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基本功训练(1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声乐基本功训练(11页).doc(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声乐基本功训练(一) 刻苦学习,方法正确 声乐的学习是一个漫长、循序渐进的过程。学习的目的、嗓音的天赋条件、对声乐原理的理解程度、训练的方法之差别,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学习进度。一般的哼哼唱唱几乎每人都会,但要达到一定的水准,必须刻苦钻研、潜心探讨,一分辛劳,一分成果。将声乐这门课看成轻而易举、简单速成是盲目、无知的,或走向另一个极端:将它看成是永远攀不上的高峰,也是无科学依据的。成功的歌者有一个共性:自幼对歌唱出奇地入迷,表现出莫大的热情,即使背诵不出某一首歌的全部内容,也要凭记忆唱唱其中几句。每一首新歌出来,他(她)很快就能哼上第一段或几句。每当广播里传出耳熟能详的歌曲,他(她)会独自跟着唱
2、,而且非常投入。 中国常青树、里程碑式的歌唱家李光曦、贾世骏、胡松华、郭颂、马国光、李双江、施鸿鄂、马玉涛、方初善等,都有各自的代表作。声乐教授林俊卿、俞宜萱、沈湘、周小燕、郭淑珍、蔡绍序、葛朝祉、温可铮等,是声乐教育的专家。有的已经谢世,只能观看他们生前的演唱视频或教学视频。有的年过七十、八十还在艺术的园地里耕耘,发出光和热。有他们这样的歌唱家、教授指导几个月或几次,胜过盲目自学好几年。歌龄长不等于掌握了声乐的“灵魂”。不知不觉地走了弯路或走进了死胡同,是一种倒退,还以为在不断进步。观赏声乐高手的演唱、观看他们的视频,是学习、借鉴其宝贵经验的一个途径。如有机会请他们倾听新手的发音,让他们指出
3、新手有哪些欠缺。高手带新手,哪怕这种机会只有一、二次,也是非常珍贵的。医疗上有门诊、住院、疗养。声乐培训和医疗有相类似的情形。“门诊”相当于临时一次、二次的单独指导;“住院”相当于定时辅导半年、一年;“疗养”相当于歌手边演出边进修。声乐的练习曲、教科书远没有钢琴哪么丰富、有分量,声乐学员数量同样没有钢琴学员那样声势浩大。声乐教科书既要讲概念,又要讲具体的方式方法。分清哪些是合理、科学的声乐要领,哪些是误解、不良习惯。面带微笑、半打哈欠的状态有什么实用意义?丹田用气的要点是哪些?字正腔圆、以字带声、以情带声的具体步骤是什么?如何求得“内感觉”与“外感觉”的基本一致?“面罩音”与“脑后音”的差别在
4、哪里?怎样处理好下沉与上扬?将“气泡音”过度到较高的声区的方法.有些声乐老师讲解的多,示范的太少;有的声乐老师示范的多,讲解的太少。最好的办法是边讲解边示范。吸气如闻花,吐气如吹灰;低音如流水,高音如行云;十分力气用七分;百分之三十靠老师,百分之七十靠自己,但是,有时到了关键性的问题上百分之七十靠老师。歌唱基本功的一半是关于气息。歌手的黄金时期是青年、中年时代,有的一直延续到老年时代;金嗓子一半是天赋,一半是训练;有了正确的发声法是最有效的保护嗓子。歌唱要充分发挥人的大脑智慧,是高级的神经活动之一,是艺术、语言文字、医学、体育运动、哲学、历史、社会学的综合体现。不仅要有一副好嗓子,而且要健壮的
5、体魄、聪明的头脑、吃苦耐劳的精神,能从多门相关的学课中得到教益。歌唱既然是艺术的一种类型,少不了千锤百炼,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是必然的,但有时因保护嗓子或恢复嗓音的需要,不得不停止一星期、一个月。歌唱是语言文学的一种表现形式,其中的语音修养十分重要。歌唱与医学关系极其密切,学习人的发声器官的构造,接近于学习人体解剖学,歌喉的健康取决于全身的健康。经常进行体育运动,有利于增强体质,也保证了嗓音的健康。哲学、历史、社会学知识能帮助歌手理解歌曲的历史、社会背景。总而言之要想学好声乐,首先得拥有正确的方法,其次就是刻苦学习了。声乐基本功训练(二) 气通声通,情绪饱满气通才能声通,反过来,声通才能保证后续
6、的气通。气通要学好吸气,会急吸、缓吸、深吸、浅吸、足吸、弱吸;学好呼气,会放会收、会刚会柔、会连会断、会弹会叹、会跳会哈等。呼气的方式比吸气的方式多得多,当然吸与呼不分家,密不可分。决定吸与呼是否成功的因素是吸与呼的肌群,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是否达到了预定的强健程度。每天的练声、练唱都要有意识地炼呼吸肌群,练口腔内的唇、齿、舌、牙、喉这五音器官单独状态的灵活与互相协调,与气息的互相协调。歌唱的气息、声音强度是平时说话的好几倍。 练自然声区、中声区、换声点、高声区,气息的强度、速度、流通度均有所不同,要保持气道的畅通。事先都得先吸一口气。如跳高、跳远、跑步、举重、游泳前都要根据运动的方式不同、强度
7、不同吸一口不同级别的气息。如果搬起重量不同的物品,所吸的气其力度、深度也是不等的。在劳动或运动过程中所吸的气息不会立刻被放掉,而是有所保持、有所补充,只有等到整个行为结束时才长长舒一口气。我们的歌唱与此相似,但更具有艺术性,并要根据乐句的长短、强弱、情感的变化,准备相应的气息深度、扩张度。 吸得自然、轻松一些、足一些、深一些是必要的,这是一种常规,同时要情绪饱满,这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到了换声点、高声区更要注意情绪的升腾,同时对气息的要求更高。举轻若重,形容不论发什么音都要有充分的气息准备,严阵以待,完完全全地将气吸好,胸部、腰部、腹部扩张了,仿佛装上了一个大气球,有气冲霄汉、气贯长虹的气势。到
8、了发声时这个大气球变中有不变,不变中有小变、微小的变化。介绍两种简单的呼吸训练方法:1. 将双手叉在左右腰部,轻巧地向内按动,帮助腰肌保持扩张状态下内部一部分肌群的收缩,从而推动气息运动,发“a”引起声带振动。2.也可以将双手张开,手掌轻轻顶住腰部及腹部,有节制有弹性的往内按,默默地数100、99、98、9780.有扩张又有收缩。 所谓声通,上下声道无阻拦,上下声道的连结处喉头部保持开启,口腔内的五音器官积极运作、协同得当。通俗地讲,轻松地离开了喉音、鼻音等十几种常犯的失误,使声音真正成为能飞上天空,同时扎根大地的歌声,是一种艺术产物、精神产品,能滋润人的心灵。 声通要靠气通,各种发声器官的调
9、节都在气息的支持下进行的,气息是歌唱的原动力,共鸣有赖于气息的推动,引起各个共鸣腔相互呼应,共鸣得到壮大、扩展。声带的振动、共鸣的形成依靠十足的底气,不能是缺乏训练、没有技术含量、不流畅的。大自然中,风的流速、力度在空气里达到一定的程度会产生风声,同样原理,人体内的气流达到某一速度、力度使声带产生不同的基音,进而在各个共鸣腔内扩大。有一定压力的气息能否持续不断地输送,这是必须做到的。一刹那的气通不难办到,我们要的是自始至终的通畅,而且是不同的压力,喉部的放开不受影响。声乐基本功训练(三) 十分气力用七分基本功不扎实的歌者一时达不到十分气力,但他非要用是十分气力去歌唱,引起的后果是跳不出“用嗓子
10、唱(变相的喊叫)”这个误区。他失去了足够的、良好的气息支持,喉头未打开,声带受挤压,气多声少,因而无法发出高质量的声音,充其量他有五分气力已不错了。凡有十分气力者,该训练的项目都训练过了,并已养成了良好的发声习惯。气息方面,能表现出驾驭整体的能力,既能处理好常规的问题,又能随机应变处理好特殊的问题,不论是轻重缓急,都有一套办法着应对。 同样是轻轻的一吸,内行者迅速地调动起相关的吸气肌群,能切实地吸足了气,而且有效地拉住这些气。同样是轻轻的一呼,内行者巧妙地保持吸气状态(暂不作多大的改变),同时给得非常畅通有序,感到气息到声带呼气肌群指令,有节制有弹性地呼气。由于气息通道与声音通道早已被训练的距
11、离很短,气贴声、声贴气,声带的振动能力很强劲,只要给它一分气息,它就有十分的振动。声带的振动应有持续性、均衡性,像树上的知了不知疲倦的神态。 十分气力用七分并不是吸七分用七分,而是吸十分呼七分。吸十分,这是常量。如果真要吸七分,那么只能用五分了。我们的注意力应放在吸十分,分别消耗一分、二分、三分.好好地对比一下分用不同的气力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十分气力用十分不是技巧,用七分才是技巧。有张有驰、虚虚实实。 在音高方面要学会有所保留,在音量方面同样如此。当我们深吸一口气时,人体处于不自在的状态,此刻有一个迅速调整的步骤,使紧张度下降一些。只有通过长期的训练,变不自在为习以为常、自由自在。呼气、发声仿
12、佛有一股力量由下而上,在吹奏一个喇叭。歌唱者将自己的发声器官当作一个喇叭,是完全被动的,当然喉头、口腔的开度作一些调整。反之,歌唱者自已参与进来,作为吹奏的角色,那么喉部担负起着力的角色,丹田用气被否定了。不成熟的歌手是知道地基与房屋的关系的道理,但是他仍然轻视地基所起的决定性作用,认为唱中高声区、高声区时胸腔共鸣的支柱作用可有可无。在任何时候胸腔共鸣与底气就是歌唱的“地基”。吸得足些、呼得轻巧些,即十分气力用七分。声乐基本功训练(四) 哪里需放松、哪里需积极 口腔内的五音器官(唇、齿、舌、牙、喉)在发音过程中总体上需要积极,但有时也需要放松,灵活运用这个原则在这里经常会遇到。声带在发低音到高
13、音时从积极到更积极,反之,从高音到低音转变时从非常积极到一般的积极。吸气肌群在吸进气息时是积极的,有人达不到这一点,表明他输在起跑线上,气息准备不足,影响后一步的呼气。呼气时,吸气肌群在保持基本状态不变的情况下作出微小的放松,才能让呼气肌群积极、活跃起来,使气息有目的、有方向地呼出。没有积极这一步,就没有放松这第二步;没有放松,后续的积极从何谈起。 说话,相当于顺水推舟,其音调不高,音量有限,不必强调积极与放松。歌唱,相当于逆水行舟,整个人体及发声器官必须先进入精神振奋、随时能弹跳的状态,是主动的,不是被动的,也不要临时想到该怎样操作,不要拿不定主意,一切按照平时反复训练的方式方法去做。 吸气
14、肌群的收缩,是吸进气息,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当呼气肌群进入收缩(积极)时,吸气肌群的积极程度应有所下降,否则呼气肌群不能推动呼气,当然,吸气肌群的积极程度过分地放松,则保持不住已吸的气息,使呼气失去了基础。口腔内的唇、齿、舌、牙、喉,不是任何时候都要积极,其中牙关要求它“无力悬挂”,以放下、放松为主;齿是与唇、舌的配合为主,单独操作少见;唇与舌有积极,也有放松;喉部以积极(打开)为主;软口盖、咽肌、声带、丹田等积极是它们的常态。许多部位一般都是先积极后放松,也有先放松后积极。 不知道哪里需放松、哪里需积极,就是未入声乐大门的人。将所有的发声器官都看成要放松或积极是荒谬的。歌唱的吸气一瞬间完成
15、,呼气是以声音的形式出现,就像钢笔一样,吸一下墨水,要写好半天字。吸是第一关,笔身上的橡皮管先收缩后放松,吸进了墨水。写字时墨水像自来水一样流出,因为笔内的空气压力比笔外大。歌唱的初学者也许他的嗓音条件非常优越,完全靠自学,几乎没有发声方法,以不悦耳的声音能唱下好多首复杂的歌。因不知道哪里需放松、哪里需积极,不会放开、放下来唱,不会丹田用气,用的是浅、浮,不均匀的气流,喉部承受了几乎全部的负担,基本功还未练好,想一步登天,跟着著名歌唱家的调唱高难度的歌,好似平地上行走步子不稳,却要在陡坡上走,造成的不良后果:声带红肿、肥厚、沙哑时常发生。吸气时吸气肌群保持积极,有些部位保持放松,这一环节不难做到,呼气时呼气肌群积极起来,呼气肌群有所保持也有所放松,呼与吸相对抗。如果未经过良好的训练,呼气时喉部声道因不由自主的挡气而引起一些肌肉紧张。谁能够避免这种情况,则说明谁具备了最基本的发声法。再进一步就是学会了有关声带的如何积极,音高了声带不能保持不变,应有所缩短、紧闭。从声带稍有拉紧、带有真声过度到有点拉紧、声音更集中、真声更少,到半关闭、声带更缩短、声门靠紧、边缘振动。气息从积极到更积极到非常积极,声带从积极到更积极到非常积极。此刻,意味着他深透地理解了歌唱发声里的松与紧。 -第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