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切割、压强变化的教案(12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5855429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固体切割、压强变化的教案(12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固体切割、压强变化的教案(12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固体切割、压强变化的教案(1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固体切割、压强变化的教案(12页).doc(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龙文教育辅导讲义学员编号: 学员姓名: 年 级:初三 辅导科目:物理 辅导教师: 课时总数: 计划课时:2 课时余数:课 题: 固体压强与液体压强计算题复习授课时间:2011-9-11 14:4016:40 备课时间:2011-9-08教学目标1.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和单位,能利用压强知识进行相关的计算2.掌握柱形固体切割后压强变化问题的原理3.理解液体压强变化特点,并进行相关计算4、掌握计算公式,并区分出深度与高度。5、掌握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与液体重力、容器形状的关系。6、掌握液体传递压强的特点。重点、难点重点:压强知识解释解释简单的现象,柱形固体切割后压强变化问题难点:柱形固体切割后压强

2、变化问题考点及考试要求压强变化计算为初三压强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也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中考中必考一选择一计算,而且全部以压轴题形式出现教学内容 二、教学建议及设计(一)教学内容知识点一、固体压强 、 1、固体特点:(1)分子间作用力比较大所以有固定的体积。(2)分子排列的比较紧密所以有固定的形状。(3)当固体一面受到压力时,固体会把压力传递到它的对面,且传递的压力不变。即固体有等传压力的性质。2、固体的公式:(1)定义式: (2)当物体单独放在平面上时,对接触面的压强公式P=F/S=G/S,如果上面有叠加物体时:P=F/S=G1+G2/S。(3)、当物体是直柱体并且单独在地面上时,根据,不难推出对

3、应练习专题练习3、固体切割问题:直柱体放在水平面上,如果沿竖直方向切一刀,对压着的物体的压强不变。沿水平方向切割,则对压着的物体的压强减小,当写着切时,如果切掉后剩下的部分上窄下宽,则压强减小,如果上宽下窄则压强增大。常见的压强题型1、 日常生活中常见增大压强或减少压强的应用。例1、(2007年中考)17图3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例2、(2008年海淀中考)5图2所示的下列措施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图14斧头的刃做的很锋利图钉的头做的很尖锐刀刃磨的很薄铁轨下铺设枕木例3.(09年北京中考)图3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2、影响压强的大小因素及压强公式的基本计算例1图1

4、4是小木桌放在细沙上的演示实验的示意图。这个实验可以初步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跟_有关。(2分)例2如图4所示,两手指用力捏住铅笔,使它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图4右左B 两手指压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力较大C 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右边手指压力的作用效果更明显D 两手指受到的压强相同,左边受到的压力较大例3把一块砖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对地面产生的压强为P,若把8块砖同样的砖按图5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则它们对地面产生的压强为A8P B4P C2P D(1/2)P例4甲、乙、丙三个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相等,其中三个正方体的密

5、度关系是:甲乙mBmC BmAmB p乙 Bp甲 p乙 CF甲 L4,L1L3 。请根据实验条件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L2L1L3L4BABA(d)(c)(b)(a)图7(1)分析比较图7(a)和(b)或(c)和(d)中海绵形变程度以及相关条件可得: (2)分析比较图7(a)和(c)或(b)和(d)中海绵形变程度及相关条件可得: 3在学习“压力”时,某小组同学把铅笔压在大拇指和食指之间所示,发现两手指与铅笔接触部位在受压力作用时都有凹陷的现象存在;同时还发现:两手指的凹陷程度_9_(选填“相同”或“不同”)。由此引发“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该小组同学把同种材料制成

6、的不同物体放在同一沙面上,进行了三组实验,并分别将实验测得的压力F、受力面积S和物体在沙中的下陷深度h分别记录在下面三张表中。表一序号F(N)S(cm2)h(cm)15100.8210200.8315300.8表二序号F(N)S(cm2)h(cm)42.5100.455200.467.5300.4表三序号F(N)S(cm2)h(cm)72.5200.285400.297.5600.2分析比较序号为1与4、2与5或3与6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分析比较序号为_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压力大小相等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不显著。进一步分析比较表一

7、、表二和表三中的数据,并归纳得出结论:分析比较_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得出单位面积的压力相同时,压力作用效果相同。分析比较表一、表二和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得出_。铝 铝 铝铁 铁 铁铜 铜 铜4某同学通过实验研究圆柱体对水平面的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该同学选用若干个高度相同,不同材料组成的实心柱体竖直放置在同一水平细沙面上进行了三组实验,实验现象如图9所示,发现每一组沙面的凹陷程度相同,而各组却不同。图9 (a) (b) (c) 分析图9(a)或(b)或(c),你认为该同学想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 的关系,从现象及相关条件可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分析图9(a)和(b)和

8、(c),你认为该同学想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 的关系,从现象及相关条件可知: 。学生知识总结:题型一、练习你的公式与比例计算1.一根筷子竖立在水平面上,对桌面的压力是F,压强为P,当把一双同样的筷子扎在一起竖立在水平桌面上时,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 )A, 2F,2P; B, 2F,P; C, F/2 , P/2 ; D, F,P 2. 若压力为F,横截面积为S时,压强为P,那么 ( )A. 当压力变为2F、横截面积变为2S时,压强变为2P B. 当压力变为F/2、横截面积变为S/2时,压强变为P/2 C. 当压力变为2F、横截面积变为S/2时,压强变为P/4D. 当压力变为F/2、横截面积

9、变为2S时,压强变为P/43同种物质制成的甲、乙两实心体,质量之比为2:1,它们的密度之比( )A2:1B1:2C1:1D无法判断4 如图是小敏同学在探究甲、乙两种不同的固体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得出的图象。如果用上述两种物质做成甲、乙两个质量相同的实心正方体,把它们放在水平面上,则根据图象可知,甲、乙两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之比为( )A.P甲P乙=81 B.P甲P乙=41 C.P甲P乙=21 D.P甲P乙=11 5A、B两正方体实心金属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边长之比为13,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23,则两金属的密度之比是( )A. 4:9 B.9:4 C.1:2 D.2:16 甲、乙两个正方体

10、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甲、乙密度之比是12,则甲、乙的底面积之比是 ( )A.12 B.21 C.14D.417质量相同的三个正方体块,A为铜块,B为铁块,C为铝块,(铜铁铝)把它们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 )A. PA=PB=PC B.PAPBPBPC D.无法判断8.A 、B两个均匀实心立方体 , 自由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 其底面积之比为SASB41,它们对桌面的压强之比PAPB12,则A 、B两立方体重力之比GAGB是:( )A21 B12 C 18 D819.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桌面上,他们对桌面的压强相等, 甲、乙两个正方体的边长之比为

11、6:5,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都截去甲边长的1/3,则甲、乙两个正方体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A.6:5 B.5:6 C.10:9 D.9:10甲乙10.把同种材料制成的甲、乙两个正立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甲、乙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如图6-5所示,把甲放在乙的上面,则乙对桌面的压强为( )Apl+p2 B P12+P22 C(P13+P23)/P22 D(P13+P23)/P12 图5甲BA乙BA11.已知两个实心圆柱体A、B的底面积之比为1:3,高度之比为2:3,构成A、B两个圆柱体物质的密度分别为A和B。将B放在水平地面上,A叠放在B上面(如图5甲所示),B对

12、地面的压强为p1。若把B叠放在A上面(如图5乙所示),B对A的压强为p2。若p1:p2=1:2,则A:B为( )A.3:2 B.1:3 C.2:5 D.9:412.(多选)如图所示,两个不同材料制成的正方体甲和乙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甲重4N,乙重5N,甲对乙的压强与乙对桌面的压强相等;把它们分别投入足够多的水中,甲漂浮在水面上下列关于对甲、乙的密度之比甲:乙和甲、乙浸入水中的深度之比h甲:h乙的判断中正确的是(甲、乙两物体的质量分布均匀)( )A甲:乙=4:5 B甲:乙=27:10Ch甲:h乙=9:5 Dh甲:h乙=4:513.(多选、天津)如图7,质地均匀粗细相同的实心圆柱体A、B放在水平

13、地面上。已知它们的密度之比A:B=1:2,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A:PB=1:3.则( ) A、它们的高度之比hA:hB=2:3 B、它们的高度之比hA:hB=3:4C、它们的质量之比mA:mB=2:3D、它们的质量之比mA:mB=1:3题型二、切割问题:甲乙(1)规则物体单独切割问题解题技巧:规则物体指柱体,一般先用p=gh来计算压强,再算压力变化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它们的材料密度甲_乙(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若将两物体同时沿某一方向切去一部分,使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仍相等,则应_ _。(请写出两种沿不同方向切的具体做法

14、)2、如图所示,a、b两个不同的实心圆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的密度大,受到的重力大B、a的密度小,受到的重力小。C、a的密度小,受到的重力大D、a的密度大,受到的重力小。切割类型注意要点:竖直切割,物体是柱体,物体的密度和高度 ,所以压强 。 甲乙3、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若分别沿竖直方向截去厚度相等的部分后,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甲和p乙的关系为( )A、p甲p乙B、p甲p乙 C、p甲p乙D、以上都有可能。4、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已知甲 乙。若在两个正方体

15、的右侧,沿竖直方向截去相同质量的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p甲 p乙 D. 无法判断注意要点:水平切割,物体是柱体,物体的密度不变,高度变小,所以压强变小,压力变小。甲乙5、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正方体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且它们各自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分别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高度后,则甲、乙的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p以及剩余部分质量m的大小关系为( )A、p甲p乙;m甲m乙。B、p甲m乙。C、p甲p乙;m甲m乙。D、p甲p乙;m甲=m乙。6、如图两个实心圆柱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其上部相同高度后,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则他

16、们原来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 ( ) A、 p甲 = p乙 B、 p甲 p乙 C、 p甲 铝),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铁块上沿水平方向截去一部分放在铝块上面,此时铁块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铁 铝量为P1,铝块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为P2,则P1 、P2的大小关系为( )A、P1P2B、P1P2C、P1P2D、P1P24、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质量相等的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铜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可使甲和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的方法是 ( ) A 将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铁块分别放在甲、乙的上面。 B 将体积相等的铜块和铁块分别放在甲、乙的上面。 C 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质量相等的部分。 D 沿水平方向分

17、别截去体积相等的部分。5、甲、乙、丙三个质量相同的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是P甲P乙P丙,若分别在三个正方体上表面中央施加一个小于它们重力的竖直方向的力,使三个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同,则力F甲、F乙、F丙的大小关系是( )A、一定是F甲F乙F乙F丙 D、可能是F甲=F乙=F丙6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学习了压强知识后,利用图24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实心正方体A、B探讨一些问题,A、B的边长分别为0.2m和0.1m,密度分别是,。请你帮他们求解下面的问题。(1)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2)物体B对地面的压强。(3)为了使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他们分别设计

18、了不同的方法如下表所示。若你认为小阳的方法可行,请计算出铁块和铜块的体积是多少cm3。你认为小宣的方法可行,请计算出截去的质量是多少g。你认为小东的方法可行,请计算出截去的体积是多少cm3。你认为小文的方法可行,请计算出截去的高度是多少cm。(已知,计算结果保留整数。)(7分)同学所设计的方法小阳将体积相等的铁块和铜块分别放在A、B的上面小宣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质量相等的部分小东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体积相等的部分小文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高度相同的部分(二) 课堂训练(四)课堂小结(五)(六)(七) 布置作业1. 浏览教案,回顾本节课知识点2. 完成跟踪辅导相关练习3. 完成教材全解习题 课 后 反 思学科组长签名及日期教务长签名及日期-第 1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