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语文天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语文天地.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十一册)介绍 语文资源网(小学版):人教版、苏教版、鄂教版、冀教版、沪教版、西师版、北师版资料库 免费系列全面实用 万千书库 主题阅读 百家讲坛 武侠大全 世界名著 小学语文编写组一、教材整体介绍无论在小学还是在中学,六年级都是课程标准第三学段最后一个学年,其特殊地位要求六年级上册、下册这两册教材加强整合性,并兼顾与第四学段的衔接。为此,这两册教材中不再着眼于个别的能力点和知识点,不再设“语文天地”做单项练习,不再通过“金钥匙”学习某种学习方法或策略,而是致力于综合性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形成的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比较广泛的文
2、化积累,基本上实现能够自学语文,切实实现课程标准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标。教材仍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写,六年级上册共设计了8个主题单元。每个单元由五篇课文(三篇精读课文,两篇拓展阅读课文)、一个综合性学习活动和单元小结组成。五篇课文中,前三篇必须精读,后两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精读或略读。(一)为什么采用主题单元的体例呢?语文学习是从多角度考虑学生的发展,以整体渐进的形式向前推进的。“整体”的含义有两个:三个维度整体设计,每个环节都应体现三个维度的发展。听、说、读、写各种语文实践活动是综合的。(二)“主题单元”的概念与以往的单元教学有哪些相同?1各单元内容相对集中,借“题”组合在一起
3、,为学生学习语文创设一个情境,便于教师和学生借“题”发挥主动精神和创造性。2单元之间体现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序”,而不是知识体系或思想品德教育的体系。每个单元没有明确的教学要点没有单元提示、预习提示、单元知识短文等,各单元之间,不能连成一条知识点和能力点的“线”。3单元里的内容没有“教扶放”的前后序列,弹性空间较大,教师和学生都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自行设计、组织、安排、调换单元内的各项活动。老师、学生都要注意整体把握单元内容。老师备课,学生学习,都要先浏览一遍整个单元,了解单元的大体内容,确定教与学的重点篇目,制订综合性学习的计划,着手搜集资料,分工组织,构思习作,统筹安排整个单元的学习
4、活动。无论订计划,还是实施计划,都应放手让学生去做,老师在恰当的时机,有针对性地做适当的指导(见“丁丁冬冬的建议”)。(三)丁丁和冬冬两个人物形象的设计思想是什么?这两个人物的出现可以将编写者的意图、教师的意图通过儿童的探究,用儿童的语言显示出来,增强教材与学生之间的亲和力,使教材主要是学生的“学本”,而不仅仅是老师的“教本”。在新世纪(版)语文教科书中,这两个人物一直在跟学生一起学习,伴随着学生的成长。二、阅读教学(一)编写者的意图1浏览一下整册教材,很明显地看出,课文较前多了,篇幅也长了,内容深了。而且样式、风格也更加丰富了。古诗文的数量在这两册分别达到七篇和八篇,大大超过以往的教材。这样
5、设计,迫使我们改革以往的阅读教学。2整体感受课文内容非常重要。“整体”,即不做外科解剖刀似的分析,不做微言大义的讲解(那样只会肢解课文,抽掉其灵魂)。“感受”,即特别重视情感的介入感知、感受、感悟。3课程标准第17页说:“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材中“小资料”、”我的视角”、“日积月累”等栏目,都给学生留出了发挥的空间。“我的视角” 展示学生自学产生的问题、独立的见解、改进的意见、延展开的思考、总结的学习方法和策略,等等。如果教学得法,“我的视角”栏目将大大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和创造精神。4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很重要,这包括每天阅读、入情入境地阅读、动笔
6、阅读、带工具书阅读等。(二)阅读教学的建议阅读教学关键是“把阅读的时间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朗读,启发他们想像。精读篇目下面的两道思考题,基本上从内容和形式两个角度设计,是编写者认为阅读该篇必须掌握的基本点,供学生讨论学习。1自读环节是必不可少的。根据学生的情况,可以安排在课内,也可以在课外,但必须切实保证。如果学生自己没有阅读,老师就不能进入教学指导。学生在前几年已经学习过自学的步骤、方法,他们的自学,应当通过摘录笔记、批注笔记、心得笔记、提纲笔记等显示出来。有老师可能会问,对自学笔记有没有统一的要求?如果以前没有学过自学和笔记的方法怎么办?叶圣陶老先生曾说:(笔记)“都不为应门面,求分数,讨
7、教师的好,而只为于他们自己有益必须这么做,他们的读书学习才见得切实。”学生可以采用适合自己的方式、适合阅读材料的方式写笔记。没有学过自学方法和记笔记的方法的,应当补上这一课。这里的“补”,不是系统地补有关笔记的知识,而是指导学生切实去做。2课堂上,应组织学生交流,启发学生质疑,在提问的基础上展开讨论。教材从二年级开始,就要求学生爱提问,敢提问,逐步学会提问,形成会提问的能力。这不同于老师提问让学生答的教学模式,后者是用老师自己的阅读来代替学生独立思考,是包办代替。课堂上,“问题”来自于:学生自读提出的问题,一类是字面上的,可以小组交流处理。学生自读深有体会,愿意提出来与大家分享的。课堂上讨论时
8、学生产生的问题。老师从讨论中发现的闪光点、疑难点。3课堂上让学生动起来,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老师的引导作用也很重要:组织好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互动。适时点拨。叶圣陶先生曾说:“见不到处给他们点明,容易忽略处给他们指出,需要参证处给他们提示。当然,遇到实在搞不明白处,还是给他们讲解。” 反质疑,把讨论引向深入,或者纠偏。老师的反质疑应从学生中来,因势利导。4备课、评课应以学论教。老师的教案不应在格式上、字数上做硬性规定,不应追求形式。教学反思非常重要,应充分发挥教学反思的作用,使教学与科研结合。总结起来,阅读教学的基本环节就是:自读(笔记)课堂交流、讨论反质疑讨论总结(笔记)(三)阅读教学哪些现象
9、值得注意?1教师讲得太多。“多”表现在内容上面面俱到,时间占得多。教师设问、学生答实际也是“讲”让学生按照教师规定的程序阅读,让学生的嘴说出教师心里想说出的话,让学生达到教师心中既定的阅读的“标准”。学生基本没有涵咏揣摩的过程。因此要解决谁在读的问题。2企图挖深讲透,一步到位。事实证明,将课文“讲深讲透”是不可能的,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必要的。3注重结果答案,忽视过程个性体验、合作探究。4追求统一,统一要求,统一答案,统一语言,使学生不敢越雷池一步。有些领导和老师甚至觉得,不整齐划一简直无法教学了。让“标准答案” 禁锢学生的思想,压制学生的创造力。也有的老师会问:不要标准答案了,是不是学生怎么想
10、都对呢?有没有最基本的要求?其实,教育者有责任关注学生阅读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四)怎样解决课文长、教学时间有限这个矛盾?1在信息时代,略读和浏览是很重要的阅读能力。在这方面,课程标准第9页有明确的要求。有的课文精读,有的略读、浏览。以往讲“略读”,只是针对“精读”而言,意思是不在课堂上讲读了。现在,要把略读当做重要的能力来培养(学习略读是第二学段的任务),要考查学生能不能在短时间内捕捉阅读材料的重要信息。另外,即使是精读的课文,也可以有略读的部分,略读的课文中也可能有精读的句段。2心理学研究过默读和朗读的效率,口述(朗读)约150字/分钟,默读可达10001500字
11、/分钟甚至更多。课程标准第9页对朗读和默读也有明确的要求。不能指望所有的阅读材料都通过朗读来学习。精读的课文、精读的段落要朗读,大部分则默读。略读、浏览的课文,没必要揪住细部不放,考查认字学词、标点等等琐细的问题。(五)古诗文的教学应注意什么?古诗文的教学,不再从古代汉语学科知识着手、仅仅围绕一对一直译进行教学,而是加强诵读和涵咏,一方面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体会汉语的韵律美。正因为如此,古文后面都附了译文,课文下面不再另做词语的注释。学习古诗文,必要的词语讲解是不可少的,这种讲解应是为了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而不是为了应试,不应脱离整体感知去死记硬背。不要考查解释加点的字。(六
12、)如何评价阅读?课程标准第20页说:“阅读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察其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以及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量。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这说明,阅读的考察,主要在平时、在“过程”,而不能重在期末。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自读笔记。摘录笔记反映学生学习字、词、句的情况;批注笔记、心得笔记反映学生的感受、体验、价值取向以及个性化学习、创造性学习的情况;提纲笔记反映学生捕捉信息的情况。2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也说明他的态度、情感、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与人交往的能力。3平时应记录课外阅读的情况。4背诵、朗
13、读的情况也应有记载。5期末还应有水平测试,重点考查在规定的时间内捕捉重要信息的能力。这样,就会需要有一个表,从几个方面反映学生的阅读情况,每个方面可以用一定分值量化一下,最后有一个总分。 三、习作课程标准用“习作”的名称而不是“作文”,是让学生摒除对写作的畏惧心理,以“练笔”为主要目的。(一)习作“练笔”的途径有哪些?1日记,阅读笔记,都是“自我表达”。2阅读中改写、续写、仿写。如第22页“我的视角”中丁丁的话;第48页“我的视角”中冬冬的话。3综合性学习要订计划,成果展示很多也是用习作的形式。这套教材很重视练习写实用文。如果习作与学生的生活、学习、活动、自我的精神世界紧密结合,学生就爱写,愿
14、意写,有的写,不憷写。(二)怎么使学生“会写”呢?面对新的习作理念,教师可能会有疑问:要不要教给学生写作的知识?要不要给学生一个写的框架?有的学生倒是有的写,但只是把事情简单地一堆,确实没有章法怎么办?课程标准第2页说:“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因此,学生的写作能力主要通过写作的实践培养。1我们对以往写作教学应有清醒的认识。审视写作教学,不能仅从小学、中学、考试、教育界这样的小角度看。回顾1997年语文教育大讨论。以往总有个写作教学序列,传授写作知识,学生写作就是搞这些知识的训练。学生越来越不爱写,写得越来越不好,小时候还
15、说真话,说生动的话,后来就说套话、空话、甚至假话了。不能不承认,这和写作教学的失当有关系。因此,一定要完成“要我写我要写”的转变。写作能力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事实证明,写作能力不是“讲”出来的,好文章不是“教”出来的。2写作与阅读有密切关系。写作与阅读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是无庸置疑的,但是不可能做到“一二一,齐步走”。学生在阅读中学语言,学写法,这是一个积累的长过程,厚积而薄发,不可能立竿见影。当然,如果合适,可以在内容上或形式上结合写作的,也可以动笔练一练。3实践认识再实践,要在修改中提高写作能力。儿童的心理特点,是不爱修改的,如何激发修改的兴趣,培养修改的习惯,学习修改的方法呢?这在
16、四、五年级的教材中有指导,如大声读自己的作品。互相朗读自己的作品。冷处理等。老师们还可以在这方面多想想办法,有创新。要处理好开放和放开的关系。课程标准提出:“对写话有兴趣。”“乐于书面表达。”兴趣不仅是条件,更是目的。同时,使学生明确为什么写,怎么写,对其人格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对于许多小孩子来说,写作的急切愿望可能出现在阅读之前。”(见美国教育大百科全书)(1)做人与作文的关系:“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是真名士自风流。”(2)作文与生活的关系:“写不出来的时候不硬写。”根深叶茂 “情根,辞苗”“彼其充实,不可以已。”张中行曾说:“这种活动(写作)无时而不有,无地而
17、不有,就是说,远远超过课堂之内为了化敬畏为亲近,易教易学,把作文由象牙之塔拉到 十字街头是有利无害的。”(3)写法的学习是从实践(阅读,写作)中认识“实物教学法”,“从大作家们的完成了的作品去领会(应该怎么写);从那同一作品的未定稿本(去学习不应该怎么写)。”鲁迅曾说:”文章应该怎么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的。”古人云:“意能遣辞,辞不能成意。”诗圣杜甫也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名句。4关于限时、限字数、限文体命题作文的问题。人们不爱看冗长的文章,却要求学生把原本内容不复杂的作文拉长,规定字数,这个矛盾说明什么?鲁迅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
18、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叶圣陶说:“你写成文章,给人家看,人家给你删去一两个字,意思没变,就证明你不行。”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用准确、平实、经济的语言,传达最大的信息量,收到最佳的表达效果。”需要概述还是详写,应视写作对象、写作目的而定。内容是否充实,字数不是决定的因素。但是字数却也能从一个侧面(而不是主要方面)反映内容是否充实。命题作文基本上是限时应试作文。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一文中说:“一进入考场,已经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创作。韩愈后来读到自己当初在试卷中所写的诗文好似,颜扭捏而心不宁者数月。”可见考场上的限时作文有其弊端。但是,实际生活中有些实用文是应该有时间限制的。要想把话写
19、得“简练、明白、得体、准确、平实、经济”,也需要下苦功多练笔。教材中,我们设计的一般是话题作文,不限文体,以使学生有差异地发展。5关于习作的评价。(1)习作评价的重头应在平时。(2)修改作文的情况应进入评价范围,鼓励多次修改。(3)期末推荐的自己佳作作为习作成绩之一。每班一学期要编一本佳作选。平时,学生应把自己的习作好好整理、收藏,从中看出成长的足迹,下学期还要编个人作品集。(4)期末有限时的习作测试,主要是规定一个情境写实用文。(5)平时写作和期末测试都要允许带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对错别字应有要求,比如错字率不超过1%等。四、综合性学习综合活动的主题与单元主题基本一致,是对课文学习的提高、延伸
20、和深入,也是引导学生从实践中感受单元主题的必要学习内容,还是培养学生与人交流、合作学习、学会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见丁丁冬冬的建议。教学中,教师要警惕应试教育的干扰,不能随意取消这部分学习内容。综合性学习一定要进入评价。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具体见课程标准第22页。(一)教材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1以“导语”创设活动情境。2按照活动的“过程”展示活动内容,而不是仅仅着眼于活动“结果”提要求。 3通过学生讨论交流的方式做指导,而不是用说明性文字阐述。4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留白”,以启发学生创造。活动的编写体例大体相同,但各单元之间又有所区别。可以与少先队活动、班级活动等相结合。教材
21、注意兼顾城市和乡村、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兼顾能力强与能力弱的学生,每个活动都是既可以做大,也可以做小,力求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其内。大活动每学期不应少于两次。(二)组织指导综合性学习应注意什么?1每个单元开始前,应引导学生浏览整个单元的内容,制订活动计划,选择活动伙伴,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即着手做活动的准备。2尽可能地放手让学生去实践。3大部分活动都有写作的要求,完成活动的过程,即是酝酿作文的过程。不要把写作简单地安排在最后。五、单元小结部分自审能力是很重要的学习能力。不能自审的人,则不能自主地学习。应拿出必要的教学时间来进行评价。通过前五年的学习,学生应当能够树立起评价的意识,养成了自觉评价、
22、即时调适学习的习惯,以及基本掌握了评价的原则和方法,所以六年级上册、下册不再做这方面的具体指导,只是通过设立这个项目体现编写者的以下意图,即评价非常重要,评价要随时进行。如果前面没有做过这方面的练习,现在就应着手做,首先是培养自我评价的习惯。“单元小结”分“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两栏,以自我评价为主。“自我评价”可以从面上总结,也可以着眼于一点、几点。“他人评价”包括同伴评价、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等,主要评价合作学习、综合性学习的情况。评价应以文字陈述为主,辅以图表,还应写出满意度。不要把评价搞成人人检讨,或人人自卖自夸,或流于形式、走过场。要有积极的心态,实事求是地评价,起到评价的激励作用。(陈铮 执笔) 7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