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写作精要 笔记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写作精要 笔记汇总.docx(6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新闻写作精要引言一、新闻写作的重要性今天的中国新闻工作者面对的新闻传播环境,正在发生着历史上从未有过的 深刻改变。(1)中国经济与社会变革的两个特征社会生活的变化频率日益加快。社会开展的脚步越快,人们对于新闻信息的需 求就越广泛、越深入。社会各个领域间的联系日益加强,相互作用日益深刻。(2)新闻界面临的改变新闻界面对的受众环境、市场环境以及技术环境都发生着历史上从未曾有过的改 变。受众环境受众群体的年龄跨度日益加大,社会构成日益复杂,思想状况日益活跃。受 众需求三个特征:一是需要快速获取最新信息,二是需要精确接近深度信息,三 是需要主动选择实用信息。市场环境各类媒体走向市场已成为不可抗拒的趋势
2、。技术环境信息数字化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让新闻传播手段和方式都提高到一 个前所未有的现代化水平。(3)新闻写作的重要性 自如;三,记者需要在最短暂的时间里,解除采访对象心中疑虑;四,建立与采访对象的融洽关系要注意细节。对采访对象的态度应遵循的原那么:(课后题)(1)不与采访对象争吵和辩论这是保证采访正常进行的必备条件。记者的采访是为了报道事情的真情实况, 而不是为了申明自己对事情的看法,更不是为了维护自己的价值观念。一旦与采 访对象展开辩论、发生争吵,不仅采访对象的心理发生了变化,采访的工作性质 也就发生了变化,一种专业调查工作很可能演变为一场闹剧。(2)不向采访对象做过多陈述向采访对象
3、简单地介绍自己,讲明采访目的是必需的,但是不要在采访对象 面前夸夸其谈,夸夸其谈从来不会为一个记者赢得尊重与声望。也不要向采访对 象透露更多的你在采访中了解的情况。记者过多的陈述有时会影响采访对象对新 闻事实的客观表达,甚至也会让自己陷入某种被动。(3)不直接否认采访对象的说法采访中,发现采访对象说的不是事实或者与你了解的情况不相吻合的时候, 也不要直接否认他。如果你想澄清事实真相,只需要拿出你掌握的事实证据,请 采访对象解释或评论即可。否那么,你就没有可能获得更多的情况。(4)与采访对象保持合作态度采访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与采访对象之间的误解、隔阂、冲突随时都可能 出现。当你发现自己与采访对
4、象意见不同的时候,你需要重复采访对象的观点, 以验证和表示你准确地理解了他的看法,在他认可之后再陈述自己的想法,这种 做法的目的是交流,而不是争论。三、采访中的提问(对应新闻采访教程笔记第十三章)(课后题)向采访对象提问,是新闻记者获取新闻素材的重要途径。记者要想获得高质 量的新闻素材,就必须提出能够引起采访对象谈话兴趣,同时又能顺利接近新闻 核心内容的高质量问题。1 .不提没有内涵的问题记者进入采访前了解的情况越多,提出的问题就会越高明。采访是一种取得 信任并获得信息的专业技术,提问是记者接近事实真相的首要环节。2 .开放式问题和闭合式问题采访的提问是多种多样的,一切要根据采访对象的情况和采
5、访目的而定。(1)开放式问题可以让采访对象自由表述自己的想法,适用于很健谈、长于思 考、有接受新闻采访的丰富经验的采访对象。(2)闭合式问题让采访对象必须提供具体答案,如果采访对象不善言谈,闭合 式问题有助于让采访对象轻松走上接受采访的轨道,但在调查问题的采访中,这 种问题会让采访对象感到压力和不快。无论是开放式问题还是闭合式问题,提问 的效果取决于问题的内容和提出问题的方式与时机。3 .提问时要注意的问题(1)不要满足于采访对象浮于外表的概括性表达要通过采访抓取故事、细节、引语、数字、观点,抓取具体的资料和有个性 的情节。(2)不要问太长的问题问题越长,往往回答越短。过长的问题会让采访对象难
6、以抓住问题核心,甚至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复杂的问题,最好是分几个层面,将其划分为几个简单明 了的问题,一个个地进行组合式提问。(3)不要问带有倾向性的问题采访提问时如果表现出倾向,采访对象会受到记者好恶的影响,从而难以真 实地表达自己的看法。(4)不要卖弄自己的知识和掌握的资料在采访对象面前卖弄你掌握的资料会严重干扰采访的进程,采访对象可能会 因此受到误导,也可能会因此不再提供客观的情况。(5)注意细节在采访中,当你想验证采访对象是否听明白了你的提问时,不要问“你懂了 吗”,而要问“我说明白了吗”。这是礼貌,是表示你对采访对象的尊重,也是保 证采访对象心理放松的工作细节之一。(6)对关键性问题一
7、定要准备好措辞对于触及新闻事件核心,可能会引起采访对象感情、态度、情绪发生强烈变 化的提问,一定要考虑周全,让问题的表述清晰、不失礼貌,并且有后备的应对 方案。(7)注意追问追问要掌握以下原那么:要以了解事实真相为惟一的追问目标。不要轻易打断采访对象。采访的成败取决于提问。记者要提出与报道主题相关并能够引起采访对象兴趣的问题。记者的提问越是充 满活力,越是充满思考,对方的回答就可能越有特色,越具价值。(8)强硬的态度在采访中是不可防止的采访是交流而不是审问。强硬的态度不是冷酷,不是无礼,而是一种追究事实 真相的执著,一种渴望得到全部解释的努力。记者需要掌握一种艺术:可以让采访对象在你提出的尖锐
8、问题面前感到为难, 但是不能让他怒不可遏、拂袖而去。在强硬的提问中,有一条底线:不要在采访没有完成的情况下就破坏以至完全 中断与采访对象的交流。实施“强硬之道”的策略a.营造起融洽的气氛之后再接近尖锐提问的领域。b.最尖锐的问题要放到采访即将结束时提出。c.把自己与强硬的问题别离开:借第三者之口质询,让采访对象澄清事实。d.不能不问的尖锐问题一定要问得十分干脆明了,不要犹豫。四、采访中的倾听和观察(对应新闻采访教程第十三章“提问中的倾听”、第十章内容).采访中的倾听提高倾听的效率,记者需要做到以下方面:(1)消除自我表现的意识记者是为公众的知晓权而去采集新闻的人,是一种职业公仆。自我表现是一
9、种与职业任务的要求格格不入的品性0因此,静下心来认真地倾听采访对象述说, 而不要在采访对象面前高谈阔论,表现自己。(2)具有兼收并蓄的胸怀记者要接纳一切新颖的、与众不同的想法,包括接纳自己不喜欢的想法。记 者面对采访对象时,注意力首先应该集中于采访对象说了什么,其次才是他的人 格、举止和外表。采访对象是否让你感到喜欢与采访对象是否能够向你提供有价 值的新闻素材没有直接关系。(3)给采访对象思考的时间记者要给采访对象思考的时间o不仅让采访对象有时间去思考记者提出的问 题,也让他们有时间去组织自己的语言。记者需要有耐心,耐心在采访中不仅是 一种人格修养,也是采访中记者必须拥有的一种职业素质。(4)
10、边倾听边思考记者在采访中的倾听不是被动地收听,认真倾听并不意味着被采访对象牵着 鼻子走。恰恰相反,记者要把握采访的进程和线路,引领采访走向预想的目的。 采访中,记者要让自己保持思维的活跃和清晰,保持思考的敏捷与深刻,就能把 采访不断引向深入。1 .采访中的观察记者观察的方式可以分为独立式观察、参与式观察。(1)独立式观察含义独立式观察是指记者在不公开自己身份的情况下对新闻的开展过程所做的 观察。利弊分析独立式观察中的记者不干扰新闻事件的进行,可以获得更为客观的观察效果。但是处于这种观察状态中的记者往往会浮于外表,难以深入了解新闻事件的复杂 层面和深层因素。(2)参与式观察含义参与式观察是指记者
11、公开以自己的职业身份展开的新闻采访活动,这时,记 者可以通过与新闻涉及的人物直接接触、对新闻发生环境的全面考察而对构成新 闻的各种相关因素进行了解。利弊分析在这种观察中,记者能够获得更加深刻的感受,对新闻有更深入的了解。但 是它可能会影响新闻事件的自然运行状态,此外,记者也容易与采访对象建立过 深的关系,出现感情与责任之间的矛盾。(3)观察的考前须知观察要细致,不要以为你看到的东西就是真实的。观察需要验证,这是职业记者应该遵守的信条。观察必须与思考、调查、验证等这些新闻工作的其他方法结合起来才能产生效 果。只有观察对于新闻记者是远远不够的,采访应该是各种技术手段综合应用的过程。 五、采访中的记
12、录(对应新闻采访教程第十五章)记者们最经常使用的采访记录方式是录音、笔记和记者个人头脑的记忆。1求日(1)录音记录的好处与做笔记相比,录音可以让你向采访对象问更多的问题。为你的写作提供最真实的现场感觉。让你能够集中精力与采访对象谈话。在有争议的问题面前,可以为你保存某些重要的证据。录音本身就是一种证据。有助于动态中的采访。有利于记者“一心二用”。可以口头记录文字资料和描述现场景象。(2)录音记录的局限性在不同程度上造成采访对象的心理紧张,难以得到那些只有在自然状态里才能 得到的资料。采访结束后整理资料时会遇到一些困难。整理采访资料的时候不方便。使用录 音机采访最好是与记笔记配合起来。用笔记记下
13、重点,这将为你整理录音资料提 供便利。2.笔记做笔记的技巧:(1)见机行事记者应该在不干扰采访对象正常心理活动的情况下,在不干扰采访正常进行 的情况下,在不影响获取资料的真实性的情况下,从事现场有限的记录。当然, 有的采访对象是希望记者做笔记的,而且做得越是认真越好。他们认为这是自己 被重视的表现。如果遇到这样的采访对象,记者也应该立即发觉,做出适当反响。(2)择其重点而录记者在采访笔记中需要记录的内容主要有:重要的人名、地名、时间、数据、 引语、情节、细节、场景、神情、文献名称与出处、证据原文等等。(3)速记技术为了提高笔记的效率,形成自己的速记系统是十分重要的。无论你是通过正 规的训练掌握
14、速记方法,还是通过自己的摸索形成自己的速记习惯,都应该掌握 快速记录的技术。(4) 一心多用采访时,不要埋头在记笔记之中。记者要让自己的主要精力集中于倾听、观 察、发现并提出新的问题这些推进采访深入进行的活动之中。(5)考前须知要记录采访对象说的重要的话;一定要记录采访对象说的原话,不能是你概括的采访对象所表达的意思。这样 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你在写作时能够拥有生动的素材。3.记忆力记忆力是记者最为珍贵的职业财富之一。记忆力是可以通过训练培养的o你要训练自己在整个采访过程中记住那些重 要的东西:在事过一小时后能够回忆起采访对象说过的重要的话,你看到的重要 的场景,你了解到的重要数据,构成新闻事件的
15、重要细节,重要的人物姓名等等。 你可能还要养成勤快的习惯,一旦离开采访现场后,立即找机会把自己记忆中重 要的东西及时追记下来,因为记忆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淡化乃至变形的。第三章新闻写作的基本原那么一、追求真实(结合新闻学概论第三章) 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最高准那么。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终极要求。真实性是新闻得以存在的基本价值、理由和意义。真实性是新闻工作者从事新闻报道的过程中所追求的终极目标。1 .新闻的真实性(1)含义新闻的真实性是指新闻报道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2)重要性事实是新闻的根源。新闻是以事实为存在前提的。新闻报道的基本使命就是 帮助受众了解客观环境的真实的变动状态。如果新闻不
16、能够保证真实,就失去了 新闻信息投入传播的基本价值,失去了它应该承当的基本的职业责任。新闻界从 来认为,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最高原那么。新闻界把新闻报道的真实性置于至高无 上的地位。(3)阻碍新闻真实的因素客观事物的复杂性。记者自身的认知能力的局限。新闻工作过程中各种利益关系的制约。其他主客观因素。(4)新闻报道中真实性的表达新闻报道所涉及内容必须确有其事,所涉及的事实要素必须真实。新闻报道必须反映社会生活变化状况的本质真实。2 .假新闻概览 在信息传播日益兴旺的今天,新闻真实性原那么正在面临着严重的威胁。(1)案例中虚假新闻几乎都发表在各地的主流媒体上,这些媒体不仅是合法的 出版物,而且拥有庞
17、大的受众群。(2)假新闻往往不是一家的“专利”,而是一经出世便有多种“克隆”版本,各 家媒体争相转载,使其传播范围迅速扩大。3 .新闻失实的原因总体上,新闻报道失实的原因可以分为目的性失实、技术性失实。(1)目的性失实(真题名词解释)目的性失实,是指新闻报道者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故意捏造事实、虚构情节、 编造故事、杜撰新闻。(2)技术性失实(真题名词解释)技术性失实,是指报道者并没有故意弄虚作假的利益追求与主观动机,而是 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制约,未能按照客观事实的本来面貌进行如实报道。虚假报道 影响的不只是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体的声誉和信誉,更重要的是它蒙蔽、阻碍民 众对生存环境真实变动状况的认识和判
18、断,干扰、误导着人们对于自身社会行为 的选择与决策。4 .保证新闻真实性的原那么和方法(课后题)(1)坚持以事实说话新闻报道必须坚守以事实说话的原那么。这种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是经过 核实验证的真实存在的事实,而不能是道听途说、主观想象、人云亦云的事情。 (2)注意观察的全面性进入任何一个领域的报道,都需要注意全面观察新闻事件,注意倾听不同的新闻写作是新闻工作者实现职业责任的基本职业技能,是新闻报道施放传播 影响力的核心环节。新闻记者对这个世界变化状况的观察、认识、分析、判断, 最终要通过他们写作的新闻传达给受众。新闻记者的职业责任最终要通过新闻报道去实现。新闻记者的职业才能最终要通过新闻作
19、品得以展示。新闻写作是媒体形成传播影响力的关键环节。二、怎样学习新闻写作提高新闻写作能力的三个方法(1)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那些有影响的媒体刊载的新闻报道,留意引起受众关注的新闻。(2)思考,思考,再思考。思考有影响的作品引起反响的原因,思考其取材的标准、主题设定的原那么、结构 的微妙以及表现的技巧。(3)写作,写作,再写作。从模仿开始,模仿优秀作品的观察角度、组织结构、语言方式。三、新闻工作者的职业品质修养(课后题)(1)正义感坚持真理,维护正义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责任。(2)同情心同情心是责任心的基础。它关系到一个记者对新闻的敏感,关系到记者职业的实 现。(3)勇往直前意见,采访对立的双
20、方,不能只听一面之词,不能偏听偏信。(3)严禁主观想象作为记者,不能凭借主观想象形成对事物的观察结论,要坚决摒弃“合理想 象”。(4)坚守核实原那么这是说,要有与新闻事件无关的独立的两个以上新闻来源的证实。(5)标注新闻来源新闻报道必须明确标注新闻来源。标注信息来源是向受众说明谁对消息负责。二、保证准确.保证新闻报道准确的工作环节(1)保证确有其事。不要把没有发生的事情当成新闻去写作、去报道。(2)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必须真实。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过程、涉及 的人物以及缘由等基本要素必须准确无误。(3)新闻中引用的各种资料必须真实。新闻中往往需要引用各种文件、史料、 数字、报告。所有这些材
21、料,都必须准确无误。(4)新闻中涉及的新闻事件的各种细节必须真实。无论是人物的语言、动作,还是事件环境的展示,人的心理活动的描述,都必须准确无误。1 .保证新闻报道准确的技术建议(1)直接观察。(2)使用权威的消息提供者。(3)使用可靠的物证。(4)核实、再核实。(5)语言的精确:使用具体的名词和行为动词对事件进行描述。(6)交代信息来源。三、交代来源.交代来源的重要性(1)标明新闻来源对于维护新闻的真实性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读者可以根据消息来源的权威性判断新闻的可信程度,读者可以根据消息来 源的身份判断记者与新闻事实之间的利益关系,消息来源是帮助读者判断信息的 准确性与真实性的重要条件。(2
22、)交代消息来源是对记者写作新闻报道的一个近乎强制性的规定,是记者必 须执行的一个写作原那么。(3)可以考虑不注明消息来源的几种情况消息来源是公报;众所周知的消息;已经被多种来源证实的消息;记者就是事件目击者;不具有争议性的消息。2 .对匿名消息来源的处理(1)接受匿名的情况一旦披露了消息来源的真实身份,可能对其造成人身伤害和权益损害。如果不接受消息来源的匿名要求,就不可能得到重要的信息。(2)接受匿名的考前须知明确告诉消息来源是有限匿名。即消息来源的匿名要求只能在公开报道中得到 实现,而他的真实身份至少要报告给媒体的决策层。不使用匿名消息来源对具体的人物与机构实施抨击。使用匿名消息来源对事情进
23、行描述时,应该有第二来源证实匿名消息来源的说法。(3)处理匿名消息来源的方法对于要求不公开报道的材料,记者不能直接使用,除非另外找出消息来源。对于要求不指明消息来源的材料,记者使用它时不能指明出处。记者使用背景介绍时可以泛称消息来源的头衔。记者使用内情参考时要用自己的话加以解说。3 .隐藏记者身份(1)记者出现在报道中的表现方式记者从XX处了解到、XXX激动地对记者说、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等。(2)造成的后果干扰了受众对新闻信息的理解,使新闻报道显得不够专业。(3)考前须知记者应该关注事实本身而不是记者自己。只有当记者成为直接的新闻事件的目击者或是记者本人构成新闻要素时,记者才能现身于报道之中。四
24、、谨慎验证.验证的含义验证就是核实。它要求记者运用一切手段,通过与最初得到信息的渠道不同 的另外的一个甚至是几个信息渠道,对所获取信息的真实度进行验证。1 .验证的考前须知(1)从任何一处得到的信息,即使是来自官方机构,也需要验证。(2)当遇到不可验证的消息时,新闻记者需要全面展示与新闻事件相关的各方 观点,保证报道的客观性。(3)用一个消息来源的说法去反对另一个消息来源的说法不是验证,只是平衡, 或者是公正。(4)验证必须用事实与所引用的消息来源的说法做比拟。五、保持公正(课后题)(0坚持公正需要遵循的原那么全面提供新闻信息,不掩盖任何信息。为新闻事件中冲突的双方提供利用媒体平等发表意见的机
25、会。准确地反映冲突各方的真实主张。给弱势群体和个人信息知晓权和意见申诉权。以公开方式及时修正报道的误差,不滥用媒体权力。(2)平衡性原那么平衡是保证报道公正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3)新闻报道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报道中坚持平衡的具体操作规范:提供争论双方的观点,以便识别冲突中对手之间的真实主张;提供代表这些真实主张确实切陈述;直接用引号指明这是消息来源而非记者的陈述;首先依照提供最多事实材料的方式组织报道。六、坚守客观.坚持客观性的原那么(1)报道内容必须是客观事实,不能虚构、夸张、编造、想像。(2)新闻报道不受记者本人观点的左右,观点和意见要与报道别离。(3)记者要忠实于事件本质的真实,要在环境中
26、揭示新闻的真相和本质意义。(4) “有闻必录”式的“纯客观”报道手法往往不能真实地反映客观环境的变动 状态,因此不是真正的客观。1 .执行客观性原那么的工作方法(1)客观地表达事实而不带有个人的感情和偏见,也不直接发表议论。(2)使用直接引语,提供新闻当事人和知情者的原话。(3)交代消息来源。(4)报道新闻的全貌。2 .有助于坚持客观性的方法(1)为问题提供更多的观察视角。(2)找出事实背后的原因。(3)全面解释新闻。七、力求简洁简洁对新闻报道的重要意义:(1)能够提高新闻的时效性。文笔简洁能缩短写作时间,保证新闻能以最快的 速度播发。(2)有助于在写作中突出重点要素。简洁使写作篇幅有限,因此
27、要突出重点新闻要素。(3)能使报道结构更加清晰。当记者奉行简洁原那么时,就会想方设法建造起一 种清晰的表达结构。(4)可以增强新闻传播的效率。简洁的报道有助于增强受众对新闻的理解力,使读者在相同的时间里,得到更多的信息量。(5)有利于节省传播资源。八、确保完整(1)新闻必须充分展示新闻事件的各个方面,不能忽略或回避受众关注的问题。(2)新闻报道必须处理好开掘重点与报道详实之间的关系,对于受众关注的情 况一定要充分说明。(3)新闻报道在写作上应该到达下面的境界:重点要突出,要素要完整,结构 要清晰,表达要简洁第四章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一、事实至上(课后题)新闻写作的技术,从根本上说,就是描述事实真
28、相的技术。事实的基本属性如下:(1)事实具有客观性。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或改变。(2)事实具有具体性。客观世界中的每个事实都是有其具体形态的。对于新闻事实来说,一定是由何人、何时、何地、何事、怎样、为何这些具体构成要素组 成的。(3)事实具有惟一性。大千世界中没有两个事物是完全相同的。由于每个事实 产生与存在的内部与外部因素的特定性质,使得任何一个事实都是与众不同的, 都是独一无二的。(4)事实具有联系性。任何事实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任何事实都有其产生、存 在与开展变化的环境,有其与环境之间发生的种种相互作用的关系。新闻的真实, 其本质就是事实的真实。二、判定主题.判定主题的意义
29、(1)报道主题实际上是一那么新闻报道的核心内容,只有确定报道主题,才能围 绕主题建造结构,编织素材,设定进程。(2)报道主题的识别和认定是一个随着对新闻本质的感知而不断调整、不断深 化的过程。对新闻报道主题的判定,是对新闻价值识别和判断的过程。1 .如何判定主题(课后题)判断报道主题的过程就是思考以下这些问题:(1)什么事情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2)什么事情最能够引起人们的兴趣与关注。(3)什么事情最容易被人们忽视而它实际上对人们有重要意义。(4)什么事情是人们在已往的经验中熟悉的而实际上它已经发生了重要的 变化。(5)什么事情最打动你。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过程,就是判断报道主题、识别报道焦点的过
30、程。对这些问题 应该有确定无疑的答案。这些答案往往直接构成新闻报道的主题和焦点。三、选择角度.选择报道角度的意义报道角度,是指新闻报道的切入点、侧重点。选择报道角度,实际上就是选 择揭示蕴藏在事实中的新闻价值的具体途径。它关系到一篇新闻报道是否能够有 夺目的光彩,是否能够引起读者的关注。对于一个具有新闻意义的客观变动,如 果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和表现,会产生不同的传播效果。1 .可供选择的报道角度面对一个新闻事件,记者可以考虑从下面的要素中选择报道角度:(1)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新闻要素。(2)最能表现事物非同寻常之处的新闻要素。(3)与受众利益最为密切的新闻要素。(4)最能引起读者兴趣的新闻要
31、素。(5)最能触动受众情感的新闻要素。四、展现细节细节的重要意义:(1)细节展现着人物的行为和事态的进程,用细节展现的新闻才能够再现 新闻事实本身的生动性、独特性、丰富性和深刻性,从而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2)细节往往不仅引导着人们认识事物的形态,而且往往提示着人们认识 事物的本质。(3)细节对受众往往更具感染力和影响力。五、使用引语.直接引语在报道中的作用直接引语是报道中直接引用新闻中涉及的人物所说的原话。由于直接引语是新闻中所涉及的人物的言谈话语,因此,它对新闻报道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1)增加新闻的可信度。(2)增加新闻的兴趣度。它们可以使读者感到与新闻当事人发生最密切的接触。(3)有
32、助于澄清冲突与问题。帮助读者了解各方的观点,认识冲突的本质,从而深刻了解新闻的状态与意义。(4)能够刺激读者的注意力。(5)能够改变报道的节奏。1 .怎样选择直接引语(课后题)(1)采访对象说的是关系到新闻本质的话。(2)采访对象说的风格独特的话。(3)采访对象以不同寻常的方式说的话。(4)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话。(5)重要人物说的话。重要人物说的话往往是有新闻价值的。由于他们所处的地位特殊,他们说的话往往与人们的切身利益有着密切联系。(6)重要场合中相关人物说的话。(7)争论中各方说的话。2 .使用直接引语的方法(课后题)(1)准确使用直接引语的最高原那么。(2)注意引语的完整性。不要使用不完
33、整的引语,使其意思含混不清;不要割裂开完整的引语,使之支离破碎。(3)不要长篇大论地引用。(4)合理修正引语中的语法错误。(5)用一个新的段落开始一段新的引语。(6)为直接引语在关键之处的省略和不明指代做出标明。(7)为直接引语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8)明确交代说话者的身份。(9)不要为引语加注更多的解释。(10)在引语中要谨慎地使用省略号。(11)在引语中不要出现污言秽语。3 .怎样指明引语出处(1)直接引语超过一句话时在第一句话后面指明出处。(2)报刊稿件不要在引语的开头就指明引语的出处。(3)第一次提到直接引语或间接引语的讲话人时,要说明人物的身份。(4)直接引语只能是一个特定人物所说的
34、话。4 .引语动词的使用“说”是最客观的引语动词,不要在“说”的前面加上形容词,也不要使用“指出”、“要求”、“强调”这类动词。5 .怎样使用间接引语(1)间接引语的好处便于突出重点。新闻工作是勇敢者从事的职业,而不是怯懦者从事的职业。新闻记者面对难以逾越的障碍,首当其冲的考验与其说是智慧不如说是进取精神。(4)坚持不懈(5)不断质疑、不断求证(6)积累知识知识是新闻敏感产生的基础。(7)勤于思考新闻记者对任何一个事物都需要追问。要具有研究问题的能力、面对突然呈现于眼前的一切具有新闻性的陌生事物进行深入研究的能力。(8)为社会负担责任第一章什么是新闻一、对新闻的辨识历史上新闻界人士对“新闻”的
35、定义:新闻者,最近时间内所发生,认识一切关系人生兴味、实益之事物之现象也。邵飘萍京报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陆定一前中国共产党中央宣传部部长狗咬人不是新闻,因为这太平常了。但是人咬狗是新闻。一John B. Bogart纽约太阳报1.新闻遵循的基本原那么和属性(D基本原那么便于清晰条理。便于为直接引语做好铺垫。(2)间接引语的使用方法要忠实于人物的本意,不能曲解或歪曲说话人的原本思想。要把最能表现人物本质观点的内容提取出来,不能有意或无意地掩盖说话 人最重要的观点。要用客观的语言表述人物的观点和意图。不能将自己的倾向注入转述他人原话造成的语言表达空间中。要清晰地标明间接引语的来源。六、考察
36、背景新闻背景是新闻报道的有机组成局部,是补充、反衬或烘托新闻事实和新闻 主题的重要材料。新闻报道中使用的背景资料被认为是“用来说明新事实的旧事 实”。它也是一种事实,而且是与新闻事实密切相关的事实。报道中披露、说明 了这种事实之后,才能展示出新闻的发生原因、新闻的开展历程、新闻的深层意 义七、遣词造句新闻语言是一种用来描述事实真相的语言。它应该符合的标准包括:准确、 通俗、具体、简洁、生动。1 .用词的标准(1)使用具体的名词,不要使用概括性名词。(2)谨慎使用形容词,不要使用副词。(3)使用行为动词。(4)使用主动语态。(5)使用肯定语气。(6)不要使用否认之否认的词语。2 .造句的原那么(
37、1) 一句话说明一个内容,表达一种意思。(2)句子要简短。(3)长句中要用标点符号进行分割。八、构建段落构建段落的方法包括以下方面:(1)为了便于阅读,要有意识地把段落做短。(2)每一个段落讲述一个新闻要素。(3)每一个段落开辟一个新的表达角度。(4)在硬新闻中,每一个段落的长度要大致相等。(5)在特稿中,用段落造就报道的波澜起伏。(6)注重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五章消息的写作一、消息概述1 .消息的含义消息是新闻报道的一种常用文体,它是对社会新近发生或发现的重要客观变 动状况所做的迅速及时、简明扼要的报道。消息是新闻报道中最常用的体裁。2 .消息的特点(1)集中报道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消息单刀
38、直入地报道事实的本质和真相,对 于新闻事实的细节、过程不会过于关注。(2)简洁概括、快速报道动态新闻。简洁的语言是消息区别于其他新闻体裁的 重要特征。(3)具有独特的文体结构形式。消息使用“先重后轻”的倒金字塔结构,即将 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最先告诉读者、观众、听众和网民。(4)具有明显的外在标志。消息在正文开端有一个“消息头”,包括发布新闻的机构、地点、时间、记者。二、导语的写作.导语的作用(课后题)(1)披露新闻的实质内容导语高度概括新闻事件的面貌,集中表现新闻的核心内容,快速传递新闻事件的最新动态,反映了最具有新闻价值的要素。(2)吸引读者导语往往决定着受众是否愿意继续把新闻读下去,因此,导
39、语是引导读者向新闻 的深层信息进入的航标。(3)建造新闻展开的逻辑顺序与结构关系在写作导语的过程中,也同时完成了对新闻事件要素间的轻重辨识、对新闻事件 涉及的各方关系的认知、对描述新闻事件的方式与方法的选择。3 .导语的类型从新闻内容的展开方式上可分为直接式导语和延迟式导语,从报道文字的表 现方式上,可分成概括式导语、描述式导语、提问式导语、评论式导语、比照式 日;五笺(1)直接式导语直接式导语又称概括式导语、硬新闻导语,它的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从第一句话 开始就集中描述新闻事件的主题,在第一自然段就已经把构成新闻的何人、何事、 何时、何地、为何、结果这些要素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交代出来。要素:新闻事
40、件的主要内容;人物;时间;地点;结局;原因;信息来源。(2)延迟式导语含义:延迟式导语又称间接式导语、特写导语、软导语,它的最为突出的特征 是,不在导语最开始的时候直接告诉读者新闻中最关键的信息,而是用情节、引 语、细节、故事的精彩片段激发起受众的兴趣、疑问、好奇心或者是求知欲,借 此带着受众走进新闻事件的核心。原那么:a. 一定要在新闻中发现确实吸引读者的要素;b.不能延迟得太久。(3)概述型导语概述式导语是对新闻的核心内容用概括的方式或者说直接表达方式写成的 导语。它简明扼要地交代新闻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和意义。开门见山,单刀直入, 直指新闻核心,在广播、电视新闻的写作中,这种方法使用得尤其普
41、遍。(4)描述型导语含义:通过描述新闻的某一场景、情节、景物、画面写成的导语,它可以造成一种强烈的现场感,使受众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原那么:a.不要过分渲染、喧宾夺主;b.要在描写中推进新闻的表达。(5)评述型导语含义:评述型导语是指在导语中加入评论,提示受众关注新闻的意义。这种导 语需要谨慎使用,因为评论式导语有可能包含记者的主观意志和个人好恶,缺乏 客观性。原那么:a.导语中的评论要素应是新闻的构成要素,尽可能防止记者的直接议 论;b.导语中的评论要深刻独到,令人耳目一新;c.导语中的评论要简明扼要。(6)提问型导语写作方法:直接提出一个关于新闻核心事实的问题,然后立即公布答案,从而
42、披露新闻的核心内容。优点:能刺激读者的好奇心,引起读者的兴趣,有助于读者精确了解新闻的核 心内容。技术要点:a.所提问题一定要让读者发生普遍的兴趣;b.所提问题紧扣新闻 主题;c.尽快提供让读者一目了然的问题解答。(7)其他导语的写作方法还有多种,一切可以运用的文字手段和技巧都可以用于新闻 导语的写作。比方,拟人、借代、比照、排比这些手法运用在导语中都可以创造 出各种不同的效果和景观。4 .如何发现导语发现导语的基本方法是选择最有新闻价值的因素。其标准是:(1)最新的事实;把客观环境中最新的变动状态最先报道给受众。(2)对受众最有影响力的事实;(3)对受众最有实用价值的事实;(4)最具人情味的
43、事实。把最能够引起人们感情共鸣的事实要素在报道中突出出来,以引起人们对新闻的关注。5 .写作导语的步骤(课后题)(1)开掘新闻中能够构成导语的事实,找出新闻中最值得人们关注的要素。(2)判断事件与谁有关。人,永远是新闻中最为重要的因素。(3)决定导语写作的形式。根据新闻本身的内容特点,选择导语形式。(4)寻找能够吸引受众的关键词语。确定最能吸引读者阅读报道的主语和动词,把这些关键词语放置在导语中的恰当位置上。(5)审读导语。看是否顺畅,是否有吸引读者的力量。6 .导语的句式一般使用“主语-谓语-宾语”的句式。这种句式能使读者一目了然,在阅读新闻时不致产生歧义和误解,也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阅读新闻
44、的效率。7 .导语的长度(1)美联社不超出25个单词。(2)美国新闻教科书不超过35个单词。(3)在导语中可以抛弃的东西包括:不必要的消息来源;进一步说明核心事实要素的复合句;确切的时间。8 .修改导语的练习 有可能会对一那么好导语造成威胁的因素包括:(1)没有将最重要的事实放置在最前面;(2)没有说明新闻事件的本质;(3)没有把最能够吸引人的要素放置在最前面;(4)叠床架屋的庸言赘语。三、主体的写作新闻主体的任务(课后题)(1)具体说明导语中高度概括的新闻要素。(2)深入解释导语中高度概括的新闻事实的深层意义。(3)补充交代导语中未曾交代但与新闻密切相关的事实要素。9 新闻报道的结构(1)倒
45、金字塔结构含义倒金字塔结构是最经典也是最基本的新闻报道结构。这种结构的核心要求是 用概括型导语描述出核心新闻事实,然后在新闻主体局部按照“重要性递减”的 原那么,先重后轻地依次展示对导语进行具体说明的各种新闻要素。往往用于突发 性新闻、重要事件新闻、硬新闻的写作。作用a.便于记者写作新闻。记者可以在紧迫的时间里将最重要的新闻要素置于新闻 口山取刖麻。b.便于编辑对新闻进行编辑。编辑在删节稿件时只需从稿件最后面的段落开始 删除就可以了,有利于提高编辑的工作效率。C.便于读者阅读。这种结构使读者最先读到最重要的新闻信息,以了解新闻中 最重要的要素。缺陷倒金字塔结构最明显的缺陷在于不能自始至终吸引读
46、者,它按照新闻要素的 重量级别从重至轻对新闻事实进行布局,有可能使读者的注意力会在新闻展开的 过程中逐级递减。非倒金字塔结构适用题材a.对事件进行深度解析的新闻报道;b.披露事件背景的新闻报道;c.揭露内幕的调查性新闻报道;d.人物新闻报道;e .情节性较强的新闻报道;人情味较浓的新闻报道;g.趣闻轶事报道。(2)沙漏型结构含义沙漏型结构是按照新闻发生的时间进程展开新闻内容,又称“纵向结构”。 它的特征是按照新闻事件的自然进程,以时间为主线,表达出新闻事件的全貌。 优势a.能够非常清晰地展开新闻事件开展变化的各个时段的状态和细节,便于读者 对新闻事件有完整而详尽的了解。b.使用这种结构的新闻报道也往往会因其顺时报道的形式上的高度客观性而产生一种真实记录正在形成的历史的功效。缺点按照时间进程表达新闻事件,很容易让读者有疲劳感。如果不是非常有吸引 力的新闻事件,要慎用这种结构。(3)焦点展开结构含义把焦点集中在新闻事件中的一个情节、一个人物、一个场景、一个悬念之上, 从这个焦点开始过渡到对新闻核心内容的说明,进而展开对新闻要素的详细描述, 展示新闻的全貌。通常用于写作情节比拟曲折、故事性比拟强的新闻事件。调查 性报道、黑幕揭发报道等也常用这种结构方式。优点从一开始就能够刺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