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2022—2024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2022—2024年).docx(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 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 文明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 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敬畏历史、敬畏文化、 敬畏生态,统筹生态、美学、人文、经济、生活等要素,系 统性谋划推进、高水平规划设计、专业化种植管护,实施负 面清单管理,着力推进城乡面貌和人居环境改善,使城镇乡 村融入大自然、建成大花园,更加宜居宜业宜游,让云岭大 地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景更美、人更富,持续增强人 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自豪感,不断夯实争当我国生态文 明建设排头兵的基础。(二)基本原那么以
2、人为本,绿美惠民。坚持把人民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 求作为城乡绿化美化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表达在规划设 计、建设管护等各环节、各方面;不搞形式、不搞运动、不 砍树、不浪费,实实在在推进城乡增绿添美和改善人居生态 环境;坚持共建共管共享,让城乡绿化美化建设成果惠及全 省人民,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感知度、认可度、满意度。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将城乡绿化美化与推进新型城镇 化建设紧密结合,与推进乡村振兴、开展全域旅游以及基础 提色、生态修复和森林质量提升工程,科学进行“加”、“减”、 “疏”、“补”,通过植物组合、色彩比照、高低错落、景观设 置等方式,点、线、面结合,乔、灌、草、花、藤搭配,逐 步打造交通
3、精品线、风情线、生态线、产业线。按照“服务 区+旅游”融合开展的思路,全面提升服务区的景观性、舒适 度,鼓励打造“打卡地”。铁路站场绿化美化要按照“一站一 景”设计建设。机场绿化美化要按照“一场一景”、“一场一 主题”,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和自然条件,多项选择择易于维护的植 物打造最美窗口门户。港口(码头)绿化美化要结合水运工 程特点,因地制宜,增绿添彩。三年目标:积极推进公路沿线应绿尽绿,重点打造与周 边生态环境相协调、地域特点显著的绿美交通廊道1500公 里示范段,提升铁路绿化美化水平500公里,建设80个绿 美服务区、46个绿美铁路客运站、15个特色鲜明的绿美机 场、14个绿美港口(码头)。
4、(五)绿美河湖建设范围:纳入全省河(湖)长制实施范围的湖泊,流 经城镇、坝区重点河流(河段),城市周边大中小型水库,水 利风景区,主要交通干道沿线的河湖岸线等。建设要求:坚持尊重自然、保护优先,根据不同水体的 生态环境和分布特点,结合岸坡稳定、行洪平安、生态修复 等要求,分区域和类型因地制宜开展水体自然岸线和环湖原 生植被保护及恢复,提升河湖沿岸景观及湿地植被景观,打 造生态平安、水清河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河湖美景。建设措施: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实施河湖沿岸生态 保护与修复。流经城镇、坝区的重点河流(河段),统筹开展 规划建绿、拆违增绿、破硬增绿、见缝插绿、留白增绿。强 化湖泊自然岸线保
5、护,实施湖滨湿地和林草植被建设,推进 湖泊生态廊道建设,因地制宜开展沿湖生态廊道加密、加彩、 加花等绿化美化工程,提升绿化美化水平。加强沿河湿地管 护,通过建设柔性岸线、绿色护岸等方式,优化河流生境, 提高生境异质性和生态亲和性,提升生态系统的结构稳定性。 加强城镇周边水库库区林草植被建设,营造水源涵养林,开 展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重要城镇周边水利风景区加强水文化 专题景观建设,打造民生水利宣传、教育、示范基地,增强 全民水资源、水生态保护意识。三年目标:建设绿美湖泊15个,流经城镇、坝区绿美河 流60条,城市周边大中小型绿美水库60个,城镇周边水利 风景区15个。(六)绿美校园建设范围:高校、
6、中学、小学、幼儿园等各级各类学校。建设要求:统筹生态、人文、平安、科普等要素,适应 不同学龄学生需求,充分利用校园的自然景观元素,人工造 景与自然环境相融合,营造既满足环境育人功能、又满足生 态功能的校园环境,助力提升校园品质。高校校园应精心设 计,在优化提升现有植被景观基础上,突出特色,打造师生 喜爱的景观,通过绿化美化展示校园文化气息和精神风貌; 中学校园应优化学习生活环境,增加绿色空间,积极融入美 学与艺术设计元素;小学、幼儿园应注重营造健康、平安、 趣味的绿美环境,创造亲近自然的条件。建设措施:将校园原有自然水域、湿地、植被和古树名 木纳入校园绿化整体规划、整体设计,倡导充分挖掘立体空
7、 间资源,创造高低变化微地形,营造多层次、多物种的校园 绿色体系。鼓励开展垂直绿化、屋顶绿化,最大限度提升校 园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推进大中小学校园绿地公共服务设 施建设。选择适应当地生长环境且无刺、无毒、无异味、少 飞花飞絮的乡土植物,以特色观赏植物为主,同时兼顾保健 植物、鸟嗜植物、香源植物、固氮植物等,建设形态优美、 季相鲜明、颜色丰富的个性化景观,为学生提供活动休憩、 健身娱乐、科普教育活动场所。完善校园自然标识系统,满 足科普教育功能。三年目标:建设绿美校园360所,其中高校30所、中学150所、小学150所、幼儿园30所。(七)绿美园区建设范围: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8、产 业园区、边境经济合作区、开发开放试验区、综合保税区、 旅游度假区等。建设要求:根据园区类型和功能定位开展绿化美化,园 区绿化美化方案要与园区总体规划相一致、与城市绿化相衔 接、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结合园区内企业特点,充分利用可 能的空间,坚持乔、灌、草、花、藤相结合,完善园区绿化 结构,营造布局合理、色彩丰富、季相鲜明的园区绿化景观, 为园区员工及周边居民提供舒适、方便、实用、优美的绿色 空间。建设措施:落实园区、企业绿化美化主体责任,加强对 园区内原有植物资源的保护,以乡土植物为主,合理选择适 应环境、生长稳定、观赏价值高、环境效益好且对生产及人 员不会造成危害的植物进行绿化美化。开展园区
9、道路绿化美 化,确定道路骨干树种,建设兼具观赏和生态防护等功能的 绿化带和景观道。开展园区补绿提质,消除园区裸露土地, 创造条件在园区围墙、屋顶、墙面进行立体绿化;开展厂区 绿化美化,在厂前区、生产区外围和仓储物流区等区域建设 具有固土防尘、隔音降噪等功能的绿化带,构建有益身心健 康、功能多样、特色鲜明的绿美空间。三年目标:建成绿美园区64个。(A)绿美景区建设范围:全省A级旅游景区。建设要求:因地制宜、因景制宜、因游制宜,全面提升 景区观赏性、适游性和生态环境质量,保持景区内生态系统 的原真性。鼓励有条件的景区创立绿美沉浸式体验场景,塑 造满足多样化需求的绿美环境,提升游览体验。建设措施:按
10、照巩固一批、提升一批、整治一批的方式, 推进景区绿化美化。适应区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提倡自 然衍生高于人工干预,选用维护本钱低、适应性强、对人体 无害的植物,在服务中心、人行道、车道、停车场等场地增 绿添美,促进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价值提升。精选景区特色 植物,优化色彩搭配,丰富景观效果,提升景区品质。对景 区周边的裸露山体、荒山荒坡进行绿化美化,整治景区周边 不协调建(构)筑物,使景区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三年目标:完成全省A级旅游景区100%绿化美化提升。三、实施路径(一)推优学优典型带动采取县(市、区)自荐、州(市)推荐、专家打分、网 络投票、省级行业主管部门认定等方式开展推优学优活动, 在
11、全省范围内推选出一批绿美城市、绿美社区、绿美乡镇、 绿美乡村、绿美交通、绿美河湖、绿美校园、绿美园区、绿 美景区,树立标杆典型,省财政给予一定资金奖补。鼓励州(市)开展城乡绿化美化推优学优活动,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二)坚持科学规划引领省直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能职责编制各领域绿化美化专 项规划。各州(市)、县(市、区)政府要按照与自然环境条 件相适应、与生态资源和特色风貌相协调、与城乡居民美好 生活需求相契合的总要求,编制本行政区域十年期绿化美化 规划,并做好与国土空间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绿地系统规 划等规划的衔接,合理确定实施范围、主要目标和实施举措; 要研究制定州(市)
12、、县(市、区)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方 案,明确工作重点、具体目标任务及工程工程。州(市)、县 (市、区)绿化美化规划及三年行动方案应广泛征求公众意 见,充分考虑可行性,经州(市)政府审核后组织实施,并 报省直有关部门备案。(三)精心开展绿美设计各地区要按照云南省城乡绿化美化建设导那么要求, 邀请具有相应资质和良好业绩的机构进行绿化美化方案设 计,绿化美化工程主管部门须会同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审核把 关。各地区城乡规划委员会要将城乡绿化美化纳入建设工程 重点审查内容。按照云南省城乡绿化美化植树指南要求 选择树种、进行种植管护,优先保护利用原生植被,尽可能 建设能够自维持或低维护的植物景观。新建工程所
13、使用植物 要遵循适地适种原那么,乡土植物种类占比不低于50%、数量 占比不少于80%。增绿提质和景观提升的工程,要充分尊重 民意,突出当地特色;社会普遍关心且政府主导的重大城乡 绿化美化工程,须经过严格科学论证,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 建议。(四)分类分步实施城乡绿化美化是一项长期任务,各地区要根据十年规划 和三年行动部署,根据本地区自然生态条件和现有基础,分 类分步实施,既要积极作为、能快那么快,又要稳扎稳打、量 力而行,不搞“齐步走”,不搞运动式推进。自然生态条件好、 水热条件优越、植被多样性丰富的地区、人口密集地区和旅 游热点地区要加快建设;建设基础良好、自然景观多样的地 区鼓励优先开展提质
14、创优行动。生态脆弱的石漠化地区、高 寒冷凉地区、干热河谷地区要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更加专业化地开展生态保护修复,不得以绿化美化名义进行 生态环境破坏。(五)着力推动“绿美+ ”经济开展壮大依托云南丰富的植物资源多样性优势,加大政策支持力 度,大力开展“绿美+ ”经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 技术先进、带动力强的知名苗木企业,打造一批成规模、有 特色的云南苗木品牌。分区域建设一批专业化、规范化、标 准化特色苗木基地和省级保障性苗圃。建立区域性苗木交易 中心,搭建和完善苗木网上交易平台,引导以需定产、订单 育苗、就近育苗。鼓励“企业+科研院所+农户”等合作模式, 培育开展从研发生产到
15、应用推广的全产业链;大力开展规划 设计、建设管养、综合服务、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科普研 学、文创科创及系统性方案服务等关联产业;科学开展特色 经济林果、林下经济等绿色富民产业。(六)强化科技支撑发挥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科研优势,加大科研 投入力度,加快科研技术攻关,强化科技对城乡绿化美化的 支撑作用。搭建与绿美云南相关的科研创新平台。开展园林 植物种质资源调查、筛选与收集,摸清全省园林植物、特色 经济林草种质资源家底。实行重点攻关工程“揭榜挂帅”,开 展种苗繁育、新品种培育、重大有害生物防控、城市绿地系 统构建、湿地生态修复、城市森林碳汇等工程研究。鼓励产、 学、研建立紧密合作机制,加大
16、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高技 术转移转化效率,让先进科技服务城乡绿化美化全链条高质 量开展。(七)创新建营管护模式落实国家储藏林建设、生态修复、湿地保护等政策,鼓 励省级投资平台参与,充分利用政策性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 以重点工程撬动金融资金加大投入。借鉴国内绿色开展领域 相关基金模式,结合云南实际,探索设立绿美开展基金。创 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积极参与碳汇交易。探索和规范 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购买经营转让(POT)等 模式,积极吸引省内外研发团队和苗木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 云南城乡绿化美化建设。积极开展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开发 符合城乡绿化美化的金融产品。鼓励创立市场化、可持续的
17、建营管护模式。四、保障机制(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组织领导机制,成立由省委、省政府领导任组长, 省开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教育厅、省财政厅、 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 运输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水利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林 草局等省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加强 对城乡绿化美化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省直有关部门 要密切配合,协调组织好所辖所管所属系统、区域、场所、 设施等的绿化美化工作。各州(市)、县(市、区)政府要落 实属地责任,抓好城乡绿化美化工作的具体落实。省直有关 部门要适时开展总结与评价,及时对计划方案进行修正指导, 确保各工程标任务
18、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二)加大资金投入各级政府要按照事权和支出责任相匹配的原那么,统筹各 方面资金加大城乡绿化美化行动公共支出局部的保障力度。 省级设立奖补资金,每年对城乡绿化美化行动中成效突出的 地区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予以适当补助。鼓励个人、企业捐 资,探索认种认养林木、林地和绿地等形式,支持和引导企 业、社会团体、个人等社会力量参与城乡绿化美化行动。积 极争取中央预算内、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支持,符合专项债券 发行条件的积极给予专项债券支持。(三)加强政策配套支持将城乡绿化美化行动纳入全省国土空间规划并结合国 土空间规划管控要求,加大城乡绿化美化土地供应,城市腾 退土地优先用于城乡绿化美化。相
19、关部门要指导各地区统筹 编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乡村规划等,合理安排城乡绿化美 化用地。健全立体绿化的审批及评估机制,对进行墙面及屋 顶绿化的建筑所形成的绿化面积予以折算,调动立体绿化建 设积极性。推进全省城乡绿化美化信息化建设管理,分领域 建设城乡绿化美化数据库,加强综合效益监测评估。加强城 乡绿化美化建设规划设计、苗木培育、施工养护、林草科技 等方面人才培养培训,建设稳定的专业人才队伍,鼓励各地 区创立森林城市、园林城市,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绿 化格局。(四)发动群众广泛参与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各级领导干部要在履行植 树义务上作表率,带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入城乡绿化美化 设施建设、
20、生态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 科学编制规划,精心设计局地实施方案,构建城乡绿化美化 空间大格局。突出特色、突出重点,分类展开、分步推进, 未来3年重点在人口密度高、流量大的地带先行开展。因地制宜,科学绿美。根据地理区位、生态环境、资源 禀赋、地域文化、经济社会开展情况,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分类施策,适地适绿,适地适美。统筹考虑生态合理性和经 济可行性,节俭务实,宜乔那么乔、宜灌那么灌、宜草那么草,讲 科学、讲技术、讲专业,稳妥有序推进城乡绿化美化。系统构建,多元共生。遵循自然规律,以风景园林学、 生态学、林学和系统工程的原理为指导,发挥云南生物多样 性优势,构建乔、灌、草相互搭
21、配,叶、花、果相互结合的 近自然生态群落,打造多元共生、平安稳定的生态系统,让 美丽家园充满生机活力。科技支撑,产业助力。充分利用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 和企业科研资源,突出乡土性、多样性、功能性、经济性, 加大科研投入,加快科技攻关,加强科研成果转化,推动乡 土植物培育、种植、应用推广及销售的“绿美+”经济全产业 链培育开展,大力开展森林康养、生态旅游等新业态,形成 科技创新和产业开展相互促进,生态环境和经济开展双赢的 良性循环。行动。逐步完善义务植树组织管理、统计认定和证书发放等 制度方法,探索义务植树激励机制,激发公众参与义务植树 的内生动力。深入推进“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完善全民 义
22、务植树网络平台,创新拓宽公众尽责和知情的有效途径。 依托乡镇(街道)、村(社区),邀请专业团队普及植物管护 知识,开展“优秀园丁评选活动”,提升管护能力和水平,发 动全民参与“植绿护绿”、“绿化家园”等主题活动。(五)强化催促指导邀请城乡规划、园林设计、林业科技、生态文化等多领 域专家,成立专家委员会,对全省城乡绿化美化行动规划制 定、方案设计和重大落地工程进行专业指导和绩效评估。强 化规划、设计、建设、管护等相关主体责任,建立科学考核 评价体系。加强对各地区城乡绿化美化行动常态化督查调研, 制定实施负面清单,发现问题,及时纠偏。对规划、设计、 建设决策出现重大偏差或失误的严肃问责追责。(六)
23、加强宣传引导发挥新闻媒体宣传引导作用,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 传统媒体及各类新媒体平台,大力宣传工作经验、先进典型、 特色亮点,在有关职能部门的统筹下,及时曝光各类负面典 型,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气氛。政府引导,广泛参与。压实属地政府主体责任,充分发 挥各级政府在组织领导、规划设计和政策保障等方面的作用, 强化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坚持典型引路、示范 带动,形成有序、有效、有力的良好工作局面;充分调动各 方面积极性,引导市场主体与社会各界广泛参与,齐心协力 推进城乡绿化美化建设。(三)行动目标中远期,通过未来10年城乡绿化美化,努力建成美丽中 国新标杆、样板示范区。近期,通过实施三年行动
24、,以人口 密度高、流量大的地带为重点,着力探索符合云南实际的城 乡绿化美化建设路径和开展模式,努力实现“四个基本、三 个加快”。四个基本:工作机制基本健全。城乡绿化美化行动“1+N”工作体 系加快建立,适应城乡绿化美化实践需要的规划编制、方案 设计、责任落实、上下联动、统筹协调、评估考核、宣传引 导、社会参与等机制逐步完善,重点地区绿化美化空间适宜 性评价、各城市及县城绿化美化中长期规划和三年行动编制 全面完成。建管运营模式基本成熟。政府、市场、社会分工协作, 良性运行的态势基本形成,覆盖规划设计、选种培育管护等 全流程的各类市场主体蓬勃开展,科研平台、交易平台、创业平台加快开展,产学研联动开
25、展,“绿美+”经济创新开展, 多样化、可持续生产经营模式普遍建立。产业体系基本构建。云南特色苗木花草等相关产业不断 壮大,城乡绿化美化与生态经济、文旅产业、富民产业融合 开展,以绿化美化为基础的“绿美+”经济全产业链加快补齐, 产业开展基础更加坚实,逐步成为云南经济的新亮点、兴农 富民的新支撑。标杆引领导向基本形成。通过持续开展推优学优活动, 城镇、社区、乡村、交通、河湖、校园、园区、景区等领域 形成一批公众认可度高的城乡绿化美化新样板,各州(市)、 县(市、区)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新标杆,为高质量推进城 乡绿化美化提供良好示范。三个加快:城乡人居环境加快提质。重点建设范围内生态结构合理、 服务
26、功能显著、生态美学彰显的城乡生态体系加快构建,城 乡绿量持续增加,美丽云南“颜值”加快提高,城乡建设品 位、品质有所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自豪感不断 增强。全民植绿爱绿护绿意识加快提高。全民植绿、爱绿、护绿教育全面开展,人民群众生态文化素养明显提高,全民参 与、全民支持、全民共享的生动局面加快形成。绿美云南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快提升。因绿而美、因特而 美、因多样性而美,云南的美丽、云南的魅力得到更好展现, 旅居云南品牌吸引力有效提升,健康生活目的地建设取得积 极成效。二、实施重点(一)绿美城镇建设范围:省会城市、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县级 城市(县城),国省道沿线、重点旅游景区周边和城郊
27、乡(镇) 政府所在地。建设要求:省级层面支持昆明市(主城区)建设公园城 市、丽江市(古城区)建设花园城市、西双版纳州(景洪市) 建设雨林城市,鼓励各地区结合实际,明确绿美城市建设定 位和方向,积极打造生物多样性友好城市和地域特色鲜明的 绿美城市。各地区绿美城市建设要基于城市山水脉络和风貌 格局,结合城市形象与文化特征,丰富植物种类、合理配置 色彩,优化拓展生态空间,打造各美其美、山水人城和谐的 城市。城市节点景观建设凸显城市区域性与城市文化形象特 征,防止“千城一面”。统筹绿地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相 关性、结构性,构建点线面结合、功能健全、结构完整的绿 地系统。最大限度使用乡土植物,构建和营
28、造设计合理的近 自然生态群落,彰显地方植被景观特色和城市生物多样性, 建立科学管护工作机制,持续沉淀城市绿美记忆。乡(镇) 绿化美化要与周边自然山水景观、田园风貌、景区特色等相 协调,突出当地特色,注重拓展公共生态游憩空间。建设措施:鼓励各地区通过群众参与、网络投票等方式 按程序选定“市(县)花”、“市(县)树”,确定地域特色标 识植物,并加大在城镇绿化美化中的应用。建设城市绿道网 络体系,合理规划建设综合公园、专类公园、社区公园、口 袋公园等公园体系。推广立交桥、人行天桥、围栏、墙面、 屋顶等立体绿化美化。充分利用市内各种空闲地、废弃地、 边角地等拆违建绿、留白增绿、破墙透绿、见缝插绿,着力
29、 增加绿量。精心设计、高品质推进城镇各级各类道路,以及 入城门户、主要交通节点、历史街区、滨水空间的绿化美化, 打造一批群众喜爱的“打卡点”和“场景坚持节俭务实, 多建近自然的生态园林景观,减少后期维护与管理本钱。公 共区域绿化要适当配置花坛花境、园林小品、宣传栏、座椅、 游径等供市民游憩,让人“进得去、有得看、留得住”。积极 做好城市面山、河湖绿化美化提升和城郊补绿提质工作。在 乡(镇)开展公园、绿道建设,加快道路林荫化、沿街建筑 立体绿化、庭院绿化美化。三年目标:由州(市)政府统筹考虑各地区自然、经济 条件和现有基础,围绕城市建成区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 积、口袋公园、林荫路新增数量等,提
30、出合理的量化目标, 实现城市“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年植树数量不得低于 前3年平均值;推进建设绿美乡镇300个。(二)绿美社区建设范围:城市(城镇)主街道小区和单位、新建小区、 旅游景点周边小区、改造提升的老旧小区。建设要求:社区绿化美化建设要与地方人文历史相结合, 充分挖掘立体绿化潜力,优化绿地植物配置。在保持区域整 体协调的前提下,打造有识别度和吸引力的绿美景点,提升 社区绿化美化的景观效果和品质。建设措施:尊重人民群众意愿,精心设计方案,创新方 式方法,调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开展丰富多样的社区绿化 美化活动。开展墙体、屋顶、围栏等立体绿化美化,推进社 区开展生态空间共享,将围院通
31、透式绿化与道路绿地充分融 合。鼓励和引导社区居民推进临街阳台的绿化美化。落实社 区绿化美化责任,建立健全管护长效机制。三年目标:由各县(市、区)自行确定三年建设目标, 原那么上每年绿美社区建设数量不低于本地区社区总数的10%,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加快建设。(三)绿美乡村建设范围:城郊村、国省道沿线村、旅游景区周边村、名村古村等。建设要求: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要求,尊重自然、顺 应自然,因地制宜做好乡村绿化美化设计,突出乡土田园特 色,促进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协调,建设绿树成荫、花果 飘香、各具特色的生态宜居绿美乡村。保存乡村生态风貌, 保护古树名木,将经济性、功能性、观赏性有机结合起来, 春天赏
32、花,秋天品果,让美丽乡村留住美丽乡愁。落实最严 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 粮化工禁止简单照搬照抄城市绿化美化模式。建设措施:在“四旁”(水旁、路旁、村旁、宅旁)、“四 地”(边角地、空闲地、闲置宅基地、拆违地)及庭院进行绿 化美化,宜树那么树、宜草那么草、宜花那么花、宜果那么果,广植 乡土植物,做到应绿尽绿。支持和鼓励条件适宜地区开展花 美乡村、水美乡村、森林乡村等建设。积极开展特色林果经 济、林下经济、庭院经济、乡村旅游等绿色富民产业。支持 优秀设计团队开展乡村绿美设计创作。广泛开展“每年回家 种棵树”等主题活动。三年目标:省级重点推进600个村庄建成绿美乡村,
33、各 州(市)按不低于本行政区域村庄数10%的数量设定年度目 标。(四)绿美交通建设范围:进出云南省交通要道,大滇西旅游环线,机 场高速(机场连接线),旅游公路、自驾游精品线路,进出城 区的交通干线,机场、港口(码头)、服务区、铁路客运站。建设要求:以保障交通平安为前提,依据交通干线两侧 的自然状况和功能需要,分层次、分地域、分地段确定建设 标准,打造生物多样、季相明显、功能完善的绿化景观廊道, 形成畅通、平安、舒适、美丽的绿美交通网络。绿化植物要 选择适应区域气候类型的种类,综合考虑乡土与外来适生、 场地功能、空间层次、色彩搭配、生态习性等因素,合理确 定基调树种和骨干树种。对机场和精品旅游路
34、线等重点地区 要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地域风情、民族元素,构建四季有景、 四季有花、层次清楚、错落有致的生态景观,着力打造靓丽 风景线和“浓缩的明信片”,向游客展示云南生态美、景观美、 人文美,让云南美在路上、留在心间。建设措施:全面推进交通沿线用地范围内的绿化美化工 作,对建设期边坡、取弃土场、临时用地等区域进行生态修 复,对分隔带、路侧绿带、立交区、沿线设施、场站、港口 (码头)、铁路客运站、隧道洞口等可绿化区域进行绿化美化。 对运营期工程进行补绿提质、加强维护管养,对有条件区域 进行绿化美化提升改造;重点路段要选用乡土植物进行增绿、 添彩,充分展现地域性、识别性、观赏性景观。抓好交通要 道两侧及可视范围内第一重面山区域的绿化美化,开展增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