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传+答案(4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5639432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柳先生传+答案(4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五柳先生传+答案(4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柳先生传+答案(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柳先生传+答案(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五柳先生传+答案-第 4 页五柳先生传导学案编号:6 主备人:吴晓燕 审核: 班别: 姓名: 学号:【学习目标】1.积累和掌握文言诗词,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 感受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气质。【学习过程】一、 翻译划线的字词。先生不知何许( )人也,亦不详( )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 )以为( )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 )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 ),便( )欣然忘食。性嗜( )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 )知其如此,或( )置( )酒而招( )之;造( )饮辄( )尽,期( )在必( )醉。既( )醉而退,曾不( )吝情( )去留( )。环堵( )萧然(

2、),不蔽( )风日;短褐( )穿结( ),箪瓢( )屡空( ),晏如( )也。常著( )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 )得失,以此自终( )。赞( )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 )于( )贫贱,不汲汲( )于富贵。”其言兹( )若人( )之俦( )乎?衔觞( )赋诗,以乐( )其志( ),无怀氏之民欤( )?葛天氏之民欤?二、 翻译下列重点句子。1.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喜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 2.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喝醉了就回家去,并不装模做样,说走就走。 3.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

3、如也。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遮不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面打了很多补丁,饭篮里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安之若素。 4.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不为贫贱而忧心忡忡,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5.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从这句话看来,他该是五柳先生一类人吧。 三、 理解性默写。1. 文中概括五柳先生的性格特征的句子是: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2.文中引用前人之言,赞扬五柳先生的高洁人格并且与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的句子是: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3. 文中描述五柳先生读书特点的句子是: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四、 课文内容理解。1. 从文中找出表现“五柳先生”性格特征、生活条

4、件、志趣爱好的语句。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性格特征: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生活条件: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志趣爱好:好读书,不求甚解;性嗜酒,期在必醉; 常住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形象:通过这种种叙述,把一个虽然贫困,却悠闲自适、淡泊名利的隐士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了 2. 怎样理解五柳先生读书“不求甚解”?“不求甚解”在文中指读书只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上过分下功夫。这与他“不慕荣利”的追求有关,读书是为求知的满足,精神的享受。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3. 怎样理解“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且退,曾不吝情去留”? 不和别人虚情客套。这说明了五柳先生不但嗜酒,而且不拘小节,

5、性情豪爽,把世俗世礼节置之脑后,是一位独立于世的高风亮节之人。 4. 文中写道:“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衔觞赋诗,以乐其志”请结合你课内外读过的陶渊明的诗文的内容,说说“五柳先生”的“志”是什么? 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回归自然. 5 .“赞”语与前文有什么联系? 仿史家笔法加以评论,与前文“不慕荣利”照应,突出五柳先生的性格与志趣,从而达到传赞一体,使人物个性鲜明。五、 反馈测试1.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A )A点出五柳先生隐者心境的句子是“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B本文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C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D“环堵萧然”“晏如也”描绘了一个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2.下列句子内容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C )A.“不汲汲于富贵”与传文中“不慕荣利”相照应,而“不戚戚于贫贱”与转文中“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相照应B.“闲静少言,不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这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C.“好读书”却“不求甚解”,这点作者持否定态度。D.本文把一个虽处于贫困之中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了,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