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提问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巧妙提问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巧妙提问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的根本,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是学生创新思维的起源。学生真正有了想了解、希望懂得的强烈欲望,才能推动他们去积极思索、主动探究,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体验成功。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常常采用提问的形式进行教学。有效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为了克服提问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有必要进行探索,使“提问”成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激趣提问,激发学习热情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学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就能用全部的精力去做事情。”托尔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小学生年龄小,在课堂教学中,要准确适度地把握好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这一课的开始,我利用多媒体创设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情境:课件出示两个大小不同的三角形,“大三角形”对“小三角形”说:“我的三个内角的和
3、一定比你大。”“小三角形”不服气地问道:“是这样吗?我可不这样认为。”两个可爱的三角形就像一块无形的“磁铁”,将全班同学深深吸引。我顺势问:“它们俩到底谁说的话是对的呢?”教室里顿时一片沸腾,都在表达自己的观点。过了半分钟,教室里稍静,我接着说:“这样争论也不是个办法,我们必须拿出有力的证据来证明才是。”同学们赞同了我的说法,大家纷纷动起手来求证。有的学生用量角器度量自己手中的大小三角形,有的把预先准备好的三角形的三个角撕下来拼在一起,还有的采用了折一折的方法。 这样,一个情境,一个问题,就把学生带进了探索知识的海洋,刺激了学生参与的欲望,促使个体积极思维,主动地解决问题,愉快地学习。 二、循
4、序提问,层层深入 “先学走,再学跑。”这是公认的道理。提问也一样,一开始所提问题太难,超越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的同时,要紧扣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逻辑顺序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认识规律,循序渐进地设计一系列问题,使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入、提高。我在执教角的度量,先让学生用活动角来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当得出2比1大后,紧接着问“那2比1大多少呢?”学生苦思冥想不得其解。原有知识和经验不能解决新问题时就要寻找突破口。我不失时机地出示10度的小角,通过操作比较出2比1大一个小角。“一个一个小角是零散的,操作起来
5、很麻烦。能不能想个办法,既保留小角来比的精确的优点,又改进操作起来麻烦的缺点,让这些小角用起来方便些呢?”再度引发学生积极思维,学生纷纷说“连起来,拼起来”。然后用18等分的半圆工具度量三个角的大小,当量到3时学生的认知又再现障碍,“这多出来的一点点不满这么大的一个小角,到底是多少呢?”引发学生探究发现“要将每一个小角分得更加小一些”,角的计量单位“度”浮出水面。“如何让大家一眼就能读出一个角的度数?”一个极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从数角到读刻度是策略优化和思维发展的质的提升。学生在探究研发量角工具的同时,感悟和体验了度量的方法。有了承上启下层层递进的问题,教学过渡环环相扣,浑然一体。在
6、量角器“再创造”的过程中我故意创设了学生认知上的一次次矛盾冲突,引发学生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不断改良、精致工具的过程中,原认知结构被不断地打破,新的认知结构在“平衡不平衡平衡”中螺旋上升,优化完善。 三、 启发提问,拓展思维 创新思维是人在解决问题中表现出来的具有独特见解的思维,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信息的分析和综合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上“图形中的规律”探索摆三角形图形与所需小棒根数之间的关系时,我先安排学生按照书本图例摆一摆,填好表格,然后设计了以下问题让学生小组讨论: 1、每增加一个三角形,就增加( )根小棒。 2、小
7、棒的根数比三角形的个数的( )倍还多( )。 3、你能用字母表示小棒根数和三角形个数的关系吗? 这些问题的回答不仅让学生自主整理和掌握了三角形中的规律,而且启发了学生的思维。之后,在探索正方形和数字中的规律的时候,学生顺其自然的围绕这些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发展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四、学生提问,突出主体,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有问题,才会有思考,有了思考才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曾经有位外国教授这样来评价我们的留学生:中国学生回答问题的水平很令人佩服,但遗憾的是没有几个敢于或会提出问题。这一现象与我国长期以来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有着必然的联
8、系。教师享有提问的权利,学生只能被动地、消极地听与回答。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这种现象正在逐步地改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多提出问题,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以往上数学复习课,整理知识这一块,基本上是由我带领全班同学一起罗列出单元所学的知识点,也是由老师提出问题学生来回答,学生处在被动的状态,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新课程开始实施,我学习了“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阅读了“教学参考书”,针对这种情况,我变换了形式上整理与复习,放手让学生自主整理,小组交流。在全班交流后,学生整理的形式很丰富,呈现出很多好的作品,学生积极性高涨。继而,我趁热打铁,鼓励学生
9、大胆提出数学问题,由其他同学来抢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了高潮,我发现学生的潜力很大,提出了大量的问题,而其他同学的回答也是十分精彩。 鼓励学生提问,不仅能启发学生不停地去挖掘和回忆知识,而且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问是深入的阶梯,是前进的桥梁,是触发的引信,是觉悟的契机。” 创设有价值的数学问题,需要老师在教学中关注孩子的兴趣点,了解孩子的疑惑点,找准新知的生长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探寻新知在现实生活中的原型,用教育艺术提炼和组合,精心预设,捕捉生成,创设一个个能够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数学问题情境,为学生探究学习创设思维场,让数学课堂成为孩子爱思考会思考的思维运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