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必修二检测试卷(21份)-中图版.doc

上传人:叶*** 文档编号:35590588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必修二检测试卷(21份)-中图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必修二检测试卷(21份)-中图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必修二检测试卷(21份)-中图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必修二检测试卷(21份)-中图版.doc(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据有关统计,2010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74亿人,预计到2014年将达2亿人,2037年将超过4亿人。同时有关专家指出,我国近期人口特征表现为三大高峰相会,即增长高峰、老龄化高峰和就业高峰同时出现。据此回答13题。1我国人口“增长高峰”的原因主要是()A人口基数大B人口自然增长率高C人口死亡率低 D国外人口大量迁入2有利于缓解我国就业紧张形势的措施是()A实施西部大开发 B控制城市发展规模C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 D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3人口普查资料表明我国某些大城市人口死亡率高于农村,其主要原因是()

2、A农村的医疗卫生水平得到改善B城市环境问题比较严重C农村人口的身体素质更好D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更突出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了21世纪我国的人口问题。第1题,人口的增长不但取决于自然增长率,还要看人口基数,近期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但人口基数仍很庞大。第2题,西部大开发可提供很多就业岗位,利于缓解就业紧张的形势。第3题,我国某些大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死亡率稍高。答案:1.A2.A3.D2010年6月25日,第二届全国人口计生系统科研院长研讨会在辽宁省沈阳市召开,国家人口计生委副主任江帆出席会议。结合材料及我国总人口及城乡人口变化情况图,回答45题。4甲、乙两种图例分别表示我国的()A总人口和

3、农村人口B总人口和城市人口C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 D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5总体来看,我国城市和乡村人口增长速度存在明显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城乡人口出生率不同 B城乡人口死亡率不同C城乡之间的人口迁移 D城乡自然增长率不同解析:本题组从热点问题切入,综合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和人口增长、人口移动等相关知识。第4题,我国农村人口多,城市人口少,总人口接近13亿;第5题,随着城市化发展,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使城市人口猛增。答案:4.D5.C人口迁移与流动是受区域经济差异、教育程度、空间距离和历史渊源等因素影响下的一种社会现象。据表回答68题。全国前五位人口流入大省的前五大人口流出地排序表全国

4、前五位人口流入省第一位人口流出地第二位人口流出地第三位人口流出地第四位人口流出地第五位人口流出地广东湖南四川广西江西湖北江苏安徽四川浙江河南贵州浙江江西安徽四川贵州湖北M省黑龙江吉林河南安徽江苏四川重庆广东云南浙江新疆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广东省的流入人口全部来自邻省B四川省既是人口流入大省,也是人口流出大省C人口流出较多的省均位于中西部地区D全国流入人口前五位的省份均在东部地区7M省流入的人口受历史渊源影响明显,M省最有可能是()A福建B海南C山东 D广西8当前影响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A自然灾害 B就业机会C人口政策 D宗教信仰解析:第6题,首先,四川省是流入广东人口第二多的省,

5、且与广东省不相邻,排除A;其次,四川省位于西部,人口流入居第五位,排除D,同时,也可得出四川既是人口流入大省,也是人口流出大省的结论。第7题,广东省人口流出也很多,且位于东部经济地带,可排除C。从表格中省区特征分析,人口流入与流出省区之间往往在地理位置上邻近。因此推断,黑龙江、吉林、河南、安徽、江苏等省的人口,可能大量流入山东。经济因素即就业机会、收入水平等是当前影响我国人口流动最主要的因素。答案:6.B7.C8.B人们在选择工作及居住地时多受就业机会、治安、文化生活及自然环境等影响。下图是针对美国大学生的居住及工作地选择,抽样调查结果所绘制的“偏好指数”空间分布图。回答910题。9图中哪个区

6、域因受惠于信息业等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与聚集,加上气候宜人,成为美国大学生心目中最偏好的居住及工作地之一()A子 B丑C午 D亥10卯区成为“偏好指数”偏低的区域,最主要是受制于下列哪两个地理因素()冬季气候干冷区域经济以农牧业为主人口密度较高位于活火山及地震带上传统老旧工业区A BC D解析:图中所示丑区域为美国旧金山,该区域因受惠于信息业等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与聚集,加上气候宜人,成为美国大学生心目中最偏好的居住及工作地之一。卯区纬度较高,冬季气候寒冷,以农牧业为主,人口稀少。答案:9.B10.A下图是某国不同年龄人口生育统计图。据图回答1113题。11下列关于该国人口生育状况的发展趋势,分析正确

7、的是()A生育年龄越来越大 B生育率越来越低C人口规模越来越大 D生育欲望越来越强12从人口增长阶段来看,该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A原始型 B传统型C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 D现代型13该国人口问题可能带来的后果是()A劳动力严重过剩 B流动人口减少C劳动力不足 D社会治安管理难度加大解析:本题组以新颖的二维坐标图像为载体考查了与人口相关的知识点。函数曲线的波峰随着时间的推进逐步向左移动,说明生育年龄越来越小。函数曲线与横轴所夹的面积即生育人口总数,随着时间的推进逐步变小,说明生育率越来越低,人口规模越来越小,生育欲望越来越弱。人口生育率很低,人口增长模式已进入现代型。过低的人口生育率,可能导致经

8、济发展所需的劳动力得不到满足。答案:11.B12.D13.C下图代表中、印、美三国近年新增人口结构图。读图回答1415题。14图甲、图乙、图丙对应的国家依次是()A中国、印度、美国 B印度、中国、美国C中国、美国、印度 D印度、美国、中国解析:结合中、印、美三国的国情可知,美国人口自然增长缓慢,因此吸纳移民是其人口增长中的重要方式,如丙图所示;我国的民族构成中汉族占绝大多数,故新增人口也以汉族为主。答案:B15据图丙所在国人口普查局统计,人口增长大部分发生在南部和西部地区。下列关于这两个地区人口增长的说法错误的是()A西部和南部环境优美B西部和南部基础设施日趋完善C新兴工业最发达的地区D西部和

9、南部的自然增长率高解析:美国西部和南部的环境优美,近年来新兴工业发展迅速,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从而吸引了相当多的人口向这两地迁移,并非由于自然增长率高引起的。答案:D读中国劳动适龄人口(1564岁)比重及其年增长率变化预测图,完成1617题。16图中信息反映()A2010年以前劳动适龄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年增长率呈下降趋势B2015年劳动适龄人口最多C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和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年增长率无关联性D2050年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达到最低值17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2010年以前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上升与我国人口增长惯性有关B2010年以后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下降与人口老龄化有关C目前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10、D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年增长率一旦低于零,即导致劳动力严重不足解析:直接读图可知,2010年以前劳动适龄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年增长率呈下降趋势。由图知,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年增长率低于零时,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仍然较高,不会导致劳动力严重不足。答案:16.A17.D下图为中国人口变化图(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社会劳动者增长率剩余劳动力增长率),据此回答1819题。18关于图中各时段我国人口增长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A时期,人口出生率大幅下降,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B时期,人口增长暂时处于“低低低”模式C时期,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D时期,人口增长速度比较平稳19图示时期,大多数年份我国社会剩余

11、劳动力增长率较大,这说明我国()A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B人口出生率高C新增就业岗位有限 D城市化进程快解析:时期为高出生率,死亡率下降,自然增长率上升;时期前段,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时期因计划生育,使出生率下降。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但城镇社会劳动者增长率偏低(即新增就业岗位有限),所以剩余劳动力增长率较大。答案:18.D19.C图甲是我国2009年人口年龄金字塔结构图。读图完成2021题。20图乙是我国不同时期三个年龄组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能正确反映图甲时期的是()A BC D21在图甲中,图上有几处明显的凹陷处,影响M处的成因是()A战争 B自然灾害C经济水平 D人口政策解析:从

12、图甲可以看出,我国人口的出生率得到有效的控制,年增长率应逐年下降,而老年人口增长趋势加快。M处出现明显的凹陷,说明人口增长突然放慢,2005年,此时2024岁的人口出生的时间大约是19811985年,此时正是我国强有力地实施计划生育的时间。答案:20.C21.D读下图全球未来十年居住人口超过千万的城市,回答2223题。22下列城市中,位于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的是()A圣保罗 B拉各斯C洛杉矶 D东京23图示地区15年来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城市,人口增长快的原因是()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国外人口大量迁入育龄妇女所占比例大经济现代化程度高A BC D解析:第22题,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是东亚、南亚、美国东北

13、部和西欧,东京位于东亚人口稠密区。第23题,图示地区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城市是尼日利亚的拉各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死亡率大幅度下降,而出生率保持较高水平,必然导致人口快速增长,育龄妇女比重大也是重要原因,国外人口不可能大量迁往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答案:22.D23.C假设某地域内每个居民的重量都相等,则在该地域全部空间平面上力矩达到平衡的点就是人口重心。每当人口分布状况发生变化,人口重心就会有相应的移动。从一个时期人口分布重心的转移轨迹中,可以看出全地域人口分布变化的总趋势。下图为我国人口(汉族、少数民族)重心迁移示意图。读图回答2425题。24下列关于我国民族人口重心迁移趋势的判断,合理的

14、是()A表示少数民族人口重心迁移,表示汉族人口重心迁移B相对于少数民族,汉族人口重心向南迁移趋势明显C20世纪80年代少数民族人口重心向西迁移趋势明显D人口重心的迁移与经济重心的迁移没有必然联系25我国少数民族分布人口重心大致位于()A四川盆地 B青藏高原C江南丘陵 D东北平原解析:是汉族,是少数民族,所以20世纪80年代后少数民族向东北方向移动;D项应有联系。东经106107,北纬31附近,应在我国四川盆地。答案:24.B25.A二、综合题(共50分)26阅读下列人口统计图及表,回答下列问题。(12分)2004年A、B两国人口年龄构成年龄国家15岁以下15岁到64岁65岁及以上A国50%45

15、%5%B国17%65%18%(1)甲图中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_,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相似的是_国。(2分)(2)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在乙图中画出A国的人口年龄构成图,在丙图中标出B点,表示B国2004年的人口年龄构成状况。(3分)(3)从上面的图表中可以看出A国目前存在的人口问题主要是_。(3分)(4)某城市1991年、1994年、1997年、2000年、2003年的流动人口分别为106万人、251万人、237万人、387万人和498万人,请在丁图中画出该市流动人口数量变化的折线图。流动人口数量变化对该城市的影响主要是_(4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我国的人口再生产类型、

16、地理事物构成图、人口增长折线图的判断与绘制、人口增长过快及流动人口大量增加的影响等知识的掌握情况。作图时要注意标注相关的注记,要注意折线图与曲线图的区别。回答流动人口大量增加的影响时既要回答有利影响,又要回答不利影响。答案:(1)3%C(2)见下图。(3)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率高,少年儿童比重大,加大资源、环境、教育、就业等的压力(4)见上图有利影响是弥补劳动力不足,提高城市竞争力,活跃市场,提高人口素质,加强多元文化交流。不利影响是加大了教育、住房、交通压力,加重了环境负担,加大了社会治安压力等27读中国、日本和韩国人口负担系数比较图,完成下列问题。(13分)注:人口负担系数(14岁及以下

17、人口数65岁及以上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100%,1564岁指劳动人口年龄。(1)国际上一般把人口负担系数50%的时期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中国人口负担系数在_年前后达到最低值,此时的人口负担系数约为_。(2分)(2)在1990年前和2030年后,中国的人口负担系数均超过了50%,试分析它们形成的不同原因。(4分)(3)日本、韩国均抓住了“人口机会窗口”期,促进了经济的腾飞。“人口机会窗口”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有何作用?(3分)(4)中国应采取哪些措施抓住“人口机会窗口”的良好时机,促进经济发展?(4分)答案:(1)201040%(2)1990年前主要是14岁及以下人口数量较大;而

18、2030年后则主要是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较大。(3)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少儿与老年人抚养负担均相对较轻;有利于社会财富的积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4)开发更多劳动密集产业(如第三产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民族素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养老保险制度。28能否按照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直接关系着我国国家的兴衰。读我国部分省区人口承载状况(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承载密度之比)及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人口流动示意图。完成(1)(4)题。(14分)(1)图示地区人口负担最轻的省区是_,试分析其主要原因。(4分)(2)分析图中省区间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

19、。(3分)(3)该区域内人口承载状况大于2的省区通过区域合作,其人口承载状况将_(变大或变小)。试分析其原因。(4分)(4)根据图示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缓解我国人口压力的主要措施。(3分)答案:(1)广东气候宜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等(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等(社会条件优越),环境人口容量大。(2)地区间收入差距(或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户籍制度的改革。(3)变小原因:通过区域合作,环境条件得以改善,人口环境容量变大(或理论承载密度变大);通过人口迁移或流动,降低了这些省区的实际人口密度。(4)努力发展经济,转变以自然条件主导

20、人口承载能力的现状为以经济投入调控人口承载能力;坚定不移地执行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这两项基本国策。29某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本地区“人口增长与地理环境的演变”开展了大量的实地调查工作。研究发现:一个地区土地资源的开发首先是在平原、河川开始,一般来讲,只有当人口增长到某一临界值,平地土地资源不足,才开始向坡地、丘陵、山区发展。下列是他们调查的一些资料数据。分析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1分)材料一六百年来本地区人口与耕地的发展状况表。时间(年)人口(106人)耕地(104hm2)人均耕地(hm2/人)13686.6934.1510.6214036.6614.2450.63714659.4974.

21、2450.447173621.5997.4810.346187532.72417.250.527191129.15718.4660.633198349.8620.360.408199654.6322.070.404材料二本地区现有耕地分类状况表(104hm5)。水田水浇地沟川地平坡地缓坡地陡坡地急坡地其他合计河川阶地0.010.10.120.220.280.010.372.11丘陵沟壑0.010.632.46.061.930.290.4511.77土石山区0.411.212.92.261.270.148.19小计 0.010.112.163.839.244.21.560.9622.07(1)该

22、地区人口与耕地发展的特点是什么?(3分)(2)从地貌类型来看,该地区主要类型是_;从耕地类型来看,该地区较为平缓的耕地(包括水田、水浇地、沟川地、平坡地、缓坡地)约占整个耕地比重的_%。(2分)(3)指出该地区人地关系存在的严重问题,并为改变这种局面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和措施。(6分)解析:(1)本小题是考查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应注意设问的限定项“从宏观上看”。答案不宜使用“持续”这种描述语言。学生也可以分阶段描述。(2)直接获取和计算,即可得答案。(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阐述地理事物的能力,以及是否具有逻辑性的表达能力。该地区的人地关系应以人口与耕地的变化角度切入,分析人口、耕地增长造成

23、的粮食压力,进而结合题干和表二的提示,分析农业活动对山区的不合理开发,造成毁林开荒,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根据人地关系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第二小题的提示,进行递进式分析,是本小题的基本解题思路。对应以上问题及其成因,从人口、土地利用、生态保护、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来采取相应的对策与措施。答案:(1)人口不断增加,耕地面积不断扩大,人均耕地不断减少。(2)丘陵69.55(3)人地关系:人口增长超过了耕地增长的速度,人口与耕地矛盾尖锐,人口增长、扩大粮食生产、毁林开荒,农业生态系统生产进入了恶性循环。对策与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退耕还林,植树种草;开展多种经营;提高亩产等等。(答案合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短文 > 信息管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