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名校高考数学专题训练09立体几何(解答题3)(23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5715651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名校高考数学专题训练09立体几何(解答题3)(23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全国名校高考数学专题训练09立体几何(解答题3)(23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名校高考数学专题训练09立体几何(解答题3)(2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名校高考数学专题训练09立体几何(解答题3)(23页).doc(2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全国名校高考数学专题训练09立体几何(解答题3)-第 23 页全国名校高考专题训练09立体几何(解答题3)51、(河南省开封市2008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检)如图PA平面ABCD,四边形ABCD是矩形,E、F分别是AB,PD的中点。 (1)求证:AF/平面PCE; (2)若二面角PCDB为45,AD=2,CD=3,求点F到平面PCE的距离。证:(1)取PC中点M,连ME,MFFM/CD,FM=,AE/CD,AE=AE/FN,且AE=FM,即四边形AFME是平行四边形AE/EM,AF平面PCEAF/平面PCE解:(2)PA平面AC,CDAD,CDPDPDA是二面角PCDB的平面角,PDA=45

2、PAD是等腰Rt,而EM/AF。又AFCDAF面PCD,而EM/AFEM面PCD又EM面PEC,面PEC面PCD在面PCD内过F作FHPC于H则FH为点F到面PCE的距离由已知PD=PFHPCD52、(河南省濮阳市2008年高三摸底考试)如图,在多面体ABCDE中,AE面ABC,BDAE,且ACABBCBD2,AE1,F为CD中点(1)求证:EF面BCD;(2)求面CDE与面ABDE所成的二面角的余弦值53、(河南省许昌市2008年上期末质量评估)如图,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BB1BC2,且M是BC的中点,点N在CC1上()试确定点N的位置,使AB1MN;()当AB1MN时,求二面角

3、MAB1N的大小54、(黑龙江省哈尔滨九中2008年第三次模拟考试)已知斜三棱柱的各棱长均为2, 侧棱与底面所成角为,ABCA1B1C1O且侧面底面.(1)证明:点在平面上的射影为的中点;(2)求二面角的大小 ;(3)求点到平面的距离.(1)证明:过B1点作B1OBA。侧面ABB1A1底面ABCA1O面ABC B1BA是侧面BB1与底面ABC倾斜角B1BO= 在RtB1OB中,BB1=2,BO=BB1=1又BB1=AB,BO=AB O是AB的中点。即点B1在平面ABC上的射影O为AB的中点4分 (2)连接AB1过点O作OMAB1,连线CM,OC,OCAB,平面ABC平面AA1BB1 OC平面A

4、ABB。OM是斜线CM在平面AA1B1B的射影 OMAB1AB1CM OMC是二面角CAB1B的平面角在RtOCM中,OC=,OM=OMC=cosC+sin2二面角CAB1B的大小为8分 (3)过点O作ONCM,AB1平面OCM,AB1ONON平面AB1C。ON是O点到平面AB1C的距离连接BC1与B1C相交于点H,则H是BC1的中点B与C1到平面ACB1的相导。又O是AB的中点 B到平面AB1C的距离是O到平面AB1C距离的2倍是G到平面AB1C距离为12分55、(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2008届高三上期末)如图,正方形ABCD中,ACBDO,PO平面ABCD,POAD,点E在PD上,PE:ED

5、=2:1。 (1)证明:PD平面EAC; (2)求二面角APDC的余弦值; (3)求点B到平面PDC的距离。解:(1) (2)CEA为二面角APDC的平面角, (3)点B到平面PDC的距离为56、(湖北省八校高2008第二次联考)SQDABPC如图,已知四棱锥中,是边长为的正三角形,平面平面,四边形为菱形,为的中点,为的中点. ()求证:平面;()求二面角的大小解:(1)证明取SC的中点R,连QR, DR.由题意知:PDBC且PD=BC; QRBC且QP=BC,QRPD且QR=PD.PQDR, 又PQ面SCD,PQ面SCD. (6分) (2)法一:连接SP, . . , (12分)(2)法二:

6、以P为坐标原点,PA为x轴,PB为y轴,PS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S(),B(),C(),Q(). 面PBC的法向量为(),设为面PQC的一个法向量, 由,cos, (12分)57、(湖北省三校联合体高2008届2月测试)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D=AA1=1,AB=2,点E在棱AB上移动. (1)证明:D1EA1D; (2)当E为AB的中点时,求点A到面ECD1的距离; (3)AE等于何值时,二面角D1ECD的大小为.(1)证明:连,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为在平面的射影,而AD=AA1=1,则四边形是正方形,由三垂线定理得D1EA1D 3分(2)解:以

7、点D为原点,DA为轴,DC为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则、则,设平面的法向量为,记点A到面ECD1的距离7分(3)解:设则,设平面的法向量为,记而平面ECD的法向量,则二面角D1ECD的平面角。当AE=时,二面角D1ECD的大小为。12分58、(湖北省鄂州市2008年高考模拟)(湖北省鄂州市2008年高考模拟)在正三角形ABC中,E、F、P分别是AB、AC、BC边上的点,满足(如图1).将AEF沿EF折起到的位置,使二面角A1EFB成直二面角,连结A1B、A1P(如图2) ()求证:A1E平面BEP; ()求直线A1E与平面A1BP所成角的大小; ()求二面角BA1PF的大小(用反三角函数表

8、示).图1图2解:不妨设正三角形的边长为3,则(1)在图1中,取中点,连结,则 ,而,即 是正三角形又, 在图2中有,为二面角的平面角二面角为直二面角,又,平面,即平面.(2)由(1)问可知A1E平面BEP,BEEF,建立如图的坐标系,则(0,0,0),A1(0,0,1)B(2,0,0),F(0,0,).在图中,不难得到F/P且FP;/ FP且FP故点的坐标(1,0),不妨设平面A1BP的法向量,则令得故直线A1E与平面A1BP所成角的大小为. (3)由(2)问可知平面A1BP的法向量,设平面AEP的法向量,则令得故显然二面角BA1PF为钝角故二面角BA1PF为.【方法探究】本题属于翻折问题,

9、在翻折前的图中易证EAB,而翻折后保持这一垂直关系,并且易证,从而有“三条直线两两垂直”,所以本例可以建立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求解.【技巧点拨】本题属于翻折问题,这是高考的热点题型. 求解翻折问题的策略是对比翻折前后,分析变与不变,一般地有:(1)分析翻折前后点的变化,注意点与点的重合问题以及点的位置的改变;(2)分析翻折前后长度与角度的变化,注意利用平面图形解决空间的线段长度以及空间角的大小;(3)若翻折后,线与线仍同在一个平面内,则它们的位置关系不发生任何变化;若翻折后,线与线由同一平面转为不同平面,则应特别注意点的位置变化.59、(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博达学校2008届三月综合测试)在四棱锥

10、PABCD中,底面ABCD是a的正方形,PA平面ABCD,且PA=2AB ()求证:平面PAC平面PBD; ()求二面角BPCD的余弦值.解:()证明:PA平面ABCD PABDABCD为正方形 ACBDBD平面PAC又BD在平面BPD内,平面PAC平面BPD 6分 ()解法一:在平面BCP内作BNPC垂足为N,连DN,RtPBCRtPDC,由BNPC得DNPC;BND为二面角BPCD的平面角,在BND中,BN=DN=,BD=cosBND = 解法二:以A为原点,AB、AD、AP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坐标系如图,在平面BCP内作BNPC垂足为N连DN,RtPBCRtPDC,由B

11、NPC得DNPC;BND为二面角BPCD的平面角设10分12分解法三:以A为原点,AB、AD、AP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如图空间坐标系,作AMPB于M、ANPD于N,易证AM平面PBC,AN平面PDC,设二面角BPCD的平面角与MAN互补二面角BPCD的余弦值为12分60、(湖北省黄冈中学200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四棱锥SABCD中,底面ABCD为平行四边形,侧面底面ABCD. 已知(1)证明;(2)求直线SD与平面SAB所成角的大小.解法一:(1)作,垂足为O,连结AO,由侧面底面ABCD,得底面ABCD. 因为SA=SB,所以AO=BO. 又,故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由三垂线

12、定理,得(2)由(1)知,依题设,故,由,得 所以的面积 连结DB,得的面积 设D到平面SAB的距离为h,由,得,解得设SD与平面SAB所成角为,则 所以直线SD与平面SAB所成的角为解法二:(1)作,垂足为O,连结AO,由侧面底面ABCD,得平面ABCD. 因为SA=SB,所以AO=BO. 又,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以O为坐标原点,OA为x轴正向,建立直角坐标系Oxyz, ,所以(2)取AB中点E,. 连结SE,取SE中点G,连结OG,OG与平面SAB内两条相交直线SE、AB垂直,所以平面SAB.的夹角记为,SD与平面SAB所成的角记为,则与互余.所以直线SD与平面SAB所成的角为61、(

13、湖北省荆州市2008届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如图:在三棱锥中,面,是直角三角形,点分别为的中点。求证:;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大小;求二面角的正切值。解:连结。在中,点为的中点,又面,即为在平面内的射影分别为的中点面,连结交于点,平面为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且面,又,在中,过点作于点,连结,面,即为在平面内的射影,为二面角的平面角 中,(其他解法根据具体情况酌情评分)62、(湖北省随州市2008年高三五月模拟)如图,在底面为平行四边形的四棱锥中,且,点是的中点。求证:;求证:;求二面角的大小。63、ABCDP(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08届高中毕业生元月调研测试)如图,四棱锥的底面是边长为的菱形,平

14、面,.()求直线PB与平面PDC所成的角的正切值;()求二面角APBD的大小.解:()取DC的中点E.ABCD是边长为的菱形,,BECD.平面, BE平面, BE.BE平面PDC.BPE为求直线PB与平面PDC所成的角. 3分BE=,PE=,=. 6分()连接AC、BD交于点O,因为ABCD是菱形,所以AOBD.平面, AO平面, PD. AO平面PDB.作OFPB于F,连接AF,则AFPB.故AFO就是二面角APBD的平面角. 9分AO=,OF=,=.=. 12分64、(湖南省十二校200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已知在四棱锥P一ABCD中,底面ABCD是矩形,PA平面ABCD,PA=AD=1,A

15、B=2,E、F分别是AB、PD的中点 ()求证:AF平面PEC; ()求PC与平面ABCD所成角的大小; ()求二面角P一EC一D的大小解:()取PC的中点O,连结OF、 OEFODC,且FO=DCFOAE 2分又E是AB的中点且AB=DCFO=AE四边形AEOF是平行四边形AFOE又OE平面PEC,AF平面PECAF平面PEC()连结ACPA平面ABCD,PCA是直线PC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6分在RtPAC中,即直线PC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大小为 9分()作AMCE,交CE的延长线于M连结PM,由三垂线定理得PMCEPMA是二面角PECD的平面角 11分由AMECBE,可得,二面角P一E

16、C一D的大小为 13分解法二:以A为原点,如图建立直角坐标系,则A(00,0),B(2,0,0),C(2,l,0),D(0,1,0),F(0,),E(1,0,0),P(0,0,1)()取PC的中点O,连结OE,则O(1,), 5分又OE平面PEC,AF平面PEC,AF平面PEC 6分()由题意可得,平面ABCD的法向量即直线PC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大小为 9分()设平面PEC的法向量为则,可得,令,则 11分由(2)可得平面ABCD的法向量是二面角P一EC一D的大小为 13分65、(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08届高三第六次月考)在直三棱柱中,A1A=AB=3,AC=3,、Q分别为棱BB1、CC1

17、上的点,且.(1)求平面APQ与面ABC所成的锐二面角的大小.(2)在线段A1B(不包括两端点)上是否存在一点M,使AM+MC1最小?若存在,求出最小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解:(1)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AA(0,0,0),P(3,0,),Q(0,3,2).设平面APQ的一个法向量为令,则平面ABC的一个法向量平面APQ与面ABC所成的锐角大小为45.(6分)(1)问也用传统方法求解.(并参照计分)(2)沿A1B将面A1BC1与面A1BA展开,连结AC1与A1B交于点M,此时AM+MC1有最小值.又C1A1面ABB1A1,C1A1A1B.AA1C1中,AA1C1=135AC1=存在点M,

18、使AM+AC1取最小值为(12分)66、(湖南省雅礼中学2008年高三年级第六次月考)如图,棱柱ABCDA1B1C1D1的所有棱长都等于2,ABC=60,平面AA1C1C平面ABCD,A1AC=60。()证明:BDAA1;()求二面角DA1AC的平面角的余弦值;()在直线CC1上是否存在点P,使BP/平面DA1C1?若存在,求出点P的位置;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解:连接BD交AC于O,则BDAC,连接A1O在AA1O中,AA1=2,AO=1,A1AO=60A1O2=AA12+AO22AA1Aocos60=3AO2+A1O2=A12A1OAO,由于平面AA1C1C平面ABCD,所以A1O底面ABC

19、D以OB、OC、OA1所在直线为x轴、y轴、z轴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0,1,0),B(,0,0),C(0,1,0),D(,0,0),A1(0,0,)2分()由于则BDAA1 4分 ()由于OB平面AA1C1C平面AA1C1C的法向量设平面AA1D则得到 6分所以二面角DA1AC的平面角的余弦值是 8分()假设在直线CC1上存在点P,使BP/平面DA1C1设则得 9分设则设得到 10分又因为平面DA1C1则即点P在C1C的延长线上且使C1C=CP 12分67、(湖南省岳阳市200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侧面PAD是正三角形,且与底面ABCD垂直,底面ABCD

20、是边长为2的菱形,BAD60,N是PB中点,截面DAN交PC于M.()求PB与平面ABCD所成角的大小;()求证:PB平面ADMN;()求以AD为棱,PAD与ADMN为面的二面角的大小.解:解法一:(I)取AD中点O,连结PO,BO.PAD是正三角形,所以POAD,又因为平面PAD平面ABCD,所以PO平面ABCD,BO为PB在平面ABCD上的射影,所以PBO为PB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由已知ABD为等边三角形,所以POBO,所以PB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为45. ()ABD是正三角形,所以ADBO,所以ADPB,又,PAAB2,N为PB中点,所以ANPB,所以PB平面ADMN. ()连结ON

21、,因为PB平面ADMN,所以ON为PO在平面ADMN上的射影,因为ADPO,所以ADNO,故PON为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因为PO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N为斜边中点,所以PON45,即所求二面角的大小为45解法二:()同解法一()因为PO平面ABCD,所以POBO,ABD是正三角形,所以ADBO,以O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由已知O(0,0,0),B(0,0,),P(0,0,),A(1,0,0),D(1,0,0),N(0,),所以,所以,所以ADPB,ANPB,所以PB平面ADMN,()因为ADPB,ADBO,所以AD平面POB, 所以ONAD,又POAD,所以故PON为所求二面角的平

22、面角. 因为设所求二面角为,则,所以45,即所求二面角的大小为45.68、(湖南省株洲市2008届高三第二次质检)如图,已知平行六面体的底面为正方形,分别为上、下底面中心,且在底面上的射影为, (1)求证:平面平面;A1B1C1D1ABCDOEFO1 (2)若点、分别在棱、上,且,问点在何处时,? (3)若,求二面角的大小解法一:(1)证明: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设地面正方形的边长为a, 则 , 由 ,得 平面A1B1C1D1ABCDOEFO1xyz 又平面, 平面平面 4分 (2) 由(1)及, 得 设,则, 由 8分(3)由, 从而 , 设 是平面的一个法向量, 则 又 平面的一个

23、法向量为 所求二面角的大小为 12分 解法二:用欧氏几何推证的方法也可以解决。(略)69、(吉林省吉林市2008届上期末)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A1=,AC=BC=2,C=90,点D是A1C1的中点. (1)求证:BC1/平面AB1D; (2)求二面角A1B1DA的正切值.(1)证明:连结A1B交AB1于点O,连结OD点D是A1C1的中点,点O是A1B的中点,ODBC1 2分又OD平面A1B1C1,BC1平面A1B1C1BC1平面AB1D 5分 (2)过点A1作A1E垂直B1D交B1D延长于点E,连结AEABCA1B1C1是直三棱柱 A1A平面A1B1C1又A1EB1D AE

24、B1D AEA1是二面角AB1DA1的平面角 9分 12分解法二:利用空间向量法(略)70、(吉林省实验中学2008届高三年级第五次模拟考试)如图,正三棱柱中,是的中点,()求证:平面;()求二面角的大小。解法一:()证明:连接 。 3分平面 5分()解:在平面 8分设。在所以,二面角的大小为。 12分解法二: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证明:连接连接。设则。 3分平面5分()解:设故 同理,可求得平面。9分设二面角的大小为 的大小为。12分71、(江苏省常州市北郊中学200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检测)如图,正三棱柱ABCA1B1C1中,AB=2,AA1=1,D是BC的中点,点P在平面BCC1B

25、1内,PB1=PC1= (1)求证:PA1BC; (2)求证:PB1/平面AC1D;(3)求 解:(1)证明:取B1C1的中点Q,连结A1Q,PQ,B1C1A1Q,B1C1PQ,B1C1平面AP1Q,B1C1PA1,BCB1C1,BCPA1. (2)连结BQ,在PB1C1中,PB1=PC1=,B1C1=2,Q为中点,PQ=1,BB1=PQ,BB1PQ,四边形BB1PQ为平行四边形,PB1BQ. BQDC1,PB1DC1,又PB1面AC1D,PB1平面AC1D.(3)= 72、(江苏省南京市2008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CD/AB , ADAB , AD = DC

26、= AB , BCPC(1)求证:PABC ;(2)试在线段PB上找一点M,使CM / 平面PAD,并说明理由解:(1)连,在四边形ABCD中, 设,在中,在中, ,3分又, 5分7分(2)当为的中点时,8分 取的中点,连结则 ,12分 ,14分73、(江苏省南京市2008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如图,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AB = 2,AB1BC1(1)求BB1的长;(2)求二面角A1AB1C1的余弦值解:(1)分别取中点,连结 在正三棱柱中,四边形为矩形, 分别为中点, , 为正三角形,为中点 , 分别以,所在直线为 建立如图的空间直角坐标系2分设, , 即: 即:5分(2) 的一

27、个法向量是7分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又 解得:不妨设,则平面的一个法向量10分二面角的余弦值是74、(江苏省南通市2008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直棱柱中,底面ABCD是直角梯形,BADADC90,()求证:AC平面BB1C1C;()在A1B1上是否存一点P,使得DP与平面BCB1与平面ACB1都平行?证明你的结论证明:() 直棱柱中,BB1平面ABCD,BB1AC 2分又BADADC90,CAB45, BCAC5分又,平面BB1C1C, AC平面BB1C1C 7分()存在点P,P为A1B1的中点 8分证明:由P为A1B1的中点,有PB1AB,且PB1AB9分又DCAB,DCAB,DC PB1,且

28、DC PB1,DC PB1为平行四边形,从而CB1DP11分又CB1面ACB1,DP 面ACB1,DP面ACB113分同理,DP面BCB114分评讲建议:本题主要考查线面平行、垂直的的判定和证明等相关知识,第一小题要引导学生挖掘直角梯形ABCD中BCAC,第二小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一个常用结论:若一直线与两相交平面相交,则这条直线一定与这两平面的交线平行;同时注意问题的逻辑要求和答题的规范性,这里只需要指出结论并验证其充分性即可,当然亦可以先探求结论,再证明之,这事实上证明了结论是充分且必要的变题:求证:(1)A1BB1D;(2)试在棱AB上确定一点E,使A1E平面ACD1,并说明理由75、(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2008届高三调研)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 别是BB1、CD的中点 (1)求证AED1F;(2)证明平面AED平面A1FD1解:(1)取AB的中点G,则易证得A1GD1F又正方形A1ABB1中,E、G分别是相应边的中点,A1GAE,D1FAE(2)由正方体可知:A1 D1面A1ABB1,A1D1AE 又由(1)已证:D1FAEA1D1D1F= D1,AE平面A1FD1 又平面AED,平面AED平面A1FD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