处 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如著作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涉及实用 学问。(2)提出“众治”的主张: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原始的主权在民 思想)。(3)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学生完全是被动式的接受,也不能 根本理解,上完这一课,自己感觉很糟糕,这样的历史教学有效吗?这样的教学 能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吗?虽然教学目标也基本达成,教学条理也清晰,学生也 能做好笔记,但学生是被动式接受,强行灌输式的,学生没什么反响。思想文化 史固然学生较难接受,但怎么样才能到达比拟理想的教学效果呢,怎

5、么改变学生 被动式的死记硬背的现状,我又进行了再次备课修改。要研究古代人物思想主张,主要应研究他们的代表著作,所谓我将几位代表 人物的著作筛选出局部节选材料,展现给学生,从作品中概况这些思想家的思想 主张。还是以顾炎武为例,展现材料:材料一:“载诸空言,不如见诸行事。愚不揣,有见于此,凡文之不关于六经 之指、当时之务者,一切不为J顾炎武亭林文集与人书三“务质之今日所可行而不为泥古之空言”一一天下郡国利病书材料二: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 享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日知录材料三: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日: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 塞,而至于率兽

6、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 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顾炎武日知录卷一三正始根据顾炎武的著作三那么材料,请分别概括出顾炎武的主要主张:学生看懂材料后,很容易可以概括出顾炎武的思想,材料一是主张经世致用, 注重实学;材料二是提出“众治”的主张: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材料三 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通过材料展示后的教学,效果很好,学生由 未知到,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史料教学在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历史本身的 开展是一个客观的过程,它不可再现,亦不可重演。这个特点决定了只能通过历 史遗迹、遗物、文物资

7、料和文字记载等历史资料来研究历史。这也就决定了史料 教学在历史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作用。史料教学具有明显的优点:能够激发学生的 探究欲望。史料是对教材内容的补充,它拓展了历史知识,往往能够把学生带进 历史的时空,引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参与到教学活 动中来,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能使学生对历史进 行直接的探索研究,并通过对各种史料的分析,来印证课本中的结论。这个过程 也使学生经历了一个具有切身感受的情感体验,并由此根据自身的理解提出对历 史问题的看法,从而到达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的目的。二、史料在中学历史信息化教学中运用面临的问题史料教学在

8、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目前高中历史教学的现实状况又 是如何呢?笔者根据高中历史新课程培训的心得体会和近几年教授高中历史及 参加高中历史片区教研的经验,并参考了张静轩近年作的一份关于高中历史史料 教学现状的调查发现,广大高中历史教师基本上能从思想上认识到史料教学的重 要意义,认识到史料教学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上的重要作用,但是史料教学 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第一,“许多高中历史教师对于史料教学的相关常识性知识仍比拟缺乏,比 如什么是史料?可利用的史料种类有哪些?史料选择最基本的原那么是什么? ”第二,许多教师由于时间安排不合理,对于史料抱着有时间讲,没时间放过 的教学态度,造成史料教学不全

9、面,不系统,难于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开展、历 史观的形成以及历史方法的掌握,更别谈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了。第三,基层中学由于条件限制,所利用的史料基本上局限于课本上的文字或 图片史料,难于开展课外各种史料的、整理、分析、利用等活动。三、史料在中学历史信息化教学中运用的意义史料教学在历史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 入,它的地位将越来越稳固。目前,史料教学的这种现状不容乐观,急需广大的 历史教师共同来改变!要改变这种现状,历史教师应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在 教学实践中根据实际的需要,不断地探索史料教学的方法,从而更好地为中学历 史教学服务。1、史料教学可以有效防止历史

10、课的枯燥。历史课究竟怎么上?有许多人只 会觉得历史古老、深沉、乏味,是死记硬背的一门学科。论从史出可以提供给学 生大量的文献资料、图片资料、考古实物资料、音影资料等,使历史课变得更加 鲜活。2、史料教学是历史学科的特点,历史研究的是过去的事,是建立在大量史 料基础之上的。我觉得在历史教学中贯彻史论结合,这样更符合学生的历史认知 规律。多提供一些史实和史料,多设计一些问题和讨论,少罗列一些直白的结论。 正如梁启超所说,没有论证的历史并不是真正的历史,也难以使人信服。“用史 料还原教材的重点内容,能弥补历史教材的某些缺陷,营造了解历史的特定情境, 引导学生养成史论结合的思维模式,表达历史教学的实质

11、”2有的人往往喜欢把苹果加工成果酱送给朋友,甚至为了简洁高效,只把苹果 中的维生素C提炼出来送人。这样就把中国丰富多彩的历史变成“中国文化博大 精深”这一句话了。将苹果交给学生,引导他们加工成果酱,学生不仅能吸收其 中的维生素C,更从中全面把握苹果以及与苹果有关的种种知识。因此,“论从 史出”是中学历史课中非常重要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手段。毕竟“理解才是历 史研究的指路明灯,而脱离特定的历史环境,就难以理解人和历史现象”。“论从 史出”正是通过对资料的剖析,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理解“特定的历史环境”, 从而得出有意义的结论。3、史料教学更容易适应考试的要求。无论是在小高考还是高考中,绝大多 数题目都

12、是以各种材料的形式考查学生,要求学生能现场从史料中得出自己的结 论,因此掌握“论从史出”的原那么,更容易适应考试的要求。4、史料教学在高中的历史学习中是非常必要的,但也不能以偏概全,很多 历史学家穷尽毕生精力来研究历史,也只是集中在某一阶段历史的某一方面或者 是某一专门领域。毕竟我们所进行的是中学历史课的教学活动,而不是历史研究。 我们也不可能做到对每一历史结论都是由史料论证而来,但平时的历史教学中必 须要让学生学会通过史料来研究历史能力。总之,新课程背景下,通过信息化手段,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的能力,是我们新一轮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心之一,也是我们的历史课程教学目 的之一,直接涉及到学生认识能力、参与能力、感知能力、合作能力的培养和实 践,有助于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进一步树立崇尚科 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当然也有助于我们高中教学所追求 的高考成绩。刘晓信息化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的比拟发表于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第3期 2李庆忠用史料还原教材的重要内容发表于历史教学2015年第9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