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优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优质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语文园地四【教学目标】L能总结使用资料对理解内容和体会情感的作用;能围绕“如何通过朗读表达课文的情 感”展开交流。2 .能区分词语的感情色彩并恰当运用。3 .体会顿号的用法,并能正确使用。4 .了解古诗硬笔书写的两种行款,并能正确书写。5 .背诵与国家兴衰有关的成语。【教学重点】1 .能总结使用资料对理解内容和体会情感的作用。2 .能区分词语的感情色彩,背诵与国家兴衰有关的成语。【教学难点】1 .体会顿号的用法,并能正确使用。2 .了解古诗硬笔书写的两种行款,并能正确书写。【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L能总结使用资料对理解内容和体会情感的作用;能围绕“如何通过朗
2、读表达课文的情 感”展开交流。3 .区分词语的感情色彩,并能恰当运用。4 .体会顿号的用法,并能正确使用。【教学过程】一、学习“交流平台”,回顾方法1.读一读,找规律。教师导入: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不仅学习了课文,感受了课文中的爱国情怀,还掌握 了结合资料来体会思想情感的学习方法。今天我们继续走进本单元的学习,走进快乐的“语 文园地”。教师提问: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古诗三首少年中国说(节选)圆明园的毁灭 小岛四篇课文,你都有哪些收获和感受呢?结合文章说一说。预设1:我感受到了自古以来中国人强烈的爱国情感。在古诗三首中,陆游、林升(4)安居乐业:指人们安定的生活,快乐地工作。(5)政通人和:政事通
3、达,百姓和睦安乐。(6)人寿年丰:人健康长寿,农作物丰收。形容社会安定兴旺,人民生活富足美好。(7)夜不闭户:形容社会安宁,民风淳朴。(8)路不拾遗:路上有失物,无人拾取。形容社会风气淳朴良好。(9)多事之秋:指事变很多,动乱不安的时期。(10)兵荒马乱:形容战争造成的社会动乱、百姓生活不得安宁的景象。(11)流离失所:指到处流浪,没有安身的地方。(12)生灵涂炭:陷入烂泥和炭火中一样。形容百姓遭遇巨大的灾难,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13)家破人亡:家庭遭破坏,亲人死亡。(14)哀鸿遍野:形容到处都是在痛苦中呻吟的无家可归的灾民。(15)民不聊生:指百姓失去生存的条件,没有方法活下去。(16)内
4、忧外患:指国家内有变乱,外遭侵扰。3 .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上面的8个词语都是描写国泰民安、丰衣足食的太平盛世,下面的8个词语都是描写国家落后、民不 聊生的衰败景象。)4 .齐读16个词语。5 .你还能说出哪些描写国泰民安和民不聊生的词语?(学生举手回答)四、布置作业背诵“日积月累”的16个四字词语。、M栋理板书;交流平台借助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朗读表现课文情感日积月累:国泰民安成”民不聊生第二课时一一.一一一、盘课时g标)1 .能区分词语的感情色彩并恰当运用。2 .体会顿号的用法,并能正确使用。3 . 了解古诗硬笔书写的两种行款,并能正确书写。还.重,点难,点重占1 .能区分词语的感情
5、色彩并恰当运用。2 .学会把字写得工整、漂亮。难点体会顿号的用法,并能正确使用。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1.上堂课我们总结了使用资料对理解内容的作用,还交流了朗读的方法,大家还记得吗?(学生举手 回答)3 .指名背诵“日积月累”的词语。二、词句段运用(一)区分词语的感情色彩。1 .课件出示第一组词语:举世闻名、臭名远扬。(学生齐读)2 .利用工具书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1)举世闻名:世上的人都知道他的名字。形容名声很大。(2)臭名远扬:坏名声传得很远。3 .说说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这两个词语都形容名声很大,意思相近。但词语的感情色彩不同,“举世闻名”是形容好名声,而“臭 名
6、远扬”是形容坏名声。)4 .小组合作,借助工具书理解剩下的几组词语的意思。(1)兴高采烈:多形容兴致很高,情绪热烈。(2)得意忘形:形容人因高兴而忘乎所以,失去常态。(3)足智多谋:指很智谋,善于筹划。(4)诡计多端:狡猾的主意很多,各种各样。(5)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机。(6)处心积虑:形容用尽心思地谋划,多含贬义。5 .再读词语,总结归纳。意思相近的一组词语蕴含的感情色彩不同,有的词语含有赞赏、嘉许、表扬、喜爱的情感,如举世闻 名、兴高采烈、足智多谋、呕心沥血;有的词语含有贬斥、否认、憎恨、轻蔑的情感,如臭名远扬、得意 忘形、诡计多端、处心积虑。6 .选择其中一个词语写话,写好后全班交流。
7、(二)体会顿号的用法。1 .默读前两组语段,把顿号圈出来,思考:为什么在这个地方用顿号?(指名学生回答)2 .交流顿号的用法。(1)小组讨论,全班交流。(2)教师总结:顿号表示句中停顿,一般而言,并列词语之间,不需要较长的停顿那么用顿号。以下几种情况一般不用顿号:不确定的两个数字之间不用顿号;并列词语之间带有语气词的,如 “啊” “哇” “啦”等,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并列的短语比拟长、停顿比拟大的用逗号不用 顿号;并列成分做补语并且需要强调时用逗号不用顿号;两个书名号、引号之间不用顿号。3 根据顿号的用法,给第三语段加标点。4 .学生完成后,指名学生回答。(根据学生回答追问:为什么使
8、用顿号或逗号?)5 .巩固练习。(1)课件出示两个句子: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秋天 各种山果子都熟了 榛子 野枣 山里红 山葡萄 说也说不完(2)学生汇报,教师检查。三、书写提示1 .让学生自主观察两组书写内容的不同格式及布局,并阅读古诗右侧的“书写提示”,谈谈自己的 发现。(1)全班交流。(2)师生共同总结:横向书写古诗时,从左到右,逐行排列,落款在右下角;竖向书写古诗时,从上到 下,从右到左,逐列排开,落款在左下角。每一行诗句都居中写,上下、左右文字对齐,字距、行距要适当、匀称。书写时既要关注行款整齐,又要关注单字的笔画、结构等方面的细节,还要注意提高书写速度,一词连
9、写,不要看一笔写一笔。2 .选择其中一首诗,练习书写。(教师巡视学生的书写状况,关注学生的写字姿势和书写习惯。)3 .教师对共性问题进行反应,引导学生自我评价。4 .根据教师的反应,学生在此书写。5 .评选三幅优秀作品,张贴在教室的展示栏。SN* 一一一一一一一、栋理板书)词句段运用词语的感情色彩 顿号的用法行款整洁 书写提71V笔画、结构、书写速度盒圣堂建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根据语文园地的内容,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把握住词语、 句子的意思,并根据要求完成练习,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参与度,效果较好。 我还注重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解决问题的意识。对于一些成语
10、的意思,我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来理解其意 思,让学生对成语有较为深刻的认识。这样训练,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很有帮助。美中缺乏的是书写提示这一环节由于时间关系有些仓促,有一局部学生的书法作品还没来得及点评。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让我印象深刻。预设2: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还感受到了在国家的开展中,有很多人作出了贡献, 没有他们就没有现在的中国。比方小岛中那些驻岛守卫的战士。预设3: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只有国家强大,我们才能有更好的生活。不然就会像圆 明园的毁灭中所讲的那样,遭到列强的欺凌。而只有我们不断努力、不断奋斗,国家才能 越来越好。教师引导: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对课
11、文的理解都很到位。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还 学会了结合资料来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查阅资料对我们理解文章都有哪些帮助呢?请 你阅读书中“交流平台”的内容,跟我们说一说你的收获。(出示课件3)预设1:通过查资料,我可以知道古诗的创作背景,这样能够更好的理解作者所蕴含的 情感。比方示儿和题临安邸,都是在北宋灭亡,失去中原土地,但当权者不思进取、 贪图享乐的背景下创作的,让我深刻感受到了陆游的悲哀和林升的愤慨。预设2:我赞同他说的。比方少年中国说(节选)刚一开始我不理解什么是“少年 中国”,后来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言论,就更能感受到梁启超对少年中 国的美好祝福和深切盼望。教师引导
12、:我们可以借助资料来了解写作背景,这样更有助于我们去体会课文中所蕴含 的情感。除了有助于我们了解写作背景外,查阅资料还有哪些作用?预设:查阅资料可以让我了解更多文章内容。比方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中提到了 很多圆明园内的建筑、书画、文物,通过资料和图片,让我感受到圆明园有着很高的价值, 从而为它的毁灭感到痛惜。(出示课件4)教师点拨:查阅资料可以帮助我们丰富对课文内容的认识,资料是我们 学习的好帮手,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课文、感受情感。这个单元的课文中有很多千古 传诵的经典诗篇,我们不仅要理解,还要会朗读会背诵。如何才能通过朗读,将课文中的情 感读出来呢?你有什么好建议?预设:想要读好文章,
13、先要了解文章的情感。(出示课件5)教师点拨:不同的文章适合不同风格的朗读,我们的朗读也要跟随文章 中的情感进行变化。谁能举例说说?预设:比方古诗三首我们要读出古诗的韵律,不能读得太着急,同时还要体会着作 者的情感,比方悲哀的、气愤的。教师引导:想要读出悲哀的、气愤的情感,应该如何读呢?预设:可以语调稍微消沉一些,语速缓慢一些。(出示课件6)教师点拨:你们说得都很好。想要通过朗读来表达课文中的情感,首先 就要把握好文章的情感基调。是欢快的,充满希望的,还是悲哀、哀伤的。比方古诗三首 表达的是诗人们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和深切的热爱之情。在把握好感情基调之后,还可以 通过调整语速、语调和节奏来表现课
14、文的感情。谁再来结合着本单元其他文章说一说?预设1:少年中国说(节选)这篇课文是充满朝气的,蕴含着梁启超对祖国的热爱 和祝福,而且是对我们中国少年说的话,我觉得读的时候要读出气势、读出豪情来。语调应 该是越来越高的,节奏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预设2: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让我感到很悲哀,所以我觉得在读到最后一段的时 候,应该语速放缓,语调消沉一些。2.练一练,学运用。(出示课件7、8)教师引导:同学们说得都很好,请你来体会着刚刚说的方法,读一读 这几段话吧!学生朗读,教师指导。(1)读这个自然段的时候,要读得慢一些,语调消沉一些,以表达沉痛的心情。(2)语调高一点,读出节奏,才有气势.教师小结:通
15、过回顾,我们对这个单元的学习方法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同学们在今后的 学习中要记得常常巩固和运用,这样才会对我们的学习有更大的帮助。(设计意图:梳理回顾本单元学习的方法,有助于学生再次进行巩固,进而为今后在学 习中的运用奠定基础。)二、学习“词句段运用”L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出示课件9)教师引导:回顾了本单元的课文以及学习方法,我们再来看一看本单元 “词句段运用”的练习。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四组词语,自己读一读。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提问:每组词语的意思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预设:我发现每组的两个词语在意思上是相近的。但一个是褒义词一个是贬义词。教师引导:非常棒!每组的第一个词语是褒义词,第二个词语是贬义词
16、。有的词语中含 有赞赏、嘉许、表扬、喜爱的情感,比方“举世闻名、兴高采烈、足智多谋、呕心沥血”; 有的词语含有贬斥、否认、憎恨、轻蔑的情感,如“臭名远扬、得意忘形、诡计多端、处心 积虑”。想一想,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可以用在什么地方呢?小组合作交流词语的意思。教师点拨:谁来和我们说一说你们小组的合作成果。学生解释词语,教师相机指导。(1)举世闻名: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可以用在非常著名的人或事物上,比方故宫、长城。(2)臭名远扬:坏名声传得很远。一般用在做了坏事的人身上。(出示课件10)(3)兴高采烈: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是一种很热烈、很开心的心情,可以用来形 容同学们,比方我们一起
17、做游戏的时候,就兴高采烈的。(4)得意忘形:形容高兴得控制不住自己。一般形容高兴得忘乎所以了。(出示课件 11)(5)足智多谋:富有智慧,善于谋划。形容人善于料事和用计。这个词语可以用来形容 诸葛亮。(6)诡计多端:形容坏主意很多。(出示课件12)(7)呕心沥血:比喻用尽心思。一般是说费尽心血做好事。(8)处心积虑:形容蓄谋已久。一般是说挖空心思做坏事。(出示课件13)教师组织活动:大家说得都很好,接下来就请你选择其中一个成语,写一段话吧,写完 之后在小组内提供一下你的句子,其他同学听一听句子中词语的感情色彩运用是否准确。学生造句,小组交流。预设:说起诸葛亮,我相信没有一个人不为他的智慧所折服
18、的。他运筹帷幄,足智多谋, 深受刘备的器重。(出示课件14)教师小结:运用恰当的词语可以让我们的语言表达变得更生动更准确。其实还有很多像 书上这样意思相近,但感情色彩不同的词语。同学们课下去一些提供给大家,看看谁找 的最多。(出示课件15)(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理解成语的意思,感受了成语不同的感情色彩。造句练习锻炼 了学生运用词语的能力,为今后的语言表达和写作练习做了积累。)2.体会顿号的用法。教师引导:同学们,除了词语外,标点符号在我们的阅读、写作中也很重要。今天我们 要认识“标点符号大家族”中的一个新朋友一一顿号。请同学们默读书中的前两个句子,把 顿号用笔圈出来,想一想,为什么在这个地方使
19、用顿号。(出示课件16)学生默读,圈画顿号。教师提问:谁来读一读,说一说为什么要在这里使用顿号?预设1:圆明园和绮春园都是园林,东、西、南都是方位,它们是同一类事物,所以中 间要加顿号。预设2:桃子、石榴、苹果,也都是同一类事物。(出示课件17)教师点拨并引导:顿号表示句中的停顿,一般而言,并列词语之间,不 需要较长的停顿那么用顿号。接下来我们练习一下,试着给书上的第三段语段加标点。犍,子越做越讲究有黑鸡毛白鸡毛芦花鸡毛等各种颜色的圆子满院子飞学生练习。教师引导:完成了吗?看一看你写的对不对。键子越做越讲究,有黑鸡毛、白鸡毛、芦花鸡毛,各种颜色的铺子满院子飞。(出示课件18)教师小结:其实“标
20、点符号大家族”中还有很多好朋友,平时在阅读时 同学们要多留心,注意它们的使用方法,让自己在写作时标点使用越来越规范。顿号表示句内停顿。顿号用来隔开并列的词或短语,表示的停顿比逗号小。在句子里,一个顿号相当于一个连词,停顿时间比逗号短。有时也用来表示次序语之后的停顿,如一、二、三等。(出示课件19)练一练,在空白处填写合适的标点。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秋天各种山果子都熟了 榛子野枣山里红野葡萄说也说不完预设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预设2:秋天,各种山果子都熟了,榛子、野枣、山里红、野葡萄,说也说不完。(设计意图:本环节先通过观察句段,初步
21、感受顿号的用法。通过教师的点拨,让学生 学会正确使用顿号,在此基础上进行练习,使学生掌握得更扎实。)三、总结梳理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一起对本单元学过的文章以及学习方法进行了梳理总结。此外, 我们还积累了一些意思相近但感情色彩不同的词语,了解了顿号的使用方法。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古诗硬笔书写的两种行款,并能正确书写。2 .背诵与国家兴衰有关的成语。【教学过程】一、硬笔练习,正确书写1.了解古诗硬笔书写的两种行款,练习书写。教师导入:上节课我们一起对本单元学过的文章以及学习方法进行了梳理总结。止匕外, 我们还积累了一些意思相近但感情色彩不同的词语,了解了顿号的使用方法。这节课我们继 续来
22、学习语文园地。人们常说:“字如其人。”写得一手好字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出示课件20、21)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观察一下书上的两组书写,结合着旁边的“书写提示”,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观察思考。预设:古诗不仅可以横向书写,还可以竖向书写。教师启发思考:横向或竖向书写时,上下、左右的顺序分别是怎样的?预设:横向书写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竖向书写时是从上到下,从右到左。教师点拨:你观察得真仔细!当横向书写时,落款要写在右下角。当竖向书写时落款在 左下角。也就是“陆游诗”和“王之涣诗”的位置。“书写提示”还告诉了我们什么?预设:每一行诗句都居中写,上下、左右文字要对齐。教师点拨:在书写时字距、行距要
23、适当、匀称,不能太松散,也不能太紧密。还有吗? 预设:书写时还要注意笔画、结构等方面的细节。教师点拨:只有把每一个字写规范、写好看,整篇才美观。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在保证 书写规范的同时提高书写速度,你都有哪些好方法呢?预设:一次可以多看几个字,不要写一个字看一下。(出示课件22)教师点拨:是的,要学会一词连写,不要看一笔写一笔。接下来就请你 按照书写提示,仿照着将两首古诗写一写吧。学生练写。教师巡视,关注学生写字姿势和书写习惯。教师组织活动:同学们写完了吗?大家写得都很认真,下面请小组内进行评价,选出本 组的“小小书法家”,并针对同学的书写提出你的建议。小组提供、交流。教师组织活动:接下来请你
24、根据同学们提出的建议,再次书写两首古诗。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教师小结:同学们课下可以把你练写的两首古诗拿给爸爸妈妈看,让他们进行点评。同 学们,“提笔即是练字时”,在日常的学习中,也要注意写字规范哦!(设计意图:本环节先通过观察例如,了解硬笔书写的两种行款,对学生的书写起到了 方法的指导。在此基础上,学生练习并在小组内互相点评,有效地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进而 提高书写水平。)二、学习“日积月累”教师引导:这个单元我们围绕着“爱国情怀”这一主题学习了许多经典诗篇,语文园地 中“日积月累”板块又给我们整理了一些成语。自己先来读一读,注意把字音读准确。(出 示课件23)学生自由读成语。教师组织活动:这
25、些成语都是什么意思呢?接下来请小组合作,借助词典,交流成语的 意思。给大家5分钟,开始吧!小组合作交流成语的意思。教师提问:这两组成语都和什么有关?预设;和国家、社会有关。教师点拨:这两组成语都和国家兴衰有关。它们分别描写了什么景象?预设1:第一组成语写的是国家非常富强,百姓生活得很幸福。(出示课件24)预设2:第二组成语是说社会不稳定,人们生活得很不好。(出示课件25)教师引导:看到这些成语你会想到怎样的画面呢?谁来说一说。预设1:看到“安居乐业”我就想到了古时候繁华的街道,人们在做生意、买东西,非 常热闹又安定。预设2:看到“兵荒马乱”“生灵涂炭”我就想到了战争的场面。(出示课件26)教师
26、引导:你能联系本单元学过的课文,结合每篇课文的内容和时代背 景,用上其中的成语说一说自己的阅读感受吧。预设:我们现在虽然生活在国泰民安、丰衣足食的太平盛世,人们安居乐业,但我们不 能忘记英法联军在圆明园内的掠夺、毁坏、放火的罪恶行径。要牢记我们国家曾经遭受侵略 者入侵的屈辱历史,发愤图强,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教师引导:通过同学们的想象、表达,大家对成语有了更深的理解。请再来读一读。找三名学生朗读成语。(出示课件27)教师小结:这些成语请同学们课下积累在小本上,每天读一读。(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借助工具书、小组交流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了成语的意思, 在此基础上,想象画面、运用表达,都加深了学生
27、对成语的理解。)【课后反思】本单元语文园地编排了“交流平台” “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四个板 块的内容。整节课我围绕着各版块教学目标和要点组织教学。“交流平台”针对本单元“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一语文要素进行了 梳理和总结。我让学生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进行回顾,再次感受了查找资料对理解课文的作 用。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如何朗读。这样的设计不仅强化了 “查找资料”这一学习方法, 还巩固了本单元的知识,更锻炼了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两项学习内容,一是感受意思相近但感情色彩不同的词语,二是 体会顿号的用法。在进行第一局部的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自己思考,发现词
28、语特点,这些词 语理解起来比拟容易,生活中很常见,我以小组的形式让学生合作学习,在小组内交流词语 的意思,提高了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能力。在第二局部学习时,我通过自主探究、教师点拨 的方式帮助学生体会顿号的作用,同时课上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课堂时间有限,如果 能够再多些当堂练习,效果会更好。本单元的“语文园地”还安排了 “书写提示”的板块,我通过让学生阅读、观察,总结 梳理出书写小技巧。书写练习重在写,我充分给予学生书写的时间,并且以小组的形式进行 评价、反应,提出有效建议,在此基础上再次练习书写,到达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日积月累”板块总结了一些与国家兴衰有关的成语,贴合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有
29、些成 语不易懂,我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成语意思,在此基础上,我重点通过想象画面、表达运 用的方式,加深了学生对成语的理解。语文园地四妙析教材本单元语文园地共安排了四个板块的内容。“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围绕借助资料深人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表达的情感以及通过朗读表达课文的感情等方面的内容展开交流。让学生认识到整理资料的作用 和价值,了解有感情朗读的方法,提升有感情朗读的能力,促进对课文所蕴含情感的体会。“词句段运用” 安排了两项内容。第一题旨在让学生体会、区分词语的感情色彩,并学会正确运用;第二题旨在通过体会 顿号的用法,能正确使用顿号。“书写提示”编排了书写古诗的两种不同行款,旨在引导学生书写时考
30、虑 整体性,注意行款整齐,提高书写质量。“日积月累”编排了十六个成语,分成两组。第一组主要表现太 平盛世的景象,第二组主要表现国破家亡的境况。 r学I青分析)本单元的课文感情充分,能引起学生共鸣。因此,在交流时,学生也能把自己的感受和同学交流。对 于词语的感情色彩,学生在积累词语的时候也有所了解。古诗书写的竖列方式,需要着重指导。教学建议)“交流平台”要创设宽松、民主的气氛,引导学生交流读课文的方法。“书写提示”要引导学生细 细欣赏,感受汉字的美。“日积月累”要引导学生理解词意,积累成语。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能总结使用资料对理解内容和体会情感的作用。2 .能围绕如何通过朗读表达课文的情
31、感展开交流。3 . 了解古诗硬笔书写的两种行款,并能正确书写。4 .理解、背诵与国家兴衰有关的成语。【过程与方法】1 .能区分词语的感情色彩并恰当运用。2 .体会顿号的用法,并能正确使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心系祖国的热情和家国情怀。重占1 .能总结使用资料对理解内容和体会情感的作用。2 .理解、背诵与国家兴衰有关的成语。难点1 .能围绕如何通过朗读表达课文的情感展开交流。2 .体会顿号的用法,并能正确使用。-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的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学生:预习教材。2课时第一课时逢课时g标j1 .能总结使用资料对理解内容和体会情感的作用。2 .能围绕如何通过朗读表达课文的情感展
32、开交流。3 .理解、背诵与国家兴衰有关的成语。Sv重点、难,点能总结使用资料对理解内容和体会情感的作用。难点能围绕如何通过朗读表达课文的情感展开交流。M教学过程i/* 夺 = 一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本单元课文透露着浓浓的爱国之情,学完了本单元,你又产生了哪些新的认识和感悟呢?今 天我们一起走进本单元的语文园地看看吧!二、交流平台1 .学了本单元的课文,你有哪些收获?(指名学生回答)2 .本单元的课文蕴含的情感都非常浓,我们要深入体会这些情感不容易,需要我们积累大量的相关 资料,那么你们在学习课文的时候是如何使用资料的呢?(全班交流)3 .默读交流平台第12自然段的内容,说说使用资料对理解课文
33、内容和体会情感的作用。(我们可以借助资料了解写作背景,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蕴含的情感;我们还可以结合更多的资料来 丰富对课文内容的认识。)4 .朗读是我们学习课文的一个重要方法,回顾本单元课文的学习,说说你是如何通过朗读来表现课 文的情感的。(1)小组讨论,全班交流。(2)师生共同总结:要能准确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可以通过调整语速、语调和节奏来表现课文的情感。5 .课件出示七子之歌中的片段,指名学生朗读。(引导学生评价)三、日积月累1 .自由读“日积月累”中的16个成语,读准字音,圈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2.借助工具书,小组合作,理解词语的意思。(1)太平盛世:社会安定、兴盛的时代。(2)国泰民安:指社会安定,人民生活幸福。(3)丰衣足食:丰厚的衣服,充足的粮食。形容生活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