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困境与策略.docx

上传人:叶*** 文档编号:35707179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5.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困境与策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困境与策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困境与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困境与策略.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困境与策略休闲观光农业是把休闲观光旅游与农业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旅游活动,它的形式与类型很多。观光农业作为新兴的行业,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解决农业发展的部分问题,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解决就业问题,带动农村教育、卫生、交通的发展,改变农村面貌,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新的思路。摘要:休闲观光农业深刻表现了城乡关系的新变化,具有独特功能与现实价值,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种客观需要。破解当前休闲观光农业面临的问题与发展困境,需要注重规划引领,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重点培育精品产业项目,发展与规范并举,切实加强宣传推介,推进模式机制创新。关键词:休闲观光农业 现实困境 建

2、设策略休闲观光农业是以农业生产经营项目为基础要素,以市场消费需求为目标导向,以城镇消费者休闲观光为目的,以休闲、观光、娱乐、体验、参与、学习、购物等活动为形式,是第一产业农业与第三产业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兴产业,是农业多功能的拓展与延伸,是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改革创新,也是绿色经济与美丽经济的重要实现形式。休闲观光农业深刻地表现了城乡关系的新变化,使其由原来的相互排斥与对立,转变为互补与融合。一、休闲观光农业的功能与价值我国幅员辽阔、地貌丰富、景观优美,特色农业资源充裕,产业基础坚实,同时,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厚的人文资源与多彩的民俗风情,具有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基础条件、市场潜力与开发空间。有助于

3、提升现代农业发展层次。休闲观光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必然,对于现代农业提升发展层次与质量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同时,对区域农业特色资源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必将推动现代农业的蓬勃发展,增强人们的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有助于拓宽现代农业功能。休闲观光农业以农业生产经营项目为载体,有效推动农村三次产业有机融合、互生互化,进而趋于同步发展,把农业从原初单一的食物保障功能逐步拓展至休闲观光、乡村旅游、保健养生、就业增收、文化传承、生态涵养等诸多方面,有效适应与满足了城乡居民多元化的消费需求。有助于促进农民增收。休闲观光农业紧密联结着农业种植、农产品加工、休闲观光与

4、乡村旅游,能够有效延长与拓展深化现有农业产业链,促进旅游、餐饮、住宿与商业等各类配套产业的发展进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有效利用与整合资源,吸纳乡村剩余劳动力,推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多元化,将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有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休闲观光农业能够促使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农村回流,有效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提升当地村容村貌,优化农村社会发展环境,拓展深化农业与农村发展功能。同时,能够促使农民主动学习现代管理知识与科学技能,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有效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与环保观念,更加珍惜与爱护自己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增长方式的转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有助于推进城乡

5、发展一体化。休闲观光农业以农业为基础要素,以农村为发展空间,以农民为经营主体,可以丰富城乡一体化的实践内涵,促进城乡居民互动交流与双向融合,推广现代文明生活方式,实现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衔接与互通,使得城乡之间互为消费市场、互为资源要素、互为发展生态,进而缩小发展差别,提升发展质量。二、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现状与困境休闲观光农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与新的增长点。然而,在发展壮大中仍存在一些现实困境,如何提升发展水平成为有待探索的现实命题。休闲观光农业项目模式单一雷同。当前,从整体上来看,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发展层次较低、开发模式单一,项目布局与结构梯度呈现同质化。现有发展

6、层次与建设质量难以满足与对接多元异质的市场消费需求。就项目类型分布来看,观光类项目较多,但很多项目往往集中在形式单一的垂钓、采摘、餐饮等领域;休闲类项目缺乏,而且高层次功能性的体验型、参与型、文化型、疗养型项目则更为稀缺。对本地民俗特色、文化意蕴挖掘不足,乡村特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开发、拓展与延伸,缺乏知识性、趣味性与新奇性,游客参与活动的类型单一雷同,影响与制约了项目的吸引力。部分休闲观光农业项目呈现城市发展偏向。实践中,部分休闲观光农业项目丧失乡土气息,呈现城市发展偏向,偏重物质资源开发,不注重乡土文化的挖掘与生态美学的塑造,缺乏富于地域特色的农业生产经营、农民劳动场景、农耕历史文化、地方乡

7、土民风以及以当地独特历史文化底蕴,背离了依托农业产业平台发展的原则与初衷,致使项目趋于城市发展偏向、商业化开发过度与地域特色文化失真的乱象,小桥流水人家的乡村意境与传统被以建设的名义所破坏。部分休闲观光农业项目缺乏规划布局设计。在实践中开发建设过程中,大多休闲观光农业项目依靠乡村与企业自主开发,随意性较强,缺乏必要的宏观指导,布局结构不尽合理,存在一定的无序性与盲目性。部分休闲观光农业项目缺少规划设计,景点布局往往杂乱无序,与当地生态环境与人文景观难以融合,缺乏农味、野味、乡土味、以及大自然的气息,造成不城不乡与不伦不类的感觉,缺乏与谐与美感。休闲观光农业项目的文化内涵开发不足。目前,一些休闲

8、观光农业缺乏对特色资源、文化意蕴、乡村民俗的挖掘开发,对农业附加值较高的高品位、功能性、新奇性的项目建设不足,难以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根据竞争战略理论,产品差异化能提高消费者的转换成本,提升生产者的议价能力与竞争优势。休闲观光农业项目建设过程中既要重视产品项目的创意,提高消费者的需求意愿并增强项目的集客水平,也要注重乡土文化的开发、挖掘,进而增加客户多次消费意愿以提高产业链的获利水平。部分经营者的素质与管理水平无法满足岗位要求。目前,一些项目的经营管理与服务人员,部分来源于农村当地从事农业生产与加工的居民,部分来源于其他非农行业的经营者,缺乏从事休闲观光农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在经营实践中,主要是

9、凭借过往经验,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与片面性。与传统农业相比,休闲观光农业对经营者与从业者的素质要求较高,需要具有从事多种经营、管理与服务的能力,不管是对于以往经营非农产业的人员,还是以往从事传统农业的农民来说,短期内都难以适应这种岗位要求。一些休闲观光农业项目存在市场风险及融资风险。目前,不少休闲观光农业项目通常是靠山吃山,缺乏必要的市场调查研究与项目论证。对消费者群体的分布范围、年龄结构、收入高低、价值目标等方面的具体信息知之甚少,这样既不能进行商业价值的测算与发展态势的研判,也难以结合消费需求的发展演变对项目的成长衰退周期开展论证,更谈不上项目的更新升级与调整换代,最后通常会导致项目开发前景堪

10、忧甚至流产失败。伴随着各类设施规模的扩张,目标消费市场不足的现实矛盾将会日益凸显,市场经营风险将会不断提高。由于项目建设用地大多采用的是租用方式,项目融资也受到一定限制,可持续发展面临风险与挑战。三、推进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新时期继续推进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应坚持以农为本,强农兴旅,走以农业产业化为核心,以农耕文化、乡土风情、自然人文景观为特色的发展道路,立足地域比较优势,依托山水生态环境,建设富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高效生产、消费与休闲观光一体化的休闲观光农业胜地,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与文化传承的有机统一。科学制定规划,引导休闲观光农业健康有序发展。在发展理念上,坚持以农业农

11、村农民为本,综合考量要素禀赋、市场容量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把休闲观光农业作为生产、生活、文化、生态与服务来建设。坚持自然规律、经济规律与社会发展规律的统一,将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思想一以贯之,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与谐发展。在发展思路上,根据点线面互通、大中小结合,力争实现相对集中、规模适度与有序发展,谨防一哄而起、过度分散与千篇一律,实现布局优化、功能明确、集聚发展、重点推进。协调整合休闲、观光、餐饮、采购、住宿、娱乐与农事体验等各个具体环节的建设,实现连点成线、交错发展、集聚发展。在规划布局上,突出系统性与前瞻性,探索多规合一的发展道路。通过多规融合将休闲观光农业与新型城镇化建设

12、、新农村建设特色产业发展、商业旅游与服务业发展等规划相互衔接与融合。彰显毗邻都市、临近景区、融入自然的亮点,借势发展,集聚人气。项目单体规划应在契合区域发展规划与突出自身特色的前提下,明确发展方向与重点,积极融合田园景观、自然生态、主导产业、民俗文化等优势特色资源,协调促进农业生产、生活、生态、文化、教育发展一体化,积极培育休闲娱乐、农业景观、农事体验、采摘品尝、服务接待、民俗文化、科普教育等不同性质与功能的各类特色项目。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提高发展质量。农业具有天然的弱质性,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既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导引功能,更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政府切实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对新兴产

13、业实行科学的引导、规制与监管,促进市场培育与要素集聚,而非直接参与生产经营。通过放管结合,激发农村社会创业创新的活力,提高项目生产、经营者的积极性与创造力,促使其根据市场信号经营决策。鼓励农民量力而行,以投资投劳等各种形式零距离就业,参与项目建设,提升发展质量与层次,让农民从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引导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协作、参股、合作、独资等方式参与建设,实现多元化发展。同时,根据市场发展需要,切实加强休闲观光农业决策、组织、管理、经营与从业骨干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休闲观光农业涵盖了三次产业的生产经营范围,涉及多个学科范畴,需要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这需要将人才培养整体纳入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

14、程,对相关从业人员开展产品开发、经营管理、服务接待、保健养生、旅游文化、民俗风情、餐饮服务、环境生态、安全卫生与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技能培训,提高骨干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管理能力与服务质量。重点培育精品休闲观光农业,丰富特色产业资源。一是以农为本,加强农业生产功能建设。坚持以发展现代农业为基础,根据区位优势,因地制宜设置多元化功能区。延伸与拓展现有生态养殖、设施栽培、有机农业、立体种养等绿色高效生态农业模式的基础功能,使其发展为休闲观光农业建设的基础支撑与重要依托。根据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将休闲观光农业建设与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与培育农村主导产业发展融合互通,提高新兴业态的发展层次与科技水平,使之

15、真正发展成长为现代农业新的增长点与农民的致富产业。二是培育特色产业,丰富休闲观光农业资源。根据多元异质、错位竞争的发展原则,树立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就是特色资源,项目品牌、产品服务就是客源的思想,从区位优势与资源禀赋出发,积极发挥地域农业特色资源优势,充实提高产品项目的内涵品位,打造新、奇、特休闲观光农业。同时开发与利用农业生态功能与科普教育功能,准确研判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提供农园生活、生产体验、乡土教育、保健养生、休闲娱乐的场所与项目。三是以需求为导向,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在保持农业特色、乡土气息与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切实提升休闲娱乐、餐饮住宿、园林景观、道路交通、网络通讯等设施的建设水平。同时,

16、更加注重消费者的体验与参与,通过插队落户、当一天农民、自采自制自买等项目让游客充分体验劳动过程,彰显地域文化与农业特色,突出休闲性、增强参与性,针对不同群体客户开发个性化产品,以符合各类差异化的消费需求。发展与规范并举,着力提升品牌质量。一是切实加强对休闲观光农业质量的规制与监管。在鼓励发展的前提下,健全完善相关行业标准、进入门槛、运行规则与退出机制,构建完善的产品与服务质量保障机制,并强化质量监管体系,确保产品生态环保、绿色健康、优质安全。二是着力提升品牌质量,在市场整合资源要素的基础上,打造精品与亮点,发挥项目引领示范效应。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有计划地引导社会资源向优势项目流动,增强典型示范

17、带动功能,充分发挥其集聚辐射与引领示范作用。三是加强行业协会、合作社与中介服务组织建设。积极发挥平台、纽带与服务功能,承接政府转移的职能,强化行业自律与管理,推进规范化发展,架起农民家庭经营与消费市场之间的桥梁。定期组织开展交流,总结推广先进典型经验,带动整体发展质量。积极推进模式机制创新。一是完善内生动力机制。积极发挥需求系统、引力系统、支持系统与中介系统的功能,着力构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动力机制,建立政府投入引导、市场配置资源的发展机制,保障各利益相关者均衡发展,促进休闲观光农业由资源拉动向需求驱动转变。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鼓励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身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挖掘自身比较优势

18、,基于资源禀赋、劳动力水平与投资环境,确定产业发展定位,发展一批特色鲜明的品牌项目与配套产业。二是完善投资融资机制。拓宽多元化投资融资渠道,根据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通过财政投入、招商投入、项目合作、股权分置、生产与经营权分离、冠名权出让等具体实现形式,广泛集聚社会力量,鼓励农民以生产要素入股的方式参与建设,积极引导工商资本与社会资本投资。三是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土地是农业发展的最基本要素,休闲观光农业要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应与生态效益的统一,就必须具备适度的生产经营规模,以实现规模效应。这需要创新土地流转机制,以三权分离为基础,破解土地流转的瓶颈,既要注重制度规范,防范土地寻租与变相圈地,又要符合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基本准则,更要尊重群众的自主选择,依法通过转让、转包、互换、入股、出租等各种具体实现形式,促进零星分散的土地向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中,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提供基础要素保障。注释:丁忠兵,纳慧:对青海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态势分析,青海社会科学,2014年第4页。徐丹,蒋红国,徐加宽,管红良:常州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探索与思考,江苏农村经济,2014年第8期。熊晓红:发达地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动力机制研究以浙江省为例,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年第4期。王国敏,翟坤周,周庆元:我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面临的矛盾及化解对策,理论视野,2013年第8期。第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