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2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26页).doc(2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第 23 页课 时 计 划第 周 第 课(章、单元)第12节 第 课时 年 月 日课 题5古诗词三首课 型新授课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能 力1、诵读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2、体会诗词的意境,丰富学生情感,从诗句中感受童年的快乐。3、背诵和默写课文。过程与方 法通过了解诗意、词意,体会感情,体验学习积累古诗词的一般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古诗词的学习,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教材分析重 点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难 点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教 法启发引导学 法自主合作教 具教学课件教
2、学过程:一、回顾激趣:我们曾经学过不少关于描写儿童的诗,你还记得吗?二、初读诗文,展现画面1、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两首描写儿童生活的诗。请同学们朗读两首古诗。2、在牧童和舟过安仁两首诗中,你分别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三、精读诗文,走近画卷1、你最喜欢哪首古诗?选一首自己研读理解。2、自由组合小组,合作探究,选择一首诗进行研读,了解诗意,理解字词,逐句解决。3、老师参与学生的研究。四、品读诗文,走进画卷1、学习第一首诗。(1)“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你感受到了什么?朗读。释义:六七里方圆的原野铺满了青青的野草,三四声悠扬的笛声和着微微的晚风传来。可以感受到孩子是那么的悠闲自得、怡然而乐,感
3、受到的是一种野趣。(2)“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你看到了什么?说说感受和意思,然后朗读。释义:牧牛回来已到黄昏,晚饭吃得饱饱的,无忧无虑,还没脱下蓑衣就躺在院子里,悠然自得地看那渐渐升起的明月。可以感受到的是孩子的心情是那么的舒畅,他的生活是无忧无虑,非常惬意。(3)诗句中描写了牧童归来后的场景,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牧童?从哪里看出来的?一个“弄”,一个“卧”。(可爱、调皮、疲倦)教学过程(续):(4)、再说说诗中描绘的画面。把两句诗意连起来说,并加上自己的想象。2、学习第二首诗。(1)“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说说诗意,你好象看到了什么?释义:一只小船上坐着两个小孩子,他
4、们把篙收了,棹停了,坐在船上。(2)“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理解诗句意思,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释义:十分奇怪为什么没有雨,他们也把伞张在那儿,原来他们不是在遮雨,而是别出心裁,用伞试风。)“张、使风”描绘出两个淘气、可爱、天真的孩子。(3)朗读诗句,读出孩子的调皮,感受那悠闲的画面。五、再读诗文,感受意境1、比较两首诗的人物,你更喜欢哪位诗人笔下的“顽童”?为什么?2、背诵古诗。六、拓展延伸,想象画卷板书设计: 牧童 舟过安仁场景:草原广阔无垠,笛声悠扬悦耳 结果:两个小渔童收篙停棹坐在船中 人物:牧童晚饭后躺在月夜的草地上 原因:小渔童张开两伞使风让船前进作业布置:1. 背诵牧
5、童和舟过安仁,默写牧童。2.选择其中一幅画面,进行想象,改写成一篇有趣的小短文。教学后记: 通过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大增,都能理解意思,一部分同学很快就能背出来。课 时 计 划第 周 第 课(章、单元)第13节 第 课时 年 月 日课 题5古诗词三首课 型新授课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能 力1、诵读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2、体会诗词的意境,丰富学生情感,从诗句中感受童年的快乐。3、背诵和默写课文。过程与方 法通过了解诗意、词意,体会感情,体验学习积累古诗词的一般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古诗词的学习,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教材分析重 点通过了解诗意、词意,体会感情,
6、体验学习积累古诗词的一般方法。难 点通过对古诗词的学习,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教 法启发引导学 法自主合作教 具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揭题,初知“美”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南宋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词清平乐村居。2、释题:(1)介绍作者辛弃疾。 (2)简介宋词以及词牌名:清平乐。(3)村居,词的题目。“居”什么意思?(居住) “村居”呢?(居住在乡村)二、初读,走近“美”1、 听朗读录音,看图画。2、请同学自由地来读这首词,读正确,流利。做到字字读准,句句通顺。3、读得怎样?请你的同桌来评一评,你读给我听,我读给你听。4、学生再读。读读、看看、想想。读懂的记下来,不懂的做记号。5、出现了这么多疑
7、难之处我们应该怎么办呢?请同学们通过你喜欢的途径进行合作探究,可以查字典,可以找资料,可以相互讨论,可以看图、可以联系上下文,也可以向老师请教。三、品读,感受“美”1、通过刚才的学习,说说自己的收获。(先说前面的,再说后面的,依次说。注意说话要有条理,先说字意、词意、再说句意。)(1)“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看图知道。你感到了什么?(简朴的乡间生活,但很美。特别是青青草让人想起了春天踏青的美好感受。)学生朗读。(2)“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学生自由的轻声读这句,感受到了什么:一对头发花白的老夫妇满脸通红,大概刚喝了酒,他们亲热相待,用乡音聊天说话。)自主合作教学过程(续):仅仅是
8、酒让他们醉了吗?如此温馨、幸福、美好的生活,怎么不令人醉呢?(3)一对白发夫妻操着吴音正在亲密地聊天,他们为什么感到这样幸福呢?请同学们细细阅读下片。(4)追问:作者是怎样写出孩子们的可爱的呢?(大儿子在河东豆地锄草,二儿子在编织鸡笼,最喜欢的是顽皮的小儿子,在河边伏着剥莲蓬取莲子。)(5)读读看,从读中感受到了什么呢?(6)同学们读得真好!是的,这户人家虽然住的是-“茅檐低小”,但是周围的环境很美-“溪上青青草”,这户人家翁媪之间-“醉里吴音相媚好”,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多幸福的乡村生活啊,那对白发夫妻陶醉了。2、用生动的语句将你欣赏到的这副画
9、面描绘给大家听听。3、你能用朗读把词中的情趣表现出来吗?(他的朗读仿佛让老师和同学们亲眼目睹了那充满情趣的乡村田园生活) 四、再读全词,回味“美”1、想一想,这对白发翁媪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又有勤劳可爱的儿子,心情怎么样?(要求找出词中的“醉”字进行品味。)2、作者偶尔看到了白发翁媪的生活环境,心里又想些什么呢?(继续品味“醉”字。)3、那对白发夫妻陶醉了。作者辛弃疾看到此情此景,也陶醉在这样的画面之中。4、配乐朗读或背诵。四、课外拓展,延伸“美”教学课件板书设计: 屋内:一对白发夫妇在说话取笑 大儿子在除草清平乐.村居 屋外: 二儿子编鸡笼 小儿子剥莲蓬作业布置:1、背诵这首词。2、把这首词
10、改编成一篇优美的记叙文。教学后记: 通过读,学生能悟出词的意境!课 时 计 划第 周 第 课(章、单元)第14节 第 课时 年 月 日课 题6冬阳童年骆驼队课 型新授课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能 力1认识本课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懂课文,了解作者童年时对骆驼的喜爱,想象课文描写的童年生活画面,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过程与方 法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怀念童年的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之情,学会珍惜生活。教材分析重 点初步理解课文内容。难 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感情。教 法启发引导式学 法自主合作交流教 具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营造氛围冬阳,童
11、年,骆驼队,三个词组成了文章的题目。从这三个词语当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二、交流信息,了解作者与背景三、初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1)借助文中注音和工具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思考: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哪几个片断,分别在课文的哪些自然段?2汇报、交流(教师及时板书)四、品读课文,体会童年趣事刚才我们一起说了作者童年的往事,是不是觉得很有意思?那就拿起笔来,把你觉得最有趣的一件事用笔划一划,然后在旁边用简单的一两句话或一个词写下你的感受。(1)再读课文,边读边划,体会感悟。(2)汇报、交流A“学骆驼咀嚼”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
12、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从骆驼咀嚼的样子中体会作者观察仔细、描述生动。)“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想到这时候我龇牙咧嘴的样子,怪怪的、傻傻的,体会我看得很投入。)教师范读,学生想象。教学过程(续): 生交流:想象到的“我”学骆驼咀嚼的画面。带着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B“想象驼铃用处”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总会到的;慢慢地嚼,总会吃饱的。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铛、铛、铛地响。“为什么要系一个铃铛?”我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体会“我”对骆驼的关注。)“不是的,爸
13、!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从“想象铃铛用处”体会“我”大胆丰富的想象力及童心的天真、幼稚。)爸爸想了想,笑笑说:“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在这里,爸爸会想些什么?笑的是什么?女儿的话可能也勾起了父亲的童年回忆,天真、可爱的想法可能也令他似曾相识。所以,从他的话中体现出对女儿的宽容、呵护。我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不是的”(想一想:“我”为什么会有和大人不同的想法。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引导学生从不同侧面多角度地去理解。因为上文学习已明白了“我”对骆驼的喜爱,所以这里才会有不同于大人客观实际的想法,可能出于对骆驼的喜爱,而更多地加上了自己
14、的主观情感,如:不希望骆驼遇到危险;不希望骆驼旅程太孤单;希望铃铛可以给骆驼和拉骆驼的人增加情趣等等,进一步说明了“我”对骆驼的喜爱。同时,也令人深切感受到了“我”的天真、可爱。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五、总结学法学生归纳,教师总结:反复品读画词句、谈感受感情朗读。板书设计:6. 学骆驼咀嚼 (14) 想象骆驼用处 (59) 想替骆驼剪毛 (10) 追问骆驼去处 (1114)作业布置: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写写自己观察小动物的一个场面。教学后记: 学生对文本很感兴趣。预习生字较好,通过读,可以说出内容大意!课 时 计 划第 周 第 课(章、单元)第15节 第 课时 年 月 日课 题6冬阳童年骆驼队课
15、 型新授课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能 力1.了解作者童年时对骆驼的喜爱,想象课文描写的童年生活画面,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2背诵喜欢的段落,抄写喜欢的句子。过程与方 法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怀念童年的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之情,学会珍惜生活。教材分析重 点初步理解课文内容。难 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感情。教 法启发引导式学 法自主合作交流教 具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回顾学法,复习导入回忆本课主要内容,复习学习方法。二、迁移学法,回忆童年A“想替骆驼剪毛”冬天快过完了,春天就要来,太阳特别暧和铃铛在轻松的步伐里响得更清脆。读读这段话,从这段话里又看出了什么?(1)看出“
16、我”很爱整洁,想把骆驼弄干净一点。(2)从这个片断中体会作者叙述的真实,描写的逼真。(3)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B“追问骆驼去处”(1)自由朗读这个片段。(2)从“总是问,总是问”联系全文内容,想想,“我”可能还会问些什么?(3)从“追问骆驼去处”这个片段体会到“我”的好奇心和对骆驼的喜爱。(4)分角色感情朗读。三、继续品读,怀念童年这么多的为什么,长大后的“我”还会再问吗?“学骆驼咀嚼”、“想替骆驼剪毛”这些事还会再做吗?请找出文中相应的自然段。(1)自由朗读,体会情感。(2)全班交流: A“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了。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
17、再做了。”教学过程(续): 时光匆匆,一去不复返,每个人都得长大,童年也就一去不还了。童年可以有漫无边际的想法,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长大后却离我们渐行渐远。那些童年往事仅管傻,仅管幼稚,却都是我们最美好的回忆。B“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当“我”又看到冬阳下的骆驼队,触景生情,就又想起了那段难忘的童年生活。)C细细品读这两个句子,体会作者情感。D带着感悟有感情地朗读。联系全文内容,联系自己生活,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充分品读感悟,降低理解难度,获得真切感受。四、总结全文,珍惜童年正是和这篇课文一样,城南旧事写出了我们每个人的
18、共同感受,所以才能深深地打动读者。后来,它被拍成了电影,又深受观众的喜爱。(再次响起送别)让我们伴着深情的音乐,再来读读课文的最后两段话。照应开头,再次深化本课主旨。在配乐朗读中,共同把情感推向了高潮。五、拓展延伸推荐阅读小说城南旧事。板书设计: 学骆驼咀嚼 想象驼铃用处 想替骆驼剪毛 对童年生活无限怀念 追问骆驼去处作业布置: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抄写喜欢的句子。2写一段自己的童年中最有情趣的事情。教学后记: 学生能运用学法的迁移学习剩下的课文,但还是说得少!课 时 计 划第 周 第 课(章、单元)第16节 第 课时 年 月 日课 题7* 祖父的园子课 型新授课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能 力1仔
19、细阅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出“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2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 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过程与方 法利用课内外资源和小组合作探究的优势解决学习中的疑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乐,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教材分析重 点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难 点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教 法启发引导式学 法自主探究、讨论教 具电脑平台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童年冬日下的一队队骆驼,给作者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下面这篇课文中的哪些童年生活的情景让“我”对童年生活久久不能忘怀呢?板
20、书课题:祖父的园子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 找出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3 查字典,联系上下文,与同桌探讨,理解课文中的词语。4 分小组讨论,交流,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在祖父的园子里快乐玩耍的哪些情景?5 全班汇报交流。三体会作者在园子里的心情1 默读课文,体会“我”在园子里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用笔勾出相关句子,并在旁边批注自己的体会。2 全班交流让学生通过找句子,谈体会,有感情朗读,体会到“我”在园子里的心情,达成共识:“我”在祖父的园子里是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我”的童年生活是多彩有趣的,令人向往的。教学过程(续):四领悟
21、表达特点讨论: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通过交流,老师点拨,使学生明白,作者留心观察生活,并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是写好童年生活的根本原因,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五课外延伸课外阅读有关写童年生活的文章,如高耳基的童年,为口语交际学习作准备。板书设计:祖父的园子“我”的乐园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表达感受作业布置: 熟读课文、抄写喜爱句子教学后记: 通过读,学生能体会到“我”的快乐。课 时 计 划第 周 第 课(章、单元)第17节 第 课时 年 月 日课 题8童年的发现课 型新授课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能 力1通过作者发
22、现胚胎的发育过程,体会作者童年的探索趣味。2懂得童年的幻想给童年带来的快乐。3了解课文“童真童趣”的特点。过程与方 法通过自读再读精读的过程读课文,层层递进,完成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问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教材分析重 点学习理解生字词难 点理解课文内容教 法启发引导式学 法合作探究教 具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大家边听范读,边想一想“我”为什么那么痴迷于幻想?2大家来读一读你了解的情况。3打开书,预习生字。二、学生初读课文,并画出文中的生字。1指名上黑板写出不认识的字。凋缕芳吁耍训斥脾罕藤愈凌秉飕撩梳衰绢侨眷2指名给这些字加上拼音。3让学生读拼音节。4
23、正音、正字。三、理解词语。1再读课文,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质疑。2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3查字典理解其它词语。4出示重点词语,让学生巩固练习。读读这些词语。教学过程(续):四、指导朗读。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难读的句子。2同桌互相学习,克服困难。3教师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并注意纠正错误读音。4教师指导读难句。(1)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2)“哈哈!这跟画地图差不多”到这一段的结尾。这一推理语句,要读出气势来,“折”字要重读。(3)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现与发明,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
24、和迫害的风险。语速稍快,应读得活泼,突出“驱逐”、“迫害”等词语。5再练练难句的朗读。板书设计:7. 童年的发现发现规律找到答案得到证实作业布置:1.抄写生字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后记: 学生预习情况好,能读写生字词、了解文章大意!课 时 计 划第 周 第 课(章、单元)第18节 第 课时 年 月 日课 题8童年的发现课 型新授课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能 力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是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过程与方 法通过自读再读精读的过程读课文,层层递进,完成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
25、问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教材分析重 点理解作者被老师罚出教室后的心理感受。难 点了解课文是怎么做到“真实反映童趣”的。教 法启发引导式学 法合作探究教 具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默读全文,思考:1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2判断:课文围绕发现写了一件事。()课文围绕发现写了三件事。()3小组讨论哪三件事?(1)我常常做梦,老师告诉我人是由小鱼进化来的。(2)我得出结论,人如何由小鱼进行成人的。(3)在生物课上被老师罚出教室。二、深入重点段,揭示中心思想。1让学生结合课题质疑。2从第一件事中,你懂得了什么?3从第二件事中,你明白了什么?教学过程(续):(1)小组轮流读一遍,讨论。
26、(2)发言。(3)打出投影:仔细读这句话,你能体会出什么含义来?“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现与发明,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里的驱逐和迫害指的是老师的处罚吗?4自由读第三件事,你体会出什么?5通过你的朗读,读出这份天真来。6指名读这一部分,强调有感情地读。三、总结全文。板书设计:童年的发现梦中飞行人的进化地理课上胚胎发育生物课上驱逐迫害作业布置:1.读拼音,写汉字。2.按要求改写句子。教学后记: 学生很感兴趣,能读通文章,找出三件事。课 时 计 划第 周 第 课(章、单元)第19节 第 课时 年 月 日课 题9 *儿童诗两首课 型新授课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能 力1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儿
27、童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悟儿童诗的特点。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 法通过朗读课文,感悟儿童诗的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教材分析重 点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难 点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教 法导学法学 法朗读法,质疑探究法教 具电脑平台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9 儿童诗两首(板书)分享童年的快乐二、初读儿童诗,整体感知1自由读诗,读通顺,读流利。2找喜欢的伙伴读诗、互评、互相正音。3再自由读诗,把不理解的词语勾画出
28、来。(三)再读儿童诗,交流学习1再读诗,把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勾出来2指名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诗你最喜欢哪首诗?为什么?预设:我想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想把自己种在土地上,童年美好幸福。表示动作的词既准确又形象,如“安、接、装、种、悠、长、望、飞”教学过程(续):童年的水墨画使我感受到童年快乐3小组内读诗,4全班齐读此诗。(四)想象画面,体会情感1教师配乐朗读,学生闭目想象。2把所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3学生配乐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4体会到什么,迅速写下来,与小组同学交流。(五)感情朗读,背诵诗1自由读诗,带着自由自
29、在、无拘无束的思想感情朗读。2比赛读诗,单个比,小组比,男女生比。3伴乐,全班一起诵读全诗。(六)拓展延伸1交流课前搜集的儿童诗。2学写儿童诗3办儿童诗主题手抄报板书设计: 我想 童年的水墨画 小手安在桃树枝上 街头 脚丫接在柳树根上 溪边 美好、快乐 眼睛装在风筝上 江上 自己种在土地上作业布置: 有感情读小诗 自己也试着写一写小诗吧教学后记: 学生对写现代诗感兴趣,有的仿写得不错。课 时 计 划第 周 第 课(章、单元)第20节 第 课时 年 月 日课 题口语交际习作二课 型新授课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能 力1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的习惯。2打开学生思路,为后面的习作做准备。过程与
30、方 法通过交流,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往日美好生活的怀念,知道珍惜童年,热爱生活.教材分析重 点能按要求讲述童年故事.难 点指导学生学会把事情的经过说清楚,说出自己明白的道理。教 法评议法学 法讨论交流教 具1童年歌曲。2能勾起对童年生活美好回忆的照片、物品。教学过程:1激趣导入,引发情感体验。播放歌曲童年。师:童年是一首歌,歌里有我们的幸福和欢乐;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让我们把童年生活中难以忘怀的事说出来,和同学共享。2同桌间就近交流。以同桌同学为一组,就自己的照片内容互相说说照片中相关的人和事,或者由一件物品引起的
31、相关回忆。要求:口齿清楚,条理清晰,让对方听了以后能明白说的是一件什么事。学生充分参与交流。教师以一个听众的身份加入学生们的学习中去,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转变角色,进入交际情境,在其间教师可以点拔,引导。3全班汇报。(1)在学生充分参与交流的基础上,让一对同桌同学到讲台前汇报。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台上的同学说说得是不是比较有条理。组织学生评议。评议着重围绕是否有条理展开,同时,对是否恰当运用礼貌用语和体态语也应予以一定的评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教学过程(续):(2)另请一对同桌同学汇报,除了上述要求外, 还要求讲得生动有趣。学生练说,先后两次指名汇报,组织评议。评议时,以
32、是否有条理和是否生动有趣两点要求为侧重点,但应兼顾语言的规范性,以及听说态度等。4自由组合,深入练说。让学生三三两两,自由组合,互相说说自己有趣的往事。随后,以小组为单位,到讲台前汇报。5课外延伸,生活中说。让学生回家以后,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共同回忆自己童年发生的有趣的事。板书设计: 难忘童年(有趣、天真、可爱) 专题交流会:说说我难忘的童年故事作业布置: 试着写写童年趣事。教学后记: 学生还是怕动脑筋,说得少、平时积累的不多。课 时 计 划第 周 第 课(章、单元)第21节 第 课时 年 月 日课 题口语交际习作二课 型新授课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能 力1通过事情表达童年的美好,旨在突出“
33、趣”,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事,体现个性化。2记事的内容具体,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中心明确。过程与方 法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按要求进行习作,表达主要内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往日美好生活的怀念,知道珍惜童年,热爱生活.教材分析重 点能按要求讲述童年故事.难 点抓住中心,有条理地将童年的趣事写下来.教 法赏析交流学 法合作探究教 具1小时候的老照片或珍藏的能引起童年趣事的有关物品。2范文一篇。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引出话题同学们,大家都会唱童年这首歌吧!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你看,那会飞的梦,那冬阳下的骆驼队,那一声“精彩”和“糟糕”今天,老师让同学回忆一下童年那充满稚趣而又很
34、有意思的事,用文字把它表达出来。二、明确范围,简要指导1指名读“作文内容”,思考这次作文给我们提了哪几点要求。2拿出事先准备的老照片,围绕老照片或珍藏的有关引起童年回忆的物品的前前后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呢?(可以同桌互相交流)3教师简要提示。要突出“趣”字。(要有稚趣,要有意思,要有发现,要有反思)要符合我们生活的实际特点而展开。要说实话、真话、心里话,可以是玩赛车,可以是捉迷藏,可以是异想天开做傻事三、范文引路,讨论写法1教师念范文童年趣事。(学生人手一份)。范文略2教师出示讨论题目(先分组讨论,然后各组长汇报,师生共同评议、补充)。教学过程(续):(1)文章给人的感觉真实吗?有意思吗?有趣
35、吗?(2)范文中的语言、动作、神态及心里活动的描写怎样?那些地方值得你借鉴和学习?“好笑”、“有意思”中蕴涵什么呢?你有体现你个性的有趣的事吗?如果有请马上写下来。五、快速习作,教师巡视1教师按以往快速作文的惯例,再次让学生明确写作的范围,并要求在20分钟内完成450字左右的文章。2在教师的巡视中,对于极少数作文方面存在问题的同学适时降低作文要求,只要抓住“有趣”二字,写出自己的感受就行,并在黑板上挂出有关的好词佳句供这部分同学参考。六、学生自改,二次作文1学生自改。在自改过程中,学生重新感受写作的过程,在查缺补漏中完善了自己的作文,享受了习作过后的愉悦感。2二次作文。在教师巡视指导过程中对于
36、能把事情写清楚,很有个性化、真实性的作文和比较存在问题或问题较大的作文师生集体评改(不少于各2遍),随后学生第二次作文。板书设计: 写作指导 看图作文,让画面“动”起来 童年趣事,让真情“流”出来作业布置: 继续修改习作。教学后记:课 时 计 划第 周 第 课(章、单元)第22节 第 课时 年 月 日课 题回顾拓展二课 型新授课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能 力1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回顾与整理。2积累名言警句。3激发孩子们课外阅读的兴趣,积极开展课外阅读。过程与方 法通过回顾、诵读、合作探索,积累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教材分析重 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难 点说出名言警句的意
37、思并用于实际中。教 法点拔法学 法探究法教 具电脑平台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1学生自由阅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弄清他们交谈的内容。你对哪些话有同感呢?在四人小组内,结合本单元的课文例子来讨论。2学生汇报:略。3教师引导学生说自己的独特发现与体会。师:你读本单元课文,还有哪些发现,哪些独特的感受,说出来与大家分享。4生再交流。师生共同评议。5教师小结:作者写的都是生活中的真人真事,我们读课文时,就要入情入景,读出作者当时的感受,传达出作者的真情实感。本单元的每篇课文都值得我们有感情的再读一读,请同学们选者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有感情的朗读。二、日积月累1自由朗读句子,读通顺、流畅。2指名朗读、齐读。
38、3比赛:看谁在最短的时间里,背的句子多。交流评比。4谈理解:学生自由读背后,对句子会有体会,教师引导学生谈对句子的理解。教师适当评价,不要讲得太多,学生有疑则答。在各小组交流基础上,全班交流,弄懂大致意思即可。5生交流:我在哪里见过这些词句?我曾经用过这些词句吗?师生集体评议。教学过程(续):6诵读练习:这些句子能背了,能诵吗?引导学生诵读。7课外要求:课外看看这些名句出自哪篇文章,找来读一读。如“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出自满江红,课外读一读满江红全文。三、课外书屋1教师诵读,激情引入:教师深情地朗读苏联作家高尔基的小说童年的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2师:刚才的文章怎样?知道是谁写的吗?待学生回答,教师点明:这是苏联作家高尔基的著名小说童年。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童年这本书。大家有兴趣读吗?本周,我们将开展一个读书交流活动,主要就围绕这部书来进行,现在我们就分头准备吧!3我们先集中看看这部书的精彩片段吧!老师用课件呈现童年的四五则精彩片段。4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开展读书交流活动。5待学生分头读书后,组织开展读书交流评比活动。注意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交流收获与体会。如果学生没有这本书,交流其它反映童年生活的书籍也可以。板书设计: 回顾 .拓展二交流读书方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