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通信关键技术研究(3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星通信关键技术研究(30页).doc(3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卫星通信关键技术研究小组成员:冉文,李鹏翔,杨亚飞小组分工:冉文(学号:15085208210015):程序审查,论文校订 李鹏翔(学号:15085208210008):收集资料,编辑文献,结果分析杨亚飞(学号:15085208210023):仿真程序设计专业:电子与通信工程引 言卫星通信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广、受地理环境因素影响小等特点,从而使得卫星通信成为当前通信领域中迅速发展的研宄方向和现代信息交换强有力的手段之一。目前,下一代卫星通信网络正朝着更高速率、更大带宽的方向发展,其与地面通信网络联合组成全球无缝覆盖的信息交换网络。随着空间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业务需求的急速增长,有限的无线资源与
2、多媒体业务不断提高的QoS要求之间的矛盾曰益尖锐,使得设计可以支持高速、高质量多媒体传输的资源管理策略成为当前空间通信领域关注的重点。同时,卫星组网技术直接关系到卫星网络能否实现全球覆盖以及卫星网络的可扩展性问题,是卫星通信系统研宂中的关键问题。相应的,路由协议、链路切换等都要针对卫星网络的特点重新设计,以星上路由交换为核心的新型卫星通信系统是空间通信领域的另一个研究重点。卫星通信是指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转发无线电波,在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进行的通信。它是微波通信和航天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无线通信技术,所使用的无线电波频率为微波频段(300MHz300GHz,即波段lm1min
3、)。这种利用人造地球卫星在地球站之间进行通信的通信系统,则称为卫星通信系统,而把用于现实通信目的的人造卫星称为通信卫星,其作用相当于离地面很高的中继站,因此,可以认为卫星通信是地面微波中继通信的继承和发展,是微波接力通向太空的延伸。卫星通信是空间通信的一种形式,它主要包括卫星固定通信、卫星移动通信和卫星直接广播三大领域。由于卫星通信具有覆盖面大、频带宽、容量大、适用于多种业务、性能稳定可靠、机动灵活、不受地理条件限制、成本与通信距离无关等优点。多年来,它在国际通信、国内通信、军事通信、移动通信和广播电视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下面我们就从卫星通信的发展简史、现状、趋势等方面对卫星通信进行概括和综
4、述。-第 25 页-摘 要本文从分析卫星通信的特点入手,综述了卫星通信的主要相关技术的发展状况, 概述了典型的卫星通信系统的性能特点并给出了卫星衰落信道的模型,进行了MATLAB仿真,介绍了卫星通信的应用及产业化发展情况,并展望了发展前景。移动性管理是 LEO(低轨卫星(low earth orbit)卫星网络通信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提出了 LEO 网络中一种改进的基于移动的位置更新和寻呼方案.在这种方法中我们引入了“元小区”概念,它由两个相邻波束组成.首先阐述了基于“元小区”模型的位置管理策略,然后推导了基于移动的动态位置管理的数学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分别计算了 LEO 网络中单位呼叫的位置
5、更新和寻呼代价.通过元小区方案和普通小区的在各种网络参数环境下的性能比较证明了“元小区”方法的有效性和健壮性.最后为了进一步减小“元小区”方法中的寻呼代价,提出了强制更新策略,它强制移动终端在穿越两颗卫星覆盖区的边界时进行位置更新操作.关键词: 卫星通信;位置管理;终端寻呼;元小区;位置更新;移动卫星通信;星上处理;星上交换;多波束天线;蜂窝网卫星系统 AbstractAfter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the developing status of communication satellite
6、platform, available frequency resource, as well as the related key techniques are summarized. Through introducing some typical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were presented the applications and industrialization of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and furthermore shows the bright prospects.Mobility mana
7、gement is an important aspect in LEO (low earth orbit) systems. In terrestrial wireless networks, the movement of the user triggers location updating and determines the paging scheme, while in LEO satellite systems, the location updating and paging is mainly based on the movement of satellite. Terre
8、strial location management techniques must be altered to fit the LEO systems.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modified movement-based location updating and paging scheme in LEO networks. In this scheme the meta-cell concept is proposed which includes two spot-beams of one satellite. First the location manag
9、ement scheme based on the architecture with meta-cell location area is presented. Then an analytical model is applied to formulate the cost of location updating and paging for the movement meta-cell based dynamic location updating scheme. The comparison of performance between the meta-cell architect
10、ure method and the conventional signal-spot-cell architecture method is provided to demonstrate the cost-effectiveness and robustness of the proposed scheme under various parameters. To reduce the impact of meta-cell architecture on the location paging cost, a forced location updating strategy is pr
11、esented which is used in the cases that the meta-cell includes the two spot-beams from different satellites。Key words: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mobile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onboard processing; onboard switching; multi-beam antenna; cellular satellite system 目 录第一章卫星通信综述1第二章 卫星通信若干关键技术及其发展现状32.1
12、调制解调技术32.2纠错编码技术42.3扩频通信技术52.4阵列天线技术与卫星蜂窝网技术62.5多址和复用技术82.6空间激光通信技术9第三章 关键技术仿真及相关程序11第四章 卫星通信发展现状与展望144.1 发展现状144.2卫星移动通信现状144.3卫星直接广播现状164.4卫星通信的发展趋势及我国卫星通信的发展目标174.5 发展展望19结束语20参考文献21附录1 MATLAB 仿真程序22第一章卫星通信综述 1965 年美国发射第一颗商用通信卫星以来,卫星通信技术及其应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 就。它实现了覆盖全球丰富多彩的通信服务,不仅在军事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也对人类的生产、生
13、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与微波中继通信及其他通 信方式相比,卫星通信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 通信覆盖区域大,通信距离远:地球同步轨道(GEO)卫星距地面高度 35 860 km,只需一个卫星 中继转发,就能实现 1 万多公里的远距离通信;每 一颗卫星可覆盖全球表面的 42.4,用 3 颗 GEO 卫星就可以覆盖除两极纬度 76以上地区以外的全 球表面及临地空间;如图 1 所示。 (2)可将其广播性与各种多址连接技术相结合构 成庞大的通信网:在一颗卫星所覆盖的区域内,不必 依赖显式的交换,只需利用卫星中继传输和多址/复用 技术就能构成拥有许多地面用户的大型通信网。(3) 机动灵活:卫星通信的建
14、立不受地理条件的限制,无论是大城市还是边远山区、岛屿,随地可建;通信终端也可由飞机、汽车、舰船搭载,甚至个人随身携带;建站迅速,组网灵活。 (4)通信频带宽、通信容量大:卫星通信信道处 于微波频率范围,频率资源相当丰富,并可不断发展。 (5)信道质量好、传输性能稳定:卫星通信链路 一般都是自由空间传播的视距通信,传输损耗很稳定 而可准确预算,多径效应一般都可忽略不计,除非是 采用很低增益天线的移动通信或个人通信终端。(6)通信设备的成本不随通信距离增加而增加, 因而特别适于远距离以及人类活动稀少地区的通信。 卫星通信也存在一些缺点和一些应该而且可 以逐步改进的方面,这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卫
15、星发射和星上通信载荷的成本高:星上元 器件必须采用抗强辐射的宇航级器件,而且 LEO、 GEO 卫星的寿命一般分别只有 8 年、15 年左右。 2) 卫星链路传输衰减很大:这就要求地面和星 上的通信设备具有大功率发射机、高灵敏度接收机 和高增益天线。 3) 卫星链路传输时延大:GEO 卫星与地面之 间往返传输时间为 239278 ms;在基于中心站的星 形网系统中,小站之间进行话音通信必须经双跳链 路,那么传输时延达到 0.5 s,对话过程就会感到不 顺畅,而且如果没有良好的回音抑制措施,就会因 二-四线制转换引起的回波干扰而使话音质量显著 下降。 基于卫星通信的特点及其重要作用,本文将从卫
16、星通信的可用频率资源、卫星平台、主要关键技术、 典型的卫星通信系统、卫星通信应用和产业化发展等 方面进行介绍,综述发展现状,展望发展前景。第二章 卫星通信若干关键技术及其发展现状2.1调制解调技术 卫星通信中最常用的调制方式是 QPSK、OQPSK 和/4DQPSK 等,近年来,高速数据传输 的需求与转发器资源紧缺推动了 8PSK、16APSK、 16QAM 等高阶调制方式的研究与应用。其中 APSK 调制因其星座中所含幅度和相位信息是变量可分离的,可以采用简单的预失真法进行幅度非线性矫 正而不影响相位特性,使之在透明转发这种高阶调 制信号时的功率效率不明显降低。因此,APSK 调制在卫星电视
17、广播中得到应用,在卫星宽带移动 通信中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格形编码调制(TCM, trellis coding modulation) 在原理上是一种很好的体制;它将信道编码与调 制融合在一起,因而几乎不付出频带效率和功率效 率降低的代价,就能获得 5 dB 左右的编码增益。TCM 调制用于卫星通信的国际标准早已经形成,但因其译码复杂度较高,而且不大便于再级联外码以进一步降低误码率,因此应用并不广泛。 遥感数据传输和大容量宽带卫星通信中对于 高速调制解调技术有迫切需求,目前我国基于 FPGA 并行实现的高速调制解调已达到 1.5 Gbit/s,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这个速率基本上能满足通 信卫
18、星馈送链路高速数据传输的要求。 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作为一种多载波调 制方式,由于其抗多径衰落能力强而在地面蜂窝网 第四代(4G)、第五代(5G)移动通信中成为不可或缺 的技术,因此人们一直想将其广泛应用于卫星移 动通信中。值得注意的是,OFDM 本来是不大适于 卫星下行链路这种功率严重受限的场合,因为其峰 平功率比(PAPR)高,在功放非线性条件下容易产生 多载波互调干扰而使链路特性变差。虽已研究出多 种方法来克服这个缺点,但没有一种办法是不需付 出巨大代价就能完全解决这个问题的,不是频 带效率显著降低,就是计算复杂度很高。 但是,确有一些卫星通信或广播系统的下行链 路采用了 OFD
19、M 体制。IPSTAR-I 在 60 MHz 带宽下行链路中采用层叠在 OFDM 上的 TDM 技术, 其目的是为了扩大复接信号的路数,而非抗多径衰落;因为其 Ku 频段小站天线口径为 0.751.8 m,波束主瓣只有 1o 2.3 o,周围环境的反射波很难进入天线主瓣,因而多径效应可忽略不计。我们应当看 到如此应用 OFDM 技术,会使其链路信噪比产生明显损失。 对于基于多波束天线的 GEO 或 LEO 卫星宽带 移动通信或广播系统而言,因其多径衰落非常严 重,目前下行链路不得不采用 OFDM 体制。其移动 式终端的天线增益很低,例如,L 或 S 频段天线的 增益一般只有 23dB,这种半球
20、波束天线可接收到 的多径信号分量多,多径衰落非常严重,采用OFDM 技术有其合理性。事实上在卫星与地面基站相结合的 移动数字电视广播系统中已成功应用 OFDM,并 已形成了国际标准和我国国家标准。 然而卫星下行链路功率受限问题远比地面移 动通信基站严重,驱动多波束卫星天线的功放非线 性问题更加严重。加之 OFDM 系统抗多径衰落效益 的发挥有赖于信道信息反馈,而卫星链路时延大,不能及时利用信道信息反馈对各子信道的信息速 率和发射功率进行自适应调整。总之,卫星下行链路 采用 OFDM 体制只是当前的无奈之举,而非理想的选择,我们很有必要探索出一种新的传输方式来取代它,因为其中约有 30%左右的频
21、带效率和 10 dB 左右 的链路信噪比增益的潜力是有可能挖掘出来的。2.2纠错编码技术 各种通信业务信息传输的误比特率(BER, bit error rate)都有最高限度要求,例如:声码话 BER 为 103 ,视频通信 BER 为 104 ,一般数据通信 BER 为 106 或 107 ,无特殊措施的 ATM(asyschronious transfer mode)或 IP(Internet protocol)数据传输 BER 为 1010,深空通信中某些数据传输 BER 为 1014。 当然一般系统不会设计为在传输和解调后所得数 据的 BER 就能达到上述要求,因为这需要很高的 链路信
22、噪比,严重浪费发射功率。而采用纠错编码 (即信道编码)技术与调制相结合,只需付出很小的 频带效率代价就能使 BER 降低若干个数量级。相应地达到指定 BER 要求的链路信噪比就可降低几 dB,甚至十几 dB,也就是可获得相应的编码增益。 在卫星通信的前期发展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信道编码是由卷积码作为内码、RS 码作为外码的串 行级联码。这是因为卷积码实现简单、译码门限较 低,而 RS 码的译码复杂度低,在输入信息误码率 较高时能获得较高的编码增益,例如,3/4 卷积码 与 RS 编码级联情况下在达到 BER=107 时可获得 5.2 dB 编码增益。 并行级联形式的 Turbo 码17和低密度奇
23、偶效验 码(LDPC)18是目前 2 种最先进的信道编码算法,自 90 年代发展起来并推广应用之后,很快在地面移动 通信等场合得到了很好应用。两者均有 2 个突出特点:一是都结合了比特交织技术,能有效地纠正突 发错误,而多径衰落信道等场合正是容易出现突发 性错误;其二是它们的译码门限比卷积码更低,而 且能在较高的码率下获得较大的编码增益。这就是说它们能使整个系统的传输特性以较高的频带效率和功率效率逼近香农容量限。例如,对于 QPSK 调制采用码率为 0.793 的 Turbo 码在 BER 达到 107 时,比采用 RS、卷积码串行级联码的编码增益高 1.6 dB。IPSTAR-1系统的前向链
24、路采用Turbo码、 Inmarsat 系统也将 Turbo 码作为高速数据传输系统 的核心技术。 与 Turbo 码相比,LDPC 码具有编解码简单、 码长可以较短、编译码效果更易逼近香农限,因而已成为当前卫星通信中信道编码的首选,特别是宽 带移动通信。例如,对于 BPSK 调制采用 1/2 码率、 107 块长的 LDPC 码在 BER 达到 106时所需 Eb/N0 值为 0.04 dB,已非常逼近频带效率为 1 bit/s/Hz 时 的香农限 0 dB20。目前,已用 FPGA 实现的 LDPC 编译码器,最高信息速率可达到 10 Gbit/s21,22,可满足高速调制解调的需求。 对
25、于大尺度衰落信道,例如存在降雨衰落情 况下的 Ka 频段信道,采用自适应编码调制(ACM, adaptive coding modulation)可使信道传输效率最大化23,24。发送端在保持发送的符号速率和功率不变 的情况下,根据接收方反馈回来的 Eb/N0 估值,自动选择最佳的调制方式和编码码率进行发送,可以高效地将链路余量,例如,Ka 频段的雨衰余量,转化为数据传输吞吐量,同时也可避免了偶然出现的干扰对链路造成的绝对中断。目前市场上已有支持 ACM 功能的产品。2.3扩频通信技术卫星通信信道开放性的特点带来的隐蔽性差、 抗干扰能力弱等缺点,可采用扩频技术克服,因此 扩频通信主要用于隐蔽通
26、信和抗干扰军事通信。 扩频主要有直接序列扩频(DSSS,direct sequence spectrum spreading)、跳变频率(FH, frequency hopping)、跳变时间和线性调频等 4 种基本工作方 式。这里主要介绍 DSSS 和 FH。 DSSS 系统中每个符号用一个长度为 N 的伪随 机序列表示,可使其信号的频带扩展 N 倍,接收端 采用同样的序列进行相关接收解扩,因而可使解扩 之后的信噪比提高到解扩之前的 N 倍,即可获得 N 倍的解扩处理增益。N 可以很大,例如,GPS 中 P 码信号的扩频倍数 N=204 600,即具有 53 dB 的处 理增益。因此它可以在
27、接收信号信干噪比很低的 条件下进行通信,可使通信信号具有很强的隐蔽 性,并使系统具有很高的干扰容限,例如,允许信干比达 50 dB。如果在接收端解扩之前配合某种自适应信号处理算法,例如,自适应陷波、幅度非 线性处理或自适应空间陷波等,还可使系统的干扰 容限再提升 3040dB。 基于 DSSS 利用 GEO 卫星透明转发器可构成隐 蔽性很强的重叠通信系统,将功率谱密度极低的 DSSS 信号重叠在其他正在进行通信的强信号之上进 行较低比特率的通信,则信号具有高度的隐蔽性。 跳频(FH)通信中,发送端将调制信号的载波频 率在很宽的频率范围中按照某种秘密约定的跳频 图案进行跳变,接收端采用同样跳变的
28、本地振荡进 行正交下变频,变回为零中频信号再进行基带解 调、符号判决和译码。因此 FH 比 DSSS 更容易将 信号频谱扩展到更宽的频率范围,可获得更高的处 理增益。只要跳频范围足够宽、跳速足够快,再配 合卫星多波束天线技术从空间躲避可能的干扰,通 信的安全性就有充分的保障。我国已实现的 FH 系 统跳频范围可达 2 GHz,跳速达上万跳/秒,接近 国际先进水平。 总之,目前卫星通信抗干扰技术已比较成熟,在军事通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然,通信对抗双方没 有绝对的赢家,只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有一方取胜。2.4阵列天线技术与卫星蜂窝网技术1) 阵列天线技术 由于卫星链路传播衰减很大,例如,GEO 卫星
29、 C、Ku、Ka 频段链路的衰减都在 200 dB 左右,需要采用高增益天线,因而天线的尺寸和成本往往成 为推广应用的重要障碍。早期是采用 VSAT(very small aperture terminal)技术来缓解这个问题,即由 一个大型中心站与大量的小口径天线终端站一起 构成一个星形网。利用中心站天线增益很高、 EIRP(equivalent isotropic radiated power)值很大的 优势,来弥补小站因天线口径小、增益低而使链路 预算不足的弱点。后来通过开发更高频段的转发 器、增大转发器的发射功率以及采用多波束卫星天 线技术提高星上转发器的接收灵敏度和 EIRP,更加
30、有效地实现了终端的小型化,天线的尺寸和成本似乎不再是明显的障碍,VSAT 的概念也逐渐淡化了。 但目前基于GEO卫星Ku 频段透明转发器的宽带移 动通信,其“动中通”天线的成本仍然很高,相当于通信终端其余部分总成本的 610 倍。这种天线通常都是采用线阵形式多个阵元实现水平方向跟 踪,而采用机械装置实现垂直方向的跟踪。星上采 用阵列天线技术形成点波束天线或蜂窝状的多波束天线(MBA, multiple beam antenna),可大大提高 天线的增益,还实现了频率多次重复利用。卫星 MBA 主要有 3 种实现方式,即反射面式、透射式 和相控阵形式。 反射面 MBA 由一个或 2个反射面和几个
31、独立 馈源组成,通过馈源照射到反射面形成多波束。反 射面 MBA 具有结构简单、质量轻和可靠性高等优点而最先得到广泛应用,如 Odyssey 卫星28和日本 的 ETS-VI 卫星29。ETS-VI 卫星的 MBA 有 2 种镜 面,20 GHz 的 Ka 频段和 S 频段共用 3.5 m 直径反 射镜,30 GHz 的 Ka 频段和 C 频段共用 2.5 m 直径 反射镜,实现了 13 个 Ka 频段波束覆盖日本大地、 C 频段单波束覆盖日本中部和 5 个 S 频段的波束覆 盖 200 海里海域。 相控阵 MBA 由天线阵、馈电网络及波束形成控制器等组成,通过相移网络调节阵元的激励幅 度、相
32、位实现辐射波束指向的改变。相控阵 MBA 具有损耗低、动态扫描角度大的优点,便于形成蜂窝状 MBA。 透射式 MBA 通过网络对辐射阵移相,在覆盖 区形成相对固定的波束,波束对辐射阵不扫描但可 校正及微调,更适于星体体积和质量较小场合的应用。例如全球星(Globalstar)系统和铱(Iridium)系统1 中 MBA 就是采用直接辐射阵列形式、基于模拟射频 移相法形成多波束,不同的是前者使用功分器30,后者使用 Butler 矩阵。 对于上百个以上波束的 MBA,不宜采用反射 面式的,而后 2 种 MBA 中各个阵元的功率驱动信 号的 PAPR 都很高,这是因为每个阵元的驱动信号 都含有其他
33、许多波束的信号,所有阵元的信号通过 空间功率合成而形成 MBA。若各个波束的发送信号又是多载波调制的或多路频分复用的信号,各阵 元信号的 PAPR 就会更高,功率放大器的功率回退引起射频功率效率降低和功放非线性引起的互调 干扰,将成为严重的问题32。这正是如前所述 OFDM 不大适于卫星宽带移动通信下行链路观点 的又一个论据。 2) 卫星蜂窝网技术 频率资源有限是大力发展卫星通信应用的一个瓶颈。GEO 卫星采用 MBA 技术,不仅能够大幅 度提高卫星天线的增益和下行发射的 EIRP 值,还 可形成许多蜂窝小区覆盖地面,实现频率资源的多次重复利用。例如,星上采用 7 小区簇结构的 140个蜂窝状
34、波束的 MBA,频率资源可重复利用 20 次,其天线增益可比单波束区域天线的增益提高 20dB 左右。由此可见卫星 MBA 技术是开发大容量卫星 移动通信系统、增强其市场竞争力的关键。目前国 外 GEO 卫星 MBA 的波束个数可达 500 个,而我国 的这一技术存在较大差距,有可能成为影响市场竞 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采用多个LEO 卫星构成卫星群星座,每颗卫星都装备 MBA 便可形成大量的蜂窝小区,动态地覆盖 整个地球表面,可使频率资源重复利用更多次。例如, 铱星系统 66 颗卫星1、每星 48 个波束,形成 3 168 个蜂窝小区动态地覆盖全球表面,其中 2 150 个小区 按 12 个
35、小区簇的方式分配频带,因此其频率资源可重复利用 179 次。铱星系统的星座如图 2 所示。 假设将来能用 4 000 颗 LEO 卫星构成星座,每颗 星装一幅 500 波束的 MBA,则总共可形成 200 万个 直径约 20 km 的蜂窝小区覆盖全球表面。若采用 Ka 频段 3.5 GHz 带宽以 7 小区簇方式分配频率, 则此带宽可复用 266 667 次,总的可用频率资源 达 933 THz,每小区可用带宽约 500 MHz,其可用 频率资源的地域覆盖密度可与 3G、4G 蜂窝网相比 拟。不过这个假设不是短期内可实现的。2.5多址和复用技术 所谓多址(multiple access)是指某
36、个站从它接收到的多路信号中区分各路信号来自哪个站点,并根 据需要选择其中一路或几路进行接收处理;也可以 是某一站以某种信道复用方式广播地发送多路信 号,让其他各站能按需选择其中一路或几路信号进 行接收处理。所谓复用即多路复用(multiplexing), 是指多个数据流的数字调制信号共享一条信道进 行传输时的信道共享方法。 无线通信的 4 种基本多址方式频分多址 (FDMA)、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和 随机竞争多址(Aloha)以及它们的组合,在卫星通信中 都有重要应用,其中 Aloha 常常用于多址接入的呼叫申请。多址方式对应的复用方式FDM、TDM、 CDM 及其组合也
37、常常伴随着相应的多址方式出现。 FDMA 因其实现简单而最早在卫星通信中得到 广泛应用,但是,当一个透明转发器转发的多频带 信号的路数达到 15 个以上时,由于难于避免多载波 互调干扰而会使系统的数据吞吐率急剧下降,因此 单纯的 FDMA 系统能支持的用户数是非常有限的。 基于透明转发器由一个大型中心站与许多小 站一起,可以基于 FDMA/TDM 方式构成用户容量 很大的 VSAT 网。这是因为转发器在转发 FDMA 信号时进行充分的功率回退,可基本上避免多载波 互调干扰。尽管因功率回退太多而造成射频功率效 率显著降低、下行 EIRP 相应减小,但因中心站天 线增益很高而仍能保证正常接收。在中
38、心站对各路 信号进行解调译码和用户交换之后,将要发往各小 站的数据进行 TDM 复接和数字调制后,再通过卫 星转发给各个小站。这种 TDM 信号属于单载波调 制信号,因此整个外向链路(中心站转发器小站) 的功率效率都可达到最高,从而 VSAT 站能正常地 接收。这种 VSAT 网,可以提供上百条双向信道, 系统根据申请按需分配信道,其总的用户容量能达 到数千个,因而在 1980 年代末至 2000 年代初得到 了十分广泛的应用。 由于这种 VSAT 系统中 2 个小站之间通信需要 借助中心站进行两跳透明转发,不仅浪费一倍信道 资源,而且增大一倍延迟。为克服这 2 个缺点曾发 表许多论文,认为应
39、该将中心站进行的 FDMA-TDM 转换搬移到星上去进行33。这就要求在星上对许多 路信号进行解调译码,又导致星上设备复杂很高、 信道无法灵活应用 2 个缺点,因而未得到大力推广。 将 FDMA 与 TDMA 相结合,形成多频 TDMA(即 MF-TDMA),是扩大用户容量的另一条 有效途径34。将多频带中的每一个子带都划分为多 条 TDMA 子信道,用户容量很容易扩大许多倍,而发送、接收处理依然简单方便,信道的调配也很 灵活。于是很快就形成多个相关的国际标准,并得 到了广泛的应用。MF-TDMA 既适于基于透明转发 器构成的系统,也适于有星上处理的系统,因此将 有长足的发展和应用。其实地面
40、2G 蜂窝网 GSM 系 统也是采用这种体制。1990 年代末,ViaSat 公司采用成对载波多址35 (PCMA, paired carrier multiple access)、基于透明转 发器构成星形 VSAT 网。其前向链路是中心站在某一频带以 TDM 方式向各个小站广播发送信息,而回传链路是各小站在同一频带以 CDMA 方式向中心站回传信息。两者的频谱重叠在同一频带上,但因后者是扩频信号,其信号强度比前者弱得多,而 不影响各小站正常地接收中心站的信号。中心站在 接收各小站的弱信号时所受到的干扰正是自己发送的信号,这可以通过重构而抵消之,因此也可以正常接收。该体制有 2 个独特的优点:
41、其一是频率 资源可重复应用一次,其二是小站发送信号的隐蔽性较强。2.6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空间激光通信技术是指用激光束作为信息载 体在自由空间进行通信,既可作为卫星间的高速传 输链路,也可作为卫星与地面站之间的通信链路。 不过后者可传输的信息速率不太高,而且当存在较浓的云雾或降雨时无法通信。携带信息的电信号调制到光束上发送,通信的双端通过初定位和调整, 再经过光束的捕获、瞄准和跟踪建立起光链路进行 信息传输。 空间激光通信的主要优点是:通信容量大、功耗低、可靠性高、保密性好、发射机体积小和质量 轻。激光和无线射频通信的一个主要区别在于用望 远镜替换天线。用于 2 个 GEO 卫星之间通信的望远镜,
42、口径只要 29.4 cm,而信息传输速率可达 10 Gbit/s 以上,而用于 2 个 LEO 卫星之间通信的望远镜,口径则只需 14.7 cm,还可达到更高的传输速率。 美国在新一代的卫星通信系统中均采用了星 间激光通信链路来提高系统的性能;例如,WGS、 MOUS (multiple objective user service)、AEHF (advanced extremely high frequency)。在 AEHF 中,采用星间激光通信链路实现全球服务,减少了卫星 对地面支持系统的依赖,系统在失去地面支持后仍能自主工作 6 个月之久。我国空间激光通信研究已在地面和海上进行过成功实
43、验,用于卫星链路的研究正在进行。 第三章 关键技术仿真及相关程序卫星衰落信道的MATLAB仿真首先给出的是非相关Rician分布的衰减序列的产生代码,Rician分布的均方值为,2a02(K +1) a02是(1)式中高斯随机分量的方差。并且在Rician分布中常常要求有单位的均方值,如E(r2) = 1,所以信号的能量与信噪比是一致的。为了满足E(r2) = 1,(1)式可以写成(10)式,xt、xj是满足方差为= 1,均值为零的高斯随机过程样本序列,根据 上式,使用MATLAB的随机数产生函数randn产生随机分布序列来得到Rician衰落序列functionr=rician_fading
44、(Kdb,N,Ni)K=10*(Kdb/10);const=1/(2*(K+1);x=randn(1,N);y=randn(1,N);r=sqrt(const*(x+sqrt(2*K).A2+y.A2);rt=zeros(1,Ni*length(r);ki=1;fori=1:length(r)rt(ki:i*Ni)=r(i);ki=ki+Ni;end通过选择合适的插入因子 Ni 可以得到非相关的 Rician 衰落系数幅度包落。当选择 kdb 为负穷时,可以得到 Rayleigh 衰落系数幅度包落。图 2 是典型 Rician 衰减序列幅度包落图。图2图3再将给出的是在移动无线通信中,Clar
45、ke 模型下的相关 Rayleigh 的衰落系数产生的代码。该 Rayleigh 衰落程序产生有色高斯随机序列是通过基于成型滤波器的方法,原理框图见图 1。在现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假设再 3G 系统的码数率为63.84 10 码/每秒,移动速度是 60km/h,载波频率是 2100MHz,下面代码中要求的衰落系数的个数是 140000,得到的Rayleigh 分布的幅度如图3。第四章 卫星通信发展现状与展望4.1 发展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通信需求的日益增长,卫星通信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有不同形式和类别的卫星通信系统。按业务划分,主要包括卫星固定通信、卫星移动通信和卫星
46、直接广播等领域,下面主要对这三个领域分别进行介绍。 卫星固定通信现状至2005年底,全球经营卫星固定通信业务的公司约有30个,共拥有200多颗在轨静止卫星。其中全球公司拥有37颗、国际通信卫星公司拥有28颗、泛美卫星公司拥有24颗、欧洲通信卫星公司拥有22颗,四家公司共拥有卫星数,占全球卫星数的50%以上5。以上卫星中具有代表性的先进卫星有阿尼克-2(-2)和等卫星。阿尼克-2卫星是加拿大电信卫星公司()于2004年7月发射的世界上第一颗面向大众消费者的商用宽带卫星,它具有94台转发器,其中频段24台、频段32台、频段38台,频段有38个点波束,小部分转发器有星上处理功能,整星功率16,卫星重
47、量5950。卫星是泰国公司2005年8月发射的迄今世界上通信容量最大的商用宽带卫25无线通信技术2010年第3期星,它的频段用户链路有84个点波束、3个赋形通信波束、7个赋形广播波束,频段馈线链路有18个点波束,共有114台转发器,通信总容量45/,相当于1000个以上常规36带宽转发器容量,整星功率15,卫星重量63006。在国内方面,截至2005年底,全国建有国际、国内通信广播地球站80多座,连接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卫星通信话路达2.7万多条。中国已建成国内卫星公众通信网,国内卫星通信话路达7万多条,初步解决了边远地区的通信问题。已建立了100多个卫星通信公用网和专用网。各类甚小口径终端站达5万多个,其中包括金融、气象、交通、石油、水利、民航、电力、卫生和新闻等部门的专用通信网80多个,经营甚小口径终端通信业务的公用网约30个。4.2卫星移动通信现状卫星移动通信是指利用通信卫星作中继站实现移动用户之间或移动用户与固定用户之间相互通信的一种通信方式。它是传统的卫星固定通信与地面移动通信交叉结合的产物。从表现形式来看,它既是一个提供移动业务的卫星通信系统,又是一个采用卫星作中继站的移动通信系统,所利用的卫星既可以是对地静止轨道()卫星,也可以是非静止轨道()卫星。 静止轨道卫星移动通信中,有国际海事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