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基本概念汇总(4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基本概念汇总(42页).doc(4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初中物理基本概念汇总-第 41 页初中物理基本概念汇总八年级上册引言:1、物理学是研究有关物质、运动、能量等最基本的科学知识,学习对自然奥秘进行探究的方法,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并领悟物理与生活、与社会 的关系。2、科学探究所包含的要素有:发现并提出问题;做出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来收集证据;评价证据是否支持猜想和假设;得出结论或提出新的问题;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交流和合作也是不可缺少的。第一章 声现象1、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2、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声源。3、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
2、中传播;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称为介质;我们通常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4、声音是一种波,我们把它叫做声波。它能使物体振动,能粉碎体内小石,这些都表明声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作声能。5、反映声音特性的三个物理量是响度、音调、音色,人们通常将它们称为声音的三要素。6、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声源振动的频率,声源振动频率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7、声音振动的快慢常用每秒振动的次数-频率表示。频率的单位为赫兹,简称为赫,符号为Hz。例如:某人的心跳的频率是,其意义是:某人的心脏每秒跳动次8、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振幅指声源振动的幅度;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9、人们听到的声音的大小不仅跟振幅有
3、关还与距声源的距离有关。10、音调高的声音其响度不一定大,同理响度大的声音音调也不一定高。11、即使在音调和响度相同的情况下,我们也能分辨出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靠的是音色。12、声音在15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其中在固体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在一个充满水的长自来水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可以听到三次声音,第一次是在自来水管中传播的,最后一次是在 空气中传播的。13、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是指固体废物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14、从物理学角度看:乐音是指物体有规则振动而产生的声音,其波形是有规律的;噪声是指无规则振动而产生的声音,波形
4、是无规律的。15、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或人们在某些场合“不需要的声音”都属于噪声。16人们用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人耳刚刚能听到的声音为0dB。不同级别的声音对人们的影响不同。为了保证人的正常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了保证听力不受损伤,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 。17、减弱噪声的途径有(1)在声源产生处控制(改变、减少或停止声源振动)(2)在传播过程中(隔声、吸声和消声)(3)在人耳处减弱澡声(戴护耳器,如耳罩、耳塞、头盔等),其中最有效的是在声源产生处控制。18、各种材料的隔声性能是不同的,除隔声材
5、料外,物理学还利用“以声消声”的方法来控制噪声,这种技术叫“有源消声技术”。以声消声是利用两个声波的疏部和密部相互抵消进行的。19、人耳能听到声波的频率范围在20Hz至20000Hz之间,把它叫做可听声。20、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是指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21、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等特点。超声波已广泛运用于探伤、定位、测距、测速、清洗、焊接、碎石、造影等方面。次声波具有可以传得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且无孔不入等特点。科学家目前正在研究、监测和控制次声波,以便有效地避免它的危害,并将它作为预报地震、台风的依据和监测核爆炸的手段。22、超
6、声波测速根据多普勒效应;听到回声的条件是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秒以上,不能区分则回声加强原声。第二章 物态变化1、通常情况下,人们将物质的固态、液态、气态称为物质的三态。物态变化与温度有关,物态变化过程伴随着能量的转移,即吸热的物体能量增加,放热的物体能量减少。物态变化有熔化、汽化、升华、凝固、液化、凝华六种形式,其中需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三种形式,需放热的有凝固、液化、凝华三种形式。2、固态物质其形状和体积固定,不具有流动性;液态物质形状不固定体积固定具有流动性;而气态物质形状和体积都不固定,且具有流动性。3、酒精灯的使用: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应该用外焰加热;绝对禁止用一只酒精灯去引燃另
7、一只酒精灯;熄灭酒精灯时必须用灯帽盖灭不能吹灭;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4、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温度有“高”“低”之分,而无“有”“无”之别。5、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它的原理是利用测温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6、温度计上的字母C表示所使用的是摄氏温标,它是由瑞典物理学家摄尔修斯首先规定的,它以通常情况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零度,以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在0度到100度之间等分为100份,每一等份是摄氏温标的一个单位,叫做1摄氏度,摄氏度用符号表示。7、温度计的正确使用:使用前应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要充分接触(
8、测量液体的温度时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待示数上升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仍与被测物体接触,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8、体温计是根据水银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其测量范围是35到 42,测量时可准确到。体温计不同于普通温度计的结构上的特点是:在体温计玻璃泡与毛细管连接处的管孔特别细,且有弯曲。这一特点决定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也决定了体温计在使用前应用力向下甩一下。9、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10、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使气体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11、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只在液体的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
9、象。沸腾是液体在一定温度(沸点)下进行的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12、影响蒸发快慢因素为:1、液体的温度的高低 ;2、液体的表面积的大小;3、液面上方空气流动的快慢。13、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相同点:(1)、都是汽化现象;(2)、都需要吸热不同点:(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沸腾只在一定温度下;(2)、蒸发只在液体的表面发生,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3)、蒸发是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剧烈的汽化现象。14、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称之为液体的沸点;其影响因素是液面上的气压的大小。液体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继续吸热。液体沸腾的特点:
10、恒温沸腾。15、熔化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凝固是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16、根据物质熔化和凝固所经历的过程不同分为:晶体和非晶体;它们在热学上显著的区别是晶体有熔点和凝固点:即晶体在熔化和凝固时温度保持不变;而非晶体没有:即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时温度是变化的。常见的非晶体有:玻璃、沥青、松香,蜂蜡等。17、熔点是指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凝固点是指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不同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一般不同。18、晶体熔化的条件是:达到熔点继续吸热;晶体凝固的条件是: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晶体熔化的的特点是:恒温熔化;晶体凝固的的特点是:恒温凝固。19、高烧病人常用冰袋降温
11、,这是因为冰熔化时需要从人体上吸热;北方的冬天,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可防止地窖里物品冻坏。这是利用水凝固时放热的作用。20、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21、升华时吸热;凝华时放热。如舞台获得烟雾效果就是利用干冰升华时吸热从而使周围的空气中水蒸气温度降低液化成小液滴的缘故;22、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是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以蒸发的形式汽化的。当夜间气温降低时,白天在空气中形成的水蒸气会在夜间较冷的地面、花草、石块等上面液化成小水珠,这就是露。如果空气中有较多的浮尘, 当温度降低时,水蒸气就液化成小水珠附在这些浮尘上,形成雾。深秋或冬天的夜
12、晚,当地面温度迅速降到0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凝华而形成固态的小冰晶,这就是霜。23、熟悉下列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1)霜 -凝华; (2)雾-液化; (3)露-液化; (4)用久的灯丝变细-升华;(5)冰冻的衣服也会干-升华; (6)大雾消散-汽化;(7)铁水变成铁锭-凝固; (8)夏天吃冰棒解渴-熔化;(9)自来水管外“冒汗”-液化; (10)用久的灯泡发黑 先升华后凝华;(11)打铁淬火时有白气是先汽化后液化。第三章 光现象1、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2、白色光是不是单纯的光,是复色光,它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不同的色光组成,当太阳光通过
13、三棱镜后,会分解成七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首先用实验研究光的色散现象的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3、光的三原色是指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指红、黄、蓝。4、通过对比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是不同的。5、有色的透明物体只能透过和它颜色相同的色光,即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所透过的色光决定的。6、有色的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和它颜色相同的色光,即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所反射的色光决定的。7、光具有的能量叫光能。太阳的热主要是以红外线的形式传送到地球上来的。8、光按照可见与不可见分成可见光和不可见光两类。紫外线和红外线都属于不可见光。9、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因此它具有热效应;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它能使荧光
14、物质发光。 10、光在传播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不能到达的区域便产生了影子,这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11、把手放在发光的电灯和墙之间,墙上便出现了一个暗的影子,这一现象说明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1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其值是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的速度与此值近似相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要比真空中要慢: v真 v空 v水 v玻13、熟悉一些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现象:激光准直 、激光测距、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三点一线射击、排队看齐、太阳光斑、立竿见影、日食月食、针孔照相机等。14、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15、表面是平滑的镜子叫平
15、面镜.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是:平面镜所成的像不能呈现在白纸上,是虚像。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到镜的距离与物到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以镜面对称的。16、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在桌面竖立一块玻璃作为平面镜。实验时,要使镜后的物体与镜前物体成的像重合,这是为了找到像的位置,从而发现平面镜成的像有大小相等的特点;如果用尺量出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则发现等距的规律;如果用笔画出物、像对应点的连线,则发现物、像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17、平面镜成像的作图方法为对称法。18、平面镜的主要应用有:(1)、利用平面镜成像;例:照镜子、利用平面镜扩大
16、视野、牙医用来诊断病情的反光镜。(2)、利用平面镜改变光路,例:潜望镜等。19、平面镜使用不当可能带来麻烦或光污染。例:夜间行车时,车内的景物在挡风玻璃上成的像干扰了驾驶员的视线。20、凸面镜能扩大视野。例:汽车的后视镜、街头拐弯处的反光镜等。21、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我们能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平面镜成像都与光的反射有关。22、在“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第一步,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观察反射光线方向怎样改变,实验结论是: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第二步,把纸板的右半面F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是否还能看到反射光线,实验结论是:反射光线、法线、入射
17、光线在同一平面内,23、光的反射定律是: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4、平面镜成虚像的根本原因是:它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而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所以不能用光屏来承接。25、一束平行光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光仍是平行的,这种反射叫做镜面反射;一束平行光射到凹凸不平的表面上,反射光射向各个不同的方向,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我们在各个不同的方向看见被照亮的物体,正是借助于漫反射。第四章 透镜及其应用1、中央厚边缘薄的透镜是凸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凸透镜又叫做会聚透镜;中央薄边缘厚的透
18、镜是凹透镜,它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凹透镜又叫做发散透镜;2、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有:“摸”:通过比较透镜中央和边缘的厚薄加以辨别;“看”:通过靠近物体观察透镜的成像是放大还是缩小加以辨别;“照”:通过透镜对平行光线是会聚还是发散加以辨别;“晃”:透过透镜看书本上的文字,晃动透镜,看像的晃动方向和透镜的晃动方向。(同向是凹透镜,反向是凸透镜)3、(1)主光轴:通过透镜球面的球心的直线。(2)光心:透镜的中心。(光心是透镜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经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4、(1)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F,称为焦点。 (左右各有一个)(2)焦距:从光心到焦
19、点的距离。用f 表示 (左右焦距相等)(凹透镜的焦点是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因此是虚焦点)5、用实验方法估测凸透镜(远视眼镜)的焦距:将远视眼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外一侧,来回移动,直到纸上的光斑变得最小、最亮,测量这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到远视眼镜的距离,记录下来,即为焦距。6、记忆、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并灵活应用:物距(u)像的情况像距()应用倒立或正立放大或缩小实像或虚像u2f倒立缩小实像f2f照、眼u=2f倒立等大实像=2ff u 2f倒立放大实像2f幻、影u =f不成像点光源-平行光源 u f正立放大虚像u放大镜口决记忆法:(1)一倍焦距内外分虚实(2)二倍焦距内外分放
20、大缩小(3)实像一定是倒立的,像物在透镜的异侧。虚像一定是正立的,像物在透镜的同侧。(4)在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可以记忆为物近、像远、像变大。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从左到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首先要使它们在同一直线上,其次调整它们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在光屏的中心能成一个完整、清晰的实像。8、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它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形成的。 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它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形成的,是由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会交而形成的。9、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它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人
21、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10、幻灯机、投影仪、电影放映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实像的原理制成的,胶片应倒插(上下倒、左右倒)。11、眼睛有短暂的记忆力。在外界景物突然消失之后,视神经对它的映像还会延续秒左右,眼睛的这种特征叫做视觉暂留。为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眼睛可以通过周围的肌肉的活动使晶状体变厚或变薄以改变焦距,使不同距离的物体能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眼睛的这种本领叫做眼睛的调节。在工作时间较长时,最适宜的、不致引起眼睛过度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厘米,这个距离叫做明视距离。眼镜的度数表示的是镜片(透镜)折光本领的大小,度数
22、越大的镜片焦距越小,发散或会聚光线的本领越大。眼镜的度数与焦距的关系是:D=100/f,其中:D为眼镜的度数,f为焦距,单位为米。12、常见的视力缺陷有近视和远视,这都是由于眼睛的调节功能降低,不能使物体的像清晰地成在视网膜上所引起的。13、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是因为经过调节晶状体的厚薄后,远处的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近视眼应戴凹透镜(近视眼镜、会聚透镜)矫正,其作用是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后移,使像清晰地成在视网膜上。14、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景物,是因为经过调节晶状体的厚薄后,近处的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近视眼应戴凸透镜(远视眼镜、发散透镜)矫正,其作用是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前移,使像
23、清晰地成在视网膜上。15、望远镜能使远处的物体在近处成像。通常望远镜可看作是由两个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透镜叫做物镜。16、开普勒望远镜(天文望远镜)的目镜是短焦距的凸透镜,物镜是长焦距的凸透镜,远处的物体通过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远处的物体通过开普勒望远镜成一个倒立、放大的虚像。17、伽利略望远镜的目镜是短焦距的凹透镜,物镜是长焦距的凸透镜,远处的物体通过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远处的物体通过伽利略望远镜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18、显微镜的目镜是长焦距的凸透镜,物镜是短焦距的凸透镜,近处的物体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再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近处的物体
24、通过显微镜经过两次放大成一个倒立放大的虚像。19、开普勒望远镜(天文望远镜)比伽利略望远镜视野更广,特别适宜观察行星和月球,通常叫做开普勒天文望远镜。20、第一位把望远镜用于科学研究的是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哈勃空间望远镜被送入太空,使我们观测太空的能力空前提高。21、20世纪90年代研制的超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使人们能直接观察到原子,1982年发明的隧道扫描显微镜不仅分辨率高,而且还可以操纵单个原子或分子,促使一门新兴学科-纳米科学迅即兴起。22、能够传播光的介质叫做光的介质,例如空气、水、玻璃、真空等。23、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第五章 物
25、体的运动1、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静止的。2、来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另一个物体叫做参照物。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但不能以自身为参照物。通常选取地面为参照物。3、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着。由于参照物选取的不同,对于同一个物体,有时我们说它是运动的,有时我们又说它是静止的。机械运动的这种性质叫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运动的物体的动能与速度、质量有关: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则运动的物体的动能越大。5、测量就是将待测的量与一个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
26、这个公认的标准就称为单位。6、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时间的单位是秒。7、长度的常用单位:比米大的有:千米、光年;比米小的单位有: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m)、纳米(nm)等。换算关系是:1千米(Km )=103米(m), 1米(m)=10-3千米(Km);1分米(dm)=10-1米(m), 1米(m)=10分米(dm);1厘米(cm)=10-2米(m), 1米(m)=102厘米(cm);1毫米(mm)=10-3米(m), 1米(m)=103毫米(m);1微米(m)=10-6米(m), 1米(m)=106微米(m);1纳米(nm)=10-9米(m), 1米(m)
27、=109纳米(nm);8、使用刻度尺时要注意:一“看”,测量前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量程和分度值合适的测量工具,并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线是否磨损;二“放”,尺要与被测长度重合(或平行),且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放置,若用零刻线已磨损的刻度尺,应从看得清楚的某一刻度线开始量;三“读”,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四“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字和单位。9、一些特殊测量方法:(1)累积法(测少算多法)(2)平移法(3)测少算多法(4)化曲为直法(5)滚轮法等。10、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距叫做误差,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误差可以减少但不可避免,错误可以避免。 11
28、、时间单位换算:1分钟(min)=60秒(s), 1秒(s)=1/60分钟(min)1小时(h)=3600秒(s), 1秒(s)=1/3600小时(h)12、测量时间工具:秒表、钟表,另外还有日晷、沙漏、原子钟等。13、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大小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速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秒,符号是m/s。速度的计算公式是v=s/t。在交通运输中还常用千米/时做速度的单位,二者的关系是1米/秒(m/s)千米/时(Km/h)。1千米/时(Km/h)=1/米/秒(m/s)14、1米/秒(m/s)=100厘米(cm)/秒(s) 100厘米(cm)/秒(s)=1/100米/秒(m/s
29、)15、在交通工具中用速度表能直接测得速度;我们用刻度尺和秒表(钟表)间接测量速度 。16、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相等的。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是恒定值,不随路程、时间变化,但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必须判断其是否在任何时间、路程、任何时刻、位置的速度是否是恒定不变的。 16、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运动物体在路程(s)或时间(t)内的平均快慢程度叫做平均速度。计算式为:v=s/t。17、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1)、在运动时间相同时比较运动路程,结论: 在运动时间相同时,
30、路程越远物体运动越快。(2)、在运动路程相同时比较运动时间,结论:在运动路程相同时运动时间越短物体运动越快。(3)、在运动路程和时间都不同时,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是:单位时间内的路程越大则运动越快。18、光的折射的规律是:(1)、折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界面的两侧;(2)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或水中时,折射光线偏向法线方向,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3)当光从玻璃或水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偏离法线方向,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4)当光垂直射向界面时,折射角、入射角都等于0度,传播方向不发生偏折;(5)在光
31、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19、光的折射现象例举:(1)早晨看到位于地平线以下的太阳(2)看到池底变浅了(3)看到水中的鱼等物体(4)水中的筷子向上折起(5)海市蜃楼(6)透镜成像(7)幻日、太阳变扁、变方等(8)彩虹等。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物质的物理属性 1、什么叫做质量? 答: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质量的物理量符号是m.2、质量的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是什么?如何换算?答: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千克的单位符号是kg。常用的质量单位还有克(g)、毫克(mg)和吨(t)。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3、实验室常用什么
32、器材测量物体的质量?答:实验室里常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4、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是什么?答:1、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 2、然后,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线处,再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 3、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移动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使指针对准分度盘的中线;此时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与标尺示数值之和,即为所测物体的质量。使用托盘天平时注意事项: 1、首先要认真观察天平的最大测量值(称量)和标尺上的分度值(感量),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量程,往右盘里加减砝码时应轻拿轻放; 2、天平与砝码应保持干
33、燥、清洁,不要把潮湿的物品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左盘里,不要用手直接拿砝码。5、为什么说质量是物体的物理属性?答: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物质状态和地理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的物理属性。6、若被测物体的质量小于标尺上的分度值(即天平的感量),该如何测量?答:可采测多算少法(累积法)进行测量。(如邮票、大头针等m= m总/n)7、常见物体质量的大约数值是什么?答:一张邮票:50mg; 一个成人:50kg; 一只苹果:140g; 一元硬币:10g; 一只鸡:; 一只鸡蛋:50g;一头大象:6t8、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与物质的种类有什么关系?答:同种物质的不同实心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
34、的。不同物质的不同实心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不同的。9、什么叫物质的密度?计算式及单位是什么?答: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质量/体积。 =m/V 式中: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 V表示体积。密度的国际单位是:千克/米3,单位符号是:kg/m3 其它单位有:克/厘米3(g/cm3)单位换算关系是:1 g/cm3=103 kg/m3 10、水的密度及物理意义是什么?答: 水的密度为:水=103 kg/m3 3其物理意义:1米3水的质量为103千克。11、为什么说密度是物质的物理属性?答:密度是物质的物理属性是因为同种物质的密度相同,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12、=m/V
35、的物理意义是什么?答:(1)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变,是定值(但温度、物态、压强等条件变化时,物质的密度也会发生变化) 同种物质的密度不随物体的质量、体积的变化而变化,但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2)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密度是变化的。质量一定时,密度与体积成反比;体积一定时,密度与质量成比。13、密度有哪些应用?答:(1)=m/V测量和计算密度鉴别物质的种类; (2)m=V计算质量 (3)V= m/计算体积。14、量筒(量杯)的作用是什么?如何读数?答:量筒(量杯)用来直接测量液体的体积和间接测量固体的体积。测量前应观察(1)分度值(2)最大测量值。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的凹面(或凸面)相平,俯视
36、时读数值偏大,仰视时读数偏小。15、量筒(量杯)间接测量固体体积的方法是什么?答:(1)在量筒中倒入适量(1、能使固体全部浸没,2、放入固体后液面不能超过量筒的最大测量值)的水V1;(2)用细线系住固体沿量筒壁轻轻下落到量筒底部,读数为V2; (3)则固体的体积为V固= V2- V1。上述方法为排水法。若固体溶于水则需要用薄膜包上或用排沙法;若固体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则用针压法或捆绑法。16、体积、面积、长度的物理量符号及单位有哪些? 答:体积物理量符号:V,国际单位:米3(m3)。体积其它单位及换算关系为:1 m3=103 dm3,1 dm3=103 cm3,1 m3=106 cm3 1 dm3
37、=1升(L),1 L=103毫升(mL),1 cm3=1 mL 面积的物理量符号:S,国际单位:米2(m2)。 其它单位及换算:1 m2=102 dm2, 1 m2=106mm2 ,1 m2=104 cm217、密度表上的信息有哪些?答:(1)水的密度水=103千克/米3 (2)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但也可能相同。 冰=蜡=植物油=0.9103 kg/m3 酒精=煤油=0.8103 kg/m3 (3)同种物质的密度在状态改变时也发生改变 (4)固体、液体的密度比气体密度大。18、什么叫硬度?物质的物理属性有哪些?答:物质软硬程度的特性叫做物质的硬度。物质的物理属性有:状态、密度、比热、硬度、
38、透明度、导电性、导热性、磁性、弹性、塑性(范性)、韧性、颜色等。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 1、 分子模型理论的内容是什么?答: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分子间有空隙。 分子是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颗粒。2、 原子由什么组成?原子核由什么组成?答:任何物质的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原子核。3、 电子是谁发现的?其意义是什么?答: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分的,这种粒子带负电,是自然界最小的带电体,该粒子是汤姆逊发现的。4、原子结构如何描述?答:(1)来自原子内部带负电的微粒叫做电子。质子和中子由夸克组成。(2)原子由
39、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3)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在通常情况下,原子呈不带电的中性状态。5、“摩擦起电”的原理是什么?答:“摩擦起电”是依靠摩擦而使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带正电,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同时带上了等量异种电荷。“摩擦起电”是在两个不同种物质间进行的。“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 。6、分子由什么组成?答: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不同原子组成的分子构成化合物分子,相同原子组成的分子组成单质分子。7、发现质子和提出原子行星模型的科学家是谁?答:发现质子的是卢瑟福,提出原子行星模型的科学家是卢瑟福。8、发现中子的和提出夸克的分别是谁?答:发现中子的是查德威克,
40、提出夸克的是盖尔曼。9、探索微小粒子的有力武器是什么?答:加速器是探索微小粒子的有力武器。10、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多少?答: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 米。11、宇宙是一个怎样的天体结构系统?答: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散布在宇宙中的星系多达1000亿个。12、紧靠银河系的星系是什么星系?答:仙女星系,它距离我们超过200万光年。13、“量天尺”的两个单位是什么?答:光年和天文单位 1光年(l.y.)=9.4611015米(m)。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一个天文单位(AU)。1AU= 1.4961011米(m)。14、远古时代,人们根据自己的视觉感受,得出了“天圆地方”的宇宙形
41、状。为此,建立了什么学说? 答:托密勒的“地心说”学说。15、人类是如何认识宇宙的?答: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由近及远的。人类早就开始了对宇宙的探索,中国古代的敦煌星图,绘制于约公元705年。16世纪后,哥白尼创立了“ 日心说 ”。16、谁创立了万有引力理论? 答: 牛顿 17、科学家借助什么系统对天体、天体系统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答:望远镜系统18、2003年10月,我国第一位航天员乘神舟五号飞船遨游太空,实现了中国人的飞天梦,他是谁? 答:杨利伟19、宇宙起源于什么?答:关于宇宙的起源,宇宙科学家都认定: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50亿年的一次大爆炸。20、谱线“红移”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答:星系在远离
42、我们而去。21、什么叫太阳系?答:太阳及其九大行星及无数卫星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太阳系。第八章 力 1、什么叫形变?形变有哪两种形式?答: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形变分为弹性形变和范性形变。 能够完全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弹性形变,当物体发生形变后,撤去外力不能恢复原状的形变叫范性形变。2、什么叫弹力?常见的弹力有哪几种形式?答:弹力是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力。拉力、压力、支持力等都是弹力。3、形变与外力的关系是什么? 答: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形变就越大。4、什么叫测力计?其原理是什么?答: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测力计是根据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形变就越大的性质制成
43、的。5、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什么?答:物理实验中经常使用弹簧测力计来测物体所受到的重力,它是根据在一定范围内,弹簧伸长与拉力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6、弹簧测力计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答:弹簧测力计主要由弹簧 、秤钩、指针和刻度盘组成。7、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什么?答:牛顿,简称牛,单位符号是N。 1N的大小相当于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8、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是什么?答:必须了解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使用时不能测量超过量程的力; 测量前还要观察测力计的分度值,了解刻度值的大小;校正零点,将弹簧测力计按所需的位置放好,检查指针是否还在零刻线处,若不在,应调零。 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
44、所测力的方向一致;观察时,视线应与弹簧测力计的刻度盘垂直; 记录结果时,要记录数据,还要注明单位。9、什么叫弹性势能?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答: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做弹性势能,其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材料自身的性能有关,10、什么叫重力势能?答:被举高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势能,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被 举的高度有关。11、什么叫势能? 答: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统称为势能。12、什么叫重力? 答: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的大小简称为物重。13、重力与物体的形状、位置和质量的有没有关系?答: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无关,与物体的位置有关,与物体的质量有关。14、物体所
45、受重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的关系是什么?答: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两者之间的关系可用公式表示为G=mg 。15、表达式G=mg的物理意义是什么?答: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牛。16、重力的方向如何?答: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根据这一原理可以制成重垂线检查墙壁是否竖直、平面是否水平。17、重力和质量有何区别和联系? 答: 物理量 关系重力质量区别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符号Gm大小随在地球上位置的改变而变化不随物体所处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方向竖直向下没有方向计算式G=mgm
46、=V国际单位牛千克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天平联系G=mg18、什么叫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和摩擦力?答:物体将要运动时,接触面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叫做静摩擦力,物体在滑动过程中,接触面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叫做滑动摩擦力,物体在滚动过程中,接触面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叫做滚动摩擦力。当物体将要运动或运动时,受到的阻碍运动的力统称为摩擦力。19、 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什么?答: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且接触面粗糙、有压力的作用、物体将要运动或已经运动。20、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影响因素的实验中,物体如何运动?答: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使其匀速直线滑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体滑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二力平衡条件)2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关系是什么?答: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和接触面积的大小等因素无关,与压力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