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吟(3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5966297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乡吟(3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家乡吟(3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乡吟(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乡吟(3页).doc(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编者按;家乡曾是一个羞涩的新娘,她经历着幼稚简陋到成熟丰美的历程。岁月变迁,她为儿女呈献了丰美的乳汁,而身上也承载了太多的酸甜苦辣,太多儿女的牵挂,我们该拿什么来拯救你母亲家乡干瘪的乳房。本文质朴的语言,却把家乡之情写得如浓的飘散的咖啡。我的家乡是贵州东南部的一个小山村,地处苗岭山区,她依山傍水,风景秀美。我爱它,因为它山水景色秀丽,风光旖旎;我爱它,因为它富有原生态魅力,越来越美。那里没有喧嚣,只有浓浓的苗侗乡情和悠悠的原生态民风;没有高楼大厦,只有狭窄的古老街道和风格各异的新农居。这里山青水秀,这里民风古朴,这里是歌舞的海洋,这里是百节的故乡!家乡,是一首动听的歌,述说着流逝的岁月!家乡

2、,是一幅美丽的画!展现着美丽的生活!回顾1978年以前,家乡还是实行人民公社化制度,那时候我已经高中毕业上山下乡,到农村和社员们整日在田地里劳动,由队长登记工分生活。到了年底,生产队将一年中卖余粮的收入,按社员个人所挣工分进行分配。那时农民辛勤劳动一年的收入少得可怜,社员们辛苦劳动一天的收入平均不到两毛钱,个别生产队甚至出现负的工分值,根本不够买衣服、缝被子。农民全年粮食人均分配不到300斤,平时只能以红薯、包谷、玉米等杂粮为主,炒菜也只能滴上几滴清油。白面、大米饭只有在过年过节的时候才能吃到,能填饱肚子就是当时人们最大的愿望。那时候老百姓的日子过的很紧,由于当时国家物资极度匮乏,购买什么东西

3、都限量供应,如粮食、清油、鸡蛋、肉食、布料、糖等都实行凭票定量供给。一个时期连购买火柴、肥皂也实行按票供应。在穿戴方面,新三年,旧三年,补补巴巴又三年,这话在民间流传已久。大家都奉行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那时我家9口人,由于没有壮劳力,每月只能靠父亲58元的工资来生活。衣服、鞋子我们2至3年才能添置一件新的,平时我只能穿兄长们使用过的旧衣物。记得我在9岁时,我穿的裤子和鞋子都是母亲补过多回的还拿来穿,过年看到别人家的孩子买新衣服,就会在心里羡慕不已。那时家乡附近只有一条伤痕累累,凹凸不平的狭窄砂石路,这条路还是通往州府和省府的公路呢。那时候如果有能够坐上车很不容易,人们赶场去县城多是

4、来回走路,赶场买卖东西都是肩扛手提,十分的辛苦。那个时候车辆行驶在路上左右摇摆,上下颠簸,令人发憷。每到春秋季节尘土飞扬满脸尘埃,逢到雨雪天道路泥泞一身烂泥。我在本村读小学,距我家约2公里远,去学校的路全是田间小道,根本没有什么道路可言。我每天都要从不足一尺宽的田间小路上翻过两个大沟才能到学校。碰到雨天,我还得挽起裤腿,两手提着鞋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趟水过河,很多时候被荆棘或碎石头扎破脚。儿时最开心的事,莫过于和伙伴们到近村去看露天电影,那时家乡没有电视,更谈不上电脑了,全村一百户人家只有几台收音机。那时候民居多是术板房,砖房极少,贫困农民还住茅草房或杉木皮房,县城边缘地带还有竹篱茅舍。1983年

5、镇上统计有432户1560人住房困难,56户住茅草房,还有一家四口还住山洞窝棚。改革开放三十年,弹指一挥间,沧桑巨变,许多蓝图和梦想都变成现实。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家乡电话由手摇式转换成程控再发展到现在的光缆,电话越变越先进,越变越快捷。进入九十年代,继大哥大之后,无线电话发展突飞猛进,曾一夜间家乡人人腰间都佩带上了BB机,再后来移动电话、小灵通、大灵通、全球通、因特网,如雨后春笋般走进农村,让家乡普通老百姓平添一对千里眼、顺风耳。从此家乡过去那种找人靠脚走,传信靠嘴吼的历史就一去不复返了。现在家乡好多家庭都人手一部手机,手机成了人们生活中的随身必需品。在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加强东西部区域合

6、作,实施让千家万户受益、让千家万户致富对口帮扶活动以来,我的家乡有幸得到广东省深圳市的真情援助,捐资几十万元帮我们村建起了漂亮气派的村委会办公大楼,建好了村小学,架起了一座能通行大货车的进村公路桥。忆昔日,家乡道路拐弯不平,路面颠簸泥泞;看如今,宽阔平坦的进村公路桥如一道飞虹,连通了城市和乡村。平整的水泥路像一条条长飘带似的穿梭在村庄,一辆辆摩托车、小轿车喜气洋洋一路奔驰。雨天,不怕打湿裤脚;晴天,更是干净整洁,连头顶的天空也一片蔚蓝,村民们自豪地说:我们的生活环境和城里人一样,干净、整洁。改革的春风将昔日低矮的瓦房、漫天的尘埃刮得没了踪迹,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和绿化、亮化、美化工程的

7、实施,把家乡装扮得日新月异,光艳照人。望着眼前笔直的水泥路,柳丝拂面的池塘,造型别致的小楼房,还有那大片经过乡亲们精心整理过的田地和果园,无论站在哪个角度,都可以见到是一幅绝妙的田园山水画。如今,家乡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昔日村民们狭小土屋,已变成宽敞明亮的砖平房或楼房;以前靠辛苦体力来完成的田间农活,现在用现代化的农用机器彻底改变了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历史;以前窄小的土路,现在变成了宽阔光洁的柏油路和水泥大道,全县交通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实现了乡与村、村与村之间的公交网,村民们出行变得异常方便;在医疗卫生方面,实现村村配有卫生所和医生,形成了农民小病不出村,大病有医疗保障的

8、局面;在文化教育方面,中小学教育已经实现了两免一补和双语教学,一幢幢教学楼、试验楼、住宿楼、图书室拔地而起。每个教室都配有一台崭新的电视机,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远程教育也进入课堂,学生在教室里快乐地学习;更令人惊喜的是公共文化设施与服务体系不断完善,金融、商业、电信等行业齐备;家乡黑白电视机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被电脑,数字电视等所替代。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手机、空调、电脑都已成为人们的日常消费品,小汽车已开进了寻常百姓家,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在飞速地丰富着、改变着。夜幕降临的时候,忙碌了一天的村民们足不出户,聚集在电视机前就可以收看到40多个电视频道,打开网络,便可以了解天下事;电风扇、电视机、电冰箱、电磁炉和小轿车已逐步进入寻常百姓家庭,农民的生活已开始由乡村型向城镇化过渡。可爱的家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变化已经变的更加漂亮,更加迷人!在新时期改革创新、民族复兴的大潮中,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活动为载体的各项富民惠民活动正在家乡苗村侗寨全面启动,全县上下初步形成了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格局。如今的乡村不再是贫穷和落后的代名词,家乡的新变化也让城里人羡慕不已。每年的春秋季节或双休日,城里的人们就会蜂拥而至,尽情感受家乡清新的空气、迷人的风景和闲适、幽雅的农家乐生活。-第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