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心理学复习提纲zjg汇总版v1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心理学复习提纲zjg汇总版v10.doc(2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简述、论述题目很多分析不用展开、点到为止?生理心理学?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生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性质一、研究对象与任务1、定义邵郊:心理现象的生理和生物学根底沈政:各种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李新旺:研究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即研究外界食物作用于脑而产生的心理现象的物质过程的科学e.g. 感知觉、注意、学习与记忆、情绪、言语和思维2、主要任务:研究并提醒心理现象产生过程中有机体的生理活动过程,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和大脑活动方式。二、学科性质心理学、神经科学、信息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1、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各个学科的融合与生理学、神经生理学 互相促进,互相补充一样点:以动物为实验对象;以生理活动的
2、控制为自变量,以心理和行为反响为因变量不同点:研究范围;学科性质:自然科学vs边缘科学与普通心理学 一样点:都涉及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问题不同点:主干课程vs分支;重社会因素vs局限于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生理根底与神经心理学神经心理学:神经心理测验、脑损伤病人、脑损伤位置及性质;介于心理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之间一样点:了解心理活动的解剖学和生理学根底不同点:采用神经心理测验方法,以脑损伤为手段认知神经心理学:采用认知科学方法,以正常人为研究对象与认知生理心理学认知生理心理学:在生理心理学根底上开展起来;生理心理学:一般采用损伤性方法,以动物为研究对象重视对高等灵长类的复杂认知活动的研究 细胞微电
3、技术微机控制的各种认知实验模式现代神经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提供的精细手段2、几个与生理心理学有关的概念生理心理学与心理生理学生理心理学:生理对心理的影响,以生理为自变量,以心理和行为反响为因变量,以动物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较多,研究范围更广,开展历史:很早心理生理学:心理活动对生理的影响,以心理为自变量,以生理为应变量,以人为被试,一般采用多道生理记录仪,开展历史:上世纪50年代 6种主要反响:心率、血压、血容量、脑电、肌电、皮肤电5种辅助指标:呼吸、瞳孔、体温、唾液、肠胃运动精神病学与神经病学精神病学:一些心理活动发生障碍或疾病的总称神经病学: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一样点:都与脑或神经系统障碍的问题
4、有关;可以丰富、补充生理心理学的知识不同点:属于临床医学的两个并列分支;退行性痴呆病人,如帕金森第二节:生理心理学的研究历史一般了解主要是指研究心理活动与脑功能关系的历史。分为六个相对的历史时期,形成了六大理论体系1、自然哲学理论2、机能定位理论大脑皮层机能定位大脑等势说3、经典神经生理学理论4、细胞神经生理学理论5、化学通路学说6、当代神经科学研究第三节: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生理心理学研究的根本观点个体、整体1一切心理过程都是脑细胞的有组织的整体活动2不无视整个神经系统的组织等级或水平关系二、传统生理心理学的研究途径研究途径的融合1、临床病理的研究:研究的主要途径Phineas. Gag
5、e 1848.9.13 损伤额叶,人格改变前额白质切除术:新英格兰医学杂志,Freeman美国精神学会会长,Moniz教授,1946年500例,1950年41%住院病人做过这个手术。手术后遗症:精神冷淡。2、动物实验的研究给动物的脑或整体施加干预- 给一组动物注射激素,一组不注射,观测两者迷宫学习成绩的差异。- 对动物施加电休克,观察对学习“步下或“步过行为影响。步下:在高台上跳下来为本能。在台下地面电刺激,那么在台上时间增长,即潜伏期变长。步过:穿梭箱,本能往暗处去,在暗处电刺激,亮出没有电刺激。控制动物的行为- 将异性动物放在一起,观察激素分泌量是否增加- 让动物掌握某一种技能,测量脑内特
6、定部位蛋白质的含量- 让人看照片广告或广告元素,观察眼动变化情况注意:只能得到相关的资料,而不意味着因果关系3、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传统的干预与测量,现代认知成像技术脑实体定位技术脑立体定位图谱 - 通常为脑的冠状切面或矢状切面的系列图- 每种动物的脑都有图谱- 实际使用时应根据动物年龄做适当调整脑立体定位仪- 上下、前后、左右三个标尺- 耳杆和门齿钩- 电极或导管夹持器神经解剖技术组织学的方法- 固定:麻醉,开胸,注射生理盐水灌流,注射10%甲醛,取脑,放入甲醛溶液中固定,防止脑组织自我分解- 切片:冷却,或用石蜡或火棉胶包埋硬化,切片- 染色:对胞体、神经纤维的髓鞘或细胞膜染色追踪神经通路
7、 - 溃变轴突:切断轴突,或使胞体死亡,远端轴突出现溃变,然后染色,切片 - 氨基酸自体放射影术:将氨基酸结合到放射性的物质上,形成放射性的氨基酸感光 - 药物注射示踪术:注射示踪药物,过一、二天处死、切片,用显微镜观察脑损伤技术通过破坏脑皮层或其他构造尤其高等动物脑深部构造来研究其机能。横断损伤:孤立大脑动物:中脑上丘和下丘横断,大脑对皮层控制丧失不可逆孤立脑动物脊椎动物:延脑和脊椎横断吸出损伤:玻璃管吸大脑某部位,损伤面积较大,定位差电解损伤:电源正电极插入需要损伤的部位,负极放在切口,微弱电流作用1s,所造成的损伤比拟局部1mm范围扩布性损伤:电热或化学刺激如25%的KCl溶液滤纸,范围
8、大可逆冰冻:用冷探头等接触硬脑膜,使皮层外表温度降低至20以下脑细胞活动停顿,范围大神经化学损伤:神经毒素如海人酸或化学阻断剂特异性高,可以精细也可以粗糙注意:“大脑皮层机能等势说适用于低等生物和“大脑皮层机能定位说适用于高等的动物之争电刺激法用微弱电流刺激脑的特定部位而诱发行为反响并加以观察。- 19世纪下半叶生物学家已观察到刺激大脑一侧区域可以引起对侧肌肉发生收缩- W. Penfield绘制了人的大脑皮层机能图:用微弱电流刺激大脑皮层不同点,观察机体收缩反响,或在刺激过程中询问患者,大量系统的研究后得到大脑皮层机能图- “慢性埋藏电极技术:如“摄食中枢下丘脑脑外层核和“快乐中枢生物化学技
9、术Fluid is pumpedthrough inner cannula.Fluid is collected and analyzed.改变脑内化学物质的含量,观察动物行为出现的变化。dental plastic- 化学刺激法- 化学损毁法:神经毒素、抑制剂、激素- 化学切断电记录技术与后面结合脑电图EEG:睡眠时的EEG皮层电图ECOG:振幅比EEG大10倍,直接把电极插在皮层上或皮层内诱发电位:事件相关电位ERP,平均诱发电位,叠加方式:自发电位抵消,ERP明显,脑电中用的最多- 早成分:潜伏期 50 ms 与心理活动较为密切N1、N2顶负波、不匹配负波、N4言语意义的不匹配波P3意义
10、波,与心理状态及对刺激意义的理解有关:脑指纹CNS伴随负慢电变化,期待波内源性成分P3波与外源性成分N1内源性成分:与内部反响有关,心理成分、认知加工深度外源性成分:与外刺激强度有关 e.g.声音刺激强度大,那么N1波大单位活动单个神经元的单位发放高分辨率脑电图脑地形图脑成像技术传统三大脑造影术- 气脑造影- 脑室造影- 脑血管造影现代脑成像技术与后面的内容结合- 计算机断层扫描构像技术CT- 核磁共振扫描技术MRI- 功能性核磁共振扫描技术fMRI- 正电子发射断层构像技术PET 7-1计算机断层扫描构像技术CT1、 全称: 2、 根本原理:x射线对不同组织的吸收量不同3、 远行机制:连续旋
11、转 光电探测器4、 组成局部:发射装置、承受装置、分析系统5、 彩色CT6、 特点与应用:构造成像 7-2核磁共振扫描技术MRI1、 时代背景:50年代产生,80年代开展起来2、 全称:3、 根本原理:不同原子受激后核磁共振的频率不同4、 组成成分:射频线圈、恒磁线圈、梯度磁场5、 特点与应用:氢原子含量的检测、构造成像、速度慢 7-3功能性核磁共振扫描技术fMRI1、 时代背景:90年代初开展起来2、 全称:Function magnatic resource3、 根本原理:1氧含血红蛋白和脱氧血红蛋白 2回波平面成像技术Echo planar imaging, EPI4、 特点应用:功能成
12、像、时间分辨率低、幽闭恐惧 7-4正电子发射断层构像技术PET1、 时代背景:70至80年代开展起来2、 全称:Position Emission Tomography3、 根本原理:1湮灭现象射线 2正电子的放射性示踪物14C-葡萄糖,18F-,14C- 3)射线检测器4、 特点应用:生物活性物质、代谢速度的机能动态图像 电记录技术与现代脑成像技术比拟1、 脑点认知成像与脑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合称“现代认知成像技术2、 信息源比拟CT:组织对X射线的吸收率的差异PET:能发射正电子的同位素代谢状况变化fMRI:血氧饱和度变化,代谢状况变化EEG&MEG脑磁图:突触后电位变化3、 时间、空间分辨
13、率及本钱从好到差时间:MEG&EEGms、PET10ms、fMRI30ms、CT50ms空间:fMRI1-2mm、PET5mm、MEG&EEGcm本钱:CT、MEG&EEG、PET&fMRI行为测量技术心理最常用1、非条件反射重复性好,测量简便,不需要复杂的设备- 屈曲刺激爪子、角膜用毛发轻轻刺激角膜,动物闭眼、翻正反过来放在平板上,让它从40cm上正过来、惊反响把大白鼠放在平台上突然给一个非常强的声音刺激,大白鼠耳朵往后倒,身体拱起、瞳孔反响对光、抓握拿住大鼠两脚悬空、刺激脚心,抓得越紧,拉得越紧、旷场反响在亮、大的地方一动不动- 平衡试验、活动性测量害怕、不害怕的指标、皮肤电刺激反响、攻击
14、厌恶刺激、摄食和饮水2、条件反射- 同时条件反射:条件刺激、非条件刺激相隔几秒- 延缓条件反射:条件刺激单独呈现几秒,过几分钟再呈现非条件刺激- 痕迹条件反射:条件刺激呈现假设干秒,终止假设干秒再给非条件刺激3、实验条件下常见的条件反射- 经典条件反射食物条件反射奖励、惩罚、防御条件反射步下、回避灯光- 操作条件反射- 习惯化 新异刺激 新刺激旧刺激 一致学习、负性记忆敏感化一起看习惯化敏感化 作为学习记忆的一种任务第二章:心理与行为的神经生理和生物学根底主要关注突出后电位神经递质结合后面的记忆等结合起来记,不会单独考第一节:心理和行为的神经系统解剖根底一、神经系统概貌二、大脑及内部构造1、大
15、脑皮层:1左右半球 2分回、沟、裂、极、面、叶功能分区2、内部构造:1灰质:皮层六层细胞胶质细胞2白质:皮层下联系束、连合束如胼胝体、投射束大脑皮层与皮层下面的部位联系的纤维,如内囊3、基底神经节:1白质内的灰质核纹状体,包括尾状核前端粗,后端细,后端连着杏仁核、豆状核苍白球内侧、壳核外侧2功能:协调运动、维持姿势4、边缘系统:1大脑半球内侧,由与脑干相连的并围着脑干的海马和穹窿等神经构造组成2功能:海马胼胝体、扣带回、穹窿等与躯体内脏有关,与情绪与学习也有关三、间脑:包括丘脑、丘脑上部、下部、底部、后部等1、丘脑:位于间脑背侧部,组成第三脑室的两个壁1内部被内板分为前核内脏活动、内侧核躯体与
16、内脏感觉整合中枢、外侧核躯体感觉通路最后一个终极站三局部2下前方有两个突起,为外侧膝状体视和内侧膝状体听2、下丘脑:视穿插、乳头体、灰结节、脑垂体 1位于丘脑前下方 2从前向后分为:视上区、结节区、乳头区四、脑干1、中脑:1腹侧部为大脑脚,背侧部为四叠体,中脑水管贯穿中脑 2黑质和红核2、脑桥:腹核膨大,有大量核团与横行纤维一起将皮层的冲动传递给小脑3、延脑:脊髓的直接延续,上方以一横沟与脑桥为界 1椎体与椎体穿插 2橄榄体:腹前侧外表有一卵圆形隆起4、网状构造:与中枢系统有很大关系,参加心理高级活动 功能:躯体运动控制,维持大脑觉醒,控制内脏器官5、小脑6、脊髓:白质、灰质7、脑神经:12对
17、 P138、脊神经9、自主神经系统:内脏器官的活动第二节:神经系统活动过程及一般规律一、 神经元的构造、功能和分类1、 构造:1包含胞体核、膜、质、树突和轴突2细胞质包含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等细胞器2、 功能:承受、贮存和传递信息3、 分类:1) 根据构造分:单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多极神经元 2) 根据功能分:感觉神经元、中间神经元、运动神经元 3) 根据细胞形状和大小分:- 颗粒细胞、梭状细胞、星状细胞等小细胞- 锥体细胞、高尔基型细胞、浦肯野矢细胞等大细胞二、 静息膜电位、动作电位及其传导1、 静息膜电位:1神经细胞膜外表与内部的微小电位差2原理:细胞内部主要包含K +、P -A-,而细
18、胞外部主要为Na +、Cl 2、 动作电位 1) 当刺激造成膜电位去极化并到达一定阈限时,膜电位会出现一次迅速、短暂2ms的电位反响反转且能不减幅地沿轴突传递开去2) 原理:Na + 的通透性突然增大3、 动作电位的传导1) 规律:“全或无2) 方式:局部去极化邻近去极化 在一个细胞内传递是多向的3) 影响:a、有无髓鞘;b、神经纤维粗细;c、动物级别三、 突触、突触传递、递质释放及其突触后电位1、突触构造1突触前膜轴突末梢:存在线粒体和大量囊泡2突触间隙:囊泡、递质3突触后膜:存在特异性蛋白质受体2、突触类型1轴突树突型 最为常见2轴突胞体型 3轴突轴突型 4树突树突型 比拟少见3、突触传递
19、的特征1单向传递2突触延搁3突触易化和总和:突触易化、时间总和、空间总和4疲劳5药物作用:药物可以选择性地阻断或促进突触传递;许多中枢性神经或精神药物往往都作用在突触上4、突触递质的释放过程及其作用机制:神经冲动的传递是通过释放神经递质实现的。具体过程为:1冲动传至突触前膜2离子电荷的作用使囊泡贴附到突触前膜上3突触前膜通透性发生急剧变化,允许Ca2+进入突触前膜 4Ca2+的进入刺激囊泡,促使其破裂并释放神经递质5神经递质扩散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蛋白质受体6突触后膜对某些离子的通透性发生变化7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5、突触后电位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EPSP的大小取决于传入神经冲动
20、的强弱- 产生EPSP的主要神经递质有: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组织胺、P物质等2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产生IPSP的主要神经递质有:甘氨酸、- 氨基丁酸、5-羟色胺等中枢神经递质 3某些递质如5-羟色胺、乙酰胆碱是产生EPSP还是 IPSP,取决于突触后膜的特征。4突触受体存在不同的类型四、中枢神经递质与情绪中的1神经递质的根本特征:合成、贮存、释放、受体、失活2常见的神经递质:内啡呔:与记忆、镇痛有关与吗啡成分一致3神经递质的分布乙酰胆碱;多巴氨纹状体和乙酰胆碱;乙酰胆碱丘脑、去甲肾上腺素脑干和5-羟色胺五、神经-体液调节与后面的结合1、功能:通过神经系统控制内分泌腺、分泌激素2
21、、激素的一般特征: 1 作用于远端的靶细胞 2 仅调节生理过程的速度 3) 微量激素3、激素的类型及其功能1甲状腺- 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腺原氨酸T3- 它们以碘和酪氨酸为原料在甲状腺细胞内合成- 主要调节体内物质代谢,促进生长发育2甲状旁腺:甲状旁腺素PTH,调节血钙浓度3胰岛腺- 胰岛素:调节血糖、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维持血糖正常- 高血糖素:刺激糖原转化为葡萄糖- 肾上腺肾上腺皮质外周局部1. 糖皮质激素:调节物质代谢;增强对有害物质的抵抗能力;应激反响2. 盐皮质激素:调节体内钠、钾的代谢3. 性激素:以雄激素为主,促进男性化,促进蛋白质合成肾上腺髓质中心局部1.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
22、素2. 两者的分泌比例为4:1,以肾上腺素为主3. 两者的生物学作用都与交感神经系统严密联系,作用广泛。如在应激情况下升高血压,改善氧的供给,增加能源物质的供给主要差异是:肾上腺素往往通过增加心跳次数和心输出量、而去甲肾上腺素那么往往通过收缩血管、增加外周阻力来实现上述目的- 脑垂体腺垂体1. 分为前部、结节部和中间部三个局部前两个局部合称为垂体前叶,而第三局部与神经垂体的神经部合称为垂体后叶2. 分泌的激素有七种,分别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甲状腺激素TSH、促黄体激素LH、卵泡刺激素FSH、催乳素PRL、生长素GH和促黑素MSH神经垂体1. 分为神经部和漏斗两个局部2. 分泌的激素
23、有加压素VP或抗利尿素ADH、催产素OXT,前者促进水的重吸收,升高血压,后者那么刺激子宫收缩及排乳4、下丘脑分泌的激素及其功能1. 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 :促进促甲状腺素TSH的分泌2.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进ACTH的释放3. 卵泡刺激素释放激素FRH:促进卵泡刺激激素和促黄体激素的释放4. 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LRH:促进卵泡刺激激素和促黄体激素的释放5. 生长素释放激素GRH:促进生长素GH的释放6. 生长素释放抑制激素GRIH:抑制生长素和促甲状腺素等的释放7. 催乳素释放激素PRH:促进催乳素PRL的释放8. 催乳素释放抑制激素PRIH:抑制催乳素PRL的释放9.
24、促黑素释放激素MRH:促进促黑素MSH的释放10. 促黑素释放抑制激素MRIH:抑制促黑素MSH的释放第三章:感觉和知觉过程重要第一节:感受器及其生理特性一、感受器及其分类1、感受器的概念:分布于体外表组织内部,专门感受集体内外环境变化的构造或装置2、形式:1外周神经末梢2裸露神经末梢及包裹的一些特殊组织构造3感受细胞构造、功能高度分化3、感受器的类型 1分布位置的差异 2刺激性质的差异 3刺激物和感受或效应的差异4、感受器的一般特性与后面的相结合 视觉、听觉的编码1适宜刺激:最敏感的能量刺激形式2换能作用:与听觉换能、视觉换能结合起来复习 1. 含义及形式:2. 感受器电位和特征 - 非全或
25、无:有总和现象,以电紧张或局部电流的形式在膜上分布 - 引起临近区域产生动作点位,其强度决定了神经冲动的频率和数量3编码作用同上 1. 概念:把外界刺激转换为神经冲动过程中,把环境中的信息转化为一定动作电位的序列和组织 2. 共同特征:多级编码 3. 刺激外部特征质与量的编码机制 - 不同感受刺激的编码:取决于适应作用侧抑制信息遏抑感受野感受野的概念:(重要)引起特定水平上一个神经细胞充分反响的刺激区域感受野的类型第二节:视觉过程视觉信息的产生视觉信息的传递眼的折光成像机制视网膜的光感受机制视觉信息的加工与编码视网膜内的信息传递脑的视觉通路颜色视觉第三节:视知觉机制与视觉失认症视知觉机制视觉特
26、征提取的理论与功能柱功能柱概念及其类型功能住概念:具有一样感受野并具有一样功能的视皮层神经元,在垂直于皮层外表的方向上呈柱状分布,只对某一种视觉特征发生反响,从而形成了该种视觉特征的根本功能单位。特征提取功能柱理论和空间频率柱理论面孔认知与识别 面孔识别的ERP研究脑的面孔认知单元专题:人脸认知研究不用关心视觉失认症Agnosia:(概念)失认症是一类神经心理障碍,患者意识清晰,注意力适度,感觉系统与简单感觉功能正常无恙,但却不能通过该感觉系统识别或再认物体。第四节:听觉过程与听觉失认症听觉信息的产生耳蜗的感音过程脑的听觉传导通路听觉信息的神经编码音高的神经编码音强的神经编码音色的神经编码音源
27、空间定位的神经编码听觉失认症第五节:躯体感觉躯体感觉的分类躯体感觉的神经通路痛觉痛觉的性质痛觉的外周机制痛觉的中枢机制痛觉理论:强度理论、模式理论、专一性理论和闸门学说痛的缓解体觉失认症第六节:其他感觉味觉嗅觉第四章:注意的生理根底少第一节:注意的解剖学根底网状构造在注意中的重要作用边缘系统在注意中的重要作用大脑皮层与注意的关系平均诱发电位的研究单个细胞放电的实验研究额叶在选择性注意中的重要作用第二节:有关注意机制的理论随意注意和非随意注意信息加工的过滤器理论信息加工的衰减理论神经活动模式匹配理论丘脑网状核闸门理论第三节:注意缺陷障碍两个第五章:学习和记忆的神经根底重要第一节:学习和记忆的类型
28、学习和记忆的定义学习的类型联想性学习非联想性学习:敏感化、习惯化认知学习情绪性学习印记性学习记忆的类型第二节:学习和记忆的解剖学根底重要一、与学习和记忆有关的脑构造重要乳头体与丘脑科尔萨科夫综合症海马杏仁核颞叶前额叶二、脑内的记忆环路1、papez环路2、双重环路1杏仁核和海马的作用和特征相近a 边缘系统的两个主要成分b 将感觉转化为记忆贮存的关键部位2记忆存在双重环路的理由a 两者功能可以互相替代某一个损伤记忆不会完全损伤b间脑局部构造受损也会导致遗忘症 Aggleton JP的研究 - 损伤承受海马和杏仁核传入纤维的间脑局部 - 只损毁其中一个构造海马&杏仁核记忆不会完全丧失第三节:记忆的
29、神经过程 一、记忆机制的学说1、短时记忆的学说:a 返回环路学说:神经系统中皮层与皮层下组织之间存在某种闭合的神经通路。短时记忆的根底1大脑皮层受刺激所引起的兴奋可持续:当一个强直刺激持续刺激大脑一秒钟拿掉后,发现即使刺激已去除,被刺激的局部区域在短期内持续兴奋,即持续发放动作电位,由局部的返回环路引起2依据:任何能使脑功能发生普遍障碍的因素都可消除短时记忆且不能恢复3Jarvik的实验证据:跳台实验电休克对记忆的影响当大白鼠学习跳台后学习的不是很完全,即短时记忆给它一个电休克,震荡环路停下后,忘记刚刚学习的东西如果学习很屡次变成长时记忆,那么电休克后还记得学习的东西,证明对短时记忆有影响 4
30、解释:操作条件反射 猫偶然碰到杠杆获得食物,收到视觉和味觉的双重刺激,b 强直后加强说:强直后加强作用 与短时记忆现象相似,但解释不一样实验发现在大局部神经系统中,甚至包括低级神经元,采取一个持续的刺激,停顿后,神经元又收到刺激,如果刺激和原来一样,那么引起更强烈的反响,如果刺激比原来小且本来缺乏以引发反响,但获得了反响,那么称为强直后加强反响短时记忆的根底2、长时记忆的学说:a 突触学说最经典:1突触易化是长时记忆的根底 记忆环路各个突触发生易化新的刺激容易引起记忆环路发生兴奋得到重复的感觉体念记忆越来越稳固突触易化越明显2证据: - 冷冻、电休克或其他方法使脑失去活动对长时记忆并没有影响
31、- 观察发现,在长时记忆形成中,突触的胜利和构造均发生变化3存在的缺陷 - 单个突触是极小的单位,而脊椎动物的行为是由千百万个细胞共同作用成,局部细胞的易化缺乏以导致变化 - 整体的活动是靠所有神经元的共同活动,不能依靠单个神经元的易化来实现- 训练能改善突触易化,学习或记忆除了要记住还需要遗忘来实现,既要靠突触易化,也要靠阻断神经元中突触易化来实现b 记忆与神经元网络模型12都是神经元发生记忆的模式1) Plam G1980大脑工作机制假说- 大脑皮质是一种神经网络组织,记忆是它的功能之一- 信息的贮存决定与网络组织中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的密切程度- 调节这种密切程度的规律涉及到互连神经元之间活
32、动性的相互关系- 事件的记忆是以神经元集合体的同步活动方式来进展的- 如果一个事件激活某一网络组织中神经元集合体的大局部,那么整个集合将被激活,于是重修唤起遗忘的经历2) Crick F1989的神经网络模型- 记忆包括信息输入网络、长期贮存和回忆等三个过程- 只有信息输入网络和回忆两个过程需要神经活动的参与- 记忆印刻在网络中众多元件的联系强度上或神经元的突触处- 通过某种简单、局部的规那么对全部神经元突触处的强度做适当调节,网络就可以形成一种类型一项记忆;适当的网络可以贮存几种类型并有效区分它们- 用于一样神经元突触可以包含在不同记忆中,所以系统有可能重叠 3 该模型可以解释记忆机制且具有
33、实践价值,可研究神经网络计算机二、学习和记忆过程中神经解剖学的变化LTP、突触的变化1、经历对脑的解剖方面的影响1Rosenzweig的实验 把同一窝同性幼鼠出生后25天断乳,随即分成三组,第一组为标准组:标准生活群,适当大小的笼子,有水有食物,SC;第二组食物比拟贫乏,IC,笼子小,有水,但是孤苦生活;第三组笼子大,EC,食物、水丰富。80天后脑解剖,再系统的做切片不同时间。EC条件下大叔皮层中AchE含量高于IC的大鼠,EC的大脑皮质比IC鼠重;生活环境比拟丰富胞体、细胞核增加,为了比拟多的代谢活动;生活环境较丰富的大叔胶质细胞丰富,代谢旺盛2、不同经历对突触的影响4、 长时程增强效应a
34、长时程增强效应LTP效应- 1966年,Lomo首先报道:电刺激内嗅区皮层向海马构造发出的穿通纤维时,在海马齿状回可记忆出细胞外的诱发反响效应增强25倍- 1973年,Bliss首次将类似的突触易化现象称为“长时程突触增强,观察到LTP可以持续三天,在一些动物上发现可以持续几天- LTP具有联合性:MacNaughton的研究齿状回颗粒细胞的穿透纤维内侧束、外侧束- LTP具有特异性:只对激活的通路有效b LTP与记忆的相关性- 行为反响习得有一个过程,而习得性LTP的形成也有一个过程,且两者对应- 学习时,突触增强效应的最高水平先于条件性行为的最高水平,而在习得性行为消退时,LTP的完全消退
35、也超前于行为的完全消退- 记忆能力与LTP具有相关性Bames的比拟研究把大鼠分为两组,每组32只,青年组1016个月、老年组2830个月,埋入刺激电击和记录电击,记录颗粒细胞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做空间分辨学习任务。发现老年大鼠学习慢记忆差,LTP效应显著低于青年大鼠,学习强的大鼠LTP效应也越强。- 学习障碍与LTP变化具有一致性梁波和李君研究建立饮水性条件反射,训练7天后还不能建立条件反射,分组,虽然行为训练后,LTP效应有了, c LTP缺失:有资料否认LTP与学习、记忆的相关性,LTP不是唯一机制 d 突触传递的长时程压抑LTD:虽然不是很常见,但在中枢神经很多部位能观察到LTD现象,最
36、早发现小脑LTD明显。第四节:学习和记忆的神经化学根底绝大局部突触靠化学递质传递信息,局部靠电一、学习和记忆与神经递质、激素之间的关系1、乙酰胆碱Ach对学习和记忆的作用1Deutsh JA的研究:抗胆碱酯酶AchE-二异丙基氟磷酶 用这种物质可以提高大脑中乙酰胆碱的含量。发现学习后四天对大脑注射这种药对学习没有影响,学习后7天对大脑注射这种药对学习有副作用,学习后21天对大脑注射这种药对学习有正作用。记忆的存储和提取和乙酰胆碱的特殊效能有关系,记忆最结实的时候为第7天,而后慢慢遗忘。适当乙酰胆碱对于学习来说最有效,而非越多越好。在第七天时学习最正确状态,乙酰胆碱含量最多,所以如果加乙酰胆碱的
37、数量那么过多,对学习不利;第21天乙酰胆碱含量不多,所以如果参加到达最正确水平那么能帮助学习和记忆。这种说法没有解释14天乙酰胆碱参加无作用的现象。2罗森茨韦格的研究乙酰胆碱含量比例比拟高的大鼠学习能力较强。3对人类的观察助产药,用后对生小孩的过程记忆不清楚2、氨基酸对学习和记忆的作用1Ishibiwa的研究GABA-氨基丁酸:注入后提高学习效率,注射的时间很重要。学习中2小时内注射有效果。学习两小时后注入无效果,说明这个研究中训练在2小时内完成。GABA对学习有影响。2海登的研究亮氨酸:先让大鼠用相反于用手习惯的手抓取食物,注入亮氨酸,学习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亮氨酸在皮层中,但随着学习的持续,海
38、马中的亮氨酸减少。学习成功后,皮层中蛋白质合成速度加快,证明海马在学习初期记忆稳固阶段有作用3、肾上腺素对学习和记忆的作用1Gold PE的大白鼠趋光研究:大白鼠趋向于暗处。电击让大白鼠趋光。电击产生肾上腺素。猜测:如果电击和肾上腺素的数量一样,不采取电击而只注射肾上腺素那么一样能完成趋光学习给予大鼠弱电击,检查肾上腺素分泌量,检查正常电击的差值,再注射肾上腺素电击和肾上腺素同时给予,那么两者只有强电击和弱电击和肾上腺素同时有情况一样。2音乐背景的研究:将动物麻醉,一组给音乐背景,一组那么不给。音乐背景下给予电刺激。探测音乐和电刺激之间能否建立练习。给音乐背景又分两组,一组注射肾上腺素,一组注
39、射生理盐水。那么说明麻醉状态下学习很弱,注射肾上腺素对学习有一定作用。3Gold的幼年鼠和老年鼠研究:出生16天的幼鼠给予回避反响,第二天无记忆;假设回避反响后立即注射肾上腺素,那么幼鼠第二天仍有记忆。老年鼠23岁遗忘信息速度比拟快,电刺激两岁的大鼠建立反射,一小时检测发现有记忆,第二天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记忆,一周后检测发现动物出现严重的记忆衰退。如果老年鼠学习后立即注射肾上腺素那么一周以后老年鼠还有记忆。4、神经肽与学习、记忆的关系加压素抗利尿激素 与注射时间关系很大。如果学习后立即注射,那么效果较好。二、学习和记忆与生物大分子之间的关系1、RNA与学习、记忆之间关系的实验研究1RNA迁移Ja
40、colson ARNA是记忆编码的根底,将经过训练的动物RNA提取出来,注射到未经过训练的动物中,那么能带动未学习过的动物学习。具体做法:将动物分成四组,一组区分反响灯亮有食物,灯暗无食物,另一组有声音有食物,无声音无食物;另两组对照。将第一组受过训练的动物处死,提取RNA,注射经过第二组训练的动物身上腹腔注射。发现一定学习迁移。质疑:腹腔注射的RNA如何传递到大脑中?所以这种研究结果没有被普遍成认。2学习引起的RNA变化:海登的大白鼠“走钢丝研究训练大白鼠走绷紧的绳子。被动训练的大白鼠被放在平台上转动。发现训练的大白鼠RNA含量笔被动训练的含量高。3RNA合成的促进和阻断研究 - TCAP:
41、这种药物促进RNA的合成。注射这种药物的动物学习保持提高。 - Dinyman等人:氨鸟嘌呤,阻断RNA合成。先学好的立即注射药物再学习一种东西。发现先学习的无影响,后学习的有影响。说明RNA与短时记忆有影响。 - Squire:放线菌素,阻断RNA的合成。学习后立即注射,发现引起了遗忘。但如果不是在学习后马上注射,而是在7天后再注射,发现没有引起遗忘。说明证实了RNA与短时记忆有影响的说法。 - Agranoff对鱼的研究2、蛋白质与学习、记忆之间的关系1迁移实验Ungar:“恐暗素。质疑:人们对迁移实验普遍抱有疑心态度训练动物对噪音和气流无恐惧。一组对噪音无恐惧,一组对气流无恐惧。获得了噪
42、音蛋白质的动物对噪音选择性的害怕,获得了气流蛋白质的动物同理。2干扰蛋白质合成 - Floxmer L的实验:嘌呤酶素。第一次在颞叶注射,3天后有影响,6天无影响说明此时颞叶无作用;训练后在额叶、颞叶等注射,60天还是有影响。说明记忆从颞叶向外出扩散。 - Baroudes的实验:影响蛋白质的合成对记忆有影响,但这种影响与时间和位置有关系。第五节:人类的记忆障碍李新旺 P124一般了解一、记忆增强特征:对早已过去的事情记忆异常的增强,病人表现出对很久以前发生的似乎已经遗忘的时间和产生过的情绪体验,甚至是一些琐碎的毫无意义的事情或维系的情节都能详细的回忆起来。原因:躁狂症、妄想、服用过量的兴奋剂咖啡因、烟酸引起二、记忆减退最常见1、顺行性遗忘症:忘了疾病发生以后的事件,近事记忆差而远事记忆依然存在。这种现象一般可任意看做老年人脑功能衰退的征兆。一些疾病,如双侧海马梗死、间脑综合症、自发性蛛网膜出血、脑底部损伤、CO中毒造成的双侧海马或PaPez环路阻断、头部外伤等也能引起顺行性遗忘。2、逆行性遗忘症:3、界限性遗忘症4、心因性遗忘症三、记忆错误最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