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热点题型专练【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热点题型专练【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11分)长门怨齐浣宫殿沉沉月欲分,昭阳更漏不堪闻。珊瑚枕上千行泪,不是思君是恨君。注:昭阳:宫殿名。更漏:报时的漏壶。1 .昭阳更漏不堪闻写出了女主人公的什么心理?(5分)答:【答案】度日如年,害怕听到报时声。(2分)写出了女主人公失宠后独处冷宫的极度寂寞、 哀怨。(3分)注:答出寂寞、哀怨其中一点给2分,两点给3分。)2 .不是思君是恨君一句有的版本作半是思君半恨君。你认为哪一句更好?请结合全诗, 谈谈你的看法。(6分)答:【答案】示例一:不是思君是恨君一句好。由珊瑚枕上千行泪可知,不思君是假,其 真意恰恰是思念甚深,至于
2、生出怨恨,这是以恨写爱,更能表现爱之深,无理而妙;“恨君”也与标题中的“怨”相照应。(答案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示例二:“半是思君半恨君”一句好。分不清是爱还是恨,又爱又恨,更能表达女主人公爱恨交织的复杂 心理。(答案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赏析】本诗表达宫女的哀怨。宫殿深深月亮快到中天,昭阳殿的更漏不忍听闻。珊瑚枕上留下了千 行泪,一半是思君一半是恨君。末句一作“不是思君是恨君”。长门,多指冷宫;长门怨,乐府旧题,抒写宫 女心声;昭阳,多指皇后所居宫殿。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1分)阮郎归欧阳修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 帘
3、幕垂。秋千慵困解罗衣,画堂双燕栖。3 .首句点明时已春半,上阕是从哪些地方体现出来的?(5分)答:【答案】游人踏青,春风和煦,梅子初长,柳条抽叶,白昼变长,蝴蝶纷飞。4 .结合下阕简要分析末句画堂双燕栖所蕴含的情感。(6分)答: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注】此诗为作者贬南巴尉时所作。长沙傅:贾谊,他曾被贬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 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诗人为什么独自流泪?请结合诗歌的内容简要回答。答:一【解析】这苜诗是诗人迁至潘州次年后,即乾元二年所作,满腹冤屈化作诗语:“乡心新岁切,天畔独 湾然”。新年已至,自己与亲人们相隔千里,思乡之心,自然
4、更切。人欢己悲,伤悲之泪潸然而下。【答案】适逢新年,思乡心切;老年被贬,客居异乡;时光流逝,归期渺茫。十三.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溪桥晚兴郑协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芋芋。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注】郑协:南宋遗民。芋芋:草木茂盛。有人说诗中的闲字表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诗歌简要分 析。答:【解析】首先明确观点,然后运用诗歌的内容解释,注意抓住注释和诗歌中表情达意的重点词语。此题注意抓住关键词语寂寞晚照杜鹃和注释中的南宋遗民作答。【答案】不同意。本诗表面上看是表现了诗人悠闲、恬淡、无所事事,闲立观赏一川晚照 的情景,其实内心是无比的凄凉、孤独和惆怅。亭
5、基寂寞,野渡无人,落日晚照,杜鹃啼血, 再加上诗人特殊的身份一一南宋遗民,因而故国之思,亡国之痛自不待言。十四.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问题。南涧中题 柳宗元 秋气集南涧, 回风一萧瑟, 始至若有得, 羁禽响幽谷, 去国魂已游, 孤生易为感,独游亭午时 林影久参差。 稍深遂忘疲。 寒藻舞沦漪。 怀人泪空垂。 失路少所宜。索寞竟何事?徘徊只自知。谁为后来者,当与此心期!【注】南涧:地处永州之南,本诗为作者谪居时所作。亭午:正午,中午。期:约 会。苏东坡曾云:柳仪曹(柳宗元)诗,忧中有乐,乐中有忧,盖绝妙古今矣。说说你对南涧 中题中乐忧的理解。答:【解析】本题考查诗人的观点态度。结合注释,联系其背
6、景,对此应该不难理解。【答案】诗人被贬后,游南涧,寄情山水,本是解人烦闷的乐事,诗人也似乎有所得,忘记了疲劳。 然而羁鸟呜叫,寒藻漂浮,却又偏偏勾起他的舌闷和烦恼。触景生情,想到自己的被贬,那种孤寂与悲愤 无法摆脱,忧从中来。十五.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回答问题。水调歌头叶梦得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欹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 拼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 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谈笑静胡沙!【注】此词为作者退居太湖边的卞山时所作。东山老:指东晋名臣谢安,曾隐居东山, 故名。他是历
7、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战例一一娜水之战的总指挥。胡沙:即“胡尘”,指代北方 各民族发动的战争。本词中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化用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三径就荒,松菊犹 存,你认为本词与归去来兮辞中这两句字面相似的语句表达的思想感情相同吗?为什么?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解析】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解释,陶诗中的情感是山林隐居,贞洁自持,此诗也 有这方面的意图。但二者厌恶官场的原因不尽相同:陶诗是因痛恨官场黑暗,不愿同流合污而 与之决绝,甘心过隐居生活;此诗是因朝廷昏庸,抗敌无策,表现强烈的爱国忧患之情。【答案】二者都表现的是山林隐居,贞洁自持。但二者厌恶官场的原因不同:陶诗是因痛恨官场黑暗,
8、 不愿同流合污而与之决绝,甘心过隐居生活;叶诗是因朝廷昏庸,抗敌无策,表现强烈的爱国忧患之情。【答案】天色渐晚,主人公踏青归来坐在秋千上,感觉到疲乏,欲解衣小憩,抬头见画堂 上立着两只燕子,猛然感到自己的孤单,心生怅惘,思念之情油然而生。【赏析】上片写女子游南园所闻所见。所选择的加以表现的声音、景物都有极丰富的含义。 “春半踏青时,仲春时节,花繁艳、草丰茂,正是一年春光最美的时候,人们会在此时结伴踏青。这里突出两种意味: 一是大好春光欲与所思之人分享而不能;二是此际虽是春之繁盛之时,但同时也是将衰之日。好景易逝、 时光空流,好不容易历尽凄凉秋意、冰封冬雪,迎来春光,却仍是盼不回远人。“青梅如豆
9、柳如眉,梅子结 于枝头清晰可见,柳叶也已非“陌头柳色之鹅黄新绿,而是已长如女子修修童眉。这仍是以外物的变化,暗 示时光的流逝,叹怨远人“可怜春半不还家”风和”句,写听觉感受。春天不仅景繁丽,音亦繁闹无比:莺 嗔燕咤、欢声笑语、笙歌管弦等等,可写之声极多,但女主人公耳际只徘徊着风声与马呜。其实女主人公 充耳不闻春之乐”音,在于她内心愁闷:想当日作别之时,“他如何不是身跨骏马、扬鞭远去;如今别人家 的游子勒马而归,自己却独独等不回“他)因此写马声亦是写愁思。末句“日长”正是“春日迟,日迟独坐天 难暮:之意,无伴、失伴倍觉时光难熬。而蝶又双飞,追绕花丛之间,愈发惹动相思之情。这几句无一处写 情,但又
10、无一处不合情。下片,写女子独在园中已许久,暮色来临,露上娇花,凝珠如泪,草锁轻烟,春气低迷。 望邻家重帷深下,知天时已晚,不禁长叹。秋千荡罢,困懒无聊。痴坐无绪,返至屋中。点灯 亦是独坐,且不堪忆共剪烛花之情,不如向梦中去,或可忘却,或可一见。总之女主人公此时 己是心力交瘁,不愿再思再想。然而无意抬头,却见双燕栖于画栋之上。真燕还是画燕并无关 碍,关键是在古人心中燕向来少有独飞之时,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双燕双飞 绕画梁,罗帷翠被郁金香双燕实喻夫妇和谐相伴,则此时见双燕,少妇只能痛断肝肠。三、阅读下面的词,完成56题。(11分)摸鱼儿(并序)辛弃疾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
11、酒小山亭,为赋。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 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 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注:淳熙六年(1179),辛弃疾从湖北转运副使调任湖南,将从鄂州至潭州主持遭运。小山亭 在湖北转运使官署内。同官王正之:王正之淳熙六年任湖北转运判官,故称同官。5 .全词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结合原文简要赏析。(5分)答:【答案】拟人(比拟),用典。将春拟人化,呼唤春不要离开,表达了作者的
12、惜春之情。(1分)词人借对妒恨陈皇后的女子 说,你们不要高兴得跳起舞来,须知玉环、飞燕也难免归于尘土,一切成空。(1分)实际上,他 是在申饬、诅咒那些打击陷害忠良的权贵奸小:你们休要得意忘形,你们难道不知道,玉环、 飞燕那样的命运,最终也会降临到你们头上吗?(1分)6 .全词作者表达了哪些情感?请结合原词简要赏析。(6分)答:【答案】上阕抒发惜春、怨春、留春的复杂情感。(2分)下阕表达对南宋国事衰微的感叹伤 感,(2分)作者感慨光阴虚掷,事业无成的悲愤。(2分)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赏析】此词作于淳熙六年(1179)。作者在此借春意阑珊和美人遭妒来暗喻自己政治上的不 得意。词里面的玉环、飞燕
13、,似是用来指朝中当权的主和派。辛弃疾在淳熙己亥前之两三年内,转徙频繁,均未能久 于其任。他曾在论盗贼札子里说:“生平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恐言未脱口而祸不旋踵。”这与 蛾眉曾有人妒”语意正同。作者本来是要积极建功立业的,被调到湖北去管钱粮,已不合他的要求:再调到 湖南,还是管钱粮,当然更是失望。他心里明白朝廷的这种调动就是不让恢复派抬头。一想到国家前途的 暗淡,自不免要发出烟柳断肠”的哀叹。表面看来,词人是在伤春吊古,实际上他将自己的哀时怨世、忧国 之情隐藏在了春残花落、蛾眉遭妒的描写中。词里所流露的哀怨确有对朝廷表示不满的情绪。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78题。(11分)临江仙晁补之绿
14、暗汀州三月暮,落花风静帆收。垂杨低映木兰舟。半篙春水滑,一段夕阳愁。淹水桥东回首处,美人新上帘钩。青鸾无计入红楼。行云归楚峡,飞梦到扬州。注:青鸾:即青鸟,传说中的信使。7 .词的上片用哪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简要赏析。(5分)答:【答案】草树、落花、风、帆、垂杨、舟(木兰舟)、春水、夕阳,描绘了一幅幽暗、寂静(寂 寥),令人感到冷落(萧条、凄迷)、忧愁的画面。分析:春末汀州,绿影阴暗;落花满地,风静 帆收;柳映船停,春水湿滑;夕阳西下,游子未归,气氛凝重充满忧愁。(评分标准:意象2分, 5个以上2分,少于5个1分。概括画面2分,意思对就可以,分析1分。)8 .词的上片写道:一段夕阳愁。
15、结合全词分析,作者的愁绪包括哪些。(6分)答:【答案】伤春之愁。暮春时节,落花满地,勾起作者惜春、伤春之感。怀念亲人之愁。 此中游子凝想当年分别的时候,佳人倚窗凝望,而现在无法托青鸟传信,令人惆怅。萍踪游 子的羁旅之愁。上片明写木兰舟,暗写舟中游子,幽暗的景物烘托出忧愁、凝重。(评分标准: 每点2分,概括对1分,分析1分。)【赏析】上片写景,景中含情。首句指明地点,时间。暮春时节,自然使人升起一段因时序变化而有的愁思。绿暗”二字浓墨重彩地勾画出r洲”的景色。这一句展开了一幅岸渚沉寂,芳草萋迷的画面。接着 点染岸边近景;风已平静,落花满地,船帆暂卷,岸边株株垂杨柳,水边只只横斜的木兰舟。在木兰舟
16、中, 所载着的是一位萍踪无定的游子。面对这般春深之景,这位游子的感受是“半篙春水滑,一段夕阳愁工江中 春水方生,行船流利,故日滑、夕阳西下,游子未归,触景生情,故而生愁。半篙春水,一段愁情,亦有 将愁比作春水之意。这里用景物衬托游子合愁的形象。整个上片,由背景引出人物,由远景写到近景,由 写景过渡到写情。在写景中,着重摄取绿暗,“垂杨,“夕阳”略带有萧瑟的物象;静风、落花、瞽春,皆 寂静讽暮的物象,烘杆出游子旅愁的汨,重。上片由春暮带出落花,由落花引出风静,由风静引出落帆。由落帆写到木兰舟,最后写到 游子之愁,环环相扣,在意象上一气呵成。下片则是写愁的生发和具体化。濡水桥,是离别 之所,游子想
17、到了濡桥分别,万分感慨。濡桥上的杨柳年年不知有多少被折下,却无法使要远 离的人留下,越想越难过。回望红楼,仍见美人正卷帘伫望;如今泊舟江渚,怀想佳人的凝望 与容颜,已很模糊,真希望西王母身边的青鸟代为传信,可是蓬莱路远,无计可通。青鸾无计 入红楼,这又多令人心烦意乱,惆怅满腹。青鸾一句,对游子愁的内涵和来由,略略一点。 这个游子不仅有江湖漂泊之感,且有思念情人之愁,心情的怅惘寂寥可想而知。于是,这漂泊 的旅愁于游子心中激起点点涟漪,绵绵遐思;缅怀消逝的过去,憧憬美好的未来。行云句暗用巫山神女的故事。还用行云归楚峡喻往昔感情的消逝。然而,游子不会让它就 这样溜走,心中还是想把握这段感情的,所以他
18、希望飞梦到扬州。这里暗用杜牧的诗句:春 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扬州,也是虚指冶游之地。既不能忘情,故求之于梦。梦是 可以超越时空局限的,而游子不满足于一般的梦游,而是飞梦,可见其思念佳人之心有多急迫。下片承上片由愁展开,因愁而忆,因忆而思人,梦中求人,写出心中一段缱绻之情。五、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11分)白头吟卓文君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日沟水头。蹬踝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竹竿何袅袅,鱼尾何铤彼!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注:御沟:流经御苑或环绕宫墙的沟。东西流,即东流。9 .首联中哪两个词用得
19、最妙?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答:【答案】皑:白色,通常用来形容雪的洁白。(1分)皎:皎洁,通常用以形容月光,洁白光 明。(1分)自喻手法,运用两个颜色的词体现诗人自己的人格纯洁如同白玉。(3分)(共5分)10 .流行歌曲愿得一人心唱出了许多人对爱情的渴求。结合诗的有关内容,探讨全诗 所蕴含的感情。(6分)答:【答案】竹竿何袅袅,鱼尾何德健中用竹竿尾的摇动和鱼尾的摇动来形容意志、爱情不 坚定。(2分)钱刀比喻爱情不是金钱能买到的。(1分)全诗通过抒情主人公的言行,塑造了一个个性爽朗、感情强烈的女 性形象。(1分)既真实地刻画了女主人公心倾意烦、思虑万千、敢爱敢恨的神情状态,同时也显示了她思
20、想 的冷静和周密。(2分)次6分)【赏析】这首诗塑造了一位个性鲜明的弃妇形象,不仅反映了封建社会妇女的婚姻悲剧,而且着力歌 颂了女主人公对于爱情的高尚态度和她的美好情操。她重视情义,鄙夷金钱;要求专一,反对两意”。当她 了解到丈夫感情不专之后,既没有丝毫的委曲求全,也没有疯狂的诅咒和软弱的悲哀,表现出了妇女自身 的人格尊严。她是把痛舌埋在心底,冷静而温和地和负心丈夫置酒告别,气度何等娴静,胸襟何等开阔! 虽然她对旧情不无留恋和幻想,但更多的却是深沉的人生反思。因此,她较之古诗中一般的弃妇形象又迥 然不同,显示出“这一个”的个性。全诗多用比兴和对偶,雪、月、沟水、竹竿、鱼尾等喻象鲜明生动而又耐人
21、寻味。一、二、五、六、 十三、十四等句皆工对而又自然。此外四句一解,每解换韵,而诗意亦随之顿挫,声情与辞惜达到完美的统一。六、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11分)东马腾(宋侏淑贞一睦芳草碧芋芋,活水穿花暗护田。蚕事正忙农事急,不知春色为谁妍?注:东马睦:地名。藤,田间的土填子。11 .第二句中暗字用得最传神,请简要赏析。(5分)答:【答案】暗字有“默默地悄悄地之意,(1分)运用拟人手法,(1分)描绘出东马滕芳草碧 羊,繁花满目,活水穿流其间,静静地润泽农田的景象。(1分)流露出诗人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 情。(2分)12 .第三、四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答:【答案】以浓浓
22、春色无人欣赏来衬托蚕事的忙、农事的“急,(1分)巧妙地描绘了农村一 派繁忙、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1分)既表达了诗人对美丽田园的热爱,(2分)又有对辛勤劳作的 农人的赞美。(或:表达了春色正妍而无人欣赏惋惜之情。)(2分)【赏析】作者以激扬的情调,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暮春田园风光图。诗传画外意,贵有 画中态。作者先从视觉上用实笔勾画了东马腔(地名,腔,田间土填)碧草如茵、沟雁纵横、繁花闹春的迷人风光;接 着,又用虚笔把人事安置于芳香浓郁的水彩画里,使诗不只是一苜咏景抒情的小调,更为突出的是表现了以 食为天”的农民们的勤劳。虽未与人,但呼之欲出,仿佛星星点点地散落在旷野里。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
23、生。”作者触目感怀,寄情笔端,遣词生彩,如形容词,洋芋,暗,“急汲动词”穿二”护的运用,便把软 红春光照耀下的芳草竟嫁、繁花争俏、溪水轻唱、农民劳碌把农村生机勃勃的春景图细腻传神地刻画 出来,既是对生活的与真,又是对人情的赞颂。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长安秋望赵嘏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妒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注】此诗是赵嘏举进士不第后客居长安时所作。云物:云雾。南冠:左传记 载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日:”南冠而紫者,谁也? 有司对日:郑人所献楚囚也。后以 南冠、楚囚为囚徒的代称。(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
24、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首联凄清二字,既写秋意的清冷,亦指心境的凄凉;既属客观,亦属主观。正是这二 字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B.颔联描绘的是秋暮时分的场景,“残星几点”是目见,“长笛一声”是耳闻,目见与耳.闻 相结合,饶有情致。C.颈联运用了拟物手法,以静赋菊,以愁状莲,使得这深秋花事不仅形象传神,而且 主观色彩浓厚。D.诗中的景物不仅有广狭、远近、高低之分,而且体现了天色随时间推移由暗而明的变化。 全诗意境深远和谐,风格峻峭清新。E.这首七律通过诗人眺望中的见闻,写深秋拂晓的长安景色和羁旅思归的心情。【解析】选BC。B项,应为拂晓时分;C项,应为拟人手法。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5、?怎样表达的?请简要分析。答: _b【解析】考生应该从意象、意境、手法角度去分析。情感关键词不归去空,表明留而无用,欲归不得的无奈维卢鱼”是思念故乡的代名词,“南冠楚囚”为囚徒的代称。【答案】感情:故园之情,归隐之思,欲归而不得的无奈。手法:用曲。上句用西晋张翰的典故表 明自己的故园之情和归隐之思。下句用春秋钟仪的典故表明居长安之无用。直抒胸臆。“不归去-5?表明 留而无用,欲归不得的无奈。八.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高阳台西湖春感张炎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斜日归船。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 薇、春已堪怜。更凄然,万绿西泠,一抹荒烟。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
26、。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无心再续笙歌梦, 掩重门、浅醉闲眠。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注】张炎:南宋著名的格律派词人,宋亡以后,家道中落,贫难自给,即落魄纵欢, 在江南江北纵横千里的地方漂泊。由于不愿意北向俯首事敌,就长期寓居临安。断桥:西湖 孤山侧桥名。西泠:西湖桥名。韦曲:在长安城南皇子坡西,唐代的名门望族韦氏居于此 地,因名韦曲。(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A.这首词借咏西湖,抒发国破家亡的哀愁。开头三句写景,以景衬托国破家亡的凄凉。能 几番游二句最沉痛,抒发出人生短暂的无限哀愁。B. “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词人暗用了辛弃疾的两句词: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27、。 意谓连悠闲的沙鸥,也生了新愁。沙鸥之所以全身发白,似乎都是因“愁”而生的,因此古人 常借用沙鸥的白头来暗写自己的愁苦之深。C. 当年燕子知何处? 此句化用刘禹锡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此词在 刘诗基础上进一步点明了自己的故国之思。D. “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句,“开帘照应掩门,“飞花照应卷絮,“啼鹃照应 巢莺,首尾呼应,营造了一种花飘飞絮、杜鹃啼血的悲凉氛围。E.这是一首写暮春时景的咏物词。写春天的景色等是实写,写内心的亡国之痛则是虚写。 以景示情,以情带景。读来耐人寻味,耐人咀嚼,很有豪放派的词风。【解析】选AE。A项,“能几番游两句抒发的是惜春之愁;E项,“很有豪放派
28、的词风错误, 这是一首婉约词。(2)这首词中,词人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写出词人情感发展的脉络并作简析。答:【解析】解答此题,要理解整首词的内容,抓住词中描写的景物所传达出的不同的愁思, 分析词人的 情感变化。上片起笔写景比较平缓,“接叶巢莺,平波卷票”表现出一派平和且令人愉悦的深春美景;“能 几番游”则等锋一转,写“东风”“蒿薇”暮春之景,体现惜春之情;下片“当年燕子知何处”化用“旧时 王谢堂前燕”的典故点明故国之思,在这种情怀下,“怕见飞花,怕听啼鹃”就抒发了强烈的国破家亡的哀 伤。【答案】愉悦之情:莺歌燕舞、春意深厚。惜春之情:东风已逝,蔷薇花开,只留下一抹 荒烟。国破家亡的哀伤之情
29、:漂泊在外,愁思满怀,怕见落花,怕听杜鹃啼叫。九.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南柯子忆旧仲殊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1)下列对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词的前两句先远写青山,后近写退潮后的沙滩,远近结合,使画面富有层次感。B.词的前三句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运用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的手法描绘景物。C. 啼鸟怨年华一句,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表达出词人内心的愁怨。D.词中运用青山白露晓霞绿杨等意象,绘制清新亮丽之景,衬托内心的愁苦情绪。E. “荷花在词中有特指,表层是问荷花,实际暗示词人情操
30、的高洁。【解析】选BD。B项,没有虚实相生的手法;D项,不是乐景衬哀情。(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简要赏析。答:【解析】注意结合词句怨年华在天涯记得作答。【答案】抒发了作者年华易逝、青春不再的忧伤之情。从数声啼鸟怨年华一句可以看出 这一点。抒发了作者天涯漂泊的厌倦之情。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一句可以看出。抒发了 作者对物是人非的复杂心情。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写词人站在荷塘边, 想起从前路过此地,乘着酒意,观赏荷花,引发叩问:“你还记得那年买酒喝的那个醉汉吗? ” 十.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临江仙徐昌图饮散离亭西去,浮生常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
31、,寒日暮天红。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1)下列对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 “饮散离亭西去交代了时间、地点,点明词人饮罢饯行酒,与亲故辞别西去,奠定了全 词的情感基调。B. “浮生常恨飘蓬中的常恨道出了离别对词人来说并非第一次了,每重演一次,就会 增加一分身世飘零之恨。C.写烟柳重重实际写离情重重,是把抽象、无形的愁情寄托在具体形象的烟柳中来表 现。D. “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两句,借景抒情,展现了一幅寥远凄清的暮秋图,抒发了词 人深深的孤寂离愁。E.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词人自问自答,借潮平月朦胧这幅清新亮丽之景, 表达内
32、心的自信。【解析】选AE。A项,“交代了时间错误,“奠定了全词的情感基调也略显牵强;E项,“清 新亮丽错误,“自信错误,从词意看应是朦胧凄清之景,表达内心的孤独寂寞之情。(2)词的下片最后三句表达了词人什么情感?是如何表达的?试作简要分析。答:【解析】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歌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进行分析,“饮散离亭西 去“5孚生常恨飘蓬”包含着词人聚少离多、饱经漂泊的羁旅之愁。“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表达了词 人深深的离愁别绪及别后的孤寂;妻凉之情。抒情方式注意从直接和间接的角度进行分析。【答案】表达内心的离别之苦羁旅之愁寂寞之情,运用的手法先是直抒胸臆,直接点 明内心的愁苦
33、,最后两句,以景结情(或借景抒情),通过残灯孤枕五更风等意象,烘托出 一种凄清的意境,表达内心的愁苦之情。十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有叹杜甫壮心久零落,白首寄人间。天下兵常斗,江东客未还。穷猿号雨雪,老马怯关山。武德开元际,苍生岂重攀。【注】此诗为杜甫晚年的作品。江东客:诗人自称。武德:唐高祖的年号。开元: 唐玄宗的年号。武德至开元时期,是唐朝治理最好的时期。有人评论此诗虽身在苦难,却心系苍生,请结合诗的首联和尾联作简要分析。答:【答案】首联写诗人的壮志早已衰退,年老白头而寄居他乡,抒发的是个人壮志难酬的感 慨。尾联,诗人感叹当今的百姓难以过上武德至开元时期那样的盛世安定生活了,在为百姓所 遭受的苦难哀伤的同时,又蕴含着一种希望国家兴旺昌盛、百姓生活安定的心系苍生的情怀。十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题目。新年作唐刘长卿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