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患关系的现状与对策(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医患关系的现状与对策(9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国医患关系的现状与对策-第 8 页中国医患关系的现状及对策住房、医疗和教育,是中国老百姓最大的三件事。其中,医疗是关乎每个国人生命安全的大问题。最近,各大卫视热播的电视剧心术,由于医疗话题的社会影响,引发了亿万观众的瞩目。之所以引发这么高的关注,主要是因为心术首次将备受争议的医患关系摆在了观众面前,里面涉及了很多医患关系中的“敏感”话题,如收红包、医疗事故、挑拣患者、医生成被告等。一、中国医患关系的现状总得来说,如今中国的医患关系存在着巨大的问题,这不仅严重冲击着医疗服务市场,也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社会的不和谐因素之一。二、造成中国医患关系现状的原因分析(一)医生方面的原因在医生和患者的关系
2、中,医生无疑是处在一个相对强势的位置上。不仅仅在于知识的储备,更因为患者是用自己的身体来承担所有的医疗结果和风险。面对医院,很多患者存在着“离不开,惹不起”的依赖性。一旦出现问题,患者所面临的后果往往是无法挽回的。因此,在中国医患关系现状中,医生方面的原因是至关重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部分医务工作者价值取向偏差,职业道德低下由于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医务工作者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偏差。治病救人本是一项崇高而神圣的工作,但如今的很多医生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伸手向患者及家属要“红包”。这种现象在外科手术中尤其严重,有时患者甚至需要支付和主治医师一起参与手术的实习生的“红包”。这样的情况会
3、降低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认为如果不给足够的“红包”医生就不会为他认真手术。正所谓“吃人嘴短,拿人手短”,收了礼金的医生在手术时也会有更大的精神压力。一旦发生意外,医患之间的纠纷也会更加严重。同时,这样还会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使许多并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有时因为经济原因还会延误治疗,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另外,不少药品制造商和经销商也为医务工作者中只追求经济利益的现象起了催化的作用。很多医生为了“回扣”而开一些无效甚至有害的药物,不仅增加了患者的就诊花费,造成“过度医疗”,有时甚至还会导致病情的加重。这是造成我国医患关系现状最常见、最普遍的原因。2.过度倚重仪器治疗,忽视与病人之间的交流相信很多
4、人都有这样的感觉:去医院看病的不是医生,而是一系列的仪器。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各种高端的诊疗设备被应用于临床,这极大地帮助了医生的诊断,降低了医疗事故的发生几率。但这也导致很多医生过分依赖仪器,而忽视了与病人的交流,无意中将病人“物化”。缺少沟通,患者不了解医生的治疗方法和意图容易造成误解,降低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患者在接受治疗时总是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定的紧张和恐惧心理,有时需要的就是医生细心的指导和关心,这不仅有利于缓解医生和患者之间的紧张关系,也能使病人对于康复产生更大的希望和憧憬。(二)患者方面的原因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健康的渴望也日益加剧。许多百姓在物质文明水平不断提
5、高的同时,对医疗保健水平的要求也和其他生活水平一样不断提高。然而普通的消费理念在百姓脑海中根深蒂固,认为既然花了钱就必须要获得期望的目的。许多患者认为,到了医院,就是进了保险箱,医院收了他们的钱就有义务,更应该有能力医治好自己的病。在话题作家六六的最新小说心术中描述了这样一种极普遍的患者心理:很多病人认为,人可以死,但绝不可以死在手术室,因为那就说明是医生害死的。然而事实上,医疗服务并不能完全等同于其他的服务性行业,人们也不能以一般的消费观念来评判医疗事件。在一般的消费中,你消费一百元获得一份商品,消费两百元便能获得两份商品。但在医疗服务行业中,在面对疾病时,情况就远没有那么简单了。如果治愈一
6、种疾病的花费是一百元,那么医生收了患者的钱便可以将其治愈,但是,如果面对一种不治之症,患者即使坐拥金山银山,医生也是回天乏术。患者对于医疗服务行业不合理的期望与实际现实的不足形成了尖锐的矛盾,从而导致患者对医院和医生产生了极大的不理解,这是造成现今医患矛盾的重要原因之一。生物医学是现今所知的最复杂最神秘的学科之一。寒窗苦读若干年,一本又一本厚重的医学教材摞起来甚至比人还要高,可到临床实习时才发现自己真的是知之甚少。书上表述的只是各种疾病的典型特征,临床上遇到的病人有各自的身体特质和生活环境,即使是相同的疾病在不同个体的表现度也会有很大的区别,病人绝不会按照书上讲的特点生病。因此,医生是一个临床
7、经验和理论研究同样重要的职业。但是,经验是需要时间积累的,每一个成功的医生都需要临床数年甚至数十年的磨练。同时,很多疾病在患病早期的病症有很多相似点,这也给医生诊断造成了很大的困难。随着我国法制国家建设的不断深入,百姓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逐渐增强。这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表现。然而,由于之前提到的患者期望值过高以及医疗知识相对不足等等因素的影响,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医生治疗过程中对医生产生了戒备心理,甚至会试图干预医生的治疗。曾有新闻报道患者在医患双方交流时进行录音或记录的怪现象。患者认为,这样做一旦治疗中发生什么“意外”,他们手中也就有了“证据”,可以告医生。这样的行为会给医务工作者造成
8、极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使治疗效果大打折扣。有些医院的医生由于担心患者事后的官司,出现了“病人想要什么药,我就开什么药”的现象。这十分不利于病人的治疗,同时也严重影响了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三)社会方面的原因中国当前的医患关系现状不仅仅由医生和患者造成,我们社会的大环境也在其中起到了不容小觑的作用。这些原因看似是社会的客观环境,但又与医生和患者的主观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笔者认为社会方面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我国现代医疗事业起步较晚,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如很多发达国家,导致我国当前的医疗资源严重匮乏。以口腔医生为例,“据卫生部统计,中国现有注册口腔科医生三万八千多名, 口腔科医生和人口比例为1
9、:33000, 而发达国家的比例为1:4000,(美国为:1:1600, 瑞典为1:800),意味着在10-20年内中,我国将需要比现在多10倍的口腔医生,以满足日益富裕的中国人民对口腔疾病的治疗和保健需要。”。另外,我国医疗资源分配也不够均衡。东部沿海地区及内陆的一些大城市普遍医疗条件较好,而对于一些经济水平不太发达的内陆地区百姓却常常找不到正规的大医院。这些地区的百姓本身的健康状况较差,一旦生病只能一拖再退,到了不得不看的时候又需要不远千里地到离家很远的大城市。不仅不利于病情,也增加了经济负担。当然,大城市也不是就没有看病难的问题。外来的患者加上本就超负荷的城市人口,也导致像上海这样的大城
10、市医疗资源严重不足。与此同时,一些大医院由于得到政府更多的支持和重视,相对地段医院和小医院有更好的医疗条件和能力,这又导致很多患者产生这样一种心理,就是即使是一些小病也喜欢到大医院就诊。每个科室都有一些全国知名的教授,但这些佼佼者毕竟是少数,而很多患者却偏偏一定都要这些知名教授为自己治疗,似乎感觉自己的病只有这些医生才治得好,别的医生看了也是浪费时间和金钱。这些心理都加剧了医疗资源的匮乏,使我国的医疗行业更加呈现出“看病难”的缺点。如果仔细查看一下每年高考各高校的录取分数不难发现,医学院的录取分数总是在所在高校各专业录取分数中处于偏低的位置。同济大学医学院和口腔医学院历年录取分数线都是同济录取
11、的最低分数线,交通大学医学院的录取分数线也比交通大学的录取分数线低了20-30分。这样的现象说明什么?说明绝大多数优秀的学生不愿意填报医学院,不愿意从事医学工作。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不愿学医,导致医学教育在大众中缺少重视和尊重,而医学本身却是一个需要时间和资金投入的学科,在如此的现状下,越来越多的学校并不把医学院的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学生素质不高,学校投入不足是导致我国医学事业发展相对国外过慢的因素之一。再来看一下我们高校中的课程设置,笔者作为一个医学生,一周的课时是35-40节课,其中专业课占了80%以上,其余课程中人文类的课程除去选修课一学期平均只有一门课。再加上专业课课业难度大,占用的课余
12、时间多,医学院的学生几乎没有多余的时间去阅读人文类的书籍。这就造成绝大多数的医学生视野局限,人文素质不高,这使我们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缺少与患者沟通的技巧,不会处理人际关系,个人修养也明显不足。在处理医患关系时,医患双方要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做到相互理解,相互尊重。而医生作为接受了高等教育的群体显然做得不够好,而这正是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医药养医”的状况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医学生的学历要求相比其他专业的学生要高得多,而医学生本科5年又比其他专业多一年。此外,口腔医生如今需要取得硕士以上学历才可以报名参加医师资格考核,在进入临床正式工作前还要经历三年的轮转,这都是要成为一个医生需要付
13、出的代价。不可否认,做一名医生要付出的比其他很多行业都要多得多,但是,与付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过低的收入。笔者班上有一个澳洲来的留学生,根据笔者对他的采访得知,在澳洲一个大学刚本科毕业的口腔医师便可进入临床工作,每周工作五个半天,年薪在15万澳元左右。然而,在中国,一个口腔医生工作五年的月薪也远不到1万元。考虑当地消费水平和物价因素仍然可以发现中国医生的收入是很低的。而医生的收入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基本工资和挂号费的提成。挂号费的部分很多人都有体会,普通门诊通常只有几块钱,专家门诊也不过在二十块钱左右,而由于现在房价和物价的快速上涨,医生为了更多地赚取提升只有缩短每一个患者诊治的时间而增加数量,这
14、就使得与患者交流不足,诊治效果打折。与此同时,目前医院中“以药养医”的状况依然存在,同类药品进入医院时,势必形成竞争,药商为医生提供高额回扣等不正当竞争手段腐蚀了医疗队伍,败坏医德医风,从客观上导致了医患关系紧张。现今的社会最能吸引大众眼球的莫过于“XX门”事件,很多媒体为了博取关注度便会刻意地夸大其词。在医患关系中,不可否认,患者处在一个相对弱势的位置,于是很多媒体便本着保护弱势群体的“美名”,大肆地揭露医生的医德缺乏和医疗服务的种种“黑幕”。自以为这样作保护了广大群众的利益,稳定了社会的和谐,但其实,其中很多报道并不属实,很多评论也有过激之处。笔者曾经看到过一则报道:实际情况是患者身患重疾
15、医生奋力抢救之后不幸过世。但有当地媒体却报道称,患者和家属至始至终听从医生的嘱咐,可是患者却从一个能吃能喝、能跑能跳的人变得“一去不返”。“反正我们又不懂,你怎么说都可以”这样标题的确能够吸引很多的读者赚取极大的关注度,但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是患者在寻找“医闹”滋事时变得更加理直气壮,是医生越来越得不到社会的尊敬,是人与人之间越来越缺乏信任,是当我们生病时越来越不敢将自己的手交予别人的掌心。设想一下,当最后我们的社会呈现出“患者怀疑医生,医生防备患者”的现象时,我们在疾病面前又该向谁求助呢?三、缓解医患关系的举措根据上文提到的若干原因,我们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因用药”。1、提高医生医德和人文
16、素养我觉得这是缓解当前医患之间紧张关系最重要的一点。有统计资料表明,有90的医疗纠纷是患者不满意医务工作者的服务态度引发的。我们可以效法政府机关的“反腐倡廉”和“党员先进性”等模式,提高医生的医德。同时医院还需要设立相关的监管机构,一旦发现有医务人员收受“红包”等的行为应当立即给予惩处,惩处力度应当大一些,让群众感受到医院整顿医德的决心,使患者重拾对医院的信任。此外还应该鼓励医学生参加人文类课程的学习。就我们学校而言,09级的培养计划规定本科生必须选修至少6学分的哲法类和文史类课程,而到了10级却取消了这项规定,笔者的观点是这样的做法并不利于学生增强人文素养。大学还应该为医学生开设专门的学习沟
17、通交流的课程,提高医学生的社会沟通技巧。对于已经在临床工作的医务人员也应当给予相应的培训,提高医疗行业的整体素质。如果一个医生在动手术是能够很好的与病人沟通,在注射某一药物试剂之前告知患者:“现在我要注射xx药物,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头晕,四肢无力,酸痛的感觉,这属于正常的反应。”那么就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患者的恐惧和焦虑,患者也便会很放心的将自己交给医生。2、普及大众医学常识在这一点上我国尤其是在上海这样相对发达的地区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了。走进书城,第一层的热门图书中有很多是养生类的书籍,而在此选择或阅读的读者也是络绎不绝,打开电视,各家电视台都有养生类的节目,可见现在人们对于健康水平的要求越来
18、越高。但是这些养生书籍和养生类节目的流行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就是什么人写的书,书里写的是什么,什么人做的节目,节目里说的又是些什么。很多书籍求医不如求己、医生不会告诉你的健康情报等等,以“不用看医生,不用进医院”为特点吸引读者的眼球。这很容易造成读者讳疾忌医的心理,认为医院和医生都是骗钱的,并不会真的治好疾病。其实这些书籍介绍的只是一些养生知识,用于平时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是有效的,但真的生病时还需要医生的治疗。之前的“张悟本”事件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其实,出版社和电视台出版或者开设这些养生书籍和电视节目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在宣传和普及医学知识的同时电视台和出版社等还需要加强审核,不能让一些庸医打着
19、养生的旗帜误导百姓。同时,我们还应当努力提高大众对医疗服务行业的正确认识,曾经有一个癌症晚期的亿万富翁对他的主治医师说:“如果你将我的病治好,我会将我一半的财富送给你。”但最后,富翁还是没有逃脱死神的召唤。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没有人可以幸免。任何行业都有一个不断发展和成熟的过程,现今的医疗行业虽已高速发展,但未知的领域还是无穷无尽。如果让大众充分理解到这一点,或许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医患矛盾。3、增强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沟通关于这一点我认为我们不能片面地将全部的责任都推给医生和医院。医生也有很多的无可奈何。上文我国医疗资源严重缺乏,一个普通门诊的医生每天要接待的患者数不甚数。就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来说
20、,口腔颌面外科每天仅仅一下午的门诊量就超过300人次。而医生却不超过10人,这样平均计算每个病人的时间就不能超过5分钟。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确不能奢求医生还要花时间来安抚病人的情绪。笔者认为医院可以开设一些专门负责安慰病人和与病人沟通的咨询服务台,现在医院中是由护士扮演着这样的角色,但是护士的医学知识欠缺,而且人数也远远不足。其实在医院中很多临床医生都会带教若干个研究生或博士生,实际临床上这些学生都只是负责在一旁观看或者写病历,我认为可以让这些研究生或者博士生来做之前提到的这些工作,他们不仅比较了解病人的病情能够更好的与病人沟通安抚病人情绪,这样也可以帮助他们更快的积累经验,为日后独立走进临床打下基础。注:有的资料是直接在网上搜的,并不清楚参考于哪一篇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