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实验教学方式多渠道开展化学实验教育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实验教学方式多渠道开展化学实验教育文档.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创新实验教学方式,多渠道开展化学实验 在一切的创造发明活动中,创新意识是基础,而创新能力是核心。广博的科学知识、敏锐的观察能力、创造性的想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创新的实践能力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基础。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强化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依靠教师多思考、多动脑,不断创新实验教学方式,积极为学生动手做实验创设条件。 1.创设条件提高实验开出率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学生的实验类活动共有32处。这些活动大多数要在实验室通过实验探究来完成,实验室成了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我们应争取实验室管理员的支持和配合,千方百计开放实验室,给学生进行各种实验创造条件。不少乡镇中学都存在实验设置简陋、缺乏
2、的现象,难以按新课标的要求开足实验。但只要教师思想重视,敢于创新,因陋就简,就地取材,许多化学实验还是能够正常进行的。如利用废弃的有螺旋盖的透明饮料瓶,让学生练习“排水集气法”。在加大力度做好常规演示实验的同时,我们可把演示实验改为师生共同完成,也可以以教室为实验室,把一些易燃、易爆、有毒的实验,作为课堂教学实验。如“浓硫酸的稀释的分组实验”,大多数学生对浓硫酸的腐蚀性感到胆怯,在实验室不敢操作,或是不做,从而失去了实验的真正作用。把这部分内容提到课堂上来,多准备些实验仪器,鼓励学生登台和教师一起完成实验。这样既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又切实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3、。 2.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 目前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大多注重实验功能的验证性。我们应该挖掘教材中已有实验内容的新意境、新方法,将一些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实验。例如,在学习氢气时,课本只交代“实验室常用锌和稀硫酸反应来制取氢气”,然后用实验进行验证,学生并不知其所以然。我将实验作了如下改进:给学生介绍几种活泼金属如镁片、锌片、铁片和两种酸(稀硫酸和盐酸),并介绍两种实验装置,让学生分组实验,探讨、选择出药品的最佳组合,并通过实验找出装置的不足之处。问题呈现后,激发了学生们的创造欲望,各组同学积极配合,经过实验、讨论,再实验再讨论,选择出了最佳的药品组合和装置,成功地完成了探索性
4、实验。在此实验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选择和获得新知识,激发了学生探索化学问题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的探索、创新能力。 3.适时地增补对比性实验 对比实验能够帮助学生学好化学知识,培养实验能力。对比不仅可以求同,更重要的是求异过程,求异思维的形式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讲解硫酸根离子和氯离子的鉴别时,课本只强调Baso4、AgcI是白色沉淀,不溶于稀HNo3,但实际上Baco3,、Ag2CO2也都是白色沉淀,它们能溶于稀HNO3。为了使学生掌握硫酸根离子和氯离子之间的区别,我增加了BaSO4、BaCO3以及AgCl、Ag2CO,滴加稀HNO3的实验。通过实验使学生自己掌握了不
5、溶于水的碳酸盐可溶于稀HNO3这个重要性质。 4.合理地拓展家庭小实验 家庭小实验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指导学生在家中利用化学仪器和药品的替代品合理开展家庭小实验,无疑会激发学生动手动脑,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如利用洗净的鸡蛋壳与食醋反应、“火山”的制作、自制净水器进行污水净化实验等,这些都能激发学生钻研科学实验的积极性,发挥出他们的聪明才智。又如在讲授金属材料这一单元时,要探究铁生锈的条件,由于该反应时间周期过长的限制不便于放在课堂上当堂演示,我便鼓励学生提前在家里设计并完成该探究实验。 5.指导学生开展实验设计 设计实验创新探索过程,就是在重视
6、训练常规思维的同时,更重视培养创新思维。使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能从新的观点、新的角度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即善于多解、求异、求新,富有灵活性、新颖性、创造性。通过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和原理自行设计实验,独立完成有关实验,不但可以有效地培养锻炼他们的实验能力,并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使他们创造性思维得以发展,创新能力得以培养与提高。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要求学生首先学习课本有关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条件和特点。然后,结合二氧化碳的性质,自己设计一套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可以和课本上的相似,但不能完全相同。布置任务后,给学生一段时间独立思考,再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分析、比较各种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优缺点。选择最优方案,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进行验证。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并从中找出闪光点,予以肯定,从而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创造积极性,培养其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