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下学期全册教案新课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下学期全册教案新课标.docx(14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初三化学下学期全册教案(新课标)教学目的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相识金属材料在消费、生活和社会开展中的重要作用;理解常见金属的特征及其应用,相识参加其他元素可以改进金属特性的重要性;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的合金。通过比拟学习,扶植学生形成获得信息和处理信息的实力,并构建出及金属材料相关联的学问体系。通过资源共享,鼓励学生的合作参及意识;通过对金属物理性质及用处关系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价值。重点和难点重点:相识金属物理性质的相像性和差异性。难点:如何合理开发金属物质的用处。试验打算教师:镁条、黄铜片、纯铜片、纯锡、硫磺等。学生:易拉罐(铝镁合金)、带封口的娃哈哈塑料瓶
2、、焊锡、铁锅碎片、不锈钢制品以及自主选择的其他材料。课时支配 2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点评第一课时 创设情境1912年,英国斯科特探险队的船只,在去南极的途中,因天气特别寒冷,可是用于取暖的煤油却漏光了,以致探险队员全部冻死在南极冰原。原来装煤油的铁桶是用锡焊接的,而锡却稀里糊涂地化为了灰尘。1867年冬天,俄国彼得堡海军仓库的大批锡砖,一夜之间不翼而飞,留下了泥土一样的灰色粉末。采撷短小、精致的历史故事,点燃学生的学习热忱!听了上面两个小故事,你能猜出产惹事故的缘由吗?在日常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因为不恰当运用金属而导致的为难事吗?说出来听听。如今,你最想知道哪些关于金属材料的学问?生活中到处有
3、化学!刚好整理。活动探究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在物理性质上的差异:小组协商选择你认为有价值的金属和非金属材料,自己确定讨论方案,从光泽、硬度、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熔点等多方面进展比拟。如今,你知道金属材料具有哪些共同的物理性质吗? 学问共享在日常生活中,你常常用到哪些金属材料?你能设计出更新颖的用处吗?有爱好的同学,请你走上讲台,为我们做一次精彩的演说!如今,你知道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和用处有哪些关系了吗?变讲台为师生共同拥有的活动舞台。归纳整合通过本节课的讨论,学到了哪些学问?有什么全新的体验?请同学们说说。第 二 课 时师生沟通要把“神舟”5号飞船(如图)送入太空,就须要推力很大的宇宙火箭
4、,并且要求火箭的飞行速度到达每秒8公里以上才行。在这样快的速度下,火箭外壳及大气摩擦将会产生上千度的高温。及此同时,当火箭发动机工作时,还要喷出几千度的高温气流,这样一来,火箭尾部就得承受摄氏四千度以上的高温。(可访问:)适时应用STS浸透教化。结合教材表8-1,谈谈你的想法。事实上,目前已制得的纯金属只有90余种。由于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仅有的这些纯金属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工农业消费和国防技术现代化的需求。因此合金材料应运而生。自然过渡。活动探究合金材料及纯金属材料在物理性质上的差异:小组协商选择你认为有价值的合金材料及纯金属材料,自己确定讨论方案,从光泽、颜色、硬度、熔点等多方面进展比拟。如今
5、,你知道合金材料有哪些优良的物理性能了吗? 拓展探究设计及辩论:综合考虑飞行中火箭的实际状况:设计出制造火箭外壳所用材料的物理指标;公开辩论所设计物理指标的可行性。在应用中更深入地领悟学问。归纳整合通过本节课的讨论,学到了哪些学问?有什么全新的体验?请同学们说说。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目的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及氧气的反响,初步相识常见金属及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响以及及化合物的溶液的反响。通过对金属活动性依次的学习,能对有关的置换反响进展简洁的推断,并能用金属活动性依次说明一些及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通过活动及探究,培育学生细致视察试验现象的良好行为习惯、从微小试
6、验现象差异分析得出试验结论的实力,形成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重点和难点金属及氧气反响;金属活动性依次;置换反响的推断试验打算教师:镁条、锌片、铁片、铜片、稀盐酸、稀硫酸、铝丝、铁丝、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和多媒体课件。学生:镊子、试管夹、试管架、试管、砂纸、火柴、酒精灯、小木条。课时支配 2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点评第 一 课 时创设情境引入多媒体展示下列实物照片:黄金项链、银戒指、铁匠铺刚打制出的镰刀、镁条。从学生熟识的装饰品入手,有力地激发了学生寻求“金属为什么会变色”的欲望。问题是否为各种金属的本质颜色?不是本质颜色的缘由是什么?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并填写下列表格并沟通:(任选两种)物质本色视
7、察到的颜色是否变色缘由(猜测) 猜测镁条、镰刀变色的缘由。链接民间谚语:“真金不怕火炼”的详细含义是什么?学生讨论、小结:有的金属能及氧气发生反响,有的不能。如(化学方程式):3Fe+2O2Fe3O4。从生活中的一般现象得到金属能及酸反响这一性质,无僵硬感和灌输感,可谓水到渠成。连接生活小学问绿豆在铁锅中煮熟后为何会变黑?在生活中有这样一个现象:绿豆在铁锅中煮了以后会变黑;苹果、梨子用铁刀切了以后,外表也会变黑。请同学们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呢?教师讲解:这是因为绿豆、苹果、梨子及多种水果的细胞里,都含有鞣酸,鞣酸能和铁反响,生成黑色的鞣酸铁。绿豆在铁锅里煮,会生成一些黑色的鞣酸铁,所以会变黑。问题
8、: 从刚刚的生活小常识中你有什么启示?过渡自然。由生活常识创设情境,激起学生猛烈的新奇心,比平淡的言语过渡更具“挑逗性”,学生也觉得“学习化学真有用”。学生猜测:金属及酸可能会发生反响。活动及探究:探究金属能否及酸反响。(从以下几方面进展视察)金属是否有气体产生速度用燃着的木条放在试管中,有何现象 学生完成表格,讨论、沟通。通过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猜测探究沟通分析归纳小结,使学生觉得金属活动性依次似乎是自己刚发觉的,既有所获,又体验了胜利感。学问情景再现视察漫画。补充素材:多媒体展示银戒指、铅、白金戒指及硫酸反响的现象。问题:从你的探究和情景素材中你有何发觉或有哪些收获?学生答复:不是全部的金属都
9、可及酸发生反响。金属种类不同,及酸反响的猛烈程度不一样。产生的气体能燃烧,经检验是氢气。学生书写上述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板演)(教师指导)Mg+2HCl=MgCl2+H2Zn+2HCl=ZnCl2+H2Fe+2HCl=FeCl2+H2问题1:根据及酸反响的快慢或猛烈程度,能否推断出上述金属中哪种最易及酸反响,即它们的金属活动性如何?问题2:上述反响是否是我们学过的化合反响、分解反响?上述几个反响有何共同点?借助教学的协助手段,让学问再现,有利于打破难点,扫清障碍。学生讨论、归纳反思小结:Mg、Fe、Zn、Cu的金属活动性依次减弱。置换反响的定义。联想及运用:1.多媒体展示:下列反响是否都是置换
10、反响?a.CO+CuO=Cu+CO2b.Fe+CuSO4=FeSO4+Cuc.NH4HCO3=NH3+CO2+H2O2.活动及探究:黄金饰品中的假货常常鱼目混珠,社会上有些不法分子常以黄铜冒充黄金,进展诈骗活动。因为单纯从颜色、外形上看,黄铜(铜锌合金)及黄金极为相像,所以很难区分。现请你设计两种试验方案鉴别真假黄金,要求写出试验方法、现象和结论。 反思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金属的哪些化学性质?你还有哪些收获或疑心不解的地方?稳固及练习课本P141、3、4。课后小试验:Sn、Pb、Ag及稀盐酸反响。看似练习,实为伏笔,为下节课进一步得出金属活动性依次搭台阶。第 二 课 时复习稳固你知道
11、了金属的哪些化学性质,并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能及O2反响:4Al+3O2=2Al2O3。能及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响:Mg+2HCl=MgCl2+H2Fe+H2SO4=FeSO4+H2质疑激趣(小故事)惊异的天平:兴趣化学小组的张同学,从试验室借来一台天平,在天平两端秤盘里各放两只大小和重量都相等的烧杯,再在两只烧杯中分别倒入等质量的硫酸铜溶液和硫酸镁溶液,使天平保持平衡。接着他又拿两个质量相等的铝球,并同时将这两个铝球分别放入两个烧杯之中,这时天平两端接着保持平衡。过一会儿,将铝球取出,天平渐渐地倾斜了。是天平出了缺点,还是其他什么缘由?问题:为什么把铝球放入两烧杯中天平不能平衡?导致天平不
12、平衡的缘由你能否猜一猜? 学生猜测:可能是铝及其中的一种溶液发生了反响,而另一种没有。学生验证猜测教师展示:铝丝、硫酸铜溶液、硫酸镁溶液。学生探究,完成下表:药品试验现象结论铝及硫酸铜溶液 铝及硫酸镁溶液 教师补充:铁丝、铜丝、硝酸银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铝溶液。学生试验“自助餐”,完成下表中的随意两个。反响物质试验现象结论 学生沟通。问题:同学们刚刚吃“自助餐”的时候有什么发觉?学生1:我发觉铝能及硫酸铜溶液反响而不能及硫酸镁溶液反响,知道了天平不平衡的缘由。学生2:我发觉铁能置换出铜、银,不能置换出铝。学生3:我发觉铁、铜不能置换出铝,但能置换出银。问题:根据你的发觉,你能分析一下缘由吗?
13、学生分析:铝能置换出铜、银,说明铝的活动性比铜、银强。铁能置换出铜、银,说明铁的活动性比铜、银强。铁、铜不能置换出铝,说明铝的活动性比铁、铜强。学生归纳:Fe、Cu、Al、Ag的活动性依次从强到弱是Al、Fe、Cu、Ag。教师引导学生归纳:金属活动性依次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问题及启示问题:是不是全部的金属都能及酸反响?是不是全部的金属都能互相从其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启示:金属及酸发生反响的条件。金属及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响的条件。反思小结归纳金属的化学性质:及氧气反响、及酸反响、及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响。金属活动性依次应用:置换
14、反响的条件。练习及稳固1教材P145、6、7、82下列物质能由金属及酸干脆反响生成的是()ACuCl2 BFeCl3 CZnCl2 DAgCl3下表是某种常见的金属的局部性质:颜色、状态硬度密度(g/cm)熔点()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银白色固体较软2.70660.4良好良好良好将该金属投入稀盐酸中,可产生大量的无色气体。根据上述信息答复以下问题:试推断该金属可能的一种用处。该金属的活动性比铜。(填“强”或“弱”)请自选试剂、设计试验探究该金属及铁的活动性强弱,并完成下表:你的一种猜测验证方法现象结论 若这种金属就是铝,而有些不法商贩为了牟取暴利,用铝等一些其他金属掺杂甚至代替纯银饰品卖给不知情的
15、顾客,请你利用家中已有的条件设计一个方案,扶植鉴别这些饰品的真伪。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爱护教学目的知道一些常见的金属(铁)等矿物,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复原出来的方法;理解防止金属生锈的简洁方法,知道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相识回收金属的重要性。通过搜集材料、查阅资料、讨论沟通等详细探究活动培育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增加酷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使学生体会学习化学的价值;保持和增加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新奇心和探究欲,培育学习化学的爱好,树立珍惜资源、爱惜环境、合理运用化学物质的观念。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从常见铁矿石中提炼铁的原理。理解金
16、属锈蚀的条件和金属资源的爱护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难点:冶炼铁的原理和含杂质等不纯量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如何使学生解决生活中金属锈蚀的问题。试验打算教师:多媒体课件(内容为常见矿石的图片、我国钢铁冶炼厂的简介、一氧化碳复原氧化铁的试验模拟演示、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例题讲解幻灯片等);金、银戒指;镊子;酒精灯;火柴等。生锈的铁锁、因锈蚀穿孔的铜壶、长期未用的菜刀、几段生锈的铁丝、不能用的水龙头等。学生:课外搜集的我国钢铁厂状况简介材料;重晶石等矿石样品。在一周前做好的铁钉锈蚀条件探究的比照试验。教学方法搜集资料,指导阅读,动画演示,讨论沟通,拓展探究,试验展示,自主评价。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点评第
17、一课时 铁的冶炼试验导入教师演示金、银戒指在酒精灯上灼烧的试验,学生视察试验现象,分析“真金不怕火炼”的缘由,以及钠、镁等金属为什么在自然界中不能以单质形式存在,而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于各种矿物之中的缘由。以试验回忆金属活动性有关学问,做好铺垫。沟通展示学生出示课外搜集到的矿石样品(重晶石、赤铁矿石等),朗读有关矿石的产地、产量、钢铁厂的名称等背景资料,课件展示人类最早运用的铁矿石陨铁等其他矿石样品。实物参观,资源共享。指导阅读阅读课本,解读插图,讨论炼铁时铁矿石选取的方案,使学生弄清晰为什么选取这种矿石的缘由。理解化学及社会和技术的互相关系。培育了学生酷爱祖国的思想,关注及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18、讨论分析出示多媒体课件高炉炼铁过程中的一氧化碳复原氧化铁的模拟试验。讨论:试验前先通入一氧化碳的缘由;尾气处理方法;分析工业炼铁的原理;分析原料产物是否为纯洁物;得出哪些结论等。讨论沟通,形成共识。例题自学指导学生阅读审题,尽量抓住有效信息,小组讨论读题后的感想,尽量将多的读少,抽出有用的、详细的条件。指导方法,合作学习。例题剖析多媒体展示例题的断句、数据的含义,已知和未知量的关系;计算的过程分解;各步骤之间的关系;不纯物质如何转化为纯物质等。领悟开窍。自主评价学生小组之间、学生自己进展评价,谈谈收获和看法,教师总评。刚好评价,鼓励信念。升华训练在小结的根底上,进展补充训练,加强对不纯物转化为
19、纯洁物有关的计算的应用。举一反三,融会贯穿。第二课时 金属资源的爱护导入课题出示铁锁、铜壶、菜刀、铁丝、水龙头,分析还能否运用。实物导入,简洁承受。学生展示由各小组的同学将一周前做的铁钉生锈的比照试验用品展示给大家看,沟通说明操作方法、现象、结论和说明等。学生展示,利于培育动手、动口、沟通合作实力。讨论沟通畅所欲言所视察的现象、分析得到的结论以及对发生的现象的说明。互相评价各小组的试验效果、结论和说明是否合理。 自主评价推选一组进展自主评价,从不同侧面谈谈本次探究试验的成败,推广到工业、农业和各种消费生活中如何防止铁生锈。尝试介绍几种防止铁生锈的方法。自主评价,增加信念,相识自我。教师引导分析
20、铁锁、菜刀、铁丝、水龙头锈蚀的缘由,讨论防止它们生锈的方法,推广到学生身边的金属用品如文具盒、自行车、铁桶等经久耐用的技巧。回忆开头,连接紧凑。动画展示(1)矿物可供开采的年限坐标分析图;(2)金属回收公司状况介绍;(3)废旧电池的污染;(4)爱护金属资源的方法。通过课件,激发学生阅读教材的爱好,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获得信息。及生活休戚相关,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讨论沟通结合身边的事例,分析讨论如何爱护金属资源,如回收废金属,用各种方法防腐蚀,有支配、合理地开采矿物,找寻金属的代用品等。并通过课件补充一些爱护金属资源的先进做法和阅历。利用多媒体,使学生树立珍惜资源、爱惜环境、合理运
21、用化学物质的观念。小结评价由学生小结本节课的感受和收获。 课外探究参考以下主题(任选一个或多个)或自拟,查询有关资料,完成一篇化学小论文或一份化学小报(题目要有特性)。(1)金属的应用及爱护;(2)你身边的金属制品;(3)铜壶为什么也生锈?(4)废旧干电池还有可利用的价值吗?(5)其他。 第九单元 溶液课题1 溶液的形成(第一课时)教学目的相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知道溶液是一类重要的物质,在消费和生活中有重要应用。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试验的方法,练习视察、记录、分析试验现象。重点和难点重点:建立溶液的概念并相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难点:对溶解过程
22、的理解。试验打算五种溶液:氯化钠、硫酸铜、氯化铜、高锰酸钾、氯化铁。课时支配 2课时教学设计本课时主要是以试验探究形式来完成教学任务,通过试验组织学生细致视察、分析、小组总结从而得出结论,教师只是引导、组织好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来进展教学活动。教学过程点评情境创设教师展示已经配制好了的五种溶液:氯化钠、硫酸铜、氯化铜、高锰酸钾、氯化铁,让学生视察,并设疑:你想到了什么?学生1:看到不同颜色的液体。学生2:可能是不同物质溶在水里的结果。学生3:可能是色素溶在水里的结果。教师引入:同学们答复得很好,这些都是我们今日要学习的溶液,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这些溶液是怎样形成的?(教师板书课题1:溶液的形成)学生
23、齐答:想!教师活动:下面请同学们做:“活动及探究(一)几种固体物质溶解于水”药品:食盐、糖、硫酸铜晶体、水仪器:玻璃棒、100 mL烧杯三个、药匙展示不同颜色的溶液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培育学生的想像实力。 食盐糖硫酸铜晶体现象 结论 培育学生集体合作意识和动手实力;相识溶液、溶质、溶剂。学生们分组试验,教师巡察,个别加以辅导。等同学们大局部完成后,请一个小组的代表谈谈本小组的试验状况:学生答复:我们这组的试验现象是:食盐、糖、硫酸铜晶体都溶在水中且硫酸铜晶体溶解后的液体是蓝色的。结论是:它们都能溶于水中。培育学生的语言表达实力。教师:很好。还有没有不同的现象和结论的?学生甲:我们这组还发觉有少
24、量固体物质仍存在液体中。教师:很好,这说明这些固体没有被水溶解完,谁能说出有什么方法使它完全被水溶解?学生乙:可加水。学生丙:还可加热。教师:同学们答复得都很好,视察得也很细致。下面让我们再来视察教师的这五种溶液,要求从上、中、下、左、右细致视察有些什么特点。培育学生分析、视察和归纳总结实力,由点带面,由一般到特殊,从而得出溶液等概念。学生1:它们的颜色不同。学生2:每一种液体都一样。学生3:它们都是混合物。教师:同学们视察得很细致。这些都是我们今日要学习的溶液,什么是溶液呢?(教师边引导学生视察边口述溶液、溶质、溶剂的定义并将它们板书到黑板上)设疑:根据你们的视察,谁能说出溶液的特征来?学生
25、1:均一、稳定。联络实际:谁能说一说你在生活中所见到的溶液,并说出它的溶质和溶剂。学生2:糖水,糖是溶质,水是溶剂。学生3:医生给我打针时的药是溶质,蒸馏水是溶剂。学生4:医生用的碘酒,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教师设疑:同学们答复得很好,对溶液有了确定的相识。同学们在生活中有时有这样的现象,当油渍滴到了你的衣服上时,你将怎么办?培育学生理论联络实际实力,将理论学问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学生1:这很简洁:用水和洗衣粉洗。教师:同学们答复得对,但我们要知道其中的道理。下面让我们来做活动及探究(二):药品:碘、高锰酸钾、水、汽油仪器:药匙、试管若干、胶头滴管溶剂溶质现象水碘 水高锰酸钾 汽油碘 汽油高锰
26、酸钾 结论 通过比照试验,让学生比拟明显地得出结论。 教师:请一个小组来汇报试验状况。学生1:现象:碘不溶于水中,高锰酸钾能溶于水中;但碘能溶于汽油中,高锰酸钾不能溶于汽油中结论:不同的物质在水中溶解性不一样,同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性也不一样。学生2:不对,我认为碘是很难溶于水,不应是“不溶”。教师点评:同学们做试验很细致,视察得也很细致,总结结论: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里的溶解性不同,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也不同。设疑:把一种溶液放入到另一种溶液中能形成溶液吗?请同学们做活动及探究(三)药品:酒精、水、高锰酸钾溶液仪器:试管一支、胶头滴管溶剂溶质振荡前现象振荡后现象静置后现象结论水乙醇
27、 教师:请一个小组来汇报试验状况。学生甲:我们小组的试验:振荡前现象:液体是分层的;振荡后现象:液体没有分层;静置后现象:液体也没有分层;结论是:它们在水中能形成溶液。教师点评并设疑:液体及液体互溶时,量多者为溶剂,量少者为溶质。那么,请问溶质除了是固体、液体外还可以是什么状态?举例说明。语言的精确表达离不开试验的细致视察,要充分确定学生的精确表达。学生乙:还可以是气体,如我们夏天喝的汽水,二氧化碳是溶质,水是溶剂。教师小结:很好,下面我们将前面所学的学问进展小结: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里的溶解性不同,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也不同;溶质可以为:固体、液体和气体;液体及液体互溶时:多者为溶剂,
28、少者为溶质,一般状况下水是溶剂。学生视察细致,能将所学学问及生活中的实例相结合并能精确答复。设疑:把油放入水中是否能形成溶液呢?如今我们来做活动及探究(四):药品:植物油、洗涤剂、水仪器:试管两支、胶头滴管 试管内参加物质现象把液体倒掉后的试管是否干净振荡前振荡后静置后水和植物油 水、植物油、洗涤剂 教师:请一个小组来汇报试验状况。学生1:我们所做的试验现象是:将植物油滴入水中,振荡前它们是分层的,振荡后它们匀称了,静置后它们又分层,把液体倒掉后试管不干净,但参加洗涤剂后用水清洗,试管又干净了。此试验引导学生将理论用于生活实际中,并比拟溶解及乳化是不同的。教师介绍:这就是乳化现象。提问:同学们
29、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这个现象?学生2:我看到妈妈在洗碗时,出现过这样的现象。培育学生归纳总结实力,将学问进展归纳,并稳固所学学问。小结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今日我们所学的学问。然后请一个小组的同学答复。(教师点评)稳固练习同学们回家后,将自己家中现有的物品制成溶液,并写成小论文形式,下节课我们进展沟通。教科书P33习题。 第九单元 溶液课题1 溶液的形成 (第二课时)教学目的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更。经验和体验科学探究的根本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爱好。开展学生擅长合作、勤于思索、勇于创新的科学品质。重点和难点重点:试验方案的设计和比拟。难点:评价试验方案。从微观角度理解物质在水中溶解
30、时溶液温度变更的本质。试验打算演示用品:底部用石蜡粘着一小木块的烧杯、NaOH固体、水、玻璃棒、药匙。分组试验用品:三只各装有100 mL水的烧杯、三份质量一样的固体NaCl、 NH4NO3、NaOH、药匙、温度计。投影仪及相关图片(或自制动画)。课时支配 1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点评教师演示兴趣试验:向烧杯(底部粘有一小木块)中注入半杯水,参加三匙NaOH并不断搅拌。教师:你视察到了什么现象?学生:烧杯底部粘着的木块掉下来了。讨论及沟通:烧杯底部的小木块脱落,猜测可能的缘由是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学生:可能是NaOH参加水中溶解时,水溶液的温度上升,使烧杯底部的石蜡熔化,因此木块掉下来了。学生
31、:是不是全部的物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都会上升?学生:物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为什么会上升?教师:下面我们就围绕同学们的猜测和疑心来进展讨论。创设试验情景,激发学生的爱好。活动及探究(一):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阅读有关教材,明确活动目的、试验用品。学生:我们的活动目的是探究NaCl、NH4NO3、NaOH溶解于水是放出热量还是汲取热量。学生:试验用品有试管、烧杯、玻璃棒、温度计、NaCl、NH4NO3、NaOH。设计试验方案。学生:我组的试验方案是先测出水的温度,再向水中参加溶质,等溶质溶解后测出水溶液的温度。若水溶液的温度比水的温度高,则物质溶解于水时是放出热量的,反之是吸热。教师:同学们的试
32、验思路是正确的。下面我供应一个设计方案,请同学们参考。阅读教师供应的试验方案。(1)取三只烧杯,各注入100 mL水,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2)将两药匙NaCl、NH4NO3、NaOH分别参加上述三只烧杯中,搅拌至固体完全溶解,测量溶液的温度。(3)用手背当心触摸三只烧杯的外壁,有什么感觉?(4)把试验后的溶液,倒入指定的容器内。(5)计算溶解前后液体温度的变更,填入下表中。物质溶解时的温度变更测量的温度/温度的变更(及水相比)水 氯化钠溶液 硝酸铵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各小组将教师供应的方案及自己的方案比拟,谁的方案更佳?说出你的理由。你在以后设计试验方案时应留意什么?学生:教师所用的水都是
33、100 mL,三次所加的溶质的质量也一样。因此教师的方案更好。教师:假设很少很少的溶质加到大量的水中,水的温度变更状况可能是怎样的呢?学生:这样可能水溶解的物质太少,水形成溶液后的温度变更不明显,测不出物质溶于水是吸热还是放热,甚至得出错误的结论。学生:要得出正确的结论,必需对试验条件作周密的考虑。教师:我盼望同学们在以后的试验方案设计中,要养成严谨务实的科学看法。分组试验,填写有关表格。(表格见上)沟通各组试验所得的结论。学生:NaCl溶于水溶液的温度变更不大;NH4NO3溶于水时汲取热量;NaOH溶于时放出热量。试验目的和试验用品对学生设计方案有提示作用。学生自主参及,培育学生的合作及竞争
34、意识。通过比拟,意在培育学生思维的广度。活动及探究(二):尽可能利用生活中的用品对下列问题任选一个进展探究。设想一种试验方案验证NaOH溶于水时大量放热。设想一种试验方案验证NH4NO3溶于水时大量吸热。设想一种试验方案既能验证NaOH溶于水时放热,又能验证NH4NO3溶于水吸热。讨论及沟通:沟通各组的设想。学生:在玻璃杯底部用石蜡粘上小木块,就可用来验证NaOH溶于水时大量放热。学生:在小木块上洒一些水,再放上一个玻璃杯,即可验证NH4NO3溶于水时大量吸热。学生:将用过的小玻璃瓶用适宜的橡皮塞密封,在橡皮塞上安上一支用完的透亮圆珠笔芯,既能验证NaOH溶于水时放热,又能验证NH4NO3溶于
35、水吸热。教师:同学们的设想是否正确,有待于理论的检验,请同学们课外接着去讨论。我们看哪些组的同学完成得精彩,完成得好的组将有一份纪念品。拉近化学及学生的间隔 ,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反思及评价:比拟活动及探究(一)中的试验方案及活动及探究(二)中的试验设想,说出它们的优点和缺乏之处。学生:(一)中用到了温度计,合适于测量任一物质溶解于水是吸热还是放热。学生:用生活中的代用品做试验,只有温度有很大的变更,才有明确的试验现象。教师:你们是最棒的!只要我们擅长比拟、擅长分析,说不定将来的科学家就诞生在你们中间。教师:刚刚我们探究了几种物质溶于水时温度的变更,那么为什么物质溶于水时温度会发生变更呢?请同
36、学们阅读教材P31页内容。师生共同分析:溶质溶解于水时温度变更的本质。可投影下列图片(也可动画展示)。扩散吸热 水合放热当Q吸Q放:水溶液的温度降低;当Q吸Q放:水溶液的温度上升;当Q吸=Q放:水溶液的温度不变。旨在培育学生的辩证思维实力。恰当的表扬是学生走向胜利的动力。利用图片(或动画)变微观为宏观,帮学生形成正确的观点。反思及小结在本节课中,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想知道哪些问题?课外拓展试验验证活动及探究(二)中你所设计的方案的可行性,填写下列表格。试验目的试验用品试验原理试验装置试验步骤试验结论 第九单元 溶液课题2 溶解度(第一课时)教学目的通过试验探究,建立饱和溶液及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理
37、解饱和溶液及不饱和溶液的互相转化的方法,理解结晶现象。初步培育活动及探究的一般程序: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方案(画出试验简图)动手试验视察记录分析现象得出结论。通过试验条件的变更,让学生感受饱和溶液及不饱和溶液的存在和转化是有条件的,逐步建立用辩证的、开展的思想观点来对待事物的变更,和逐步培育由详细到一般相识事物过程的实力,并培育学生互相协作、友好相处的安康心态。重点和难点饱和溶液的涵义及“活动及探究”。试验打算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不超过5人。每组打算器材:烧杯2个(各装20 mL水)、玻璃棒1根、5 g NaCl(预先称好)、5 g KNO3 4包(预先称好)、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圈
38、)、石棉网、火柴、量筒、胶头滴管。CAI课件、实物投影仪。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点评激趣设境,问题导入师生互动:俗话说:“饭前喝汤,苗条美丽;饭后喝汤,肥胖晃晃。”妈妈在家为小槐同学打算了一碗汤,小槐一尝淡了,要妈妈加 (盐);小槐一尝还说淡了,又要妈妈加 (盐);小槐一尝还是说淡了,再要妈妈加 (盐)食盐是我们熟识的物质,它是否无限制地溶解在确定量的水中呢?以俗语作导语,由生活阅历作铺垫,学生感到自然亲切,着力创设欢乐课堂。问题探究,得出结论小组讨论,提出假设。NaCl能(不能)无限制溶解在确定量的水中。阅读P33,确定方案(画出试验简图)。投影方案,沟通共享。动手试验,视察记录。上台展示,投影结
39、论。5 g NaCl能溶解在20 mL水中;10 g NaCl不能溶解在20 mL水中,杯底有少许固体NaCl。即NaCl不能无限制溶解在确定量水中。误导结论,延长探究。“NaCl不能无限制溶解在水中”这句话是否正确?教师有意漏读“确定量”三个字,引起学生质疑猜测。增补方案,试验发觉(画出试验简图)。视察记录,感悟要素“确定量”。课件演示,动画要素(“确定量”飞入片中)。NaCl不能无限制溶解在确定量水中(师生互动,齐声朗读)。方案源于教材,形式却别于教材,更显直观、生动。留意沟通合作,驾驭直观区分“溶”及“不溶”的根据杯底是否有未溶固体溶质。通过追究教师“忽略”增补方案,动手试验,使学生关注
40、、重视“确定量”这个要素。充分发挥教师“引”的作用。生疏物质,引发探究KNO3为试验室里化学药品,它能不能无限制溶解在确定量的水中?如法炮制,小组探究。全班展示,投影结论。KNO3不能无限制溶解在确定量水中。将熟识物质转向生疏物质,培育学生从不同角度探究发觉的实力,进步学生思维的发散性。话锋一转,激发探究温度变更,杯底没溶的KNO3固体能否接着溶解?加热搅拌,试验发觉,杯底未见KNO3固体。再设疑问,兴趣探究,此温下再加5 g KNO3,能否再溶?试验发觉,过一会儿,杯底未见KNO3固体,即全溶。回来原温,静观其变。课件演示,动画要素(“确定温度”飞入片中)。确定温度下,KNO3不能无限制溶解
41、在确定量的水中。跳出束缚,另起炉灶,激起学生更高的探究热忱。阅读理解,形成概念在确定温度下,向确定量溶剂里参加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接着溶解时,所得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还能接着溶解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在活动及探究得出结论上作文章,为轻松写出饱和溶液及不饱和溶液转化的方法做了很好过渡。增补结论,领悟涵义室温,5 g NaCl在20 mL水中得不饱和溶液+5 g NaCl室温,10 g NaCl在20 mL水中得到饱和溶液和少许NaCl固体+5 mL水室温,10 g NaCl在25 mL水中得到不饱和溶液室温,5 g KNO3在20 mL水中得不饱和溶液+5 g KNO3室温,10 g KNO3在
42、20 mL水中得到饱和溶液和少许KNO3固体上升温度上升温度下,10 g KNO3在20 mL水中得到不饱和溶液 分析归纳,课件演示饱和溶液二要素:“确定温度下”“确定量的溶剂”。提炼升华,促进类化,构建体系。深化探究,激活思维室温下,10 g KNO3在20 mL水中溶液到达饱和,上升温度,杯底KNO3固体接着溶解,且又溶解了5 g KNO3;冷却到室温,20 mL水溶解KNO3的质量不超过10 g,此时多余的KNO3会怎样?(视察杯中KNO3晶体和课本上图9-11,阅读感悟,请生上台投影KNO3晶体) 探究发觉,联想顿悟视察玻璃片上的白色斑迹。视察教材上从海水中提取食盐过程图。联想:炒菜时
43、,菜汤在锅里蒸发,锅底上有白色斑迹;运动出汗衣服上会出现白色斑迹学以致用,兴趣延长练习:教材P40,习题1、5、6。家庭小试验:制取明矾晶体(P40)。创设新的问题情境,培育学生求异思维,提升学生质疑实力。第九单元 溶液课题2 溶解度(第二课时)教学目的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会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相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能根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知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一些因素。会利用有关气体溶解度的学问说明身边的一些现象。重点和难点重点: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难点: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试验打算投影仪、坐标纸、汽水两瓶、火柴、带导管的橡皮塞
44、、试管、澄清的石灰水。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点评教师:我国有很多盐碱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钠和纯碱,那里的农夫冬天捞碱,夏天晒盐,你知道为什么吗?学生:(争论纷纷)教师:你可能短暂还不知道为什么。学习了今日的学问后,你就会从中找到答案。在前面的活动及探究中,所用的水均为20 mL,其中溶解NaCl及KNO3的质量是否一样?学生甲:不一样。乙:不加热时,二者相近。丙:加热后,等量水中溶解的KNO3要多。教师:大家答复得都很好。我们如何来定量地描绘KNO3及NaCl在水中的溶解性强弱呢?学生:溶解度。教师:这位同学答复得不错。什么叫溶解度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出溶解度的概念。学生:(大声朗读)(教师板书)溶解度:在确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 g溶剂(通常溶剂为水)里到达饱和状