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医培训中医临床常用方剂.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35817621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2.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医培训中医临床常用方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乡医培训中医临床常用方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乡医培训中医临床常用方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医培训中医临床常用方剂.ppt(6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乡医培训中医临床常用方剂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69页一、关于方剂选择的简要说明一、关于方剂选择的简要说明 1.1.感冒首选中药诊疗方案感冒首选中药诊疗方案 11.11.酸枣仁汤酸枣仁汤2.2.柴胡疏肝散(汤)柴胡疏肝散(汤) 12.12.血府逐瘀汤血府逐瘀汤 3.3.逍遥散(汤)逍遥散(汤) 13.13.补阳还五汤补阳还五汤 4.4.五味消毒饮五味消毒饮 14.14.牵正散牵正散5.5.龙胆泻肝汤龙胆泻肝汤 15.15.消风散(汤)消风散(汤)6.6.理中丸(汤)理中丸(汤) 16.16.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饮 7.7.四君子汤四君子汤 17.17.桑杏汤桑杏汤8.8.玉屏风散(汤)玉屏风散(汤

2、) 18.18.八正散(汤)八正散(汤)9.9.归脾汤归脾汤 19.19.二陈汤二陈汤 10.10.六味地黄丸(汤)六味地黄丸(汤) 20.20.独活寄生汤独活寄生汤 主要参考书: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主要参考书: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方剂学方剂学1.1.新世纪(新世纪(邓中甲主编)邓中甲主编)2.2.第九版(李骥主编)第九版(李骥主编)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69页二、二、方剂简介方剂简介( (一一) )感冒首选中药诊疗方案感冒首选中药诊疗方案(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 1.1.感冒感冒I I号方(风寒感冒方)号方(风寒感冒方)(1 1)适应症:)适应症:恶寒重、发热

3、轻或不发热,头痛、咽喉恶寒重、发热轻或不发热,头痛、咽喉发痒、周身不适,咳吐清稀痰液、鼻塞或流清涕、无发痒、周身不适,咳吐清稀痰液、鼻塞或流清涕、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汗,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2 2)辨证要点:)辨证要点:感冒发热轻或不发热、流清涕。感冒发热轻或不发热、流清涕。(3 3)治则治则治法:治法:辛温解表辛温解表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69页(4 4)方药组成:)方药组成:荆芥穗荆芥穗9g 9g 防风防风12g 12g 羌活羌活12g 12g 独活独活12g 12g 前前胡胡9g9g 川芎川芎12g12g 杏仁杏仁9g 9g 桔梗桔梗12g 12g 甘草甘草6g6g(荆防

4、败毒散(荆防败毒散 明明张时彻张时彻摄生众妙方摄生众妙方减柴胡、枳壳、茯苓,加减柴胡、枳壳、茯苓,加杏仁)杏仁)【方解方解】荆芥、防风、羌活、独活荆芥、防风、羌活、独活解表解表散寒止痛散寒止痛川芎川芎行气活血,祛风止痛行气活血,祛风止痛桔梗桔梗宣肺利咽宣肺利咽杏仁、前胡杏仁、前胡化痰止咳化痰止咳甘草甘草调和药性,兼能益气和中调和药性,兼能益气和中 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69页2 2感冒感冒号方(风热感冒方)号方(风热感冒方)(1 1)适应症:)适应症:恶寒轻、发热重,咽喉肿痛、口微渴、恶寒轻、发热重,咽喉肿痛、口微渴、头胀痛、汗出、咳嗽吐黄痰,舌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头胀痛、汗出、咳嗽吐黄痰,舌

5、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数。(2 2)辨证要点:)辨证要点:感冒发热、吐黄痰。感冒发热、吐黄痰。(3 3)治则治则治法:治法:辛凉透表辛凉透表 (清热解毒清热解毒)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69页(4 4)方药组成:)方药组成:金银花金银花15g 15g 连翘连翘12g 12g 薄荷薄荷9g 9g 桑叶桑叶12g 12g 牛牛蒡子蒡子9g 9g 芦根芦根18g 18g 杏仁杏仁9g 9g 桔梗桔梗12g 12g 板蓝根板蓝根15g 15g 甘草甘草6g6g (银翘散减竹叶、芥穗、淡豆豉,加桑叶、板蓝根、杏仁)(银翘散减竹叶、芥穗、淡豆豉,加桑叶、板蓝根、杏仁)【方解方解】银花、连翘银花、连翘疏散风

6、热,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清热解毒薄荷、桑叶薄荷、桑叶除风热而清头目除风热而清头目板蓝根、牛蒡子、杏仁、桔梗、甘草板蓝根、牛蒡子、杏仁、桔梗、甘草 解毒利咽,止咳祛痰解毒利咽,止咳祛痰芦根芦根透热生津透热生津甘草并能调和诸药。甘草并能调和诸药。合而用之,共成合而用之,共成辛凉透表,清热解辛凉透表,清热解毒之剂。毒之剂。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69页3 3感冒感冒号方(暑湿感冒方):号方(暑湿感冒方):(1 1)适应症:)适应症:恶寒发热、恶心呕吐、腹痛泻下,或头恶寒发热、恶心呕吐、腹痛泻下,或头重、头痛、无汗,或四肢倦怠,苔白、脉濡数。重、头痛、无汗,或四肢倦怠,苔白、脉濡数。(2 2)辨证要点:)

7、辨证要点:感冒伴胃肠道症状感冒伴胃肠道症状(3 3)治则治则治法:治法:清热(解表)、化湿和中清热(解表)、化湿和中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69页(4 4)方药组成:)方药组成:葛根葛根18g 18g 黄芩黄芩12g 12g 黄连黄连6g6g 木香木香9g 9g 白芍白芍15g 15g 蒲公英蒲公英18g 18g 制半夏制半夏9g 9g 藿香藿香12g 12g 甘草甘草6g6g(葛根芩连汤加味)(葛根芩连汤加味)【方解方解】葛根葛根解表清热,升阳止泻解表清热,升阳止泻黄芩、黄连、蒲公英黄芩、黄连、蒲公英清热利湿清热利湿藿香、制半夏藿香、制半夏化湿解暑,和中降逆化湿解暑,和中降逆木香木香健脾行气健

8、脾行气白芍、甘草白芍、甘草缓急止痛缓急止痛或葛根芩连汤清里解表止泻;蒲公英清利湿热助上药以或葛根芩连汤清里解表止泻;蒲公英清利湿热助上药以增效;增效;藿香、制半夏化湿解暑,降逆止呕;白芍、甘藿香、制半夏化湿解暑,降逆止呕;白芍、甘草缓急止痛;木香健脾行气(止痛)。草缓急止痛;木香健脾行气(止痛)。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69页4 4感冒感冒号方(流行性感冒方):号方(流行性感冒方):(1 1)适应症:)适应症:高热,恶风或恶寒,头身痛、咽痛、高热,恶风或恶寒,头身痛、咽痛、口干、流涕、鼻塞、咳嗽,舌红苔黄、脉浮数。口干、流涕、鼻塞、咳嗽,舌红苔黄、脉浮数。(2 2)辨证要点:)辨证要点:感冒伴有

9、高热感冒伴有高热(3 3)治则治则治法:治法:清热解毒清热解毒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69页(4)方药组成:)方药组成:柴胡柴胡15g 15g 黄芩黄芩12g12g 生石膏生石膏30g30g 忍冬忍冬藤藤30g 30g 连翘连翘15g 15g 葛根葛根24g24g 苏叶苏叶12g 12g 桔梗桔梗12g 12g 芦根芦根30g 30g 板兰根板兰根18g 18g 甘草甘草6g6g(柴葛解肌汤(柴葛解肌汤医学心悟医学心悟 主治:外感风热,里热亦盛证主治:外感风热,里热亦盛证 减赤芍减赤芍、知母、生地、丹皮、贝母,加忍冬藤、连翘、苏叶、桔梗、知母、生地、丹皮、贝母,加忍冬藤、连翘、苏叶、桔梗、芦根、

10、板兰根芦根、板兰根 )【方解方解】柴胡、葛根、(苏叶)柴胡、葛根、(苏叶)解表退热解表退热黄芩、石膏黄芩、石膏清泄里热清泄里热连翘、板兰根、忍冬藤连翘、板兰根、忍冬藤清热解毒清热解毒芦根芦根清热生津清热生津桔梗、甘草桔梗、甘草宣肺利咽(甘草兼调和诸药)宣肺利咽(甘草兼调和诸药)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69页(二)柴胡疏肝散(汤)(二)柴胡疏肝散(汤)证治准绳证治准绳明明王肯堂撰王肯堂撰 【组成组成】 柴胡柴胡 陈皮醋炒,各二钱(各陈皮醋炒,各二钱(各6g6g) 川芎川芎 香附香附 芍芍药药 枳壳麸炒,各一钱半(各枳壳麸炒,各一钱半(各4.5g4.5g)甘草炙五分)甘草炙五分(1.5g)(1.5

11、g)【用法用法】水一盅半,煎八分(水一盅半,煎八分(2.5g2.5g),食前服(现),食前服(现 代用法:水煎服)。代用法:水煎服)。【汤剂参考剂量汤剂参考剂量】柴胡柴胡3 39g 9g 陈皮陈皮3 39g 9g 川芎川芎3 39g 9g 香附香附6 69g 9g 白芍白芍5 515g 15g 枳壳枳壳3 39g 9g 炙甘草炙甘草1.51.59g9g【功用功用】疏肝行气,活血止痛。疏肝行气,活血止痛。【主治主治】肝气郁滞肝气郁滞证。胁肋疼痛,胸闷喜太息,情证。胁肋疼痛,胸闷喜太息,情 志抑郁易怒,或志抑郁易怒,或嗳气嗳气,脘腹胀满脘腹胀满,脉弦。,脉弦。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69页【方解方

12、解】柴胡柴胡疏肝解郁疏肝解郁(君君)香附香附疏肝行气止痛疏肝行气止痛川芎川芎行气活血,开郁止痛行气活血,开郁止痛陈皮、枳壳陈皮、枳壳理气行滞理气行滞芍药芍药养血柔肝,缓急止痛养血柔肝,缓急止痛甘草甘草合白芍缓急止痛,兼调诸药(合白芍缓急止痛,兼调诸药(佐使佐使) 诸药相合,共奏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之功。诸药相合,共奏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之功。臣臣佐佐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69页【临床运用临床运用】 1.1.辨证要点:辨证要点:胁肋胀痛,脉弦。胁肋胀痛,脉弦。 2.2.加减变化:加减变化:若痛甚者,酌加当归、郁金、乌药若痛甚者,酌加当归、郁金、乌药等以增强其行气活血之力;肝郁化火者,可酌加山等以增

13、强其行气活血之力;肝郁化火者,可酌加山栀、川楝子以清热泻火。栀、川楝子以清热泻火。 3.3.现代运用:现代运用:肝炎、慢性胃炎、胁间神经痛等属肝炎、慢性胃炎、胁间神经痛等属肝郁气滞者,可加减使用。肝郁气滞者,可加减使用。 4.4.使用注意使用注意 :本方药性芳香辛燥,易耗气伤本方药性芳香辛燥,易耗气伤阴,不宜久服,孕妇慎用。阴,不宜久服,孕妇慎用。【方歌方歌】柴胡疏肝芍药芎,枳壳陈皮草香附,柴胡疏肝芍药芎,枳壳陈皮草香附, 疏肝解郁行气滞,胁肋疼痛自能除。疏肝解郁行气滞,胁肋疼痛自能除。 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69页 (三)(三) 逍遥散(汤)逍遥散(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14、组成组成】甘草微炙赤甘草微炙赤 半两(半两(15 g15 g) 当归去苗,锉,当归去苗,锉,微炒微炒 茯苓去皮,白者茯苓去皮,白者 白芍药白芍药 白术白术 柴胡去苗,各一柴胡去苗,各一两两( (各各30g)30g) 【用法用法】上为粗末,每服上为粗末,每服二钱二钱(6g)(6g),水一大盏,烧生姜,水一大盏,烧生姜一块切破,薄荷少许,同煎至七分,去滓热服,不拘一块切破,薄荷少许,同煎至七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现代用法:加生姜时候(现代用法:加生姜3 3片、薄荷片、薄荷6g6g,水煎服。丸剂,水煎服。丸剂,每服,每服6 69g9g,日服,日服2 2次)。次)。 【汤剂参考剂量汤剂参考剂量】炙甘

15、草炙甘草3 36g6g 当归当归6 615g15g 茯苓茯苓101020g20g 白芍白芍6 615g15g 白术白术101015g15g 柴胡柴胡6 615g15g 薄荷、生姜薄荷、生姜各各3 36g6g 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69页 【功用功用】疏肝解郁,养血健脾。疏肝解郁,养血健脾。【主治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肝郁血虚脾弱证。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脉弦而虚者。干,神疲食少,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脉弦而虚者。【方解方解】柴胡柴胡疏肝解郁(疏肝解郁(君君)当归当归养血和血养血和血白芍白芍养血敛阴,柔肝缓急养血敛阴,柔肝缓急白

16、术、茯苓、甘草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健脾益气(佐佐)甘草甘草调和诸药(兼为调和诸药(兼为使使药药“九版为柴胡九版为柴胡” ) 用法中加薄荷少许,疏散郁遏之气,透达肝经郁热用法中加薄荷少许,疏散郁遏之气,透达肝经郁热;烧生姜温运和中,且能辛散达郁。;烧生姜温运和中,且能辛散达郁。 本方肝脾同调,组方严谨,为调肝养血名方。本方肝脾同调,组方严谨,为调肝养血名方。 臣臣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69页 【临床运用临床运用】 1.1.辨证要点:辨证要点:两胁作痛,神疲食少,月经不调,脉两胁作痛,神疲食少,月经不调,脉弦而虚。弦而虚。 2.2.加减变化:加减变化:肝郁气滞较甚,加香附、郁金、陈皮以肝郁

17、气滞较甚,加香附、郁金、陈皮以疏肝解郁;血虚甚者,加熟地以养血;肝郁化火者,加丹疏肝解郁;血虚甚者,加熟地以养血;肝郁化火者,加丹皮、栀子以清热凉血。皮、栀子以清热凉血。 3.3.现代运用:现代运用:常用于慢性肝炎、肝硬化、胆石症、胃及常用于慢性肝炎、肝硬化、胆石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经前期紧张症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经前期紧张症、乳腺小叶增生、更年期综合征、盆腔炎、不孕症、子宫肌、乳腺小叶增生、更年期综合征、盆腔炎、不孕症、子宫肌瘤等属肝郁血虚脾弱者。瘤等属肝郁血虚脾弱者。 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69页四、五味消毒饮四、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医宗金鉴

18、 【组成组成】金银花三钱金银花三钱(20g) (20g) 野菊花野菊花 蒲公英蒲公英 紫花地丁紫花地丁 紫紫背天葵子各一钱二分背天葵子各一钱二分( (各各15g)15g)【用法用法】水二盅,煎八分,加无灰酒半盅,再滚二水二盅,煎八分,加无灰酒半盅,再滚二三沸时热服。渣,如法再煎服,被盖出汗为度(现三沸时热服。渣,如法再煎服,被盖出汗为度(现代用法:水煎,加酒一二匙和服。药渣可敷患处)。代用法:水煎,加酒一二匙和服。药渣可敷患处)。【功用功用】清热解毒,消散疔疮。清热解毒,消散疔疮。【主治主治】疔疮初起,发热恶寒,疮形如粟,坚硬根深,疔疮初起,发热恶寒,疮形如粟,坚硬根深,状如铁钉,以及痈疡疖肿

19、,红肿热痛,舌红苔黄,脉数状如铁钉,以及痈疡疖肿,红肿热痛,舌红苔黄,脉数。 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69页【方解方解】 银花银花清热解毒,消散痈肿清热解毒,消散痈肿 紫花地丁、蒲公英、野菊花、紫背天葵子紫花地丁、蒲公英、野菊花、紫背天葵子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散结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散结 加酒少量以助药势,有利于痈肿疔毒之消散。加酒少量以助药势,有利于痈肿疔毒之消散。【临床运用临床运用】 1. 1.疖疔疮痈,局部红肿热痛者外用及内服均可。疖疔疮痈,局部红肿热痛者外用及内服均可。 2.2.亦常治外科急性感染,如急性乳腺炎、蜂窝组织炎亦常治外科急性感染,如急性乳腺炎、蜂窝组织炎等。等。 3.3.亦可

20、用于急性泌尿系感染、胆囊炎、肺炎等疾病具有热亦可用于急性泌尿系感染、胆囊炎、肺炎等疾病具有热毒证候者。如热重,可加黄连、连翘之类清泄热毒;或加赤毒证候者。如热重,可加黄连、连翘之类清泄热毒;或加赤芍、丹皮、生地黄等凉血解毒。芍、丹皮、生地黄等凉血解毒。 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69页 (五)龙胆泻肝汤(五)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医方集解 【组成组成】龙胆草酒炒龙胆草酒炒(6g) (6g) 黄芩炒黄芩炒(9g) (9g) 栀子酒炒栀子酒炒(9g) (9g) 泽泻泽泻(12g) (12g) 木通木通(6g)(6g) 当归酒炒当归酒炒(3g) (3g) 生地黄酒炒生地黄酒炒(9g)(9g) 柴胡柴胡(6

21、g)(6g) 生甘草生甘草(6g)(6g) 车前子车前子(9g)(9g) ( (原书无用量原书无用量) )【用法用法】水煎服,亦可制成丸剂,每服水煎服,亦可制成丸剂,每服6 69g9g,日,日2 2次,温次,温开水送下。开水送下。【功用功用】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主治主治】 1.1.肝胆实火上炎证。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肝胆实火上炎证。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聋,耳肿,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2.2.肝经湿热下注证。阴肿,阴痒,阴汗,小便淋肝经湿热下注证。阴肿,阴痒,阴汗,小便淋浊或妇女带下黄臭等,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有力。浊

22、或妇女带下黄臭等,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有力。 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69页【方解方解】龙胆草龙胆草泻肝胆实火,利肝经湿热泻肝胆实火,利肝经湿热( (君君) )黄芩、栀子黄芩、栀子泻火、燥湿清热(泻火、燥湿清热(臣臣)泽泻、木通、车前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导湿热从水道而去导湿热从水道而去当归、生地当归、生地养血滋阴,使邪去而阴血不伤养血滋阴,使邪去而阴血不伤柴胡柴胡疏畅肝胆之气,引诸药归于肝胆之经疏畅肝胆之气,引诸药归于肝胆之经甘草甘草调和诸药,护胃安中调和诸药,护胃安中 配伍特点:配伍特点:泻中有补,利中有滋,降中寓升,祛邪泻中有补,利中有滋,降中寓升,祛邪而不伤正,泻火而不伐胃,使火降热清,湿

23、浊得利,而不伤正,泻火而不伐胃,使火降热清,湿浊得利,循经所发诸症皆可相应而愈。循经所发诸症皆可相应而愈。佐佐佐使佐使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69页【临床运用临床运用】 1. 1.辨证要点:辨证要点:口苦尿赤,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口苦尿赤,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2.2.加减变化:加减变化:若肝胆实火较盛,可去木通、车前若肝胆实火较盛,可去木通、车前子,加黄连;若湿盛热轻者,可去黄芩、生地,加滑子,加黄连;若湿盛热轻者,可去黄芩、生地,加滑石、薏苡仁;若阴囊肿痛,红热甚者,可去柴胡,加石、薏苡仁;若阴囊肿痛,红热甚者,可去柴胡,加连翘、黄连、大黄。连翘、黄连、大黄。 3.3.现代运用:现代运用:

24、本方常用于治疗顽固性偏头痛、头本方常用于治疗顽固性偏头痛、头部湿疹、高血压及各种急性炎症属肝经实火、湿热者。部湿疹、高血压及各种急性炎症属肝经实火、湿热者。 4.4.使用注意:使用注意:方中药多苦寒,易伤脾胃,故对脾方中药多苦寒,易伤脾胃,故对脾胃虚寒和阴虚阳亢之证,皆非所宜。胃虚寒和阴虚阳亢之证,皆非所宜。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69页(六)理中丸(汤)(六)理中丸(汤)伤寒论伤寒论【组成组成】人参人参 干姜干姜 甘草炙甘草炙 白术各三两白术各三两( (各各90g)90g)【用法用法】上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鸡子黄许大上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鸡子黄许大(9g)(9g)。以沸汤数合,和一丸

25、,研碎,温服之,日三四。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四服,夜二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汤服,夜二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汤法:以四物依两数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法:以四物依两数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温服一升,日三服。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许,微自温,勿发揭衣被许,微自温,勿发揭衣被( (现代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现代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重炼蜜为丸,重9g9g,每次,每次1 1丸,温开水送服,每日丸,温开水送服,每日2 23 3次。次。或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或作汤剂,水煎服,用

26、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 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69页【汤剂参考剂量汤剂参考剂量】人参人参6 69g 9g 干姜干姜6 610g 10g 炙甘草炙甘草6 69g 9g 白白术术6 612g12g【功用功用】温中祛寒,补气健脾。温中祛寒,补气健脾。【主治主治】 1脾胃虚寒证。脘腹绵绵作痛,喜温喜按,呕吐,大便脾胃虚寒证。脘腹绵绵作痛,喜温喜按,呕吐,大便稀溏,脘痞食少,畏寒肢冷,口不渴,舌淡苔白润,脉沉稀溏,脘痞食少,畏寒肢冷,口不渴,舌淡苔白润,脉沉细或沉迟无力。细或沉迟无力。 2阳虚失血证。便血、吐血、衄血或崩漏等,血色暗淡阳虚失血证。便血、吐血、衄血或崩漏等,血色暗淡,质清稀。,质清稀。

27、 3脾胃虚寒所致的胸痹;或病后多涎唾;或小儿慢惊脾胃虚寒所致的胸痹;或病后多涎唾;或小儿慢惊等。等。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69页【方解方解】本方所治诸证皆由脾胃虚寒所致。本方所治诸证皆由脾胃虚寒所致。 干姜干姜温脾阳,祛寒邪,扶阳抑阴(温脾阳,祛寒邪,扶阳抑阴(君君) 人参人参补气健脾补气健脾 (臣臣) 白术白术健脾燥湿(健脾燥湿(佐佐) 炙甘草:炙甘草:1. 1.合参、术以助益气健脾;合参、术以助益气健脾;2.2.缓急止痛;缓急止痛; 3.3.调和药性。(调和药性。(佐使佐使) 全方温补并用,以温为主,温中阳,益脾气,全方温补并用,以温为主,温中阳,益脾气,助运化,故曰助运化,故曰“理中理

28、中”。 本方可治疗阳虚失血、胸痹病中焦阳虚,痰饮上本方可治疗阳虚失血、胸痹病中焦阳虚,痰饮上犯、病后多生涎唾,久久不已、小儿慢惊,证属中焦犯、病后多生涎唾,久久不已、小儿慢惊,证属中焦虚寒者。虚寒者。 综观本方,治病虽多,究其病机,总属中焦虚寒,故可综观本方,治病虽多,究其病机,总属中焦虚寒,故可异病同治异病同治。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69页【临床运用临床运用】 1. 1.辨证要点:辨证要点:脘腹绵绵作痛,呕吐便溏,畏寒肢脘腹绵绵作痛,呕吐便溏,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冷,舌淡,苔白,脉沉细。 2.2.加减变化:加减变化:若虚寒甚者,可加附子、肉桂以增若虚寒甚者,可加附子、肉桂以增强温

29、阳祛寒之力;呕吐甚者,可加生姜、半夏降逆和强温阳祛寒之力;呕吐甚者,可加生姜、半夏降逆和胃止呕;下利甚者,可加茯苓、白扁豆健脾渗湿止胃止呕;下利甚者,可加茯苓、白扁豆健脾渗湿止泻;阳虚失血者,可将干姜易为炮姜,加艾叶、灶心泻;阳虚失血者,可将干姜易为炮姜,加艾叶、灶心土温涩止血;胸痹,可加薤白、桂枝、枳实振奋胸土温涩止血;胸痹,可加薤白、桂枝、枳实振奋胸阳,舒畅气机。阳,舒畅气机。 3.3.现代运用: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急慢性胃肠炎、胃及十本方常用于急慢性胃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痉挛、慢性结肠炎等属脾胃虚寒者。二指肠溃疡、胃痉挛、慢性结肠炎等属脾胃虚寒者。 4.4.使用注意:使用注意:湿热

30、内蕴中焦或脾胃阴虚者禁用。湿热内蕴中焦或脾胃阴虚者禁用。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69页(七)四君子汤(七)四君子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组成】人参去芦人参去芦 白术白术 茯苓去皮茯苓去皮( (各各9g) 9g) 甘草炙甘草炙(6g)(6g)各等分各等分【用法用法】上为细末。每服二钱上为细末。每服二钱(6g)(6g),水一盏,煎至七,水一盏,煎至七分,通口服,不拘时候;入盐少许,白汤点亦得分,通口服,不拘时候;入盐少许,白汤点亦得( (现代现代用法:水煎服用法:水煎服) )。【功用功用】益气健脾。益气健脾。【主治主治】脾胃气虚证。面色萎白,语声低微,气短乏脾胃气虚证。面色萎白,

31、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 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69页【方解方解】人参人参甘温益气,健脾养胃(甘温益气,健脾养胃(君君)白术白术健脾燥湿,加强益气助运之力(健脾燥湿,加强益气助运之力(臣臣)茯苓茯苓健脾渗湿,苓、术相配,健脾祛湿之功益著健脾渗湿,苓、术相配,健脾祛湿之功益著 (佐佐)炙甘草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佐使佐使) 四药配伍,共奏益气健脾之功。四药配伍,共奏益气健脾之功。本方为本方为治疗脾胃气治疗脾胃气虚证的基础方虚证的基础方,后世众多补脾益气方剂多从此方衍化,后世众多补脾益气方剂多从此方衍化而来。而来。

32、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共69页【临床运用临床运用】 1.1.辨证要点:辨证要点:面白食少,气短乏力,舌淡面白食少,气短乏力,舌淡苔白,脉虚弱。苔白,脉虚弱。 2.2.加减变化:加减变化:呕吐者,加半夏以降逆止呕吐者,加半夏以降逆止呕;胸膈痞满者,加枳壳、陈皮以行气宽胸;呕;胸膈痞满者,加枳壳、陈皮以行气宽胸;心悸失眠者,加酸枣仁以宁心安神;兼畏寒肢心悸失眠者,加酸枣仁以宁心安神;兼畏寒肢冷、脘腹疼痛者,加干姜、附子以温中祛寒。冷、脘腹疼痛者,加干姜、附子以温中祛寒。 3.3.现代运用: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本方常用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脾气虚者。指肠溃疡等属脾气虚者。

33、 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共69页【附方附方】 1. 1.异功散异功散小儿药证直诀小儿药证直诀四君子汤四君子汤加陈皮加陈皮 功用:功用:益气健脾,行气化滞。益气健脾,行气化滞。 主治:主治:脾胃气虚兼气滞证。食少便溏,胸脘痞闷脾胃气虚兼气滞证。食少便溏,胸脘痞闷不舒等。不舒等。 2.2.六君子汤六君子汤医学正传医学正传 四君子汤四君子汤加陈皮、半夏加陈皮、半夏 功用:功用:益气健脾,燥湿化痰。益气健脾,燥湿化痰。 主治:主治:脾胃气虚兼痰湿证。食少便溏,胸脘痞脾胃气虚兼痰湿证。食少便溏,胸脘痞闷,呕逆等。闷,呕逆等。 现在学习的是第29页,共69页 3.3.香砂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古今名医方论古

34、今名医方论四君子汤四君子汤加陈加陈皮、半夏、砂仁、木香。皮、半夏、砂仁、木香。 功用:功用:益气健脾,行气化痰益气健脾,行气化痰 主治:主治:脾胃气虚脾胃气虚,痰阻气滞证。呕吐痞闷,不思饮痰阻气滞证。呕吐痞闷,不思饮食,脘腹胀痛,消瘦倦怠,或气虚肿满。食,脘腹胀痛,消瘦倦怠,或气虚肿满。现在学习的是第30页,共69页( (八八) )玉屏风散(汤)玉屏风散(汤)医方类聚医方类聚朝鲜朝鲜金礼蒙等撰金礼蒙等撰 【组成组成】防风防风一两一两(30g)(30g) 黄芪黄芪蜜炙蜜炙 白术白术各二两各二两( (各各60g)60g) 【用法用法】上上口父口父咀,每服三钱咀,每服三钱(9g)(9g),用水一盏半

35、,加大,用水一盏半,加大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食后热服。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食后热服。( (现代用法:研末现代用法:研末,每日,每日2 2次,每次次,每次6 69g9g,大枣煎汤送服;亦可作汤剂,水,大枣煎汤送服;亦可作汤剂,水煎服煎服) )。 【汤剂参考剂量汤剂参考剂量】黄芪黄芪121230g30g 白术白术121215g15g 防风防风6 615g15g 【功用功用】益气固表止汗。益气固表止汗。 【主治主治】表虚自汗。汗出恶风,面色表虚自汗。汗出恶风,面色白光白光白,舌淡苔薄白,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亦治虚人腠理不固,易感风邪。脉浮虚。亦治虚人腠理不固,易感风邪。 现在学习的是第3

36、1页,共69页【方解方解】 黄芪黄芪补脾肺之气,固表止汗(补脾肺之气,固表止汗(君君) 白术白术健脾益气,助黄芪以加强益气固表(健脾益气,助黄芪以加强益气固表(臣臣) 防风防风散风御邪(散风御邪(佐佐) 方名玉屏风者,言其功用有似御风方名玉屏风者,言其功用有似御风屏障,而又珍贵如玉之意。屏障,而又珍贵如玉之意。【临床运用临床运用】 1. 1.辨证要点:辨证要点:自汗恶风,面色自汗恶风,面色白光白光白,舌淡脉虚。白,舌淡脉虚。 2.2.加减变化加减变化:自汗较重者,可加浮小麦、煅牡蛎、麻自汗较重者,可加浮小麦、煅牡蛎、麻黄根。黄根。 3.3.现代运用:现代运用:常用于过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属表

37、虚常用于过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属表虚不固而外感风邪者,以及肾小球肾炎易于伤风感冒而诱致不固而外感风邪者,以及肾小球肾炎易于伤风感冒而诱致病情反复者。病情反复者。 4.4.使用注意:使用注意:外感自汗或阴虚盗汗,则不宜使用外感自汗或阴虚盗汗,则不宜使用。 现在学习的是第32页,共69页(九)(九)归脾汤归脾汤正体类要正体类要明薛己明薛己 著著 (9 9版版 宋宋. .严用和严用和济生方济生方,但无当归、远志,薛己补),但无当归、远志,薛己补)【组成组成】白术白术 当归当归 白茯苓白茯苓 黄芪炒黄芪炒 远志远志 龙龙眼肉眼肉 酸枣仁炒,酸枣仁炒, 各一钱各一钱(3g)(3g) 人参一钱人参一钱(

38、6g)(6g) 木木香五分香五分(1.5g)(1.5g) 甘草炙,三分甘草炙,三分(1g)(1g)【用法用法】加生姜、大枣,水煎服。加生姜、大枣,水煎服。【功用功用】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主治主治】 1.1.心脾气血两虚证。心脾气血两虚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2.2.脾不统血证。脾不统血证。便血,皮下紫癜,妇女崩漏,月经便血,皮下紫癜,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脉细弱。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脉细弱。 现在学习的是第33页,共

39、69页【方解方解】(类解)(类解) 参、芪、术、草参、芪、术、草补脾益气以生血补脾益气以生血 当归、龙眼肉当归、龙眼肉补血养心补血养心 茯苓、酸枣仁、远志茯苓、酸枣仁、远志宁心安神宁心安神 木香木香理气醒脾理气醒脾 大枣大枣调和脾胃,以资化源调和脾胃,以资化源 共奏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之功共奏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之功 配伍特点:配伍特点:一是一是心脾同治,重点在脾心脾同治,重点在脾,使脾旺则气血,使脾旺则气血生化有源,方名归脾,意在于此;二是生化有源,方名归脾,意在于此;二是气血气血 并补,但重在补气并补,但重在补气,意即气为血之帅,气旺则血自生,意即气为血之帅,气旺则血自生,血足则心有所养;三是

40、血足则心有所养;三是补气养血药中佐以补气养血药中佐以 木香木香理气醒脾,补而不滞。理气醒脾,补而不滞。 现在学习的是第34页,共69页【临床运用临床运用】 1. 1.辨证要点:辨证要点:心悸失眠,体倦食少,便血或崩心悸失眠,体倦食少,便血或崩漏,舌淡,脉细弱。漏,舌淡,脉细弱。 2.2.加减变化:加减变化:崩漏下血偏寒者,可加艾叶炭、炮崩漏下血偏寒者,可加艾叶炭、炮姜炭,以温经止血;偏热者,加生地炭、阿胶珠、棕姜炭,以温经止血;偏热者,加生地炭、阿胶珠、棕榈炭,以清热止血。榈炭,以清热止血。 3.3.现代运用: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本方常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

41、、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血、功能性子宫出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神经衰弱、心脏病等属心脾气血两虚及脾不性紫癜、神经衰弱、心脏病等属心脾气血两虚及脾不统血者。统血者。 现在学习的是第35页,共69页(十)六味地黄丸(汤)(十)六味地黄丸(汤) 小儿药证直诀小儿药证直诀【组成组成】熟地黄八钱(熟地黄八钱(24g24g) 山萸肉山萸肉 干山药各四钱干山药各四钱(各(各12g12g) 泽泻泽泻 牡丹皮牡丹皮 茯苓去皮,各三钱(各茯苓去皮,各三钱(各9g9g) 【用法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温水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温水化下三丸(现代用法:亦可水煎服)。化下

42、三丸(现代用法:亦可水煎服)。 【汤剂参考剂量汤剂参考剂量】 熟地黄熟地黄101030g30g 山萸肉山萸肉5 50g0g 山山药药151530g30g 泽泻泽泻5 510g10g 牡丹皮牡丹皮6 612g12g 茯苓茯苓9 915g15g 【功用功用】滋补肝肾滋补肝肾现在学习的是第36页,共69页【主治主治】肝肾阴虚证。肝肾阴虚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盗汗,遗精,消渴,骨蒸潮热,手足心热,口燥聋,盗汗,遗精,消渴,骨蒸潮热,手足心热,口燥咽干,牙齿动摇,足跟作痛,小便淋沥,以及小儿囟咽干,牙齿动摇,足跟作痛,小便淋沥,以及小儿囟门不合,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43、门不合,舌红少苔,脉沉细数。【方解方解】 熟地黄(重用)熟地黄(重用)滋阴补肾,填精益髓滋阴补肾,填精益髓( (君君) ) 山茱萸山茱萸补养肝肾,并能涩精补养肝肾,并能涩精 山药山药补益脾阴,亦能固肾补益脾阴,亦能固肾 三药配合,肾肝脾三阴并补,是为三药配合,肾肝脾三阴并补,是为“三补三补”,为主。,为主。 泽泻泽泻利湿而泄肾浊,并能减熟地黄之滋腻利湿而泄肾浊,并能减熟地黄之滋腻 茯苓茯苓淡渗脾湿,与泽泻共泻肾浊淡渗脾湿,与泽泻共泻肾浊 丹皮丹皮清泄虚热,并制山萸肉之温涩清泄虚热,并制山萸肉之温涩 三药称为三药称为“三泻三泻”,为辅。为辅。臣臣佐佐现在学习的是第37页,共69页 配伍特点:配伍

44、特点: 六味合用,三补三泻,其中补药用量重于六味合用,三补三泻,其中补药用量重于“泻泻药药”,是以补为主;肝、脾、肾三阴并补,以补肾阴,是以补为主;肝、脾、肾三阴并补,以补肾阴为主为主。 六味地黄丸系宋六味地黄丸系宋钱乙从钱乙从金匮要略金匮要略的肾气丸的肾气丸减去桂枝、附子而成,原名减去桂枝、附子而成,原名“地黄丸地黄丸”,用治肾怯诸证。,用治肾怯诸证。小儿药证直诀笺正小儿药证直诀笺正说:说:“仲阳意中,谓小儿阳气甚仲阳意中,谓小儿阳气甚盛,因去桂附而创立此丸,以为幼科补肾专药。盛,因去桂附而创立此丸,以为幼科补肾专药。” 现在学习的是第38页,共69页 【临床运用临床运用】 1. 1.辨证要

45、点:辨证要点: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口燥咽干,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沉细数。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2.2.加减变化:加减变化:若虚火明显者,加知母、玄参、黄若虚火明显者,加知母、玄参、黄柏等以加强清热降火之功;兼脾虚气滞者,加白术、柏等以加强清热降火之功;兼脾虚气滞者,加白术、砂仁、陈皮等以健脾和胃。砂仁、陈皮等以健脾和胃。 3.3.现代运用: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慢性肾炎、高血压病、本方常用于慢性肾炎、高血压病、糖尿病、肺结核、肾结核、甲状腺功能亢进、中心性糖尿病、肺结核、肾结核、甲状腺功能亢进、中心性视网膜炎及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更年期综合征视网膜炎及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宫

46、出血、更年期综合征等属肾阴虚弱为主者。等属肾阴虚弱为主者。 4.4.使用注意:使用注意:脾虚泄泻者慎用。脾虚泄泻者慎用。现在学习的是第39页,共69页【附方附方】 1. 1.知柏地黄丸知柏地黄丸 即六味地黄丸加知母、即六味地黄丸加知母、 黄柏。黄柏。 功用:滋阴降火。功用:滋阴降火。 主治:肝肾阴虚,虚火上炎证。主治:肝肾阴虚,虚火上炎证。头目昏眩,耳鸣头目昏眩,耳鸣耳聋,虚火牙痛,五心烦热,遗精梦泄,潮热盗汗,耳聋,虚火牙痛,五心烦热,遗精梦泄,潮热盗汗,咽干口燥,舌质红,脉细数。咽干口燥,舌质红,脉细数。 2.2.杞菊地黄丸杞菊地黄丸 即六味地黄丸加枸杞子、菊花。即六味地黄丸加枸杞子、菊花

47、。 功用:滋肾养肝明目。功用:滋肾养肝明目。 主治:肝肾阴虚证。主治:肝肾阴虚证。两目昏花,视物模糊,或眼两目昏花,视物模糊,或眼睛干涩,迎风流泪等。睛干涩,迎风流泪等。 现在学习的是第40页,共69页 3.3.麦味地黄丸麦味地黄丸 即六味地黄丸加麦冬、五味子。即六味地黄丸加麦冬、五味子。 功用:滋补肺肾。功用:滋补肺肾。 主治:肺肾阴虚证。主治:肺肾阴虚证。虚烦劳热,咳嗽吐血,潮热虚烦劳热,咳嗽吐血,潮热盗汗。盗汗。 4.4.都气丸都气丸 即六味地黄丸加五味子。即六味地黄丸加五味子。 功用:滋肾纳气。功用:滋肾纳气。 主治:肺肾两虚证。主治:肺肾两虚证。咳嗽气喘,呃逆滑精,腰咳嗽气喘,呃逆滑

48、精,腰痛。痛。 现在学习的是第41页,共69页 (十一)(十一) 酸枣仁汤酸枣仁汤金匮要略金匮要略【组成组成】酸枣仁炒,二升酸枣仁炒,二升(15g)(15g) 甘草一两甘草一两(3g) (3g) 知母知母二两二两(6g) (6g) 茯苓二两茯苓二两(6g) (6g) 芎穷芎穷( (即川芎即川芎) )二两二两(6g)(6g)【用法用法】上五味,以水八升,煮酸枣仁得六升,内诸上五味,以水八升,煮酸枣仁得六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现代用法:水煎,分现代用法:水煎,分3 3次温次温服服) )。【功用功用】养养血安神,清热除烦血安神,清热除烦【主治主治】肝血不足,虚热内

49、扰证。虚烦失眠,心悸不肝血不足,虚热内扰证。虚烦失眠,心悸不安,头目眩晕,咽干口燥,舌红,脉弦细。安,头目眩晕,咽干口燥,舌红,脉弦细。 现在学习的是第42页,共69页 【方解方解】 酸枣仁(重用)酸枣仁(重用)养血补肝,宁心安神(养血补肝,宁心安神(君君) 茯苓茯苓宁心安神宁心安神 知母知母滋阴润燥,清热除烦滋阴润燥,清热除烦 川芎川芎调肝血而疏肝气,与酸枣仁相伍,具有养调肝血而疏肝气,与酸枣仁相伍,具有养 血调肝之用(血调肝之用(佐佐) 甘草甘草和中缓急,调和诸药(和中缓急,调和诸药(佐使佐使) 诸药相伍,标本兼治,养中兼清,补中有行,诸药相伍,标本兼治,养中兼清,补中有行,共奏养血安神、

50、清热除烦之效。共奏养血安神、清热除烦之效。臣臣现在学习的是第43页,共69页 【临床运用临床运用】 1. 1.辨证要点:辨证要点:虚烦失眠,咽干口燥,舌红,脉虚烦失眠,咽干口燥,舌红,脉弦细。弦细。 2.2.加减变化:加减变化:血虚甚而头目眩晕重者,加当归、血虚甚而头目眩晕重者,加当归、白芍、枸杞子增强养血补肝之功;虚火重而咽白芍、枸杞子增强养血补肝之功;虚火重而咽干口燥甚者,加麦冬、生地黄以养阴清热;若寐而易干口燥甚者,加麦冬、生地黄以养阴清热;若寐而易惊,加龙齿、珍珠母镇惊安神;兼见盗汗,加五味子、惊,加龙齿、珍珠母镇惊安神;兼见盗汗,加五味子、牡蛎安神敛汗。牡蛎安神敛汗。 3.3.现代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