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四纪以来环境演变的主要特征(8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5568645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第四纪以来环境演变的主要特征(8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国第四纪以来环境演变的主要特征(8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第四纪以来环境演变的主要特征(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第四纪以来环境演变的主要特征(8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国第四纪以来环境演变的主要特征-第 7 页中国第四纪以来环境演变的主要特征自然环境的形成与演变,是地理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国际上对地理环境演变的研究,首先集中在第四纪,特别是最后冰期以来,即更新世末期和全新世时期。研究这一时期的环境演变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现代环境中正在进行着的自然过程是上述时期一系列演化过程的继承和发展;许多现代环境的特征,只有历史地认识才能得到全面的理解;而上述时期内曾经出现的事件,在今后不太远的时期内也有较大的重现可能性。近二十年来的进展,对第四纪环境演变的全球性过程,已大致有了一个轮廓性的了解。我国地理环境复杂,再加上第四纪以来的环境演变过程除受全球性一般过程的影

2、响外,还受到季风环流、强烈新构造运动等区域性因素的控制,环境演变的剧烈与复杂在世界上处在十分突出的地位。本文提出我国环境演变方面的几个主要特征,结合全球性演变规律进行分析,从而辨明它们的发展过程和趋势。一、青藏高原抬升的影响青藏高原大面积、大幅度的抬升,是我国新生代以来环境演变中最突出的区域性事件。大高原的迅速隆起,不仅改变了高原本身的自然面貌,根据真锅等人的数值试验,还直接控制了季风的形成,从而完全改变了我国自然地带的分布规律和区域分异规律,形成了在冬干寒、夏湿热的水热条件下进行的自然地理过程。大高原在始新世末期才全部出露于海面,喜马拉雅山地区最高的海相层属于始新世中期,其中所含的有孔虫化石

3、表明当时属于浅海环境。成陆以后,大高原始终处在持续抬升的过程中。西藏西南阿里地区始新统门士组植物化石中含有桉树、榕树、柊叶等热带种属。西藏中部南木林的中新世湖相沉积的植物化石中未见热带属,但仍以常绿高山栎为主要林木1,藏北怒江上游发现三趾马化石群的布隆盆地中,上新世早期沉积的孢粉分析表明,岩层中含有山核桃、棕榈等反映暖湿气候的成分。希夏邦马峰北侧含有三趾马化石的吉隆盆地中,上新世中期沉积物的孢粉组合中,也存在目前分布在我国亚热带山地的常绿小灌木 木2。古植物证据表明,直到第三纪末期,高原环境还没有脱离亚热带性质,但在第三纪期间,高原上确实经历了一个降温过程。往往容易把高原上第三纪的降温过程归因

4、于高原升高的影响。但如放到全球的背景上来分析,高原上第三纪的降温过程几乎与抬升无关。从5500万年前起,开始新生代衰落过程(Cenozoic Decline)。在此以后的5000万年间,至上新世之初,南极冰盖从无到有,并已逐步发展到具有现代的规模;北美的亚热带北界,从晚始新世至晚上新世向南撤退达十个纬度之多3;中欧的平均温度从20降低到10以下;赤道太平洋底栖有孔虫介壳的同位素分析表明,洋底水温在渐新世为104,至上新世晚期已降至。这些世界性的数据表明,大高原在整个第三纪时期发生的环境演变,仍处在全球的一般过程之内,并不具有特殊的地区意义。如果再考虑到德干高原近5000万年以来平均以每年2厘米

5、的速度向北推进,大高原附近地区的古地磁研究也表明,向北漂移、纬度升高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第三纪时期高原抬升在环境演变方面所具的意义就更微弱了。大高原上至今保存着两级夷平面:高夷平面的平均海拔为52005500米,以山前及山间盆地中的下第三系和中新统地层为此级夷平面的相关沉积;低夷平面即缓起伏的高原面,平均海拔45005000米6,以盆地中的上新统地层为相关沉积。两级夷平面表明,大高原的阶段性整体块断上升特征是第三纪时期即已存在的,但数千万年内抬升量不过六七百米,而且长期停顿,到第三纪末期已处在准平原状态。喜马拉雅南侧著名的Siwalik巨厚山麓沉积物,底部以中新世红色砂页岩为主,上部早更新世沉积

6、转变为以巨厚砾岩层为主。阿尔金山祁连山北麓的沉积物中,上第三系主要是砂泥质碎屑岩,早更新世也转变为厚层粗大砾岩。大高原南北两侧一致的岩相变化表明,进入第四纪以后,高原的抬升出现了一个加速过程。早更新世冰期在大高原上留下了冰川痕迹,显示了抬升过程的影响,但发现冰川遗迹的地点不多,规模也不大,考虑到第四纪冰期的全球强烈降温,高原当时的高度不会太大,冰川可能只是发生在少数山峰附近。中更新世冰期的冰川遗迹在高原上分布广泛,而且规模宏大7,中更新世间冰期在高原上曾出现一个湖泊广泛发育的时期,湖泊面积远较现代为大,当时的湖相沉积组成了现代所见的最高湖岸阶地。孢粉分析表朋,当时高原上普遍分布着暗针叶林或针阔

7、叶混交林。在中更新世时期,不论冰期或间冰期,高原都处在湿润状态,这一方面表明,当时高原上许多山地都已达到在世界性降温下足以普遍发育冰川的高度,另一方面表明,一般高原面的高度大致处在最大降雨带附近,按现代喜马拉雅的最大降雨带高度估计,不会超过2000米,而高原南侧和西侧,山地对湿润空气的屏障作用也都还不明显。高原上,在第四纪各冰期中,都没有形成过统一的大冰盖,这也证明在此寒湿时期,一般高原面的高度还在雪线以下。因而,高原的抬升对高原上现代干寒自然面貌形成的影响,最早也要在此一湿润期以后才会开始。二、季风的形成高原抬升对我国环境演变的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引起现代季风的形成。季风出现的年代难以直接测定

8、,但从间接证据可以作出大致的推论。陕、甘、晋黄土高原区,黄土沉积的厚度都在100米以上,甚至超过200米。在基本连续沉积的深厚黄土堆积物中,保存了大量第四纪环境演变的信息,近年来有不少阐发;借助于古地磁和其它方法作出的年代测定,对黄土沉积的年代过程也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陕西文峰镇暖泉沟黄土剖面中,布容松山期古地磁正反向界线位在48米深处,据此推算,平均沉积速度为每千年约8厘米;布容松山界线以下的黄土层厚约47米,因而堆积起始时间距今115120万年8。兰州九洲台剖面中,布容松山界线位在194米深处,贾拉米洛事件与布容期底界之间相距60米,早于贾拉米洛事件之前的沉积厚度为40米;推算沉积率为每千

9、年28厘米,最早沉积年代为距今109万年9。洛川腰子村钻井剖面的布容松山界线在75米深处,贾拉米洛事件与布容期底界相距32米,早于贾拉米洛事件之前的沉积厚度为28米;推算沉积率为每千年11厘米,最早沉积年代距今120万年。以上各地的沉积率相差很大,推算得到的沉积开始年代却比较接近。洛川钻孔CK-22剖面所得的古地磁测量结果稍有不同,布容松山界线深约60米,贾拉米洛事件位于深70米左右,而在深110米左右测到奥杜威事件,这样,就将黄土沉积开始的时间向前推进到距今180万年左右10。黄土虽是第四纪全球性的陆相沉积物,且都形成于干寒气候条件下,而我国黄土和物质来源却与欧洲、北美不同。欧美黄土沉积都位

10、于大陆冰盖外缘,物质来源与冰缘的冰碛和冰水沉积紧密关联;我国的黄土物质来源于蒙古新疆的温带荒漠,与冰盖无关。我国黄土分布与沙漠、戈壁带的相对位置,黄土粒度的空间变化规律以及矿物成分等,都支持这一论断;现代偶或出现于华北地区的特殊尘暴天气,更是黄土沉积过程的实际例证。温带荒漠的存在以及强盛的西北气流,既是产生搬运黄土物质的必要条件,而这两方面的条件又都只有在季风形成之后才能具备,因而,青藏高原隆起到某一临界高度季风形成温带荒漠出现黄土沉积便成为前后承接的统一过程。高原的大幅度上升是在进入第四纪以后,黄土沉积的最早年代虽可能为距今180万年,普遍沉积却出现在距今120万年左右,因而我国现代季风形成

11、的时间可能为距今180万年,但也不晚于距今120万年。以高原面高约3000米为依据所推算而得的高原年平均温度分布形式,已与现代年平均温度的分布形式比较接近11。由于在中更新世冰期时,高原面高度不超过2000米,高原面要达到3000米的高度至早应在中更新世中期。若以布容期底界为中更新世起点,现代季风环流形成在距今120万年的估计,显得早于这一推算;但实际上,对起点的绝对年代的看法并不一致。我国的植物成分进入第四纪以后普遍出现更新,但明显的变化出现在中更新世。中更新世以前,第三纪孑遗植物种属如银杏、水杉、银杉、鹅掌楸等在我国北方仍有保存,进入中更新世,这些种属都很快消失。秦岭以北,早更新世冰期植物

12、群的云杉、冷杉林中还掺杂着一些铁杉,中更新世以后铁杉罕见。中更新世以前,间冰期植物群的落叶阔叶林中,还夹有常绿阔叶树种,中更新世以后的落叶阔叶林中,很少有常绿阔叶树种12。这些现象,仅仅从秦岭的抬升是难以得到完满解释的,主要应是意味着气候格局上出现了区域性变化,从而在全球冰期-间冰期变化的背景上,增添了环境演变的区域性特色。总之,不论是沉积方面或植物方面的证据或气候方面的估算,都表明我国气候格局在中更新世时期出现转折,我国现代环境的特色和演变趋势都是从此才开始的。三、全球背景现代季风形成以后,中国自然环境演化方面的区域特征日益突出,甚至自然地带的纬向分布规律都受到干扰,转变而为经向分异。但区域

13、特征始终没有掩盖了世界性变化。中国中更新世以后不同时间尺度的环境演化主要过程,仍都可以与世界性的变化相比较。根据物候推测,我国距今1700年以来的主要气温升降,与根据18O同位素所测得的格陵兰同时期气温曲线几乎是平行的;5000年来中国温度的变迁曲线与挪威雪线的升降也大体一致13。根据孢粉分析所恢复的华北植被带的推移表明,全新世之初迅速变暖,在距今5000年前后达到以温带落叶阔叶树占优势的“气候最适期”(Climatic Optimum),以后又稍稍转凉。这一过程在总趋势上与欧美的全新世时期也是一致的。中国边缘海第四纪中、晚期以来的历次海进、海退,特别是末次冰期的大范围海退以及全新世初期的海进

14、,距今50006000年间达到最高海面,然后波动性下降,更是全球性现象,虽有一定的区域特征,但在时间上和升降幅度上,大致都可以作世界性对比。根据陕、甘黄土中的古生物化石、埋藏古土壤剖面以及矿物组分、化学成分等标志所划分的气候旋回,与深海沉积物氧同位素旋回的比较表明,我国中更新世以来的气候波动与全球性波动近于一致。洛川剖面中布容期的9层古土壤层,恰好分别对应于同时期深海氧同位素变化曲线上的“终端”(Termination)10。即每当气候趋向于世界性转暖时,我国的黄土沉积就发生中断,黄土面上出现成土过程。即使是经历着强烈上升的大高原地区,大幅度上升的影响也没有能抵消全球性的冰期-间冰期旋回,因而

15、高原上存在着多次冰期的遗迹。高原上的现代多年冻土呈退化趋势,冰缘作用的范围比以前缩小,都是冰后期气候转暖过程同样出现在大高原上的证据。藏北现代无人区的中石器时代遗物的发现表明,即使是全新世气候适宜期等级的变幅,在高原上也都有明显的反映。四、旱化趋势陕、甘黄土沉积物的性质,自下而上具有明显的变化。从棕红色含密集钙结核层的“午城黄土”到灰黄色的“马兰黄土”,按孢粉分析结果和地球化学指标的反映,都表明了干寒程度的增强趋势10。午城黄土、离石黄土和马兰黄土上下剖面之间性质变化的意义是一致的。Kukla对中欧捷克Brno的黄土沉积及其中的古土壤剖面所反映的环境变化作了详细分析,从风积黄土所代表的极端寒冷

16、以至棕色垆姆等所代表的温和气候,分成五个等级。刘东生等将洛川剖面中的变化所反映的环境演变也分为五个等级,从草原以至森林10。虽然两者之间大的旋回一致,差异仍是明显的:洛川剖面中自下而上暖湿森林阶段在逐次缩短、干寒草原阶段在逐次增长的趋势,在Brno剖面中没有反映;相反,Brno剖面中最近45万年来的严寒期不断为相对湿暖期所打断,没有能持续到10万年以上的,明显地要比45万年以前所曾出现过的严寒期历时为短。与此相似,至晚从中更新世以来,我国山地的多次冰川发育都以范围日益缩小为特征。但不论北美或欧洲的冰盖,都并不以这样简单的趋势为整个发展过程的规律。冰川范围的缩小可以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气温增高,

17、消融加大,不利于冰雪的积累;二是在气温不变的情况下降雪量减少。第一种解释与黄土沉积所反映的事实矛盾,而且我国境内新构造运动强烈,主要山脉在第四纪期间都在不断升高,即使不受其他降温因素影响,山上同一地点也应经历着因抬升而致的降温过程,因而只有第二种解释才是正确的。中更新世以来的旱化趋势在青藏高原上表现更为突出。高原北部的柴达木盆地内,从晚第三世以来出现过两次成盐期:第一成盐期从上新世延续至早更新世初期,成盐高峰在上新世晚期,出现硫酸盐类沉积。第二成盐期开始于晚更新世,延续至现代,干旱程度十分强烈,形成巨型石盐矿床和钾盐矿床14。同是干旱成盐气候,成因却根本不同:第一成盐期可以从地带性的副热带高压

18、的控制来解释;第二成盐期只能是高原继续抬升,使夏季风受到阻挡不能向北深入的结果。按照这一解释,第二成盐期出现的时代应晚于现代季风形成后一段时间,事实与推论恰好是一致的。在经历了中更新世冰川发育较为广泛的阶段以后,高原上冰川的地域性差异日益增大,高原南缘晚更新世冰川的规模有所扩大,高原内部的冰川规模却日益缩小7。与此同时,高原上湖泊的面积在普遍缩小,许多淡水湖因湖面下降而出口闭塞,演化成盐湖。冰川、湖泊水量平衡的变化也显示了气候的旱化过程。第四纪以来我国旱化趋势最明显的地区是华北、甘新和青藏高原,它们也就是我国第四纪环境演变最强烈的地区。这些地区都处在南、西气流受阻于大高原而形成的背阴部位,它们

19、的分布位置表明,夏季风受阻于高原的程度的加强和冬季风强度的相应增大是出现旱化趋势的原因。我国环境演变过程中干与寒相结合、暖与湿相结合的特征,也表明冬、夏季风势力的消长对旱化趋势的关系。第四纪冰期时,我国境内降温幅度比同纬度地区更大,但由于寒期也正是干期,干旱程度随寒冷程度而加剧,因而不具备形成西欧、北美式冰盖的条件。出现在地质时间尺度上的旱化趋势以及干与寒相重合的特点,在历史时间尺度上也表现得很清楚。以历史记载上水、旱频数统计为依据所作的研究表明,黄河流域两千年来几个主要的相对湿润期都处在温暖时段。将统计范围扩大到包括长江中下游在内,所得的结论也相同15。唐至宋初是两千年来最明显的温暖期,同时

20、也出现了历时最长的湿润期,从公元9世纪初至11世纪初持续240年之久;紧接着从北宋后期开始降温,直至南宋末年,出现了长达220年的干旱期。14301850年是全球性的著名“小冰期”,我国的降温情况与世界一致,并以16501700年为最寒冷。正是在这一明、清寒冷时期内,14311820年的390年间,我国的干旱期长达320年之久。如以公元1000年为分界,前1000年中,干旱期为350年,湿润期为650年;后900多年湿润期减少到320年,干旱期却增大到580年15。5000年来,我国温度在以102年为时间尺度的升降交替变化过程中,还呈现出明显的降温趋势。夏商温暖时期延续千年以上,野生象向北分布

21、到黄河流域;春秋秦温暖时期只不过500年,温度也低于夏商时期;隋唐温暖期历时不到300年,温度进一步降低。与温暖期的逐次缩短相反,继温暖期而来的寒冷期却一次比一次增长,降温幅度一次比一次加大。西周寒冷期历时约两个世纪,汉南北朝寒冷期历时约4个世纪,宋清末的寒冷期长达9个世纪。恢复古降水量要比恢复古气温困难得多,但根据我国干、寒相结合的特征,不难从温度的趋势了解到降水的趋势。由于旱化趋势以较长的时间尺度进行得比较缓慢,且不断受到短时间尺度暖湿期的穿插,而季风降水本身又具有很大的变率,因而不如温度变化容易觉察。但实际上这一从中更新世以来便已出现了的区域特征,一直是控制我国环境演变的主要因子。而且,

22、如果二氧化碳增暖过程不如某些人所主张的那样强烈,全球气温按与冰芯、深海记录相符合的米兰科维奇曲线的趋势发展,趋向于寒冷,旱化趋势对我国华北、西北、青藏高原环境的影响还会更明显地表现出来。参考文献1李浩敏、郭双兴,西藏南木林中新世植物群,古生物学报,1期,720页,1976年。2计宏祥等,西藏三趾马动物群的首次发现及其对高原隆起的意义,青藏高原隆起的时代、幅度和形式问题,科学出版社,1925页,1981年3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西藏地貌,科学出版社,1983年。4郑本兴等,青藏高原第四纪冰川演化与高原隆起问题,青藏高原隆起的时代、幅度和形式问题,科学出版社,5263页,1981年。5

23、王俊达、李华海,陕西黄土剖面的古地磁研究,地球化学,1期,8589页,1982年。6王永焱等,黄河中游黄土形成的年代问题,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期,710页,1981年。7刘东生等,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成果选集(第一集),文物出版社,159165页,1982年。8林振耀等,青藏高原隆起前后的气候状况,青藏高原隆起的时代、幅度和形式问题,科学出版社,159165页,1981年。9徐仁等,中国更新世的云杉-冷杉植物群及其在第四纪研究上的意义,中国第四纪研究,1期,4855页,1980年。10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2期,168180页,1973年。11陈克造等,柴达木盆地晚第三纪以来成盐演化及沉积拗陷转化特征浅谈昆仑山隆升问题,青藏高原隆起的时代、幅度和形式问题,科学出版社,148153页,1981年。12郑斯中等,气候变迁和超长期预报文集,科学出版社,1977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