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案(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案(3页).doc(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课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学目标1.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 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记住声音在空气(15)中的传播速度;3. 常识性了解回声现象,知道回声测距原理;4.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渗透通过实验总结物理规律的方法。教学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与声速有关的现象的解释、计算教学难点渗透通过实验总结物理规律的方法。教学方法实验探索法、讲授法教学用具刻度尺、泡沫塑料球、支架、两只同频率的音叉和共鸣箱、水槽、单放机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导入新课(钢琴声导入) 同学们,好听吗?这种声音是钢琴的声音,不光钢琴能发出声音,很多很多物体都能发出声音。我们把正在发生的物
2、体叫做声源。我正在讲课,那么我就是一个声源,更准确地说我的声带是这种讲课声的声源。刚才我们听到的钢琴声的声源是什么?(背投的扬声器嘛!)同学们试一试你现在能发出那些种声音呢?(你可以借助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比如你扇他一个响亮的耳光;当然你也可以学个狗叫,学学猪哼哼等等。看谁发出的声音种类多,现在开始) 好啦,现在请一位同学演示一下他能发出哪些声音。叫12名学生(很好,掌声鼓励!)同学们能发出这么多种声音,那么有没有想过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提出问题)现在同学们重复一下刚才的发声过程,观察各种发生体有什么共同特征 叫12名学生根据你观察到的现象以及平时生活中的经验,关于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3、你会做出什么样的猜想?新课教学1. 声音的发生演示1:用一个钢尺,使其23伸出桌边,一手将其紧压在桌边上,另一只手拨动伸出端,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实验总结得出:刻度尺发声时,刻度尺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演示2:(出示音叉,敲响后)音叉发声时音叉振动了吗?(稍停)音叉是否振动我们不易直接观察。下面我们借助泡沫塑料球进行研究。(敲响音叉,让音叉接触悬吊着的泡沫塑料球)同学们看到了什么现象发生?(泡沫塑料球被弹开)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音叉发声时音叉也振动)再敲响音叉,问:要使音叉声停止,最简便的方法是什么?为什么?由此我们又可得到什么结论?(板书 :刻度尺发声时,刻度尺在振动;振动
4、停止,发声也停止。)用手捂住音叉,使音叉停止振动。由此实验可得:音叉发声时,音叉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演示3:单放机连接一个外置的喇叭,上面放塑料玩具枪子弹,打开,子弹弹跳起来。用手摸着喉头,朗读黑板上的结论,体会手指的感觉,加深对上述结论的认识。同学们还能举出发声体在振动的例子吗?谁能找到正在发声但没有振动的例子?学生举例,鸟、蟋蟀及一些乐器的发声都能找到,但找不到正在发声而不振动的物体。师生对照板书归纳推广得出结论:人们做了大量实验,对大量的发声体进行观察,有时还借助仪器进行观察,知道所有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了。找不到一个正在发声但没有振动的物体,也找不到一个
5、发声已经停止但还在振动的物体。所以人们总结概括得出: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 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照课本图32那样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将泡沫塑料球弹开。按住右边音叉仍能听到左边音叉发出的声音。右边音叉的振动是通过什么传给左边音叉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呢?看完下面的录像同学们就会很清楚了。把水槽放在投影仪上,用音叉接触水槽边缘的水,让学生在屏幕上看到振动音叉激起水波,说明声音是通过空气以声波的形式传到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产生听觉的。把耳朵紧贴在课桌面上,用手指甲在桌面上轻轻刮动。认识到:不仅空气能够传声,水和木头也能传声。将小音乐盒放在钟罩里
6、,抽气后听不到声音。一切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够作媒介传播声音,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播声音。讨论以下几个问题:1、正在钓鱼的人最怕什么?为什么?2、“土电话”靠什么传播声音?声音的传播速度请同学们阅读课文中的声速表,看能发现什么问题?当学生答出声音与温度有关时,教师要求学生记住15时空气中的声速。教师提问:敲击较长钢管的一端,为什么能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响声?3. 回声如果你对着山崖大喊一声,会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发生。你知道这个有趣的现象是什么吗?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吗?根据学生回答画出回声现象示意图37。然后对着教室的墙大喊一声,问:有回声吗?在学生们的争议中,说明回声现象和分清回声的条件:回声是
7、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现象。如在山谷中喊话,在小房间内讲话会使声音变大。回声到达人耳应比原声晚0.1s以上。如果相差不到o.1s,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思考并回答下面的两个问题:开山放炮时为什么能听到隆隆不绝的响声?人在屋子里谈话为什么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计算:要分清回声和原声,声源离障碍物至少要多远?简介北京天坛中的回音壁、三音石、圜丘、对话石,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介绍回声的应用:加强原声、测距、金属探伤。4. 课堂小结: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发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介质传播声音速度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真空不能传声。回声是声音在传播中遇到障碍物而反射的现象。当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时才能分清回声和原声。回声现象可用来测量距离。5. 课堂练习:节后练习1、2作业章后习题1、2、3板书设计3、听到回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耳应比原声晚0.1s以上。声音的发生和传播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一切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够作媒介传播声音,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播声音。*15时空气中的声速:340米/秒-第 - 3 -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