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理水艺术浅析1(14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5570633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典园林理水艺术浅析1(14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国古典园林理水艺术浅析1(14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典园林理水艺术浅析1(1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典园林理水艺术浅析1(14页).doc(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国古典园林理水艺术浅析1-第 14 页中国古典园林理水艺术浅析 摘要:文章论述了中国古典园林中水的构景特性及水景类型并对水景与园林中其他要素的关系及布局进行了探讨。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水景构成形式;构景特性;水景类型;水景布局及原则 中国园林素有“无水不成园”的传统,即使无水,也要造出水景来,所谓“水随山转,山因水活” 中国古典园林的奇特之处就在于携山之雄伟、水之灵秀,将自然野趣于艺术加工相结合。理水,是中国园林中的一个主题,有时又称做水体。水在中国艺术,文学,风水中代表相当多的涵义,因此,如何让水在园中常保流动,随四季有不同的景观,乃至于假山小瀑的意境和音乐效果,都是理水方式所重视的。

2、 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意境与手法,源于自然界的湖、潭、湾、瀑等,但绝对不是对大自然水体进行生硬模仿或简单浓缩,而是对自然水体作抒情写意的再创造,大多取自意境的联想。水面;在以水为主题的园林中,则水多采用湖泊型,辅以溪涧、水谷、瀑布等,较大的园林往往是多种水体同时存在。 一般来说,以山为主题的园林,水作为从体,多做溪流、湘潭等带状萦回或小型集中的往往是多种水体同时存在。1古典园林的理水艺术手法,分门别类也比较复杂,有按水流形态划分为动态水体和静态水体划分,有按以地形地质条件分为自然式水体和规则式水体。按园林中水景的构成形式分为五个方面。(一) 造湖 湖为大面积的水面,水量充沛,空间辽阔,常见于自然

3、际若有山脉起伏,则形成湖光山色的典型风景。 湖,属于静态水体,除构成景观外,还可划船、游泳、种荷、养鱼等。湖是中心景区,一般要沿湖岸布置道路、建筑、山石、花木,形成种种景色。湖面浩瀚者,常用堤、岛、桥等加以分隔,或做成标高不等的水区,成为大小形状对比、主次有别、深远有层次的空间水域。湖面视野开阔者,宜在其周围添景、借景,以丰富水天之间的风景轮廓线,做远景陪衬。湖岸线长,宜作曲折自然变化,并因地制宜,用树木、建筑适当点缀,使湖岸景致优美多变化。(二)造池池是水面较小的静态水体,常见于规模不大的园林或大型园林中的局部景区,南方园林中较多。池的大小、形状及布置方式因地形、环境而异。水面较大,可于池中

4、设岛,或用桥、廊划分水面,是空间贯通,隔而不分;狭小水池,纵向景深,以桥分隔,水湾萦绕,更觉幽曲不尽。水池之造型在全岸。苏州多曲池,绍兴多方池,风格迥异。相比之下,曲池做法,很有学问。这种岸池,宜曲不宜平直。曲要曲的有节奏,有大曲、小弯,有缓曲,急转,不能总是那么一种曲法,缺乏情趣。同时,驳岸之石,水岸用石,宜统一种类,切忌黄石、湖石混用。一般说,湖石岸比较容易处理,因为它本身就是曲折、空灵的;黄石平直,有强烈的实体感,故更难把握。(三)造河 河流是长而流动的水体。园林中的河流借助自然水系,一般都富余,而且具有天然旖旎(2)人的亲水心理与重源观念:中国古典园林中水的运用也说明人具有亲水心理与重

5、源观念。人作为有生命的动物,须臾不可无水,自古以来,人类就傍水而居,临水而饮,无水之处无人烟,水在人的心理上扮演重要的角色,人类对水怀有特殊的情感。处于成长发育各个阶段的人都能体会到水所给予的亲切感,人需要与水保持亲近。中国古典园林中亭、台、楼、阁等建筑往往濒水而筑,尽管是出于多方面的考虑,但亲水心理的作用也断然不能否定。与亲水心理相对应,对水的安全意识也一直藏于人的意识深层。临水的安全意识成为满足亲水心理的前提条件,而安全的保证则是对水的来龙去脉的把握,由此,也即有探源的需求。计成所云:“立基先究源头,疏源只能去由,察水之来历,”也就是这个意思。在园林中“源”的问题实质是“水口”的问题。苏州

6、古典园林的通常做法是:即使是无源之水也要通过对水口的“隐”或“藏”的处理使之看上去似乎有源。例如拙政园在东西西南诸方留有多个水口,伸出如水源,有深远不尽之意。(3)水景的类型:中国古典园林水景的处理灵活多变,可分为动水与静水两种类型。静水安详朴实能形成倒影,故其形成的景观与周围环境的特质有关。水之“静”总是相对的,有风、有雨、有外界干扰,水必动,动水表现了自然地活力,往往能提供更多的视觉效果,在传统的水审美观中,动水更受人们偏爱,正如孟子所说:“观水有术,必观其澜”。 但在苏州古典园林中,水却以静为主。这是因为苏州的动水资源并不多,经济、技术水平对之也有一定的限制。另外,也与“静以悟动”的哲学

7、思想有关。静水在苏州园林中可池、潭两种形式。池的形式最为常见。如网师园的彩霞池就很有特色,它位于全园中心,以半亩之广,给人以景色无限之感。潭一般指临岸深水之类型,历来的格局是瀑布之下,接水成潭。因此,潭景一色无限之感。潭一般指临岸深水之类型,历来的格局是瀑布之下,接水成潭。因此,潭景一丈深渊。苏州虎丘“剑池”属水潭之景,两岸峭壁如削,藤萝斜挂,宛如进入深山幽谷之中,动态水有溪涧、瀑布、泉等类型。席间一般狭而细长,水流因势而绕,不受拘束。环秀山庄的溪涧承天雨而成,环山萦绕,穿峡而过,最后注入池中。瀑布做法比较勉强,如狮子园“观瀑”一景是在“问梅阁”上设置水柜,开柜放水而成。泉在古代有天泉、地泉、

8、甘泉之说。天泉即天然雨雪,拙政园“留得残荷听雨声”( 留听阁)“踏雪赏梅”,(雪香云蔚亭),都属天泉之景。地泉又称乳泉,即今日之所谓之泉水,网师园殿春簃小院西南角上所辟之冷泉(涵碧泉)是地泉成景的成功之例;甘泉是指矿泉之类的名贵泉水,清寒香甘,不但可因泉得景,更可供茗,如虎丘山上“天下第二泉” 2 中国古典园林的理水原则 (1) 聚散原则 “大分小聚”这是理水的基本原则, 若水面辽阔就用堤、闸、桥、廊、亭榭、岛等“隔”的手段“分”成形状景区,丰富了水面,又增强了水域宽广之感。若是小园水体,则聚胜于分,集中用水易于形成内敛、向心的空间格局,使有限的空间呈现疏朗、开阔的景象。 (2)掩映原则 理水

9、还要讲究掩映,掩映是遮蔽与显露的合理使用。掩和映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掩和映都要适度,才能相应成辉,使湖光山色相映成趣,增强视觉的空间感受。掩映,使水域时隐时现,引人探求其源,平添藏的意趣,是造成景观层次与深度效果的重要手段。 (3)曲折原则 理水要求曲折,是要水体的走向盘旋蜿蜒、纵横交错,曲折多变。河流、溪涧等带状水体,不仅水面要求曲折,还要有适度的宽窄变化,才能在视觉上产生收放开合的韵律与节奏。 (4)动静结合 中国古典园林的水景以静赏为主,园林中的静态水体有湖、海、池、潭等,平静安详,微风吹拂之时激起波光点点,营造出宁静幽远的意境。理水要求园中静水静中有动,动静结合。在造园是借助静态水体激

10、活过于平静的水域,如将园外活水引入园子,或利用池形高差造瀑、泉等,使水体不断流动更新。 3水与其他园林要素的关系 (1)水与植物:在古典园林中,水边植树随堤岸而定。有“堤弯宜柳”的做法,拙政园水边“柳阴路曲”一景的配置手法便由此成法化生而来;水边驳岸常配植有迎春、黄馨、络石、萱草、玉簪花、六月雪等品种,形态错落有致,也软化了山石;水面上常植有荷花、菱等水生植物,丰富水面空间层次,并控制其生长,不便其蔓延整个水面,影响倒影效果。尔雅篇对水中植荷另有新意,强调应充分发挥其芳香效果:“莲肤妍. 宜香风送麝,宜晓露擎珠。”拙政园理解这一意图,水际安荷风四面亭,领略清风带来的阵阵荷香的梦幻般享受。(2)

11、水与建筑:园林建筑与水有多种结合方式。苏州西园湖心亭点缀于中间,四面环水,成为构图中心;网师园月到风来亭一面与岸相连,三面临空,突出于水面之上,戗角高翘,庭院空间,如拙政园中部池水自倚玉轩分出一支向南展延至住宅墙边,小飞虹与小沧浪在东西方向横跨水上,与两侧亭廊组成一个闲静的水院。 (3)水与小桥:桥的设置总是和水景处理联系在一起,计成云:“疏水若为无尽,断处通桥“,园林中常用桥来分隔水面;小桥形式基本有梁式和拱式两种。因水面较小,一般以梁式为主,常以不太长的石板架于水之两岸,如环秀山庄假山下的三曲桥,拙政园中部池上的五曲桥等,拱桥也有成功的,网师园引静桥可以说是苏州古典园林小桥处理的典范,它静

12、立于彩霞池东南溪涧上,做工精致,长不到三米,宽不足一米,成人三步可逾,俗称”三步桥“。为突出放情山水,扁舟独钓的渔翁主题,造园者将“咫尺山林”的文人绘画引用于此,溪涧虽小,宽仅尺许,但小桥度涧,却形成“下临无地”的意境。站在彩霞池西北岸观望水面小中见大。同时,引静桥的存在也暗示出彩霞池的源头所在。 4 水景布局 (1)“一池三山”的影响; 史记封禅书载:“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在渤海中。”据传山上有仙人及长生不老之药。秦始皇为得长生不老之药,派遣徐福渡海寻觅,又在宫中模仿叠造仙山。此后,“三神山”成为造园中的常见题材。“一池三山”也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理水模式。这一模式在水面面积较大

13、的皇家园林中得到广泛应用,而在范围较小的苏州园林中却不能照搬,如留园仅取“三神山”之一“蓬莱”于池水中,形成“小蓬莱的景点”。 (2)东南多水,西北多山:除了以水为中心的园林(如环秀山庄),凡是山水兼有的园林,山多分布于西北,水多分布于东南。俞樾怡园记在描述怡园山水时道:“兹园东南多水,西北多山。”除怡园外,留院、拙政园、耦园、残粒园等著名园林的山水布局也大致如此。苏州园林的这一山水分布模式并非偶然形成,而应被看作是远古神话意识的历史沉淀,是来自由远古神话文化积淀而来的“集体无意识。淮南子天文训写道:“昔者共工与颛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

14、水潦尘埃归焉。”这是远古对东南多水现象的文化阐释,实质上也契合于中国的地理形势。 (3)借园外之水:苏州园林水景创造不仅在园内,园外之水也可以为我所用,如沧浪亭以水环园,水在园外,可谓独树一帜。园周以复廊,廊间以花墙,园内以山为主,园外以水环绕。陈从周先生在苏州沧浪亭中写道:“园外景色,自漏窗中投入,最逗游人。园内园外,似隔非隔,山崖水际,欲断还连。此沧浪亭之着眼处。若无一水萦带,则园中一丘一壑,平淡原无足观,不能与他园争胜。园外一笔,妙手得之。对此之运用,不着一笔,尽得风流。”园林无水则不活,无论走进哪个园林,人们只有看到水,才真正体会到园林之美。有水,园林就有生机;有水,园林就更显意境。园

15、林中的水寄托着古圣先贤的思想,也启发陶冶着后来者的心智。水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灵魂。 总结 水的品格及特征,使文人雅士亲近于水,从而有了“卧石听泉” 、“曲水流觞” 、“寄情山水”这样的娱乐活动。更在“高山流水” 、“春江花月夜” 、“雨打芭蕉”等著名古乐中,极尽音乐之能事。阐述自然山水之美。画鉴中也有“意中有水,方许作山”之说,强调了水在山水画中的重要位置。 不仅如此,古人对水的哲理性还有很深的认识,如“滴水穿石”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文字,都阐明了古人对水性格的理性认知。据文献记载,古代有一种名为欹器的盛水器皿,当往其中注水时,器皿逐步水平,待水满又将水倾斜倒出。由于它的倾斜好似弯躬行礼,而水满则倾覆,故以之寓意“满招损,谦受益”。这种哲理性的理水技艺,反映了古人对水的深刻理解。中国诗歌崇尚自然美,形成以“自然”为宗的诗歌美学,其中不乏描述自然水景的名篇佳句。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飘者如雪,断者如雾,缀者如旒,挂者如帘” 等等。许多园林以再现诗意中的自然水景为主题,诗情画意的理水手法,赋予了水更深的文化内涵。中外造园艺术 姓名:潘虹 学号:1301403-21指导老师:周小梅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