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选读____必背内容(6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5714443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先秦诸子选读____必背内容(6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先秦诸子选读____必背内容(6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先秦诸子选读____必背内容(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秦诸子选读____必背内容(6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先秦诸子选读_必背内容-第 5 页第一单元:孔子论语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通:“智”,聪明)也。”孔子说:“仲由,我教你的你懂了吗?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这就是聪明。”2子曰:“过(过:名动,犯错误)而(转折)不改,是谓过矣!”孔子说:“犯了错误而不改正,这就是错误!”(谓:表判断)3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孔子说:“人能够光大道,而不是道能够使人显扬。”4子曰:“躬自厚(厚:形容词动,严格要求)而薄责于人,则远(形容词动,远离)孔子说:“严于责求自己而少责求别人,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人们就不会怨恨你了)。”怨矣!”5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

2、无(通毋,不要)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形容词动,子夏做了鲁国莒父这座城邑的长官,请教施政方面的问题。孔子说:“做事情不要贪快,不快速完成)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要计较(贪求)小的利益。做事情贪快就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成就不了大事。”6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宾语前置)?”孔子说:“做人却没有信用,我不知道他怎么可以(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像大车没有车辕和横木衔接的木销子,小车没有车杠前端与横木相衔接的销钉,它靠什么行走呢?”7子曰:“岁寒,然后(这样以后)知松柏之后彫()(通凋)也。”孔子说:“天冷了以后,才知道松柏是最后零落的。”8子在川上曰:“

3、逝者如斯夫,不舍(动词,停止)昼夜!”孔子在河边上说:“逝去的时间像这流水,昼夜不停地流淌!”9子曰:“饭(名动,吃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孔子说:“吃粗粝的饭食喝冷水,弯着胳膊枕着它,其中也有乐趣啊。干不正当的事而得来的富贵,对我我如浮云。”来说好像飘浮在天空的云彩。”10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孔子说:“富和贵,这是人想得到的东西;可是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富贵,君子不会接受;贫和贱,这是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状语后置)?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人厌恶的东西;可如果不能用正当的方法摆脱贫贱,君

4、子就不摆脱它。君子如果离开仁,哪里能够成就君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子之名呢?君子不会在吃一顿饭的工夫内背离仁,急迫仓促中一定这样(按照仁的要求)做,受磨难挫折时一定这样(按照仁的要求)做。”11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適()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之事,无可无不可(即无一定之规),一切按照义去做。”12子曰:“不愤(郁结)不启(开导),不悱(不知该怎么说)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孔子说:“不是弟子努力想弄明白某个问题却还没弄明白,就不去开导他;不是弟子想表达某种意思却表则不复(不再次教)也。”达不出来,就不去启发他。就是说不能由一件事情类推而弄明白其他许多事情),就不再

5、次去教他。”1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通惘,欺骗),思而不学则殆(危险)。”孔子说:“只是学而不动脑子思考就会上当受骗,只是空想而不学就会陷入危险。”第二单元:孟子14 寡人之于国也梁惠王曰:“寡人之于(于:对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焉耳矣:语气词连用,加重梁惠王说:“寡人对于国家,真是用尽心思了!黄河以北之地闹饥荒,寡人就把那里的一部分百姓迁移到语气)。河内凶(凶:荒年,年成不好),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河东,把河东的粮食运到黄河以北。河东闹饥荒也采用这种办法。观察一下邻国的政治,没有谁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像寡人一

6、样尽心于国家。可是邻国的百姓不愈加少,寡人的百姓不愈加多,这是什么缘故呢?”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鼓:击鼓,名动。)之,兵刃既接,孟子答道:“王喜欢战争,请让我用战争来打个比方。咚咚击响战鼓使士兵进攻,敌我双方的刀剑弃甲曳(曳(y):拖着。)兵而(而:修饰连词。)走,或(或:有的人。)百步而后戈矛等兵器已经接触,有些士兵却抛弃了护身衣,拖着兵器逃跑.其中有的跑了一百步以后停了下来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何如:怎么样)?”,有的跑了五十步以后停了下来。如果拿自己逃跑了五十步来笑话那些逃跑了一百步的人,那怎么样呢?”曰:“不可。直不百步耳

7、,是亦走也(判断句,也:表判断)。”(直:只是。耳:罢了,语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跑得不够一百步罢了,可同样是逃跑啊!”气助词。是:这。)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状语后置)。(无:通毋,译为“不要”望:孟子说:“王如果知道这道理,那就不要期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役使百姓不违背农作指望于)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数(c) :密。)罟(罟(g) :网。)不入洿时令、不妨碍农业生产(比如在耕耘收获时不征兵征工等),那就会五谷丰饶,吃都吃不完(洿(w)池:池塘。)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了;不让百姓拿网眼细密的鱼网到鱼塘里去打鱼(鱼鳖就得以好好繁

8、殖),那么打鱼时捕获的鱼鳖就多得吃不完了;让百姓按时节拿着斧头到山林里砍伐树木(古人常主张等草木零落后再去砍伐),那么木材就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养生:供养活着的人)丧死(丧死:为死了的会用之不竭了。粮食鱼类吃不完,木材用不尽,这样就使百姓供养活着的家人或者给死去的家人办理丧人办丧事)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树:名动,栽种;)事都没有遗憾了(财物充足,所以有能力做到这一点)。百姓供养活着的家人或者给死去的家人办理丧事之以桑,(状语后置句)五十者可以(以:介词,凭借)衣(衣:y,穿,名动)帛矣。都没有遗憾,这就是王道的开端。五亩宅地,在这上面栽上桑树,

9、五十岁以上的人就可以穿丝棉袄了(他鸡豚狗彘之畜(畜:动词,喂养),无(无:通“毋”, 不要)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们已经身体衰弱,穿丝棉袄可以保暖)。鸡、小猪、狗、大猪的饲养不丧失孵卵或者交配、怀孕、下崽的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谨:形动,谨慎认真从事)庠序之教,时机,那么七十岁以上的人就可以吃上肉了。一个成年男子受百亩田地,不要因为徭役等耽搁他的农事,申之以孝悌之义,(状语后置) 颁(颁:通“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一个几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挨饿了。小心办好学校教育,反复向学生讲明孝敬老人、顺从兄长的道理,头黎民不饥不寒,然而(而:表转折,却)不王(王

10、:wng,名动,为王,统一天下)者,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用头顶着东西在道路上行走了。七十以上的人穿丝棉袄吃肉,庶民不挨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食:第一个为动词,吃;第二个名词,饿不受冻,像这样却不能成就王业的人,还不曾有过!现在君王养的猪狗吃着人吃的东西却不知道约束,食物),涂(涂:通“途”,道路;)有饿殍(殍:饿死的人) 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知道开仓去赈济饥民;人死了,就说:不是因为我啊,是因为年成不好啊。这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罪:名动,归罪)岁,跟用兵器刺杀人,却说不能怪罪我啊,只能怪罪兵器啊,有什么不

11、同!王不怪罪年景而从政治上下工斯(斯:那么,就)天下之民至焉。”夫,那么天下百姓就会争着到梁国来了。”15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以百姓的快乐为快乐的人,百姓也会以他的快乐为快乐。以百姓的忧苦为忧苦的人,百姓也会以他的忧苦者,未之有也。为忧苦。以天下人之乐为乐,以天下人之忧为忧,像这样却不能成就王业的,还不曾有过。”16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即有利于攻守的天气时令方面的条件,比不上有利于攻守的地理方面的条件以及兵甲、粮食等方面的优势),(即有利于攻守的地理方面的条件以及兵甲、粮食等方面的优势,比不上上下一心)1

12、7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同“叛”,背叛)之;多助之至,天下实行仁政的国君.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实行仁政的国君.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支持者少到顺之。了极点,连父母兄弟等亲属都会背叛他;帮助、支持者多到了极点,全天下的人都会顺从他。18 君子以仁存心(用心,居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君子居心于仁,居心于礼。有仁德的人关爱他人,有礼的人尊敬他人。爱别人的人,人们常常爱他。敬人者,人恒敬之。尊敬别人的人,人们常常尊敬他。19 老(名动,敬重)吾老以及人之老(老人),幼(动词,爱护)吾幼以及人之幼,天敬重自家的长辈而推广到敬重别人家的长辈

13、,爱护自家的孩子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天下可以下可运于掌。运转于掌上(成就王业就像拨弄掌中的东西一样容易了)。20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遵循)之,不得志独行其住在天下最大的住宅(即仁)里,站在天下最正的位置(即礼)上,走天下最宽广的道路(即义);得志道;富贵不能淫(使动,使扰乱),贫贱不能移(使改变),威武不能屈(使屈使):的时候,与百姓一同遵循仁义道德,不得志的时候,独自践履自己的主张;富裕和显贵不能惑乱他的心,此之谓大丈夫。贫穷和低贱不能改变他的节,权势和压力不能屈服他的志:这才叫大丈夫。”21舜发于畎亩之中(状语后置),傅说举(被动,被提拔)于版筑之

14、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孟子说:“舜从田间劳动者中兴起,傅说(yu)从筑墙的奴隶中被提拔出来,胶鬲(g)从鱼盐贩子或劳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被动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动者中被提拔出来,管子从狱官的手中被释放并且得到提拔,孙叔敖被从海边提拔出来,百里奚被从做买(使动)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通卖的场所提拔出来。所以上天将要把重任给予这个人,一定先使他的心意和志气痛苦难受,使他的筋骨劳增,增加)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这样以后。古今异义)能改;困于心,衡(通横,累,使他的肚子饥饿,使他的身子穷困,使他所做的事情不能如意、

15、不能成功,通过这些来惊动他的心,横塞)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bi,通”弼”,辅助)士,坚韧他的性,增加他以前不具备的能力。人常常犯点过错,此后能接受教训,痛改前非。心中困苦,思虑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横塞胸中,然后发愤振作。表现于脸色,传达以声音,然后才能明白。内没有守法不阿的大臣和直言敢谏的士,外没有敌国干涉与侵略的忧患,这样的国家常常会灭亡。由此可以知道忧虑祸患可以使人生存,安宁快乐可以使人死亡。”第五单元:老子22 知(了解)人者智,自知者明(圣明)。胜人者有力,自胜(战胜自己)者强。知足者了解别人的人聪明,了解自己的人圣明(

16、即了解自己更重要)。战胜别人的人有劲儿,战胜自己的人刚强富,强行(确定不移,古今异义)者有志,不失其所(地方)者久,死而不亡(通“妄”。知道满足的人就是富人。确定不移、竭力实行的人有意志。不丧失合适位置的人(比如那些自知、自胜荒谬)者寿。的人)能够长久。死得不荒唐亦即正常死亡的人就是长寿的。23 为(把当作)无为,事(把当作事业)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以“无为”的态度作为,以不生事的态度做事,以恬淡无味为滋味。大生于小,多起于少,用恩德来报答(反复考虑)难于其易,为(作为)大于其细。天下难(形容词名,难事)事必作于易怨恨,从难事的容易处入手来解决它,从大事的细小处入手来完成它。解

17、决了一件件容易的事,最终也就(形容词名,易事),天下大(形容词名,大事)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解决了难事;完成了一件件细小的事,最终也就完成了大事。所以达到最高境界的人始终不做大事,因此能成其大。成就了自己的伟大。夫轻诺必寡(使减少)信,多易(把看的容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尚且)难之,轻易向人许诺一定缺少诚信,把很多事情看得容易一定会遭遇很多困难。因此达到最高境界的人遇事尚且故终无难(把看的困难)矣。把它看得困难,因此他始终没有困难。24其安易持,其未兆(名动,显露征兆)易,其脆易泮(通判,分离),其微易散。为之事物安稳的时候容易持守,问题还没有显露迹象的时候容易解决,事物脆弱的时

18、候容易分离,事物细小的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形容很高)之台,起于累(通蔂,盛时候容易散失。要在还没有出现问题的时候解决问题,要在还没有陷入混乱的时候治理混乱。张开两臂才土工具)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民之从事(做事),常于几(副词,几乎差不多)成而能抱得过来的大树,是从极细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很高很高的台子,是从一筐土开始建起来的。很遥远败(使失败)之。慎(慎重对待)终如始,则无败事。很遥远的行程,是从脚下那一小步走出来的。人们做事,常常是在将要成功的时候让它失败了。如果在将要完成的时候像开始的时候一样谨慎,就不会败坏事情了。先秦诸子选文字词(1)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

19、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2)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3)他人之贤者,丘陵也 (4)偃之言是也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克己复礼为仁 (7)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8)良人也,所仰望而终身也 (9)则诸侯皆为之驱矣 (10)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 (11)为渊驱鱼者,獭也 (12)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 (13)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14)此则天下之害也 (15)厚者为戮,薄者 见疑 (16)秦西巴以有罪益信 (17)其子傅必为鲧、禹笑矣 (18)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1) “与其岂若”是固定结构)(2)“至”前省略主语“子路”,“则行矣”前省略主语“丈人” (3)判断句 (4)判断句(5)判断句 (6)判断句 (7)判断句 (8)判断句 (9)被动句,标志词是“为” (10)判断句(11)判断句(12)固定句式,孰与表询问比较的结果 (13)被动句 (14)判断句(15)被动句(16)被动句 (17)被动句(18)判断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