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水:聚力新型工业化实现工业大突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习水:聚力新型工业化实现工业大突破.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习水县温水镇:“工业”和“农业”两条腿齐步跑2017年,温水镇“通过推动温水工业园区建设,解决贫困户就业; 通过挖掘生态优势,让贫困户开展产业”等方式,使“工业”和“农 业”两条腿齐步跑,带着群众奔向幸福小康。如今,温水镇脱贫攻坚战场上,弥漫着浓浓的战火硝烟推开工业建设强健脱贫筋骨工人敲击钢管的轰鸣、砖工砌墙砍砖的脆响、机器运转调试的噪 声构成了温水工业园区工业建设的砥砺乐章。在工业园区做临时 工的杨大姐,是这雄壮乐章中温暖动人的音符。据工业园区的负责人介绍,温水附近有劳动力,又因家庭等原因不能 外出的贫困人口大多数都在这儿做临时工,每天能挣150元到250元 不等的工资。采访时,正值午餐时间
2、,几十名临时工从工厂走出,流动成一条幸福 的风景线。临时工杨大姐说,看到工厂一步步的完成,激动不已,期 待工厂尽快建成到厂就业。其中,“2”即习酒公司、茅台201厂;“3”即贵州安酒、步长集团洞酿 洞藏、小糊涂仙酒业;“N”即其他酒企。习酒包装车间加快推进习酒、茅台201技改工程,实现双五万千升产能;加 快推进安酒3万吨酱香技改工程;加快启动步长集团2万吨技改工程 建设。加快推进茅台集团习水循环园酿酒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程建设, 实现年处理废弃酒糟70万吨,打造“红粮种植-白酒生产-废弃物及副 产物资源综合利用”循环利用产业链,实现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推动 白酒产业绿色开展。计划到“十四五”期末,
3、全县将实现白酒产能25万千升,力争到达30万千升,白酒销售收入达300亿元,税收100亿元,实现产量、 产值、增加值、利税“四个翻番”。习水县温水包材产业园延长链条打造全国酱酒配套基地如果说白酒是习水的支柱产业,那么白酒包材产业那么是习水新型 工业化开展的新引擎。走进习水县温水镇白酒包装材料产业园,在每家包装材料企业生 产车间内,看到的都是一片忙而不乱的景象,工人们有条不紊地进行 糊盒、装配、成型等工序。“公司引进购置了 一批进口制版设备和高端全自动酒盒包装设备, 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入驻温水包材园的江苏中彩印务生 产厂长荆爱芳介绍,公司现在每天的产值能到达100万元以上。聚焦新型工业化,习
4、水在开展白酒产业的基础上,极力培育新的 增长极,推动白酒包材产业协同开展,打造由温水包材园区、马临包 材园区、二郎包材园区组成的全国酱酒配套基地,形成白酒全产业链。温水包材园区盘活20万平方米闲置厂房,建设贵州茅台集团白 酒配套产业基地,目前已入驻企业13家,总投资22.9亿元,其中9 家已建成投产。二郎白酒包材产业园规划面积约344亩,目前已入驻企业6家, 总投资12.7亿元,正在建设标准厂房17万平方米。规划建设中的马临白酒包材产业园规划面积915亩,目前正在 开展土地调规等前期工作。据统计,目前全县已入驻包材企业全面投产后可实现产值60亿 元,计划“十四五”期间再招商入园包材企业15至2
5、0家,新增产值 40亿元,打造辐射贵州、四川、重庆的百亿级白酒包材配套园区。红稗系列产品补齐链条实现工业产业遍地开花除了白酒产业这个支柱,习水还积极构建经济增长的“四梁八柱、大力打造西南农特产品加工基地、黔北能矿基地、新型建材基地,实 现工业产业遍地开花、协调开展。在位于良村镇大安工业园区内的贵州老锄头食品股份 红稗食品加工厂,工人们正在加紧生产。生产线上一包包充满地方特 色的红稗产品经过洗选、消毒、磨粉等20多道工序,陆续发往全国 各地。黔北麻羊中央工厂习水充分利用绿色资源优势,围绕黔北麻羊、红稗、茶叶、辣椒 等优质特色农特产品加工,推动良村大安园区转型升级,打造西南农 特产品加工基地,力争
6、实现“十四五”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20亿元。同时,坚持以现代能源为核心,打造黔北能矿基地。巩固开展传统能源产业,因地制宜培育壮大新能源产业,优化能源结构,逐步实现以电代煤,全面提升能源绿色开展水平。习水县赛德水泥厂此外,坚持以绿色环保为导向,打造新型建材基地。打造二郎新 型环保建材集聚区,立足煤电一体化产业基础,围绕已建成的粉煤灰、 脱硫石膏综合利用工程,加强与下游关联企业的协同合作,有效消纳 固废,扩大粉煤灰、煤砰石等大宗固废在新型建材生产中的综合利用 量;打造良村新型石材园区,立足辖内大理石、花岗石、玄武石、饰 面用灰石等优质资源,重点引进3至5家产值亿元以上的重点知名石 材企业,推动新型
7、石材集群开展。据悉,习水县计划今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00亿元,工业增加值 170亿元,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家。计划到“十四五”期末,全 县工业经济主要指标实现倍增,工业总产值突破56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达100户以上,工业投资累计突破520亿元,打造500亿级园区1个。“我们正在积极的筹备工人招聘”习水德康农牧科技饲料厂 厂长周伟告诉记者,“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公司会优先会考虑当地 的困难户和一些需要帮助的(人)。”贵州盛世国泰电子科技已经开始将愿意到工厂上班的工人 送到遵义去参加培训。截止目前,已经培训了两期400余人,第三期 培训马上进行。而移民搬迁到温水镇上的230户1049名贫
8、困人口, 主要要依托温水工业园区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据了解,随着贵州盛世国泰电子科技和华西特驱希望饲料公 司建成投用,将解决2200余人的就业。一条滋养温水,助力脱贫的 脱贫大动脉将改变2000多家庭的生活状况。加快农业开展畅通脱贫血脉“怎样建圈?如何买羊?怎样保暖”温水镇镇专门邀请农牧局专 家到温水开展培训。培训会上,“羊”专家接连抛出了一堆问题,前 来培训的大户、技术人员,伸长脑袋静候答案。落针可闻的会议室里 充满了人们对致富的期待。该村村主任李学文侃侃而谈,“温水镇将自己村及周边地区作为养羊小区来打造,一是看中了村民长期以来的养羊习惯,有一定的技 术基础。二是因为这里是黔北麻
9、羊保种基地。”温水镇为了推动该区的建设,专门到农牧局申请实施了 1200亩退牧 还草工程;计划开展50只以上的养羊大户10户,12只以上的贫困 户30户;村里也建起了羊圈,成立了专业合作社,道路桥梁工程有 限公司出资20万,目前已上栏近百只目前全村养羊1400余只, 如今的温水镇目里村,绿草铺满地、麻羊满山岗。“养羊小区”只是温水镇产业开展的一个缩影。在温水镇,将产业发 展规划为“四区一带”。除依托目里村集体经济开展养羊小区外,还 依托大水跑山鸡工程开展养禽小区,计划开展5000羽的养禽大户6 户;依托沙坝村集体经济开展养牛小区,计划集体经济养牛50头以 上,养牛3头以上贫困户20户;依托炉村
10、自然条件开展生猪农场小 区,开展生猪家庭农场5户;依托福贵公司开展大水、罗汉蔬菜种植 示范带、在公路沿线新建育苗大棚20个,种植蔬菜1200亩。如今的温水镇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产业已通过毛细血管,打通了通 向贫困户的最后一公里,注入到每个贫困户家中。加强思想教育注入脱贫之魂“一切都要靠自己”。这是温水镇目里村联合组的李兴财在和记者交 谈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同样一句话在不同的时间却让李兴财心里有 着不同的感受。一年前的李兴财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家中一贫如洗。他咬着牙齿东 拼西借了 2000元,准备好好养羊改变现状,可两千元却只能买到两 只能繁育的麻羊。这仅有的两只羊让李兴财放弃了对未来的生活希望
11、, “一切都要靠自己”这句话,让李兴财心里充满了无奈。他也从有劳动力,能开展产业的一般贫困户,变成了依靠低保生活的低保户。“没方法”曾是李兴财的口头禅。后来,帮扶干部和村里干部屡次 到家里做工作,做工作时对李兴财描绘的美好生活,激发了他的斗志; 对李兴财本身的优势分析,让他增添了自信;各项优惠政策的讲解, 让他解除了后顾之忧。本就擅长养羊的他,思想问题一解决,就投入战斗。申请了建圈补助, 贷了 5万元特惠贷,养起了羊。如今,全部以能繁羊为主的他,已经将养羊规模扩大到了 60只。李兴财每天都在盘算,现在两个孩子还在读四年级,现在苦点累点不 要紧。等自己的养羊扩大到一定的规模,将特惠贷还了,自己的
12、生活就走向正轨了。“一切都要靠自己”,现在说这话时,李兴财多了些微笑和自信。李 兴财告诉记者,解贫困最好的钥匙就是思想问题。为了让更多的贫困 户自立自强,温水镇让干部每月到村与贫困户同吃同住同劳动,利用 道德讲堂、农民夜校、脱贫攻坚培训干部集中学习、群众会等开展脱 贫攻坚培训,进行思想脱贫。截止目前,已集中宣讲达50余场次。走进黔北重镇温水“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一一习水边界行”走进素有习水北部“旱 码头”“小手拳之乡”之称的县城市副中心一一温水镇。温水镇位于习水县东北部,襟连重庆素江区石壕镇,属黔北链接渝南 的中心集镇,辖区面积167.43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3个社区, 户籍总人口 5.
13、5万人。温水区位优势明显。省道302穿境而过,“江习古”“习正”两条高 速连接交汇、出口互通,是黔北通向渝川的枢纽和咽喉。城镇功能日趋完善。主城区面积1.5方公里,城镇人口 2.2万,城镇 基础建设和配套设施比拟完善。工业开展抢抓习水县创立“全国酱酒配套基地”的开展机遇,原温水 工业园区改造升级为贵州习水白酒配套产业园。引进美盈森科技有限 公司、中彩中飞包装、宏旭等17家企业,总投资15.1亿元, 全部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工业产值20亿元以上。如今的温水,以园区为主的工业开展不断壮大、以坝区为主的农业产 业开展势头强劲、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成效明显,正逐步形成以 工业农业产业开展为主,集商贸流
14、通、生态旅游、酒店餐饮、文化娱 乐、康体养生、现代服务为一体的多元化开展小镇。下一步,温水将 以“工业强镇、产业兴镇、旅游旺镇、农业稳镇”为开展思路,以经 济兴旺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奋力融入黔渝经济圈,为习水迈 入中国百强县作出温水贡献,为打造习水城市副中心努力奋斗。农业产业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主要围绕生态畜牧、蔬菜、红粱、 辣椒、花椒、生态渔业等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全镇“一坝两带三区四 基地”的产业开展格局基本成型。温水历史文化厚重,被誉为“小手拳之乡”,小手拳集技击和健身于 一体,融武术和医Jft于一炉,已成为温水主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人 们晨昏两练、强身健体的主要体育内容。本次边界
15、行,习水县融媒体中心携手翰林苑在温水镇将围绕“我的脱贫故事”“黔渝边界上的两个梨园村共筑一条梨园河”开展报道。习水:聚力新型工业化实现工业大突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2.32亿元,同比增长18.2%;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6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2%;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3.02%,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为55.4%,拉动全县经济增长10.08%个百分点;今年以来,习水县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围绕“四新”主攻“四化” 安排部署,把加速推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 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作为经济高质量开展的首要任务,坚持把白酒产 业作为工业开展的首位产业,全力
16、做好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加 快推动全县工业经济高质量开展。贵州习酒城建强链条紧盯首位产业初秋,阳光和煦,从贵阳驱车近300公里,来到贵州习水经济 开发区。沿着盘山公路蜿蜒而下,往车窗外看去,隐藏在山谷间的赤 水河缓缓流淌,浓郁悠长的酒香随着河风飘荡散开。河岸东侧,习酒 公司1.9万吨酱香技改及配套工程二期工程雏形初见。“习水经开区以白酒、煤电、智能终端为支柱产业,首位产业为 白酒。”贵州习水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经开区白酒产业产值占比 达85%以上,目前有白酒生产企业15家,规划布局万吨酒企6家, 白酒及相关企业60余家(包括生产、销售及配套企业),有规模以 上工业企业数29家。习酒文化城
17、效果图作为习水县白酒龙头企业的习酒公司,今年上半年销售收入已突 破75亿元,并被授予贵州省“AAAAA(五A级)生态酿酒企业”。目前, 习酒公司投入近84亿元的1.9万吨酱香技改工程及配套设施建设项 目正有序推进,习酒文化城、运营中心等将于今年底前投入使用,酱 香制酒生产区、制曲生产区、包装物流园、基酒贮存区、商务体验中 心、科研中心等预计到2022年左右全面建成。工程全部建成投产后, 将新增产能1.9万吨,新增就业3000人。据悉,习水县以经开区为核心,按照赤水河、桐梓河、同民河“一 干两支流”规划布局,做强赤水河流域白酒核心产区,加快构建“2+3 + N”白酒产业布局,打造中国优质酱酒基地,实现白酒产业集群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