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转与农业供给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流转与农业供给侧.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土地流转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摘 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长期以来都是中共中央农村发展的一号文件,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土地是农业的基础,离开了土地,农村经济将无法发展。近些年,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耕地转变成城市建设用地,耕地面积由2009年的12.6亿亩减少到2014年的13.2亿亩,面临着这一严峻的形式,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也敲响了“保护耕地、刻不容缓”的警钟,提出了要守住18亿亩耕地的红线,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推进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农村现代经营体系。本文将结合现今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
2、视角下,阐述优化农村土地流转、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对策。关键字:土地流转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全要素生产率一 研究背景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安徽凤阳小岗村”为代表的农村家庭土地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广大农村逐步得到了实施,从此我国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也开始发展壮大,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时,农村家庭土地承包责任制的缺陷日益显现,又提出了推进集体经济规模经营的主张。近些年来,农村土地流转的趋势又进一步加快,各个地区也分别成立了土地信托机构,在金融方面建立相关的制度,提供相应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促进农村土地的流转,使农村土地资源得到有效地配置。为了进一步培育农村土地流转,中央和
3、各地方政府也出台了相关的政策,2016年,党中央提出农村经营管理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要求,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指导,以“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为主线,紧紧围绕“三项改革一项管理”,提出了继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引导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扎实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工作等政策,为顺利完成“十三五”经济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在十三中全会决定中为土地流转改革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土地承包的集体的所有权、农户的承包
4、权和生产经营权,生产经营权不仅可以流转,而且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抵押、担保。二 文献综述 学者刘永强、苏昌贵等认为,针对农村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应当在明晰土地产权、科学开展农村土地规划、保证土地征收公平、有序开展土地流转这些方面进行创新,使我国的土地管理由原来的二元管理逐步向一元管理的转化;学者李忠夏认为,在农村土地的“三重结构”之下,首先应当抑制地方政府的追利性,然后确定集体及个人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制度的制定来克服个体逐利性和财产权利等权利滥用带来的市场无序,实现地区公共的和私有的土地政策的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学者李勇、杨卫忠认为,在优化土地流转的进程中,应当重点分析当地政府和农户的行为特
5、征,并在此基础上,注重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创新,构建农村集约化、规范化、现代化经营。学者张署光等认为,只有优化土地流转、提高资源有效配置,才能够实现土地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经营以及农村的土地相对集中,从而实现农村的现代化经营。学者冯应斌、杨庆媛认为,农村土地的整体性改革具有多功能性,未来的农村土地改革应该更多的融入生态文明的观念,明晰农村土地产权,突出农村土地整合区域的优秀带头作用。学者庞亮认为,解决现今的土地流转的困境,不仅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制定相关的政策和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外,还需要准确把握农户对土地流转行为的决策和心理,只有抓住这两个方面,才能实现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的目的。学者李香认为,
6、农村土地流转的困境导致了农村劳动力无序转移、而农村劳动力的无序转移又导致了农村土地缺乏规模经营效率,因而提出了以集中的模式参及较长期限的土地流转,有力于上述问题的改善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释放。三 相关概念3.1 农村土地流转我国农村现今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土地的问题,而土地如果得到有序、规范的流转,那么土地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为了发展农村经济,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经历了多次的改革,从1978年,我国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2003年我国第九届全国人大第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确立了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土地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再到200
7、8年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指出了,允许农民按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土地由原先的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到今天可以发展专业大户,成立农村土地合作社,国家逐步放宽对土地流转政策的管制,农民可以让渡土地的使用权,释放农村经济活力。所以农村土地流转就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在土地保持现有的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不变的前提下,流转土地的使用权,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3.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顾名思义,就是从供给侧方进行改革,及需
8、求侧改革不同的是,供给侧改革以市场、企业为主体,而需求侧改革则是由政府制定相关的宏观政策进行调控,属于短期刺激性的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优化资源配置、去剩余产能、淘汰僵尸企业。供给侧中的全要素包括土地、资本、劳动力、自然资源这些方面,资本累积、人力资本、技术进步、知识增长、工业化、城市化、劳动力转移、土地优化配置等都是供给侧问题,而及需求侧的短期效益不同的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要实现各要素能够自由的出入生产或是服务中去,能够自由地创造价值和实现价值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立马就可以完成的,需要政府、企业、各个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是事关到子孙
9、后代、可持续发展的改革。四、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及问题 4.1 耕地流转的规模扩大、形式多样随着各地区的农业结构不断地改造升级,截止到2014年年底,全国的耕地流转土地面积达到了4.03亿亩,农村耕地流转面积呈现出规模不断扩大,速度加快的特点,耕地流转土地面积的平均增速为12%,到2009年国农村土地流转一下突然激增 50%,而 2010年全国农村土地流转率及流转面积同时创造新高,土地流转在 2009 年基础上再次新增 24.4%。从图 3.1 可知,2011 年,全国家庭承包耕地流转总面积达 2.28亿亩,比 2010 年底增长 22.1%;2012 年,全国家庭承包耕地流转总面积达 2.78
10、亿亩,比 2010 年底增长 22.1%;2013 年,全国家庭承包耕地流转总面积达 3.4亿亩,比2012 年底增长22.3%;截至 2014 年底,全国家庭承包耕地流转总面积达 4.03 亿亩,比2013年底增长18.3%;占全国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的 30.4%,比 2013 年提高 4.7 个百分点。 我国土地流转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出租、互换、转包、转让、入股这五种基本形式,其他形式有代耕、反租倒包等,耕地流转方式以转包和出租为主,如图 3.2 所示,2014年出租、互换、转包、股份合作、转让流转的占比分别为46.6%、33.1%、5.8%、6.7%和3.0%,此外有4.8%的耕地通
11、过临时代耕等其他方式流转,其中以出租方式流转的面积持续较快增长,比2013年增长23.8%,占流转总面积的比重提高1.5个百分点。图4.1 2009-2014年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情况数据来源:作者根据农业部经管司及相关资料整理所得图 4.2 2014年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形式分布比例数据来源:农业部经管司4.2流转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比重持续提升 如图4.3,在全部耕地流转中,流入到农户中的比例最大,达到了58.4%,可见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土地经营规模还是比较小的,流入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只有21.9%。地方政府出台的相关的政策、农民对土地流转行为的心理和农产品的价格偏低是让农户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意愿
12、偏低的主要原因,但及2013年相比,流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比重是提升,提高了1.5个百分点,其中以入股形式流转入合作社的比重占18.1% ,流入到企业和其他主体的分别是9.6%、10.1%,相比于去年,都有小幅度的上升。但总体而言,流转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比重持续提升。图4.3 2014年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去向分布比例数据来源:农业部经管司4.3 土地流转合同签订率稳步提高 随着土地流转市场、相关的土地流转服务和中介机构日益规范,我国土地流转合同签订率稳步提高,如图4.4所示,2014年,流转土地中签订合同比例达到了66.7%,但相比于没签订合同比例,我国土地流转市场仍然有欠缺的地方,有35%的农民
13、依旧是靠口头协议来完成土地流转的,这样的口头协议很容易造成法律纠纷。在签订的合同中,也有许多土地流转用途、流转的期限、当事人的责任和义务、流转土地的大小和肥沃程度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和说明。图4.4 2014年农村土地流转中签订合同情况数据来源:农业部经管司五、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对策研究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政府不再是单纯地追求GDP的增长,而是更加地注重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不能仅仅是从需求侧出发拉动投资、出口和消费这三辆马车以刺激经济的发展,而应该从供给侧出发,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要素得到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涉及到企业,而是涉及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其核心思想对土
14、地流转改革也有许多的指导意义。以下将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提出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的几点建议及对策。1、 规范土地流转管制、鼓励农户加入土地信托机构改革开放之初,国家实行的是“分田到户”的政策,大多数的农民都是小规模经营土地,由于缺少大型的机械,耕种的成本是十分昂贵的。现今随着国家放宽了对农民土地流转的限制,农民对土地享有建设用地权、宅基地的使用权和农用土地的使用权,有少数的农民选择加入到当地的土地信托机构,但是当地政府机构缺乏对土地流转的管制,流转土地的用途、期限、大小、规模等都没有详细的说明,土地没有得到有效的流转,使得农村大部分土地荒芜。未来在土地流转改革的过程中,农户及土地信托机构双方
15、应当详细列出土地流转的用途、方式、用途、规模、期限,以防产生法律上的纠纷,提高土地流转的规范化、标准化,同时也应该根据土地流转规模和用途明确提出后期违约时应当赔偿的金额,使得土地要素可以自由地流动,自由地创造价值。对于农户加入土地信用机构,当地政府也应当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并且在农户间也要大力地宣传,鼓励更多的农户加入到土地信托机构,扩大农村土地经营面积,从而达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使土地要素得到升级的目的。2、 促进土地流转金融机构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随着土地流转规模的扩大,农村融资渠道单一,金融信贷产品匮乏,无法满足土地流转过程中的金融需求,从而导致农村无法形成良好的土地流转
16、竞争机制。中国目前四大农村金融机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只有农村信用社能够为农村土地流转提供金融服务,但其信用资金是封闭式的管理,农户获得贷款的门槛比较高,农村的贷款结构十分的不合理。未来应当促进土地流转金融机构由单一向多元化发展,引入有较强灵活性的金融机构,如: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渐渐地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提高其营业网点覆盖率,以达到对四大农村金融机构的补充作用,同时还要丰富农村金融信贷产品,小幅度降低四大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率和贷款门槛,以支持农村土地流转向着规模化、多元化发展。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来看,土地流转过程中丰富资本要素,
17、将会更加有力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推动土地流转市场化,由市场决定农村土地流转,提高全要素生产率。3 协调政府、地方和农户利益,深化土地流转制度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是深化各个领域制度化改革的过程,而深化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的进程中,也是要处理好政府、地方和农户利益关系、以达到利益最大化的过程。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政府、地方和农户各自的出发点和关注点不同,政府层面更加注重农村经济稳定、保护耕地和加快城镇化发展,地方政府层面则更加注重获得更多财政收入,农户层面是获得更多的个人收入,在土地流转制度化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协调政府、地方和农户三者的利益关系,在流入到农户的耕地和流入到企业的耕地进行明确的限制和规
18、定,以免发生冲突,造成土地流转制度不能得到有效地实施,土地流转不能顺利进行。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注重协调三者的关系,在确保土地流转和城镇化建设顺利进行时,又满足了地方和农户的逐利的目的。同时也要限制地方政府和地方部门滥用职权,严禁贪污腐败的行为产生,让农户在土地流转过程中能够真正的获益。4 土地流转过程中注重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形成产业集群 不同地区有着自身发展特点以及特色产业,有的地区适合发展第三产业旅游业、有的地区适合种植农作物等。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应当将更多的土地用于发展特色产业上,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使中国农村土地从效率低的农户向效率高的农户转移,缩小效率低的农户土地经营面积和规模,相应的
19、扩大效率高的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和面积,形成本地区独具特色的产业集群,打造属于本地区的品牌,提升产品及服务的核心竞争力。六、结论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党中央领导意识到单纯地依靠需求侧改革来刺激经济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各个产业要从供给侧的角度出发进行结构性改革,提升产业活力。近年来,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疲软,出现许多“空心村”的现象,土地被荒芜,土地是农民的根本,而土地流转又是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未来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的过程中,做到怎样保护地方政府、农户的利益和建立土地流转制度一直都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因此未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下,深化土地流转制度改革,不仅仅是围绕土地这单一的要
20、素,还要注意及资本投入、当地的资源禀赋相结合,在改革的过程中如果资本投入跟不上、没有合理应用资源禀赋,那么土地流转不会取得很好的效果。面临着农业发展的困境,应当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进程,使土地得到重新的配置,创造更高的效率,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参考文献:1、 李忠夏 农村土地流转的合宪性分析 中国法学 2015年第4期2、 李勇 杨卫忠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创新参及主体行为研究 农业经济问题 2014年第2期3、李佐军 让“供给侧改革”回归常识 经济参考报 2015年第8版4、张曙光 土地流转及农业现代化 管理世界 2010年第7期5、冯应斌 杨庆媛 转型期中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重点领域及基本方向 农业工程学报 2014年第1期6、任紫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劳动力配置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中国劳动保障报 2016年7、刘永强等 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下中国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创新研究 经济地理 2013年第10期8、钟晓兰等 农户认知视角下广东省农村土地流转意愿及流转行为研究 资源科学 2013年第10期9 傅晨 任辉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背景下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机理: 一个分析框架 经济学家 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