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及土力学自考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叶*** 文档编号:35584727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地质及土力学自考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工程地质及土力学自考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地质及土力学自考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地质及土力学自考复习资料.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工程地质及土力学自考复习资料1. 地球的构造分为内部构造和外部构造。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外部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2. 矿物分为造岩矿物、造矿矿物、次生矿物。造岩矿物:斜长石、正长石、方解石、石英、白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石榴石等。次生矿物: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等。3. 矿物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条痕色、透亮度、光泽、硬度、解理及断口。 条痕色是矿物粉末的颜色。4. 解理:矿物在外力作用下其内部质点连结力被破坏,沿肯定方向形成一系列光滑的断裂面的性质,称为解理。分为:极完全解理、完全解理、中等解理、不完全解理。5. 地壳中的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6.

2、岩浆岩分为:深成岩、浅成岩、喷出岩。岩浆岩的构造分为:玻璃质构造、隐晶质构造、全晶质粒状构造。岩浆岩的构造分为:块状构造、流纹状构造、气孔或杏仁构造。(花岗岩、正长石、闪长石、玄武岩)7. 沉积岩的构造分为:碎屑构造、泥质构造、生物构造、结晶构造。沉积岩的构造为层理构造(程度层理、斜层理、交织层理)。包括(火山碎屑岩、火山集块岩、凝灰岩、火山角砾岩、石灰岩、页岩)8. 变质岩的构造是全晶质构造。变质岩的构造分为:片状构造、片麻状构造、千枚层状构造、块状构造、板状构造。变质作用分为:热液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接触变质作用。包括(大理岩、片岩、千枚岩、石英岩)9. 相对地质年头的推

3、断:.根据古生物的演化规律推断,未经构造变动的岩层是近乎程度的,可据新老岩层的关系推断出来。.根据地层层序律推断,生物总是由简洁到困难,据化石可以进展推断。.根据岩层的不整合接触推断,不整合面以上的岩层为新岩层,以下的为老岩层。 10. 产状:是岩层在空间的布置,反映岩层在空间位置的走向延长和倾向方位及倾角。包括:走向、倾向、倾角。11. 褶皱构造:地壳中的岩层在地球应力作用下,或是挤压、或是不匀称升降和隆起,使岩层产生一系列波浪起伏弯曲而失去其连续构造,称为褶皱构造。12. 褶曲的组成要素:核部:褶曲中央最内部的岩层;翼:核部两侧,沿不同方向倾斜的岩层;轴面:从褶曲顶部平分两翼的面;轴:轴面

4、和程度面的交线。枢纽:轴面及岩层的交线。13. 褶曲的形态分为:背斜和向斜;背斜:为岩层向上拱起的岩层,核老翼新;向斜:为岩层向下凹的弯曲,核新翼老。14. 褶曲按轴面产状分为:直立褶曲、倾斜褶曲、倒转褶曲、平卧褶曲。倒转褶曲:轴面倾斜较大、岩层倾向大致一样、一翼岩层层序正常,另一翼岩层发生倒转,老的岩层覆盖在新的岩层之上,产位发生倒转。平卧褶曲:轴面程度或近似程度、两翼岩层也近似程度、一翼正常,另一翼倒转。15. 节理:也称裂隙,是存在于岩体中的裂缝,为岩体受外力作用断裂后,两侧岩体沿断裂面不发生显著位移的断裂构造。16. 构造节理分为张节理和剪节理。张节理的特点:节理裂口是张开的,裂口较宽

5、,越往深处渐渐减小而闭合,节理面是粗糙的,很少有擦痕,节理间距较大而不匀称,沿走向和倾向均延长不远。剪节理的特点:节理面是垂直闭合的面,走向稳定,分布较密,延长较深较远,节理面是光滑的,常有擦痕,由于受挤压作用,剪节理常形成互相穿插的状节理,由于受扭应力作用,常形成平行分布。17. 断层:岩层受力作用断裂后,两侧岩体发生显著位移的断裂构造。根据断层两盘相对位移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正断层:上盘沿断层面相对下移,下盘沿断层面相对上升的断层;逆断层:上盘沿断层面相对上升,下盘沿断层面相对下移的断层;平移断层:岩层受程度扭应力作用,两盘岩层发生相对程度位移的断层。18. 岩体的构造面分为:

6、原生构造面、构造构造面、次生构造面。19. 泥炭的特点:含水量极高、透水性低、压缩性高且不匀称、承载力低。20. 风化作用分为: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分为:水化作用、氧化作用、水解作用、溶解作用。21. 岩石风化带确定的意义:岩石风化带的界限是建筑工程一项重要资料,他是确定桩基持力层、基坑开挖、挖方边坡坡度以及实行相应的加固措施的重要根据之一。22. 地面流水分为河流、洪流、坡流。河流的地质作用分为:积累、搬运、侵蚀。流水产生的侵蚀包括溶蚀和机械侵蚀。23. 河岸的防护:.实行干脆防护河岸边岸不受冲蚀的措施,如抛石、铺砌、堆砌混凝土块、混凝土板、护岸挡墙、边坡绿

7、化等;.实行调整径流的方式,如修筑各类疏导工程。24. 滑坡:是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失去原有的稳定状态,沿肯定的滑动面(带)整体向下滑移的现象。发育过程分为:蠕动变性阶段、滑动破坏阶段、逐趋稳定状态。25. 影响滑坡的因素:斜坡外形、构造、岩性、水、地震、人为因素等。滑坡的治理:削坡减载、绕避滑坡、支挡、排水导水。26. 倒塌:陡峭斜坡上的岩土石块突然崩落或滑落,顺山坡猛烈翻滚跳动,岩块互相碰撞裂开积累于山脚的现象。27. 泥石流:是山区特有的一种不良地质现象,是由于暴雨或上游冰雪消融形成的携带大量泥土块的间歇性洪流。分为:形成区、流通区、积累区。治理原则:避重就轻、部分防护、重点处理、

8、综合治理。预防措施:做好上游水土爱护工作、疏导地表地下水、修筑防护工程、修筑支挡工程。治理措施:拦截措施、滞留措施、疏排利导措施。28. 岩溶及土洞对工程地质的意义:.岩溶水对可溶性物质进展溶蚀,导致岩石产生孔洞,构造变得松软,降低岩石的强度,增大了其透水性。.石芽,溶沟的形成导致地表基岩不匀称起伏,地基不匀称。.漏斗的形成和扩张影响地表的稳定性。.溶洞和土洞的分布密度,发育状况,埋深等对地基都有影响。特殊是场地抽水影响到溶洞和土洞的顶板稳定性时,会造成地表塌陷,影响建筑物平安。29. 岩溶及土洞的治理方法:挖填、灌注、跨盖、打桩、排导。30. 地震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人工触发地

9、震。地震波分为体波和面波。纵波传播最快。31. 震级:是反映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是离震中处标准地震仪测得的最大振幅的对数值。32. 地震烈度:是反映地震的破坏程度,它不仅取决于地震的能量,同时也受震源深度,震中距,土的性质等影响。分为:根本烈度,建筑场地烈度,设计烈度。33. 地震的场地的破坏效应有地震力效应,地震裂开效应,地震液化效应,地震激化地质灾难效应。地震破坏方式有:共振破坏、地震液化破坏、驻波破坏、相位差动破坏。34. 浸透力:水在土中渗流,水流对土颗粒的作用力称为浸透力。35. 影响图的浸透性的因素:土颗粒大小级配、孔隙比、矿物成分、微观构造和宏观构造。36. 流网:等势线和流线在

10、平面上互相正交的两线簇,按肯定间距在平面上绘出,形成互相垂直的网格,称为流网。37. 流网的特点:.流线和等势线彼此正交.各等势线间的差值相等,则各流线的差值也相等.相邻两等势线间的水头损失相等。.相邻两流线间水流通过的通道称为流槽,各流槽流量相等。38. 流土:在渗流向上作用时,土体部分隆起或土颗粒群体悬浮或挪动的现象。39. 管涌:在浸透水流作用下,土体中的细土粒在粗土粒的空隙通道中随水流淌并带出流失的现象。40. 防止浸透变形:.降低水力梯度,可采纳降低水头或加长渗径.在渗流溢出口增设反滤层或加盖压重或在下游增设减压井减压沟。41. 有效应力:作用于土骨架并有效变更土的力学性质的作用力。

11、42. 次固结沉降:在长期荷载持续作用下,作用于土骨架上的有效应力使土颗粒间产生剪切蠕变,水膜减薄,土骨架进一步压缩,导致空隙体积压缩产生的沉降。43. 太沙基一维固结的假设:.土颗粒是均质,完全饱和的.土颗粒和水是不行压缩的。水的渗流和土的压缩只沿一个方向(竖向)发生.渗流听从达西定律.渗流过程中的压缩系数和压缩模量保持不变。.荷载是一次隧然施加。44. 土的抗剪强度:是指土反抗剪切变形及破坏的极限实力。45. 直剪试验分为:快剪,固结快剪,慢剪。三轴剪切分为:不固结不排水试验,固结不排水试验、固结排水试验。46. 朗肯土压力的根本假设:假设土体外表水面,且无限延长,墙面光滑且垂直的,墙背及填土不存在摩擦阻力。47. 库伦土压力的根本假设:填土为志向的散粒体()、滑动裂开面为一平面、墙面及裂开面的楔形土体视为刚性体。48. 曲线包括:压密变形阶段、部分剪损阶段、整体剪切破坏阶段。49. 毕肖甫法的假设:.满意整体力矩平衡条件.满意各条块力的多边形闭合条件,但不满意各条块力的力矩平衡条件.各条块力间只存在法向应力,不存在剪应力.满意极限平衡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短文 > 信息管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