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考点整理(1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经济学考点整理(16页).doc(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产业经济学考点整理-第 16 页产业经济学考点整理第一篇 总论第一章第一节、产业的含义及其分类(了解)一、产业的含义(一)产业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产物(二)产业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三)产业是介于宏观与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四)产业的含义具有多层次性(五)产业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内涵不断充实,其外延不断扩展二、产业的一般分类方法(7种)(一)关联方式分类法1.技术关联分类法;2.原料关联分类法;3.用途关联分类法;5.战略关联分类法:主导产业,先导产业,支柱产业,重点产业,先行产业。主导产业:依靠科技进步或创新获得新的生产函数;具有持续较高的增长率和较强
2、的扩散效应。 先导产业:国民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并在国民经济规划中先行发展以引导其他产业往某一战略目标方向发展的产业或产业群。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产业规模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的份额,并起着支撑作用。重点产业:在国民经济规划中需要重点发展的产业。先行产业:狭义的包括:瓶颈产业和基础产业;广义的包括狭义的先行产业和先导产业。(二)三次产业分类法 (费歇尔、克拉克)依据经济活动与自然界的关系为标志,将全部经济活动分为:第一产业是指直接从自然界获取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第二产业是指加工取自自然界的物质生产部门;第三产业是指一二次产业物质生产活动中衍生出的非物质生产部门
3、。(三)国家标准分类法; (四)国际标准分类法;(五)两大部类分类法(马克思):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为第部类;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为第部类;(六)农轻重产业分类法;(七)生产要素分类法三、产业的其他分类方法(一)四次产业分类法;(二)产业发展阶段分类法;(三)生产流程分类法;(四)霍夫曼分类法;(五)钱纳里泰勒分类法。第二节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什么是产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是研究产业的发展规律及其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二、产业经济学的学科领域 (一)产业组
4、织理论;(二)产业结构理论;(三)产业关联理论;(四)产业布局理论;(五)产业发展理论;(六)产业政策研究;第三节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一、产业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论系统分析方法论:整体,平衡,动态;唯物辩证方法论:运动,联系,发展。事物的运动发展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推动的;“人为为人”方法论。二、产业经济学的具体研究方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统计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博弈论的分析方法;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案例研究方法;系统动力学方法:通过分析社会经济系统内部各变量之间的反馈结构关系来研究整个系统整体行为,第二章第一节、一
5、、产业组织的理论基础1、产业组织含义:指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者市场关系。这种市场关系包括:交易关系、行为关系、资源占用关系和利益关系。2.对产业组织的研究:主要是以竞争和垄断及规模经济的关系和矛盾为基本线索,对企业之间的这种现实市场关系进行具体描述和说明。3.主要解决问题:产业组织理论主要是为了解决 “马歇尔冲突”,即产业内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活力的冲突。面对这一矛盾,马歇尔试图用任何企业的发展都经历的“生成一发展一衰退”过程来说明垄断是不会无限蔓延的,规模经济和竞争是可以获得某种均衡的4.竞争机制与市场秩序(老师没说,我粘贴着玩的。)哪种市场结构下资源配置效率和社会福利最大
6、?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产品生产的技术替代率都相等=帕累托最优。竞争机制被视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进步的最大动因,竞争活力被作为信条而成为市场经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二、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一)、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建立1.克拉克提出有效竞争:所谓有效竞争,简单说就是既有利于维护竞争又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作用的竞争格局。其中,政府的公共政策将成为协调竞争与规模经济两者关系的主要方法或手段。但是,克拉克在理论上没有解决有效竞争的评估标准和实现条件问题。2.有效竞争标准:市场结构标准:(市场结构标准就是以市场份额认定企业在市场上的支配地位,主要为保证有效竞争。)集中度不太高;市场进入容易;没有极端的产品
7、差别化;任何企业和集团不存在共谋。市场绩效标准:存在不断改进产品和生产过程的压力;随成本大幅下降价格能向下调整;企业与产业处于适宜规模;销售费用在总费用中的比重不存在过高现象;不存在长期的过剩生产能力。市场行为标准:(根据企业的市场行为认定企业是否为垄断。)对于价格没有共谋;对于产品没有共谋;对竞争者没有压制政策。3.哈弗学派的主要内容及观点 (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市场结构、行为、绩效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即市场结构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而企业行为又决定市场运行的经济绩效。因此,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公共政策(产业组织政策)来调整和直接改善不合理的市场结构。产业组织政策
8、:a.促进竞争政策:适用于大多数竞争性产业;b.政府直接规制政策:适用于自然垄断产业;市场结构:是反映市场竞争和垄断关系的概念,是企业市场关系的特征和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市场关系: 卖方(企业)之间的关系;买方(企业或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买卖双方的关系;市场内现有买方、卖方与正在进入或可能进入该市场的买方、卖方之间的关系。决定市场结构的因素: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程度和进入壁垒的高低。市场行为:企业在充分考虑市场的供求条件和与其他企业的关系的基础上,所采取的各种决策行为。包括:价格策略、产品与广告策略、研究开发、排挤竞争对手的行为、卡特尔、暗中默契行为。市场绩效:在一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条件
9、下市场运行的最终经济效果。评价标准: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和利润率水平、与规模经济和过剩生产能力相关的生产相对效率、销售费用的规模、技术进步状况与X非效率、价格的伸缩性及产品的质量水准、款式、变换频度和多样性等。这种SCP分析框架所依据的微观经济理论,是将完全竞争和垄断作为两极,将现实的市场置于中间进行分析的自马歇尔以来的新古典学派的价格理论。因而这一分析将市场中企业数量的多寡作为相对效率的改善程度的判定标准,认为随着企业数的增加,完全竞争状况的接近基本就能实现较为理想的资源配置效率。哈佛学派将市场结构作为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重点; 在SCP范式中,对作为市场结构主要影响因素的市场集中度指标和衡量市
10、场绩效的指标利润率之间关系的研究处于核心地位。哈佛学派重要特征:在分析框架中突出市场结构、在研究方法上偏重实证研究。三、 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一)、产业组织理论的芝加哥学派的主要内容、观点1.主要内容:在理论上继承了奈特以来芝加哥传统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信奉自由市场经济中竞争机制的作用,强调新古典学派价格理论在产业活动分析中的适用性,坚持认为产业组织及公共政策问题仍然应该通过价格理论的视角来研究,力图重新把价格理论中完全竞争和垄断这两个传统概念作为剖析产业组织问题的基本概念。2.主要观点:(1)以施蒂格勒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认为,即使市场中存在着某些垄断势力或不完全竞争,只要不存在政府的进入规制
11、,长期的竞争均衡状态在现实中也是能够成立的。(2)芝加哥学派甚至认为,即使市场是垄断的或高集中寡占,只要市场绩效是良好的,政府规制就没有必要。(3)在这里,芝加哥学派特别注重判断集中及定价结果是否提高了效率,而不是像结构主义者那样只看是否损害了竞争。(4)德姆塞茨等人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批驳了哈佛学派的“集中度利润率”假说,指出高集中产业中的高利润率是生产效率的结果。对哈佛学派进行了抨击。由于芝加哥学派注重效率标准,因此信奉芝加哥学派理论的人通常被称为“效率主义者”。 (5)芝加哥学派修改了进入壁垒理论,施蒂格勒认为进入壁垒是新进入企业必须负担市场中的现存企业不需负担的成本,即新企业比老企业多
12、承担的成本。由于除了政府的进入规制以外,真正的进入壁垒在实际中几乎不存在,因此市场中的现存企业都面临着潜在进入者的竞争压力。(6)以施蒂格勒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是彻底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他们坚信唯有自由企业制度和自由的市场竞争秩序,才是提高产业活动的效率性、保证消费者福利最大化的基本条件。(7)他们对政府在众多领域的市场干预政策的必要性持怀疑态度,认为应尽可能减少政府对产业活动的介入,以扩大企业和私人自由的经济活动范围。反对政府以各种形式对市场结构的干预。(二)、哈弗学派与芝加哥学派的区别(三)、可竞争市场理论的主要内容及标志1.主要内容该理论认为:良好的生产效率和技术效率等
13、市场绩效,在传统哈佛学派的理想的市场结构以外仍然是可以实现的,而无需众多竞争企业的存在。可竞争市场理论是以完全可竞争市场及沉没成本(Sunk cost)等概念的分析为中心,来推导可持续的有效率的产业组织的基本态势及其内生的形成过程。n 沉没成本:企业进入市场所投入的资本,当企业退出该市场时不能收回的部分。n 完全可竞争市场:市场内的企业当其从该市场退出时完全不用负担不可回收的沉没成本,从而企业进入和退出完全自由的市场。市场是否是完全可竞争的,仅仅取决于是否存在沉没成本,而与产业内企业数量的多少无关。 【可竞争市场的结果:在完全可竞争市场中,由于沉没成本为零,因此潜在的进入者为了追求利润会迅速地
14、进入任何一个具有高额利润的部门,并能够在现存企业对进入作出反应前无摩擦地快速撤出,而且并不因此耗费特别的成本。这种进入形式通常被称为“打了就跑”策略潜在竞争压力的存在迫使现存企业无论处在何种市场结构形态中都只能遵循超额利润为0的可维持定价原则,最有效率的生产并把价格维持在竞争水平。按照可竞争市场理论,在近似完全的可竞争市场中,自由放任政策比通常的政府规制政策更为有效。在鲍莫尔等人看来,政府的竞争政策与其说重视市场结构,倒不如说重视是否存在充分的潜在竞争压力,而确保潜在竞争压力存在的关键是要尽可能地降低沉没成本。】2.标志:是对快速进入缺乏阻止力。因此,完全可竞争市场条件下理想的竞争,可以作用于
15、所有的市场结构形态。第二节 产业结构的理论基础、产生(了解)一、产业结构的涵义产业结构是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与联系方式。广义的产业结构理论包括狭义的产业结构理论和产业关联理论。 狭义的产业结构理论是从质的角度动态地揭示产业间技术经济联系与联系方式不断发展变化的趋势,揭示经济发展过程的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中,起主导或支柱地位的产业部门的不断替代的规律及其相应的“结构”效益。产业关联理论是从量的角度静态地研究和分析一定时期内产业间联系与联系方式的技术经济数量比例关系,即产业间“投入”与“产出”的量的比例关系。二、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一)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现代产业结构理论形成于20世纪三四十年
16、代。赤松要提出了产业发展的“雁行形态理论”。该理论主张,本国产业发展要与国际市场紧密地结合起来,使产业结构国际化;后起的国家可以通过四个阶段来加快本国工业化进程,即通过“进口进口替代开拓出口出口增长”四个阶段并呈周期循环。库兹涅茨在他1941年的著作国民收入及其构成 ;里昂惕夫19191929年美国经济结构 ;克拉克经济发展条件 ;第二篇 产业组织第三章 企业第一节 西方观点一、新古典理论的基本观点:厂商是一个生产函数。厂商是一个将各种投入转化为产出的组织,是一个生产函数,其目标是在既定投入水平下使利润最大化,或给定产出水平下使成本最小化。2.古典厂商理论:厂商平均成本曲线的形状及其原因分析固
17、定成本的变化趋势。企业经营能力的刚性。行业均衡和厂商最优规模的决定:行业均衡和厂商均衡同时决定。所谓短期是指这样长的一段时期,在这段时期内厂商的厂房设备的规模(即固定成本)是固定不变的。该行业的厂商的数量也是固定不变的。在短期内当一个行业的需求状况和供给状况基本稳定时,行业的产量和价格将保持稳定,该行业处于短期均衡状态。4.长期行业均衡和厂商最有规模的决定:行业均衡和厂商均衡同时决定。所谓长期是指在这段时期内,厂商有足够的时间调整其厂房设备的规模。整个行业的厂商的数量也有足够的时间发生变化。在长期竞争性调整过程中,行业和厂商的长期均衡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同时决定的。二、现代企业理论1.现代企
18、业理论主要解决的问题(这个老师没提,我就那么一弄,你就那么一看就行。)一是企业为什么存在,企业的本质是什么,企业与市场的边界如何确定;二是什么是企业所有权的最优安排,在企业内部,谁是委托人,谁是代理人;三是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契约如何安排,委托人如何监督和控制代理人。2.现代企业理论的交易成本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产权理论三种观点 交易成本理论:企业与市场的关系; 委托代理理论: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及企业成员之间的代理关系; 产权理论:企业内部产权界定及对效率的影响;3. 三种理论的共同点三种理论的共同点在于都强调企业的契约性、企业契约的不完备性及由此导致的企业所有权的重要性。因此,现代企业理论也称
19、作“企业的契约理论”。4.交易成本理论有哪些交易双方面临的偶然因素在签约前无法预料;即使预料到也难以写进契约;契约执行情况的监督成本;执行契约设计的法律成本。5.为什么会产生交易成本威廉姆森将不完全契约从而产生交易成本归结为对契约人的两个特别行为假定:有限理性;机会主义。6.市场与企业的分界点(1)市场和企业是执行相同职能因而可以相互替代的配置资源的两种机制,企业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对价格机制的替代。(2)无论运用市场机制还是运用企业组织来协调生产,都是有成本的。(3)市场经济中之所以存在企业的原因在于有些交易在企业内部进行比通过市场所花费的成本要低。(Eg:德姆塞茨: 交易费用与管理成本的边际比
20、较企业的边界。)(4)市场机制被替代是由于市场交易有成本,企业没有无限扩张成世界上只有一家的巨大企业则是因为企业组织也有成本。第二节 东方观点一、东方企业特有的点日本企业主要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1)家庭风格与超血缘意识共存;(2)企业目标与个人利益相融;企业追求的是双重经营目标。a.是利润,表明企业是利益集团;b.是企业的持续性,表明企业同时是一个共同体。利益一体感使企业内部成员之间有着一种共同的纽带。 (3)儒家伦理与制度理性并用二、东西方的企业观点有什么共同点:效率性和社会性的统一。第四章 市场第一节 市场结构一、市场结构的决定因素(P98,主要前三种):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进入
21、和退出壁垒;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市场需求的增长率;短期成本结构。1.市场集中度的含义:市场集中度是某一市场内厂商之间市场份额分布的一个指标。 市场中厂商数量的多少和市场中厂商市场份额的分布是市场集中度的重要影响因素。与市场中的垄断力量的形成密切相关,是考察市场结构的首要因素。2.市场集中度的衡量指标(1)行业集中度:它是指行业内规模最大的前几位企业的有关数值(可以是产值、产量、销售、销售量、职工人数、资产总额等)占整个市场或行业的份额。计算公式为: CRn-产业中规模最大的前n位企业的行业集中度;Xi-产业中第i位企业的产值、产量、销售额、销售量、职工人数、资产总额等; n-产业内的企业数;N
22、-产业的企业总数。(2)洛伦兹曲线:是一种相对集中度的指标,它表明市场占有率与市场中由小企业到大企业数目的累计百分比之间的关系。 (均等分布线)(3)基尼系数:一种相对集中度的指标,它建立在洛伦兹曲线的基础上,等于均等分布线(对角线)与洛伦兹曲线之间的面积(上图阴影部分的面积)与以均等分布线为斜边、以横轴为直角边构成的三角形面积之比,用公式表示为:(4)熵指数:借用了信息理论中熵的概念,其定义公式为: 式中:i产业中第i位企业的市场份额;n产业内的企业数。 (5)赫芬达尔指数,简称“H指数”。赫芬达尔指数直观性较差,但能够灵敏地反映厂商规模分布对集中度的影响。3.产品差异化的含义:是指企业在其
23、提供给顾客的产品上,通过各种方法造成足以引发顾客偏好的特殊性,使顾客能够把它同其他竞争性企业提供的同类产品有效地区别开来,从而达到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目的。产品差别化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对市场结构产生直接的影响:影响市场集中度;形成市场进入壁垒(对于新进入企业来说)。4.产品差异化的指标(1)需求的交叉弹性(产品的可替代性):式中:iji产品需求量对j产品价格的交叉弹性;dqi/qii产品的需求变化率; dpj/pjj产品的价格变化率。 2)广告费用的绝对额和广告密度: 广告密度AD/SL 式中:AD产品广告费用的绝对金额; SL产品销售额。5.进入壁垒含义进入壁垒:潜在企业或新企业再
24、同原有企业竞争中所遇到的不利性障碍因素(贝恩);新厂商比老厂商多承担的成本(施蒂格勒)。(1)绝对优势成本;(2)规模经济;(3)产品差异化;(4)政策法律制度;(5)阻止进入策略行为;7.进入壁垒的分类结构性的(经济性的);策略性的(行为性的);法律或行政规制的壁垒。8.退出壁垒:企业在退出某个行业市场时所遇到的阻碍。9.退出壁垒的构成因素:资本专用性和沉没成本;解雇费用;政府法律的限制第二节 市场行为一、含义:是指企业在市场上为实现其目标而采取的适应市场环境要求不断调整战略和策略的行动。二、产业组织为什么主要研究寡头垄断市场第一,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形态的市场在现实经济中非常少见,并且这两种
25、类型的市场结构中企业的市场行为通常可以忽略。第二,寡头垄断是介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的一种市场形态,由于市场上存在几个规模较大的相互依存,竞争的企业,所以每一个企业的市场行为都会对其他企业的行为产生有效的影响,研究这种市场行为是有意义的。企业的市场行为分为两大类:企业竞争行为(定价行为、广告行为、兼并行为)和市场协调行为。三、定价行为(掠夺性定价、限制性定价)定价的含义:某企业为使新进入企业或市场上现有企业退出市场而采取降低价格(甚至低于成本),待竞争对手退出市场后再行提价的行为。2.掠夺性定价的特征:(1)是企业以长期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策略性定价行为,“先亏损后盈利”;(2)企业发动暂时性
26、的降价,其目的是缩减供给量而非扩大需求。只有在有效控制供给量前提下,发起企业在驱逐对手后才能提高价格;(3)一般,采用掠夺性定价策略的都是市场上实力雄厚的大企业。3.限制性定价的含义: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卖主将价格定在足以获得经济利润、但又不至于引起新企业进入的水平上。4.影响性定价的因素:(1)市场进入壁垒的高低;(2)经济规模。5.掠夺性定价与阻止进入定价的比较 掠夺性定价中,老企业亏损,价格下降是暂时性的价格下降。驱逐竞争对手后,发起企业往往会再度把价格提升到可获得经济利润的水平上。 掠夺性定价并不直接针对那些尚未进入市场的企业,而主要为了驱逐或消灭现有的竞争对手,并对潜在进入者产生恫吓效果
27、。 掠夺性定价中的价格降低并非来自于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节约,而仅是一种策略性行为。6.广告行为:企业在市场上经常采用的一种主要的非价格竞争的方式。7.广告的要素:核心要素8.企业兼并(PPT上是企业购并,不太一样)的含义(了解):两个以上的企业在自愿基础上依据法律通过订立契约而结合成一个企业的组织调整行为。9.企业兼并的特点:(1)伴有产权关系的转移;通过兼并,原有企业的业务将集中到合并后的新企业中;(3)多家企业的财产变成一家企业的财产,多个法人变成一个法人。10.企业兼并的原因动机:(1)主兼企业的动机:获得规模经济的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市场支配力量;降低市场进入壁垒;减少资产经济风险;
28、单纯扩大规模,提高经理人员的声望。(2)被兼企业的动机:减少资产经营风险;避免破产;回收资本。11.多样化经营的含义:企业经营不只局限于一种产品或一个产业,而实行跨产品、跨行业的经营扩张。12.多样化经营的分类:集约型:相互关联的经营项目组中的各项目关系紧密,呈网状形式。扩散型:相互关联的经营项目组中的各项目,只与组内其他任一经营项目互相联系,呈线状形式,不一定与所有经营项目相互联系。第四节 市场绩效一、市场绩效的含义:是指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下,通过一定的市场行为使某一产业价格、产量、费用、利润、质量和品种以及技术进步等方面所达到的现实的状态。市场绩效反映了在特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条件下市场运
29、行的效果。二、市场绩效的评价准则及其内容 1.准则:市场绩效的评价主要是以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与否为主要依据。市场绩效评价的主要准则包括:一是价格对生产要素流动的导向作用;二是看产业内企业的生产量是否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三是看产业内企业生产耗费和利润率的高低;四是产品的质量和品种规格是否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其需求;五是产业的技术进步是否在不断加快。市场效绩状况与市场结构和企业市场行为有关,也与政府的产业组织政策有关。2.主要内容(不要问我这部分是啥,我也不知道是啥,已疯。)(1)产业资源配置效率:是用来评价市场绩效的最基本的指标。消费者剩余为DPeN生产者剩余为PeSN如该
30、行业为一家垄断企业,则消费者剩余变为DPmB生产者剩余为PmSFBBFN为社会福利净损失X非效率:是指在垄断企业的组织内部存在着资源配置的非效率状态。理论主要涉及到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市场环境(ME)、企业组织(EO)和经济效率(EE),其中经济效率是市场环境和企业组织的函数,即:在各种产量水平下,单位产品的实际平均成本超出了可获得的单位平均成本。导致X非效率的具体原因有:1、代理成本的增加。股份制组织形式;2、激励成本增加。生产经营过程是以团队方式组织的;3、管理成本增加。(2)产业技术进步技术进步的含义及内容:技术进步是指技术在合目的性方面所取得的进化与革命。所谓合目的性,即指人们对技术应
31、用所期望达到的目的及实现的程度。对技术进步的理解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技术进步主要是指硬技术应用的直接合目的性方面所取得的进步,又可分为进化与革命两种形式。技术进化:对原有技术的发展,创造新技术和新的技术体系技术革命:技术或技术体系发生质的飞跃性变革硬技术进步包括:(1)人的劳动技能的提高;(2)采用新机械设备和对旧设备进行改进;(3)采用新工艺和改进旧工艺;(4)采用新原料;(5)采用新能源;(6)生产前所未有的新产品和对原产品进行改造;(7)采用新设计;(8)降低生产消耗,提高投入产出率。广义的技术进步,不仅包括狭义的,还包括政策、社会和自然条件、组织结构、管理方式等合目的性方面的进化与
32、革命,具体包括:知识进展 (组织、管理和服务技术的提高);资源重新配置(各部门比例关系的变化);规模经济性(经济活动组织合理化);政策影响和不规则因素的变化第五章 竞争(博弈论)计算题一、静态竞争策略:(产量决策古诺模型;价格决策伯特兰德模型;)1.产量决策古诺模型问题的提出: 设在市场上有代号为1、2的两个寡头垄断厂商,他们生产相同的产品,消费者从中察觉不出任何差异。市场出清价格由两家厂商的总产量决定。设厂商1的产量为q1,厂商2的产量为q2,则市场的总产量Q=q1+q2。设P为市场出清价格,则P是市场总产量Q的函数,即反需求函数。在本例中,我们假定反需求函数为:P=P(Q)=8-Q。再假设
33、两厂商的生产都无固定成本,且每增加一单位产量的边际生产成本相等,C1=C2=2,即他们分别生产q1和q2产量的成本为2q1和2q2。最后,这两个厂商是同时决定各自的产量以达到各自的利润最大化,即在决策前是不知道另一方的产量的。两厂商同时决策都生产2个单位产量,是这个博弈中的最佳策略。课上的练习两厂商形成古诺(Cournot)竞争,记Q1 为第一个厂商的产量,Q2 为第二个厂商的产量。市场需求函数为Q1 +Q2=30-P。设第一个厂商的边际成本仍为3,第二个厂商的边际成本为6:(1). 试求各厂商的反应曲线。(2). 计算古诺均衡。求出市场价格和各厂商的利润。伯特兰德模型(应该不会考)设在一个市
34、场上,厂商1和厂商2的产品标价分别为p1和p2,此时,他们各自的需求函数分别为:q=q(p,p)=a-bp+dp ;q2=q2(p1,p)=a2-b2p2+d2p1 其中d,d0表示两厂商产品有一定替代性的替代系数。我们同样假定两厂商无固定成本,边际生产成本分别为c1和c2,两厂商是同时决策的。两博弈方的得益:u=u(p,p)=pq-cq=(p-c)q=(p-c)(a-bp+dp) u2=u2(p,p)=p2q2-c2q2=(p2-c2)q2=(p2-c2)(a2-b2p2+d2p1) 伯特兰德博弈的唯一纳什均衡解: 这种价格决策与古诺模型中的产量决策一样,其纳什均衡也不如各博弈方通过协商、合
35、作所达到的最佳结果,不过这种合作同样也是不能自动实施的。这也是囚徒困境的一种。课上练习生产差别产品的两厂商通过选择价格竞争,他们的需求曲线是:Q1= 20-p1+p2和Q2= 20-p2+p1,式中p1和p2 是两厂商的定价,Q1和Q2则是相应的需求。假设成本为零,求:若两厂商同时决定价格,那么它们会定什么价格,销量和利润各为多少?二、动态竞争策略1. 产量领先策略斯坦克尔伯格模型问题的提出设两寡头厂商1和厂商2:他们的策略空间都是(0,Qmax)中的所有实数(其中Qmax是整个产业市场能容纳的最大产量);厂商1是领导者,首先选择q1,厂商2观察到q1后选择q2;整个市场的价格反需求函数设为P
36、=P(Q)=8-Q,其中Q=q+q;两厂商固定成本为0,边际成本C=C=2。解:厂商的得益(利润)函数分别为:u=u(q,q)=qP(Q)-qC=q8-(q+q)-2q =6q-q-qqu2 =u2(q,q)=q2P(Q)-q2C2=q28-(q+q)-2q2 =6q2-q2-qq 我们可以考虑用逆向归纳法的思路来解这个博弈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该博弈的子博应精炼纳什均衡结果为:企业1选择产量单位q*1=3,企业2选择产量q*2=3/2,各自得益分别为u1=4.5,u2=2.25。 三、有限次重复博弈古诺产量竞争重复博弈:各个阶段的博弈方和博弈内容相同,在每次重复原博弈之前,各博弈方都能观察到
37、以前博弈的结果。我们以一次性古诺静态博弈作为原博弈,来分析有限次重复博弈的均衡特点。假定寡头垄断市场上只有两个企业,每个企业都以同样的边际成本生产同质产品,企业竞争的决策变量仍然是产量。与古诺静态博弈不同的是,企业的竞争不再是一次性的,而是重复多次,假设共重复T次。仍然采用逆向归纳法分析。有限次重复博弈不会改变一次性博弈的均衡结果,仍会生产古诺产量,不会合谋。四、无限次重复博弈的古诺竞争产量 设市场总产量Q=q+q,其中q、q分别是原模型中的两博弈方厂商1和厂商2的产量,即他们的策略,市场出清价格P(Q)=8-Q,(Q8,若Q8,则P=0),两厂商无固定成本,边际成本都为2。 我们考虑双方采用
38、如下的触发策略:第一,在第一阶段生产垄断产量的一半1.5;第二,一直生产1.5直到有一方不生产1.5,则以后一直生产古诺产量qc=2。 可以证明当贴现率满足一定要求时,上述触发策略构成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均衡结果是每期大家都生产1.5,大家得益都为=4.5。这是一个帕累托最优。 给定厂商1生产垄断产量的一半1.5,厂商2也生产垄断产量的一半1.5。则每期得益4.5,无限次重复博弈的总得益现值为:4.5(1+ )=4.5/(1-) j =5.0625,高于不背叛的第一阶段所得4.5。 这也导致厂商1从第二阶段开始永久性生产古诺产量qc=2,这样厂商2也被迫选择古诺产量qc,得收益4。因此,第一阶
39、段背叛的无限次重复古诺博弈的总得益现值为:5.0625+4(+)=5.0625+4/(1-) k jk 9/17 当9/17时,双方都采用上述触发策略构成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当9/17时,偏离是厂商2对厂商1实行触发策略的最佳反应。这一种情况说明未来得益折算成现在值太小,即博弈方相对不太看重未来利益或由于某种原因未来同样大小利益对现在影响太小,如恶性通货膨胀等,这样博弈方就会较多看重眼前利益而不会为长期利益打算,也不害怕对方在未来阶段的报复。在这种情况下,无限次重复博弈也不会提高原博弈的效率。 9/17时,上述触发策略不可能是无限次重复古诺博弈的纳什均衡。但这并不是说当9/17时,两厂商一定要
40、生产古诺产量,贴现率虽然较小,长期利益不足,但毕竟还是存在的,有一定影响,两厂商会维持一个介于古诺产量qm/2q*qc 。五、米尔格罗姆罗伯兹垄断限价模型 六、影响企业合谋的主要因素1、市场结构特征;2、合谋企业之间的对称性;3、产业成长阶段;4、厂商供给的成本特征;5、厂商的销售条件与特征;6、新厂商的竞争实力;7、协议的预防和惩罚机制的有效性;8、政府反垄断政策或法律。产业结构篇第六章 演变一、演变与经济增长的联系(了解)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具有内在的联系。产业结构的高变换率会导致经济总量的高增长率,而经济总量的高增长率也会导致产业结构的高变换率。 二、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趋势产业结构的演
41、进(主要是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从不同角度来看有如下几种规律性: (一)从工业化发展的阶段来看 产业结构的演进有五个阶段 ,如下图所示:产业结构的发展就是沿着这样的一个发展进程由低级向高级走向高度现代化的。(二) 主导产业的转换与产业结构变化按照主导产业的特点,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是:(1)农业为主导的阶段;(2)轻纺工业为主导的阶段;(3)原料和燃料动力等基础工业为重心的重化工业阶段;(4)低度加工组装型重化工业为主导的阶段;(5)高度加工组装型工业为主导的阶段;(6)第三产业为主导的阶段;(7)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阶段。(三)从三大产业的内在变动来看 产业结构的演进是沿着以第一产业为主导
42、到第二产业为主导,再到第三产业为主导的方向发展的。第一产业内部:粗放型农业集约型农业绿色、生态农业,种植型-畜牧型、野外型-工厂型。第二产业内部:轻纺工业基础型重化工业加工型重化工业;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知识(技术)密集型;封闭型进口替代型出口导向型市场全球化。第三产业内部:传统型服务业多元化服务业现代型服务业信息产业知识产业。(四)从产业结构演进的顺序看(不重要)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各阶段是难以逾越的,但各阶段的发展过程可以缩短。从演进角度看,后一阶段产业的发展是以前一阶段产业充分发展为基础的。产业结构的超前发展会加快一国经济的发展,但有时也会带来一定的后遗症。三、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理
43、论考察(一)配第克拉克定律:由人均收入变化引起产业结构变化的规律为配第克拉克定律。 (随着全社会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就业人口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时,就业人口便大量向第三产业转移。)(二)库兹涅茨人均收入影响论:即产业结构的变动受人均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三)罗斯托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和经济成长阶段论:罗斯托通过长期研究首先提出了主导产业及其扩散理论和经济成长阶段理论。他根据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将经济成长的过程划分为六个阶段,即传统社会、为“起飞”创造前提的阶段、“起飞”阶段、向成熟挺进阶段、高额大众消费阶段、追求生活质量的阶段。(四)钱纳里工
44、业化阶段理论 :揭示了制造业内部结构转换的原因,即产业间存在着产业关联效应。制造业的发展受人均GNP、需求规模和投资率的影响大,而受工业品和初级品输出率的影响小。 将制造业的发展分为三个发展时期:经济发展初期、中期和后期。初期产业(经济发展初期对经济发展起主要作用的制造业部门):食品、皮革、纺织等; 中期产业:非金属矿产品、橡胶制品、木材加工、石油、化工、煤炭制品等; 后期产业:服装和日用品、印刷出版、粗钢、纸制品、金属制品和机械制造等。(五)霍夫曼工业化经验法则:根据霍夫曼比例,即消费品工业净产值与资本品工业净产值的比例,把工业化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消费品工业占主导地位; 第二阶段
45、,资本品工业快于消费品工业的增长,消费品工业降到工业总产值的50%左右或以下; 第三阶段,资本品工业继续快速增长,并已达到和消费品工业相平衡状态; 第四阶段,资本品工业占主导地位。(六)赤松要雁行形态理论:主张本国产业发展要与国际市场紧密地结合起来,使产业结构国际化;后起的国家可以通过四个阶段来加快本国工业化进程: 研发新产品形成国内市场-国内市场饱和,产品出口国外市场形成到输出设备,就地生产国外生产能力形成,产品返销,促使本国开发新产品。第二节 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了解)一、供给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 二、需求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三、国际贸易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 四、国际投资因
46、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五、其他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政府经济政策和市场第七章 关联一、含义:产业关联是指产业间以各种投入品和产出品为连接纽带的技术经济联系。(这里,各种投入品和产出品可以是各种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也可以是实物形态或价值形态的投入品或产出品;技术经济联系和联系方式可以是实物形态的联系和联系方式,也可以是价值形态的联系和联系方式。)二、纽带(几种)产业关联的纽带是指不同产业之间是以什么为依托连接起来 主要的依托方式有以下几种: 1、产品、劳务联系-产业间最基本的联系; 2、生产技术联系;3、价格联系 ,实质上是产业间产品和劳务联系的货币表现; 4、劳动就业联系; 5、投资联系三、产业关联分析工具看!课!本!175188! ! !肯!定!会!出!计!算!打公式太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