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发电厂化学设备检修规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胜利发电厂化学设备检修规程.doc(4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Q/SSD010.120042003化学设备检修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胜利发电厂化学部所辖机械设备的大小修项目、基本检修方法及各类设备的检修工序、维护方法,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等方面的内容。本标准适用于胜利发电厂化学机械检修人员掌握和熟悉。2概述2.1设备的检修周期、项目及停用期限2.1.1离子交换设备离子交换器应每年小修一次,每两年大修一次。小修项目: 检查中间排水装置; 补充树脂; 并处理阀门和管道方面的缺陷。大修项目: 交换器外部管道与阀门的检查修理; 交换器内部防腐衬里层的检查和修理; 交换器内部进出水装置和中间排水装置等的检查和修理(包括滤水帽和滤网); 石英砂垫层的清洗、筛选或更换;
2、 树脂的检验、清洗或复苏; 空气搅拌装置的检查与修理。2.1.2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过滤器每年应大小修各一次。小修项目: 检查滤层高度; 补充滤料; 消除设备缺陷。大修项目: 检查滤层高度和滤料污脏情况,卸出滤料进行清洗或筛选,并补足损耗,污染严重者应予更换; 检查进出水装置的腐蚀情况,清理过滤器进水支管孔眼和管内的滤料及污泥等杂物; 检查集配水装置的腐蚀情况,检查清理滤水帽塑料网以及支管上的滤水帽的丝头; 检查清理压缩空气吹洗装置及其腐蚀情况; 检查清理空气管、监视管; 检查清理过滤器内壁和内部零件表面结积的污垢及锈蚀产物,并进行腐蚀状况的检查鉴定工作; 检查修理所有阀门,并消除内、外
3、漏现象; 补涂或补衬防腐层,并用油漆刷过滤器外壁和进出水管道; 检查处理石英砂滤料和卵石垫层。2.1.3重力式滤池Q/SSD010.120042003无阀重力式滤池每年应大修一次。大修项目: 检查清理配水箱、洗水箱、滤池的内壁和内部零件表面结积的污垢和锈蚀产物,并进行腐蚀状况的鉴定工作; 检查虹吸破坏装置、自动联锁装置、强制反洗装置及整个虹吸系统部件的密封与腐蚀情况; 检查集配水装置的隔栅、滤水帽或滤水板的腐蚀和损坏情况,并清理污垢; 检查清理滤料层、支承层卵石或其他材质上的污垢,并按要求筛选、级配和补充; 检查滤水室顶盖的严密性,消除泄漏缺陷。2.1.4制氢设备制氢设备每5年大修一次,每年小
4、修一次。小修项目: 检查管道的锈蚀及结垢情况; 检查系统所有阀门的密封性情况; 检查循环泵的磨损情况。大修项目: 清理阳极每片极板的污物,检查镀镍层的腐蚀情况,将腐蚀的极板进行检修或更换; 清理检查阴极每片极板的污物和锈蚀情况; 检查和修理电解槽漏碱、漏汽缺陷; 检查或更换碱液,更换聚四氟乙烯垫; 清理检查隔膜框内外缘及气道孔和液道孔内的污物; 检查石棉布和隔膜框夹紧压圈的完整情况; 检查拉紧螺栓及蝶形弹簧完整情况; 检查清理各部分零件,如螺栓、垫圈等的锈蚀情况。2.2检修前的准备工作2.2.1专用工具和量具的准备 检修工作中使用的工具可分为通用工具和专用工具两类。根据检修工作的具体内容,选用
5、或制作一些专用工具可以方便和简化设备上某些零部件的拆装工作。2.2.2材料和备品的准备检修设备前,不仅应将垫类、填料、布头、涂料、砂布、油脂、螺栓等消耗材料准备好,而且还要根据设备的结构、存在的缺陷以及运行情况,将设备易损零部件的替换件即备品配件准备好。2.2.3图纸和技术资料的准备检修开工前要详细了解将要检修设备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认真查阅该设备的总装图及零部件图,以便根据各部件的装配要求,制定合理的拆卸和安装步骤,并要仔细查阅该设备近几年的检修记录,特别是上次检修后遗留的问题要重点处理和解决;同时还应根据设备的运行情况和生产系统的实际要求,对设备提出必要的改进,同时提出改进方案,绘制图纸。2
6、.2.4了解被检修设备的运行状况以及缺陷情况,确定检修项目。2.2.5检修开工手续的办理设备检修开工前需要办理热力机械工作票。工作票由检修负责人填写并签字,然后经检修主管签字许可,并由运行专责人按工作票要求完成停电和全部切换操作后方可开始检修工作。2.2.6编制检修或技改工程项目的进度表或网络图,并在设备解体后,根据检查结果作最后的修正。2.2.7针对设备和系统的运行情况、存在的缺陷和小修核查结果,进行现场查对。根据查对结果及年度计划要求,确定检修的重点项目和施工方案。2.2.8对检修中的改进项目,要做好设计和施工图纸的绘制工作,并做好设备异动手续,试运前应向运行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工作。Q/SS
7、D010.1200420032.2.9做好施工现场的定置管理,做到文明施工。2.2.10制定施工技术组织措施和安全措施,特别是交叉作业的安全措施。2.2.11做好施工人员的组织工作、调配好施工力量。2.2.12准备好技术记录的各种表格。2.2.13确定需要测绘和校核的备品配件加工图。2.2.14施工中的高空作业应事先搭好脚手架。2.2.15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组织检修人员学习、讨论工程计划、项目、进度、措施、质量标准、技术要求、施工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以及经济责任等。2.2.16临近开工前,检修负责人还应组织有关人员检查上述各项准备工作的进展情况,以确保检修工作的顺利进行。2.3设备的检修施工工作
8、人员应做到: 三不乱:不乱拆、不乱敲、不乱碰; 三不落地:工量具、紧固件和零部件不落地; 三净:开工时、检修期间和竣工后场地干净; 三严:严格执行有关规定、检修协配计划和质量验收标准。2.3.1检修过程中及时做好记录,其内容包括:设备技术状况、修理内容、设备结构的改动情况、测量数据、实验结果以及耗工、耗料情况。所有记录应做到完整、清楚、简明、正确、实用。2.3.2紧密配合检修进度,测绘零部件的结构尺寸,或校核零部件(备品配件)图。2.3.3搞好机具管理,防止遗漏在设备或管道内。2.3.4注意施工现场整洁,及时清理、清扫,做到零部件定置,搞好文明施工。2.3.5按照“发电设备评级办法”做好设备评
9、级工作。要求在大修竣工15天之内完成该设备的评级工作。2.4 检修的质量要求2.4.1 设备检修或安装就绪后,消除了设备缺陷;各项质量达到标准,能够一次启动成功;能在一个大修周期之内安全、经济、满出力运行; 2.4.2检修原始记录和施工台帐齐全、正确、清晰。2.5检修总结2.5.1检查总结安全措施是否合理,是否需要完善改进。2.5.2检查总结检修前的准备工作是否充分,发现不足,应提出改进措施。2.5.3检修后,分析设备状况,对设备状况应有良好的把握,对今后的设备运行状况应有一定的预见性,以便及时做好维护检修工作。2.5.4检查检修成本是否超出预算,超出预算的部分,应分析原因,以利于今后的检修成
10、本预算。2.5.5总结检修经验,改进检修工艺。2.5.6检查检修计划完成情况,总结经验,进一步提高检修管理能力。2.5.7完善技术资料、各类记录、设备台帐的整理归档工作。2.5.8就检修情况,认真总结,填写检修报告。3基本的检修工艺3.1拆卸的方法3.1.1螺栓(丝)的拆卸:拆卸螺丝时,要注意设备的运行性质,按照防松、防震、防冲击的不同要求进行拆卸。一般是先解除止动件,再拆除螺帽。Q/SSD010.1200420033.1.2键的拆卸:3.1.2.1键与轴、孔均为过渡配合,一般不会太松也不太紧,由于其形状不同,其拆卸方法也不同,一般要求以不损坏部件为原则。3.1.2.2键与键槽在加工与制作时应
11、符合标准,与轴的配合应有(0.0010.02)mm的紧力。3.1.2.3严禁用锤击法拆卸。3.1.3机体盖的拆卸:3.1.3.1揭盖前要作好标记。3.1.3.2要用顶丝均匀顶开,或用专用工具拆卸。3.1.3.3有起吊螺丝或起吊孔的要用合格的起重工具平衡重力后起吊,应防止受力不均和脱落。3.1.3.4垫片要测量并记录。3.1.3.5结合面要放在等高的木块或胶皮上。3.1.3.6严禁野蛮拆卸。3.2滚动轴承的拆装工艺3.2.1拆装工艺3.2.1.1轴承的拆卸:对不同的轴承及安装位置应采用不同的专用工具和不同的拆卸方法。3.2.1.1.1不可分离型轴承的拆卸:如果轴为紧配合,与机座孔为较松配合,可将
12、轴承和轴一起拆除。然后用压力机或专用工具拆卸,拆卸时垫片应抵住轴承内圈。3.2.1.1.2可分离型轴承的拆卸:如果内圈与轴为紧配合,外圈与座孔为较松配合,可将轴与内圈一起取出。然后采用压力机或专用拆卸工具将内圈从轴上拆除。最后拆除轴承外圈。3.2.1.1.3园柱滚子轴承外圈为较紧配合,拆卸时可将轴,轴承内圈及滚动体一起拆出。然后采用压力机或专用拆卸工具将外圈拆除。3.2.1.2 检查、清理轴承,如配合间隙标准不符及有缺陷应予以更换新轴承。3.2.1.3 清理后的轴承应放在纸或白布上,不能裸手拿,以防手汗使之生锈。3.2.1.4 轴承拆卸后采用碱水或清水清洗,组装前应采用油污清洗剂清洗。3.2.
13、1.5 轴承内圈与轴为紧配合,外圈与轴承座孔为较松配合的轴承,可采用压力机或锤击装配在轴上,然后和轴一起装入轴承座孔内。3.2.1.6轴承外圈与轴承孔为紧配合,内圈与轴为较松配合的轴承,可将轴承用套管压入座孔内再装轴。3.2.1.7内圈与轴,外圈与座孔都是紧配合的轴承,可采用专用套管将轴承压入轴和座孔内。也可采用圆盘和套管压装,此方法适用于调心轴承。3.2.1.8对于过盈量较大的大中型轴承,必须采用加热法安装。3.2.2装配时应注意的事项:3.2.2.1装配时轴承上端面应垫一个铜或软钢垫,禁止直接敲击轴承。3.2.2.2油槽加热轴承时,应将轴承悬挂,控制油温度应小于110。3.2.2.3轴承加
14、热后,从油中取出,迅速用白布擦去油迹和污物,然后放在轴上,用力一次推到位置。3.2.2.4在冷却过程中应始终推紧,或用小锤通过套管轻击,使轴承紧靠轴肩。3.2.2.5对于轴承尺寸不大时,需要热装,可采用60W灯泡加热,灯泡上的温度约为110,此方法保证不过热。3.2.2.6推力轴承的紧圈与轴一般为过渡配合,活圈与座孔一般为动配合,双向推力轴承紧圈应在轴上固定,安装时应注意检查与轴一起转动的紧圈与轴中心线的垂直度,同时检查轴向游隙,不合适时,应予以调整。3.2.2.7滚动轴承安装后应转动灵活,不能和固定部件相碰,润滑油应畅通流入轴承内,采用漏光法检查,轴承是否已紧靠轴肩。Q/SSD010.120
15、0420033.2.2.8检查轴承安装是否倾斜或有毛刺。3.2.2.9可调游隙的轴承有角接触球轴承、园锥滚动轴承、推力球轴承和推力滚子轴承,其余的轴承均不能调游隙。3.2.3滚动轴承原始径向游隙表见表。表1滚动轴承的原始径向游隙轴承内径(mm)轴 承 类 型单 列 向 心 球 轴 承圆柱滚子轴承调心滚子轴承螺旋滚子轴承000型100型111000型11000型2000型3000型5000型原 始 径 向 游 隙(m)305012227011045903065254025453013550801325901409011040803560306040170801001329901705014040
16、904570457050170100120153450805080501903.2.3.1当运转精度要求高时,游隙取小值,当工作速度较高时应取大值。3.2.3.2安装较重要的轴承时,可采用下列公式进行校核: C=1.1710-5tL 说明:式中:C轴向游隙 t轴受热后的温度与环境温度差 L两轴承座中心距3.2.4.3 可调式轴承的轴向游隙表见表2。表2 可调式轴承的轴向游隙轴承内径(mm)轴承系列轴 向 游 隙触接触球轴承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双列推力轴承30轻型0.02-0.060.03-0.080.03-0.08轻宽和中宽型0.02-0.060.04-0.110.03-0.080
17、.03-0.08中型和重型0.03-0.090.04-0.110.05-0.110.05-0.113050轻型0.03-0.090.04-0.110.04-0.100.04-0.10轻宽和中宽型0.03-0.090.05-0.130.04-0.100.04-0.10中型和重型0.04-0.100.05-0.130.06-0.120.06-0.12Q/SSD010.120042003表2(续)轴承内径(mm)轴承系列轴 向 游 隙触接触球轴承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双列推力轴承5080轻型0.04-0.100.05-0.130.05-0.120.05-0.12轻宽和中宽型0.04-0.1
18、00.06-0.150.05-0.120.05-0.12中型和重型0.05-0.120.06-0.150.07-0.140.07-0.1480120轻型0.05-0.120.06-0.150.06-0.150.06-0.15轻宽和中宽型0.05-0.120.07-0.180.06-0.150.06-0.15中型和重型0.06-0.150.07-0.180.10-0.180.10-0.183.3联轴器的检修工艺3.3.1检修工艺3.3.1.1拆除靠背轮螺栓,将原动机与设备分离,分别将设备拆除。3.3.1.2采用专用拉马将靠背轮及键拆下。3.3.1.3清理、检查、修理靠背轮及键。3.3.1.4复装
19、。3.3.2技术要求及质量标准3.3.2.1靠背轮应完好无损,无毛刺、无卷边。3.3.2.2端面应平整,园周应光滑,无凹坑现象。3.3.2.3弹性园柱销联轴节其角向位移应小于40,径向位移一般为(0.140.2)mm,端面间隙应在(1.01.5)mm之间。3.3.2.4 弹性联轴节,安装时允许径向位移0.3毫米。3.3.3 转子对轮找正工艺3.3.3.1 直接找正是利用直尺和塞尺配合进行。3.3.3.2 靠背轮园周上分成四等份,作好标记。3.3.3.3 直尺安装在一靠背轮外园上,用塞尺测量各位置间隙,作好记录a1、a2、a3、a4。同时用塞尺测量各位置端面间隙,并作好记录b1、b2、b3、b4
20、。3.3.3.4通过计算、测量结果,调整另一靠背轮,使中心达到技术要求。 3.3.4样针及表计找正法3.3.4.1样针及表计找中心方法基本相同,只是测量工具不一样,样针采用塞尺测量、表计直接读数。3.3.4.2将靠背轮分为0、90、180、270,四个点。3.3.4.3将支架或测量专用工具固定在一个靠背轮上。3.3.4.4表计测量只转动一只靠背轮,而样针测量两轴同时转动。3.3.4.5分别在0、90、180、270位上,测数值并计算,根据计算结果进行调整中心,达到技术要求。3.3.4.6联轴器找正:转速小于3000r/min的刚性联轴器找正中心偏差值不超过0.04mm、弹性联轴器找正中心偏差值
21、不超过0.06mm;转速小于1500r/min的刚性联轴器找正中心偏差值不超过0.06mm、弹性联轴器找正中心偏差值不超过0.08mm.水泵运转时振动值符合标准要求,3000r/min的不超过0.05mm,1500r/min的不超过0.08mm。Q/SSD010.1200420033.3.5 找中心应注意事项3.3.5.1 卡子样针为直角,几何形状应规则。3.3.5.2 卡子样针应准确固定在靠背轮园周180的位置上。3.3.5.3 样针端头应是球面状,表面应光洁,并用锁紧螺母固定在卡子上。3.3.5.4 测量缝隙应调整在0.5mm,塞尺片数不宜过多,以免产生误差。(一般四片之内)。3.3.5.
22、5找中心前,靠背轮园周及端面应清理干净。3.3.5.6装表针时,园周安装一块,端面在180相对称的位置上各装一块百分表。3.4工件修复工艺3.4.1齿轮修复工艺:不重要或园周速度W2m/min的齿轮,如损坏一个或连续几个,可用镶齿法进行修理。3.4.1.1首先将坏齿的根部铣或刨出一条燕尾槽。3.4.1.2在槽内镶上一块与齿轮材料相同的插块。3.4.1.3采用焊接、螺钉、销钉连接方法固定。3.4.1.4最后在插块上铣或锉出新的齿形。3.4.2键槽修复工艺3.4.2.1轴与轮上的键槽,只损坏其中的一个时可将磨损的键槽采用铣或刨进行修复加宽。3.4.2.2重新配制阶梯形配键。3.4.2.3当轴与轮上
23、的键槽全损坏了,如轴的强度允许时,可采用同时放大槽宽,重新配制大尺寸键。3.4.3 螺纹修复工艺3.4.3.1 螺钉、螺栓或螺母损坏(如螺纹滑丝、头部损坏、杆部拉展)时,通常更换新件。3.4.3.2在零部件上的螺栓孔,由于加工和使用不当,造成滑丝或螺纹剥落时,可将螺孔钻大,攻大尺寸的新螺纹,重新配制螺栓。3.4.3.3坏的螺纹孔,不允许采用特殊或大尺寸螺栓时,可将螺栓孔钻更大些,配制螺塞,在螺塞上钻孔攻原规格螺纹。3.4.4丝的止退方法 加螺帽止退法 加销子(园柱销或开口销)止退法 弹簧垫片止退法 止退垫片止退法 轴颈垫止退法 螺柱丝破坏止退法 化学粘接止退法3.4.5孔的修复工艺3.4.5.
24、1铸件箱体上孔磨损,可采用扩孔、铰孔后,镶套方法进行修复。3.4.5.2套和箱体可采用静配合或过渡配合连接。3.4.5.3加用骑缝螺钉予以固定。3.4.6铸件裂纹修复工艺:由于铸件受到冲击或突然事故造成铸件裂纹或断裂,如更换不便或时间上不允许,可采用加固法或扣合法进行修理。3.4.6.1检修时应在裂纹尽头钻孔,消除应力集中,以免裂纹继续发展。Q/SSD010.1200420033.4.6.2如继续受冲击,只能在短期内可经维持工作,应迅速更换新件。3.4.6.3如裂纹是在受力处,就不能采用它。3.4.7轴断裂的修理工艺3.4.7.1轴折断后,保留的轴和接触的一对端面应车削平,并打出焊接坡口。3.
25、4.7.2两侧轴的端面攻制出需要的螺纹丝。3.4.7.3用螺栓联接后,再进行焊接。3.4.7.4最后加工接轴的外表面达到需要尺寸。3.4.7.5如需保留原来的长度尺寸,可重新按需要加工一段新轴,然后再采用以上办法进行连接。如果是焊接则必须进行热处理,以消除焊接应力。4常用阀门的检修4.1闸板阀的检修4.1.1检修工艺4.1.1.1将阀门从系统上解列下来,运到检修现场。4.1.1.2清理干净阀门外部污垢。4.1.1.3将阀门平置于地面上,松开阀盖与阀座联接螺栓。4.1.1.4将手轮、阀杆、阀盖及闸板一起从阀体上取出。4.1.1.5拆除闸板卡子,取下闸板。将镶有铜环一侧结合面向上,作好标记。4.1
26、.1.6松开阀盖上的压兰螺栓,使阀杆不受盘根的挤压。4.1.1.7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手轮,使阀杆与阀杆螺母脱离。4.1.1.8取下盘根压兰,将盘根从填料室内取出。4.1.1.9检查清理所有零部件,确信完好无损,方可组装。4.1.1.10以拆卸逆顺序进行组装。4.1.2技术要求及质量标准4.1.2.1闸板铜环结合面应完好,无裂纹、麻点及凹坑。坑陷深度达0.5mm,应上车床进行车削。4.1.2.2阀座应无裂纹、无砂眼、无毛刺、结合面应完整。4.1.2.3阀杆表面应光洁、无弯曲、麻点、无毛刺。4.1.2.4螺杆螺丝与螺母配合应转动灵活。4.1.2.5阀杆穿过填料室内的配合间隙应合适。4.1.2.6阀门
27、顶尖的闸板卡子应无腐蚀,无断裂现象。4.1.2.7填料室及压兰、垫片均应完整、清洁、无裂纹、无毛刺。4.2高压截止阀的检修4.2.1检修工艺4.2.1.1将阀门从系统上解列,运到现场。4.2.1.2解体前应做好标记,以便顺利组装。4.2.1.3拆除阀盖与阀体联接螺栓,将阀头、阀杆、阀盖及手轮一起从阀体内取出。4.2.1.4松开盘根压兰螺栓,按顺时针旋转,取下阀杆。4.2.1.5拆除阀芯。4.2.1.6取出盘根压兰,将盘根从填料盒内取出。4.2.1.7清理检查所有零部件,确信完好无损时方可进行组装。4.2.1.8以拆卸相反顺序进行组装。4.2.2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4.2.2.1阀体、阀盖应清理干
28、净,使其呈金属光泽,应无裂纹、气孔。Q/SSD010.1200420034.2.2.2阀盖螺母及阀杆螺纹应完好无损、无裂纹、无毛刺。4.2.2.3阀芯和阀体密封面应接触良好,无损坏及腐蚀,密封应严密。4.2.2.4填料装置应清洁,无裂纹及毛刺。4.2.2.5阀芯在阀体中的间隙应为(0.200.35)mm。4.2.2.6填料室与填料盖的径向间隙应为(0.070.350)mm。4.3气动衬胶隔膜阀的检修4.3.1检修工艺4.3.1.1簧关型与簧开型阀门拆装工艺基本相同,下面以簧关型阀门为例。4.3.1.2关闭和切断至工作膜头的气源,从管道上将阀门解列,运到检修现场。4.3.1.3逆时针旋转手轮,解
29、除弹簧的受力,直至使阀门达到全开的位置。4.3.1.4松开并拆除阀体螺母,缓缓的摇动,使密封破裂,吊出阀盖组件。4.3.1.5从压缩器上拆除隔膜,然后拆除压缩器。4.3.1.6拆除手轮和保护套,并拆除下补强板的固定螺钉。4.3.1.7拆开弹簧罩与膜盖的连接螺栓,取下弹簧罩。4.3.1.8测量锁住衬套和补强板顶面之间的距离,松开锁住衬套上部的平头螺钉,并把锁住衬套拧到轴的顶部。4.3.1.9手轮沿顺时针转动,将手轮轴和补强板组件从上弹簧板上拆下来。4.3.1.10拆下提升杆螺母和跳开滑块,拆除上弹簧板和弹簧。4.3.1.11拆卸提升保险螺钉,取下提升板、隔离板和工作隔膜。4.3.1.12拆除阀杆
30、。4.3.1.13清理检查所有零部件,确信完好无损后,方可组装。4.3.1.14 以拆卸相反顺序进行组装。4.3.2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4.3.2.1阀体阀盖应完好,无裂纹、无砂眼及毛刺。4.3.2.2 阀体阀盖衬胶层应完好,无脱落、鼓泡砂眼。4.3.2.3 隔膜及工作隔膜应完整无损,无破裂及损伤。4.3.2.4弹簧应完整、无断裂、无变形。4.3.2.5轴表面应光洁、无弯曲及变形。4.3.2.6保护套、补强板等部件均应完好,无毛刺、无损伤。4.4蝶阀的检修4.4.1蝶阀的检修工艺。4.4.1.1检查橡胶衬套及O型密封圈的老化程度及是否有损伤,根据具体情况予以更换。4.4.1.2检查蝶阀密封面的严
31、密性。4.4.1.3压环、轴,蝶门无腐蚀、变形、应完好。4.4.1.4蝶阀装配,作启闭旋转不得有卡涩现象。4.4.2气动装置的检修与调整4.4.2.1检查气动装置各密封件老化,损伤情况,并予以更换。4.4.2.2检查气缸、摆动叶片,应无损伤,划沟,结合严密,;输出轴无变形。4.4.2.3蝶阀检修装配后应按要求进行密封性试验和气动装置出力试验,气动装置的供气压力应符合要求,蝶阀的开关时间,单程可控制在(2.5-10)s范围内。4.4.2.4带气动换向阀的装置,调整行程时间可旋动针型阀,旋进针型阀开关时间缩短,旋出针型阀开关时间加长,在接通气源后,扳动向气阀手柄至“开”、“关”位置,蝶形阀自行开关
32、灵活。4.5阀门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见表3。Q/SSD010.120042003表3阀门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故 障 现 象原因原因处理方法阀体和阀盖泄漏1、制造质量不高有砂眼组织松散2、天冷冻裂3、介质腐蚀1、提高制造质量、用前严格按规定进行强度试验2、进行保温3、进行防腐填料处泄漏1、材质不耐介质腐蚀2、填料安装不对,接口不良,规格不正确,上紧下松3、填料老化丧失弹性4、阀杆精度不高,有弯曲、腐蚀、磨损等缺陷5、填料圈数不足,压盖偏斜或未压紧6、盘根损坏7、压兰螺栓锈死不能压紧1、按工艺条件和介质选择盘根填料的材料和形式2、按有关规定安装填料,盘根应逐圈安放压紧,接头成30或45角3、更换4、研
33、修或更换5、按规定圈数安放,对称紧固,并有5mm以上的压盖预紧间隙6、关闭阀门,添加合适的盘根7、更换螺栓垫片处泄漏1、垫片不耐介质的腐蚀2、操作不平稳引起压力、温度的波动3、紧力不够4、装配不当,受力不均5、静密封面不平有缺陷或杂物1、更换正确的垫片2、精心调节3、均匀对称紧固4、位置对正,不允许搭接和使用双垫片5、研修接合面阀门开启持续不过水1、阀芯脱落2、阀杆丝扣损坏3、堵塞1、打开门盖检修2、更换坏丝部件3、拆下清理阀门内漏1、接合面损伤2、阀芯短与阀座不能接触3、阀门底部有积污1、研磨或更换2、更换3、打开门盖清理阀门杆不灵活或开关不动1、腐蚀锈死2、螺扣不合套或门杆弯曲3、阀件装配
34、不正不同心4、填料太紧抱死门杆5、门杆缺油或有积污6、阀门关闭后受热将门杆顶死1、涂煤油或松动剂除锈2、检修或更换门杆3、重新装配找正4、适当放松压兰5、加润滑油、清污,高温门应加二硫化钼6、降温后泄载Q/SSD010.120042003表3(续)故 障 现 象原因原因处理方法手动衬胶隔膜阀开关过紧1、丝杆缺油2、阀套损坏1、加油1、换套手动衬胶隔膜阀开后不过水或有截流现象1、隔膜与膜瓣脱开2、阀杆与膜瓣的销子断开1、更换2、更换新销子气动隔膜阀通气后执行机构拒动或动作慢1、气室膜片破裂或活塞板O形密封圈磨损2、活塞连杆的小O形密封圈磨损1、更换2、更换气动隔膜阀关不严1、隔膜与阀体的密封带损
35、伤2、常闭门弹簧断3、手动未关严1、更换隔膜2、更换弹簧3、手动关严后再气动5离心泵的检修工艺5.1一般离心泵的拆卸顺序5.1.1拆下对轮安全护罩,并在对轮的相对位置做好标记(对轮如螺丝连接应拆开对轮连接螺丝)。5.1.2拧下油室放油堵头,放尽存油。5.1.3将泵入口门端盖与泵进口端的连接短节拆开。拆除压力表计将泵连接短管法兰螺丝拆下。5.1.4卸下电机地脚螺丝,分开联轴器。5.1.5卸下泵体放水旋塞,放净泵内存水。5.1.6卸下泵地脚螺丝,将泵移到检修场地,泵四脚垫片要分别捆在一起并做好标记,以便组装时复原。5.1.7对不同结构类型的泵采用不同的拆卸方法。5.1.8松开端盖螺丝,取下端盖,无
36、端盖的应直接松开泵壳螺丝取下泵壳,要保护好结合面,并测量旧垫片厚度并作好记录。5.1.9敲开叶轮螺母锁片,用专用扳手,反丝拧下叶轮螺母,取下叶轮及键。5.1.10填料密封装置的泵应松开轴封压兰,取出盘根,移出水封环。5.1.11机械密封装置的泵应取出轴套及密封箱体。5.1.12松开对轮侧轴头螺母,用专用工具取下对轮。5.1.13拆开前后轴承端盖及油挡,测量垫片厚度记录并取下后轴承端盖及油挡。5.1.14用紫铜棒顶住轴头轻轻锤击,将轴与轴承一并从泵一侧抽出(如泵前后轴承大小不同,泵轴应从轴承大的一侧抽出)取下水封环,压兰及前轴承端盖。5.2MCZ离心泵拆装工艺5.2.1泵的拆装顺序Q/SSD01
37、0.1200420035.2.1.1拧下泵体上的放液管堵和轴承室上的放油管堵,放净泵内液体和轴承室内的存油,如由外引液密封管路的,亦引拆下。5.2.1.2拆下泵体与轴承架连接螺栓,将轴承架部件与泵体分离(在此之前,应先取出加长联轴器的中间连接件)。5.2.1.3松开叶轮螺母,取出卡盘、密封环、叶轮和键。5.2.1.4将泵盖连同机械密封端盖、轴套等组合件一起从轴上取下。此时应注意勿使轴套与轴承盖等相对滑动。然后再把机械密封端盖拆开,将机械密封联同轴套一起取出,再把轴套和机械密封拆开。如果是软填料密封,应顺次拆下填料压盖,填料和填料环、轴套等。对结构特殊的机械密封,要注意其不同的拆装方法。5.2.
38、1.5拆下支脚及泵联轴器和键。5.2.1.6拆下轴承架防酸环及轴承的前后压盖,再把轴联同轴承一起从轴承架中取出。5.2.1.7拆开轴承和轴。5.2.2泵的装配 泵的装配顺序基本上可按照拆卸顺序的反向进行。但装配时要注意各密封面垫片应完好,并注意切勿漏装垫片和更换不完好的垫片。5.3FS塑料泵拆装工艺5.3.1拆除泵盖,将联接螺母旋松23圈后,采用拆装专用工具插入轴销上,轻击联接螺母,使锥度脱开。5.3.2将泵体、叶轮一起从连接架(或托架)上拆下。5.3.3从电机轴(或托架轴)上拆除弹簧哈夫垫,联接螺母。5.3.4从泵体内拆除冷却室套,J型轴封,取出推环,密封圈,动环。5.3.5拆除压板,取出静
39、环与密封垫。5.3.6检查,清理、修理所有零部件,并存放保管好。5.4IH泵的拆装工艺5.4.1拧下泵体的放液管堵和悬架体上的放油管堵,放净泵内液体及悬架体储油室内存油。5.4.2拆下防护罩螺丝,取下对轮防护罩,拆下联轴节单独存放。5.4.3拆开泵与中间支架联接螺栓,将中间支架及悬架部件,密封部件等全部转子组件从泵体中取出放到胶皮上。5.4.4松开叶轮螺母取下叶轮和健,放入油盘中。5.4.5将泵盖连同机械密封、端盖、轴套等组合件,一起从轴上取下,拆时应注意勿使轴套与泵盖间相对滑动,然后松开螺母取下机械密封端盖,将机械密封和轴套一起从泵盖,密封腔中取出,再将轴套与机械密封拆开放入油盘中。5.4.
40、6拆开中间支架和悬架支架。5.4.7用扒子拆开泵联轴器和键放入油盘。5.4.8拆下悬架两端轴承的前后盖,将轴连同轴承一起从悬架中取出,放在胶皮上。5.4.9用铜棒敲击拆开轴承和轴放入油盘中。5.4.10检查,清理、修理所有零部件,并存放保管好。5.5原始数据测量5.5.1叶轮与轴套的跳动值。5.5.2叶轮的径向偏斜值。5.5.3叶轮的轴向漂偏。5.5.4叶轮与轴的配合间隙。5.5.5轴承与轴承端盖的间隙。Q/SSD010.1200420035.5.6轴承内环与轴的紧力。5.5.7轴承外环与轴肩的紧力。5.5.8轴在悬架内的窜动量。5.5.9轴的弯曲度。5.6叶轮偏差测量叶轮装在轴上,用千分表指
41、向叶轮加工面,把叶轮转动一周,(不能使轴转动),就可以观察到千分表读数差值。一般直径300mm以下的叶轮偏差数值不超过0.2mm。若偏差过大,首先应该设法调整轴和叶轮孔的装配关系,(研磨或加垫子)无法调整时,可以采用车床加工叶轮的方法进行调整。5.7零部件的清洗及检查5.7.1清洗泵体检查磨损情况。5.7.2清洗检查叶轮健,叶轮螺母,测量各部尺寸,不合标准者进行更换。5.7.3清洗检查轴套,测量各部尺寸,不合格者进行更换。5.7.4清洗检查机械密封组合件的各部件,测量各部件间隙,必要时研磨密封面,不合标准者进行更换。5.7.5清洗检查轴承,测量检查游隙,不合格者进行更换。5.7.6清洗检查泵轴
42、,测量其尺寸,不合格者进行更换。5.8检修组装及间隙调整5.8.1机械密封装置的检修5.8.1.1对机械密封的拆装应认真仔细,不准用手锤、扁铲等工具。5.8.1.2组装时正确调整弹簧的压缩量,不能太紧或太松。5.8.1.3密封各元件应清洁。5.8.1.4组装后应无泄漏。5.8.2所有离心泵在拆卸过程中,都应按顺序进行,拆卸时应作好标记。5.8.3检查,清理和修理后应按与拆卸相反的顺序进行组装。5.8.4更换新叶片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找平衡。5.8.5组装时应详细测量各部件的配合间隙,并做好记录。5.8.6组装时应在水泵外壳的接合面上,均匀的涂一层密封胶或铅油,放入垫片,再装上另一部件,各部螺栓
43、紧力应均匀一致。5.8.7连接管道,装好水封管,压力表等附属部件。5.8.8电机与水泵对轮中心,然后装好防护罩。5.9普通离心泵检修的技术要求及质量标准5.9.1基本要求5.9.1.1水泵外壳应无裂纹,毛刺及损坏。5.9.1.2叶轮表面应光洁,无裂纹和损伤,无腐蚀及磨损。5.9.1.3轴套表面应光洁,无裂纹和损坏,无腐蚀及磨损及斑点。5.9.1.4密封环应完整无损,无磨损变形。5.9.1.5机械密封动静环应完好无损,无裂纹,无碰伤、无磨损。阀盖和轴套的倒角必须符合要求;弹簧的压缩长度为其工作长度;运转前要按其工作压力做静压试验,手动盘车轻松。5.9.1.6轴承应完好,滚珠及滑道应无磨损、破碎及点蚀,内外环无裂纹。轴承与轴肩应靠紧,其间隙不大于0.02 mm;装后的轴承其滚珠在滑道内应有足够的配合间隙,否则应重装。5.9.1.7叶轮与轴的配合间隙为(0.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