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寄生虫学 复习资料(2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兽医寄生虫学 复习资料(23页).doc(2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兽医寄生虫学 复习资料-第 23 页第一章 总论一 寄生虫概念与类型寄生:共生生活双方中的一方受益,而另一方受害。寄生物暂时地或永久地寄生在宿主的体内或体表,并从宿主取得它们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的一种生活方式。如动植物与在其体表或体内生活的各种致病性生物。1、寄生虫(parasite):是暂时或永久地在宿主体内或体表营寄生生活的动物。2、寄生虫的类型:从寄生部位来分:内寄生虫与外寄生虫凡是寄生在宿主体内的寄生虫称之为内寄生虫,如线虫等;寄生在宿主体表的寄生虫称之为外寄生虫,如蜱、螨等。单宿主寄生虫:发育过程中仅需要一个宿主的寄生虫 (土源性寄生虫),如蛔虫。 多宿主寄生虫:发育过程中需要多个宿主
2、,(生物源性寄生虫),如猪带绦虫等。人畜共患寄生虫:既能寄生于家畜,又能寄生于人的寄生虫。如日本血吸虫、猪囊虫、旋毛虫、棘球蚴。长久性寄生虫 是指寄生虫的某一个生活阶段或终生不能离开宿主体,否则难以存活的寄生虫,如牛皮蝇,旋毛虫。暂时性寄生虫(间歇性寄生虫)是指只在采食时才与宿主接触的寄生虫种类,如蚊子等。 有些寄生虫只寄生于一种特定的宿主,对宿主有严格的选择性,这种寄生虫就叫专一宿主寄生虫。例如,人的体虱、马的尖尾线虫、鸡球虫等。有些寄生虫能够寄生于许多种宿主,这种寄生虫就叫非专一宿主寄生虫。如肝片形吸虫、锥虫。专性寄生虫:在其生活史中,寄生关系中的那部分时间是必须的,没有这一部分,寄生虫的
3、生活史就不能完成。专性寄生虫必然同时又是长久性寄生虫,如血吸虫、蛔虫等。兼性寄生虫:指可寄生也可不寄生而营自由生活的种类。如自由生活的纳格里虫(Naegleria),有时也可寄生在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二、 宿主概念与类型1. 宿主(host):凡是体内或体表有寄生虫暂时或长期寄居的动物都称为这种寄生虫的宿主。2 终末宿主:是指寄生虫成虫(性成熟阶段) 或有性生殖阶段虫体所寄生的动物。如人是猪带绦虫的终末宿主。中间宿主:是指寄生虫幼虫期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动物体。如猪是猪带绦虫的中间宿主。3、补充宿主(第二中间宿主) 某些种类的寄生虫在发育过程中需要二个中间宿主,后一个中间宿主有时就称作补充宿主
4、。如华支睾吸虫的补充宿主是淡水鱼。4、贮藏宿主(转续宿主)或叫转运宿主。即宿主体内有寄生虫虫卵或幼虫存在,虽不发育繁殖,但保持着对易感动物的感染力,这种宿主叫作贮藏宿主或转续宿主。如蚯蚓是鸡异刺线虫的贮藏宿主。5、保虫宿主 某些惯常寄生于某种宿主的寄生虫,有时也可寄生于其它一些宿主,但寄生不普遍多量,无明显危害,通常把这种不惯常被寄生的宿主称之为保虫宿主。如耕牛是日本血吸虫的保虫宿主。这种宿主在流行病学上起一定作用。6、带虫宿主(带虫者) 宿主被寄生虫感染后,随着机体抵抗力的增强或药物治疗,处于隐性感染状态,体内仍存留有一定数量的虫体,这种宿主即为带虫宿主。它在临床上不表现症状,对同种寄生虫再
5、感染具有一定的免疫力。7、超寄生宿主 许多寄生虫是其它寄生虫的宿主,此种情况称为超寄生。 8、传播媒介 通常是指在脊椎动物宿主间传播寄生虫病的一类动物,多指吸血的节肢动物。例如,蚊子在人之间传播疟原虫,蜱在牛之间传播梨形虫等。三 寄生虫生活史寄生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一个完整循环过程,叫作寄生虫的生活史或发育史。潜隐期:寄生虫从感染到发育成熟,由体内排出新的虫体阶段的时间。如猪蛔虫的感染性虫卵被猪吞食到粪便中排出新一代的虫卵的时间。两种类型:直接发育型:不需中间宿主的发育史,这种寄生虫称土源性寄生虫;间接发育型:需要中间宿主才能完成发育史,这种寄生虫称为生物源性寄生虫。寄生虫感染(parasit
6、ic infection):寄生虫侵入动物机体并能生活一段时间,这种现象称寄生虫感染。潜 伏 期: 从寄生虫侵入宿主之日起,到引起宿主最早出现临床症状的那一段时间。 寄生虫病(parasitosis):有明显临床表现的寄生虫感染。 慢性感染(chronic infection):寄生虫多次低水平感染或在急性感染之后,由于治疗不彻底,未能清除所有病原体,转入慢性持续性感染。 隐性感染(suppressive infection):是指动物感染寄生虫后,没有出现明显临床表现,也不能用常规方法检测出病原体的一种状态。只有当动物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寄生虫才大量繁殖,导致发病,甚至造成患畜死亡。 如弓形虫感
7、染。多寄生现象(polyparasitism)或混合感染:动物机体同时有2种以上虫种寄生。如鸡球虫。带虫免疫 即寄生虫在宿主体保持一定数量时, 宿主对同种寄生虫的再感染具有一定的免疫力。一旦宿主体内虫体完全消失,这种免疫力也随之结束。这种免疫现象就是带虫免疫。四 寄生虫病控制 寄生虫病的控制主要是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 (一)控制和消灭感染源 最主要的措施是要有计划地进行定期预防性驱虫。 驱虫时间的确定:在对当地寄生虫病流行病学的调查的基础上确定,进行“虫体成熟前驱虫”,或采取“秋冬季驱虫”。驱虫应注意事项:驱虫应在专门的、有隔离条件的场所进行。驱虫后排出的粪便应统一集中,用“生物热发酵法”进行
8、无害化处理。(二)切断传播途径 1、搞好环境卫生。如,逐日清除粪便,打扫厩舍,减少宿主与寄生虫虫卵或幼虫的接触机会,也减少虫卵或幼虫污染饲料或饮水的机会;是设法杀灭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例如,粪便堆积发酵,利用生物热杀灭虫卵或幼虫;也包括清除各种寄生虫的中间宿主或媒介等。2、切断寄生虫传播途径:利用寄生虫流行病学特点,避免寄生虫的感染。如进行轮牧。3、控制、消灭寄生虫的中间宿主和媒介:利用它们的习性,设法回避或加以控制。如羊莫尼茨绦虫和马裸头绦虫的中间宿主是地螨。地螨畏强光,怕干燥,潮湿和草高而密的地带数量多,黎明和日暮时活跃。据此可采取回避措施,以减少绦虫的感染。如消灭丁螺、灭蚊。(三)增强畜
9、禽体抗病力 实行科学化养殖。加强日常饲养管理。饲料保持平衡;合理放牧,减少应激因素,提高易感动物对寄生虫病的抵抗力。对于孕畜和幼畜应给予精心的护理。第二章 吸虫 与 吸虫病一、吸虫的形态和生理特点1、外形:多数背腹扁平,呈叶片状;有的似圆形或圆柱状;只有血吸虫为线状。体表常由具皮棘的外皮层所覆盖,体色一般为乳白色、淡红色或棕色。虫体的大小随种类不同而不同,一般在0.375mm之间。特殊结构-吸盘:肌肉质杯状吸盘,一般有 2个,口吸盘(oral sucker,环绕口)和腹吸盘( ventral sucker,位置前后不定或缺失);起固着作用。2、体壁 吸虫无表皮(epidermis),体表由具皮
10、棘的外皮层所覆盖,体壁由皮层和肌层组成,又叫皮肌囊。3、生殖系统大部分吸虫雌雄同体(分体属吸虫除外)。雌性生殖器官:包括卵巢(ovary)、输卵管(ovidcut)、卵模(ootype)、受精囊(seminal receptacle)、梅氏腺(Mehliss gland)、卵黄腺(vitelline glands)、子宫(uterus)及生殖孔(genital pore)等。 雄性生殖器管: 包括睾丸(testes)、输出管(vasa efferentia)、输精管(vas deferens)、贮精囊(seminal vesicle)、射精管(ejaculatory duct)、前列腺、雄茎(
11、cirrus)、雄茎囊(cirrus pouch)和生殖孔(genital pore)等。 4、消化系统一般吸虫的消化系统包括口、前咽(prepharynx)、咽(pharynx)、食道及肠管几部分。少数虫种的口在腹面,多数在虫体的前端、口吸盘的中央。 二、吸虫的发育生活史:所有吸虫在生活史过程中必须更换12个中间宿主。多数吸虫的第1中间宿主是 淡水螺; 第2中间宿主是鱼、蛙、螺或昆虫等。吸虫的发育经过: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和囊蚴。三、片形吸虫病主要病原:肝片吸虫(Fasciola hepatica) 大片吸虫(F.gigantica)中间宿主:淡水螺(小土窝螺)终末宿主:牛、羊等反刍兽
12、,亦可寄生于人体。寄生部位:肝胆管主要病症:肝炎、胆管炎,全身中毒和营养障碍。1、形 态 肝片吸虫虫体形态:背腹扁平,树叶状;大小为2141914mm;体前有一锥状突,其底部有1对肩;口吸盘围绕锥状突,腹吸盘离口吸盘较近,径大于口吸盘;生殖孔位于口腹吸盘之间;消化道包括:口孔、咽、食道、肠管,肠管外侧高度分支,内侧分支少;睾丸:2个,高度分支,各有一输出管,汇合成输精管、贮精囊、射精管、雄茎、雄茎囊;卵巢:鹿角状,位于腹吸盘后方右侧。子宫:腹吸盘前方,内充满虫卵。卵黄管位于体两侧,与肠管重叠。虫卵的形态大小:133157*7491um,长卵圆形,黄色或黄褐色,前窄后钝,卵盖不明显。2、肝片吸虫
13、生活史3、流行病学特点分布广泛,是我国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寄生虫之一;大片吸虫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宿主范围广泛,黄牛、水牛、牦牛、绵羊、山羊、鹿、骆驼等反刍动物,猪、马、驴、兔及有些野生动物,人亦可感染;实验动物中大鼠最易感。传染来源:患畜重要因素:温度、水、淡水螺;流行季节:多雨季节,北方多在夏、秋季;南方不仅夏秋季,冬季亦可发生;获得性免疫特点:绵羊对肝片吸虫的再感染不表现出明显的免疫反应,发病时包括那些曾感染过本病的成年羊;但牛则与其相反,犊牛发生本病后可获得免疫力,因此流行区内成年牛的症状不明显4、临床症状寄生数少不显症状。一般在寄生量牛大于250条、羊大于50条时就会出现症
14、状。急性型(童虫移行期):吞食2000个囊蚴,感染后约26周发病,多于夏末、秋季和初冬,病畜突然死亡。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衰弱,贫血,肝区扣诊浊音扩大,压痛,出现腹水。慢性期(成虫胆管寄生期):感染200500个囊蚴后45个月发生,多见于冬末春初。主要是逐渐消瘦、贫血和低蛋白血症,黏膜苍白,眼睑、颌下及胸腹下水肿,出现恶病质症状;孕畜流产。牛多呈慢性经过,犊牛明显;绵羊多呈急性经过,死亡率高。6、诊 断片形吸虫病的诊断需根据临床症状、流行病学资料、粪便检查和死后剖检等进行综合判断。粪检:水洗沉淀法,急性病例找不到虫卵;带虫现象。免疫学诊断:皮内变态反应、间接血凝、酶联免疫等方法;血象
15、变化:肝功能变化;病理剖检:检获虫体。7、防治措施1)定期驱虫:北方地区进行冬、春2次驱虫,南方3次驱虫;驱虫后的粪便堆积发酵;2)消灭中间宿主:灭螺;3)加强饲养管理:尽量使牛羊避开含有中间宿主的水,并保持水源清洁。四 双腔吸虫病重要的有歧腔吸虫病和阔盘吸虫病。(一)双腔吸虫病病原:双腔科、双腔属(Dicrocoelium)的矛形双腔吸虫(Dicrocoelium lanceatum)和中华双腔吸虫(D.chinensis);中间宿主:第1中间宿主陆地螺,第2中间宿主蚂蚁;终末宿主:反刍动物,还可感染马属动物、猪、犬等动物,亦可寄生于人。寄生部位:胆管和胆囊。1、形态 中、小型虫体,体细长;
16、扁平,半透明;有咽和食道,肠支简单,通常不抵达体末端。睾丸呈圆形或椭圆形,并列、斜列或前后排列,位于腹吸盘后。卵巢圆形,常居睾丸之后。生殖孔居中位,开口于腹吸盘前。卵黄腺位于肠管中部两侧。子宫由许多上、下行的子宫圈组成,几乎充满生殖腺后的大部空间,内含大量小型、深褐色卵。 2、生活史虫卵 蜗牛吞食 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和尾蚴 逸出螺体被蚂蚁吞食形成囊蚴 被牛、羊吞食,由十二指肠进入肝胆管寄生。在终末宿主体内7285天发育为成虫,成虫可在宿主体内活6年以上。3、流行特点世界性分布,地方性流行。我国主要流行于牧区;宿主广泛,除家畜外,许多野生偶蹄兽均可感染,已知的宿主达70余种;南方地区一年四季均
17、可感染,北方地区一般在春秋感染,冬春发病;动物对本病的获得性免疫较差,因此动物年龄愈大,感染强度亦愈大;虫卵和第1、第2期幼虫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强。5、诊断粪便水洗检出虫卵;尸体剖检,检出虫体。6、防治 1)预防定期驱虫,每年的秋后和冬季驱虫;消灭中间宿主;加强饲养管理。2)治疗:丙硫咪唑(Albendazole):羊的剂量3040mg/kg体重,牛的剂量为1015mg/kg体重,一次口服。吡喹酮(Praziquantel):羊的剂量为6070mg/kg体重,牛的剂量为3545mg/kg体重,一次口服。六氯对二甲苯(Hexachloroparaxylene, Hetol,血防846),该药的用量
18、较大,牛、羊剂量为200300mg/kg体重,一次口服,驱虫率可达90%以上,连用2次,可达100%。 五 分体吸虫病在我国造成严重危害的主要包括日本分体吸虫病、东毕吸虫病和鸭毛毕吸虫病。其中日本分体吸虫病是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严重危害人的健康。一、日本分体吸虫病病原:日本分体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中间宿主:钉螺终末宿主:人、牛、羊、猪、犬等多种哺乳动物,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寄生部位:门脉系统的小血管内。分布:日本、中国和东南亚地区,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的13个省、市和自治区。1、形态特点线状,雌雄异体,雄虫腹侧形成抱雌沟,雌虫居于其中,呈合抱
19、状态;腹吸盘大于口吸盘;消化系统:口、食道、分支肠管和合并肠管;雄性生殖器官:7枚睾丸,输精管,贮精囊,生殖孔;雌性生殖器官 :卵巢,输卵管,卵模,子宫;子宫内含有50300个虫卵。虫卵无盖,内含毛蚴。2、生活史 雌雄合抱,交配产卵。雌虫在血管内产卵,一条雌虫一天可产1000个卵。卵一部分随血流到肝脏,另一部分逆血流沉积到肠壁;虫卵发育内含毛蚴。沉积于肠壁上的虫卵依靠毛蚴分泌物质,使小血管壁被破坏,肠黏膜发炎和坏死,结节破溃,虫卵进入肠腔,随粪便排出体外。虫卵孵出毛蚴,进入钉螺体内,形成母胞蚴子胞蚴尾蚴,离开钉螺。一条毛蚴在钉螺体内可形成数万条尾蚴。血吸虫还可通过口腔和胎盘感染。在适宜温度和湿
20、度条件下,几小时即可孵出毛蚴,若不遇钉螺,12天即死亡;在适宜温度和湿度条件下,23个月后尾蚴成熟,尾蚴在可存活数天;牛遭受感染后,经过12个月即可在粪便内检出虫卵;成虫在动物体内的寿命一般为34年,可长达2030年。3、流行特点分布:中国、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宿主广泛,黄牛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均高于水牛,黄牛年龄愈大,阳性率愈高;人畜感染均与“疫水”有关;感染途径:主要是皮肤,还有黏膜、胎盘;人畜的流行区域与钉螺的地理分布一致。5、症状犊牛和犬症状明显,黄牛比水牛严重。犊牛大量感染,呈急性经过,出现全身症状,可死亡。慢性病畜发育受阻,主要是消化道症状。6、诊断临床症状、流行病学
21、资料可初步诊断;病原学诊断:毛蚴孵化法;免疫学诊断:环卵沉淀法,间接血球凝集实验和Elisa等。7、防治原则:综合防治,人畜同步。1)驱虫;2)安全放牧;3)灭螺。改厕、改田、改水、灭螺。治疗:1)药物防治, 2)免疫学防治,基因工程苗。常用于防治血吸虫病的药物吡喹酮,按30mg/kg体重一次口服,减虫率可达94.66%99.3%,最大用药量黄牛以300kg、水牛350kg体重为限,超过部分不计算药量。本品为治疗牛、羊该病的首选药。硝硫氰胺(7507),按60 mg/kg体重一次口服,最大用药量黄牛以300kg、水牛400kg体重为限。亦可配成1.5%2.0%的混悬液,按黄牛2 mg/kg体重
22、、水牛1.5 mg/kg体重一次静脉注射。硝硫氰醚(7804),按515 mg/kg体重给牛经三胃给药,口服量加大4倍。 第三章 兽医绦虫学与绦虫病学第一节 绦虫概论绦虫(cestode): 扁形动物门(Platyhelminthes) 绦虫纲(Cestoidea) 圆叶目(Cyclophyllidea)和 假叶目(Pseudophyllidea)一、形态结构(一)外 形成虫背腹扁平、带状,白色或淡黄色。大小:种类不同差别很大,由数mm到数m不等。绦虫由头节(scolex)、颈节(neck)和体节(strobila)组成。1头节 最前端,为吸附和固着器官,不同种类绦虫的形态结构差别很大。圆叶目
23、绦虫头节(吸盘型);膨大呈球形,上有四个圆形或椭圆形的吸盘(suckers),均匀排列头节前端的侧面,如莫尼茨绦虫。2颈节 头节后的纤细部位,和头节、体节的分界不明显,是体节的生长点。3体节 体节由多个节片(Proglottid或segment)组成。不同虫种节片差异很大,从几个到 数千个。根据位置和生殖器官发育程度的不同,由前至后依次分为:未成熟节片、成熟节片和孕卵节片。未成熟节片又称“幼节”,生殖器官尚未发育成熟。成熟节片简称“成节”,节片内的生殖器官逐渐发育为成熟的雄性和雌性两性生殖器官。孕卵节片简称“孕节”,节片的子宫内充满虫卵,其它的生殖器官逐渐退化、消失。4、虫卵:不同种绦虫虫卵形
24、态差别很大。但其结构基本相似。由内到外分为:六钩蚴、胚膜、胚层和卵壳。(二)绦虫内部结构1体壁(body wall) 在电镜下观察分为两层,即皮层和皮下层。3生殖系统特点:雌雄同体,生殖器官发达,每个节片都含有一套或两套生殖器官。绦虫的节片由前至后,其生殖器官逐渐成熟。链体是由一连串的生殖器官组成。圆叶目绦虫,节片受精后,雄性器官萎缩,雌性器官加快发育,子宫急剧增大,其内充满虫卵。雄性生殖器官组成:睾丸(1几百个)、输出管、输精管、 外贮精囊、内贮精囊、射精管、雄茎和雄茎囊。雌性生殖器官组成:卵巢、 输卵管、卵模、阴道、生殖腔、 子宫、 卵黄腺。卵模位于中心区域,卵巢、卵黄腺、子宫、阴道等均有
25、管道与之相连。二、绦虫的发育发育过程比较复杂,寄生于畜禽的绦虫均需要中间宿主。受精方式:异体受精、异体节受精和自体受精;发育过程:圆叶目:虫卵在母体内发育,排出时内含成熟的六钩蚴。虫卵只能随孕节的脱落而排出体外,被中间宿主吞食后发育。一)中绦期绦虫蚴期,亦即在中间宿主体内的发育。不同绦虫的中绦期的形态、结构不同,也有不同的名字。圆叶目:不同绦虫其幼虫(中绦期)的形态、结构不同:1、似囊尾蚴含有凹入头节的双层囊状体,尾部带有六钩状结构,如裸头科绦虫的幼虫。2、囊尾蚴为一个半透明的囊体,囊内含有液体,并有头节凹入。囊尾蚴的形态随绦虫的种类有所不同。带科绦虫的中绦期均属于囊尾蚴类型。囊尾蚴多寄生在哺
26、乳动物的肝脏、肺脏、腹腔、肌肉、大脑、眼等部位。 3、多头蚴 囊壁上可以产生一个以上的似头节样的原头蚴(protoscolex),这种囊体称为共囊尾蚴或多头蚴(coenurus)。多头绦虫(Multiceps multiceps)的幼虫。 4、棘球蚴 还有的囊尾蚴囊体可以产生无数生发囊,每个生发囊又产生许多原头蚴,叫棘球蚴. 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第二节 带绦虫蚴病带科绦虫的中绦期幼虫能够引起严重的疾病,多为人畜共患病,严重危害人、畜健康。一、猪囊尾蚴病(猪囊虫病)Cysticercosis1 病原、宿主与寄生部位病原:成虫猪带绦虫(Taenia solium),亦称有钩绦虫或链壮带绦虫; 幼虫
27、猪囊尾蚴(Cysticercus cellulosal)或猪囊虫。终末宿主:人;成虫寄生部位:小肠;中间宿主:猪、人;幼虫寄生部位:肌肉、脑、心肌以及实质器官。病原形态特点(一)成虫:带状,扁平。虫体长25m,7001000个节片;头节:球形,直径1mm,顶突上有2圈小钩,顶突后方有4个吸盘;颈节:长510mm,宽径约为头节的一半;幼节:宽短;成节:近方形,含一组雌、雄生殖器官,生殖孔不规则地交替排列于节片的两侧;孕节:窄长,子宫发达,子宫每侧有712个分支,内充满虫卵,每一孕节含有35万个虫卵。(二)幼虫 猪囊尾蚴或猪囊虫,半透明空泡,形如黄豆,大小810mm5mm,囊内充满液体,囊壁上含一
28、个由囊壁向内嵌入的白色米粒样头节,头节上有4个吸盘和两列角质小钩。(三)虫卵:为圆形或椭圆形,直径30-40um,呈亮棕色,卵壳甚薄,内含一个六钩蚴。3、生活史孕节、虫卵(人粪) 猪(人)吞食 小肠,六钩蚴释出 血液循环 全身肌肉、脏器 囊尾蚴(2个月) 钙化 人食入 小肠内翻出头节,发育成熟,排出孕节 逆蠕动,内源感染4、流行病学特点全球性分布,主要流行于亚、非、拉的一些国家和地区(贫穷、落后)。散发,但在某些喜食生猪肉习惯的地区及卫生习惯不好地区可呈地方性流行,例如,云南及东北部分地区。人感染猪带绦虫,主要是由于吃了生的或未煮熟的猪囊虫肉;囊虫病猪肉是人体猪带绦虫感染的主要来源。人感染猪带
29、绦虫后,除可散播虫卵使猪感染囊虫病外,也可自体感染囊虫病;人是猪感染囊虫病的主要来源:猪带绦虫病人排出大量的孕卵节片,猪吞食含有这种孕卵节片的粪便后,就会感染。6、预防及治疗(一)预防切断猪传人途径:1、严格执行肉品卫生检验制度,定点屠宰,集中检疫,对感染猪囊虫的猪肉做无害化处理。2、注意个人卫生,不吃生的或未煮熟的猪肉,生、熟分开。切断人传猪途径:1、大力宣传科普知识,使群众了解囊尾蚴病和人猪带绦虫的关系;2、彻底消灭连茅圈,防止猪吃人粪而感染囊虫病(人有厕所猪有圈),人粪无害化处理。3、查治病人:流行区普查,猪带绦虫病人是囊虫感染的唯一来源,驱虫治疗是切断感染来源的极其重要的措施。免疫预防
30、:亚单位疫苗 DNA疫苗 细胞培养苗7、治疗猪:1、丙硫苯咪唑:每日剂量为30mg/kg体重,间隔48小时服1次,共服3次,效果较好。2、吡喹酮:每日剂量为30-60mg/kg体重,共服药3次。人:成虫:氯硝柳胺,成人3g, 间隔分2次服用(晨空腹),再服硫酸镁。粪便处理。幼虫:丙硫苯咪唑: 20mg/kg体重,2次/日,15天一个疗程,间隔15天,共治疗3个疗程。吡喹酮:20mg/kg体重,2次/日,连服6天。二、脑多头蚴脑多头蚴病又称脑包虫病,是带科、多头属的多头绦虫中绦期幼虫寄生于牛、羊的脑及脊髓中所引起的,偶见于骆驼、猪、马及其它野生反刍动物,极少见于人;其成虫寄生于犬、狼、狐狸的小肠
31、中。病原:成虫多头带绦虫(Taenia multiceps);幼虫脑多头蚴(Coenurus cerebralis);终末宿主:犬、狼等犬科动物;寄生部位:成虫寄生于小肠。中间宿主:绵羊、山羊、黄牛、牦牛、猪等;寄生部位:脑、脊髓。(一)病原特征 脑多头蚴:乳白色、半透明的囊泡,呈圆形或卵圆形,从大豆大到皮球大不等。囊壁由两层膜组成,外膜为角质层,内膜为生发层,其上约有十几个到上百个分布不均匀的原头蚴(头)。成虫:40100cm,由200250个节片组成。头节上有顶突和两圈小钩。孕节的子宫内充满虫卵,子宫侧枝为1426对。(二)生活史与流行特点 孕节随终末宿主粪便排出体外,虫卵逸出污染草、饲料
32、和饮水。易感动物吞食后,六钩蚴钻入肠壁血管,随血流到达脑和脊髓中,经23个月发育为脑多头蚴。犬等食肉动物吞食了含多头蚴的脑脊髓而感染,原头蚴附着于小肠壁上发育,经4575天虫体成熟。 三)致病作用与症状感染后13周(即虫体在脑内移行):体温升高及类似脑炎或脑膜炎症状,重度感染的动物常在此期间死亡。耐过的动物:上述症状不久消失,呈完全健康状态。感染后27个月:虫体生长压迫脑髓,出现典型的神经症状,即表现为异常的运动和姿势,其症状取决于虫体的寄生部位。寄生于:大脑正前部:头下垂,向前直线运动或常把头抵在障碍物上呆立不动;大脑半球:常向患侧做转圈运动,多数病例对侧视力减弱或全部消失。大脑后部:头高举
33、,后退,可能倒地不起,颈部肌肉强直性痉挛或角弓反张;小脑:表现知觉过敏,容易悸恐,行走急促或步样蹒跚,平衡失调,痉挛。腰部脊髓:引起渐进性后躯及盆腔脏器麻痹。多个虫体而又位于不同部位:则出现综合性症状。严重病例最后因贫血、高度消瘦或重要的神经中枢受损害而死亡。(四)诊断 根据特殊的临床症状、病史可做出初步诊断。寄生在大脑表层:头部触诊(患部皮肤隆起,头骨变薄变软,甚至穿孔)可以判定虫体所在部位。寄生于深部脑组织:可采用医学设备,x光、CT,等等。五)防治 脑表层:寄生的囊体可施行手术摘除。 脑深部:难以去除,可试用吡喹酮和丙硫咪唑口服或注射治疗。 预防:不让犬吃到带有脑多头蚴患畜的脑和脊髓即可
34、得到控制;对牧羊犬进行定期驱虫,排出的犬粪和虫体应深埋或烧毁。三、棘球蚴病棘球蚴病又称包虫病,由带科、棘球属绦虫的中绦期幼虫棘球蚴寄生于牛、羊、猪、人及其它动物肝、肺等器官中所引起,是一类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棘球绦虫种类较多,我国只有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前者多见。病原:成虫为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中绦期幼虫为棘球蚴(Echinococcus cyst),亦称包虫;中间宿主及寄生部位:牛、羊、猪、人等多种动物的肝、肺和其它脏器中;终末宿主及寄生部位:犬的小肠。分布:世界性分布,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北地区。危害:主要危害牧区的绵羊,同时又是一种
35、严重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成虫:虫体由一个头节和34个节片组成,长度不超过7mm。头节有顶突和28-50个小钩。成熟节片有一套生殖器官,睾丸35-53个;卵巢两个,生殖孔位于节片的侧缘的中部或后半部;孕节长度超过虫体全长的一半;子宫呈囊状, 侧面有一些突起。棘球蚴:囊状结构,内含液体,外形随被寄生组织的结构而变化,一般椭圆形,直径510cm。囊壁分两层,外层为乳白色的角质层,内层为胚层,即生发层。由胚层向内芽生出许多细胞,细胞空腔化形成小囊,囊壁上形成许多原头蚴,这种囊叫生发囊。生发囊可脱落漂浮在囊液中,母囊内还可形成子囊。子囊内还可长有孙囊和原头蚴,无原头蚴的囊叫不育囊。原头蚴上长有小钩、吸盘
36、及石灰颗粒,具有感染性。游离于囊液中的生发囊、原头蚴和子囊部分脱落在囊液中,眼观呈细砂状,故称“棘球砂” (hydatid sand)。(二)生活史(三)流行特点1. 分布广泛,主要在牧区流行;我国20多个省区有报道,但以新疆最为严重,其它地区散发。2. 动物和人均是通过犬传播的遭受感染的。3. 宿主范围广泛,绵羊在流行病学上具有重要意义,是细粒棘球蚴的最适宿主,又与牧羊犬密切接触。(五)症状消瘦,呼吸困难,脱毛,咳嗽等全身症状。绵羊最敏感,死亡率最高。 寄生于人的内脏器官时往往造成严重后果,犬寄生有成虫时一般不显症状。(六)诊断 生前诊断比较困难,往往在尸体剖检时发现; 可采用变态反应法和酶
37、联免疫吸附实验等免疫学等方法诊断; 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X光诊断。(六)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人的棘球蚴多采用外科手术摘除; 动物可试用丙硫咪唑或吡喹酮治疗。(七)预防消灭野犬,对警犬和家犬定期驱虫。驱虫后排出的粪便应彻底销毁。 加强屠宰场的卫生管理,病畜的脏器不得随意喂犬。 经常保持畜舍,饲草、料和饮水卫生,防止犬粪的污染。 常与犬接触的人员应严格注意卫生防护,防止虫卵感染。五、反刍动物消化道绦虫病反刍家畜绦虫病主要是由裸头科的莫尼茨属(Moniezia)、曲子宫属(Helictometra)及无卵黄腺属(Avitellina)的多种绦虫寄生于反刍兽小肠中引起,对羔羊和犊牛危害严重。各属
38、和种绦虫在病原体的形态不同,而生活史、流行特点、致病作用和防治方法基本相同。主要病原:莫尼茨属的扩展莫尼茨绦虫(Moniezia expansa)和贝氏莫尼茨绦虫();曲子宫属(Helictometra)的盖氏曲子宫绦虫()和无卵黄腺属(Avitellina)的中点无卵黄腺绦虫()。终末宿主:反刍动物;寄生部位:小肠;中间宿主:地螨;分布:世界性分布,在我国分布广泛,呈地方性流行;危害:消化功能障碍,影响犊牛和羔羊的生长发育。(一)病原形态1、莫尼茨绦虫 为大型绦虫,长约15m;头节小,无顶突和小钩;体节宽,成节内有两套生殖器官,生殖孔开口于节片的两侧,虫体外观边缘整齐;卵巢和卵黄腺在近体两侧
39、构成花环状;睾丸数百个,分布于整个体节内;子宫呈网状。莫尼茨绦虫卵内有灯泡样的梨形器,内含六钩蚴。 2、曲子宫绦虫:大小与莫尼茨绦虫类似。 节片中仅有一套生殖器宫,生殖孔左右不规则地交替排列于节片的侧缘;雄茎囊外伸,虫体外观边缘不整。孕卵节片子宫呈波状弯曲,几乎横贯节片的全部。 虫卵呈椭圆形,无梨形器。每515个虫卵被包在一个副子宫器内。3、无卵黄腺绦虫 虫体窄细,宽度仅为23mm。节片极短,肉眼观分节不明显。成节内有一套生殖器官,生殖孔左右不规则地交替排列在节片的侧缘,子宫位于节片中央,无卵黄腺。有的种类可在链体中央看到由子宫形成的一条白线。虫卵内无梨形器。(二)生活史及流行特点 终末宿主将
40、孕节和虫卵随粪便排至体外,虫卵被中间宿主地螨吞食后,六钩蚴在螨体内发育至具有感染性的似囊尾蚴。反刍兽吞食了含似囊尾蚴的地螨而感染。 (四)症状营养不良;消化系统障碍,拉稀;腹痛。机体中毒,可有明显的神经症状。(五)诊断结合临床症状、流行病学资料以及粪便检查进行诊断。粪便检查法:清晨清理畜舍时,查看新鲜粪便可能找到活动性的孕卵节片,放载玻片间检查,根据虫体的内部结构特点即可确诊;还可采用漂浮法或沉淀法检查粪便中的虫卵。(六)治疗 常用的驱绦虫药吡喹酮、丙硫咪唑、硫双二氯酚、氯硝柳等药物都有良好的作用。(七)预防1、选择合适的时机驱虫:应在放牧后45周时进行“成虫期前驱虫”;间隔23周后,再进行第
41、二次驱虫。全群动物同时驱虫。驱虫后的的动物要及时地转移到清净的安全牧场。2、牧场净化: 污染的牧地空闲2年;采用轮牧减少感染机会。3、减少地螨滋生:土地连续几年耕作,大大减少地螨量,有利于绦虫病的预防。4、合理放牧:避免在低湿地、清晨、黄昏和雨后放牧。第四章 线虫学与线虫病学一 线虫基本形态与结构l 线状或毛发状,两侧对称的纺锤形或圆柱形。前端钝圆,后端纤细,长度在1mm1m之间。l 雌雄异体,雄虫与雌虫明显不同。虫体明显分为头部、尾部、背面、腹面和两侧。l 天然孔有口(oral), 排泄孔(excretory pore),肛门(anus)和生殖孔(gennital pore),雄虫的肛门和生
42、殖孔合为泄殖腔(cloaca)。l 体壁由角质层(cuticular)、皮下组织(hypodermis)和肌层(muscular layer)组成。1. 体壁 body wall 体壁由角质层、皮下层和肌层组成。l 覆盖体表,并向内延续为口囊、食道、直肠、排泄孔和生殖孔末端的衬里;l 参与形成体表的特殊构造,如头泡(cephaliic vesicle)、颈翼(cervical alae)、唇(lops)、叶冠(leaf capsule)、尾翼(caudal alae) 、交合伞(bursa)和乳突(papillae)等,这些结构具有附着、感觉和辅助交配等功能,也是分类的依据。l 体壁:具有保护
43、功能,可保持线虫的形态以及分化成一些具有一定功能的附属器官。2. 消化系统(digestive system)具有简单而且较为完整的消化器官。有口孔、口囊buccal capsule、食道oesophagus 、肠intestine、直肠rectum 、肛门anus 。5. 生殖系统雌雄异体, 生殖器官为简单弯曲的连续管状构造 。雄性生殖器官由睾丸testis、贮精囊 seminal vesicle、输精管vas deferens、射精管 ejaculatory duct和泄殖腔cloaca组成。雌虫生殖系统由卵巢ovary、输卵管oviduct、受精囊receptaculum seminis
44、 or seminal receptacle、子宫uterus、阴道vagina和阴门vulva组成。l 线虫多为双管型, 指有两组生殖器, 分别起自虫体的前部和后部, 或同起于后部或前部, 最后由两条子宫汇合成一条阴道。(四) 线虫的发育雌雄虫交配受精。生殖方式有三种:卵生:雌虫产卵; 卵胎生:雌虫产出带幼虫的虫卵;胎生:雌虫产出幼虫。线虫发育过程线虫的发育一般要经过卵egg第1期幼虫first stage larva第2期幼虫second stage larva第3期幼虫third stage larva第4期幼虫fouth stage larva第5期幼虫fifth stage larv
45、a(童虫young adult)成虫adult。一般要经过4次脱皮, 每脱皮一次发育就进一步。童虫和成虫的形态相似, 童虫到成虫的发育无需脱皮。一般前2次蜕皮在外界环境中完成,蜕化为第3期幼虫时具有感染宿主的能力,为感染性幼虫。后两次蜕皮在宿主体内完成。感染性幼虫:一般为第3期幼虫,只有第3期幼虫具有感染宿主的能力,各种线虫的感染性幼虫形态不一;感染性虫卵:感染性幼虫留在卵壳内不孵化出来,即为感染性虫卵;披壳幼虫:前一期幼虫蜕化后的角皮仍包裹在体外,称为披壳幼虫。大部分的线虫发育不需中间宿主, 称为直接发育direct life cycle, 这些不需中间宿主的线虫也称土源性线虫, 分布极广;
46、 需要中间宿主才能发育, 称为间接发育indirect life cycle,这类线虫称生物源性线虫。第二节 蛔虫病(一)、形态特点虫体呈圆柱状,两端较细,头端有三片唇,色彩呈淡红色或淡黄色。雄虫长1525cm,尾端弯曲呈钩状,有一对等长的交合刺,泄殖孔周围有许多小乳突。雌虫长2040cm,尾端较直,生殖孔开口在虫体前13部后端。虫卵呈黄色椭圆形,卵壳厚,表面粗糙,高低不平,具特征性。(二)、生活史 感染后在宿主体内有移行。 雌虫产的卵随粪便排入外界,发育成感染性虫卵(内含L2);被猪吞食后,幼虫释放,钻入宿主肠壁血管。 幼虫随血流到达肝脏,发育为第3期幼虫;再随血流到肺,发育为第4期幼虫,后经支气管、气管进入喉头,再被咽下,到达小肠,变成第5期幼虫,最后发育为成虫。虫卵在外界发育到感染性虫卵的时间约为1030天;幼虫在猪体内移行约20天;从感染猪到成虫成熟约需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