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三农问题的认识(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三农问题的认识(6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对中国“三农问题”的认识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最重要的问题,是中国实现小康和现代化的关键。所谓“三农问题”,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三农问题当前的主要表现为:农民太穷,农村太苦,农业太危险。农业、农村和农民中存在的问题很多,并且诸多问题不是一种简单的并列关系,也不是在同一时期发生的,而是相互关联,甚至存在着衍生关系。因此,解决三农问题,不能单纯地一个个地加以解决,而是应该对问题进行综合的、全面的、系统的梳理,在多个方面采取有力措施,逐步缓解各种问题中的矛盾冲突,进而使矛盾化解开来,从而得到有效解决。一、 三农问题产生的根
2、源及成因(一) 三农问题产生的根源农民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农民数量太多,农业与社会就业都不充分,从而直接影响到农民收入。由于农民收入低,又直接影响了农村消费市场启动。内需市场难以启动,农民生活质量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压力就越来越大。农业问题主要是农业太弱与土地难以实现规模化经营,这样,农业土地不仅承担着生产的功能,还不得不承担着稳定的功能,因此,机械化作业难以推广。由此,更进一步造成农业投资回报率低,成本加大,继而影响到农业龙头企业的形成,最终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农村问题主要是基础设施条件太差,生存质量难以保障,生态和环境压力加大。表现在农村农业与生态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产业布局规划与土地利
3、用规划,无序开发与无序利用得不到有效控制。(二) 三农问题的成因从中国的国情来看,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多地少的基本矛盾始终制约着中国的农业进步和农村发展。中国人多地少,人地关系高度紧张,农民拥有的土地其生产功能在下降,而生存保障功能在上升。众所周知,现代农业的产业组织形式一般是以土地的规模经营为前提的,农民绝大多数还要依赖土地吃饭。近年来,随着农产品数量的迅速增加,农产品的价格不仅没有提高,反而有所降低,农民依靠产出来增加收入的机会减少。但是,土地仍然承担着农民最基本的生存保障功能,它可以使农民在遇到各种困难和不测的条件下有饭吃。但在这一土地制度条件下要实现农业产业组织的创新,完成农业从传统
4、向现代的转型,则十分困难。 从中国历史来看,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存在以及城乡关系发展的不平衡,是农业效益低下、农民增收困难、农业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而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又有着一定的历史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部门长期为工业和城市发展积累资金,缺乏自我积累和发展的能力。2、农业物质技术薄弱,难以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 3、农民收入低、负担重,影响了生产和投入的积极性。 4、农民消费水平低,农村市场容量小,工业发展受到制约5、农业亟需扶持保护,但缺少相应措施。农业是基础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 6、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缓慢,农村城市化和现代化滞后从中国的体制和政策来看,城乡关系不协
5、调,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严重向城市倾斜。大量事实说明,虽然大家都承认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应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但实际上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做报告、发文件放在首位,出政策、定措施放在末位。“三农”问题并未得到真正的重视。其次在政策措施上,重城轻乡,重工轻农倾向十分严重。城市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等都是国家出钱,而农村的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基层政权运转都是农民自己出钱。二、 三农问题的表现和实质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独立的、成熟市场主体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问题表现为:农民与市场的协调问题,而政府、农民与市场的关系,关键在于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的形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三农问题的实质就是农民能否
6、享有平等的政治权益和经济权益。三农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民增收困难,农民收入水平低,但负担却很沉重。二是,农民的权益无法保障。三、 解决三农问的基本思路及解决途径(一) 基本思路解决农民太多与就业不充分,最重要的是结合中国实际,在农村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向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组织农民致力于农村生产设施改造,拉动农民增收,以实现对农业的倾斜。通过农村经济运行质量的全面提升,进一步拉动农业龙头企业的投资与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农民向农业企业的转移。解决农业太弱与土地难以实现规模化与机械化,关键是推动农业产业化,而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在于土地的规模生产与经营。解决这一问题,必须立足于组织农
7、民致富,通过劳动力转化,解决农村土地的合理集中,使土地由保持生产和稳定的双重功能向其应有的生产功能转化,然后才能通过农业生产龙头的培植和大户经营,实现农业机械化与规模化生产。解决农村太破与生存质量问题,必须依赖于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与改善农村居住水平。同时通过产业布局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强化对农村土地的管理,特别是对生态资源的管理,实现对农村土地与资源的综合控制,在有序管理下保持农村生态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通过城市工业的发展,与农业一道实现对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二) 解决途径解决三农问题可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城
8、市和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来统一规划,全盘考虑;把城市和农村存在的问题及其相互因果关系综合起来进行研究,统筹加以解决。统筹发展,不是平均用力,而是根据不同时期、不同情况,抓住主要矛盾,选择重点,加以倾斜和解决。 (二)在农村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并将直接补贴与间接补贴结合起来。解决三农问题,首先政府财政要承担起应有责任。在目前我国城市建设水平持续提高的情况下,政府投资的注意力应该及时转向农村,将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水平的做法,应用到提高农业基础设施上来,提高其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三)强化基层政权,强化政府作为。在农村政权建设上,要着力于农村基层政权的建设。政府在农
9、村的作为,其着力点应在于组织与教育农民,提高农民素质。(四)农村社会保障的双轨运用。对于农村社会保障问题,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关键。(五)建立直接补贴农民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千方百计实现农民增收。(六)加速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把农村工业纳入城市工业体系,以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为基础主体、多层次的包含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信息密集的工业为拉力。(七)消除不合理的制度基础,促使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的发展当然,不同的地区有其不同的实际,解决三农问题,要因地制宜,需要各级政府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做出不断的总结与探索,找出一条更适合与自身发展的道路,但无论什么样的道路,它必须是符合中国发展实际的,符合农民发
10、展需求的和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浅谈对三农问题的认识由于从小生活在农村,所以对三农问题也是有自己一定的见解和想法,虽然这十多年来,农村可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农村的发展速度与城市发展速度不协调,以及农村本身发展的不协调等问题也越来越明显这些年来,国家对三农问题越来越重视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先如今有着亿农村人口国家相继减免了农业税,以及对粮食价格进行保护和补贴在未减免农业税之前,农民每年都得缴纳农业税而如今,除无需缴纳农业税外,每年还可以拿粮食补贴减免农业税可以说是政府关心农村发展所做的一件大实事可是,政府对于农村建设的经费和用于建设城市的经费相比而言实在太少了政府对于城市建设的力度虽然有
11、些建设是很必要的,但有些建设完全是对于市民毫无用处而花费大量资金的政绩工程地方政府应该进一步落实中央政府政策,努力协调好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积极进行农村建设在农村物质文明发展和精神文明发展也存在一定的不协调性农闲时节,赌博风非常盛行,一有空闲时间,大家就聚在一起搓麻将,打扑克,虽然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一定改善,但是精神文明发展速度显得明显跟不上可能这与农村无娱乐设施以及健身设施有关,许多人就只好在麻将桌,牌桌上消磨空闲时光所以,我认为政府有必要多搞三下乡活动,将种植,养殖科学技术送到农民手中,而且多组织一些适合于农民阶级的娱乐表演活动,并多进行一些健康知识讲座和印发一些健康知识手册总之,如今新农村
12、的发展前景是令人看好的,只要处理好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我相信新时代的农民一定会过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丰裕的生活我对三农问题的认识 三农问题自古以来就是历代统治者关心的我对三农问题的认识焦点问题,更不用说有着9亿多农村人口的现在。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3亿多人口,除港澳台外,农民人口9亿多,占总人口的70%以上。即使加上县城和小镇,全国城镇化的比重也只有30%左右,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0个百分点 ,比发达国家低40个百分点。就我国目前国情来看,农业兴,则百业兴;农民富,则国家富;农村稳定,则天下稳定。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发展,维护农村稳定,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央提出,实现全面
13、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中国历史上的治乱兴衰,一旦离开了对当时农民状况的科学考证,就无法破解其中的缘由和奥秘。 当前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如果不能恰当处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就会在迷茫中徘徊。尽管政府对三农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且采取了许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但是,传统条件下形成的农村与城市分割的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并没有伴随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推进而相应地做出根本性的变革,而这又极大地限制了当前三农问题的有效切实的解决,也因而导致当前三农问题有愈演愈烈之势。今后20年我国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14、宏伟目标,最关键、最艰巨的任务是解决中国弱质的“三农”的步履蹒跚的负重前行问题。三农问题的产生及其表现 “三农问题”是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农业问题的总称。农业问题,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的问题。农村问题,目前突出表现的一个问题是户籍制度改革。农民问题,可以分为素质和减负两个问题。 南方周末头版发表了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写给国务院领导的信。文中堪称点睛之笔的三句话即“现在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深刻反映了当前“三农”问题的现状,可谓字字千钧,振聋发聩。现在表现出来的三农问题确实令人担忧:农村医疗条件、卫生状况、教育条件、保险服务都和城市的差距很大。 下面分开来看一下三农问题的表现:
15、农业问题,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的问题。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形态,农业的购销体制不畅是农业不能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农村问题,目前突出表现的一个问题是户籍制度改革。以往户籍制度将城乡予以二元分割,形成了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文化水平的较大差异。农民问题,主要是指文化素质。现在由于种种原因,农民的文化素质一直低于城乡水平,造成他们对一些事物认识的偏差,这也是导致农民贫穷的原因之一。其实,我觉得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的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的收入问题。 农业问题最集中的表现在于农民种田却不赚钱,这主要是三个方面引起的:一是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加快,我国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的恶
16、化、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水污染等问题严重减少了农民的耕地面积,据统计,我国的耕地面积在近十年已经减少了10%,而且这种趋势还在加大。二是农业人口的过多,使大量劳动力滞留在农村,而农业在GDP所占不超过18%,但农村比重达到60%,因此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任务非常繁重。三是因资源配置长期形成的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导致了农产品的过剩。四是农产品的市场化不高,生产成本大,农产品的质量不高而缺乏国际竞争力。五是粮食流通体制和农业金融体制的不完善及科研推广体制的滞后严重阻碍了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上述各方面造成了我国农业的脆弱;农村问题,即是指我国农村面貌落后,经济不发达,我国对农村微薄的投入不足以
17、使农村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因此在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与城市的过大差距,使农村的面貌一直无法得到较大改善;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所在,其直接表现为农民收入低,增收困难,城乡居民的贫富差距大,实质上是农民的权益得不到保障。由于农产品的积压,使得棉花等农产品的物价下跌,农民赚的钱变少了,同时由于农村人口过多,农村劳动力的过剩,使农民的人均收入差距与城市进一步拉大,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农民的收入。三农问题的解决措施增加农民收入 对于如何解决三农问题,现在有很多观点,政府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像加快农村的城市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 前面说过,农民的收入问题是核心,摆在我们面前迫切要解决的
18、问题有:一是对农业投入不足,基础不牢,农业已成弱势产业;二是组织化程度低,规模小,成本高,价格低,经营效益差;三是名、优、特、新品种比重小,面对国际大市场,竞争力不强;四是农村劳动力剩余与非农产业吸纳能力不对称。这说明随着工农、城乡差距的拉大,农村、农业、农民距小康社会要求相距甚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农民收入至少要与城镇同步增长。否则,农民无力顾及农业投资和农村面貌的改变。农业部政策法规司认为,我国农村工作有三项目标,即保障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和农村社会稳定。在较好地解决了保障有效供给这一基本目标后,增加农民收入这一目标一直没有很好解决,而且直接制约着保持农村社会稳定目标的实现。近几年农
19、民收入增幅下滑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没有9亿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只能是一种愿望,不很好地解决农民问题,农村和农业问题就无从下手,因此,应当说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 因此,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解决农民的收入问题。下面,我来谈一下我对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几点建议。 首先应该是政府加大投资。我国农业的投资主体是国家、集体和农民,在现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集体普遍缺乏必要的积累,农村基层组织的经费绝大部分来自农民,农民纯收入抵充负担后,没什么效益可言,这个主体的投资能力微不足道。应努力提高国家财政对农业投入的比重,按照农业法“国家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国家财政经常
20、性收入的增长幅度”的要求,到2005年用于农业投资的比重应由现在的8提高到10以上。在投入增量中,首要的是大力改善农村和农业的基础设施,提高资本形成水平和固定资产积累水平,为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基础和外部环境;其二,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质量安全水平,还应把农业生态保护、农村就业结构调整作为投资重点;其三,加大科技投入,抓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把生产结构与市场需求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农民从增加投入中增加实惠。 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良种基地的建设,它可以起到示范与培育良种的作用,指导农民的农业生产;二是农田水利的投入,使农业生产不至于被缺水等问题所困扰;三是农业科技成果
21、的推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现在的耕地不是很多,可以说是缺乏的,所以要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这就要依靠科学技术了,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农业生产,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四是对农民的技术培养,这是科技成果推广的结果。 其次是要发展优势产业,如蔬菜、水果、花卉、茶叶、中药材、养殖等。各地可以积极推行“公司农户”的模式,农民按订单安心生产,公司负责销售。充分利用本地的水土光热资源,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增加总产,突出特色,积极推进建设农业优势产业带和优势特色产品基地,大力培养经济实体和龙头加工企业,适当地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形成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推广龙
22、头企业与生产基地和农户联结的模式,发展农牧产品深度加工,发挥规模效益,这样,农产品有了更多的技术含量,有了更多的消费空间,农产品竞争力上升,农民的收入就会提高, 第三,改革农业,一方面增加购买商品、农产品的城镇消费者,另外一方面,适当降低农业劳动力。我想这是相辅相成的过程。一方面,在结构调整中城市人群的比重提高,农业人种的比重下降。另一方面,农业通过自身的结构调整,提高质量,加工,通过这些途径,两个方面都努力,才能使得农业对农民来说重新是收购增长的来源。辅以其他措施如: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深化粮棉流通体制改革。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加强农村扶贫开发。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等。对于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我们必须有清醒的理性的认识,从长远的国民经济发展的利益考虑,稳步前进,不急于求成。作为我们这一代大学生,应当义无反顾的挑起这个重担,为三农问题的解决,为我国的繁荣富强做出自己的贡献。-第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