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线辐射损伤机理及辐射防护简述.docx

上传人:叶*** 文档编号:35580386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1.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射线辐射损伤机理及辐射防护简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射线辐射损伤机理及辐射防护简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射线辐射损伤机理及辐射防护简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射线辐射损伤机理及辐射防护简述.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射线辐射损伤机理及辐射防护简述张龙 2005 02 20一、 射线辐射基本概念:1、 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及其物理量:射线能使物质的中性原子或分子形成离子(正离子和负离子)的现象叫电离,我们把这种能够在通过物质时能间接或直接地诱生离子的粒子或电磁辐射的辐射,称作电离辐射(或致电离辐射)。直接电离辐射通常是指阴极射线、射线、射线和质子射线;间接电离辐射是指X射线、射线和中子射线。电离辐射传递给每单位质量的被照射物质的平均能量,称为吸收剂量。吸收剂量的国际单位是戈瑞,Gy,专用单位是拉德,rad;两者的换算关系是1戈瑞=1焦耳/千克=100拉德,1拉德=10-2戈瑞,1拉德=100尔格/克。单位时

2、间内的吸收剂量就称为吸收剂量率,其单位是戈瑞/小时(Gy/h)。不同种类的射线(X、中子、电子、等),不同类型的照射条件(内照射、外照射),即使吸收剂量相同,对生物所产生的辐射损伤程度是不同的。为了统一衡量评价不同类型的电离辐射在不同照射条件下对生物引起的辐射损伤危害,引入了剂量当量这一物理概念,表示被照射人员所受到的辐射。剂量当量H是生物组织的吸收剂量D与辐射的品质因素Q(也称做线质因数,表示吸收能量微观分布对辐射生物效应的影响,对生物因数与辐射类型和能量的关系作了适当修正)及其修正因素N(吸收剂量空间、时间等分布不均匀性对辐射生物效应的影响)的乘积,即H=DQN;吸收剂量当量的国际单位是:

3、希沃特,Sv,专用单位是:雷姆,rem,两者的换算关系是1希沃特=1焦耳/千克=100雷姆,1雷姆=10-2希沃特。对于X射线、射线,就防护而言,Q和N值均近似取为1,可以认为吸收剂量和剂量当量在数值上是相等的。 直接测量吸收剂量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可以通过仪器测量照射量来计算被辐照物体的吸收剂量。X射线或射线穿过空气时能使空气的分子发生电离,形成带有正电荷的正离子和带有负电荷的负离子,描述X射线或射线使空气产生电离能力的物理量是照射量,其定义为X射线或射线(光子)在每单位质量空气内,释放出来的所有电子(正、负电子)被空气完全阻止时,在空气中产生的任一种符号的离子总电荷的绝对值,照射量的国际单位

4、是库仑/千克(C/Kg) ,专用单位是伦琴,R,两者的换算关系是1库仑/千克3.877x103伦琴,1伦琴=2.58x10-4库仑/千克。单位时间内的照射量就称为照射率,其国际单位是库仑/千克秒,专用单位是伦琴/小时。空气的吸收剂量D与照射量X的关系为:D空气=33.7X (Gy),这里照射量X的单位是采用国际单位库仑/千克。如果照射量X的单位是采用伦琴,则关系式变为:D空气=8.69x10-3X (Gy)。因此,只要知道辐照场中某点的照射量,就可以按照此关系式计算该点的吸收剂量。在一定条件“电子平衡”下,不同物质的吸收剂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因此,可以通过空气的吸收剂量求出其他物体的吸收剂量

5、。实际应用中常常直接应用这种物体的吸收剂量与照射量的关系式:D物体=fX,式中D物体-物体的吸收剂量,单位Gy;X-物体所在处的照射量,单位C/Kg;f-换算因子(GyKg/C)。换算因子的值与射线能量以及被辐照物体的性质相关。不同能量下人体主要器官或组织的换算因子值见下表:部分能量光量子的f值 光量子 能量(MeV) 水 骨骼 肌肉组织 GyKg/C Gy/R GyKg/C Gy/R GyKg/C Gy/R 0.010 35.35 0.00912 137.21 0.0354 35.85 0.00925 0.015 34.46 0.00889 153.86 0.0397 35.50 0.009

6、16 0.020 34.15 0.00881 163.95 0.0423 35.50 0.00916 0.030 33.68 0.00869 170.15 0.0439 35.27 0.00910 0.040 34.03 0.00878 160.46 0.0414 35.62 0.00919 0.050 34.57 0.00892 138.76 0.0358 35.89 0.00926 0.060 35.08 0.00905 112.79 0.0291 36.01 0.00929 0.080 36.12 0.00932 74.03 0.0191 36.39 0.00939 0.10 36.74

7、 0.00948 56.20 0.0145 36.74 0.00948 0.15 37.29 0.00962 40.70 0.0105 37.05 0.00956 0.20 37.71 0.00973 37.95 0.00979 37.33 0.00963 0.30 37.44 0.00966 36.36 0.00938 37.09 0.00957 0.40 37.44 0.00966 35.97 0.00928 36.98 0.00954 0.50 37.44 0.00966 35.85 0.00925 37.09 0.00957 1.0 37.40 0.00965 35.74 0.0092

8、2 37.05 0.00956 2、辐射生物效应:(1)辐射作用于生物体时能造成电离辐射,这种电离作用能造成生物体的细胞、组织、器官等损伤,引起病理反应,称为辐射生物效应。辐射对生物体的作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生物体从吸收辐射能量开始到产生辐射生物效应,要经历许多不同性质的变化,一般认为将经历四个阶段的变化: 物理变化阶段:持续约10-16秒,细胞被电离; 物理-化学变化阶段:持续约10-6秒,离子与水分子作用,形成新产物; 化学变化阶段:持续约几秒,反应产物与细胞分子作用,可能破坏复杂分子; 生物变化阶段:持续时间可以是几十分钟至几十年,上述的化学变化可能破坏细胞或其功能。(2)辐射生物效

9、应可以表现在受照者本身,也可以出现在受照者的后代。表现在受照者本身的称为躯体效应(按照显现的时间早晚又分为近期效应和远期效应),出现在受照者后代时称为遗传效应。(3)电离辐射引起的辐射生物效应,可以分为随机效应与非随机效应两类: 随机效应是在放射防护中,发生几率与剂量的大小有关的效应,即剂量越大,随机效应的发生率越大,但效应的严重程度与剂量大小无关,即这种效应的发生不存在剂量的阈值。例如遗传效应和躯体致癌效应;衡量随机效应的重要概念是危险度(单位剂量当量在受照器官或组织诱发恶性疾患的死亡率,或出现严重遗传疾病的发生率)和权重因子(各器官或组织的危险度与全身受到均匀照射的危险度之比)。器官和组织

10、的危险度与权重因子见下表:器官、组织 效应 危险度(1/Sv) W(权重因子) 生殖腺 二代重大遗传疾病 4x10-3 0.25 乳腺 乳腺癌 2.5x10-3 0.15 红骨髓 白血病 2x10-3 0.12 肺 肺癌 2x10-3 0.12 骨 骨癌 5x10-4 0.03 甲状腺 甲状腺癌 5x10-4 0.03 其他组织 癌 5x10-3 0.30(注) 全身 诱发癌症 1x10-2 一代遗传疾病 4x10-3 注:选取其他五个接受剂量当量最大的器官或组织,每个器官或组织的权重因子取为0.06,其他器官或组织不计。胃、小肠、大肠上段、大肠下段可作为四个独立器官。 非随机效应是效应的严重

11、程度随剂量而变化,即这种效应要在剂量超过一定的阈值后才能发生,效应严重程度与剂量大小有关,亦即只要限制剂量当量就可以避免非随机效应的发生。例如对眼(眼晶体的白内障)、皮肤(皮肤的良性损伤)和血液引起的效应。 射线防护的目的在于防止有害的非随机效应,并限制随机效应的发生率,使之达到可以接受的水平。非随机效应的剂量阈值见下表:器官、组织 效应 单次照射的剂量阈值 多次照射累积剂量阈值 生殖腺 永久性不育 3 Gy 眼晶体 晶体浑浊 0.52.0 Sv 15 Gy 红骨髓 造血机能损伤 1.5 Sv 20 Gy 皮肤 难以接受的变化 20 Gy 3、 辐射损伤:电离辐射产生的各种生物效应对人体造成的

12、损伤称为辐射损伤,它可以来自人体之外的辐射照射,也可以产生于吸入(例如放射性尘埃)或进入(例如受放射性污染的水、食物或其他物体)人体内的放射性物质的照射。虽然射线辐射引起的生物效应与射线的性质和能量有关,但更主要的是与机体吸收剂量的多少有关。(1) 辐射损伤过程主要有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两种类型。急性损伤是指短时间内全身受到大剂量的照射(如:数个戈瑞)而产生的辐射损伤。其典型症候常表现为三个阶段: 前驱期:受照者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约持续12天; 潜伏期:一切症状消失,可持续数日或数周; 发症期:表现出辐射损伤的各种症状,如呕吐、腹泻、出血、嗜眠、毛发脱落等,严重者导致死亡急性损伤主要是中枢神

13、经系统损伤、造血系统损伤、消化系统损伤,以及可以造成性腺损伤、皮肤损伤等。急性损伤将会造成严重后果,必须防止短时间内大剂量照射的情况发生。急性损伤的主要效应特点如下表:剂量(Gy) 可能产生的效应 00.25 无可检出效应,可能无迟发效应 0.5 血象轻度暂时变化,可能有迟发效应 1 恶心、疲劳 2 受照后24小时内出现恶心、呕吐,一周潜伏期后出现毛发脱落、厌食、虚弱等(例如腹泻、喉炎) 4(称为半致死剂量) 受照后几小时出现恶心、呕吐,两周内可见毛发脱落、厌食、虚弱、体温增高,第三周出现紫斑、口腔和咽部感染,第四周出现苍白、腹泻、迅速消瘦,50%个体可能死亡。 6(称为致死剂量) 受照后12

14、小时出现恶心、腹泻,一周出现呕吐等,体温升高,迅速消瘦,第二周出现死亡,死亡率可达80%100% 注:半致死剂量-辐射在一定时间间隔内,杀死某一群落动物或某一人群的50%时,所需的剂量称为半致死剂量,常用符号LD50表示。不同剂量的照射对人体的损伤在D(0.25Gy)的一次照射时,无明显病理变化;D(0.5Gy)时,出现一时性血象变化;D(1Gy)时,会引起急性放射病。慢性损伤是长时间受到超过允许水平的低剂量的照射时,在受照后数年甚至数十年后出现的辐射生物效应。对于慢性损伤目前还难以确定辐射与损伤之间的因果关系。目前认为慢性损伤主要有:白血病、癌症(皮肤癌、甲状腺癌、乳腺癌、肺癌、骨癌等)、再

15、生不良性贫血、白内障、寿命缩短等。不过对于寿命缩短的问题,在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的第26号出版物中指出:“寿命缩短效应,除了由于诱发肿瘤所造成的以外,缺乏确凿的证据,不能用于定量估计。” 除了上述两种情况外,另一种情况是慢性、小剂量的照射,即长时间受到低于最大允许剂量的照射。虽然这种低剂量、低剂量率引起的辐射生物效应大大低于高剂量、高剂量率引起的结果,而且人体对于辐射损伤具有自我修复的功能,轻微的辐射损伤将会因为人体的自我修复功能而使辐射损伤的症状表现不出来,但其长时间的累积剂量,极易诱发癌变。(2) 影响辐射损伤的因素: 辐射性质:不同类型、不同能量的辐射传给受照机体的能量不同,使机体产生的电

16、离程度不同,因而产生的生物效应也不同; 剂量:一般认为吸收剂量越大,辐射生物效应发生的可能性越大,其效应的程度也越严重; 剂量率:在总剂量相等的情况下,剂量率越高,意味着单位时间里承受的剂量也越大,因此产生的辐射生物效应越严重; 照射方式:照射方式包括外照射、内照射、一次照射、多次照射,以及多次照射的时间间隔等。外照射是来自机体之外的辐射照射,内照射是进入机体的放射性物质产生的辐射照射。照射方式不同,机体的吸收不同,产生的辐射生物效应也不同。对于从事射线检测的人员来说,主要是外照射产生的辐射生物效应; 照射部位与范围(照射面积):机体的不同部位对辐射的敏感程度不同,因此在同样的辐射照射条件下产

17、生的辐射生物效应可以有不同。不同部位对辐射的敏感性从高到底的次序为:腹部、盆腔、头部、胸部、四肢。人体对射线最敏感的是白血球。在相同剂量下,受照的范围(面积)越大,引起的辐射生物效应越强。二、辐射防护的基本要求:1、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射线防护的基本原则是采取一些适当措施,把射线工作人员以及周围其它工作人中所受的射线剂量降低到最高允许剂量(也叫安全剂量)以下,确保人身安全。在射线防护中,最主要的是防止发生有害的非随机效应和限制随机效应发生率在可接受的水平范围内,从而降低辐射可能造成的危害。辐射防护中应遵循的三项基本原则是:(1) 当化原则:在任何包含电离辐射照射的应用实践中,必须保证这种应用

18、实践对人群和环境产生的危害小于这种应用实践给人群和环境带来的利益,否则这种应用实践是不应该实施的;(2) 优化原则:避免一切不必要的辐射照射,任何包含电离辐射照射的应用实践,在符合正当化原则的前提下,应保持在可以合理达到的最低辐射照射水平;(3) 限值化原则:在符合上述正当化与最优化原则的应用实践中,应保证个人所受到的照射剂量当量不超过规定的相应限值。2、我国辐射防护方面的有关标准:在辐射防护中,是以剂量当量作为衡量辐射指标的单位,我们把不会引起病变的最大剂量叫做最高允许剂量。我国辐射防护的主要标准是GB4792-1984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对于射线检测人员,该标准主要从剂量当量限值、特殊照

19、射、应急照射三个方面进行了规定:(1) 年剂量当量限值:放射工作人员的年剂量当量是指一年工作期间所受到照射的剂量当量和待积剂量当量(摄入人体内的放射性核素产生的累积剂量当量)两者之和,但不包括天然本底照射(例如大气环境中的宇宙射线成分)和医疗照射。GB4792-1984关于年剂量当量限值的规定 效应 照射对象或方式 年剂量当量限值(mSv/a) 连续三个月的剂量当量限值(职业, mSv) 放射性职业人员 公众人员 非随机效应 眼晶体 150 50 75 其他单个器官 或组织 500 50 250 随机效应 全身均匀外照射 50 5 25 全身非均匀外照射 HTWT50 HTWT5 HTWT25

20、 内外混合照射 注: HE-全身一年的有效剂量当量(器官或组织一年接受的剂量当量与该器官或组织的相对危险度权重因子的乘积);HT-器官或组织T在一年接受的剂量当量;WT-器官或组织T的相对危险度权重因子;Ij-放射性核素j的年摄入量,单位Bq/a(Bq为放射性活度法定计量单位贝可);ALIj-放射性核素的年摄入量限值,单位Bq/a。这里的a为“年”的英文简写。 (2) 特殊照射:在正常工作中的一些特殊情况下,有时需要少数人员接受超过年剂量当量限值的照射,这种情况属于特殊照射。GB4792-1984对此有相应的规定: 这种照射必须经过事先的周密计划; 计划执行前必须经过单位领导和辐射防护负责人员

21、的批准; 所接受的有效剂量当量在一次(照射)事件中不大于100mSv,在一生中不大于250mSv,并符合非随机效应的规定(即前面所说的非随机效应的剂量阈值); 接受特殊照射人员应进行医学观察,所受剂量当量及医学观察结果应详细记入该人员的健康档案。 孕妇、授乳妇、1618岁的实习人员不能接受这种照射。(3) 应急照射: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例如为了制止事故的扩大或进行抢救、抢修,有些工作人员需要接受超过正常剂量当量限值的照射,这种照射称为应急照射。GB4792-1984对此有相应的规定:一次事件全身照射的剂量当量一般不应超过250mSv,并应符合对非随机效应的规定。我国对射线检测工作人员规定的最高允

22、许剂量每年为5雷姆(50mSv),亦即平均每周为100毫雷姆(1mSv),每小时为2.1毫雷姆(0.021mSv),全身照射的终身累积剂量不得超过250雷姆(2.5Sv)。三、 辐射防护的基本方法:对于射线检测人员,主要考虑的是外照射的辐射防护,通过防护控制外照射的剂量,使其保持在合理的最低水平,不超过国家辐射防护标准规定的剂量当量限值。射线防护的三要素是距离、时间和屏蔽,或者说射线防护的主要方法是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和屏蔽防护,俗称为射线防护的三大方法,其原理如下:1、 时间防护:时间防护的原理是:在辐射场内的人员所受照射的累积剂量与时间成正比,因此,在照射率不变的情况下,缩短照射时间便可减少

23、所接受的剂量,或者人们在限定的时间内工作,就可能使他们所受到的射线剂量在最高允许剂量以下,确保人身安全(仅在非常情况下采用此法),从而达到防护目的。 时间防护的要点是尽量减少人体与射线的接触时间(缩短人体受照射的时间)。根据:剂量=剂量率x时间的公式,可依据照射率的大小确定容许的受照射时间。2、距离防护:距离防护是外部辐射防护的一种有效方法,采用距离防护的射线基本原理是首先将辐射源是作为点源的情况下,辐射场中某点的照射量、吸收剂量均与该点和源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我们把这种规律称为平方反比定律,即辐射强度随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变化(在源辐射强度一定的情况下,剂量率或照射量与离源的距离平方成反比)。控

24、制射线源与人体之间的距离,可减少剂量率或照射量,控制射线剂量在最高允许剂量以下,从而达到防护目的。平方反比定律可用公式说明: IA/IB=FB2/FA2,式中:IA-距离A处的射线强度;IB-距离B处的射线强度;FB-射线源到B处的距离;FA-射线源到A处的距离。该公式说明射线一定时,两点的射线强度,与它们的距离平方成反比,显然,随着距离的增大将迅速减少受辐照的剂量。不过要注意:上述的关系式适用于没有空气或固体材料的点射线源,实际中的射线源都是有一定体积的,并非理想化的点源,而且还必须注意到辐射场中的空气或固体材料会使射线产生散射或吸收,不能忽略射源附近的墙壁或其他物体的散射影响,因此,在实际

25、应用中,应适当增大防护距离,以确保安全。3、屏蔽防护:屏蔽防护的原理是:射线包括穿透物质时强度会减弱,一定厚度的屏蔽物质能减弱射线的强度,在辐射源与人体之间设置足够厚的屏蔽物(屏蔽材料),便可降低辐射水平,使人们在工作所受到的剂量降低最高允许剂量以下,确保人身安全,达到防护目的。屏蔽防护的要点是在射线源与人体之间放置一种(能有效吸收射线的屏蔽材料)。对于X、射线常用的屏蔽材料是铅板和混凝土墙,或者是钡水泥(添加有硫酸钡-也称重晶石粉末的水泥)墙。屏蔽材料的厚度估算通常利用了半值层的概念。在X射线检测中利用的是宽束X射线,下表给出了宽束X射线在铅和混凝土中的近似半值层厚度。注意:由于铅板的纯度及

26、纯净度、混凝土的配方以及组织结构上必然存在的差异,因此表中给出的半值层厚度只能作为参考值,在实际应用中必须考虑增加保险量。宽束X射线的近似半值层厚度(mm) 管电压(KV) 铅 混凝土 管电压(KV) 铅 混凝土 50 0.06 4.3 250 0.88 28.0 75 0.17 8.4 300 1.47 31.0 100 0.27 16.0 400 2.5 33.0 150 0.30 22.4 1MV 7.9 44.0 200 0.52 25.0 2MV 12.5 64.0 概括而言,时间防护的要点是:尽量减少人体与射线的接触时间;距离防护的要点是:尽量增大人体与射线源的距离;屏蔽防护的要点

27、是;在射线源与人体之间放置一种能有效吸收射线的足够厚度的屏蔽材料。其最终目标都是要使射线检测工作人员承受的辐射剂量在国家辐射防护安全标准规定的限值以下。四、 辐射监测方式:这里是指以射线辐射防护检测为目的的辐射监测。辐射监测的目的是为了控制和判定电离辐射对人体的照射剂量,从而估计照射对人体的影响,以便采取更完善的辐射防护措施,防患于未然,确保放射性工作人员及周围群众的健康和安全。辐射监测的种类包括场所辐射监测和个人剂量监测以及环境监测和排出物监测。场所辐射监测和环境监测是一种预防性测量,目的是通过测量工作场所和周围环境的辐射水平(照射率或剂量率),可以预先估计出处于该场所的人员可能受到辐射的程

28、度(在特定时间内将要受到的照射量和吸收剂量),确定给定区域里的辐射危害程度,从而能告诫有关人员尽可能避开危险区域,指出允许工作时间,并对各种辐射防护设计和改善防护条件提供有价值的资料。在射线检测中的场所辐射监测时,应当注意到操作条件的变化(例如射束方向和射源输出)可能引起场强和场分布的变化,测量数值与随空间和时间变化的辐射场有关,另外也与人员在辐射场中的活动情况有关。因此,通常是以射线检测工作人员所处位置来测量,并依据所测得的数据作为估判适于防护目的的剂量当量。 排出物监测是对具有放射性的工作单位的排放物进行监测,测量其排出物中可能含有的放射性核素的活度与总量,避免其对环境造成污染,对公众和社

29、会造成危害。对于日常的射线检测工作而言,主要是进行个人剂量监测和场所辐射水平监测。辐射防护监测仪器有两类,一类称为检出仪器,通常不会指示剂量率或照射率,它指示的是辐射的存在或者为了确定相对照射率,从而发出有辐射存在或辐射危险的警告;另一类称为测量仪器,用于在特定的需要测量的位置使用,经过校正的测量仪器可以测量瞬时的辐射剂量率或照射率,作为剂量计则可在需要测量的位置经过一段时间测量记录累积的电离辐射总量(累积剂量)。例如:GB/T4835-1984辐射防护用携带式X、辐射剂量率仪和监测仪中定义的携带式X、辐射剂量率仪就属于测量仪器(一种携带式测量X或辐射的空气吸收剂量率仪),而携带式X、辐射剂量

30、率监测仪就属于检出仪器(一种携带式X、辐射剂量率仪,当X或辐射的空气吸收剂量率超过某一可调预定值,或观测值不在某一可调的预定范围内时,通常便发出可见的,例如灯光指示,或音响的,例如蜂鸣器,作为报警信号提醒检测人员注意)。辐射防护监测的原理是利用电离辐射的各种物理或化学效应,例如射线穿过气体时有电离效应发生,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时产生热效应,以及闪烁效应等等。通过测量这些效应在探测器上引起响应的程度,从而可以测量到辐射剂量的大小。因此辐射剂量仪器通常包括探测器和测量装置两部分。应当注意的是,具体的监测仪器必须针对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测量范围,在考虑选用剂量监测仪器时,通常要考虑仪器的灵敏度、量程、能

31、量响应(仪器的能量校正场应与辐射场的能谱相适应)、方向响应(仪器的校正场方向与辐射场到达仪器的射线方向相适应或可修正)、照射率响应、混合场响应(在辐射场中有不同类型的辐射线)、无用响应(例如热、光、射频辐射、机械冲击等仪器不需要测量的能量形式引起的干扰响应,表征仪器的抗干扰能力)、响应时间(也称作时间常数,涉及数据读出的速度)、故障预防(仪器本身发生故障时的指示,以避免人员意外地受到辐射)、测量精确度以及校正要求等。目前已经有适用于个人和场所监测的多种剂量仪器,不同的剂量仪器适用于不同的能量级和不同照射量辐射以及不同辐射种类的测量(即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剂量的测定必须遵循技术安全法规的规定,并

32、且定期由有资格的单位进行标定校验,并且要保证操作人员的辐射监控记录结果必须完全符合已颁布的技术规范的规定。场所辐射监测仪器主要有固态电离辐射仪(检测器利用的与辐射相对应的物质为固态,例如半导体、晶体等)和气态电离辐射仪(检测器利用的与辐射相对应的物质为气体)两类,前者包括电导率探测器,闪烁探测器等,后者包括电离室剂量仪和计数管式剂量仪等。个人剂量监测是一种控制性测量,目的是通过测量被射线照射人的局部或整体的剂量累积量,从而告诉工作人员到某一时刻以前所受到的照射量或吸收剂量,注意控制以后的照射量,避免工作人员受到超过剂量限值的照射,同时也有助于分析超剂量的原因,还可以为射线病的治疗和研究辐射损伤

33、提供有价值的数据。个人剂量监测仪器有胶片剂量计,电离室式剂量笔(带有袖珍电离室的笔型剂量计,可测量累积的电离辐射总量),荧光玻璃剂量计, 热释光剂量计(热致发光剂量计,英文缩写TLD)等。最常用的剂量计是盖革-弥勒计数器(Geiger-Mueller或简写为G-M),这是一种以电离室为基础改进的剂量计。剂量计的能量响应应该与辐射能量相一致。一个适应同位素测定用的剂量计对于低能X射线的测定来说是不灵敏的。而且,G-M管或电离室式的尺寸也极为重要,大型剂量计测量小剂量辐射泄漏时往往会给出错误的示值。盖革-弥勒计数器有不同的形状和尺寸类型,除了有用于场所辐射监测的类型外,还有可用于个人监测的袖珍式盖

34、革-弥勒计数器(它们通常以与受照剂量率成正比的速度发射高频的声音信号来报警)。 个人监笔式电离室型剂量计结构示意图测用的电离室型剂量计,特别是自读式电离室型剂量计的主要优点是读数简单、迅速,对监测非日常操作或情况多变期间的照射量或监测短期来访者的受照量尤其适用,其体积通常很小(笔型),照射量读数可为几十到几百毫伦琴,可用来测量直接射线、操作区内的散射线等相当高的照射率。闪烁计数器是根据一些材料与电离辐射相互作用后能发射出可见光光子的原理,因为这些光的光子显现闪光或火花,因而这些材料被称为闪烁材料。闪烁材料包括气体、液体和固体三种形态,例如有机液体、有机固体(晶体、塑料、凝胶),无机气体、无机固

35、体(通常是卤化碱晶体)。闪烁器的闪烁光子数量(或光闪烁的持续时间)与承受电离辐射的强度成正比,其光输出再经过光电倍增管转变成电脉冲,脉冲高度或幅度与闪烁器内吸收的能量成正比,从而可以与电离辐射的照射率相关地通过表指读数显示。闪烁计数器可用来探测弱的X射线和射线场,例如曝光室之外的泄漏射线。热致发光剂量计(英文简写TLD)是根据被辐照的热致发光材料(一种磷光体材料,例如氟化锂)轻度加热后的光发射原理,可记录在相当长时间内累积的剂量,给出的是射线剂量累计照射率值(其下限可低至几毫伦)。热致发光剂量计的使用正在迅速取代胶片剂量计成为最通用的方法,它的线性范围宽、读出时间短,对现场热、光及湿度条件较不

36、敏感,有再用性。最典型的个人照射剂量计是给射线检测工作人员佩戴的胶片剂量计(也叫做胶片襟章剂量计),这是一种内装特殊X射线胶片的普及型个人用剂量计,其原理属于照相法剂量测量,根据胶片经过处理后表现为不同的照相黑度并经光密度计测量来反映所承受射线照射的累积剂量,因此需要通过定期送专业的计量机构检测,可以确定射线检测工作人员在检定周期内接受的电离辐射累积剂量是否超标(每次鉴定完后要更换新的未曝光的胶片)。胶片剂量计中胶片所用乳剂的灵敏度可满足检出10mR的Co60射线和几毫伦的100KeV的X射线的要求。对于从几毫伦到200R的有效范围内,可用两种常用胶片或同一片基上感光度不同的两种乳剂来覆盖。按

37、我国放射性安全防护监督法规的规定,这种射线检测工作人员佩戴的胶片剂量计必须经由当地职业防疫部门管理(新购、建档、定期检定)。胶片剂量计的使用中应防止机械压力、高温、光线照射、潮湿等,以免导致在胶片上引起灰雾,影响读数的准确性。此外,胶片剂量计还有方向依存性是应该注意的。佩戴式个人计量监测仪。主要用于同位素应用、辐照、射线等领域中工作人员进行个人计量监测。仪器灵敏度高(对环境本底辐射亦有响应)、体积小、重量轻,耗电极省,一节7号电池可持续使用3-5月。仪器设有声光电路,通过音响和闪光的频度表示辐射场的强弱。(注:TH-2000A型为数字显示累计计量报警仪)。五、 防护设施与程序控制:防护设施是指

38、对有射线存在区域所采用的防护设施,包括固定式(如射线源和被检材料封闭在内进行辐照的曝光室)和移动式(例如射线源和被检材料在外,保护射线检测工作人员在内部工作用的防护车、可移动的防护室等)以及便携式防护器材(例如防护屏风、防护衣裤、手套、鞋或靴、帽以及防护眼镜等)。固定式防护设施的设计必须经过有资格的专家审查,必须考虑对邻近区域的影响,以及保证足够的屏蔽、报警装置、联锁装置、机头位置限制以及辐射监控、紧急情况处理装置等。必须符合已颁布的技术安全法规的规定并接受安全法规执行与监督机构的检查和鉴定。移动式和便携式防护设施、防护器材的防护能力必须经过国家相关部门的鉴定,符合防护要求。 安全防护的程序控

39、制包括为限制辐射照射操作人员以特定方式进行工作时所必须遵循的制度、规范和细则,亦即安全操作规程或制度,这里面应涉及到射线源的使用方式、接近射线源的限制、对照射时间和占用制定区域的限制以及使用射线源进行工作时容许的动作程序和种类等等。 使用便携式X射线机在现场作业时,每小时超出1mSv(相当于100mR/h)的辐射区域必须在周围设置辐射警告标志和文字说明:“危险!高辐射区域!”。在辐射剂量率每小时超过50Sv的区域周围,也必须设置辐射警告标志和文字说明:“注意!辐射区域!”并设置人员警戒。并应当设置人员在危险区外警戒,如果要接近这些区域,必须得到射线工作人员的许可。为了确保所制定的安全防护程序得到正确实施,必须注意对射线检测工作人员的教育与培训以及定期进行区域测量(辐射防护监测)和人员监督(例如射线检测工作人员的定期健康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