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事业管理学 案例版 重点(12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5952340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生事业管理学 案例版 重点(12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卫生事业管理学 案例版 重点(12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卫生事业管理学 案例版 重点(1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事业管理学 案例版 重点(12页).doc(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卫生事业管理学 案例版 重点-第 - 12 - 页第一章 绪论一、 事业是人们所从事的具有一定的目标、规模和系统的,并且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的经常性活动。二、 卫生事业:是指为增进人民健康所采取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的总和,这些组织和活动以追求社会效益为目的,由政府领导并提供必要的经费补助。三、 卫生事业管理是指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有关行政部门根据卫生事业的规律和特点,将卫生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及时合理的提供给全体人民,并对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进行管理。四、 卫生事业的特点:1、政府在卫生事业中发挥主导作用;2、卫生事业以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为目的;3、卫生事业

2、服务全体人民;4、卫生事业具有垄断性。五、 卫生事业的地位和作用:1、以人为本的观念;2、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3、人民健康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的观念;4、发展卫生事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观念。六、 卫生事业的主体与对象1、 主体:政府;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政府其他相关部门如:发展和改革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2、 对象:各种卫生机构及相关机构;卫生服务的提供者及相关人员七、 卫生事业管理的方式:1、计划方式:方向性、指令性和指导性;2、法律方式:约束性、强制性和稳定性;3、经济方式:间接性、灵活性、灵敏性、自觉性;4、行政方式:政策和行政命令;5、项目方式八、 卫生事业管理的内容:优化卫生政

3、策;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科学的编制和实施卫生计划;提升卫生系统功能九、 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十、 我国卫生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1、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2、基本建立起遍及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3、初步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4、重大传染病防治取得了明显进展;5、妇女儿童卫生保健水平进一步提高。1、卫生事业泛指为增进人民健康所采取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的总和,这些组织和活动以追求社会效益为主要目的,由政府领导并提供必要的经费补助。 2、卫生事业管理是政府根据卫生事业的规律和特点

4、,以保障和增进人民健康为目的,对卫生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的过程。 3、卫生事业管理学是研究卫生事业发展规律的学科,它的任务是研究卫生事业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与国情相适应的卫生政策,研究与政策相适应组织管理和工作方法,研究卫生事业管理的经验。1、卫生事业管理的最终目的最大限度的保持和促进人民的健康 2、卫生事业的主要目标最大限度的发挥卫生资源的作用,建立和保持整个卫生系统的高质量和高效率,保持社会阶层在卫生筹资和健康状况上的公平性。3、卫生事业的主体政府 4、卫生事业管理的基本过程计划、组织、控制 5、卫生事业管理的主要内容卫生人力资源管理、卫生信息管理、药品管理、

5、中医药管理、医学教育与科技管理 6、卫生事业管理的方式计划方式、法律方式、经济方式、行政方式和项目方式 7、计划方式的特点方向性、指令性和指导性 8、法律方式的特点约束性、强制性和稳定性 9、经济方式的特点间接性、灵活性、灵敏性和自觉性 10、衡量一个国家人民健康水平的三大指标人均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 11、我国卫生事业管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卫生事业管理理论、卫生组织体系、卫生政策、卫生行政管理、卫生事业管理的方法第二章 管理理论与管理职能一、 管理的定义:指在特定的环境下,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活动,有效整合利用各种资源,以达到组织目标的动态过程。二、 管理者的角色:1、

6、人际关系的角色:挂名首脑或头面人物;领导者;联络人。2、 信息传递的角色:监控者;传播者;发言人。3、 决策制定的角色:创新者;混乱处理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三、 管理者的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四、 管理的目的:效率、效果五、 管理者的工作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第三章 卫生管理常用调查研究方法一、 观察法:研究者根据研究课题的需要,通过对卫生及其相关事件的对象的行为,利用眼睛、耳朵等感观器官的直接察看或其他科学手段,对研究对象日常生活信息等资料进行收集和记录的方法。二、 观察法的种类1、 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直接观察是对观察对象的观察,间接观察是对自然物品、社会环境、行

7、为痕迹等的观察。2、 参与式观察与非参与式观察:以是否直接参与到被观察对象之中区分,后者可以避免观察中的不自然偏差。3、 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结构式观察是研究者事先设计好观察的项目和要求,并严格执行和记录;非结构式观察是对调查的内容事先不做严格的规定,而是根据现场情况随即决定的观察。三、 访谈法:访问者通过训练有素的调查人员按照事先设计好的题目、内容,有序地以口头交谈等方式,利用面对面的交换刺激的作用,向被访问者了解其行为、特征、动机以及相关的社会实际情况的一种方法。四、 访谈法的类型:结构式访谈;无结构式访谈;个人深入访谈;焦点集体访谈五、 文献分析: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或者记录了解情况的

8、方法,可以在较快的时间内了解研究相关的各种情况,但是收到可读文献以及这些文献的可靠性的严重制约,多用来初略了解项目有关的大体情况。六、 文献分析的分类:1、 内容分析法:根据文献的内容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和了解人们的行为模式、价值观念、态度和特征等。2、 二次分析: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再次分析,一种是利用这个资料进行不同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另一种是用不同或者相同的方法对他人的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验证。七、 头脑风暴法:通过小型会议的形式,让所有参加者在自然愉快、畅所欲言的气氛中,自由交换想法或点子,并以此激发与会者创意及灵感,使各种设想在相互碰撞中激起脑海的创造性。八、 德尔菲法:由调查者拟定调查表

9、,按照既定程序,以函件的方式分别向专家组成员进行征询;而专家组成员又以匿名的方式(函件)提交意见。经过几次反复征询和反馈,专家组成员的意见逐步趋于集中,最后获得具有很高准确率的集体判断结果。1、选题的来源实际工作、日常生活、文献资料 2、选题的原则重要性、科学性、可行性、创新性 3、卫生管理研究最基本的目的探索、描述和解释 4、探索性研究包括的内容文献回顾、咨询专家、实地考察 5、研究设计中分析单位主要的类型个体、群体、组织、社区6、时间维度的类型横剖研究、纵向研究 7、纵向研究的类型趋势研究、队列研究、同组研究 8、研究方案的内容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确定分析单位、确定研究内容、制定抽样方法、

10、制定问卷或访谈提纲、确定调查场所和时间表、研究经费的安排 9、常用的资料收集方法文献法、观察法、访问法、试验法第四章 卫生方针政策一、 公共政策:在一定程度的社会参与基础上,由合法的政府来制定和实施的、旨在解决社会公共问题的那些政策。二、 公共政策的特征P64:政治性;价值选择性;相对稳定性;目标性;强制性;普遍性;相对稳定性三、 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1、 公共政策的指导功能:规范和指导人们的行为;确立目标,规范方向;教育指导,统一观念2、 公共政策的协调功能:对公众行为和社会发展的调节、调试功能3、 公共政策的控制功能:对社会公共事务中的利益矛盾进行调节与控制4、 公共政策的分配功能:将社会

11、公共资源在政府服务的公众中正确有效分配四、 公共政策的类型:1、 按社会生活领域: 政治政策:(旨在促进民主) 经济政策:(旨在促进繁荣) 社会政策:(旨在促进合理对待与个人发展) 文化政策(促进教育科技发展)2、 按政策层次: 元政策:用以指导和规范政府政策行为的一套理念和方法的总称 总政策:具原则性和指导性,一定时期人们的行为准则,处理一切问题的总方针,是制定其它政策的依据 基本政策:基本政策则侧重于目标陈述,为相应范畴内的所有的具体政策规定总目标 具体政策:针对特定而具体的公共政策问题作出的政策规定五、 卫生政策P66:政府为了保障人民健康而制定并实施的用以规范政府、公民和医院等社会组织

12、的目标、行为指南、策略与措施的总和。六、 卫生政策的特征:政治性;目标性;复杂性;阶段性;系统性;价值选择性 ;强制性 ;相对稳定性七、 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中西医并重,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八、 我国的卫生改革政策:改革城镇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卫生管理体制;改革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形成功能合理、方便群众的卫生服务网络;改革卫生机构运行机制第五章 中国卫生组织体系一、 卫生系统:指的是所有以促进、恢复和维护健康为基本目标的组织。二、 卫生行政组织 是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管理国家卫生行政事务的机构体系。狭义指

13、国家卫生行政机关,广义包括国家立法、司法等机关中管理卫生行政事务的机构,也包括企业、事业及社会团体中管理卫生行政事务的机构。三、 卫生组织体系构成:1、 卫生行政组织:卫生行政部门;卫生监督组织;其他相关部门2、 卫生服务组织:医疗服务组织;预防服务组织;妇幼卫生组织;健康教育机构;卫生信息机构;其他卫生组织3、 卫生第三方组织:学会;协会与基金会;其他形式组织1、组织只为实现既定目标,按一定结构形式、规则和程序所形成的权责角色结构。 2、卫生组织指以促进 、恢复和维护人群健康为基本目的的机构或团体。 3、卫生组织体系为指在一定区域内,根据人群的健康需求,通过卫生规划、卫生立法等形式,已恢复和

14、增进人群健康为目标的各种不同组织群构成的系统。 4、组织变革指组织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组织的内在结构,对组织结构中不适应的地方进行调整和修正,甚至对整个组织进行重新构架,以提高组织效能,适应客观发展需要的管理活动。 5、医疗保障组织体系指从事医疗保障服务,以实现居民疾病风险分担,提高居民医疗服务可及性为目标的组织集合。第九章 卫生法规与卫生监督一、 卫生法的概念:卫生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旨在调整和保护人体生命健康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1、卫生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2、卫生法应突出其社会

15、性;3、卫生法是一系列卫生法律规范的总称;4、卫生法属于独立部门法,是行政法的一部分,与民法和刑法相交叉。二、 卫生法的调整对象:指国家卫生行政机关、医疗卫生行政机构及组织、企事业单位、个人、国际组织之间及其内部因预防和治疗疾病,改善人们生产、学习和生活环境及卫生状况,保护和增进人体健康而产生的社会关系。 卫生法主要调整以下几种社会关系:1、卫生组织关系;2、卫生管理关系;3、卫生服务关系;4、综合性卫生关系;5、国际卫生关系。三、 卫生法的基本原则:1、保护公民健康的原则;2、预防为主的原则;3、中西医协调发展的原则;4、国家卫生管理和监督的原则。四、 卫生法的渊源(包括哪几个方面):1、宪

16、法;2、卫生法律;3、卫生行政法规;4、卫生部门规章;5、地方性卫生法规;6、技术性规范。五、 卫生监督的概念:是指卫生行政部门依据国家卫生法律、法规的授权,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贯彻执行卫生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卫生法律、法规,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及相关权益的,扰乱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秩序的行为追究法律责任的一种卫生行政执法行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1、卫生监督的主体是卫生行政部门或由法律授权的卫生监督机关。2、卫生监督是依据卫生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对涉及人民群众健康的各种行为或活动所实施的卫生行政执法行为。3、卫生监督的相对一方是特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即在卫生法律、法

17、规和规章的执行过程中处于被监督的当事人。4、卫生监督既具有行政性,又具有技术性卫生监督的许多工作,必须要有检测数据的支持。所以卫生监督是行政性与技术性的统一。 六、 卫生监督的基本原则:1、依法行政原则;2、遵守法定程序原则;3、合理行政的原则;4、以事实为依据的原则。七、 (了解P171)卫生事业管理与卫生法规关系:1、卫生法规是卫生事业管理的重要方式和手段;2、卫生事业管理与卫生法规具有相同的作用目标;3、卫生事业管理应为卫生法规建设的指向。八、 卫生立法的原则:1、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2宪法至上、法制统一的原则;3、坚持群众路线,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4.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九、

18、 卫生法的实施包括卫生守法、卫生执法、卫生法律适用和卫生法律监督四种形式。十、 职业病的概念: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十一、 卫生监督主体的基本条件:1、依法设立的,具有外交部卫生行政管理职能,且能以自己的名义代表国家意志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发生行政上的法律关系;2、必须有法律、法规授予的卫生行政管理职权;3、所实施卫生行政执法活动的范围,权限和职能必须与法律、法规授予的职权一致。十二、 我国的卫生监督机构:卫生行政部门;卫生监督机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过境卫生检疫机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十章

19、疾病预防与控制管理一、 传染病是指由各种致病性微生物或病原体或它们的毒性产物所致的疾病,是对人类危害最大的疾病。二、 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1、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共2种。2、 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共25种。3、 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

20、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共11种。 国家对传染病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甲类实行强制管理、乙类实行严格管理、丙类实行监测管理)的方针。三、 传染病预防措施:1、 各级政府应当开展预防传染病的健康教育。 2、 各级地方政府应有计划地建设和改造公共卫生设施,改善饮水条件,对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 3、 实行计划免疫接种制度。 4、 加强艾滋病的防治工作,建设和改造公共卫生设施,建立传染病菌种、毒种库,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预案。5、 传染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或者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

21、从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 6、 疫源地管理,传染病菌种、毒种管理,与人畜共患传染病有关的家畜家禽的管理要严格按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进行,以预防传染源的扩散。 7、 医疗保健机构、疾病控制机构和从事致病性微生物实验的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程,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医院内感染、实验室感染和致病性微生物的扩散。 四、 传染病的控制:是指当传染病发生、爆发、流行时,阻止传染病传播扩散所采取的措施。 传染病的控制与管理:1、 医疗保健机构、疾病控制机构发现传染病时,应严格按有关规定,依传染病的类型和传染性强度,采取隔离、必要的治疗

22、和控制、医学观察等措施。2、 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当地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力量进行防治,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3、 患鼠疫、霍乱和炭疽死亡的,必须将尸体立即消毒,就近火化;患其他传染病死亡的,必要时应当将尸体消毒后火化或按规定深埋,必要时可以对尸体进行解剖查验。 4、 医药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及时供应预防和治疗传染病的药品和器械,交通部门必须优先运送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处理疫情的人员、防治药品、生物制品和器械。 五、 紧急措施:限制或者停止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停工、停业、停课;封闭或者封存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品以及相关物品;控制或者扑杀染疫野生动物、家畜家禽;封闭

23、可能造成传染病扩散的场所。上级人民政府接到下级人民政府关于采取上述紧急措施的报告时,应当即时作出决定。当疫情得到控制,需要解除紧急措施的,由原决定机关决定并宣布。六、 免疫的种类:人工自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被动自动免疫。七、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指长期的、不能自愈和几乎不能完全治愈的疾病。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国家慢性病预防与健康促进中心列入目标的慢性病是指符合广义慢性病概念、可预防且在死亡率、病死率和费用等负担均很重的那些疾病。 八、 地方病流行特点:1、疫情重、范围广;2、危害大 ;3、病因单一,疾病流行地方性明显 ;4、病区偏远,病种多,防治难度大 ;5、季节性,易反复。九、

24、公共卫生监测:是利用描述和监控健康事件的数据进行持续系统地收集、分析和解释,快速地把资料分发给有关部门,并将这些数据用于规划、完善和评价公共卫生干预措施及方案的过程。十、 公共卫生监测的目的:1、了解疾病模式,确定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2、发现异常情况,查明原因、采取干预措施。 3、预测疾病流行,估计卫生服务需求。 4、确定危险因素和高危人群,制定预防措施。 5、评价干预效果。第十四章 医政管理一、 医政管理的概念:指政府卫生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按照国家法律、法令及政府对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服务实施规划、协调、审查和监督的行政管理。1、医疗服务是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运用各种卫生资源卫生会公众

25、提供医疗、保健和康复等服务的过程。 2、医疗服务管理指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社会按照国家医疗服务相关法律法规及其有关规定,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疗卫生机构技术人员、医疗服务的提供及其相关领域进行监督与管理的过程,以确保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 3、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指受过正规化、系统化医药卫生教育或培训,掌握医药卫生知识,经过相关资格考试取得相应资质,并经注册后从事医疗、预防、保健、药剂、护理、医技、卫生技术管理等专业的专业技术人员。 4、医疗服务质量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所提供的医疗服务与医疗服务利用者的需要和需求的符合程度。 5、医院感染管理指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针对诊疗活动中

26、存在的医院感染、医源性感染及其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的预防、诊断和控制活动。 6、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经开始或入院时已经存在的感染。 7、医疗安全治病人在医院医疗过程中不发生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障碍、缺陷或死亡。 8、医疗纠纷指发生在医患双方之间因患者对医务人员或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不满意而与医方发生的争执。 9、医疗差错由于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虽有过失情节但未造成患者人身损害,既损害没有达到产生不良后果的程度。 10、医疗意外在诊疗护理过程中,由于无法抗

27、拒的原因,导致患者出现难以预料和防范的不良后果。 11、医疗事故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12、医疗急救管理通过对医疗急救资源的科学规划和配置,建立急救医疗组织网络体系,并有效地组织、指挥和调度急救医疗力量,对危、急、重伤病人进行医疗救治,最大限度的降低伤、亡及残疾率,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保障人民的身心健康的过程。 13、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以急救服务人员为主体,通过社会多部门、多系统的协作参与,将现场急救、途中救护和院内救治有机联系起来,为危急重伤病员提供迅捷、有效急救服务的系统。二、 医政

28、管理的对象: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医疗活动;医疗设备;医疗技术;医疗市场。三、 医政管理的主要职能:1、制定医疗机构的发展规划、管理法规和服务标准,并监督实施。2、拟定医务人员执业标准,服务规范、并监督实施。3、负责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医疗新技术准入审批和监督管理工作。4、监督管理医疗服务质量。5、监督采供血及临床用血质量。6、做好灾害事故医疗救援工作的管理。四、 (了解)医政管理的手段:1、 行政手段:行政手段是政府体现公共权力的一种传统方式,也是医政管理的基本方法。其优点是强大有力、集中统一、灵活应变和善于保密;缺点是民主性与稳定性较差,容易滋生官僚主义和长官意志。 2、 法律手段:法律手

29、段能够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意志,是现代社会最为重要的管理手段,主要特点是概括性、规范性、强制性和稳定性。法律手段在医政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应实现医政管理的依法行政、全行业监督管理以及政府职能转变。 3、 经济手段:经济手段是政府运用经济规律和经济杠杆对社会实施管理的一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各类经济活动的管理。医政管理主要利用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审批、政府财政补助、税收减免政策等经济手段对不同类型的医疗机构实行全行业管理。 五、 医疗机构的分类管理:医疗机构性质划分的依据: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医疗机构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医疗机构的经营目的、服务任务,以及执行不同的财政、税收、价格政策和财务会计制度。1、

30、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是指为社会公众利益服务而设立和运营的医疗机构,不以营利为目的,其收入用于弥补医疗服务成本,实际运营中的收支节余只能用于自身发展。2、 营利性医疗机构是指医疗服务所得收益可用于投资者经济回报的医疗机构。营利性医疗机构根据市场需求自主确定医疗服务项目,医疗服务价格放开,依法自主经营,照章纳税,参照执行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和有关政策。 3、 医疗机构性质划分应遵循以下原则:自愿选择和政府核定相结合的原则;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在医疗服务体系中占主导和主体地位的原则;符合区域卫生规划,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的原则。六、 (重点)医疗机构的执业管理:1、 医疗机构对危重病人应当立即抢救。对限于设备或

31、者技术条件不能诊治的病人,应当及时转诊。未经医师(士)亲自诊查病人,医疗机构不得出具疾病诊断书、健康证明书或者死亡证明书等证明文件;未经医师(士)、助产人员亲自接产,医疗机构不得出具出生证明书或者死产报告书。2、 医疗机构施行手术、特殊检查或者特殊治疗时,必须征得患者同意,并应当取得其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并签字;无法取得患者意见时,应当取得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并签字;无法取得患者意见又无家属或者关系人在场,或者遇到其他特殊情况时,经治医师应当提出医疗处置方案,在取得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被授权负责人员的批准后实施。 3、 医疗机构发生医疗事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对传染病、精神病、职业病等患者的特殊

32、诊治和处理,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医疗机构必须按照有关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加强药品管理。医疗机构必须按照人民政府或者物价部门的有关规定收取医疗费用,详列细项,并出具收据。4、 医疗机构必须承担相应的预防保健工作,承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支援农村、指导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等任务。发生重大灾害、事故、疾病流行或者其他意外情况时,医疗机构及其卫生技术人员必须服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调遣。 5、 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是指受过高等或中等医药卫生教育或培训,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查合格,从事医疗、预防、药剂、护理、医技、卫生技术管理等专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对每一种

33、卫生技术从业人员都从执业准入角度作了规定。这里主要介绍医师和护士的准入管理。 七、 医师资格考试(从哪几方面):医师资格考试是测试和评价从事医疗工作的人员是否具备必需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水平。考试分为二级四个类别,即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和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两个级别,每级考试为临床、口腔、公共卫生、中医(包括中医、民族医、中西医结合)四个类别。考试方式分为实践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考试,前者及格才能参加后者。八、 医师执业注册:医师行业准入制度的实施可分为五个环节,即报名资格审定、实践技能考试、综合笔试、医师资格认定和执业注册五个环节,其中前三个环节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医

34、师经注册可以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执业,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业务。未经医师注册取得执业证书,不得从事医师执业活动。医师变更执业地点、类别、范围等注册事项的,应办理变更注册手续。申请个体行医的执业医师,须经注册后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满五年,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未经批准,不得行医。 九、 (重点 答4点)医师的权利:1. 在注册的执业范围内,进行医学诊查、疾病调查、医学处置、出具相应的医学证明文件,选择合理的医疗、预防、保健方案;2. 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标准,获得与本人执业活动相当的医疗设备基本条件; 3. 从事医学研究、

35、学术交流,参加专业学术团体;4. 参加专业培训,接受继续医学教育; 5. 在职业活动中,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不受侵犯;6. 获取工资报酬和津贴,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7. 对所在机构的医疗、预防、保健工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依法参与所在机构的民主管理。十、 (重点 答4点)医师的义务:1、 遵守法律、法规,遵守技术操作规范;2、 树立敬业精神,遵守职业道德,履行医师职责,尽职尽责为患者服务;3、 关心、爱护、尊重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4、 努力钻研业务,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5、 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十一、 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应遵守的行为规范:2、 实施

36、医疗、预防、保健措施,签署有关医学证明文件,必须亲自诊查、调查,并按照规定及时填写医学文书,不得隐匿、伪造或者销毁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医师不得出具与自己执业范围无关或者与执业类别不相符的医学证明文件。3、 对急危患者,医师应当采取紧急措施进行诊治;不得拒绝急救处置。4、 医师应当使用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使用的药品、消毒药剂和医疗器械。除正当诊断治疗外,不得使用麻醉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和放射性药品。 5、 医师应当如实向患者或者其家属介绍病情,但应注意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医师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应当经医院批准并征得患者本人或者其家属同意。 6、 医师不得利用职务之便,索取、非法收受患

37、者财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 7、 遇有自然灾害、传染病流行、突发重大伤亡事故及其他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紧急情况时,医师应当服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调遣。8、 医师发生医疗事故或者发现传染病疫情、患者涉嫌伤害事件或者非正常死亡时,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所在机构或者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十二、 医疗质量的评价:1、同行评价:系统内同行专家的相互评价。2、质量认证:ISO族质量管理,管理者推动方式。3、医院评审:自我评价和评审机构评价。4、绩效评估:针对医院“产出”的院外评价。十三、 医疗事故的概念: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护理过程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

38、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十四、 (会判断)医疗事故的构成要件:1、行为主体必须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2、发生在医疗过程中(包括后勤和管理);3、行为的违法性(必要因素);4、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5、过失行为和损害后果之间存在直接因果关系。案例: 某女,2岁,因为腹泻被家长带到某个体诊所诊治,被诊断为腹泻、脱水。该个体医生对小女孩进行输液治疗,当天未见效果。第二天,个体医生在给小女孩输液时,加入大剂量的洁霉素和庆大霉素,超正常值10倍左右,致使小女孩呼吸肌麻痹,呼吸中枢抑制窒息死亡。经查,该个体医生于事发前四个月领取了开业执照,问题:是否是医疗事故?个体开业医生能否成为医疗事

39、故的主体?十五、 过失分为两种:1、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在医疗事故的发生中,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对病员的危害结果,因疏忽大意而未能与见到。2、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虽然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病员出现危害结果,但是轻信借助自己的技术、经验或有利的客观条件能够避免,因而导致了判断上或行为上的过失,致使对病员的危害结果发生。十六、 (会判断)不属于医疗事故:1、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2、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的;3、在现有医学科学技术条件下,发生无法预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的;4、无过错输血感染造成不良

40、后果的;5、因患方原因延误诊疗导致不良后;6、经患者同意实施试验性治疗发生不良后果,但必须签定了协议书的,说明了可能会出现的后果;7、非法行医造成患者人身伤害。十七、 医疗事故的分级:1、一级医疗事故:患者死亡、重度残疾。2、二级医疗事故: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3、三级医疗事故: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4、四级医疗事故: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医疗事故。十八、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概念:指对某一起医疗纠纷作出技术审定,通过调查研究,以医学科学为指导,判明医疗纠纷的性质,即是否属于医疗事故,并进而分析事故产生的原因,指出原因和后果的关系,明确主要责

41、任者和其他责任者。十九、 医疗事故处理的一般原则:1、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2、公正、公开、公平原则;3、及时、便民原则 ;4、一次性经济赔偿原则。二十、 医疗事故处理的方式:1、医患双方自行协商解决;2、卫生行政部门调解解决;3、诉讼方式解决。二十一、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和标准: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 ;交通费 ;住宿费;精神损害抚慰金 二十二、 医疗事故罪的概念:是指医务人员严重不负责任,过失造成就诊人员死亡或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二十三、 医疗事故罪的特征:1、医疗事故罪犯罪构成由刑法加以规定;2、医疗

42、事故罪犯罪构成是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总和;3、医疗事故罪犯罪构成是由说明社会危害性的要素组合而成。 案例讨论(一)某外科医生与一农村女子李某相爱,为了使李某的户口能够得到解决,外科医生主动要求支援三线调到一个小城镇,李某的户口得以解决,但李某忘恩负义,另找了一个领导干部的儿子结了婚。某日,李某患急性阑尾炎入院,正巧该外科医生值班,只好由他主刀做手术。术中,他在切除了阑尾后,顺势将双侧卵巢切除。术后李某闭经并长期不孕,经反复检查,终于发现了事情的真相。 问:该外科医生构成医疗事故罪吗? 案例讨论(二)某女婚后有了身孕,在医院确诊为怀孕3个月,但是医生却误写一女子成6个月。该女子因此男方认为不贞,

43、后被迫离婚。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这位不幸的女子在足月生产时将男方及其家人叫到医院,并当着他们的面将刚出生的男婴送了人。在这痛苦的过程中,这位因医生的一字之差而断送了家庭、爱子的女子,精神失常了。 问:本案属于医疗事故吗?请说明理由?案例讨论一、 某外科医生与一农村女子李某相爱,为了使李某的户口能够得到解决,外科医生主动要求支援三线调到一个小城镇,李某的户口得以解决,但李某忘恩负义,另找了一个领导干部的儿子结了婚。某日,李某患急性阑尾炎入院,正巧该外科医生值班,只好由他主刀做手术。术中,他在切除了阑尾后,顺势将双侧卵巢切除。术后李某闭经并长期不孕,经反复检查,终于发现了事情的真相。问:该外科医生

44、构成医疗事故罪吗? 答:医疗事故罪,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护理工作中,由于违反医疗规章制度、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构成医疗事故罪是过失行为。本案中,外科医生的行为并不是违反了医疗规章制度、不负责任而导致患者的卵巢被切除,而是出于故意“顺势”切除,因此属于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二、 某女婚后有了身孕,在医院确诊为怀孕3个月,但是医生却误写一女子成6个月。该女子因此男方认为不贞,后被迫离婚。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这位不幸的女子在足月生产时将男方及其家人叫到医院,并当着他们的面将刚出生的男婴送了人。在这痛苦的过程中,这位因医生的一字之差而断送了家庭、

45、爱子的女子,精神失常了。问:本案属于医疗事故吗?请说明理由?三、 学生甲在老师的陪伴下来医院就诊,遇见青年医师马大哈。老师诉说,甲在课后与同学乙嬉闹。乙用扫帚把击中甲腹部,甲倒地撞破头部,流血不止。马医师询问有无其它不适,甲不语。马医师随即作为一般外伤处置。第二天,甲感到腹部略有不适,后渐渐加剧,第三天突然昏迷,医院B超诊断脾脏大出血,为挽救生命,施行脾脏摘除手术。分析:这是一起由于漏检导致的医疗事故。主观上属于疏忽大意的过失。过失分为两种:(1)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在诊疗过程中,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对病员的危害结果,因疏忽大意而未能与见到。(2)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虽然预见

46、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病员出现危害结果,但是轻信借助自己的技术、经验或有利的客观条件能够避免,因而导致了判断上或行为上的过失,致使对病员的危害结果发生。四、 某女婚后有了身孕,在医院确诊为怀孕3个月,但是医生却误写一女子成6个月。该女子因此男方认为不贞,后被迫离婚。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这位不幸的女子在足月生产时将男方及其家人叫到医院,并当着他们的面将刚出生的男婴送了人。在这痛苦的过程中,这位因医生的一字之差而断送了家庭、爱子的女子,精神失常了。问:本案属于医疗事故吗?请说明理由?讨论:误诊=医疗事故?分析导致误诊的原因是什么?误诊是临床上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临床上只要有诊断,就可能有误诊发生。从

47、法律角度来说,根据医生在诊断过程中有无过错,可以把误诊分为有过错的误诊和无过错的误诊。有过错的误诊是指医务人员故意做出了与疾病本质不一致的诊断,或者由于医务人员疏忽大意、过于自信,违反诊疗规范,做出了与病人所患疾病本质不一致的诊断。无过错的误诊是指医务人员没有主观上的过错,而是由于病情复杂,或受医学发展水平所限,做出了与病人所患疾病本质不一致的诊断。无过错误诊的原因(1)疾病早期症状不典型,其发生、发展,演变过程未显现;(2)疾病病因未知,缺乏有效的诊断手段;(3)特殊少见病、疑难病难以及时明确诊断;(4)技术水平、设备条件的限制;(5)患者个体差异;患者及家属隐瞒重要病史或不执行医嘱进行相关辅助检查。有过错误诊的原因(1)病史采集草率,忽视相关病史采集;(2)体格检查不认真,遗漏重要阳性体征;(3)忽视必要的鉴别诊断;(4)不认真、不及时分析相关辅助检查结果;(5)盲目自信,不听取他人意见或上级医师的指示;在规定时间内诊断不明,疗效不理想病例,不请示、不会诊、不转诊;(7)技术水平低下,对应该而且可以做出准确诊断的疾病出现误诊;故意隐瞒或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