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彰显数学文化价值的途径.doc

上传人:叶*** 文档编号:35865085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彰显数学文化价值的途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彰显数学文化价值的途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彰显数学文化价值的途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彰显数学文化价值的途径.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彰显数学文化价值途径 株洲市九方小学 彭小英【内容摘要】:数学是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起源、发展漫长过程中,形成了丰富文化内涵,然而我们教学现实却不容乐观,文化性缺失成为数学教育价值失落重要原因。通过校本课程数学趣味活动课实践,我们开辟了一条彰显数学文化价值有效途径。【关键词】:小学数学 趣味活动课 彰显 数学文化价值 一、文化性缺失数学教育价值失落重要原因全日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一种文化,它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重要组成部分。” 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正确数学观和数学价值观,特别要了解数学文化价值。然而一般人们总是因为数学是求真科学,而较多地从技术

2、、工具层面去认识数学。传统教育中,一个不容回避事实是,学生通过艰辛努力却学了不少“没有价值数学”,传统以应试教育为唯一目标数学教育使人们数学眼光受到重重遮拦,看到只是试卷中数学,这可能是我们大家都不愿接受事实。这样数学,容易使人形成错误数学观,形成刻板数学思维方式,产生对数学厌恶情绪。甚至于广大教师认识与理解上也存在偏颇,很少有人从文化角度去研究数学教学。特别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发现大多数数学教师很少涉及文化价值方面知识。即使少数数学教师意识到了让学生了解数学文化价值重要性,但由于缺乏相关资料、经验和方法,往往感到力不从心,收效甚微。现行小学数学教材已经有所改进,注重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

3、素材作为学生学习内容,但这些内容往往是经过一定概括,以静态数学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而关于这些内容其他背景性材料,无法一一详尽地列举出来。返观当下数学课堂,原本属于文化范畴数学,如今正渐渐丧失着它文化性,变得不那么“文化”了。对数学知识积累、数学技巧训练等工具性价值过分关注(如屡禁不止奥数训练),正在使数学本该拥有文化气质和气度,一点点被剥落。数学教学中文化性缺失给孩子们造成了什么影响?为此,我们随机抽取了六年级200名学生进行调查,让学生谈谈“学习数学有什么用?”结果,几乎90学生认为学习数学最大用途是用来计算。学生对数学这种片面认识,反映出目前我们数学教学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即过分强调数学工具

4、作用,弱化数学文化价值,忽视数学对其他学科影响。这非常不利于学生视野拓展与数学素养提高。因此,新数学课程核心理念是关注“人发展”。可喜是,进入新课程改革以来,数学文化研究不断深入,一个重要标志是数学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渗入实际数学教学,努力使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真正受到文化感染,产生文化共鸣,体会数学文化品位,体察社会文化和数学文化之间互动。在现行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数学文化是一个单独板块,给予了特别重视,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研究也正在悄然兴起。二、数学趣味活动课彰显数学文化价值有效途径之一基于对数学文化粗浅认识,自新课程实施以来,我校在体现数学文化形态方面作了积极探索,数学趣味活动课成

5、为我校校本课程之一。它以学生生活和现实问题为载体和背景,突出数学文化,让学生感受丰富多彩数学,着眼于促进学生个性自主和谐地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以“思维训练”为核心,引导同学们开展了一系列“好玩数学游戏”“数学实践活动”“有趣数学故事”“生活中数学”等活动,例如有趣一笔画、数字与编码、奇妙七巧板、数学故事创编、游戏中数学策略、色彩中数学四色原理把学生们带入一种合作与竞争愉悦数学世界,在游戏与活动中体验数学无穷魅力。学生们积极思考,大胆质疑,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智慧与能力,常常让人惊叹不已!数学趣味活动课,深受同学们喜欢。例如,六(1)班胡一茜同学说:“数学趣味活动课,让我觉得深奥难懂数

6、学竟然也可以如此美妙,也可以作为一道风景来欣赏!”孙惟盛同学还说:“每一节数学趣味活动课后,我都很激动,我觉得思路被打开了,我觉得接受这些知识是一种享受。”我们数学趣味活动课在重视课程表层趣味性同时,更注重课程深层内涵,努力挖掘数学文化底蕴,展现数学文化魅力,发挥数学文化在培养人文精神方面功能和作用,通过实践,我们发现,数学趣味活动课不失为彰显数学文化价值有效途径。下面介绍几种在数学趣味活动课中彰显数学文化价值具体途径与策略:1、充分利用有关数学背景知识,激发学生强烈探究欲望。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地穿插相关历史故事,数学背景知识等

7、,定能激发学生思维,引发学生探究欲望。在数学活动课数学游戏中取胜策略中,首先用我国古代运用对策论思想解决问题一个范例田忌赛马故事使学生认识到:有效策略可以改变事物发展结果。然后设置悬念:“聪明同学,你们能不能从中受到启发,找到一种只赢不输游戏策略呢?”学生求知欲望被极大调动起来。然后给学生充分时间,让学生分组进行轮流拿卡片、轮流报数等游戏,(结果有同学胜多输少,有同学却屡战屡败。)出于一种强烈取胜动机,学生努力探究着取胜策略,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却又紧张,教师真正成了一个组织者与合作者。学生在动态过程中感悟规律,从而在这些过程中获得积极体验,学会思考。这节课,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动机,让我们感悟了

8、数学更为深沉文化力量,数学原来可以超越知识本身,找寻到更为丰富,也更为动人内涵。2、搜集数学家故事,感受数学家科学精神。阿基米德既是一位著名物理学家,同时还是一位著名数学家。他最有名名言,就是:“给我一个立足点,我就可以移动地球。”他一生专心研究科学上体积和浮力问题,其中一个有趣故事,就是古时候有一个国王叫金匠打造一顶纯金皇冠,国王因为怀疑金匠加了杂物,就请阿基米德鉴定,阿基米德一直在想鉴定方法,就在他走进浴缸里洗澡時候,看见满出去水时,悟出体积原理,他高兴地跑出浴室,大叫:“我找到了!”一时忘了自己是光着身体呢! 自从同学们听了阿基米德这个故事,就一直成为他们津津乐道话题。在数学趣味活动课之

9、前,让学生利用各种途径查找古今中外数学家童年故事及他们严谨治学、勇攀科学高峰事迹,然后利用数学趣味活动课进行交流或者进行故事比赛。现在小学生,收集信息渠道特别多,因此故事内容也相当丰富。通过故事比赛,不但锻炼了学生多种能力,更值得肯定是让他们获得了一种精神动力。例如当学生听说八岁高斯发现了数学定理时,跃跃欲试;当学生知道著名数学家欧拉在双目失明以后,也没有停止对数学研究,并且取得了辉煌成就时,激动不已;当一些成绩中等学生了解到欧拉在孩提时代一点也不讨老师喜欢,他是一个被学校除了名小学生,后来经过努力却成为了著名数学家故事后,信心倍增;数学家故事,既能让学生领略数学文化博大精深,又能让学生受到科

10、学精神陶冶和浸染,特别是磨砺百折不挠、坚韧不拔意志品质,形成经得起成功和失败双重考验,兼容并蓄海纳百川气度和胸怀,努力养成热情、认真、求是、求实良好学习态度。3、探访历史名题,领略数学思想方法魅力。近代世界上有三大数学难题,即费尔马定理、哥德巴赫猜想、四色问题。在色彩中数学四色原理一课中,我首先让学生给下面各图涂上颜色。要求:1、每幅图中相邻两个区域颜色不同。2、在同一幅图中使用颜色尽可能少。 学生通过涂色发现规律:不论多么复杂地图,用不超过四种颜色就可以解决着色问题。在通过验证之后再向介绍四色问题历史渊源,使学生了解中外数学悠久历史及有关数学家故事。几乎所有学生都对自己发现产生惊叹:我们竟然

11、可以发现世界著名难题秘密!学生兴致空前高涨,因此而获得成就感无以言表。这节课,让我真正感受到了数学文化给学生带来强烈震撼,数学原来可以如此生动、如此美丽!在数学趣味活动课上,根据学生掌握数学程度,我们向学生介绍历史名题还有中外数学家解决“幻方”不同策略、欧拉及“哥尼斯堡七桥问题”、“哥德巴赫猜想”、孙子巧解“鸡兔同笼”等等。这些数学历史名题,因其精妙解题思想与策略,展现了数学无穷魅力,深深地吸引了学生,启迪着他们心智,激荡着他们心灵。 4、密切联系生活,学会数学地思考问题。 如果学生善于用数学眼光、方法去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就能把生产、生活中某些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用数学方法来处理和解决,我

12、们数学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这种习惯,它将使我们学生终生受益。 在六年级学生学完“百分数”之后,我发现了这样一道题很有意思,于是利用一节数学趣味活动课组织学生进行了讨论:小亮爸爸想买一台手机,下面是他从商场了解到情况: 型号单价(元)售出(台)返修(台)A1038 250 5B 2399 1000 19C 1588 480 8 请你给小亮爸爸出出主意,购买哪种手机比较好,说说你理由。 同学们在经过一番计算、思考与分析之后,得出了三种不同见解,争论异常激烈,相持不下,急切地等待我评价。我笑而不答,让持三种意见同学分别派代表说出自己理由。甲方:应该选择第C型,理由是它返修率最低;乙方:应该选择A型,

13、理由是它价格最便宜,返修率也不是很高;丙方:应该选择B型,虽然它价格高,返修率也不低,但从它购买人数最多来看,它肯定有非常吸引人地方,例如性能多,或者款式新等等,要不怎么会有那么多人买它呢?!说得多好啊,这不正是我们期待境界吗?当我宣布三种结果全对时,学生乐开了花。5、让学生感受数学美。在趣味数学活动课中,我们尽可能地搜集足以展现数学美素材,以数学学科本身特有魅力去吸引学生,例如生活中对称美;人体中黄金分割;诗词中数字美;数学公式简洁美让学生在感受数学美、欣赏数学美、再现数学美同时,产生创造数学美冲动和欲望。下面是来欣赏同学们搜集到关于“数字美”部分内容:数字,在人们生活中广泛应用;数字,创造

14、了许多如诗如画篇章。数字本身有深刻美内容。数字和一些美好事物联系在一起,会给人以美享受。如十个数字:一元复始,一帆风顺;双喜临门、二度梅开;三阳开泰、三思而行;四通八通、四海为家;五世其昌、五官端正;六根清净、六艺、六韬、六合、六极;七情六欲、七曜、七略;八面玲珑、八面威风、八仙、八卦;九霄云外、九转金丹;十全十美。 中国古代诗词中更不乏数字美佳句。如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公认长江漂流名篇,展示了一幅轻快飘逸画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白发三千丈”,也是借助数字达到了高度艺术夸张。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

15、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同样脍炙人口,数字深化了时空意境。他还有“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青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等,表现出强烈夸张和爱憎。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数字具有尖锐对比和衬托作用。他“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报荒十二年”和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一样,抒发迁客失意之情,异曲同工,惊心动魄。岳飞“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同样是壮怀激烈。 还有一些数字,往往要通过计算。通过不同数字组合,才可以得到一些非常奇妙排列,令人看后叫绝,回味无穷。(这里“”是乘号意思) 19211

16、 1293111 123941111 12349511111 1234596111111 123456971111111 12345679811111111 1234567899111111111 1234567899101111111111 99788 9896888 987958888 98769488888 9876593888888 98765492888888 9876543918888888 987654329088888888 111 1111121 11111112321 111111111234321 1111111111123454321 11111111111112345

17、654321 111111111111111234567654321 1111111111111111123456787654321 11111111111111111112345678987654321 9981 99999801 999999998001 9999999999980001 99999999999999800001 999999999999999998000001 9999999999999999999980000001 1819 128298 12383987 1234849876 123458598765 12345686987654 1234567879876543 1

18、23456788898765432 12345678989987654321 数学是一座远远地超越了我们想象华丽宫殿,站在这个无比庄严、宏伟宇宙中数学家们,以崇敬赞叹目光远眺着它壮观、美妙。三、反思与展望数学充满着人性因素,承载着深刻文化内涵。现代数学教育应充分体现数学文化价值,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和谐统一。在文化层面上找回失落数学教育价值,是新课程赋予我们每一个数学教师职责。趣味数学活动课仅仅是我们所做初浅尝试,我们对数学文化研究将更加深入,探索更多有效彰显数学文化途径与策略,合适而巧妙地让数学文化走进课堂,渗入日常数学教学,关注未成年人道德建设,关心学生心理健康。当数学文化魅力真正渗入教

19、材、到达课堂、溶入教学时,数学就会更加平易近人,数学教学就会通过文化层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喜欢数学、热爱数学。可以相信,在数学文化洱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学生心智得以不断滋养,才干得以不断升华,人格得以不断健全和完善。 主要参考文献: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72、教育文化学郑金洲.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数学文化学郑毓信著,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74、数学教育价值/ 黄翔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5、课程文化发展论范兆雄著.广州: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6、文化传统与数学教育现代化张维忠,汪晓勤等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47、数学文化一些新视角/ 张奠宙,梁绍君,金家梁2003-08-06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 中图分类号:G40-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894(2003)01-0037-04本内容由 网站协作编辑7 /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短文 > 信息管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