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2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27页).doc(2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第 27 页江苏版化学1专题4(第四章)教学设计撰稿人:吴振强、唐秀三、宋国兴、廖萍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广东廉江市廉江中学 吴振强 唐秀三宋国兴、廖萍一、本专题课标内容、第一单元中的“硫酸型酸雨的形成与防治”、“硫酸和硫酸盐”、“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和第二单元中的“氮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与防治”,是通过实验了解硫、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体现了化学对环境保护的意义。、第二单元中的“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是使学生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查阅资料并讨论:减少向大气中排放氮氧化
2、物、二氧化硫的措施。二、教材分析“硫、氮和可持续发展”是化学1的第4专题,也是化学1的最后一个专题。通过前面3个专题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非金属元素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应用,以及金属元素钠、镁、铝、铁、铜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应用,学习了人们认识和研究化学物质的实验探究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学生不但能学到硫、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等知识,还能认识到化学物质在造福人类,推动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并可形成化学物质的不合理应用也会引起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的观点,进而使学生树立科学地应用化学物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通过本专题的学习,要使学生能够掌握硫
3、、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和应用,特别是硫酸、硝酸等含氧酸的知识,使学生的元素和化合物知识更全面,更系统。本专题的学习更强调帮助学生构建新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形成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网络。三、本专题教学目标、 认识硫、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知道含硫化合物的应用以及对社会生产的作用。、了解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对空气造成的污染,知道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因和防治二氧化硫所导致的空气污染的方法,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并逐步树立珍惜自然、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通过对“硫酸型酸雨形成”、“氮氧化物的性质”和“氨的性质”中有关实验的探究,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并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和
4、乐趣。四、本专题的实施策略(一) 课时安排第一单元 共4课时硫酸型酸雨的形成与防治 2课时硫酸和硫酸盐 1课时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1课时第二单元 共4课时 氮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与防治 2课时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2课时复习训练及考试评讲 2课时(二) “活动与探究”项目实施安排在硫酸型酸雨形成的实验探究中,要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措施,引导学生在实验探究中解决产生的问题,通过实验探究、交流讨论、观察思考等学习活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在氮气和氧气的放电实验中,为什么塑料瓶里的气体会由无色转变为棕红色?石蕊试剂滴加到硝酸中,为什么先变红后褪色?等等。对试验现象的观 察和分析过程,本身就是方法积累和能
5、力提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不要越位。要重视对学生思维迁移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的培养。(三)教学评价的设计教学评价分为纸笔评价和表现性评价两种。1纸笔评价本章安排一次全章测试,时间50分钟。学业评价测试题、评分标准、命题双向细目表如下五。2表现性评价全章的表现性评价安排,具体要求如下六。五、学业评价试卷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学业评价试卷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50分常用相对原子质量:H:2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Cl: 35.5 K:39 Ca:40 Cu:64 Zn:65第一卷(60分)
6、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类的呼吸B、水资源被污染C、煤和石油的燃烧 D、森林被砍伐2、减缓大气中CO2大量增加的有效的方法是( )A、减少煤和石油的燃烧B、控制全球人口急剧增长C、植树造林、保护森林D、将煤和石油转化为气态燃烧 3、下列反应起了氮的固定作用是( )A、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B、NH3经催化氧化生成NOC、NO与O2反应生成NO2D、由NH3制碳铵或硫铵 4、浓硫酸能跟炭反应,说明浓硫酸具有( )A、酸性B、吸水性C、脱水性D、氧化性 5、“环境保护,以人为本”,从2000年6月起,新调整的上
7、海空气质量指标中指出,影响上海空气质量的一组主要污染物是( )A、SO2、NO2、可吸入颗粒物 B、CO2、N2、O2C、CO2、O2、SO2D、NO2、N2、可吸入颗粒物 6、将等物质的量的SO2气体和Cl2同时作用于湿润的红色布条,则布条的颜色( )A、变白色B、变无色 C、不变色D、先褪色后又复原 7、从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考虑,大量制取硝酸铜最宜采用的方法是( )A、Cu + AgNO3Cu(NO3)2B、Cu + HNO3(稀)Cu(NO3)2C、Cu + HNO3(浓) Cu(NO3)22(空气) HNO3(稀) D、Cu CuO Cu(NO3)28、由硝酸尾气的处理原理:3NO2+
8、H2O 2HNO3+NO,NO2+NO+2NaOH 2 HNO2+ H2O,下列气体中,不可能被过量NaOH溶液完全吸收的是( )A、V(NO2): V(O2)= 4 : 1B、V(NO2): V(NO)= 1 : 0C、V(NO2): V(NO)= 1 : 2D、V(NO2): V(NO): V(O2)= 1 : 1 : 1 9、关于SO2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它可使石蕊试液褪色B、它与水作用生成H2SO4C、它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BaSO3沉淀D、等物质的量的Cl2和SO2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不褪色 10、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吸收SO2气体,同时既无沉淀又无气体产生的是( )A
9、、氢硫酸B、NaHCO3溶液C、Na2SO3溶液D、Ba(OH)2溶液11、硫酸的下列反应中,能证明硫酸是强酸的是( )A、能与金属铜反应B、能与金属锌反应C、能与磷酸钙反应D、能使石蕊试液变红强热12、灼烧绿矾的反应方程式如下:2(FeSO47H2O)Fe2O3+SO2+SO3+14H2O 将生成的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有BaSO4生成B、有BaSO3生成C、同时有BaSO4和BaSO3生成D、有SO3逸出13、已知0.1mol某单质与足量的硫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质量增加了1.6g,则该单质可能是( )A、钙B、铜C、铁D、铝14、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10、( ) A、在蔗糖中加入浓H2SO4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H2SO4具有脱水性。 B、浓H2SO4和浓HCl混合可制得氯化氢,说明浓H2SO4是一种难挥发的酸。 C、常温下,浓硫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H2SO4不反应。 D、反应CuSO4+H2S CuS+H2SO4能进行,说明CuS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硫酸。15、NO因污染空气而“臭名昭著”,而奇妙的作用也使期成为“明星分子”。如可用于制HNO3、肥料、炸药、促进血管扩张、促进免疫功能、增强记忆等。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生成NO的是( ) A、Cu + HNO3(稀) B、N2 + O2C、NH4Cl + O2D、NO2 + H2O第二卷
11、(共40分)二、填空题。(16分)16、(6分)国外正在研究用Na2SO3吸收法作为治理SO2污染的一种新方法:用Na2SO3水溶液吸收SO2;加热吸收液,使之重新生成Na2SO3,同时得到含高浓度SO2的水蒸气。写出上述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_。(2)_。17、(10分)某钠盐A和食盐固体混合物加热生成一气体B,将B溶于水制成较浓溶液后和黑色固体C反应制得有臭鸡蛋气体的气体D和淡绿色溶液,D气体和E气体在常温下反应得淡黄色粉末和水,过量E气体通入NaOH溶液中得F溶液,将A和F溶液混合反应又可得E气体。试回答:(1)(6分)试写出A至F的化学式:A_,B_,C_,D_,E_,F_。(2
12、)(4分)写出过量E和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写出A和F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三、实验题。(14分)18、无水亚硫酸钠隔绝空气加热到600便开始分解,分解产物是硫化钠和另外一种固体。某学生将无水亚硫酸钠受热后的试样溶于水制成浓溶液,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他向试样溶液中缓缓地逐滴加入稀盐酸,根据实验现象判断固体试样含有什么成分?(1)(4分)无水亚硫酸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装置中的NaOH溶液的作用是_。(2)(8分)如果加热温度在600以上,再向所得固体的试样溶液中缓缓滴加稀盐酸至足量,观察到CuSO4溶液中出现黑色沉淀,试分析其他装置中可能出现的现象。试样溶液:_,解释这
13、种现象的离子方程式是_;品红溶液:_,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3)(2分)若加入了足量的稀盐酸后,品红溶液和CuSO4溶液中仍无明显的现象发生,原因是_。四、计算题。(10分)19、向一定量铜片中加入115mL某浓度的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待铜片全部溶解后,将溶液稀释到500mL,再加入足量锌粉,充分反应后,收集到2.24L(标准状况)气体,过滤残留固体,干燥后称量,质量比加入的锌粉减轻了7.5g。试求:(1)(4分)加入铜片的质量。(2)(6分)原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CCADACDCDCCABCC16.(每空3分)(
14、1)Na2SO3 + H2O + SO2 = 2NaHSO3(2)2NaHSO3 = Na2SO3 + H2O + SO217.(1)(每空1分) NaHSO4 , HCl , FeS , H2S ,SO2 , NaHSO3(2)(每空2分) SO2 + OH- = HSO3-;600 0CH+ + HSO3- = SO2 + H2O18.(每空2分) (1)4Na2SO3 = Na2S + 3Na2SO4;吸收H2S或SO2气体(2)有淡黄色沉淀生成,并有气泡冒出SO32- + 2S2- + 6H+ = 3S + 3H2OS2- + 2H+ = H2S有气泡生成但不褪色;加热后固体中所含的N
15、a2SO3和Na2S的物质的量之比小于1:2,在酸性溶液中反应产生的气体只含H2S,而不含SO2。(3)加热后固体中所含Na2SO3和Na2S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1:2,在酸性溶液中恰好生成S,不产生和SO2。19. (1)(4分) 64g (2)(6分) 18.3 mol/L专题4学业评价试卷双向细目表项目能力要求知识点题号/分值分值合计实得分得分率错误成因分析了解“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1/420缓减大气中CO2含量增加的方法2/4空气质量指标中的主要污染物5/4氮的固定方法3/4环境的保护因素7/4理解H2SO4和浓H2SO4的性质4/411/414/432无水亚硫酸钠的性质19/1018/
16、4用亚硫酸钠吸收二氧化硫的方法16/6掌握二氧化硫和氯气的漂白原理6/432二氧化氮的性质8/4离子方程式的书写17/418/2二氧化硫,硫化亚铁,硫化氢的性质 9/410/412/417/6应用单质硫的性质13/416一氧化氮的制备方法15/4不同比例的亚硫酸钠和硫化钠在酸性溶液中的反应18/8合计100总体评价:自我评价教师评价说明:实得分90分以上为优秀,7589分为良好,6074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六、表现性评价本专题表现性评价总体安排,具体要求如下表。可以评价的项目评价内容第一单元硫酸型酸雨的形成查阅课外资料,小组交流、互评二氧化硫性质的探究*课堂教学中开展酸雨的危害与防治
17、查阅课外资料,小组交流、互评硫酸性质的探究*课堂教学中开展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课堂教学中开展第二单元氮气与氧气反应的探究*课堂教学中开展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查阅课外资料,小组交流、互评氨气性质的探究*课堂教学中开展*表示的是重点开展的项目。示例:二氧化硫性质的探究小组成员:主题:二氧化硫性质的探究课题1:二氧化硫溶于水实验操作:观察用橡皮塞密封在大试管中的SO2,然后用针筒向其中注入2ml蒸馏水,振荡试管,用试纸测量SO2水溶液的PH。你发现了什么?这说明了什么?写出反应方程式生成的溶液中含有那些粒子?如何设计实验方案正明?我们的成功与收获其他小组的闪光点课题2 :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实验操作:向
18、试管中加入水溶液,滴加品红溶液,振荡,然后加热试管,观察加热前后溶液的变化。你发现了什么?这说明了什么?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是什么?如何设计试验证明?我们的成功与收获其他小组的闪光点请给各小组一个评价:(用A+、A、B+、B、C作为评价的等级)小组1小组2小组3小组4小组5小组6小组7小组8二氧化硫本来是有毒的,但同学们都安全的、充满创意的完成了今天的探究,所以,大家都很棒,特别是参与了讨论和评价的同学。那么,大家认为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有那些方面可以作得更好呢?_(另附:本专题个课时的教学设计,见下。)硫酸型酸雨的形成与防治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课标中的内容通过实验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
19、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查阅资料并讨论:减少向大气中排放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的措施。、教材中的内容本节课是江苏版化学必修1专题4第一单元硫及其化合物的“功”与“过”的第1课时硫酸型酸雨的形成与防治的教学内容。它是在专题2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的 第一单元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专题3从矿物到基础材料 的第三单元含硅矿物到信息材料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典型的非金属化合物-二氧化硫。本节教学内容包含有:了解什么是酸雨,探究二氧化硫的性质,知道硫酸型酸雨形成的原因,了解酸雨的危害及其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的措施。二、教学对象分析、知识技能方面学生已经学了氯、溴、碘及其
20、化合物的性质,氧化还原反应,具有一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学习方法方面通过初中、高一前面的学习,学生知道了人们认识和研究化学物质的实验探究方法,具有一定的学习方法基础。三、设计思想 总的教学思路是先通过人们熟悉的空气质量日报设置情景,让学生在了解空气质量日报内容的基础上,激发学生认识二氧化硫对空气质量影响的思考。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对二氧化硫性质的认识,进一步分析硫酸型酸雨形成的原因,查阅资料并讨论酸雨的危害和防治的措施。引导学生形成参与解决环境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决策能力。四、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掌握二氧化硫的重要性质;()知道硫酸型酸雨形成的原因;()了解酸雨的危
21、害和防治酸雨的措施。、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二氧化硫重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体会实验是学习和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重要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酸雨的危害的认识和找到防治的措施,形成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决策能力。五、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二氧化硫的性质,硫酸型酸雨形成的原因。、教学难点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六、教学过程教 学内 容教 学环 节活动时间(大约)教 学 活 动设计意图教 师活 动学 生活 动-投影引入3min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关心一下今天湛江地区空气质量状况(投影空气质量日报),在空气污染指数中为何要列出SO2呢?思考:SO2对空气造成污染,会形成酸雨。通
22、过生活中的实例来激发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兴趣。酸雨设问2min投影:什么是酸雨?你知道空气中哪些物质溶解在雨水中会形成酸雨?PH5.6的雨水,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引入空气中S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进一步对SO2的性质展开探究。SO2的性质分小组实验3min请先做课本第一个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得出相应的结论。注意观察它的颜色和闻闻它的气味。测量水溶液的PH值。动手实验和汇报SO2的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SO2的化学性质:与水反应生成酸性溶液。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探究SO2的漂白性设置情景3min请同学们做第二个实验,并用二氧化硫的水溶液
23、和氯水溶液来做一个对比实验。注意观察加热前后溶液颜色的变化。学生动手实验,观察现象,思考。通过对比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设问3min结合实验现象,你对二氧化硫的水溶液和氯水溶液有什么新的认识?它们的反应原理一样吗?SO2水溶液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加热后溶液又变红。氯水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加热后溶液颜色不能恢复成红色。它们的反应原理可能不同。根据实验现象引导学生进行猜测。分析讲述漂白原理和应用4min二氧化硫溶于水产生的亚硫酸与有色物质直接结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氯水中的次氯酸将有色物质氧化成无色物质。生活中有人用硫磺熏制银耳可以吗?不可以。虽然能够达到漂白的目的,但对人体健康造成
24、影响。通过了解SO2的漂白性的应用,做一个关注生活的有心人。探究SO2的还原性分小组实验4min请同学们完成课本实验3,观察沉淀是否溶解?说明了什么问题?体现了它的什么性质?写出反应方程式。不溶解,说明有SO42-存在,那么亚硫酸和过氧化氢发生了化学反应,体现了亚硫酸的还原性。H2SO3+H2O2=H2SO4+H2OH2SO4+BaCl2=BaSO4 +2HCl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推测SO2的氧化性引导2min从化合价的角度分析一下SO2,推测还有其他性质吗?S在此为+4价,硫元素常见化合价有-2,0,+4,+6价,说明它可能具有氧化性巩固前面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根据上述实验探究出S
25、O2的主要性质,分析硫酸型酸雨形成的原因分析归纳4min结合课本图4-1和SO2的性质归纳出硫酸型酸雨形成的途径有两条途径:途径一: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催化剂途径二:2SO2+O2 2SO3,SO3+H2O=H2SO4。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酸雨的危害投影3min结合投影图片资料,和学生交流酸雨的危害。学生交流酸雨的危害: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使土壤酸化;腐蚀破坏物质(桥梁、雕塑、建筑物等);危害人体健康。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酸雨的防治交流讨论2min课后完成假如你是硫酸厂的工程师;假如你是文物保护局的管理员;假如你是环保局的工作人员;假如你是
26、火力发电厂的工程师;假如你是请提出你防治酸雨的措施。以报告的形式课后完成。学生课下完成,以报告的形式完成。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决策能力。投影归纳2min 研发新能源; 对含硫燃料预先进行脱硫处理; 对释放出的SO2废气进行处理或回收; 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学生评价5min具体见下面第七作业课后完成P88:1,2,3,5,8七、学习评价设计学生学业评价设想 在评价方面,高中新课程标准要求建立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多元化、多样化的评价模式,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和目标达成情况。根据新课标要求,本节课学生学业评价主要有两方面:一
27、方面是纸笔评价,另一方面是过程表现性评价。纸笔评价是通过单元测试题来测试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掌握的情况,是否达到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表现性评价是反映学生学习本节课的过程情况,是否达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上面两方面综合对学生进行评价,在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的结合。学生学业评价内容及时间安排纸笔评价:(在课内进行,时间为5分钟)1、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具有漂白作用的是( )AH2S B. 次氯酸钠 C. SO2 D. SO32、关于SO2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它能与水作用生成硫酸;B.它可以使石蕊溶液褪色;C.它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D.它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3、下列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
28、最小的是( )ACl2 B. SO2 C. CO2 D. HCl4、区别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最佳方法是( ) A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B通过澄清的石灰水C通过品红溶液D通过BaCl2溶液5、能证明SO2中混有CO2的方法是( ) A.通过品红溶液B.通过澄清石灰水C.先通过高锰酸钾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D.先通过澄清石灰水, 再通过高锰酸钾溶液6、当前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森林遭到乱砍滥伐,生态平衡破坏B.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C.来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烧、金属矿石的冶炼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硫D.汽车排放的大量尾气表现性评价: 假如你是硫酸厂的工程师;假如你是文物保护局的管理员;假如你是环保局
29、的工作人员;假如你是火力发电厂的工程师;假如你是请提出你防治酸雨的措施。以报告的形式课后完成。八、本教学设计的特点1、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运用问题诱思,实验探究,引导总结,练习巩固的教学模式来设计教学过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2、以实验引导探究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自主探究,总结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九、教学反思本节课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兴趣比较浓厚。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二氧化硫的重要性质,再次体会到实验是学习和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重要方法。通过学生查阅、收集资料和处理信息,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
30、极性,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了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是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的,从而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在学生的交流与讨论部分应该多给点时间在课前做好准备,课堂效果可能会更好。课前预习还得加强,为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打好基础。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课标中的内容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氯、溴、碘、硅、钠、镁、铝、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两种重要的元素硫和氮。通过对硫、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的介绍,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网络。2、教材中的内容本教学设计是江苏版化学必修1专题4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单元内容较
31、多,包含氮化物的产生及转化、氨、铵盐、硝酸的性质和用途。教学需要四个课时,本节教学设计是第一课时,主要通过对氮氧化物产生的实验探究,环境污染及防治等内容教学,使学生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树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二、教学对象分析1、知识技能方面学生已经学了氯、溴、碘、硫等一些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在初中化学中也已经对氮气的性质,氮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有了一定的了解,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知识技能。2、学习方法方面学生通过前面几个专题内容的学习,对采用实验探究法研究学习化学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在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这一单元中也学习过环境污染和防治的方法。具有一定的方法基础。三、设计思想以“雷雨
32、发庄稼”为背景,通过精心设计情景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提炼方法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体思路:情景设计情景一:魔鬼谷情景二:雷雨发庄稼提出问题:氮气的性质稳定,氮气与氧气在什么条件下才能进行反应实验探究:氮气与氧气的放电实验形成结论:在放电或高温下,氮气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NO,NO进一步与氧气反应生成NO2提出问题:空气中的NO和NO2还会发生哪些反应?对环境产生什么影响?环境污染的防治(解决问题)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氮氧化物的性质和用途,知道含氮化合物的应用对社会生产的积极作用和对人类
33、环境的影响。()知道氮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和防治,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2、过程和方法通过氮气和氧气反应的实验探究,使学生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和乐趣。通过交流研讨、观察、思考等过程训练科学的学习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氮氧化物对环境危害和防治原理,进一步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形成与自然友好相处,促进对可持续发展的正确认识,感受科学地使用化学物质的意义,逐步树立珍惜美好大自然,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意义。五、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氮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和防治。2、 教学难点氮气和氧气反应的实验探究。六、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活动时间(大约)教 学 活 动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34、投影:情景1,在新疆与青海交界处有一山谷,人称“魔鬼谷”。经常电闪雷鸣,狂风暴雨,把人畜击毙。然而谷内却是牧草茂盛,四季常青。情景2:雷雨发庄稼(flash片断)2min1、为什么魔鬼谷内牧草茂盛,四季常青?2、雷雨过后,庄稼为什么生长茂盛?庄稼茂盛生长需要什么条件?思考:需要水和化肥。猜想:雷雨过后,可能产生某种化肥。通过自然现象的例子,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强烈兴趣。空气中的主要成分设问2min化肥从哪里来?是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空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氮气的性质稳定,氮气和氧气在什么条件下才能进行反应?笑,不是N2和O2学生阅读课文交流讨论,推测氮气和氧气反应的条件可能是放电。通过学生轻松一笑
35、,拉近了学生和老师的距离,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本节课内容。探究氮气和氧气反应的条件应用实验仪器和药品进行实验探究7min请同学们利用老师所提供的药品和仪器验证你的猜想:感应圈、矿泉水瓶、导线、蒸馏水、蓝色石蕊试纸、胶头滴管分组探究、讨论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根据实验现象具体分析得出实验结果分析2min根据学生的实验现象,引导学生进行分析:1、为什么矿泉水瓶里的气体会由无色转变为棕红色?2、加入蒸馏水、振荡后,所得的溶液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为什么?学生根据实验现象,阅读有关内容、思考、形成结果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氮氧化物的转化分析1min在放电或高温的条件下,氮气和氧
36、气发生如下反应:N2+O22NO2NO+O2 2NO23NO2+H2O=2HNO3+NO写反应方程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活动时间(大约)教 学 活 动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问1min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同学们对雷雨发庄稼的原理理解了吗?理解了:雨水中的硝酸渗入土壤后,硝酸根离子被植物的根系所吸收转化为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NO和NO2的性质投影1min请同学归纳NO和NO2的性质阅读课文,回答培养学生归纳表达能力。氮氧化物对环境影响设问2min空气中的NO和NO2还会发生哪些反应?对环境会产生什么影响?阅读课文、查找有关资料、思考、讨论、回答问题:1、氮
37、氧化物对臭氧层破坏。2、开成光化学烟雾。培养学生阅读分析问题能力。氮氧化物对臭氧层破坏投影2min结合投影内容讲解氮氧化物对臭氧层破坏的原理和危害观看、思考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物质在造福人类,促进人类物质文明的同时,不当使用也可能引起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光化学烟雾投影2min结合投影内容讲解光化学烟雾的形成和危害观看、思考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活动时间(大约)教 学 活 动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防和控制氮氧气物对环境的污染设问6min氮氧化物对环境产生如此大的危害,我们应如何预防?(引导学生从社会生活中哪些活动或工厂会产生氮氧化物,如何控制或减少氮的氧气物的排放量等方面进行分析)分组讨论,然后每组由
38、一位代表发言。增强学生环保意识,珍惜美好大自然,合理使用化学物质,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小结氮氧化物的产生以及对环境影响总结2min1、氮氧化物的产生2、NO和NO2的主要性质3、氮氧化物对环境影响回顾所学内容归纳小结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节课内容。学业评价具体见下第七点作业课后查阅资料或走访环保部门,写一份“氮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的调查报告。七、学习评价设计 学生学业评价设想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本节课学业评价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纸笔评价;二是活动表现评价。纸笔评价主要以试题测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是否达到能力与目标要求。活动表现评价是在学生完成一系列任务(如实验、调查、设计等)的过程中进行的,它是通过观察、记录来分析学生在各项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学生学业评价内容及时间安排纸笔评价:(课内10min)、以下的气体因与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作用而引起中毒的是()A、NOB、CO2C、NH3D、HCl、选用下列物质填空(填序号)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氟氯烃()会破坏臭氧层的物质是()导致光化学烟雾的物质是()造成酸雨的物质是、光化学烟雾形成的化学过程是:当汽车尾气产生的NO2在日光照射下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